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中漫步的雨傘
-
2 # 蘇州大鬍子
第一次買房,去第一個盤看了房說明天開盤,還要排隊切,讓我早來排隊,玩套路我失去了興趣,直接到另外一個盤,看了20分鐘,1樓,8樓看看,13樓看看,17樓,看看幾個戶型,考慮20分鐘,好就要13層,籤合同刷卡定了
就那麼快
-
3 # 再來一碗海鮮滷麵
我買房的故事很簡單,在一個Sunny明媚的上午,和第一次認識的房地產中介去一起看了兩套房,下午直接定了看的第二套房子,晚上籤合同,從此開始走上了還房貸的道路
-
4 # 清風新月0722
我和我物件從打算買二手房到現在已經3年了!其中各種心酸只有自己知道,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錢啊!看了好多房子,不是臨街,就是把山的。後來慢慢也就明白了,二手房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問題!可新房離孩子上學的地方太遠了,選擇二手房也是無奈之舉!現在仍然舉棋不定,剛看好一個二手房,可賣主一分不便宜,不肯降價,可目前又沒有合適的房源,所以現在心裡一肚子火!最後我想說的就是,買房子,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都是特別熬人的事,除非自己特別有主見,否則別輕易換房!祝自己今年順利買到一套稱心如意的二手房!
-
5 # 潮人潮起潮落
最近有個朋友遇上糟心事。現在朋友特別後悔,整天茶飯不思,寢食難安。
事情是這樣的:我這個朋友去年春節前跟我說想買房,來深圳十年了,一直租房感覺居無定所,沒有家的感覺。現在小孩有了,總不能跟著自己到處流浪。所以他決定要買房。當然我是支援的。
春節前,疫情爆發。過完春節,小部分企業開始復工。當時朋友來問我意見,是否適合買房?當時我覺得疫情開始嚴重。我讓他看看再說,不要著急。
誰知道三月初,他告訴我看中一套房。房子各方面很符合他的要求,就是預算超了20萬,問我要不要買?不要問我,疫情之下他們如何進小區看房,這種事中介總會有辦法。
我當時還是勸他等一等。我的基本判斷是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不變,加上整個2月經濟下滑,3月疫情還沒全面好轉,經濟環境很差,讓他再等等看。
當時我朋友還跟我說三月初買房的人已經增加,成交量在上升,有些地方房價漲了,擔心後面房價大漲。而且國家正加大復工復產力度,經濟很快恢復。感覺怎麼像中介告訴他的。
我跟他說,石油下跌,美股熔斷,國際環境經濟很不好。對中國影響肯定比較大,而且要滯後的。後續房價很大機率要跌。
最後我朋友還是沒聽我勸,湊足首付買了那套房。
就在他交定金籤合同一個星期後,他們公司受疫情影響,訂單大幅度減少,公司開始裁員。我朋友是老員工雖然沒被裁員,但工資卻降了三分之一。
這段時間國外疫情越發嚴重,各種關於經濟危機大蕭條房價下跌的資訊越來越多,只要我朋友看到相關新聞,心裡就不好受,更是寢食難安。但他還不能告訴自己的老婆,害怕她擔心。
我朋友也曾想退房不買,但業主不肯。因為業主當初也是著急套現金。如果朋友毀約的話,那支付的20多萬現金肯定要不回。所以我朋友現在就像被人架在火上烤,其中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
6 # 青磚砌牆
