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晁錯應該是漢朝的忠臣,他的削藩政策是正確的。為什麼漢景帝要殺掉他呢?
9
回覆列表
  • 1 # 短閱讀之家

    晁錯該死,非殺不可。

    本來景帝非常信任晁錯,劉啟即位後,立即提拔晁錯為內史。晁錯多次單獨晉見景帝,議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寵信程度超過了九卿,許多法令是經他的手修改訂立的。後來又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人能夠左右國家命運的關鍵人物。君臣關係不能說是不好。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晁錯的建議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已經看到削之必反,卻沒有做充分的軍事準備,叛軍一起,手足無措。

    下達削藩令後,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訊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這事兒放在誰身上也不行!皇帝把你當成了左右手,全盤採納了你的削藩計劃,可對方領兵而來,從為主分憂角度來看,也應該是你身先士卒去為皇帝平事兒,怎麼能把皇帝推上前線,而自己避在大後方呢?而且以後來周亞夫出兵後的鬥爭形勢來看,如果晁錯推舉周亞夫這樣的名將,與自己同赴前線,平定反叛之後,可收削藩全功,誰還能害得了他?

    “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蘇軾《晁錯論》

    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此時晁錯毫不知情。於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 2 # 李捌柒CaptainBoogie

    晁錯對於匈奴的不斷侵擾、土地兼併等問題非常關心,

    ​幾次上書主張積極備戰,迎擊匈奴,以及採取措施大力發展農業。他還詳細地剖析了西漢兵制與匈奴兵制,進而提出遷移百姓充實邊境主張,他還建議讓商人貢獻糧食到邊塞,然後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給以獎勵和補償,受到漢文帝的讚賞,後來升任中大夫。 然後,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奪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張,這都是當時急需解決的國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後,晁錯升為內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為舉足輕重的國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舊主張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達到鞏固中央集權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終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且要削奪吳王濞的封地。在這時候,晁錯的父親從潁川趕來,勸他小心行事,免得樹敵,引火燒身。晁錯意志堅決,不願屈從。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一起發動了大規模的叛亂,這就是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 外戚竇嬰等人原來就和晁錯矛盾很深,此時見有機可乘,於是提議景帝殺晁錯來平息叛亂。景帝聽信了竇嬰之言,將晁錯腰斬於長安東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殺。晁錯死後,吳楚七國之亂並沒有平息,最後景帝還是派名將周亞夫出征,才很快將叛亂平定。

  • 3 # 歷史大學堂

    晁錯對於匈奴的不斷侵擾、土地兼併等問題非常關心,幾次上書主張積極備戰,迎擊匈奴,以及採取措施大力發展農業。他還詳細地剖析了西漢兵制與匈奴兵制,進而提出遷移百姓充實邊境主張,他還建議讓商人貢獻糧食到邊塞,然後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給以獎勵和補償,受到漢文帝的讚賞,後來升任中大夫。

    然後,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奪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張,這都是當時急需解決的國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後,晁錯升為內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為舉足輕重的國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舊主張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達到鞏固中央集權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終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且要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在這時候,晁錯的父親從潁川趕來,勸他小心行事,免得樹敵,引火燒身。晁錯意志堅決,不願屈從。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一起發動了大規模的叛亂,這就是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

    外戚竇嬰等人原來就和晁錯矛盾很深,此時見有機可乘,於是提議景帝殺晁錯來平息叛亂。景帝聽信了竇嬰之言,將晁錯腰斬於長安東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殺。晁錯死後,吳楚七國之亂並沒有平息,最後景帝還是派名將周亞夫出征,才很快將叛亂平定。

  • 4 # 唐超

    晁錯必須得死

    理由如下:1.漢景帝執政初期,對這個即能當軍師又能當管家的師父寵幸有加,言聽計從,一方面晁錯得勢勢必招人記恨,另一方面,主張削藩打壓朝中各藩王的代言人,動了權貴的既得利益,想他死的人,不管是文臣武將宗親貴族大有人在。2.七王造反的口號是清君側,告知天下君王身旁有小人,逼不得已才起兵造反,成為了造反的正當理由。3.漢景帝一心削藩,晁錯只是他的代言人,天下大亂時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

    故人人喊殺的晁錯這時就成為了必死之人。晁錯的死最大的受益人是皇帝,一方面,皇帝藉此穩定朝局收拾人心,晁錯死了,趁了大臣們的心意,解恨,安撫了大臣們那顆‘’懷才不遇‘’之心情,也讓大人們沒有藉口再來責怪皇帝的一意孤行,皇帝都退了一步認錯了,相當於內部矛盾已經解決,大臣們無話可說,只有跟著皇帝硬著頭皮一致對外,不然好日子真的到頭了。其次,殺晁錯會使反王們的口號被無形的擊破,晁錯死了,反王們如果不退兵,那就失去了旗幟與號召力,由正義之師變成了造反,中央掌握的道德制高點,鎮壓造反得天下心。最後,晁錯為皇帝承擔了削藩時濫殺宗親時無倫理親情,殘害高祖後裔的罪名,包括導致天下大亂,是皇帝一時輕信了自己師父的話,是晁錯蠱惑皇帝的,皇帝屬於輕信小人,必須得殺。

