-
1 # 月淡風清
-
2 # 勇戰王聊歷史
距離我們越近的朝代,其歷史意義越大。
清朝的滅亡,讓皇帝永遠成為了“歷史”。這在表面上,是一項跨時代改變。之後,雖然很多人都想當皇帝。但是,都沒成功。家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向北擴大了疆域,也是在歷史上做出了積極貢獻的。而且,之前的中原漢族王朝對邊疆地區控制很弱。清朝推行中央集權,讓邊疆更加穩固。尤其是清朝對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的統治,對於現代中國版圖的確定意義重大。
清朝在社會經濟發展上也有貢獻,也是在清朝,中國人口猛增到4億。
當然,清朝的軟弱,讓華人忍受百年屈辱。這件事的反面教育意義,也是前無古人的。
-
3 # 深圳阿林
當然是明朝。明朝是中國唯一一個沒割過地、沒賠過款、沒簽過條約、沒和過親、沒有外戚專政、宦官權力沒有大過皇帝、沒被外國侵略過、還修理過越南、日本、葡萄牙、荷蘭等國的朝代。而清朝就是一個科技、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倒退的朝代。看看《明朝那些事兒》《萬曆十五年》就清楚了。
-
4 # 史海浮沉假行僧
中國的歷史朝代都是一種傳承和延續,明清是中國最後的兩個封建王朝,他們都對歷史有很大的貢獻,而且都具有正反性。
比如清朝存國296年,清末飽受列強欺侮,簽訂了N多不平等條約,即便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無比的窩火,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一些進步意義。
正因為清末清政府的極度腐敗懦弱和無能,才湧現了眾多的積極求變的分子,維新派,革命黨等等;還包括清朝時期農業的發展以及文學的發展,比如番薯被全面的官方的推廣,《紅樓夢》、《儒林外史》、《四庫全書》等著作,都對我們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裡我們就摘選大明朝的部分進步意義的表現來說說吧。
大明朝的高光時刻01 軍事
剿滅叛亂,內鬥什麼的就不說了,說說明末數次擊敗日本以及西方殖民列強,維護國家主權的戰爭。
a 屯門海戰,又稱珠江口海戰。發生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物件,葡萄牙;結果,明軍獲勝,收回葡萄牙非法佔領幾年的“屯門海澳”地區(今深圳后海灣、內伶仃島及香港青山一帶)。
b 西草灣海戰。發生於明嘉靖元年(1522年),物件,葡萄牙;結果,明軍完勝,俘虜葡軍指揮別都盧在內的數十葡軍,押送京師,梟首示眾;至此葡軍放棄武力侵略明邊境的野心。
c 2次抗倭援朝戰爭。發生於1592至1598年,以明軍為主的中朝聯軍,將日本侵略者趕回了老家,奠定了北韓半島以後300年的和平局面。
d 澎湖海戰。發生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物件荷蘭,結果,荷軍敗退,明朝收復澎湖列島。
e 料羅灣海戰。發生於崇禎六年(1633年),物件荷蘭,結果,荷軍慘敗,明朝水師成為東南亞海域的絕對老大,荷蘭放棄武力開啟明朝海關的念頭。
02 經濟
明朝當然還是小農經濟為主,但是在明中後期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糧食產品呈現專業化和商業化。商業的稅收成為了明政府收入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業從業者地位提高,有的商人把資本直接投入生產,僱傭大量平民百姓進行生產,這不就是如今社會僱工的雛形嗎?
並且聞名中華的以“晉商,徽商,粵商”為首的商幫也於此蓬勃發展。
03 文化
明朝的大思想家一大堆,我個人認為尤其以王守仁為最,“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陽明心學”(王守仁,字陽明),是當時的主流學說,即便現在都仍有影響。
在文學著作類,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三出自於明朝,《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加上《金瓶梅》並稱為當時的“四大奇書”,當然最後一個因為題材問題,成為了禁書。
“三言二拍”之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以及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在科學著作類,徐光啟著作的《農政全書》以及他和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合譯的《幾何原本》;宋應星著作的被稱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鄭和的《鄭和航海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李時珍的醫學典籍《本草綱目》;吳有性創立了“瘟疫學說”的《瘟疫論》。(電影《大明劫》裡的主角之一“吳又可”就是“吳有性”)
在戲曲方面,崑曲的長足發展,以至於出現了極負盛名的湯顯祖的《牡丹亭》。
在繪畫方面,“吳門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還有嘉靖年間的徐渭都是繪畫大家,其實他們很多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比如唐寅,不僅很會畫畫,書法也很好;徐渭,在電視劇《抗倭英雄戚繼光》裡的那個徐渭就是這個人,會畫畫,會戲曲,會軍事。
在建築方面,最大的一個例子,現今的故宮就是明朝時期的底子。
結語明清合計572年,在此期間,他們作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方方面面,農業,商業,工業,科技,地理,醫學等等等等無所不及,清朝承繼的明朝,很多方面有突破也有很多方面有倒退,但無論怎樣,同屬於中華文化,這種文化延續就表明了他們對歷史的貢獻不能被獨立分割!
