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宰相門前走狗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唐文宗開成二年,李商隱考中進士。不久後應涇原節度使王茂元之邀作了他的幕僚。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十分欣賞,於是將女兒嫁給了他。也就是這樁婚姻,將原本單純的李商隱拖入了“李牛黨爭”的政治漩渦。當時的政治格局是: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而李商隱的老師令狐楚父子則屬於“牛黨”,因此他的行為很輕易地被解讀為對老師和恩主的背叛。在唐代,取得進士資格一般不會立即授予官職,需要再透過由吏部舉行的考試。開成三年春,李商隱參加授官考試,結果在複審中被除名。開成四年,李商隱終於通過了授官考試,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沒過多久,被調任弘農縣尉。李商隱在弘農任職期間很不順利,他因為替死囚減刑而受到上司孫簡的責難,使他感到非常屈辱,並最終選擇了辭職。經過三年的閒居後,李商隱於武宗會昌二年設法又回到秘書省,此時的宰相李德裕充分受到皇帝的信任,被授予全權處理朝政。李商隱躊躇滿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然而就在此時,李商隱的母親去世了,遵循慣例,李商隱必須回家守孝三年。這次變故對李商隱的打擊是致命的:三年後,隨著武宗皇帝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團驟然失勢,李商隱已經失去了政治上的知音。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李商隱多次進人地方官員的運作機構擔任幕僚,大部分時間鬱鬱寡歡。大中九年,李商隱得到了一個鹽鐵推官的職位,雖然品階低,待遇卻較豐厚。兩年後李商隱罷職回到故鄉閒居,大中十三年病故。作為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李商隱流傳下來的詩歌約六百餘首,它們大多以男女情愛為題材,辭藻精麗、聲調和美,讀來令人蕩氣迴腸。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作品就佔了二十二首,數量位列第四。

  • 2 # 凱哥講史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中有一股悲涼的感覺,讀來令人落淚。

    李商隱(812年-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詩作文學價值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

    李商隱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會動盪不安,政治腐敗的晚唐前期。社會病態,矛盾重重。李商隱出生於一個小官宦之家,少年喪父,他協助母親千里迢迢帶著父親的靈柩歸裡。李商隱生活在這樣動盪不安的社會大環境中,本人又遭逢種種不幸。但他未從向命運低頭,一直在抗爭命運,他的精美絕倫的詩文便是抗爭與控訴的記錄。李商隱是一個性情中人,重情義,很有骨氣的正人君子,不是不講信義的輕薄小人。

    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實上,他也確實努力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成年後,李商隱曾利用為母親守孝的時間,將寄葬在各地的親屬靈柩遷葬到滎陽,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還由於從小孤貧,家道衰微,因此他更加看重骨肉之情。李商隱通常被視作唐代後期最傑出的詩人,其詩風受李賀影響頗深,在句法、章法和結構方面則受到杜甫和韓愈的影響。許多評論家認為,在唐朝的優秀詩人中,他的重要性僅次於杜甫、李白、王維等人。就詩歌風格的獨特性而言,他與其他任何詩人相比都不遜色。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佔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於前人那些託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著眼於借鑑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念你!多麼浪漫的一句詩,可見李商隱之性情。

  • 3 # 南風未至時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筆者認為李商隱一生,仕途不順,命運多舛,也讓他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成就了自己的文學修養。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也會給你開啟一扇窗。

    分析李商隱的生平我們根據他的生平經歷來一一看出,從李商隱的早年生活,應舉之路,步入仕途,中年失意,晚年淒涼,都能清楚的瞭解李商隱一生的所思所想。

    一,李商隱早年時期,家庭貧困,照顧母親和弟妹們,很早就揹負上了支撐門戶的責任,早年的貧困生活對他的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他渴望拜託貧困,早日做官,光宗耀祖。

    二,應舉之路,艱難坎坷。李商隱考取進士失敗過很多次,都沒有放棄希望,只是對當時時局產生不滿,這也在他後期的詩文作品中有展現

    三,步入仕途,舉步維艱。李商隱考取進士後,因無嶽王茂元的關係,從此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從此仕途不順,舉步維艱。