  • 5 # 路衛兵

    政治講究勢,即基於平衡的掌控,而不一定看忠奸、對錯。晁錯錯在不合勢,既打破了政治平衡,又沒有能力控制局面。

    晁錯是個理論家而不是政治家,其削藩之策既沒有充分準備,又缺乏實操,以至於對結果預估不足,出現問題慌了手腳。晁錯並非削藩的首倡者,卻是這一理論的最堅定的推行者,歷經文、景兩朝而初心不改。其志在必得的心志,讓他的削藩之策操之過急甚至有些激進,政策甫一出臺諸侯國便炸了鍋,就連晁錯的父親都驚得魂不附體,訓斥他“疏人骨肉”,最後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

    西漢藩國是高祖劉邦時代的產物,解決起來絕非一蹴而就。文帝之所以對晁錯的削藩請求一直採取擱置態度,也是因為看到了問題的複雜性。景帝初登大位,因過於信賴自己的“智囊”兼總管——晁錯曾做過太子舍人和太子家令,也就跟著一起暢想起來,不顧眾人的牴觸以及大將竇嬰的堅決反對——這些人牴觸或反對的其實不是削藩本身,而是削藩的時機、方法,以及和同事們關係並不和諧的削藩倡導者晁錯本人,導致削藩行動倉促上馬。既沒選準突破口,也沒做好預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被動。

    削藩本是一種減弱藩國特權、讓權力重回中央的政治改革,但這個大方向晁錯一開始就沒把握好。其首選物件,是七國中實力最強、且最為敏感,與景帝有著殺子之隙的吳王劉濞,火藥味極濃。而對於吳王“謀作亂”的假想,其理論支撐竟然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的單向邏輯推理。所能尋找到的現實理由,也只是早在文帝時代就已特批的“稱病不朝”,以及招攬社會閒散之人鑄錢、煮鹽等經濟舉措,這對於年過六旬的吳王來說顯然有失偏頗。倉促羅織的罪名甫一出爐,便任性地將政改之路推向了軍事對抗的死衚衕。而晁錯在針對吳王的同時,又對楚王、趙王、膠西王一併下手,打擊面過寬,也容易讓對手形成聯合。

    最要命的是,強行挑破濃瘡之後,晁錯又無藥可敷,在糟糕而又緊迫的軍情面前表現得束手無策,這讓景帝心裡一下子沒了底。而晁錯給出的最終解決方案,竟然是讓皇帝親自上前線,自己留守後方。景帝願景受挫,對這個後勁不足而又缺乏擔當的老師的印象大打折扣,不得不重新審視最初的削藩之策,所以才聽得進晁錯的政敵袁盎關於殺晁錯可退兵的進言,並認可丞相陶青、中尉陳嘉以及廷尉張歐等人對晁錯“大逆無道”的指控。最終,有著道家無為思想背景,而又懷揣理想主義情愫的景帝,再次做了一個理想化的決定,即以為殺了晁錯天下就會重歸太平。而天下太平才是他最想要的。

  • 6 # 老宋坎山

    漢景帝是西漢著名的皇帝,休養生息,使漢王朝國力有了很大提升,有名的文景之治就說的漢文帝和景帝兩朝。

    晁錯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出生於公元200年,和袁盎同年生。年少時學習法家思想,後被舉薦為太常掌故。他的第一次好運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尚書》將要失傳,朝廷要派人去跟濟南的前朝遺老伏生(當時已經八十多歲了,是全國唯一懂尚書之人)學習,晁錯幸運被選中。學成回來被文帝看中,任命為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成了太子老師。景帝時期遷內史,後升為御史大夫,成為三公之一。

    晁錯憑藉景帝寵信,加上恃才傲物,也就開始目中無人了,文人的臭毛病暴露無遺。朝中高官得罪了個遍!比如氣死丞相申屠嘉,和竇嬰,周亞夫,酈商,欒布,袁昂等高官名仕都有矛盾。導致朝廷上下只有景帝偏護他。

    晁錯被腰斬東市的起因是消藩。晁錯上疏消藩,吳王劉濞為首七國之亂,提出‘誅晁錯,清君側!景帝很為難,不知道該怎麼辦。此時晁錯犯了個致命錯誤,就是建議景帝御駕親征!因自己考慮不周引起的混亂,致皇帝安危於不顧,讓皇帝冒險去親征!導致眾大臣不滿。

    導致晁錯被殺的另一根稻草是他的冤家對頭袁昂。袁昂因接受了吳王劉濞的好處,被御史大夫晁錯發現,要準備抓袁昂,袁昂無法只好找竇嬰,讓竇嬰引見景帝,給景帝出主意說,只要斬殺晁錯,七國之亂就會自動解決。漢景帝權衡再三,只好丟車保帥,答應三公斬晁錯於東市。當時是把晁錯騙出來說景帝找他商量事情,晁錯穿著官服,也沒有審問,直接腰斬於東市!

