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談國史
-
2 # 文史經典碎讀
《老子》有云:福兮禍之所伏。胡雪巖在商場馳騁多年,靠官府後臺,一步步走向事業的頂峰,風光無限,但其最終的失敗,卻也是由官場後臺的坍倒和官場的傾軋所致。胡雪巖雖為商人,但他的發跡以及鼎盛與政界要人的庇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胡雪巖緊緊把握住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齡開錢莊,又以左宗棠為靠山創辦胡慶餘堂,為西征籌借洋款,恢復因戰事而終止的牛車,為百姓、為國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從而一步步走向事業的巔峰。
作為一名商人,他被御賜二品頂戴,被賞黃馬褂,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但就是這樣一位己名利雙收、事業有成的人,卻在幾天之內垮掉了,他的事業也隨之走到了盡頭。胡雪巖生意的失敗是由於他野心過大,急於擴充,出現決策性失誤,試圖壟斷江浙生絲生意出口從而激怒洋商,生絲銷不動使錢莊因缺乏流動資金而被擠兌,致使其經營的生絲鋪、公濟典當、胡慶餘堂等紛紛關閉。但導致胡生意失敗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敵人的打擊。
胡雪巖雖聰明一世,與官場人物交往甚密,但最終卻因為不諳官理、剛愎自用、不懂變通而成為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成為李鴻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犧牲者,實在令人為之扼腕嘆惜。導致胡雪巖資金鍊斷裂的,還有號稱“洞庭山幫”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買辦的締造者,他為匯豐銀行工作。胡雪巖陷入的是國外金融資本勢力和國內金融買辦勢力的內外夾擊,其失敗在戰略上早已無可挽回。
胡雪巖破產後,把所有的姨太太都叫到跟前,每人給了幾百銀子,讓她們另找歸宿。同時他也把債主們劃了三個等級,有權的、當官的為一等----這些人得罪不起,生活過得貧困的,每月只有幾銀子的---為三等,三等債主也是每月一定要的。最後的就是二等了,他們的銀子每月一百兩,同時他們也不愁這銀子過日子,可還可不還;留在胡氏身邊的,除了正房還有一個九姨太,為什麼留九姨太呢?“九”同“久”一個音,預意長長久久。靠著胡慶餘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巖淒涼地度過了他的晚年,於光緒十一年 (公元1885年),黯然離世。
-
3 # 清季Late
那些說什麼兩派鬥爭的,都是胡說。還有直接抄百度的,也是醉了。胡雪巖死的時候,盛宣懷才是個小官,拿什麼排擠胡雪巖。
胡雪巖破產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在於胡雪巖與洋商的商戰,當時華商各不統一,與洋人爭利完全沒優勢,於是胡雪巖出來坐莊,積壓生絲2000萬兩,企圖與洋商一戰。
當時洋人也不肯就此放棄,怕此次放棄,日後全部要被胡雪巖操縱。因此等待來年新絲。
而此時卻發生兩件大事使得胡雪巖崩盤。第一件就是義大利生絲意外豐收。第二就是中法戰爭引起的金融危機。1883年10月,法國軍艦駛抵上海吳淞口,揚言進攻江南製造局,局勢緊張,市民提款遷避,市面驟變,金融危機突然爆發。外國銀行和山西票號紛紛收回短期貸款,個人儲戶也緊急提現。錢莊逼賬“急如星火,滬上商局大震,凡往來莊款者皆岌岌可危;雖有物可抵,有本可償,而提現不能。錢莊之逼,一如倒賬。”一般商品無不跌價30%至50%,所有房地產都難脫手,貿易全面停頓。
至此,江浙絲商同盟瓦解,胡雪巖不得不低價拋售生絲,損失千萬兩。很快影響到錢莊生意,民眾排隊提款,一些與胡雪巖不和的官員乘機逼催官餉,可怕的擠兌風潮出現了,先是杭州總舵關門,繼而波及北京、福州、鎮江以及湖北,湖南等地的二十多個字號,很快阜康錢莊宣告破產。
-
4 # 勇哥讀史
中國自1840年進入近代史以來,與西方列強屢戰屢敗,賠錢又割土,受盡侮辱,一言難盡。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於1876年率領6萬湖南子弟征討新疆。經過兩年的艱難卓絕征討,左宗棠不辱使命,終於收復新疆全境,在中國抗拒外來侵略歷史上上抒寫了極為光彩的一頁。
左宗棠能夠成功收復新疆,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一個商人——胡雪巖。
我們知道,此前朝廷中很多人反對征討新疆,其中反對最力者就是李鴻章。當朝廷命令左宗棠率軍出征時,李鴻章又暗地裡進行阻擾,在籌集軍餉方面給左宗棠製造麻煩。好在左宗棠背後站著一個強大的支持者胡雪巖。胡雪巖不僅在軍餉籌集上給與大力支援,幫助左宗棠購買最新的武器,還常將上海中外各界重要訊息報告左宗棠。
從這一點而言,胡雪巖為左宗棠收復新疆,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後,左宗棠每次率兵出征,只要軍餉上遇到問題,胡雪巖總是慷慨解囊。
由於左宗棠、胡雪巖關係甚好,這在無意中得罪了李鴻章。因為李鴻章與左宗棠在政治上互為對手。李鴻章提出了“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的策略,要扳倒胡雪巖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
不過,胡雪巖是慈禧太后青睞的紅人,親授二品頂戴和黃馬褂,家產高達2000萬,是當時的“中國首富”,李鴻章要扳倒他也不那麼容易。
機會說來就來了。
1883年,法國軍隊進攻駐紮在越南的清朝軍隊,中法戰爭爆發。戰火蔓延到閩海一帶,南洋水師遭遇慘敗,戰局相當不利。這時,71歲高齡的左宗棠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挽救戰局。
打仗,都是要燒錢的。這一次也不例外。左宗棠委託他的老朋友胡雪巖籌措軍餉,幫朝廷向匯豐銀行借了400萬兩銀子。朝廷承諾,這筆借款以各省的協餉作為擔保。在以前,各省的協餉一旦籌集到位,就會第一時間送給胡雪巖,讓他及時還款。可這一次,李鴻章找到他的好友、上海道臺邵友濂,讓他延緩20天給胡雪巖打款。
邵友濂同意了。
如果是在以往,延緩20天打款,對胡雪巖也未必會有太大的影響。畢竟,他經商多年,抗打擊能力還是挺強的。可這一次,胡雪巖為打破洋人對蠶絲市場的壟斷,出巨資高價收購了大量的蠶絲,資金鍊出現了緊張,為最後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事有湊巧。就在胡雪巖資金最為吃緊的時候,他歷年為左宗棠行軍打仗籌集的一筆借款80萬兩白銀到期。雖然使用這筆借款的是朝廷,可經手人是胡雪巖。負責借款的外國銀行只管找胡雪巖索款。胡雪巖無奈之下,緊急調集他自己各地錢莊的銀子,先補上了這個窟窿。
李鴻章獲得資訊,欣喜若狂,決定給胡雪巖致命的打擊。他聯合盛宣懷,安排一些大戶在胡雪巖位於上海的錢莊阜康銀號提款擠兌,形成擠兌風潮。阜康銀號被活生生擠垮了。
胡雪巖這時候想到左宗棠,趕緊發電報求助。可那邊沒有迴音。據稱,是盛宣懷將電報扣押了。
胡雪巖無計可施,只好將地契和房產押了出去,同時廉價賣掉囤積的蠶絲。然而,擠兌風潮愈演愈烈,各地錢莊仍然紛紛倒閉。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胡雪巖千萬家產敗得精光。1885年,胡雪巖在憂憤中黯然離世。
-
5 # 雨過天晴86283888
胡雪巖有句名言:九個蓋子蓋十個罈子。意思是說資金週轉的好,即使你有窟窿也蓋的過來…那麼為什麼當時的首富,名噪一時的紅頂商人最終落敗呢?首先李鴻章和盛宣懷等人並不是胡雪巖落敗的根本,頂多是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即使沒有李鴻章等人的陷害,胡雪巖最終也難逃厄運,好一點的情況就是,從鉅富變成小富平安著陸。說這麼多胡雪巖落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在於他以個人之力與西方工業革命商業模式,科學技術作鬥爭。胡雪巖為了不讓更多桑農失去生計,堅決抵制現代化的紡織廠,仍然用中國傳統手工作坊,以個人之力囤積蠶絲對抗西方列強商人,可謂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鬥爭。但是這樣鬥爭卻要一個商人來承擔,絲毫看不到國家的影子真是可悲。
-
6 # 史不知味
胡雪巖一度富可敵國,堪稱首富,他是亦商亦官的紅頂商人,吃的是商人的飯,也搭了官家的車。
所以,談論胡雪巖究竟是如何破產的時候,不可只談經濟,也不可只談政治。
胡雪巖破產的時機也很微妙,當時正處於安南之戰白熱化時期,所以除了經濟和政治之外,還得說說戰爭。
胡雪巖的破產,正是經濟、政治和戰爭這三者共同作用之下的結果。
先說說經濟方面為何會讓胡雪巖陷入破產的懸崖。
胡雪巖是商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也正是因為他的首屈一指,必然讓他在商界具有壟斷性質,也即所謂的“寡頭”。
他一旦在商界成為了寡頭,這便意味著他擋住了很多人的財路,這會讓他明裡暗裡擁有很多敵人,他的這些敵人絕對無時不刻不在想著如何扳倒他、取代他。
盛宣懷也不例外,他眼饞胡雪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
只不過,盛宣懷畢竟比胡雪巖起步晚了一點,所以不論是在商界的地位和影響力,還是財力,皆不如胡雪巖,所以他想要對付胡雪巖的話,一則只能等待時機,二則需要找一個後援或者說靠山。
這個時機,是胡雪巖自己送給盛宣懷的。
為了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胡雪巖試圖壟斷生絲市場,幾乎將自己的流動資金全給投入了進去。
為了反抗胡雪巖的壟斷,盛宣懷牽頭中外商人對胡雪巖發起了圍攻,胡雪巖因此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經濟方面雖然讓胡雪巖一時之間有些手忙腳亂,但卻並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政治方面所帶給他的打擊。
胡雪巖富可敵國,可是對於一個商人來說,“富可敵國”本身便是一個危險的政治訊號,這意味著他在經濟上擁有可能能夠匹敵清政府的實力,這將使得他的經濟行為極有可能影響到經濟秩序乃至於威脅到清政府的經濟命脈。
胡雪巖又不屬於以慈禧為首、以老李頭為代表的政治利益集團,所以,清政府要對胡雪巖下手是遲早的事。
胡雪巖既然不屬於老李頭的陣營,那他屬於誰的陣營呢?