感謝閱讀,感興趣別忘了關注交流喲~
-
5 # 郎大厝哩
明朝的歷史意義或比清朝要大點,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明朝是封建時期漢人的最後一個政權,為漢人的宗族觀念和對外敵團結反抗起著至關重要的精神培養作用,二開啟對西方的大航海貿易和融合時期,三建立了以底層農民政權為後期中共以農民為主的戰略方針有著啟蒙參考作用
-
6 # 伊藤靜豐
清朝的歷史意義更大一些,明朝不過是延續了封建王朝的統治,而清朝的終結則是結束了上千年的封建專治,開啟了探索新時代,新未來的景象,從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7 # 勤奮的李胖子
每個朝代都是上一個朝代的延續,都是百姓經濟發展被當局嚴重阻礙後產生嚴重矛盾。所以,一般來說,本朝會比前朝更強也更有意義一些。但是元和清除外,在當時,元是遊牧民族統一中原地區,只是其無力更強大一些,但是其農耕文化為零、科技、經濟的經驗統統需要向漢人學習,然而後續不僅沒有學習,反而還要鎮壓先進民族,必然短命。而清朝之所以發展也是由於虛心學習漢家文化,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被漢族同化的過程,政治和經濟是倒退的,明朝已經出現了先進的對外貿易,明朝的前期,鄭和下西洋,除了宣揚了國家形象外還做了良好的對外交流,結果到了清朝,千古一帝康熙一個遷界禁海給封閉了,後面的皇帝一個比一個保守,能發展才怪。所以我認為,明朝比清朝更有意義。
-
8 # 駝陽古道
我認為兩者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相對來說,我覺得清朝貢獻更大一點。
第一,清朝奠定了中國現在的歷史版圖。明朝時期,中國實際控制的版圖也就是關內漢地。整個西南,西北,在東北,頂多是我們的實力範圍,談不上版圖,清朝時期,中國版圖達到1300多萬平方千米,首先,清朝入關本身就是帶著“嫁妝”入關的,這個嫁妝就是東北。第二,乾隆時期,消滅了長達七十年的老對手準格爾汗國,也就是歷史上的西域,這是自唐末以來西域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長達一千年。第三,西藏,清政府在西藏設定駐藏大臣,統一管理西藏大小事務,有效的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從領土上講清政府是合格的。
第二,清朝的皇帝普遍個人素質高,可以說清朝的“人禍”少一點,明朝的皇帝大多很奇葩,不是喜歡道術就是喜歡木匠,很個性,上層的奇葩導致下層老百姓經受人禍,清朝皇帝普遍很勤政,幾乎沒有昏君,從這點講清朝比明朝要好。
第三,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有其先天性的不足,再加上與以往朝代相比國際環境發生深刻的變化,人正在進入工業社會,然而清朝它故步自封,輸在“勢”上,沒有順勢而為,但清朝還是在艱難的維繫著帝國的統一,所以我認為清朝比明朝要好一點。
-
9 # 心想事能成
清朝是比較強大的,時代在進步,清朝也在進步,不斷吸取前人的經驗。到了清朝開始還是可以的,但是後來的皇帝就實行閉關政策,使得我們和西方國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到最後被別人侵略。
至於清朝末年被帝國主義列強欺負,那是封建統治的必然結果,趕上什麼朝代都好不哪去,清朝為此已經揹負不少罵名了。
根據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觀點是:適者生存。從朝代先後順序來看,清朝是在明朝之後,按理說,清朝各方面都會比前朝還要發達和強大。
到了清朝,每一次和列強的交鋒都是以中方落敗而結束,為何兩個隔得這麼近的朝代軍事實力卻懸殊如此之大呢。這主要得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一方面,明朝水軍吃過一次虧後就“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研究敵人的火器,發展軍事武器和科技。再加上明朝水軍水上交戰經驗豐富,自然能贏得戰爭的先機。但清朝一味故步自封,完全否定了外來的一切。
滿清時期,最為陰暗的舉措便是閉關政策,這是促使滿清與世界隔斷的一大原因,封閉落後的思想讓人民看不到生活希望,經濟文化自然也是固守自封。另外,由於滿清統治者的愚昧,竟然把明朝研發的各類超級武器給燒掉、埋掉,技術的中斷,也是導致滿清後期被外敵入侵的時候無力反抗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統治者的無能奢靡,驕奢淫逸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前有慈禧太后,後有傀儡溥儀,才學之人皆是報國無門。滿清統治者自私、貪婪的特性,活生生的斷送了清朝的國運
-
10 # 社會我明哥