    四,閒居時期,命運多舛。李商隱仕途之路剛有好轉,恰逢那年母親去世,他不得不放棄仕途,回來守孝。這段時間李商隱調整自己的心態,田園生活,無詩為伴。

    五,中年幕僚,仕途無望。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李商隱結束守孝,重新回到仕途。剛好那年政治清洗,李商隱從此走上了幕僚遊歷生活,在這長髮10年的幕府遊歷中,逐漸耗完了他的所有政治熱情

    六,夕陽晚景,淒涼度日。李商隱晚年這段時間來來回回做了幾次小官,最終無心無力回到故鄉,大中十三年秋冬,在家鄉病故。

    從李商隱的這六段生平可以看出,李商隱一生不順,但他沒有放棄仕途之路,依然與命運抗爭,他是晚唐的著名詩人,也是我們一生學習的榜樣。

  • 4 # 名人史海觀心閣

    總的來說,李商隱的一生是比較曲折和壓抑的,可以用“腹有才華空餘恨”這句話來總結。追溯其根源,卻是因為他的婚事。而一提到這位詩人,我們就會想到他那些流傳至今的詩句來:

    《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夜雨寄北》中: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錦瑟》中: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約813年-約859年),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在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李商隱進士及第,後來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由於婚後捲入了政治旋渦而一生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9年),李商隱在鄭縣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少年、青年時期

    在李商隱10來歲時,他的父親在浙江幕府去世了,他和母親、弟妹們回到了故鄉河南。一家人的生活舉步維艱,時常要靠親戚的接濟。由於李商隱是家裡的長子,也就肩負著支撐門戶的重任。年少時期的艱苦生活,使李商隱擁有了強烈的責任感。同時,也讓他養成了敏感、憂鬱的性格。

    少年時期,他在一位同宗叔父的悉心教導下,很快就發揮出了自己的才華。在他16歲時,就寫出了《才論》和《聖論》兩篇文章,深受一些士大夫的讚揚。其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太和三年(公元829年),令狐楚聘請李商隱擔任幕僚。因此,李商隱那時候也才有了機會掙得一些銀兩來貼補家用。

    令狐楚是李商隱的第二位伯樂,在李商隱的一生中,也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令狐楚不僅傳授李商隱駢體文的創作技巧,還資助他的家庭,並且鼓勵他與自己的子弟們多來往。在這種情況下,李商隱不僅在學識上突飛猛進,還獲得了極大的信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李商隱在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曾寫了一首名為《謝書》的詩,表達了對恩師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的豪情壯志: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自蒙夜半傳書後,不羨王祥有佩刀。一樁婚事引發尷尬的官場生涯

    要想考取功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商隱經過了十來年的失敗,終於在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才考取了進士。就在這年年末,恩師令狐楚不幸病逝了。悲痛的李商隱和令狐家的子弟一同料理了令狐楚的喪事。

    在唐代,朝廷對於考取了進士計程車子不會立即授予官職,而是還要透過由吏部舉辦的考試,才決定是否安排職務。不久,李商隱去涇州(今甘肅涇縣北部)作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非常欣賞李商隱,還把女兒王晏媄嫁給了他。王晏媄溫柔美麗,李商隱和她感情極好。然而,正是這樁看似美好的婚事,將李商隱捲入了無情的政治漩渦中。

    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因為與當朝宰相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的成員;另一方面,李商隱恩師令狐楚和子弟們卻屬於政治上敵對的“牛黨”。因此,他這樁幸福的婚事,成了他背叛恩師的“事實”。

    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春,李商隱參加了吏部舉辦的授官考試,結果被莫名其妙地除了名。次年,李商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終於得到了一個小小的職位——秘書省校書郎。沒過多久,就被調到弘農(今河南靈寶)擔任縣尉。

    李商隱在弘農任職期間很不順利,他因為替死囚減了刑而受到上司陝虢觀察使孫簡的責難,使他感到非常屈辱,最終以請長假的方式辭職。湊巧的是,孫簡正好被調走,來接任的姚合勸慰李商隱,最後他才勉強留了下來。但他已經沒有心情繼續工作了,第二年,他再次辭職並得到獲准。

    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李商隱又設法回到秘書省任職。這一次,他的官職雖然比三年前的還低,但畢竟又有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秘書省雖然遠離京城,但卻容易得到朝廷的關注。再加上李商隱支援的宰相李德裕已被武宗授權全權處理朝政事務,因而,李商隱也滿懷信心,期待受到重用。