當然是老左,他在政治上背靠老左。
左、李不和又是眾所周知的事,胡雪巖選擇了站在老左這一邊,理所當然也就站到了老李頭的對立面。
老左扶植胡雪巖,老李頭扶植盛宣懷。
所以,胡雪巖和盛宣懷也算是天然的敵人,這也是盛宣懷想盡辦法對付胡雪巖的原因之一。
老李頭可以給老左使絆子,但卻不可能直接出手對付左,胡雪巖作為左的錢袋子和經濟顧問,算得上是老左的一條臂膀。
所以,對於老李頭而言,倒左則必倒胡。
胡雪巖可以應付得了盛宣懷所使出的經濟手段,卻應付不了老李頭在背後所使出的政治手段,當盛宣懷的經濟手段和老李頭的政治手段形成一套組合拳打向胡雪巖的時候,僅憑胡雪巖個人之力的話,他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胡雪巖破產的標誌是阜康錢莊的倒閉,阜康錢莊之所以倒閉則是因為擠兌潮,而擠兌潮則是老李頭在背後利用官府勢力所一手挑起來的。
既然老左是胡雪巖的靠山,那麼在胡雪巖遭受盛宣懷和老李頭的組合拳攻擊的時候,老左為何沒有站出來給胡撐腰呢?
這便得說說當時發生在安南的那場戰爭,當時李氏主和,左氏則主戰。
左為此更是自請督師南下,為了達到主和的目的,李便得破壞左的戰略計劃,怎麼破壞呢?政治上打壓是一方面,經濟上摧毀也是重中之重。
沒錢的話,老左想打也打不了!
所以,老李頭便趁著左南下之後,一時抽不出手來幫助胡雪巖的時候,著手對胡雪巖展開了打擊,只要摧毀了胡雪巖這個錢袋子,老左也就沒錢了。
恰好此時胡雪巖又想壟斷生絲市場,遭到了商界的抵制,成為了出手徹底摧毀胡雪巖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於是,胡雪巖便在這樣進退維谷的境地之中,被盛宣懷和老李頭的組合拳給打趴下了,一夜之間破產。
-
7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胡雪巖的一生極具戲劇性:在短短的幾十年裡他由一個錢莊的夥計搖身一變成為聞名於朝野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獨特的經商才能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經過著名小說家和文史學者的演繹和渲染演化成了一個傳奇。然而他像一顆耀眼流星劃過晚清中國的歷史天空之後卻落得一個無比淒涼的晚景。他頭上的頂戴花翎沒能成為他的護身符,他的萬貫家財最終也如過眼雲煙一般人間蒸發。胡雪巖的神奇發跡究竟靠的是什麼?當他富可敵國之時又為何迅速走向破敗呢?“紅頂商人”的頭銜和被人津津樂道的經商手段背後究竟折射出那個時代怎樣的社會生態呢?
清道光三年(1823年)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的一個貧困家庭,靠幫人放牛維生,胡雪巖12歲時父親去世,於是胡雪巖孤身出外闖蕩——先後在杭州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當過小夥計,到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幹起,三年師滿後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莊正式的夥計。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9歲的胡雪巖被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櫃收為學徒,於掌櫃沒有後代,把辦事靈活的胡雪巖當做親生兒子。於掌櫃彌留之際把錢莊悉數託付給胡雪巖。這所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成為了胡雪巖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儘管胡雪巖辦事靈活,逐漸在商場上打開了局面。胡雪巖不僅從一個錢莊裡跑腿的夥計搖身一變成為老闆,後來更是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以致於成為天下聞名的紅頂商人,那麼胡雪巖究竟是憑藉什麼本事發展壯大的呢?胡雪巖自己曾總結說:“生意越來越難做,越難做越是機會,關鍵是你的眼光。你的眼光看到一個省,那麼你就做一個省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中國,你做的是全中國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世界,你就有機會做全世界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今天,你做今天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十年以後,你做十年以後的生意”。
胡雪巖年輕時有次幫東家討債時在路上遇到下大雨,當時剛好路過的一個陌生人見胡雪巖沒帶傘就讓胡雪巖和自己共打一把傘。多年之後胡雪巖一直記得這件事,而且他只要在下雨天看到別人沒打傘就一定會讓別人和自己打傘。久而久之街坊四鄰都說胡雪巖是一個好人。胡雪巖自己卻說:”只有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肯幫你打傘“。後來當地一位知名布商在一次生意中栽了跟頭,所以急需一筆資金週轉。這位布商就想把自家的房產以2000兩銀子的低價轉讓給胡雪巖,而事實上這套房產的市價至少值5000兩。胡雪巖當時並沒立即答應這位布商。
5000兩的房產以2000兩轉賣看起來讓胡雪巖佔了一個大便宜,那麼他為什麼沒立刻答應呢?如果要按我們今天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如果別人以明顯低於市價的價格把某樣東西賣給你,那麼你會作何感想呢?要麼這個人真是困難到不管什麼市價不市價,只要給錢就賣的地步;要麼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整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騙局。事實上我們今天有很多人出於貪小便宜的心理吃虧上當。胡雪巖面對這種事表現得很謹慎:他並沒立即答覆這位布商,而是讓自己的手下從多方面多渠道打聽這件事的真偽。這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胡雪巖在經過多方打聽後瞭解到這位布商是真有困難,所以他就把這位布商叫到自己的錢莊對他說:“我買下你的家產,但不是2000兩,而是按市價出5000兩”。能多賣3000兩當然令這位布商興奮不已,但他仍對胡雪巖為什麼願意多出3000兩銀子感到不解。胡雪巖對他說:“我只是暫時替你保管家產。等你渡過難關之後隨時可以贖回去,到時你只需付給我替你保管家業的利息就好”。不妨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是您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會很感動呢?後來這個布商果然東山再起,而且他從此就認定胡雪巖是一個值得深交的講誠信的合作伙伴。