來廣州後,一直跟家人兩地分居,以前沒有房子也沒有時間更沒有經濟能力,自己則是跟合夥做生意的朋友一起居住,長時間跟家人分離。自己在外拼搏,最想念的就是跟家人相聚,所以,下定決心儘快購買一套大房子,把家人一起接過來。經過幾年的努力,生意開始走上正軌,也賺了一些錢,先在白雲區租了個房子,把妻子接過來居住,後來又開始物色合適的房子。去年年初,就在白雲區、花都區等區域看樓。雖然白雲區有些樓盤挺不錯的,但是價格比較難接受,手上資金還是非常有限,後來看到自由人花園的宣傳,就隨便去看看,這個樓盤的戶型特別多,因為想把父母都接過來一起住,妻子也準備生孩子了,父母過來方便照顧,當時特別看好3房單位,N+1戶型,實際上可以做成4個房間,讓銷售算了下價格,100萬出頭,當時就很有意向購買了,不過妻子覺得買房還是得謹慎,後來也在花都看了其他幾個樓盤,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綜合條件比較好的自由人花園四房單位,可以四代同堂。
-
7 # 梳子設計家
一個廣州仔第一次買房的歷程
一、購房背景、預算和需求
個人覺得房子沒有絕對的好壞,選房只有看符合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出合適的,所以先說說我的購房預算和需求吧:
①總價200萬以下,2房或者3房(最好是3房2衛,居住體驗感會好很多),沒有一手樓情結;
②父母都是廣州本地人,在廣州老城區住了大半輩子了,在廣州有一老破小,再過兩年就退休了,此次購房需求主要是為了改善父母的居住環境(花園小區、電梯);然後廣州的房子可以給我當婚房;
③房子位置不能離廣州市中心太遠(30~40km內),畢竟希望有時和親朋戚友聚會可以方便些,還有享用廣州的醫療資源;離地鐵站步行10分鐘內能到的準地鐵盤,方便坐地鐵,怕以後年紀大開車不方便;小區附近有中大型商業體滿足吃喝玩樂,有公園,有大型三甲醫院;
二、選房和踩盤的經歷
1)購房念頭的萌生
其實我是在18年中的時候就萌生了購房念頭,原因是我在地鐵建設監理公司裡,看到了廣州地鐵在建進度,然後我才發現原來廣州的城市建設是這麼飛快的。其次,加上隨著我年齡的長大,我越來越不喜歡和父母一起住一起生活(說實話,想要一種真正獨立的感覺)。最後就是實現資產保值,對抗通脹。
2)一開始考慮廣州的樓盤
當時候,打算找的還是廣州的房子,我就開啟lj的地圖找房,發現我這個這麼低的預算要找樓齡比較新的電梯房,只有地鐵3號線番禺客運站(在建)的尚東尚築小區的一房單位,踩盤過後覺得這麼多錢只能買這麼個一房單位太憋屈了囧,pass; 然後也去黃埔知識城看了萬科幸福譽及其周邊的樓盤,覺得即使離市中心很遠,但是環境真的很不錯也靠近地鐵站,只不過超出預算二三十萬了(當時價格還很硬沒什麼優惠空間愛買不買),pass; 在廣州選不到合適的樓盤後 ,銷售推薦我們去佛山看看;
3)目標轉移,差點買了佛山的非限購區域
18年的時候,佛山臨廣片區都受限購政策限制, 廣州戶口廣州工作生活的我顯然沒有佛山限購區的房票,所以一開始去看了佛山的非限購區(三水,耍人銷售的摯愛)。 當年還是看房小白的我,就已經秉著要靠近的地鐵的原則去選樓盤,於是我在網上搜索一輪三水樓盤後,看中了三水北江新城的【匯信華府】這個一手樓盤。第一次去踩盤覺得環境不錯,價格也便宜,就頭腦發熱給了訂金,心懷歡喜地回家了。結果第二天,我那總是疑神疑鬼的老爸在網上搜這個樓盤,看到一些不好的評價,就急急忙忙要去退訂了(現在想想,還好沒買,哈哈)
4)物以稀為貴,限購才是好貨