    然而,李商隱重入官場不到一年時,母親卻去世了。這種情況,他必須回家守孝三年。也就是說,他不得不和唾手可得的好運擦身而過了。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也在討伐藩鎮叛亂中病故,這讓李商隱的處境更加艱難。在守孝的三年中,正是李德裕在朝中最輝煌的時期。

    當守孝期滿後的李商隱回到秘書省沒多久,隨著武宗的去世,李德裕驟然失勢,李商隱已經難以找到上升的階梯了。宣宗李忱即位後,在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對朝廷重職進行了一次大換血。因此,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都黯然下臺。在宣宗的主張下,以白敏中為首的牛黨新勢力逐漸佔據了重要位置。

    這一年,李商隱也有兩件喜事。一是,35歲的他終於有了兒子李袞師;二是,他的堂弟李羲叟中了進士。但是,李商隱也看清了自己的命運,不可能從“牛黨得勢”中得到一點點好處。於是,在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他應邀到桂林去給桂管觀察使鄭亞當了幕僚。

    不到一年的時間,隨著鄭亞再次被貶,李商隱也失去了工作。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秋,李商隱回到京城長安。在潦倒之際,曾經試著寫信給已故恩師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希望他看著舊時的情分上能給予幫助,但是遭到已經得勢的令狐綯的拒絕。心灰意冷的李商隱後來透過自己考試,才當上了盩厔縣尉。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春夏交替時節,李商隱的妻子王晏媄又不幸病逝。這給李商隱帶來了沉痛的打擊。李商隱和妻子間感情深厚,但他經常奔波在外,因而對妻子一直都有一份愧疚之情。他筆下的很多愛情詩句,都是為這位賢妻有感而發的。

    入秋後,李商隱接到了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的柳仲郢的邀請,希望李商隱能隨他去西南邊境的四川任參軍一職。李商隱接受了這份新職,於十一月到了梓州。在這裡,他對佛教發生了很大的興趣,除了在工作之餘經常與當地的僧人交往之外,還捐錢刊印佛經。甚至,他還想過要出家為僧。在梓州的這幾年,也是李商隱宦遊生涯中最平靜的時期。

    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柳仲郢被調回京城,並給李商隱安排了一個鹽鐵推官的職位,雖然品階低,待遇卻豐厚。三年後,李商隱被罷職後回到故鄉。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秋冬之際,李商隱在家鄉病故。

    在詩歌上的成就

    李商隱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遠大抱負無法實現,於是就透過詩歌來排遣心中的憤懣與不平。因而,在後人收錄的《唐詩三百首》中,他的詩作就佔了二十二首,數量位居第四。

    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傳。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有600首,主題可分為這幾類:

    觸及時政的詠史詩

    愛情詩

    田園詩

    抒懷詠物詩

    晚唐時期,那時的詩歌在前人的光輝下有著大不如前的趨勢,而李商隱卻以又將唐詩推向了另一個高潮。也因此,李商隱在詩壇的地位頗高:與杜牧齊名並稱為“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為“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他的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都排行第十六,又並稱為“三十六體”。

    皇室同宗

    李商隱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在多篇詩歌和文章中都有過申明,但這種做法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利益。經清末錢塘學者張採田考證,確認李商隱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但是,並沒有官方的正式屬籍檔案來佐證。因而,在史學界通常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血緣關係已經比較遙遠了。

  • 5 # 自己的暖陽

    李商隱一生非常悲苦。

    李商隱詩考到第三次才考上。為什麼中國所有的讀書人都特別羨慕諸葛亮?諸葛亮說:“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一個在上位的君主這樣誠懇地、低聲下氣地來求他出山——中國所有的讀書計程車人的夢想都是這樣。為什麼沒有一個劉備來求我呢?所以他們只好去考試。而這些人去考試又往往考不中。怎麼辦呢?唐朝就有一個很有名的辦法,叫“行卷”。“卷”,就是你所寫的作品。“行”,就是你要到處去推銷。“行銷”“行銷”,現在不還說這個詞嗎?我寫了幾篇好文章,我把我的文章都整理出來,然後找到達官顯貴那裡,送你一卷,再送他一卷。李商隱當然就做了行銷的事情。