    晁錯被殺與他的性格有關。後人評價他峭直刻深,也就是嚴厲,剛直,苛刻,心狠!他的策問政疏寫得很好,比文帝時的賈誼好很多。思想尖銳。善於為國謀事,看不見自己將要陷入險境。說白了,是忠臣,為了理想被冤殺。太不會保護自己了!誰讓他碰到小人呢?君子是都不過小人的!

  • 7 # 指動濟南

    晁錯被殺的直接原因是,七國之亂中吳王劉濞打出“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一直與他不和的袁盎藉機報復。而作為法家人物的晁錯在擁立皇帝、削減諸侯勢力的過程中,事先缺乏軍事準備,沒有全盤意識,在激化皇帝和諸侯矛盾後成為替罪羊。

    1、晁錯最早提出削藩建議

    晁錯早年曾學習法家的學說,通曉典籍,擔任太常掌故,掌管皇室禮樂制度。晁錯是標準的法家人物,“穭直刻深”,剛正、苛刻、嚴酷。漢文帝時,曾被派去向濟南伏生學習《尚書》,歸來被任命為太子舍人、太子家令。專門輔佐太子並得到寵幸,被太子稱為“智囊”。

    漢文帝時,晁錯曾多次上書提出削藩建議。數十次上書均未被採納,只是把他提升為中大夫。而太子對晁錯大加稱讚,這引起袁盎等大臣的不滿。

    2、漢景帝時再次提出削藩

    等到太子繼位(漢景帝)晁錯升為內史,有機會單獨與漢景帝談論政事,他的寵幸超過九卿。此後被提升為御史大夫,晁錯再次提出削藩建議。漢景帝就他的上書廷議時,無人敢提不同意見,只有竇嬰與他爭辯,二人因此產生隔閡。

    晁錯提議削藩時對漢景帝說:“過去高祖(指劉邦)初定天下,兄弟少,兒子小,封庶子悼惠王封為齊王,統轄70多個縣,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交楚元王,統轄40多個縣,哥哥的兒子劉濞做吳王,統轄50多個縣,這三個人分去一半天下。吳王的兒子先前被你打死,他假稱生病不肯入京,依法應殺,文帝不忍,賞他几杖。對他恩德優厚,他應改過自新,如今卻更加驕橫,鑄造錢幣,煮海水製鹽,收容亡命之徒,謀劃叛亂。削藩也要反,不削也要反。削他,反得快,災禍小;不削,反得晚,災禍大。”

    3、晁錯之父預知家族禍患自殺

    漢景帝三年的冬天,楚王劉戊來京城朝見,晁錯藉機說劉戊去年薄太后死後,在服喪的房子裡偷偷淫亂,準備誅殺他。漢景帝下詔赦免,削減了他的東海郡。隨後又削減了吳王的豫章郡、會稽郡。藉口2年前趙王有罪,削減了他的河間郡。膠西王劉卬售賣爵位時有舞弊行為,削減了他的6個縣。

    晁錯提出的削藩策有30章之多,諸侯們都反對並痛恨他。晁錯的父親得知後從老家潁川趕來對晁錯說:“皇上剛繼位,你執掌政權,要削弱諸侯,使皇帝和諸侯骨肉親情疏遠,諸侯都議論和怨恨你,你圖什麼呢?”

    晁錯說:“削藩本就是應該做的,不做的話天子不會受到尊崇,國家不會得到安寧。”晁錯父親說:“這樣下去,劉氏江山安寧了,我們晁家卻危險了,我要離開你走了。”隨後服藥而死,死前說:“我不忍心看到禍患連累到自己。”

    4、吳王劉濞打出“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

    接連被削減土地的懲罰,使諸侯震驚和恐懼,更加怨恨晁錯。削減吳國兩郡的文書發到吳國時,劉濞率先起兵殺死朝廷官員,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楚王、趙王也都響應,趙王劉遂也反了,還暗中派人出使匈奴商議聯合作戰。

    劉濞給各諸侯發文稱,起兵原因是“朝內有奸臣,無功天下,侵奪諸侯土地,派法吏彈劾、囚捕、審訊、懲治諸侯,專以侮辱諸侯為能事,不以諸侯禮儀對待劉氏骨肉同胞”,而且“皇帝體弱多病,神志已經失常,不能明察政情,所以要起兵誅討他們”。正式打出“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