很多人認為滿族人建立的清朝是異族,所以意義不如漢人建立的明朝。殊不知清朝雖為異族建立的王朝,但是他對於中國的意義不亞於明朝,因為在清朝進入中原之後為了鞏固統治雖然進行過屠殺的行為,但是要知道,當時明朝滅亡已成事實,天下需要一個當權者,這個時候滿族人最有實力成為這樣一個角色,所以他們問鼎中原是可以的,也是迅速穩定天下,避免更多戰爭和犧牲最好的選擇。所以這個時候漢人應該接受滿族人建立的清朝,而不是進行不斷的反抗,造成更大的殺戮。並且在滿族人入關以後他們並不是一味的高壓政策,而是一邊鎮壓反抗勢力,一邊安撫漢人,比如安陽前朝皇帝崇禎就是一個例子。最後,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清朝在天下大定之後就一直在為鞏固邊疆,開疆拓土努力,抗擊沙俄,親征葛爾丹,平三藩這些都是清朝皇帝為保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作出的努力,近代中國的領土也基本繼承的是清朝的領土。所以清朝實際上比明朝更有意義。
-
11 # xx名宿李小牙
我認為是明朝。有很多歷史學家研究歷史都喜歡研究明朝。比較流行且著名的書就是《明朝那些事兒》,《萬曆十五年》。當然還有一些小說,也是體現了明朝的風俗和社會狀況,最著名的當然要數《金瓶梅》。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明朝後期其實已經滋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資本主義的萌芽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到了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又將這種萌芽扼殺在搖籃裡。以至於八國聯軍打進來,人家拿著槍和大炮,我們甚至都沒見過。
從政治的角度看,明朝最有意思的就是上層統治者中皇帝,大臣和太監的爭權問題。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和朱棣除外,他們的子孫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臣的監管。再加上後來的太監掌權,像不像美國的三權分立。這裡我要說一句,其實三權分立本質和中央集權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個可以留給讀者自己思考。
從文化的角度看,清朝實在是沒什麼大思想家。拿的出手的可能就是曹雪芹,那也是清朝初期的。但是你要說到明朝,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王陽明。影響力實在太大,感興趣的可以去查查。可以這麼說,他就是明朝的孔子。
從社會體制的角度看,明朝實在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朝代。有歷史學家形容他們的體制是雙軌制,也就是說下層的百姓和上層的官員們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互不干擾。百姓甚至不會發覺有官府的存在。雖然當時官員腐敗,但是這種境界於當時的百姓不得不說是一種幸事。
-
12 # 何尊之山
我認為是清朝,雖然說有國際大時代大環境的影響,但,中國曆來大亂大治,清之前,中國大多都是民族內部矛盾,而從清開始,多是國際問題。是清代的積弱,才讓今天的中國觸底反彈
-
13 # 正恩先生
明朝我認為意義更大。明朝時期農學,醫藥學,金屬冶煉,建築與造園技術,造船與航海技術,機械工程技術等方面有了極大發展,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然而在清朝時期,受文字獄和閉關鎖國的雙重影響,科學技術加速衰落,是不爭的事實。思想文化上,明朝文化繁榮發達,產生了四大名著中的3部等小說戲劇作品。清朝文字獄的慘烈時期,讓無數讀書人家破人亡,形同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
-
14 # 日月存心
話分兩頭說。
一、要說哪個朝代更好,是明朝。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政權,忠實地傳承發展了中華文化,出現了七下西洋等世界性壯舉以及王陽明等文化高峰,後期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經濟體量位居世界前列,可惜這些成就被葬送在滿清之手。歷史不能假設,但也不容抹黑。
二、要說歷史意義哪個更大,可以是清朝,因為是清朝真正讓我們苦難的民族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落後就要捱打。我們民族用267年的漫長彎路、用千萬顆逝死不削髮的人頭、用幾十億兩白銀賠款,換來這句教訓,代價太大,值得千秋萬代的警醒。
-
15 # 一路有駒
明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個封建王朝,被合稱為“明清”,因此經常被許多歷史愛好者拿來作對比,雙方吵得喋喋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我們今天就從國土面積、人口數量、外戰成績、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這5個方面,來看一看,鼎盛時期的清朝和明朝,誰更厲害一些。
國土面積