在花時間進一步瞭解和熟悉佛山樓市之後,發現其實zf已經幫我們畫出值得買樓盤的範圍了——限購區。因此我下定決心在限購區內建業,並開始自行去買一年佛山社保。在18年底到20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幾乎把各個佛山臨廣片區的板塊全都踩了一遍(即使是超出預算一些的樓盤我也會看,用來對比一下),來做對比然後做出最終選購決定。
下面簡單說說我對各個板塊的感覺(不具體分析各個樓盤,打字分析這麼多樓盤太累,有興趣可以私聊語音交流聊天)
1)有廣州地鐵牽線的佛山新CBD——千燈湖板塊:
千燈湖板塊是我心目中佛山top1的新城區,廣州人最佳的置業板塊。湖水景色優美,道路綠化乾淨美觀;知名大企業寫字樓高樓林立;新樓盤、次新樓盤扎堆; 地鐵廣佛線的交通便利;每一個地鐵口都有一個大型商業綜合體;還有桂瀾路北延線南海之眼的規劃, 未來有廣州地鐵28號線快速到達廣州也很有亮點。 踩過的樓盤有:濱江一號、寰宇天下、萬科廣場、萬科金域中央、中海錦城、怡翠尊堤、hd悅府。
2)最近廣州老城區——金沙洲板塊:
金沙洲是直線距離廣州老城區中心最近的地區(過一條馬路就到廣州),但是去廣州市中心的速度不一定是最快的(金沙洲的道路紅綠燈規劃,金沙洲大橋可以塞到懷疑人生),相信更多金沙洲人民會選擇坐地鐵6號線出行(未來還有12號線,不過路線有點繞,我不太喜歡)。踩過的樓盤:金名都、中海金沙裡、hd御景灣。後悔沒踩:中海金沙灣、時代水岸、萬科四季花城。
3)圍繞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建設的——北滘新城板塊:
北滘新城也是個新樓盤、次新樓盤扎堆的新城區,世界500強的美的集團總部就坐落於此。新城區環境非常優美,配套有商業廣場、圖書館、公園、北滘醫院,地鐵交通有在建的佛山3號線和廣州地鐵7號線(到廣州南站很方便),只不過街上的人比較少。當我在美的君蘭江山高層上,俯視下面的Golf球場和別墅群的時候,第一次真有一種處在世外桃源的感覺。隔了一條林上路的北滘舊城區,人氣煙火味十足,傍晚時候看到很多公公婆婆接小朋友放學。踩過的樓盤:美的君蘭江山、雅居樂英倫首府、合景天鑾、美的翰城、美的翰城嘉園。
4)悲喜交加的新城——佛山新城(東平新城)板塊:
由於佛山zf的原因,佛山新城一直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以至於佛山新城變成了一個除了人氣什麼配套都很好很齊很新的地方。優美的河濱公園,知名體育館,博物館,醫院,新樓扎堆,地鐵,通通都有。踩過的樓盤:保利東灣東景和東悅、金海Mcity、怡翠晉盛。
5)禪城老金融CBD——季華路一帶:
從我老爸口中得知,季華路是佛山的老金融中心,地位非常之高,相當於“廣州的東風路”。果不其然,這條繁榮的“金腰帶”上有著很多人氣熱鬧的商業體,和眾多新樓盤。周邊有佛山最好的三甲醫院——佛山第一人民醫院,美麗的亞洲藝術湖公園、文華公園,很多演唱會舉行的嶺南明珠體育中心。踩過的樓盤:恆福新城、綠地中心、星星凱旋、東海銀灣、龍光天闕。
6)滘口西——黃岐大瀝板塊:
地處廣州地鐵5號線滘口站以西的黃岐大瀝,直線距離廣州也算很近。雖然我外公外婆的老家就是黃岐的(現在我媽的表哥就是黃岐某條村村長),但是我覺得黃岐這個地方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可能都不會有太大的發展(zf不投入),地塊以老破小、交易市場居多。而更遠一點的大瀝廣佛智城,有超大型商場永旺夢樂城(行到我腳都跛),有幾個新樓盤扎堆,環境尚可的九龍公園,但是出去了這些地方外,就是一片城鄉的景色了。踩過的樓盤:雅居樂御景名門、保利中央公館、熹雲水岸。