    5、袁盎獻計誅殺晁錯

    平定七國之亂中,竇嬰被拜為將軍領兵出發前,對漢景帝稱讚曾做過吳國國相的袁盎。漢景帝就詔見袁盎詢問對策時,袁盎要求“屏退左右之人”,連晁錯也被要求屏退。

    袁盎說:“現在七國聲稱,賊臣晁錯擅自貶謫責罰諸侯,削奪諸侯土地。這些諸侯聯合誅討晁錯,提出恢復原來封地就罷兵。現在只有斬殺晁錯,赦免吳楚七國的罪過,恢復他們被削減的封地,就能兵不血刃結束戰事。”

    史載,漢皇帝靜默許久說:“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我不會因為寵愛一個人而失去天下。”袁盎說:“我能想到的計策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希望皇帝認真考慮。”

    6、晁錯被騙殺於市

    袁盎獻計10多天後,漢景帝派中尉詔晁錯,騙晁錯坐車巡行東市,晁錯穿著上朝的衣服在東市被誅殺。此時,距晁錯父親死也僅10多天。

    而袁盎被任命為太常出使到吳國,令劉濞下跪接受詔令。劉濞知道袁盎是來當說客的,笑著說:“我已經成為東帝,還要跪拜誰?”不肯見袁盎,把他扣留在軍中,脅迫他做吳國的將軍。袁盎不肯,準備殺他前袁盎趁夜色逃離。

    關於袁盎逃離還有個小故事:說是袁盎擔任吳國國相時,屬下偷偷愛上他的婢女,二人私通,袁盎得知後沒有聲張。這個屬下後來知道袁盎已發覺就逃走了,袁盎親自駕車追趕,把婢女送給他,成全了兩人。袁盎被吳國圍困後,當初的屬下正好是軍中校尉司馬,他把隨身財物賣掉,買了兩擔好酒,讓士兵喝酒,圍守城西南角計程車兵醉倒了,他乘夜領袁盎跑出來,說:“你快走,吳王約定明天一早殺你。”袁盎問:“你是做什麼的?”這名屬下說:“我是過去與你婢女私通的人。”

    7、漢景帝后悔誅殺晁錯

    晁錯死後,擔任軍中校尉的鄧公回京報告軍情,漢景帝問:“你從軍中來,晁錯死了後吳楚軍隊退兵了嗎?”鄧公說:“吳王謀反準備了幾十年,他不是為削減封地造反,只是以誅晁錯為藉口,本意不在晁錯。另外,我擔心天下人今後都將閉嘴,不敢進言。因為晁錯擔心諸侯太強大,才削減他們封地,藉以尊王,這是關乎萬世的好事。計劃才開始就被殺戮,對內堵塞忠臣之口,對外替諸侯報了仇。”漢景帝沉默許久說:“我也後悔這件事。”

  • 8 # 社會生活博覽

    偉大的漢王朝的穩定,乃至後來各個王朝的興盛,以及現在的統一的中國,必須都要感謝賈誼,袁盎和晁錯三個人,因為這三個悲劇性的人物正是中央大一統集權式管理國家的發起者,倡導者和踐行者,還在漢文帝的時候,這三人就提出減少諸侯國權力和封地的削藩建議,但是漢朝一些諸侯國的力量足以挑戰中央,漢文帝執政未穩,他以大局出發,怕因此引起國家動盪,因此沒有實施,還迫於壓力把賈誼貶到了長沙這個地方,等到國家鞏固,漢文帝準備按賈誼的方法實施的時候,賈誼已經在長沙故去。

    後來漢景帝繼位,繼續實施漢文帝削藩的願望,這時袁盎、晁錯又站了出來,他們是和賈誼一樣的主張,並且也做了很多工作,其中的一些舉措激起了七國之亂,吳王劉濞等人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挑戰中央權力,由於袁盎和晁錯是死對頭,袁盈等人於是建議漢景帝殺掉晁錯,以平息叛亂,於是晁錯就成了當時天下局勢的犧牲品,但是七國之亂並沒有就此平息,但後來被梁王劉武和周亞夫所平定。但是由於梁王劉武有功,而且由於他很受竇太后的喜歡,所以他一心想繼漢文帝之後做皇帝,但是袁盎反對他的這個做法,劉武很生氣,就派刺客把袁盎殺了。

    賈誼,袁盎、晁錯等人,在中國歷史上起著摒除諸侯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和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作用,這些事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才基本完成,之後的中國一直受益於這種制度的確立,所以中國基本上一直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反觀歐洲等地方,就無法完成像中國這樣的統一,就和他們沒有確立這樣的制度是有很大關係的。

  • 9 # 梅梅說史

    晁錯是西漢時穎川郡(今河南禹縣一帶)人。大約生於漢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他曾經在張恢那裡,跟著學習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學,他和洛陽宋孟、劉帶同學。後來他以長於文學做了太常掌故,掌管宗廟禮儀以及選試博士等事。