王朝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國土面積。
明朝剛剛建立時,只是一個南方政權。朱元璋經過連年征戰,消滅了各地割據政權,將元朝統治者趕回蒙古。朱棣即位後,繼續征伐北元。此外,還在東北方向不斷擴充明朝的疆域。因此,永樂時期,明朝的國土面積達到最高峰值——據《中國曆代疆域面積考》記載,當時明朝的國土面積為997萬平方公里,已經超過了漢朝和宋朝。
明史記載:“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
清朝在關外興起時,僅是一塊彈丸之地。在與明朝的對峙中,清朝不斷蠶食明朝的土地,得以逐漸壯大。1644年,清朝入關,取代明朝成為新的大一統王朝。隨後,清朝消滅了大順政權、大西政權、南明政權等,統一了全國。清朝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4朝100多年的不斷擴張,到1820年,國土面積達到最高峰值——據《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為1316萬平方公里,是漢朝的2.16倍,是唐朝的1.06倍,是宋朝的4.7倍,是明朝的1.32倍。
不過,在那以後,清朝的國土面積就不再增加。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隨著一次次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包括香港、臺灣等在內的國土被割讓給西方列強,到1908年,清朝國土面積已經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時候清朝國土面積依然遠超明朝。
從國土面積來看,清朝強於明朝。
人口數量
只有足夠發達的經濟實力,才能支撐足夠多的人口數量。所以,人口數量也是衡量王朝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
明朝鼎盛時期的人口數量,歷來說法不一。
趙文林、謝淑君在《華人口史》中提出,明朝於1626年達到人口最高峰值,實際人口約1億人。王育民在《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中則認為,明朝在萬曆年間達到人口最高峰值,實際人口在1.3億人至1.5億人之間。曹樹基在《華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中提出,明朝在1630年達到人口最高峰值,實際人口大約有1.9251億人。葛劍雄在《華人口發展史》認為明朝在1600年約有1.97億人。
綜合而論,明朝人口最高峰值在1億人至1.97億人之間。
清朝入關後,經過一段時期的復甦,再得益於美洲作物番薯等引進中國,使得人口數量呈急劇上升的態勢,超過了明朝。曹樹基在《華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記載,清朝在18世紀末,人口數量就突破了3億,到晚清時期,更是突破了4億。
1901年,李鴻章奉命與西方列強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在《辛丑條約》中,西方列強出於羞辱中國的意思,就按照每個華人都要向他們交1兩白銀“罰金”的標準,索賠4.5億白銀。這就是說,當時華人已經達到了4.5億,是明朝人口數量的2倍多。
從人口數量上來看,清朝再得1分。
外戰成績
明朝對外戰爭的數量不多,影響比較大的有5次。
一是明成祖朱棣遠征安南(越南),以碾壓式的勝利結束了戰爭。二是1521年——1522年與葡萄牙之間的一次戰爭,一戰屯門,二戰西草灣,均戰勝了葡萄牙。三是1592年——1598年爆發的萬曆北韓戰爭,明朝軍隊跨國出戰,在北韓半島擊敗了來勢洶洶的日本軍隊,使得日本在300年間不敢染指北韓半島。四是1633年與荷蘭進行的料羅灣大海戰,明朝軍隊在鄭芝龍的幫助下,擊敗了荷蘭與海盜的聯軍。五是1637年,明朝軍隊在廣州擊敗了侵入中國內河的英國船隊,迫使英國賠償白銀2800兩。
由於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朝晚期發生的對外戰爭特別多,而且輸得很慘。為公平起見,我們就不記錄這些外戰,只記錄清朝“康乾盛世”時的外戰。
從1685年到1792年,清朝一共舉行了雅克薩之戰、清緬戰爭、清攻安南阮惠之戰、廓爾喀之役4次對外戰爭,作戰的對手分別是沙俄、緬甸、安南(越南)、廓爾喀(尼泊爾)。除了沙俄是大國外,其餘3國都是小國。在這4次外戰中,雅克薩之戰、廓爾喀之役是名副其實的勝仗,清緬戰爭、清攻安南阮惠之戰都打了敗仗。特別是清緬戰爭,清朝軍隊4次出擊,均傷亡慘重,3任雲貴總督劉藻、楊應琚、明瑞,要麼因謊報大捷自殺,要麼因錯誤指揮戰死疆場。就連乾隆皇帝晚年時都不得不承認:“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以外戰成績而言,明朝強於清朝,拿到1分。
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被稱為“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歐洲資本主義能夠迅猛發展,得益於文藝復興運動。明朝和清朝的思想文化如何呢?