胡雪巖的生意就這樣越做越大,但在當時的官本位制度下商人幾乎處於社會最底層。胡雪巖卻不甘心於自己身處的社會地位,所以他積極和官府靠攏。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是有抱大腿的嫌疑的,問題是在那個年代要做一番事業還真沒比抱大腿更便捷的途徑。他傍上的第一個大佬是王有齡:在王有齡最落魄時胡雪巖出資為他上下打點四處活動,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後胡雪巖被委以辦糧械、綜理漕運等重任,由此和軍界取得聯絡並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當時胡雪巖的阜康錢莊的資金來源就是代理浙江公庫以及各政府官員的存款,至於資金的主要去向有兩項。
其中一項是給官員以及逃難到上海的地方鄉紳放款,另一項則是倒騰蠶絲生意。為什麼要給官員放款呢?這是因為官員在沒上任之前手裡是沒錢的,如果沒有一筆盤纏與安家銀子就不得行。為什麼官員能還呢?因為清朝自從開辦厘金以來就已成為地方的一項重要收入,官員早一天到任就可以早一天收稅,所以再高利息也要借。第二項放款是放給逃難到上海來的內地鄉紳。這些鄉紳在原籍多是靠收租過日子的,剛逃難來上海的時候總有些現款細軟在手裡,但長期坐吃山空之後也只能向錢莊告貸了,不過這些人在太平軍佔領區多有田產房產。
太平軍來了之後這些人要逃難只能帶金銀細軟,總不可能把房產田產背在身上吧?不過只要將來太平軍被鎮壓下去,那麼這些田產房產還是屬於這些原主人的,所以胡雪巖就讓他們拿原來的地契來抵押,拿不出地契的就寫借據宣告以某處田地抵押欠款。胡雪巖不僅向官紳放款,甚至還吸收太平軍將領的存款,因為這時他已看出只要將來太平軍戰敗之後這筆錢也就歸了自己。正因為胡雪巖看準了這幾點才使他的阜康錢莊得以迅速在浙江與上海站穩腳跟並發展壯大。與此同時阜康錢莊在經營收放款的老本行之外又開始倒騰起蠶絲生意。
胡雪巖之所以決定做蠶絲生意是因為他有一套盤算:王有齡一到湖州之後公款解省,當然由他的阜康錢莊代理府庫來收支,所以他就盤算著用在湖州收到的現銀就地買絲,運到杭州之後脫手變現。這可以說是無本的生意。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破杭州,王有齡因喪失城池而自縊身亡,胡雪巖因此失去了在官場上的依靠。幸運的是他隨即又獲得了新任閩浙總督左宗棠的信賴——被委任為總管,主持杭州城解圍後的善後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餉,使阜康錢莊大獲其利,從此胡雪巖就成為一位亦官亦商的紅頂商人。
取得左宗棠信任的胡雪巖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來於寧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一方面為左宗棠經辦糧臺轉運、接濟軍需物資,另一方面在外華人的幫助下為左宗棠訓練了約千餘人、全部用洋槍洋炮裝備的常捷軍。由於和軍界大佬的這層關係,所以清軍將官在平定太平軍後都將自己所掠之物及朝廷賞賜存在胡雪巖的錢莊中,這當然又讓胡雪巖大賺了一筆。善於斂財的胡雪巖同樣會散財:在太平天國戰爭時期及戰後重建時期他設立粥廠、善堂、義墊,修復名寺古剎,收殮了數十萬具暴骸;向官紳大戶勸捐,以解決戰後財政危機。
不過胡雪巖可不滿足於此,他是一個極其有野心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自己能青史留名,而接下來做的事的確足以令他青史留名。1866年他協助左宗棠開辦“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國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廠,正是在他的協助料理下中國第一艘蒸汽輪船成功下水,也是他首先向左宗棠建議應該利用中國自己的工匠和技術致力於製造中國產輪船。到了1872年他的阜康錢莊支店達20多處,布及大江南北,資金2000萬餘兩,田地萬畝。與此同時他被授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馬褂。按說此時他既有錢又有官職在身,還協助左宗棠完成了中國最早的中國產輪船下水這樣的壯舉,足夠榮耀了吧?
可他自己並不這樣認為:在傳統計程車農工商身份等級體系下像胡雪巖這樣的商人是處於最底層的。儘管胡雪巖透過自身的努力奮鬥成為了一名有官職在身的紅頂商人,然而他的頂戴花翎不過是朝廷給他的一種安慰與鼓勵,事實上所謂的“紅頂商人”在朝廷官員們眼中依然是不入流的。事實上清政府之所以扶持胡雪巖就是把他當初一枚隨時可以使用和拋棄的棋子。清政府利用胡雪巖這種民間商人可以完成一些政府不方便出面的事務,同時如果胡雪巖完不成任務也不至於傷及朝廷官員的顏面。胡雪巖何嘗不知道自己這種尷尬處境呢?所以他覺得自己還有必要做出更大的事業。
就在這時中亞浩罕汗國的阿古柏侵略軍在英、俄兩大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援下入侵新疆,與此同時日本也乘機兵發臺灣。西北和東南兩地同時告警令清政府內部發生了一次塞防和海防大討論,而在這次爭論中左宗棠和李鴻章正好處於對立面。事實上二人的對立由來已久:除了觀念的分歧之外,二人分別作為湘、淮二系的領袖本身就構成一種競爭關係。最終左宗棠率部戰勝了阿古柏侵略軍,收復了新疆。在這一過程中胡雪巖再次為西征新疆的大軍籌辦軍需糧餉:胡雪巖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的收入作為擔保先後六次出面借外債1870萬兩白銀,從而解決了西征軍的經費問題。
胡雪巖還給西征將士送去大批藥材,從而免去了水土不服之虞。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曾盛讚:“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然而胡雪巖不知道他的這一愛國壯舉已為自己悄然埋下禍根。當時為籌措西征大軍的軍需糧餉朝廷讓恭親王向洋人舉債都被拒絕,結果朝廷辦不成的事愣是讓胡雪巖給辦成了。朝廷大員們嘴上不說,心裡可都記著:朝廷辦不成的事讓你胡雪巖給辦了,你可真是富可敵國呀。這時陶醉在左宗棠的高度評價之中胡雪巖多少有些自我膨脹:他在為西征軍籌餉的過程中自己也沒從中少撈好處。胡雪巖甚至不需要在業務中吃回扣,因為左宗棠在每筆業務裡都給他留足了相應的好處。
左宗棠在國家財政沒錢的情況下展開蕩平太平天國、鎮壓回民起義、收復新疆、援越抗法、擊退倭寇等軍事行動背後無不是胡雪巖在提供財力上的支援,而左宗棠也從來不會讓自己這位合作伙伴做虧本買賣。胡雪巖根本不需要冒著風險中飽私囊,因為左宗棠早就以合法公開的名義為他留足了好處費。胡雪巖支援了左宗棠歷次軍事行動不假,不過每次行動都讓他賺得盆滿缽滿。胡雪巖仗著自己有錢,又自認為有功於國家,所以在生活上也就日漸奢侈起來:他在上海、杭州大修豪宅。也許我們今天會以為人家樂意管得著嗎?可在當時還真就有人管。
封建帝制時代的中國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必須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否則就會視為是逾制。皇帝的生活是什麼標準、大臣的生活是什麼標準、百姓的生活是什麼標準都是有嚴格規定的,你胡雪巖就是再有錢也不能把自家宅院弄得和朝廷大員家看齊。胡雪巖以為自己作為紅頂商人也是有官職在身的,所以也就沒太把這當回事。殊不知紅頂商人本身就是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特殊產物:當時的中國依然是一個官本位制的社會,並沒形成獨立的商業氛圍,而胡雪巖這個所謂的紅頂商人在大多數朝廷官員眼中是不入流的,如今看著這個不入流的傢伙比自己還風光顯貴又會作何感想?