7)三龍灣片區——南海三山和平洲
8)三龍灣片區——禪城奇槎
9)三龍灣片區——順德陳村
10)順德的核心——大良
-
8 # 新鄉打卡小分隊
其實我的故事沒有什麼典型意義。
或者講,我的故事更具有典型意義。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新鄉人,獨生女,從事房產媒體已經6年時間。之前和爸媽一直住在單位的集資房裡,100平米的兩房,多層四樓,20年前買的時候總價不過五萬多塊錢。
這一住就是十幾年,直到我畢業以後,進入到房產行業。記得很清楚,那是2013年,新鄉樓市大爆發的一段時間,當時我不過入行兩個月,對這一切並不瞭解,第一次作為工作人員參與了我們組織的一場看房團,才知道,原來現在的小區都這麼漂亮,綠化這麼好。
尤其是其中東區的一個專案,無論是小區環境還是位置,我覺得都很好。再加上當時同事們都在買房,全然不顧自己只是一個剛步入職場的小菜鳥,週末就準備帶著爸媽去看房。
當時爸媽第一反應,我瘋了。雖然這些年他們也攢了一些錢,但是當時房價已經是4000多,想買房還是差得很遠。爸媽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被迫跟著我來到了售樓部,當時的置業顧問也很敬業和真誠,帶著我們在小區來換轉,爸媽竟然也心動了。
可是當時這個小區能選的戶型只有84平米的兩房和131平米的三房,因為當時覺得131平米太大了,而且我也是要出嫁的,所以選擇了小面積的84平米,總價36萬多,貸款15年,月供2100多,房子交房後我們就直接裝修搬進來住了。
這兩年房價大漲,我們趁機將之前五萬塊錢買的老房賣了,沒有想到20年房齡的老房子竟然賣了40萬元。拿著其中的20萬元,還清了房貸,還剩下20萬元,爸媽竟然主動要求再去買套大房子。
原來這6年中,我結婚有了孩子,週末總是帶著孩子回爸媽這裡住,爸媽覺得84平米的房子太小了,希望我們以後可以常回來,希望可以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
這一年中,我們斷斷續續看了很多的二手房,但是總價都太高了,單價也幾乎都在萬元左右。思考再三,決定再次買期房,這次選的房源,我們只去看了一次,而且首付無息分期,就當場訂房了。(為了避免廣告嫌疑,就不說樓盤名字了)。
二次置業,有了之前買房的遺憾點,這次就有了經驗。爸媽的要求很簡單,一是樓層低點,不要二次加壓,不想爬樓梯,之前的房子樓層很高,雖然看風景很美,但是一停電,就崩潰了,電梯沒電還停水。再者,要有大陽臺,這次的戶型是爸媽決定買這裡的重要因素,南北雙陽臺,衛生間和廚房離得近,走水電方便。
再者,這個專案旁邊規劃了中小學用地,這個是吸引我買房的最重要因素。這幾年我親眼見證了明德小學、種德小學、道清路小學等這幾所新建學校建成後對周邊房價的影響,也經歷了劃學區時一路之隔沒被划進學區的悲哀。所以和學校在一個地塊,才是最穩妥的保障。
其實我買的這個房子並不便宜,133平米,總價100萬,月供4000出頭,壓力大嗎?挺大的,但是我個人認為,房子這個東西,你不買,永遠都買不起。或者下半年明年房價會下降一點,但是十年後呢?隨著通貨膨脹,物價不斷上漲,你只會後悔,十年前我沒為什麼沒有買房呢?