明朝時期,湧現了王陽明、李贄、顧憲成、高攀龍、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儒學大家。以東林書院為代表的書院,衝擊了官學的壟斷地位,並帶動了自由探討辯論的學風。在明朝,讀書人的地位很高。只要中了秀才就入了士的行列,中了舉人一生吃穿不愁,中了進士則前途一片大好。許多宰輔之臣,直接就是學富五車的大儒,如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等。朝廷很尊重讀書人,能容納他們的過錯,甚至出現了罵皇帝越狠,升官越快的現象。
在比較寬容的環境下,明朝文化繁榮發達,產生了四大古典名著中的3部《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以及著名的《金瓶梅》《牡丹亭》等小說戲劇作品。同時,書法、詩文、繪畫等領域名家輩出,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流傳至今。
清朝入關之初,就掐斷了明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思潮。所謂的“康乾盛世”,也是文字獄最慘烈的時期。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滿,就動輒得咎。甚至皇帝懷疑文字有譏訕清朝的內容,哪怕純屬捕風捉影,也會大興牢獄之災,讓無數讀書人家破人亡。
文字獄的盛行,在思想文化領域造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乾隆皇帝編撰一部《四庫全書》,又毀掉了數量更多的古籍,形同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幸運的是,一部《紅樓夢》流傳下來,成為清朝思想文化成就的一個標誌。
從思想文化上來看,明朝勝於清朝,再得1分。
科學技術
明朝時期,農學、醫藥學、金屬冶煉、建築與造園技術、造船與航海技術、機械工程技術等方面有了極大發展,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出現了一批獻身科學的傑出科學家,如李時珍、朱載堉、徐宏祖、宋應星、徐光啟、李之藻等。如朱載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他主動放棄了王位,專心攻讀音律、歷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樂器。
盤點一下明朝時期科學技術上的世界第一:鄭和七下西洋,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船隊;《白猿獻三光圖》記載了132幅雲圖,是世界上第一張雲圖,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李之藻製作的《坤輿萬國全圖》,是當時世界上最詳細、最準確的世界地圖……
難能可貴的是,面對西學東漸,明朝沒有當作洪水猛獸,而是吸納融合。徐光啟、李之藻等中國科學家還與利瑪竇、熊三拔等西方科學家進行合作,翻譯出版了一批西方科技著作,如《幾何原本》《同文算指》《測量法文》等。