果然就有人向左宗棠舉報胡雪巖生活奢侈、違反朝廷制度。左宗棠直接回複道:“胡雪巖在籌款過程中拿的每一筆錢都是經過我同意的。和他為西征軍籌措軍餉、支援國家收復新疆的功勞比起來拿點錢、生活奢侈一點算什麼大問題呢?他的個人享用比起為國家所謀的大利來何足道哉?“事實上這時的胡雪巖早已成為許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只不過靠著左宗棠的保護才使其得以躲過各種明槍暗箭的攻擊。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有志於加大對新疆及鄰近的西北各省份的開發建設力度,於是胡雪巖又協助其建立“蘭州織呢總局”——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辦輕工企業。
就在胡雪巖商場、官場皆得意之時他命裡的剋星出現了——這個人就是盛宣懷。盛宣懷和胡雪巖一樣也是一位紅頂商人,而且也有不落於胡雪巖之下的成就——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11項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師範學堂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
按理說二人都為推動中國的近代化建設做出了貢獻,應該算是合作者吧,可實際上二人儘管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的近代化建設,但卻是一山難容二虎,都想把對方排擠開,從而完成由自己主導的中國近代化建設,由此可見二人的野心抱負確實不小。這兩個具有非凡野心抱負的人從一開始就構成強烈的競爭關係,而為了給自己尋找靠山,他們又分別依傍於左宗棠和李鴻章。左宗棠和李鴻章之間也是一種競爭關係,於是湘、淮兩系的政治鬥爭也促使胡雪巖和盛宣懷中商場上的鬥爭走向白熱化。清光緒八年(1882年)胡雪巖耗銀2000萬兩在上海開辦蠶絲廠,企圖壟斷絲繭貿易。
胡雪巖此舉引起了外商的聯合抵制,於是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一開始胡雪巖高價透過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佔據上風。然而胡雪巖卻沒預料到後來歐洲生絲會豐收,一時間絲價大跌,於是胡雪巖頓時悲劇了。這點恰好被盛宣懷利用:他掌握著電報局,胡雪巖生意上的所有情報都被他知曉,於是胡雪巖賣絲,他就致電各國商行,讓其不要下單。而此時胡雪巖的匯豐銀行借款到期,需要償還本息共八十萬兩。青黃不接的胡雪巖哪裡能還上,這時胡雪巖唯一的一線生機就是上海有一筆協餉快要到賬,但這一情報同樣被手握電報資源的盛宣懷所掌握。
盛宣懷利用李鴻章的官威讓上海道臺將這筆協餉後拖二十天。胡雪巖等不來救急錢,而匯豐銀行又在盛宣懷鼓動下開始催款。無可奈何的胡雪巖只好將手裡的生絲賤賣,由此導致虧耗1000萬兩,更嚴重的是胡雪巖的資金鍊至此斷裂,那些原本在他的錢莊存錢的官僚們競提存款,一時間胡雪巖被擠兌狂潮逼得焦頭爛額。不過事情並未就此完結:胡雪巖是一名紅頂商人,他的產業中是有大清政府的國有資產入股的,於是李鴻章、盛宣懷一系開始以此為由向胡雪巖追繳欠款。此時的胡雪巖當然還不上了,最終他被抄家革職並一再追繳欠款,終於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
-
8 # 史論縱橫
關於胡雪巖的“紅頂商人”你知道多少?
想要弄明白鬍雪巖,必須先要搞清楚這幾個問題,什麼是紅頂商人?左宗棠有多大勢力能夠將胡雪巖推上首富?
那麼,什麼是這個紅頂商人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官商勾結,商人作為清廷或者權貴的代理人,清廷將一些暴利的專案交給這些商人來做,然後以種類繁多的名目進行吃拿卡要。所以,胡雪巖他們一直抱怨清政府經商環境不好,其實,經商環境要是好了,他們還上哪賺錢去。
胡雪巖的登頂之路胡雪巖正是這樣的人物存在,並不是左宗棠多厲害,而是他每年給清廷和權貴上繳的分子錢多而已。比如,說他資助收復伊犁等等行為,其實都是一種變相的稅收。
這種統治方式,一直被古代統治者所採用,就是聯合鄉紳對老百姓進行管理,只不過到了胡雪巖、盛宣懷的時候,變成了聯合富商而已。
在官商的交易中,胡雪巖獲得第一桶金,並且瘋狂的進行政治投資,在左宗棠的幫助下,最終登頂中國首富寶座。
胡雪巖是如何破產的?針對胡雪巖的破產,很多人都認為是胡雪巖最後的破產是因為李鴻章和盛宣懷從中作梗。實際上,要是能看看最後胡雪巖的經商之道,並且明白一點金融就知道胡雪巖是如何破產的。
1881年胡雪巖因為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成為名副其實的紅頂商人,1882年的時候,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資兩千萬兩,走向人生巔峰,巔峰之後是落寞。
在胡雪巖開辦生絲的過程中,胡雪巖依然離不開壟斷官商的經營思維方式。在得知外國生絲減產的情況下,胡雪巖利用其在國內的影響力,壟斷整個生絲行業,收購新絲數百萬擔,基本上壟斷了中國的生絲行業。
按照胡雪巖的理解,你們都買不到了,最後就會上我這裡來買,然後我再抬價賣,從來不生產商品,卻在“對縫”和“扒皮”當中研究自己的經商之道。包括去年大熱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孫儷飾演的秦商吳瑩,在劇中,吳瑩的第一筆財富也是靠壟斷棉花獲得。
按照正常的道理,胡雪巖的這種方式加上他的這個背景,獲得成功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畢竟能躺著賺錢的生意,絕對不是坐著賺,結果當然發生中法戰爭,並且義大利生絲大豐收,市面劇變,也算得上是清朝第一次金融危機,結果胡雪巖被迫賤賣生絲。
胡雪巖本來是開錢莊的,他做生絲交易囤貨的錢,都是從錢莊裡面拿的,看到他生絲生意賠錢,大家都來擠兌,最終導致胡雪巖破產。
說句大實話,胡雪巖的那種經商模式,現在的P2P金融完全秒殺他幾十個來回,攬存,然後放到自己的企業進行投資,這個大家可以查一查算什麼套路。
正因為縱橫瞭解一些商道,才認為胡雪巖的經商方式其實根本不值得學習,人們在學習胡雪巖的人情世故中,只記得怎樣“做人”卻忘了該怎樣做生意。
-
9 # 匆匆過客6868
一介商人和官場走得太近,必將捲入官場派系之爭,左宗堂去世,政敵李鴻章聯絡另一官商盛宣懷,找準機會辦胡雪巖個傾家蕩產。
-
10 # 賢少爺LR
胡雪巖是徽商的代表,在晚清能和晉商齊名的也就胡雪巖了,胡雪巖創辦的胡慶餘堂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胡雪巖一生縱橫商場,與官場人物相交甚密。透過官商後臺,打下一片江山,以左宗棠為靠山,一步步走向事業的輝煌。
官場成就了胡雪巖的事業,官場也摧毀了胡雪巖的事業。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時,左宗棠收復新疆成功後,入軍機而又外放兩江。兩江原來是李鴻章的地盤,官員多為李的親信。而李鴻章作為政壇新秀,與逐漸年老的左宗棠政見相左。比如,在對法戰爭問題上,左主戰,李主和。兩派矛盾日趨白熱化。
胡雪巖不甘屈服於西方國家雄厚的經濟力量之下,他為了維護中國廣大小農的利益,也為了抗橫洋人,不惜高價買進蠶繭,囤積一段時間,使從事蠶繭加工的洋人工廠因無原料而倒閉,這樣此舉無疑觸怒了洋商,這樣也給了他的對手李鴻章以機會,李鴻章死黨盛宣懷在扳倒胡雪巖的過程中,盛宣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掌握電報局的盛宣懷知曉胡雪巖生意上的全部情報:胡雪巖錯誤估計歐洲生絲產量,大量囤積生絲,導致資金週轉不靈後想把生絲賣出去,盛宣懷就讓他賣不出去;胡雪巖想從匯豐銀行借款,盛宣懷鼓動匯豐銀行不貸錢給他,而且還催要以前的貸款;胡雪巖從自家抽錢,盛宣懷就放謠言導致胡的阜康錢莊門檻被踏破。
-
11 # 小羊做貨代
提及紅頂商人胡雪巖,不能不提及另外一個與之類似的盛宣懷!兩個人都為自己找了一座很大的靠山,胡雪巖的靠山是左宗棠,盛宣懷的靠山是李鴻章,這是他們的生意成功的要訣,如果沒有這兩座靠山,胡雪巖就成不了紅頂商人,盛宣懷也沒有機會去創辦那麼多的實業。其次,在擁有靠山的基礎上都有著一個官商背景,胡雪巖是典型的紅頂商人,官居布政使司銜,而盛宣懷一直都在李鴻章的手下擔任實際的職務,李鴻章去世之後,他曾經一度做到了郵電部侍郎。
胡雪巖,利用官府存在自己商號的時間差,賺錢,屬於投機取巧,主要實業就福州船政局,而盛宣懷創辦了中國電報,中國通商銀行,協助張之洞辦漢陽鋼鐵廠,等等利國利民的實業!