    李商隱為什麼要做這些行銷的事情呢?追求仕宦,每個人都要追求,這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必經之路。可是李商隱在求仕的路途上,他感受的壓力特別大。李商隱生在中唐以後,經過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他經過了這麼多皇帝。要知道李商隱一共不過才在世界上生活了四十幾年,四十幾歲的他經過了這麼多皇帝的變換。在中唐以後,宦官得勢,皇帝的生殺廢立的大權都操縱在宦官的手裡。著名的“甘露之變”,也發生在這個時期。

    除了政治上的亂政與壓抑,自身的身世飄零也給李商隱平添了孤苦和寂寞。李商隱姓李,據李商隱說,他們家跟唐朝是本家——唐朝是李唐,姓李——都是西涼的武昭王的後代,他本來是皇族,是龍種。李商隱總在外邊給人家做秘書,所以他的兒子、妻子都寄居在孃家,所以後來李商隱寫他的小兒子,還說“寄人龍種瘦”。

    聞君來日下,見我最嬌兒。

    漸大啼應數,長貧學恐遲。

    寄人龍種瘦,失母鳳雛痴。

    語罷休邊角,青燈兩鬢絲。

    ——《楊本勝說於長安見小男阿袞》

    李商隱自小家庭相當孤苦。他的祖父、父親是三代孤貧 ,李商隱十歲時父親去世,兩個姐姐出嫁後也很早離開人世。他悼念姐姐的文中“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寫儘自己漂泊孤獨的無定之感,這種貧苦和孤獨,是從前聞所未聞的。

    父親死了,奉養母親是他的責任。把喪服脫掉了以後,他馬上要找工作養活他的母親和全家。一個沒有功名、沒有考過科舉的小孩子,他能找什麼工作來養家?“傭書販舂”,這就是他的生活。既要替別人做枯燥機械的抄寫工作,又要販賣自己的勞動去做苦力活,這就是李商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為什麼中國這麼重視生男孩子,而且父母對男孩子寄予這麼大的希望——要讓他光宗耀祖,尤其是以前有過光榮歷史而中間衰落的家族,就更盼望有個好的男子振興他們的家族。這是李商隱精神、感情上的所有負擔。

    凡是這樣出身的人,在中國文學歷史上的記載,都是特別刻苦、特別奮發的人。李商隱刻苦讀書,書讀得非常好,“以古文出諸公之間”。古文是相對駢文而言的。歷史上記載,李商隱自己說他寫過《才論》《聖論》,就是說他追究的是人生的基本問題。他的古文,所論的是人的基本的稟賦和修養。基本的稟賦是什麼?你所應該有的基本的修養是什麼?你怎麼樣才能夠真的成為一個聖者,使自己的品性達到一個聖的境界?這就不是一般讀書人所追求的,這是真正有思想、有理想的,要追求人生的基本的價值、意義和目的的人所思索的問題。

    而這個時候,有個人影響了李商隱的一生——鎮守河陽的令狐楚。李商隱是河南人,所以就把他平常寫的詩文拿給令狐楚看。令狐楚一看,非常地高興,就叫李商隱到他的幕下來,說你寫這樣的文章,當不了官,你想出來做官,要學流行的文筆。中晚唐流行的文筆是什麼?是駢文。這麼好的才華,這麼好的文筆,每天去給那些長官寫這種無聊的文字,對正值創作盛年的李商隱來說,真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 6 # 細說簡史

    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著名詩人,他與杜牧被合稱小李杜。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順,但正因為在如此大背景下他的詩歌才如此有韻味,為後人稱讚。

    家道中落

    1、李商隱的先祖原與唐王室是一家,由於古人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造成了家族內成員不同的境遇,加上經過幾代帝王的更替,到了李商隱這一代,家族早已“官職卑微,不及寒門”了。雖然家門衰落,但李商隱家族卻將李唐王室愛讀書的傳統繼承了下來。作為一個書香門第,李商隱的家族幾乎代代都以科舉為業,讀書十分刻苦,李商隱的曾祖李叔恆十九歲就考上進士,讀書考科舉,不僅是古代人的傳統,也是唯一一個可以進入仕途的人生途徑。