現在我2013年買的這套84平米兩房已經漲了一倍多,我們鄰居剛剛把房子賣了,拿到手78萬元,一平米將近9300元。
-
9 # 漂泊的老羅
06年剛進公司參加房地產內部你講座,專家在會上告訴同行趕快買房,於是我一星期後決定買房,就看了一個樓盤就決定了,現在有點後悔當時決定的太匆忙可以挑挑,可惜我買了個位置比較遠,因為當時不敢貨款就買了個60平方,如果當時多貸個23萬,可以買個地鐵1號線的萬達旁邊的2室2廳,當時我買的房子6300,那套房子7500。現在那套小房子1萬8000那套靠近1號線的已經26000了,當然那套小房子被我在09年2月時候置換成功,置換了套萬科,現在21000吧,萬科的房子有句講句質量不好,但是物業很好,所以我就換了。
-
10 # 和順說
我是和順,我自己買房的故事 很簡單,講一個我聽過的比較勵志的買房故事吧。
一個朋友。
第一次買房:咬咬牙交了定金
現在的房價很高,對嗎?對,十年前我就這麼認為了,十年過去了房價卻越來越高,這就是現實。我是09年決定開始看房子的,那時候在鄭州已經打工三年,想著安個家將老婆孩子都接過來,讓孩子享受大城市的教育,見見世面,總比窩在山溝溝裡混日子強。當時的房價對於一個拖家帶口的打工者來說依然是天文數字,不見得比現在的情況好多少。身邊很多工友都覺得我是異想天開,我也為此猶猶豫豫過,覺得是不是可以等等,再攢攢錢。其實就是害怕,因為貸款買房一個月要還一兩千的利息,我要是沒工作了怎麼還?之後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都只是到處看房,新房二手房都看,也沒個目的。最後越看越覺的應該早點買房,捱到10年,終於咬咬牙在北環附近的一個新小區交了定金,房價6000,面積68平。為了湊齊首付,借遍了身邊的親戚朋友,借款、房貸壓在一起,很是難了兩三年。好在老婆到了鄭州之後找了份家政的工作,我們兩口子每天就拼命的幹活,雖然收入不高,但總算一點點還清了借款,日子才算慢慢步上正規。做啥事情都是邁出第一步最難,何況買房這樣的大事,但只有走出去才知道到底有多難!筆者感想:最難做的突破是從0到1,買房如此,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總是在和自己臆想的困難做鬥爭,突破之後才發現有些臆想只是臆想,現實並不見得那麼糟糕。第二次買房:這是一次投機第二次買房是一次陰差陽錯,但對我的改變卻是翻天覆地。第一次買過房之後我就養成一個喜歡到處看房的習慣。不上工的時候,工友們都打牌啊,看電視之類的,我就會跑售樓部,也是在那時候認識置業顧問小李。他剛畢業就在西邊一個專案守盤,13年的時候房子不好賣,何況那個專案都四環外了。有一天,小李打電話說他們樓盤搞員工內購,房價還不到四千,三年分期付清就可以,而且一年後就可以更名,問我要不要。有了上次的經驗,這一次我並沒有猶豫很久,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就決定定下來,畢竟先付7萬(首次分期20%)就能定下一套房子,到第二年就可以賣出去,轉手就能掙錢。這裡交代一下,不要認為我們有能力用2年多的時間就還清了十萬借款,還攢下七萬存款,對於打工者來說根本不現實。我們沒錢,那次的錢是用信用卡套現,拿著幾張信用卡,把額度都刷爆了。不過一年時間轉手我們就賺了8萬塊錢,這相當於我們倆一年的工資,要是等到16年再出手的話就又翻一番了。所以千萬別總想著攢錢買房,那根本不靠譜。在鄭州一個月工資八千已經算非常不錯了,一年不吃不喝也攢不了十萬,但房價一平漲500,輕輕鬆鬆的半年工資就摺進去了。所以,得學會算這裡的賬!筆者感想:老吳的第二次買房可以說是一次投機,賺錢的前提是遇到了一個相對靠譜的專案和一個上升的“牛市”,對於現階段房地產市場來說可不見得適用。但湊錢的經歷倒是一種方法,對於著急買房首付款又不夠的購房者來說有一定參考價值,不過還需量力而行。第三次買房:5年完成“小換大”人就是這樣,嚐到了甜頭就會欲罷不能。15年之後,鄭州房產市場已經逐漸活躍起來,基本上一天一個樣。關注樓市的人會有很清晰的認知,何況已經嘗過甜頭我們?不過這一次我和老婆在選擇樓盤上產生分歧:我受上次內購的影響,挑中三環某個內購專案,首付30%就可以簽訂臨時合同,等預售證下來才考慮還貸款,所以想用上次的方法再倒騰一次;但我老婆卻考慮換房自住,因為之前的房子有些小,家裡親戚來了很不方便。最後,經過討論(也有爭吵),依照老婆的意思,選擇一個五證齊全的準現房,面積130平米,房價9000元/平,首付分期12萬。其實也很感謝老婆當時的堅持,在兩年後的今天,我當時想買的專案依舊處於只挖了坑的停工狀態,而我們第三套房子已經入住,現在房價18000元/平。筆者感想:我們身邊一直流傳著買房賺大錢的故事,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蜂擁搶房事件發生了,而親身經歷的人更能感受到那種“驚心動魄”。所以,在出手的時候請提前預估風險並做好心裡準備。最後,即將開啟的第四次買房你不明白看到16年房子瘋狂大漲之後,每個人都恨不得在大漲之前多存幾套房子,比如說我。所以,雖然現在樓市調控政策比較嚴,但我覺得現在還是機會。這是一次結構性調整,用於租賃的房子供應多了,能買賣的房子就少了,但鄭州的人卻是越來越多的,未來房價肯定還會漲的。所以,我準備今年再入手一套,不過在等待一個好的時機。 -
11 # 穎想法律故事會
我在北京,作為多年房地產律師,身邊的買房故事真是太多了。你想聽什麼版本的? 順利的,失敗的?濃情蜜意的,還是冷酷狗血的?市井小民的,還是富豪大款的?