    晁錯的為人很嚴肅又善深謀遠慮。漢文帝時,天下沒有專攻《尚書》的人,聽說只有齊國的伏生是過去秦朝的博士,他對《尚書》有專長,可是伏生已經九十多歲年齡太大而無法起用他為官。文帝就下詔給主管文教的太常,叫太常派人跟著伏生學習《尚書》。這時太常就派遣晁錯到伏生那裡跟他學《尚書》。回來之後,晁錯就上書論說《尚書》的內容與意義,不久皇帝下詔任命他為太子舍人,又做了門大夫(官職名),後來晉升為博士。

    他又上書說:“做君王的有能功業顯著能夠揚名於萬代之後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懂得分析明察臣下的話之後,再叫他們做些應做的事,凡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君王就不會受到臣下的欺騙與矇蔽。如果在施政上懂得使萬民安定而受到利益,那麼全天下人都會跟隨他;如果懂得以忠孝之道來侍奉長上、那麼做臣子的德行也就具備了。微臣以為以上這四項是皇太子所急需懂得的。可是在群臣的議論之中,有的認為皇太子既然有群臣輔佐又何必懂得這些事情呢?臣之愚見以為這樣講不對。我私下裡觀察從前的君王,被他們臣下所劫殺而不能繼續儲存供奉他們宗廟的人,都是由於不懂得為君的權術與辦法的人,皇太子所讀的書雖然很多,可是並不懂得權術與辦法。這是由於沒讀明白書上所闡述的道理的緣故。讀書很多而不懂得書上所闡述的道理,這就是所謂勞苦而無功效。愚臣私下裡觀察皇太子的為人,他才智高奇,騎射的技藝遠遠超過一般人,然而對於權術、辦法還沒能掌握,這是需要陛下留心教導的。愚臣希望陛下能選擇一些古代聖王可以用於今日的法術給皇太子,隨時叫太子向陛下講出他的一些見解,以便陛下裁決與考察。”

    文帝認為晁錯這些見解很對,於是就提升晁錯為太子家令。由於晁錯擅長論辯,很受太子的信任與寵幸,從此在太子家對晁錯號稱為“智囊”。

    這時北方的匈奴很強,屢次在邊境一帶入寇,文帝派兵抵禦。晁錯又上書論兵事。他主張第一安邊境、立功名,在於良將,將不可不擇:第二、臨戰交兵時最緊要的有幾件事:1、要利用地形,2、要使兵士精通作戰;,3、器械精利;4、將要知兵。第三、他主張要結外,以蠻夷攻蠻夷以利中國。晁錯又上書陳述“守邊備塞”與“勸農力本”為當世兩大急務。在“守邊備塞”問題上他主張遷徙部分居民充實邊塞地區。從這些主張中都可以看出晁錯有遠大的政治見解。

    晁錯又多次談到削弱諸侯、更改法令等問題,共約上書三十多篇。漢文帝雖然並沒有完全聽信晁錯的主張,卻很稱讚晁錯的奇才,尤其是太子劉啟很重視晁錯的計策。但是丞相申屠嘉及大臣愛盎等人都很嫉恨晁錯。

    景帝劉啟即位以後,任命晁錯擔任“內史”,掌管著作簡冊,策命諸侯與卿大夫等事,職務很重要。晁錯對景帝進言時多被景帝所信用,在九卿之中他算最得寵幸的了。他還對法令常常加以更定。

    丞相申屠嘉心中對晁錯很不快,可是也沒有傷害他的力量。

    後來晁錯被晉升為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他請求對犯有罪過的諸侯削掉他們封國的邊郡,他的奏章獻給皇帝之後,皇帝叫公卿列侯宗室議論,可是誰也不敢講出不同意見。只有竇嬰敢和他爭執,從此竇嬰和晁錯之間有了仇恨。晁錯所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諸侯們喧譁起來了。

    晁錯的父親聽說之後從穎川趕來對晁錯說:“天子剛剛即位不久,你做御史大夫掌握大權,你侵犯削弱了各國諸候,疏遠天子的骨肉之親,他們紛紛用口來責備你,你這又是為了什麼呢”?晁錯回答說:“本來應該這樣,不這樣顯示不出天子的尊嚴來,宗廟就不得安寧”。他父親說:“姓劉的雖然安定了,可是姓晁的卻危險了!我要走了,你回去吧!”他父親又說:“我不能看到身遭滅門大禍”,於是就服毒自繫了。過了十多天之後,吳楚七國都反了,他們以“殺掉晁錯”為藉口。這是在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時發生的事。

    這時景帝召見竇嬰與愛盎,他二人入見景帝時,景帝正與晁錯商議軍事與調運軍糧等事。景帝向愛盎說:“你曾經輔佐過吳王,現在吳、楚反了,你的意見怎樣?”愛盎回答說:“不足憂慮呀,現在破了他們啦!”景帝問:“有什麼計策?”愛盎對答說:“希望叫左右的人退下。”皇帝叫左右的人退下,只有晁錯還在旁邊。愛盜又說:“微臣所說的凡是做人臣的都不能知道。”於是皇帝就叫晁錯也退下。