    仕途坎坷

    1、幸運的是,李商隱還有一位學問淵博的堂叔,這個堂叔精通五經,擔負起教導李商隱和弟弟的學業的責任。李商隱也沒有讓堂叔失望,他學習認真而且刻苦,尤其擅長古文,“以古文出諸公間”,十六歲那年就寫下了《才論》和《聖論》,一時間名動洛陽十九歲的李商隱赴京考科舉。在唐代,科舉是不糊名的,所以行卷之風盛行。所謂行卷,就是除了考試之外,文壇上有地位的文學大家,以及和主考官熟識的達官貴人都可以舉薦人才,考官有權根據舉子平日的作品決定名次,所以很多應試的舉子便將自己平日優秀的詩文寫成卷軸,考試前送給考官,以提高自己影響力。

    2、李商隱也不例外,他將自己的卷軸送給了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山南西道節度史令狐楚,並幸運的得到了他的賞識,令狐楚還資助了他赴京趕考的銀兩。得到了令狐楚的垂青,李商隱無疑是幸運的,但他的科舉之路就不是那麼幸運了。將科舉考試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一個人身上顯然有隱情,我們如今已經很難推測出真實的原因,但可以明確的是,李商隱四次進士考試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行卷之風盛行。

    3、看著李商隱科舉之路如此坎坷,令狐楚坐不住了,他決定幫一下這個優秀的年輕人。他找到了當時的主考官,也是他的好友高鍇。在令狐楚的幫助李商隱,終於他進士及第。一個人的童年對一個人的成長以及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幸的童年,讓李商隱極度渴望透過科舉的方式恢復家族往日的榮光,但現實的反差讓李商隱的內心十分沮喪,這造就了李商隱敏感的性格,這種敏感的性格讓李商隱的詩總是那麼傷感和痛苦。

    陷入黨爭

    1、從唐憲宗開始,朝廷就陷入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俗稱“牛李黨爭”,令狐楚就是牛黨,作為令狐楚的幕僚,李商隱自然也被視為牛黨的一員。就在這時,一件偶然的事件讓李商隱陷入了黨爭,這不可避免的影響了他的仕途。李商隱高中進士不久,就被王茂元請到他的幕府中做秘書。初入王茂元府中不久,李商隱就對王茂元的小女兒一見傾心。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本身沒什麼,問題就在於王茂元是李德裕的好友,所以也被視為是李黨的成員,牛黨的人娶了李黨成員的女兒,陷入黨爭就不可避免了。

    2、而令狐楚又是李商隱的恩人,所以對於李商隱娶王茂元的女兒的行為,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是十分氣憤的,他認為李商隱背棄了自己的父親,所以哪怕他日後官至宰相,也沒有提拔隱。李商隱對自己女兒的一片愛慕之情被王茂元看在了眼裡,開成三年,李商隱娶王茂元的小女兒為妻,從此開啟了他長達二十多年的幕僚生涯。所謂幕僚就是給外地的長官做一些書記、判官一類的工作,不僅辛苦,又必須要長期離家,所以李商隱不得不讓妻子長期寄居在孃家。一邊是無端陷入黨爭,一邊是仕途不順,長期離家,李商隱的一生都在恩人和翁婿兩邊都不諒解的夾縫裡左右為難,心中充滿了許多難以言說的悲苦,正是這種不能明說出來的悲苦讓李商隱的詩逐漸形成了隱晦的風格。

    時勢展才華

    可以說,政治失意成了李商隱詩風轉變更加朦朧的一個重大因素。在黨爭的夾縫中頻頻碰壁,不敢再直抒胸臆,在之前詩作堆砌典故、委婉含蓄的基礎上,李商隱的詩作變得更加朦朧。那“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是他才情施展;那“身無彩風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是他對妻子的思念;那“春奏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是他對國家甘願獻身的寫照;“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是他對世事的感嘆。這是他的思想,不能在戰場和朝堂上報效國家,卻用自己的筆為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燈下的他,回想那虎旅傳宵柝,那笑牽牛的唐玄宗與楊貴好的悽美愛情,在那磨硯,揣思,凝神,專注。他是那樣的執著與專注,努力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結語