胡雪巖一步步走向崩潰,主要由於自己沒有過多實業,又主要是考投機取巧謀利。每年都要囤積大量生絲,以此壟斷生絲市場,控制生絲價格。盛宣懷透過掌握胡雪巖買賣生絲的情況,大量收購,再向胡雪巖客戶群大量出售。同時,收買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讓他們不買胡雪巖的生絲,致使胡雪巖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胡雪巖向匯豐銀行借了650萬兩銀子,定了7年期限,每半年換一次,本息約50萬兩。次年,他又向匯豐借了400萬兩銀子,合計有1000萬兩了。這兩筆貸款,都以各省協餉作擔保。這時,胡雪巖歷年為左宗棠行軍打仗所籌借的80萬兩借款已到期,這筆款雖是幫朝廷借的,但籤合同的是胡雪巖,外國銀行只管向胡雪巖要錢。這筆借款每年由協餉來補償給胡雪巖,照理說每年的協餉一到,上海道臺就會把錢送給胡雪巖,以備他還款之用。盛宣懷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李中堂想讓你遲一點劃撥這筆錢,時間是二十天。”邵友濂自然照辦。
不久,一代紅頂鉅商胡雪巖在悲憤中死去。胡雪巖死後,盛宣懷少了一個有力的競爭者,事業蒸蒸日上。
兩個人都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左李的鬥爭之中不可能袖手旁觀,更不可能置身事外,而在胡雪巖生意即將崩盤的時候,李鴻章讓上海道員延遲支付應該支付給胡雪巖的餉銀,導致已經捉襟見肘的胡雪巖徹底崩潰。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胡雪巖是李鴻章和左宗棠鬥爭的犧牲品。
-
12 # 一個迷茫的傢伙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富人,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明朝時期的沈萬三和清朝的胡雪巖了,說到胡雪巖很多商人們應該都不陌生是徽商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紅頂商人。但是清朝末年胡雪巖一天之內變得一貧如洗,這究竟是為何?清朝首富胡雪巖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破產的?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胡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後來移居浙江,他小的時候家裡條件十分困苦,他只能為別人放牛而生。後來父親去世後,胡雪巖便開始了他的漂泊人生,他在商行當過小夥計,後來胡雪巖去到了商行當學徒,那段時間他每天都要掃地,倒尿桶。胡雪巖很有經商的天分,三年後他終於學出了成就。因為當時錢莊的掌櫃沒有子女,胡雪巖勤勞能幹很受掌櫃喜歡,眼下自己年紀大了,便將錢莊的生意交給了胡雪巖。
自己當上了掌櫃,為了招攬生意,胡雪巖開始結交各路上的朋友,一個偶然的機會胡雪巖認識了當時的浙江鹽大使王有齡。當時的王有齡十分落魄,再加上自己的父親患病去世,王有齡為父親辦完後事後幾乎是身無分文,還好當時胡雪巖拿出錢莊的錢財資助他,才讓他渡過了難關。但是後來錢莊發現少了錢財,便將胡雪巖開除,胡雪巖有恩於王有齡,他們便成了生死之交。
後來王有齡上京求職,憑藉自己的人脈地位提升到了封疆大吏,當上大官的王有齡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兄弟,他資助胡雪巖開了錢莊,而胡雪巖憑藉自己的經商頭腦將生意做得越來越大。當時正好處於戰亂時期,胡雪巖想抓住這個好機會與,軍界聯絡,在王有齡的幫助下一大批募兵經費存到了自己的錢莊,那時候胡雪巖可以說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財經。
1861年,王有齡在抵抗太平軍的過程中身亡,而胡雪巖又資助了左宗棠,當時左宗棠在軍糧方面遇到了困難,胡雪巖冒死送去了10萬擔軍糧,因此左宗棠對他也有了好感。戰後胡雪巖經左宗棠推舉被授予“布政使銜”的從二品官階,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但是後來李鴻章與左宗棠在邊疆問題上發生了衝突,這個首富胡雪巖便成了李鴻章的眼中釘。再加上當時一些外商不斷湧入中國,胡雪巖想憑藉自己的力量與外商作鬥爭,當時中國的很多蠶絲商人都紛紛拋棄了自己手中的貨物,只有胡雪巖單槍匹馬的與外商做鬥爭,結果自己倉庫中的蠶絲都爛掉了,損失了大量的錢財。後來一些外商銀行不斷的向胡雪巖催債,無奈之下胡雪巖只能賣地賣房,最終宣佈破產。
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誡後人“白老虎可怕,不要經商!”據瞭解他的後人幾乎無人經商,也無人做官,基本都從文從教從學,未曾違背胡雪巖的遺言。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
-
13 # 趣談秘聞野史何為“紅頂商人”
其實平時我們看清宮劇,如果遇到大臣犯錯或直言死諫,經常可以聽到皇上暴跳如雷說“來人啊,把他的頂戴花翎給朕摘了!”
這個紅頂的“頂”其實說的就是頂戴花翎中的“頂戴”,清朝對官員的官服,從頭頂的頂戴花翎,到身上的朝服,再到腳上的官靴,都有嚴格的規定,什麼級別的官員,可以使用什麼材質顏色的官服,都是固定的,不能僭越。(插一句,其實“衣冠禽獸”這個成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所以“衣冠禽獸”本意指的是為官之人,後來變成貶義,形容徒有其表,道德敗壞的人)
清光緒七年(1881年) ,胡雪巖因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銜(從二品),賜二品紅頂帶、穿黃馬褂、紫禁城騎馬等榮譽,二品的頂戴一般是用紅珊瑚製成(一品也是紅色,但是材質是紅寶石。紅在中國向來是吉利的象徵,因此只有二品以上高管才配享有紅頂帶。其中一品為紅寶石頂、二品為珊瑚頂,三品以後則依次為藍、青、白等顏色),因此稱為“紅頂商人”。
布政使正職雖然屬從二品,但也是相當厲害,相當於一省行政長官,主要掌管全省的民政、田賦和戶籍等事項,是總督與巡撫(簡稱督撫)的屬官。
當然後世將“紅頂商人”喻為那些擁有官方背景,被官方認可重用的商人。
開掛了的胡雪巖說到胡雪巖的發家史,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開了掛,畢竟能透過經商成為二品大員的鳳毛麟角,何況是在商人地位極低的封建社會。
胡雪巖除了自己的勤奮努力和聰明才智外,還有就是遇到三個貴人,分別是阜康錢莊老闆,王有齡,左宗棠。
雪巖其實是字,他本名是胡光墉(1823-1885),安徽績溪胡裡村人,家裡排行老三,出生貧寒,以幫人放牛為生。他的父親是鄉里的名士,所以胡雪巖只讀過兩年的私塾,幼年大部分的教育來自他父親所學知識的傳承。
12歲時父親胡鹿泉(號芝田)去世,為了養家,一年後胡雪巖決定跟隨一位在大阜(位於安徽休寧)開雜糧店的老闆出去闖蕩。
15歲那年,金華火腿的掌櫃來雜糧店談生意,可是剛到大阜就病倒了。他在大阜舉目無親,無人照顧,拖著病體又回不了金華,急火攻心,病情更加嚴重。胡雪巖心地善良又是個熱心腸,得知此事後,就趕到他的病榻前,一連多日給他端藥送飯,忙前跑後,照顧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巖的精心照料下,沒過多久,客商的身體就痊癒了。這位客商十分感動,後又聽雜糧店的蔣老闆告知胡雪巖在放牛拾金不昧,撿到他的包袱物歸原主的事情, 大為感嘆,就主動跟蔣老闆挖胡雪巖,蔣老闆欣然答應,因為金華火腿行要比自己的雜糧行規模大上許多,對胡雪巖而言也是一個更大的機會。
因為金華火腿行的規模大,跟很多杭州的錢莊都有業務往來,於是胡雪巖有機會親眼看見了以後影響他一生的東西——銀票。胡雪巖當時驚得瞠目結舌,因為他難以想象,錢怎麼會抬筆寫在一張紙上就算數呢?