為了房子,華人演繹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人生百態。我自己的故事太平淡,跟你講述一個客戶的經歷吧。最後的結果令人唏噓,但是卻不少見。
朋友介紹的客戶只有30歲出頭,一位年輕的女性,暫且稱呼她為小李,在房地產公司做管理工作,已婚,有一個兩歲多的男孩。她找我是為了離婚的事情,其中不可避免地要談到房子的分割問題。於是,一個狗血劇情出現了:
小李和老公是同事,婚後購買了一套商品房,首付是男方父母付的,婚後兩個人共同還款,是婚後財產,沒有爭議。
兒子出生後,正趕上北京的房價再一次大漲。身在房地產公司,每天都泡在各種漲價資訊中,他們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於是,小兩口就在自家公司銷售員的鼓動下,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簽署了離婚協議,還在還款的房子歸男方,孩子的撫養權也歸男方。
小李名下騰出一個購房名額,又買了自家公司開發的一套房,首付又是男方父母支付的,享受了首付和貸款利率優惠。還款名義是小李,但是,其實還是兩個人共同的收入去還的。
一切買房手續都辦理妥當之後,復婚提上了日程。可是,卻遇到阻礙。小李發現老公總是推三阻四不去辦理復婚手續。因為有兒子在,她開始並沒在意。
直到有一天,公司同事無意間的聊天透露了老公出軌的資訊,讓小李如五雷轟頂。經過調查和盤問,老公承認了,但是拒絕這是出軌,“因為兩個人都協議離婚了,都是自由身,誰管得著誰啊?”面對老公的理直氣壯,小李無言以對。
雙方談不攏,就只好對簿公堂。但是,之前簽署的離婚協議成為了小李的軟肋,協議裡面對於房子、孩子和其他財產都已經做了分割,寫得清清楚楚。第一套房子歸男方,孩子歸男方,其他財產平分,小李幾乎是淨身出戶。
不僅如此,訴訟提起後,男方還要求她返還自己父母支付的首付,說是借款,並非贈與買房使用,總金額大概80多萬人民幣。
我十分疑惑,問,“你當時是有什麼把柄在他手裡嗎?為什麼一歲半的孩子,你就放手給父親?這不符合常理。”
“我當時為了買房,辦的假離婚。不是真心要把孩子給男方撫養。”小李為辯解。
“可是,法律上沒有假離婚,一旦簽約了,就意味著你同意這些內容,假戲真做了。”我說。
結果,在法庭上,法官的態度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你沒有證據證明當時簽約時,男方有脅迫或欺詐,你對內容完全瞭解,這份協議的有效性不容置疑。”法官說。
本案經歷了一審二審的漫長過程,因為離婚協議的存在,導致各方面舉證難度增加,所以,不得不尋找同事、鄰居、過往付款記錄、銀行流水等多方面資料,來否認或淡化離婚協議的有效性,使其效力不確定,說服法官不要單純從法律和字面理解,還要從生活常識和感情方面去理解當時小李的想法和做法。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後的二審法院的法官被打動,估計法官自己買房也壓力山大,理解小李的遭遇,不過他也不能突破法律的限制,只好做工作,希望雙方各讓一步,畢竟還有孩子,最好不要弄得像仇人。
雙方在法院進行了調解,小李不再爭取孩子的撫養權,但是每週都可以探望,並共度週六一天。男方不再堅持歸還80萬的要求,只要求將第二套房的首付的一半歸還,共計人民幣20萬元。