    皇帝再問愛盎,他對答說:“吳王與楚王互相寄信,說高祖的子弟各有應領有的封地,現在賊臣晁錯擅自貶謫諸侯,割奪諸侯的領地,因此才起兵反叛,以向西發兵共殺晁錯為名,其實是希望恢復了原有領地之後就罷兵。現在最好的辦法是隻有殺掉晁錯一個人之後派出使節赦免吳、楚七國,恢復他們原來的封地,這樣可使武器上滴血不沾而吳、楚七國之亂就能平定。”景帝默然思慮了很久才同意了愛盎的所奏。

    過了十多天之後丞相青翟、廷尉張歐等劾奏晁錯,結果晁錯被加上“不稱揚天子德信,想離間疏遠群臣與百姓,又想把城邑給吳國,毫無臣子之禮,大逆不道”的罪名,天子同意了“晁錯應當腰斬,父母妻子不論老小全都棄市(斬首)”極其殘酷的刑罪,在晃錯毫不知覺的情況下,他竟然身穿朝衣被腰斬在東市之上。後來,雖然景帝對處死晁錯也感到悔恨,但已經來不及了。

    班固在《漢書》中讚揚晁錯說:“晁錯急於改革政治,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沒有考慮到自身的被害”這個評語是符合實際的。晁錯極力主張提高中央政府的權力,企圖削減諸侯王地方的割據勢力,在當時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的。

  • 10 # 塵埃讀歷史

    晃錯是西漢景帝時一位足智多謀的大臣, 景帝做太子時, 他曾任管理太子府事務的太 子家令。他辦事井井有條, 很有才幹, 因而深得景帝賞識, 被稱為“智囊”。漢景帝即位後 就任命他為御史大夫。他堅持“重本抑末”(即重農輕商)的政策,反對土地兼併, 並主張 招募百姓充實邊塞, 防禦匈奴人侵, 為“文景之治”的出現做了很大貢獻。

    可是, 這樣一位處處為漢家利益著想的人, 最後卻被景帝殺了,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漢朝雖然實行的是郡縣制, 但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這些諸侯全是漢高祖的子 孫。他們勢力大, 土地多, 光齊、 楚、 吳三國的封地就佔全國土地的1 /2。這些諸侯王在國 內徵收租賦, 煮鹽鑄錢, 跟漢朝皇帝一樣富有。它們還招兵買馬, 與中央政權尖銳對立, 成 為中央集權制統一國家的嚴重威脅。晃錯見到這種情況, 就勸說景帝採取措施削弱和限 制諸侯王, 加強皇帝的權力。景帝接受晃錯削藩的建議, 著手削減了一些諸侯的封地。這 自然引起了各諸侯王的不滿, 他們對晃錯恨之入骨。

    在吳王劉濞的帶動下, 公元前1 5 4年, 吳、 楚、 趙、 膠西、 膠東、 濟南、 淄川等七個諸侯王 打著“懲辦奸臣晃錯”、 “請誅晃錯以清君側”、 “救護劉氏江山”的幌子, 發動叛亂。叛軍氣 勢洶洶地向長安進發, 景帝頓時嚇破了膽。這時一向妒忌晃錯的大臣袁盎趁機向漢景帝 說: “七國叛亂, 全是由於晃錯削藩引起的。如果按七國的要求, 殺掉晃錯, 恢復他們原來 的封地, 他們就會撤兵了。”接著一些大臣也附和著說晃錯該殺。景帝想, 那些諸侯王是與 自己同一個祖先的親戚, 而晃錯不過是個大臣而已,於是說: “如果真能夠像你們說的那 樣, 殺掉晃錯就可退兵, 我自然不會因愛惜晃錯而讓天下人受罪。”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 他下令殺掉了晃錯。

    這一天,中尉來到晃錯家。說皇帝要他上朝商議國事, 晃錯沒有遲疑同中尉上車就走 了。誰知, 車行過長安東市時卻停了下來,中尉宣讀景帝下令殺晃錯的詔書後, 就把晃錯 腰斬了。可憐晃錯一心為漢家的江山社櫻打算, 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景帝殺了晃錯後以為七國就會退兵, 誰知七國根本沒有退兵的意思。有位參加平定 七國之亂的官員名叫鄧公, 他到長安向景帝報告軍事情況, 景帝問他: “你才從軍營回來, 是瞭解情況的, 吳楚聽說我已把晃錯殺掉後願不願意退兵? ”鄧公回答說: “不會退兵的。 昊楚為了造反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了, 這次反對削地呀、要殺晃錯呀, 都不過是叛亂的藉口。 陛下你錯殺了晃錯, 你這麼一來使親者痛、 仇者快呀!以後恐怕沒有人敢給你出主意了。” 景公這才明白自己殺晃錯是犯了一個錯誤, 但後悔也沒有用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 封建社會君臣之間的關係。