胡雪巖碰見錢莊前來收賬的人,總是問長問短。當他打聽得知錢莊的學徒要算錢算得很快、算盤打得很熟、寫字寫得很漂亮時,二話不說,馬上開始每天暗自練習書法和心算。胡雪巖很有天賦,後來在與錢莊的人核對賬目的時候,他都不用算盤,全靠心算報賬,而且算得又快又準。
胡雪巖天資聰穎,在算賬這塊的天賦很快就被阜康錢莊老闆看上,很快19歲的他就被阜康錢莊老闆挖走收為學徒。阜康的掌櫃沒有子嗣,就把他當兒子對待,彌留之際掌櫃把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送給了胡雪巖,這筆前就成了他商業生涯的第一筆資金。很快從一個小夥計一躍而成為阜康錢莊的老闆,再躍而成為徽商巨頭。
先曾祖光墉公,字雪巖,少式微不暇攻詩書。學賈於阜康錢莊。肆主于姓,無子。家公勤敏,有膽略,頗器重之。疾革時,招公至榻前曰:“君才識百倍於吾,吾肆雖小,好為之不患無用武之地”。即以全肆贈之。(胡雪巖第四代孫——畫家胡亞光《安定遺聞》)發跡後,胡雪巖認識了當時還是“候補浙江鹽大使”的王有齡。當時清朝腐敗,買官賣官不絕,胡王兩人一拍即合,胡雪巖捐款500兩給王有齡升官,王有齡則把政府的許多生意都給胡雪巖做,特別是京杭大運河上的航運。就這樣,胡雪巖生意越做大越大,王有齡官也越升越高。可惜1861年,太平軍打到杭州的時候,王有齡自殺。
不過了1862年,胡雪巖又利用錢財攀上了新任閩浙總督左宗棠,幫助建立吹響中國近代造船工業號角的福州船政局;中國第一艘本土生產成功的輪船“海清號”,更是胡雪巖全力資助的成果。還有中國第一個官辦輕工企業蘭州織呢總局,與北京同仁堂交相輝映的“胡慶餘堂”,每一個產業,都凝結著這個晚清商界強人對中華崛起的希望。
於是隨著左宗棠越來越受器重,胡雪巖和清朝政府,甚至外華人的生意也開始越做越大,據現代人估算,胡雪巖的身家至少兩千萬兩,堪稱當時清朝首富。“當官當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也開始流傳。
富可敵國成危機所謂“福兮禍之所伏”,胡雪巖在50多歲時,走到了他人生最輝煌的頂峰,成為一名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然而,當時清朝的兩位重臣——左宗棠和李鴻章的明爭暗鬥卻越來越激烈。李鴻章發現,左宗棠之所以能為朝廷立下那麼多的功勞,都是因為胡雪巖在後面的支援,所以認為“倒左先倒胡”。而他手下,輪船招商局的“督辦”盛宣懷也在謀劃具體策略。
1883年,法軍進攻駐越南的清軍,中法戰爭無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清廷再召左宗棠入軍機。李鴻章和盛宣懷趁左宗棠不在兩江,準備向胡雪巖下手。
此時胡雪巖為打破洋人對蠶絲市場的壟斷,出巨資高價收購了大量的蠶絲。盛宣懷透過電報掌握胡雪巖生絲買賣的情況,一邊收購生絲,向胡雪巖的客戶出售,一邊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叫他們今年偏偏不買胡雪巖的絲,致使胡雪巖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
同時,李鴻章把胡雪巖向外國銀行貸款時,多加利息的事情抖露出來,慈禧太后得知後大怒。此後,盛宣懷串通好外國銀行向胡雪巖催款。
擠兌先在上海開始。盛宣懷在上海坐鎮,自然把聲勢搞得很大。胡雪巖這時候才想起了左宗棠,趕快去發電報。殊不知盛宣懷暗中叫人將電報扣下,左宗棠始終沒能收到這份電報。
李鴻章控告胡雪巖在借外債之時吃回扣,慈禧下令抄沒其家。一代“紅頂商人”鬱鬱而終。胡雪巖臨終交代三條給後人,一不得做官,二不得經商,三不得胡李通婚。
讓胡雪巖倒臺的真實原因真是李鴻章麼李鴻章和盛宣懷自然是想扳倒胡雪巖,但胡雪巖也不是傻子,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不可能不知道大規模囤積蠶絲的危險度。我們再來複盤下。
胡雪巖對當時行情的估計太過樂觀,一個是對背後靠山的過度信任,對政敵的大意,另一個就是對市場的過度樂觀。前一原因前面分析了很多,我們不多講,重點分析後面的。
當時胡雪巖生絲生意好得很,他囤積蠶絲時分析即使最後清倉大甩賣給外國商行,價格也非常客觀,絕對不存在“賤賣”這回事。但他忽視了當時外貿回款方式、訊息流通方式和清朝當時根本談不上完善的金融市場等問題。
第一訊息,19世紀訊息傳遞可沒有現在這麼迅捷,尤其是電報還沒有發明之前,從英國到上海,最快的船都要大半年。如果一個英國商人在上海做生絲生意,他只能根據半年前的訊息來定今年的生絲收購價格,但是如果世界其他生絲產地豐收,比如當時也是生絲主要出口國之一的義大利,但這個上海的英國商人完全不知道,那麼他制定了100塊/1公斤生絲的價格,可倫敦交易價格因為義大利生絲豐收,可能才80塊錢/1公斤。那麼這個商人在上海按照100塊錢/1公斤收購生絲,那就等著虧錢破產吧。
當然,隨著電報技術的進步,在1880年代電報網路從長崎到上海、香港已經形成了一個跨週期的電報網路,倫敦的訊息雖然還是要經過新加坡中轉,但是到達上海也只需要1天時間。資訊相比1860年那種半年傳遞一次,已經可以叫及時了。
在上海的外國商人可以很迅速的知道倫敦交易市場的情況,從而改變自己的收購價格,所以這個時候破產的外國商人已經很少了。但是當時這種資訊都掌握在外國商人手裡。
第二,清朝在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晚期的外貿結算方式完全是被動的,主動權是掌握在外商手裡;最早的時候外商和中國商人交易主要的貨幣都不是白銀而是鴉片,因為外國商人手裡就鴉片,中國商人把貨物賣給外商,外商支付一定數量的鴉片,然後清朝商人再在國內把鴉片賣掉換錢。
胡雪巖那個時候當然還不至於這樣,但是每一次和外商交易都有半年的壓款期:舉個例子,怡和買了胡雪巖價值500萬兩白銀的生絲,但是可能胡雪巖當時只能收到20萬兩白銀,剩下的錢要等怡和把生絲運到倫敦賣掉之後,再把錢給胡雪巖。
這種方式是不是不公平?當然是不公平,但是這就是當時外貿規則,清朝商人想掙這份錢就必須按照這個規則來。除非你能厲害到拋開外國商人,拋開外國商船,自己從新建立一整套收購、物流、交易流程。
第三,當時清朝根本說不上存在的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必須在法規完善的金融市場才能成為正常的金融工具,而把金融產品放在毫無市場規則的金融市場只會帶來災難。
當時清朝金融市場根本說不上市場,但是當時1883年,上海竟然流行股票交易投機的概念。大量資金從錢莊、商號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許多人都把買賣股票當作了賺錢的正當生意,所以向錢莊貸款用於炒賣股票的現象也很普遍。
惡果隨之而來,《申報》登載:從1882年開始,“買賣股份之旺,幾於舉國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顯露,股票萬千直如廢紙。”(見1884年1月23日《申報》)從錢莊、商號流出的大量資金就此在股市中蒸發。壞賬、呆賬由此而大量出現,經濟形勢就此惡化。《申報》說:1883年,“滬上市面自夏秋以來,日見衰落之象,至冬間則更疲敝。虧倒之行號、店鋪,日有所聞。訟案累累,不能清結。”(見1884年1月23日《申報》)
進入1883年,市面更蕭條,倒閉的商鋪更多,並牽連到放貸的錢莊。10月8日,上海又爆出兩大錢莊倒閉的訊息:一家叫“純泰”,虧損金額為“19萬白銀有餘”;一家叫“泰來”虧欠金額為“7萬白銀有餘”(見1883年10月9日《申報》)。10月22日,杭州聲名顯赫的德馨錢莊突然倒閉。