雖然這不是小李最滿意的結果,但是卻是能夠得到的最好結果。她經歷了一審,二審全過程,和前夫、前公婆唇槍舌戰,同時也動用人脈,讓同事、鄰居等人作證,說明雙方的夫妻關係一直存續。
整個過程下來,她終於明白了當時簽署離婚協議的草率,也理解了現在的一切都是在為自己的草率買單,誰都怨不得。
最後分手時,她說:“我要是當時辦理離婚時,能找律師問問,也許事情的結局就完全不一樣了。”聽到這句話,我很感動。
但是,我真正想說的是,法律就是法律,擺在那裡,有些紅線是碰不得的。運用小聰明,試探法律的底線,是危險的事情。希望他們兩個人能夠吸取教訓,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謹言慎行,不要再惹出一地雞毛了。
--------------------------------------------------------------
-
12 # 洪玉門業李天宏
我一個朋友的故事特別有意思。
朋友小明,家境優越,從二線省會城市高考進入青島。令母曲阿姨書香門第,據小明說他姥爺是個大資本家,阿姨明顯帶有大家閨秀的從容大氣,一揮手海邊兩套大平層,就在我們學校對面,一線海景房。那是2008年的房價。
2012年畢業,小明出國留學,臨別前組織朋友聚會,曲阿姨也到場了,痛陳小明要賣房的惡行,最後,還是順了兒子的意賣掉了兩套大平層,獲得留學學費若干。粗粗估算,兩套大平層,淨賺小一千萬。
留學三年後,小明學成歸來,北漂了一段時間,又深漂了兩年,2018年又一次聚會上又遇曲阿姨送小明來聚會地點,小明宣佈他胡漢三又回來了,往後餘生,常駐青島,嶗山區兩套140平,一次性付清,仍然壕無人性。
送小明回去時,曲阿姨在家,跟曲阿姨聊起近況,阿姨親切詢問我的近況,聊到當年一線海景房和現在這兩套140,曲阿姨神色坦然。以她老人家家族經驗來講,上去多少代都是置業,從沒改變,根深蒂固。
說起小明,曲阿姨說,這孩子犟,本來老家那裡婚房都準備好了,非要來青島這個第二故鄉。索性買了這兩套。
我不知道對曲阿姨來講,買進賣出又買進這種操作她用了多長時間來決策,但依她老人家閱歷和眼光,有些事就沒法明說了。
-
13 # 曾經也是個小蠻腰
我是June7888,講講我的買房故事吧!我是98年和老公認識,99年計劃買房結婚,第一套房子是在廣州番禺洛溪新城,我倆週六休息從廣州坐車到了洛溪新城,當時的洛溪就像城鄉結合部,房地產剛剛發展中,我們看了一套81.69平方的三房,23萬,首付也就5萬多,供20年月供2300元,第一套房子映像特別深,簡單裝修後我們就結婚入住,很開心,那時候能在廣州買套房也是很不容易的啊,我倆都是打工者,父母出錢,我們自己借錢,好歹有一個安身之所。後來覺得打工根本攢不到錢,每月付房款壓力也很大,多過了5年我倆就把房子賣了賺了8萬塊,老公買了一輛車跑藍牌計程車(就是黑的),我們開始攢錢,這期間我兒子出生,家裡馬上又緊張了,老是租房子也不是回事兒,於是06年我們東拼西借又在洛溪買了一套60平方35萬元的二手房,繼續供20年每月1500元,感覺心踏實了,有房子了繼續努力奮鬥吧!天有不測風雲老公天天跑車,把腰搞壞了,腰椎間盤突出,這下我倆傻眼了,房子要供,孩子要養,我沒有工作,他失去做事能力,天塌了!沒辦法,我們就把房子按1500元出租,自己去大石租房子500元一個月,後來朋友的小孩分租一個房,租金200這就減輕我們200元的負擔,真是太幸運,困難時哪怕節省一分錢對我們來說都是減輕壓力。