    他是一個被時代辜負的天才,一個就連人生坎坷都單調得可笑的騷客,一個筆尖極盡深情的孩子,一個傳說。而李商隱的滿腔的抱負只能化作那讓後人傳誦的詩文。

  • 7 # 雨夢木涵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些琅琅上口耳熟能詳的詩句都是晚唐才子詩人李商隱的佳句流傳至今。李商隱,字義山,河南沁陽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又與溫庭均齊名,世稱“溫李”,為朦朧詩始祖。他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他的駢文文學價值很高。其構思新奇,風格清麗,尤其是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頌。但是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唐元和十一年,李商隱三歲左右,隨李嗣赴浙,不到十歲,李嗣去世。李商隱只得隨母還鄉,過著清苦艱辛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隱是長子,一次也就同時揹負了撐持門戶的責任。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時期曾“傭書販春”,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補貼家用。李商隱“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回鄉後曾從一位精通五經和小學的堂叔受經習文,至十六歲,便因擅長古文而得名。此外,寫得一首秀麗的工楷與一手好文章。唐大和三年,移家洛陽,結識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輩。令狐楚欣賞他的文才,對其非常器重,並親自授以今體章奏之學,並“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後又聘其入幕為巡官,在這幾年中,李商隱一面積極應試,一面努力學文,在科舉上雖然一再失敗,但在寫作上則完成了由散向駢的轉變。唐大和七年,令狐楚調任京職,李商隱隱離太原返鄉,此後,李商隱曾在王屋山學道二、三年,這個經歷對其思想與創作產生一定的影響。開成二年,李商隱中進士。他的應舉之路非常艱辛長達十年之久,當然最後也是在令狐父子對當值考官施加影響的結果。開成三年春,應博學宏辭試不久,李商隱去涇州作了王茂元的同僚。其也是李商隱的岳父,並因此而捲入政治漩渦之中,並且為官仕途受到影響。開成三年李商隱參加授官考試被除名。這件事使他獲得朝廷正式官職推遲了一年,次年,李商隱再次順利透過授官考試。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不久被調任弘農縣尉。但其任職期間並不順利,受到上司責難最終以長假方式辭職未準,兩年後正式辭職。會昌二年李商隱居家為母丁憂,為母守孝三年,所以不得不放棄了躋身權力階層的機會。會昌三年,王茂元病故,使得李商隱的處境更加困難。次年暮春,自關中移家永樂,職位比之前還低。此時躊躇滿志的李商隱積極支援李德裕的政治主張期待能夠得到重用。可惜的是宣宗繼位後因厭惡李德裕等人,所以倍受排擠。大中二年秋,李商隱回到長安,仍為官微小。大中九年李商隱被安排了鹽鐵推官的職位,品階低下但是待遇豐厚,三年後被罷職回鄉閒居。因處於牛李黨爭夾縫之中,一生不得志鬱鬱寡歡,唐宣宗大中末年在鄭州病故。李商隱一生流傳下來的詩約600首,其中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佔了相當比例。其中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於前人那些借古抒懷的詩篇,而是借鑑歷史的歷史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實事加以補充發揮,所以詠史成為了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更是李商隱的獨創。大多數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情思婉轉,辭藻精麗令人蕩氣迴腸。由於生長的環境和世界觀的基本屬於儒家體系,對其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他的代表作《錦瑟》一詩貌似詠物,實則抒懷。它隱去了平生所歷具體之事,以錦瑟起興,充分運用了比興、象徵、典故等多種手法,將自己滿腔的憂傷、鬱憤之情,形象而又婉轉的表達出來。所以李商隱又名李錦瑟。李商隱最高的成就是近體詩,尤其是七言律絕。是繼杜甫之後,唐代七律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最後我想以當代古典詩詞作家蘇櫻、毛曉雯《多情卻被無情惱:李商隱詩傳》:“多情卻被無情惱”,東坡這句詞單獨來看,正可用作李商隱的一生總括。多情者本已易於自傷,況欲於無情的世界裡尋覓情的歸所,而終於無處堪用其情,便只覺得世界辜負了自己,這句話對於李商隱而言,沒有半分的矯情,畢竟他所受的委屈都是躲不過的,畢竟這個世界當真的辜負了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的科技資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