可見,在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倒閉前,上海商界已經出現一股倒閉狂潮,大批商店倒閉,繼而是一家又一家的錢莊倒閉,並牽涉到外地錢莊。錢莊倒閉的訊息,又引發猛烈的擠兌風潮,市面銀根因此奇缺。
這個時候清朝政府又沒有政府幹預意識,沒有對金融市場管理的手段,那麼胡雪巖生意的破產就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14 # 大漢史談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帝國首富的故事,他因政治而興、也因政治而敗,身家一度達上千萬兩白銀之巨,最終卻落得家財散盡、含恨而死。他就是大清帝國的“紅頂商人”:胡雪巖。
1.政治漩渦大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大清帝國與法國,為了爭奪越南的宗主權開始幹架了,這時,遠在江浙一帶的帝國首富、從放牛娃出身的巨賈胡雪巖剛好60歲,沒讀多少書、卻聰明絕頂的胡雪巖沒想到,這相隔幾千裡的一場戰爭,即將把他捲入一場毀滅的漩渦。
作為一個從放牛娃、錢莊夥計出身的,來自古徽州(安徽績溪)的小夥子,胡雪巖對於學習徽商的經營方法很有一套。60歲,身家至少上千萬兩白銀,作為帝國亦官亦商的首富,胡雪巖還同時身兼著布政使、江西候補道的官職,同時被御賜二品頂戴、賞穿黃馬褂,他能得到這些官職和御賜的榮恩,與晚清重臣、湘軍名將左宗棠的推薦淵源很深。他先後依靠著王有齡、左宗棠的關係,經辦浙江全省錢糧、軍餉,又為左宗棠籌辦軍餉、購置軍火,幫助開辦企業,主持上海採運局,兼管福建船政局,加上操縱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經營藥業,收取清政府跟洋行的借款回佣,一時間,胡雪巖要說自己是首富,大清國還沒人敢說比他更富裕了。而同時,他也漸漸被捲入了政治的漩渦。
在那一年,剿定太平天國後,湘軍勢力坐大,儘管曾國藩主動裁撤湘軍,但左宗棠等湘軍將領勢力仍然不斷壯大;同時,李鴻章的淮軍勢力也不斷崛起。對於滿清的主子來說,太平天國雖然已經平定,但北方捻軍仍在叛亂,天下紛擾,剿滅亂匪需要漢人的軍隊,但坐視他們壯大,也是帝國心中的隱痛,因此,清廷想出法子,讓湘軍與淮軍的勢力相互牽制,如此既可維繫帝國的安寧,又可制衡漢人的勢力,由此,湘軍的後起之秀左宗棠,自然與淮軍的領袖李鴻章,杆上了。
2.左宗棠的人早在大清同治元年(1862年),胡雪巖就獲得了當時新任閩浙總督左宗棠的信賴,被委任為總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餉,使得他手下的阜康錢莊大獲其利。作為左宗棠和清政府幾乎是半公開的“財政大臣”,大清國的官員和各地富商們,自然對胡雪巖青睞有加,早在1864年湘軍從太平軍手中奪取浙江後,大小將官們便紛紛將掠奪的財物等寄存在胡雪巖的錢莊中。可以說,依託著幫助清政府借款、買辦等特殊的政商生意,加上胡雪巖多元化經營有方,到了帝國末年,胡雪巖的名聲之大,已經震撼了整個帝國。對此《異辭錄》就記載說,胡雪巖“藉官款週轉,開設錢莊,其子店遍佈於南北,富名震乎內外。官商寄頓錢財,動輒鉅萬,尤足壯其聲勢”。
▲左宗棠,是胡雪巖賴以起家的政治靠山
3.中外“鬥絲”之爭在西征新疆、順利平定阿古柏之亂後,左宗棠在清廷內外的名聲越來越大,這不,都壓到淮軍風頭上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之戰爆發。這一年,因為胡雪巖的“鬥絲”,李鴻章,終於逮到了反擊湘軍和左宗棠的機會。
▲李鴻章竭盡心機:想扳倒左宗棠和湘軍勢力
“鬥絲”,說的是19世紀70年代末以後,洋商把持了絲繭價格,使得絲農備受盤剝,在此背景下,為了對抗洋商,從1881年開始,胡雪巖利用票號集聚的資本大量收購絲繭,“舉江浙二省之育蠶村鎮,而一律給予定金,令勿售外人,完全售與胡氏”,以期壟斷絲貨,使絲價不再由外商操縱。但天意弄人,由於外商聯合抵制胡雪巖,加上義大利生絲突然豐收、產量大增,加上中法戰爭爆發,市場劇變,絲價大跌,胡雪巖一時間資金被困、進退兩難,轉眼虧損便達到了100多萬兩白銀。這時,李鴻章的得力干將、盛宣懷出馬了。
4.屠刀盛宣懷作為晚清名人,李鴻章的幕僚和得力干將,秀才出身的盛宣懷身兼官辦商人、買辦、企業家和慈善家的名號,他同時也被稱為“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曾經一手創辦了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前身)和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前身)。
為了幫助李鴻章除掉胡雪巖,盛宣懷開始向胡雪巖發起了一系列秘密攻擊。1878年,清政府缺錢,胡雪巖於是便代表清廷,以私人名義向匯豐銀行借款650萬兩白銀;1882年,中法戰爭前際,清廷命左宗棠領戰,對此胡雪巖再次受命,又以個人名義向匯豐銀行借了400萬兩白銀。對於這前後共1050萬兩白銀借款,清廷採取了以各省的協餉作擔保的形式,由胡雪巖轉手還給匯豐銀行。
“鬥絲”大戰後,胡雪巖的資金一時週轉不靈,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匯豐銀行每半年一度的還款日期又快到了,於是,胡雪巖就去找負責每年協餉的上海道臺府。對此瞭然於心的盛宣懷,於是首先祭出狠招,讓作為李鴻章派系的上海道臺邵友濂,故意緩發這筆協餉,聽說是恩公李鴻章的意思,邵友濂於是照做了。
▲盛宣懷充當李鴻章的屠刀,秘密出擊胡雪巖。
對於匯豐銀行來說,雖然借錢的人是清政府,但經手人畢竟是胡雪巖,於是,他們就拼命追著胡雪巖,而對於身家上千萬兩白銀的胡雪巖來說,匯豐銀行催要的80萬兩白銀,自己墊付一-下,本來倒也問題不大,可偏偏眼下自己的資金,又因為“鬥絲”被困住了,沒有辦法,胡雪巖只得從自己的錢莊抽取了80萬兩白銀來墊付清廷的借款。 由於現金流都被“鬥絲”和墊付清廷借款所佔用,胡雪巖一時資金鍊困窘,在這節骨眼上,盛宣懷再次向各個洋行和儲戶、官員、富商大肆傳言,說胡雪巖快沒錢了,要破產了,你們趕緊上錢莊去找他討錢啊!這是什麼?擠兌!能搞死人的。
再勢大財雄的錢莊和銀行,也害怕擠兌,盛宣懷這招, 果然夠狠。於是乎,現金被困的胡雪巖由於遭遇到了大範圍的擠兌,手下的阜康錢莊、當鋪竟然紛紛倒閉。 而作為胡雪巖商業帝國的核心、阜康錢莊等金融產業的倒下,也使得胡雪巖的商業帝國開始崩塌,由此也拉開了李鴻章屠宰胡雪巖、削弱左宗棠和湘軍勢力的序幕。
對於胡雪巖的致命一擊,是來自李鴻章派系的政治攻擊。光緒九年( 1883年)十一月,李鴻章派系的人馬出手舉報,說刑部尚書文煜在胡雪巖的阜康錢莊中所存銀兩來歷不明;隨後,李鴻章又上奏,舉報胡雪巖在代辦清廷借款時,私下多加利息、收取利差,慈禧對此大怒,下令追查胡雪巖的資產,隨後又將胡雪巖革職,並命令左宗棠追繳胡雪巖的欠款。
在李鴻章一派的強勢干預下,清廷查來查去,最後得出結論,說胡雪巖倒欠的官私款項約1200萬兩,對此清廷還下發.上諭,“勒令(胡雪巖)將虧欠各處公私等款趕緊逐一清理,倘敢延不完繳,即行從重治罪。 ”
於是乎,在這場由李鴻章指使、盛宣懷策劃、清廷出面掠奪的政治清賬中,大清帝國的首富、胡雪巖,在短短几個月間,便迅速垮塌,而清廷地方官府、民間富商等紛紛出面低價掠奪、折賣胡雪巖的各種資產,胡雪巖名下的錢莊、當鋪、商號、土地田宅等幾乎被掠奪殆盡。
胡雪巖迅速衰敗,左宗棠也無能為力。 當這位湘軍名將意識到政治的陰謀來襲儘管他也曾試圖救下胡雪巖,但盛宣懷的經濟密謀、李鴻章的政治奏摺實在夠狠,轉眼間,胡雪巖便被一系列的擠兌、革職、抄家和掠奪所迅速擊垮,明哲保身之下,左宗棠只能選擇棄卒保車。 因為歸根結底,胡雪巖即使對於左宗棠而已,也不過是個政治棋子。 臨死前,胡雪巖將子孫們叫到跟前,囑咐他們說: “白老虎(銀子)可怕!”