  • 11 # 龍華仙島

    因為晁錯的削藩策引發了七國之亂,七國起兵檄文上主要就是“清君側,誅晁錯”,意思是君主身旁有亂臣賊子,晁錯必須要誅殺。

    很多人把漢景帝殺晁錯歸罪給漢景帝太軟弱出賣了自己老師和袁盎的進言,但卻忽略了“清君側,誅晁錯”這句話,可以說自打這檄文面對天下的時候,晁錯就已經必須得死了。如果不然,兄弟失和,禍起蕭牆的罪名就會直接指向漢景帝劉啟。

    漢景帝殺晁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起碼因兩點就必須殺。

    一:消除七王之亂的合法性和輿論基礎,你作亂的王們不是說起兵就是為了討伐晁錯嗎?晁錯一死而作亂的各種勢力就會失去人們的支援。

    二:消除和平息朝野內外的議論,把削藩引起的壓力轉移到晁錯身上,獲取一些觀望貴族的支援,就如梁王……

  • 12 # 鐵馬冰河wu

    漢初,劉邦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可是境內還分佈著大大小小的諸侯割據勢力,比如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等。此後,劉邦為夯實劉姓江山一直致力於削平諸侯, 但鑑於其親眼目睹了秦朝因不分封諸侯王導致二世而亡的歷史活劇 (彼時人認為此乃秦迅速滅亡的主因),為免重蹈覆轍 ,劉邦在剷除異姓諸王的同時,又重新在全國各地大肆分封同屬自家宗族的劉姓諸王。

    在西漢初年與民生息、無為而治的柔性國策指導下,失去了中央朝廷約束的地方諸侯王勢力日益膨脹,有些還私鑄銅錢、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有的竟鬧起了分裂,一些有識之士紛紛提出各種對策企圖對此加以抑制,其中以晁錯提出的削藩之策最為激烈。

    晁錯,西漢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漢景帝即位後,他被其任為內史,後升至御史大夫。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晁錯建議景帝行削藩之策以鞏固中央集權,景帝準備採納之。害怕被削除諸侯王位損害自身利益的吳王劉濞聯合楚王等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反叛。一時間,烽煙四起,兵兇戰危,朝廷一日數驚。

    漢景帝見七國聯軍勢大,於是採納袁盎之計,將力主削藩的晁錯腰斬於市,想以此平息諸侯們的怒火,希望叛軍罷兵息戰,但他這種主動示好的舉動反而讓吳王劉濞等諸侯認為朝廷軟弱可欺,氣焰反而更為囂張。

    漢景帝見叛軍並未因晁錯被誅而偃旗息鼓,遂決心出兵平息叛亂。名將周亞夫(時任太尉)臨危受命,經過三個月的艱苦征戰,他一舉截斷了叛軍退路,並將之擊潰,吳王劉濞等叛酋先後被殺。

    “吳楚七國之亂” 雖被平定,但是中央集權和地方割據勢力間的矛盾難以消弭,如何維護國家的統一,成了當時最高統治者以及社會精英們苦苦求索的難題。漢武帝上位後,採納文帝時的名臣賈誼在其著名奏疏《治安策》中提出的辦法,頒佈“推恩令”,核心思想是讓各諸侯國的繼承者都獲得相同的繼承權。此後,各諸侯國地盤面積愈分愈小,勢力愈發衰弱,基本無力與中央抗衡,郡縣制則最終成為社會治理的主流。不過,分封制並未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歷代王朝都會分封諸侯王,因分封而引發藩王起兵叛亂的記載亦史不絕書。

  • 13 # 華哥雜談

    晁錯該不該殺?該殺。殺晁錯可不可惜?可惜。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總結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訓。認為秦朝主要因為始皇帝完全實行郡縣制,廢分封制造成的,導致六國貴族復辟,百姓暴亂時,朝中沒有人幫忙。為了避免秦亡的教訓,劉邦與開國功臣們約定了“非劉不王”的原則,如果有非劉姓的人稱王,“天下共擊之”。

    劉邦的本意除了中央有難時,劉氏子孫會前來勤王,還有一個就是除了他劉家的人,其它人絕對不可以對皇位有異心,如果有人如此,可以“天下共擊之”,就是人人可以誅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劉邦封的王在自已的轄區就是一個“小皇帝”,擁有軍事、行政、經濟等大權,藩國還可以鑄造錢幣、專營鹽鐵,甚至可以任命官史,除了名義上還是藩王,實際上與朝廷上的那個皇帝平起平坐了。劉邦死後,藩王尾大不掉的情況成為歷經漢文帝、景帝、武帝三朝的嚴重問題,直到武帝后期,才算基本解除威脅。