10年時偶然機會,小叔子的修理廠不想做了,我們趁機以50萬價格賣了房子,以38萬元的價格盤下了小叔子修理廠,經過10年的打拼,我在廣州番禺區麗江花園,老公的家鄉包頭,和我的家鄉固始各買了一套房子,擁有一個修理廠。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我的生活是從買房子改變的,每一次買房每一次賣房,我對生活都是充滿了信心和嚮往,老天也很眷顧我們兩口子,很感恩在這近20年對我們買房給與借錢和幫助過我們的親人和朋友,沒有你們也沒有我們一家子現在幸福的生活。
回覆列表
講講我個人經歷,定位深圳。
一、買房意識
2011年大學畢業,2012年來深圳上班。剛剛上班的時候,工資很低,才4000這樣子。當時完全沒有買房的概念,甚至覺得深圳有套房子那是非常遙遠的事情。直到我換到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的子公司上班,是做金融的,發現周邊的人都是在講房產,
買房等。
二、在哪買房產生分歧
於是我就跟我男朋友買房的事情,他第一時間反對,認為在深圳買房壓力太大,家裡也沒有錢支援。他建議我們在老家的城市買。當時是2013年八九月這樣子,我們畢業也就兩三年,我們兩手上存款也就12萬這樣子,家裡都是農村的,沒有錢支援我們買房。
三、買房比上班重要,看房經歷
在我們倆有分歧的情況下,我堅持在深圳買房,並開始看房。一到週六日,我自己開始從周邊開始看房,當時住在龍華,在龍華周邊開始看,當時星河盛世18000/平方,但是算了一下總價我還是買不起。接著往龍崗那邊看房,由於男朋友不支援深圳買房,就我一個人自己去看房,只要中介有介紹,我有空就出發,龍崗布吉,橫崗、中心城的新舊二手房都看了好多,當時沒有車就只看地鐵周邊的房子。最記得當時在上班,一箇中介給我打電話說龍華綠景香頌有一個60平方的小兩房140出售,讓我過去看房,我說正在上班呢,要到週六才過去看房,中介說下班過來啊,買房比上班重要,你不來,這個房子到不了週六就會賣掉。但是當時心裡還冷笑這個中介,買房比上班重要,不上班靠啥買房。
四、說服男友在深圳買房
當時一個房產中介聽了我的預算以及需求後,開著車帶我看了龍崗中心城的永珍天成,115萬,70平方,但是光線不好,又去看了鴻威的森林,盤子非常大,單價一萬二左右,但是面積大,地理位置偏、還是買不起。最後帶我去看了華南城一個小盤,花園、游泳池什麼都有,戶型方正,預算超出一點點。於是我當時馬上跟男友電話,告訴他我看這個樓盤的情況,並約他及中介明天再來看一次。中介也是非常聰明,第二天一早開車到我住的樓下,在龍華出發,不到20分鐘到了華南城,並在華南城繞了一圈,說你們看看這裡非常繁榮的,以後的規劃有哪些哪些這樣子,看到我男朋友也比較滿意。到了樓盤樣板房看了看,我們就決定下了3萬的訂金,在一個月內補足首付款即可。
五、借首付款
手裡滿打滿算也就12萬,我們倆開始打電話借錢,男朋友一開始打3-4個電話一分錢沒借到,也是氣死我。我打了電話給同學、朋友、兄弟姐妹,有的借一萬,有的借五千,我這邊最後籌了15萬,男朋友那邊借了7萬,加上信用卡的錢總算夠首付了,支付完首付,我們倆身上就剩兩千元了。
六、結尾
2014年1月,畢業第三年,買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其中的幸運及後期房價上漲的彙報對得起買房前期辛酸吧。
希望大家都越努力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