帝國一代首富, 至此,煙消雲散
-
15 # 農民出國記之畲族小藍
商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發生在1884年,主角是當時首富胡雪巖,結果是他倒掉了。 胡雪巖活著的時候就已是一個傳奇。他靠為左宗棠採運軍餉起家,在短短20年內一躍成為全國首富,還是清朝近三百年唯一被賜穿黃馬褂的商人。1882年,胡雪巖手握1000萬兩以上的鉅額現金,是去辦洋務,還是倒賣生絲,竟一時躊躇。 胡雪巖對洋務並不陌生,1868年左宗棠創辦福建船政局的時候,所有購買外商機器、軍火事務都是由他一手操辦。1882年1月,他給恩公左宗棠寫信,表示願意出資獨力建設長江沿岸電報。可是,當時主管洋務的卻是李鴻章,左宗棠在政治上的死對頭。這讓胡雪巖十分遲疑。 第二條路就是倒賣生絲。自晚明以來,江浙一帶就是全國紡織業的中心。而1860年之後,英美各國開始在上海開設機械繅絲廠,中國傳統手工繅絲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根本無法與機械繅絲競爭。洋商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壟斷蠶絲出口市場,拼命壓低生絲價格,抬高廠絲價格,從中攫取暴利。興旺百年的江南紡織業迅速沒落。 目睹此景,胡雪巖認為商機浮現。繅絲產業蒸蒸日上,而原材料生絲卻價格日跌,這是一種極其不正常的現象,據他的觀察,主要原因是華商各自為戰,被洋人控制了價格權。另外,還有資訊顯示,在過去的兩年裡,歐洲農業遭受天旱,生絲收成減產。基於這些判斷,首富胡雪巖出手了,高調坐莊。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爆發了。 1882年5月,他大量購進生絲8000包,到10月達1.4萬包。晚清學者歐陽昱在《見聞瑣錄》中記錄了這場商戰的慘烈:其年新絲一出,胡即派人大量收購,無一漏脫,外商想買一斤一兩而莫得。向胡說願加利一千萬兩,胡非要一千二百萬兩不可。外商認為生絲原料僅操縱在胡雪巖一人之手,將來交易,惟其所命,從何獲利?決心不買胡之生絲,等待次年新絲出來再說。胡則邀請絲業同行合議,共同收盡生絲,不要給外商,迫外商出高價收購,這樣我們必獲厚利。 一開始,胡氏戰略似乎奏效。西方學者斯坦利在《晚清財政》一書中記錄,1882年9月,上海一級生絲價格已高漲至17先令4便士,而在倫敦交易所的價格僅為16先令3便士。國內價格反超國際期貨價。1883年8月,大商戰進入決戰時刻,胡雪巖前後投入資金超過1500萬兩,繼續堅壁清野,囤貨堅挺,大部分上海絲商停止營業,屏氣而作壁上觀。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 變數之一,義大利生絲突告豐收,歐洲期貨市場的緊張頓時暫緩,訊息傳回中國,軍心開始動搖;更大的變數是,中法因越南問題交惡,爆發戰爭。1883年10月,法國軍艦駛抵上海吳淞口,揚言進攻江南製造局,市面驟變,金融危機爆發,貿易全面停頓。 世事如此,胡雪巖已無力迴天。11月,江浙絲商的價格同盟瓦解,生絲易爛,不能久儲,胡雪巖不得不開始拋售,損失以千萬兩計。生絲對搏失利,很快影響到“堅如磐石”的錢莊生意,可怕的擠兌風潮出現了,先是杭州總舵關門,繼而波及北京、福州、鎮江以及湖北、湖南等地的20多個字號。12月5日,阜康錢莊宣告破產。第二年9月,左宗棠病逝於福州;11月,朝廷下令對胡雪巖革職查抄,嚴加治罪;他遣散姬妾僕從,在聖旨到來之前,就非常“及時”地鬱郁而死了。 “紅頂商人”以一種莽撞和壯烈的方式挑戰英美紡織公司,這應該是傳統商業力量在技術和工業模式都處絕對劣勢的前提下進行的一次絕地反擊。他的破產,宣告了傳統商人階層的集體隕落。“三大商幫”中的兩支,徽商和江浙商人在此役中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萌芽於晚明的紡織業徹底崩盤。
-
16 # 煮酒辯春秋
“商賈奇男子”胡雪巖,徽商翹楚,晚清唯一官居二品、頭戴紅頂花翎、身穿黃馬褂的紅頂商人,個人資產達數千萬兩白銀。胡雪巖在而立之年發達,花甲之歲敗亡,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那麼胡雪巖究竟是如何破產的呢?
一、成也權力,敗也權力胡雪巖的鉅額財富來源於跟朝廷的合作,得益於政商結合,最後也是陷入權力鬥爭的旋渦,最後成為犧牲品。胡雪巖靠王有齡,賺取第一桶金,後來又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成了黃馬褂加身的紅頂商人。左宗棠晚年李鴻章上位,由於在國家防務上的政見不同,李鴻章實施“倒左必先倒胡”戰略,處處打壓胡雪巖,致使其錢莊紛紛倒閉。與此同時,李鴻章還揭發胡吃軍餉回扣,致使慈禧大怒,下旨對胡雪巖革職嚴辦。
二、絲綢商戰,損失慘重光緒八年,胡雪巖聯合華商對洋商展開絲綢商戰,以高於洋人價格瘋狂收購生絲,幾乎壟斷了上海乃至中國的生絲交易市場。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歐美髮生經濟危機,生絲出口大幅下滑,造成滯銷,被迫低價出售,損失慘重,加速了其破產。
三、行走官場,疏於管理胡雪巖黃袍加身後,有點迷失自我,整天行走於官場,去搞人際關係,致使自己的商業疏於管理,頻出問題。在用人方面不注重個人品行的考察,致使經營的各商業領域,不僅貪汙嚴重,而且挪用公款的現象頻發,給其帶來極大損失。
四、盲目慈善,生活奢靡胡雪巖從他發家到最後的敗落破產時,慈善捐出銀兩不低於500萬兩白銀,這項支出大大消耗了其經商資本。另外,胡雪巖在發家之後,生活奢靡,不僅娶了十二房姨太太,還大興土木,修建嬌樓,浪費了其大量財富。
胡雪巖商業帝國的敗落是在一個特殊的時代大背景下發生的,他的失敗是必然的,胡雪巖的命運不是他一個人所能掌控的。
參考資料: 高陽 《胡雪巖全傳》
胡雪巖,是晚清時期著名的紅頂商人。古代中國大商人一般都是官商結合,胡雪巖也不例外。胡雪巖的破產,除了遭遇經濟危機之外,跟左宗棠和李鴻章的政治鬥爭有沒有關係?
回覆列表
胡雪巖,實際上是被另一富豪盛宣懷鬥倒的。盛宣懷的背後,則是李鴻章。而胡雪巖背後的大哥是左宗棠,所以,表面看是盛宣懷鬥倒了胡雪巖,實質是李鴻章幹倒了左宗棠。
那麼,盛宣懷是如何鬥倒胡雪巖的呢?
盛宣懷是國有企業輪船招商局的“督辦”,相當於CEO,董事長是李鴻章;胡雪巖呢,是私營企業家,其最大的資本是“阜康錢莊”。因為與左宗棠的私人關係,“阜康錢莊”被稱為大清國的“第二財政部”,左宗棠打仗需要錢,而胡雪巖專門替左宗棠向外國借債。他在中間撈回扣。
在李鴻章的授意下,盛宣懷一直對胡雪巖虎視眈眈,耐心地找尋扳倒他的機會。終於,機會來了。
有一年,生絲的生意十分賺錢。於是,胡雪巖集結資金,大舉收購生絲,然後囤積起來,形成壟斷,以求來年高價售出。可惜,第二年的生絲價格不升反降。於是,胡雪巖就把大筆資金壓在了生絲身上。
這時,盛宣懷果斷出手,透過李鴻章的運作,把原本清政府支付給胡雪巖“阜康錢莊”用來償還外債的銀兩暫扣了。如此一來,外國銀行不幹了,胡雪巖“阜康錢莊”的信譽受到了挑戰。同時,盛宣懷把這個訊息放了出來,讓“阜康錢莊”的大儲戶前去擠兌。
大家知道,銀行最怕遇到擠兌,這是一個連鎖反應,後果極其嚴重。為了應付擠兌,胡雪巖只好忍痛低價出售了囤積的生絲,損失巨大。最終弄了個資不抵債,還被清廷革職查辦,含恨而終。
所以,對於官商來說,其實身不由己,老大的命運就是他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