清朝時期,受文字獄和閉關鎖國的雙重影響,科學技術加速衰落,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是科學技術的愛好者,如康熙皇帝就對西方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在皇宮建立實驗室,親自動手為子女接種牛痘。可是,他們只是將科學研究當作自己的個人興趣和愛好,禁止西方科學技術在民間流傳。因此,在整個清朝,西方科學技術只能享受“奇技淫巧”的待遇。
在科學技術上,明朝再得1分。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科技與文化成就》《細說大明大全集》《中國文明史·清代前朝》等】
-
16 # 河西小王子
明朝,中華帝國文明進入衰落期,明太祖朱元璋八股治國,殺害知識分子和賢達,限制了人才的發展,廢除丞相,設立東廠等特務機構,宦官把持朝政,對外閉關鎖國,閉目塞聽,宣揚天朝國威,修長城、故宮等大興土木,耗費國力,民不聊生
-
17 # 世界全史羅銳
其一:明朝在政權制度建設、軍事科技、百姓管理(戶口)等方面貢獻頗大,直到今天都有其痕跡。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對文武進行屠戮這些都有利於當時百姓的生存和生活。火器方面的發展也很不錯,雖然後期被歐洲國家部分超越,但在當時畢竟仍有總體優勢。
百姓管理雖然被一定詬病,但具體到當時的歷史,他對於徵兵、百姓管理都有一定好處。日後的問題,那是沒有與時俱進。
其二:清朝在領土方面對今天的貢獻頗大。例如東三省、新疆、西藏、雲南等實際有效統治達二百年,對自古二字有了堅強解釋。比如新疆無論漢唐雖建立過地方政府,但實際有效方面不足,而且較今天太遠。
無論1850年後,清朝政府丟了多少,時間並不太久嘛。漢唐元明四個大朝代,哪個能在歷史末期領土越來越大?對於這一問題,沒必要眥出獠牙。
其三:明朝的不足在於前後性質不一樣,晚明之前的明朝是古代的,晚明之後則帶有特別強的近代性,但在白銀和解放自我的思想沖劑下逐漸自尋死路。
清朝自洋務運動之前古代社會明顯,甲午戰敗後才體現出了較強的近代性,然而,自始至終古代中國居主體。
總結
在滿族統治下的中國,因為長達百年的“文字獄”,清朝出的人才比明朝少,對中國的貢獻從大的方面說比較狹窄。然而,僅對現在和未來影響說,無疑是最大的朝代。我們的未來就在於能否善待和公正評價它的價值。
作為中國五大(漢唐元明清,六大的話加個北宋)統一朝代中,少數民族統治中國雖然讓我們某些人不舒服,但也就不舒服吧。民族團結萬歲。無論哪邊兒的極端者都是破壞者。
-
18 # 家境貧韓
不請自來,請見諒!
公平的說的話,還是明朝的歷史意義更大,但是更多的還是反面教材意義!
1.事實證明了,禁足老百姓,強行的給人分類,分階級,是錯誤的,尤其是奴隸制的賤籍制度,沒錯,明朝的奴隸制。尤其是被廢除了一千多年的人殉制度竟然又被明朝給撿起來了,所以明朝的路引度牒制還是強行的給人分類,這是一個教材性的反面教材!
2.八股文的科舉,選材,造成的惡果。明朝就是這麼一個奇葩朝代,可能也是因為重八哥文化水平就是廟裡的學的,剩下就是裝成和尚出門行騙,所以明朝的文官選拔就是晦澀的八股文選材,選出來的都是一些歪瓜裂棗的垃圾,最終內耗葬送了王朝。
3.禁海,話說大明朝的禁海可是真心的讓人噁心,哪怕坐擁是加上最強大的寶船艦隊,卻和大航海時代失之交臂。甚至中後期五十幾人的倭寇來犯,卻屢戰屢敗,最後被五十幾個倭寇縱橫東南沿海,一路燒殺搶掠,最後甚至逼著十萬守軍蹲在南京城不敢一戰。
4.民族政策,無論是日本軍國主義四六級考試的祖師爺王守仁,在苗疆為官之時殺的苗疆百年之後都小兒止夜啼,還是放任李成良父子在東北四處的挑唆,明朝根本就沒有把少數民族當成人,就這種玩意能怪少數民族無數次的造反作亂嗎?
至於清朝的歷史意義就不說了,大多清承明制!
-
19 # 執斧談史說事
明朝和清朝這兩個使得中國夕陽西下的封建王朝對中國的負面影響都比正面影響大,由於實行了一系列落後反動的政策,比如經常閉關鎖國和大興文字獄等等,使得它們對近代中國的衰落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除開它們的負面影響來談它們對中國的正面影響,個人認為明朝的正面影響會更大一些。
一、明朝的三大功績
許多明粉都很喜歡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以及“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來讚美明朝的骨氣。但是這除了告訴華人要有骨氣外並沒有多大的正面影響。明朝真正有巨大正面影響的一是推翻了腐朽的元朝重新安定了天下,把漢民族從民族壓迫中解放了出來,復興了漢文化;二是隆慶開關後極大的促進了中外交流特別是中西交流,使得中國亦步亦趨的跟上了世界形式。三是明朝形成的內閣制在當時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可能使得中國逐漸步入到君主立憲制。
徐光啟和利瑪竇
二、清朝的領土貢獻
清朝對中國的最大正面影響就是在領土貢獻上。儘管許多人都對丟失了數百萬平方公里領土的清王朝痛心疾首,可是如果沒有清王朝中國東北大部分地區有很大可能會被沙俄吞併,而新疆西藏則屬於準噶爾汗國或者新疆也被沙俄吞併,西藏則淪為英國和沙俄爭奪的物件。因此丟失了許多領土的清王朝在領土方面依然還有很大貢獻。但是除了領土貢獻清朝在其它方面基本上都是破壞性的。
全盛時期的清王朝
三、希望還是現實
總體而言,後期的明朝因為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和內閣制,只要在鬥爭中逐漸加強對皇權的限制不出現倒退是有很大機會跟上世界形式發展的,明朝如果不滅亡或者繼任者繼續實行明朝後期的政策中國還是比較有希望的,也許中國就不會遭受近代以來的屈辱。而清王朝則給中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領土貢獻,沒有清朝今天的中國領土面積有很大可能會小很多。因此明王朝和清王朝誰更正面關鍵在於你是選擇現實的好處還是選擇希望。
近代中國恥辱的標誌圓明園遺址
四、個人選擇希望
就個人而言我更想選擇更有希望的明朝,因為明朝這種積極學習的態度才是一個強國應有的風範和保持強盛的秘訣。何況如果沒有清朝的破壞,中國也不是沒有可能走上擴張的道路從而在領土上也超越清王朝,總之希望總比絕望好。滿清政府出於壓制漢民族維持其長久統治的目的沒有實行和繼續改進明朝一些好的做法不得不說是近代中國最大的悲哀和不幸,今天的中國各民族必須團結起來不能再各懷鬼胎,否則將重蹈清王朝的覆轍。
-
20 # 小白菜Cyy
疆無界,心有境!
我覺得評價一個朝代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還是看一個民族以及對一個民族的文化影響!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看疆域範圍的大小。疆域,可大可小,時而大時而小,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不可能是永遠固定不變的。
蒙元雖然對中原統治時間不長,但是對漢民族、漢文化的破壞卻是無以復加!有史料記載,元末漢民族人口降到了不足九百萬,還不如現在的石家莊市人口多。更別說對漢文化毀滅性的打擊了!經過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幾代人的努力,才使得漢族人口以及漢文化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如果不是明朝的出現,後果真的不敢想象。甚至到如今,漢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還是巨大的!比如:日本、北韓、南韓、越南、緬甸、菲律賓等等。
反觀滿清,雖然奠定了中國的版圖,雖然近幾年有閻崇年等等文化走狗這樣或者那樣的鼓吹與狡辯,也抹不掉滿清對漢民族以及漢文化的摧殘、禁錮和打擊的現實。即便是後來滿清統治階級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採用了休生養息的統治手段,但是,縱觀整個滿清,對漢民族以及漢文化的毀滅也是不擇手段的,是全人類都知道的。更為可惡的恰恰是滿清統治的三百年,讓我們從世界的巔峰一下子就降到了任人欺凌、任人宰割、肆意侮辱的低谷!至今都難以再現曾經的輝煌。所以才有了滿清誤國三百年的說法。
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夠幾千年存在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傳承。一個民族的不滅,就是一種精神的存在,主要還是看文化的傳播。只要有這種文化存在,那麼這個民族就永遠存在。
所以我個人覺得,綜合上述,對中國正面影響最大的是大明王朝,而不是滿清政府!
回覆列表
清朝在於穩定疆域的意義更大~明朝皇帝集權沒有達到頂峰,有內閣分權。嘉靖、萬曆長時間不上朝國家也沒有發生大的動亂,內閣制承擔了不小的責任,有條不紊的推動國家機器的運轉!明朝對疆域還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狀態,只有雲南沐王府在傳統意義上確定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而清朝皇權集中達到了頂峰,皇帝更是說一不二的權威,對國家疆域更是有了初步的界定,《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更是體現了界約的重要性,更有西藏、新疆叛亂的平定中國現有疆域正是因為清朝的基礎而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