    漢文帝時期,考慮到皇權的鞏固和國家積貧積弱,對藩王問題採取了妥協政策,但是到景帝時期,藩王對中央政府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甚至七個大的藩國控制的地盤超過了中央政府,削藩勢在必行。晃錯就此提出了削藩之策,得到了漢景帝的讚許和首肯。

    晁錯之死不在其主張,而是政治需要。

    大家都知道削藩是遲早的事,但誰也不說出來,因為藩王雖然確實威脅中央,必須置之死地而後快,但沒有藉口啊。劉邦封了劉姓宗親為王,現在景帝要廢除,既有違祖制,又不顧親情。所以晁錯的主張捅了馬峰窩了,藩王們本就蠢蠢欲動,這下更不幹了。景帝年青時殺了吳王劉濞的兒子,吳王早就不滿了,就想找個藉口,所以晁錯提出消藩之策,正給他們一個造反的口實,我不是要反對中央,不是想奪皇帝寶位,而是要“清君側”。皇帝身邊有小人,我發兵幫你清除。

    漢景帝殺晁錯,決不是他昏庸軟弱,而是借晁錯人頭取得政治上有利地位

    漢景帝既已堅定了削藩的決心,索性就殺了晁錯,本來削藩也沒有可以說出來的理由,現在七國叛亂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我主動誅殺晁錯,讓你沒有進兵的理由,如果再打,那就是想圖謀不軌了,如果退兵,中央就佔了上風,以後就好說了。事情果然如景帝預想的那樣,畢竟造反不成,代價是很大的,所以有的王國就動搖了,到最終真正出力的也就是那個吳王和他的吳國。

  • 14 # 一個多情的小二哥

    晁錯的死是必然的。

    七國之亂的導火索就是削藩,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叛軍打出的口號就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叛軍都是姓劉的一家人,為了緩和關係、消除造反的藉口,漢景帝必須犧牲晁錯來換取政治上的合法性。

    假如七國之亂成功,叛軍第一個要殺的也將是晁錯,不然七國之亂沒有合理依據。七國之亂不成功,就算漢景帝再怎麼寵信晁錯也消除不了,因為削藩帶來的財力、物力、國力的損耗。

    還有很多朝中同僚想讓他死,晁錯是景帝的老師,手掌大權,然而他不太會做人,與很多同僚關係緊張。比如著名的丞相申屠嘉、丞相袁盎、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等,甚至一度都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所以最後晁錯腰斬於東市。

  • 15 # 攸揚文史

    七國之亂爆發後,慌亂的漢景帝聽從袁盎的建議,殺了力主削藩的晁錯。

    晁錯無疑是個忠臣,因此建議殺晁錯的袁盎也因此背了很久的罵名。但其實這件事並不能全怪袁盎。袁盎為什麼要建議殺晁錯呢?因為晁錯想趁著劉濞造反的機會先把死對頭袁盎幹掉,袁盎是自衛。並且,袁盎早就被晁錯打擊成庶民了,正式要求處決晁錯的不是袁盎,而是朝中的一批大臣,以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三人為代表。從這三個人的官職大家應該可以看出來這三個人的分量。晁錯把他們都得罪了,基本上相當於把大臣們都得罪了。

    那是不是滿朝皆奸臣,一起害忠良呢?不然。

    反對晁錯的都是些什麼人呢?說一下張歐。他審案只要發現案子有疑點,就一定要重審。如果證據確鑿確實是罪無可赦,那他就會含淚送犯人上路。這樣的人,也想殺晁錯,我們不得不想想晁錯是不是自己有什麼問題了。

    為什麼晁錯這麼討嫌呢?史書記載晁錯的脾氣“峭直刻深”。這種臭脾氣難怪他跟其他人處不好關係。

    但只有大臣討厭他,皇帝不點頭也是不行的。漢景帝為什麼點頭了呢?恐怕是因為晁錯的無能也引起了他的厭惡。

    晁錯其實不是一個適合實幹的人。當年晁錯與賈誼兩位青年才俊並起,但漢文帝卻只重用了賈誼而不重用晁錯。因為漢文帝看了出來,晁錯是一個心懷天下的書生,有很多想法。你可以聽,但你不可以讓他去做,否則他會給你搞砸。

    可惜漢景帝沒有其父的眼光,而晁錯也果然如此。關於削藩,晁錯反覆表達削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是我們卻幾乎沒有看到晁錯有提出什麼具體措施。怎麼削藩、諸侯叛亂怎麼辦,他都不知道。

    結果吳王起兵以後,景帝就慌了。他沒想到晁錯只是個書呆子,什麼對策都沒有。而晁錯自己也在作死,他首先出了一個主意讓景帝御駕親征,他留守京城。蠢啊!亂子是你惹出來的,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你應該請纓,去為陛下戡亂。他卻讓皇上親征他留守,危險留給皇帝,安全留給自己。我猜這時候,皇帝已經開始想殺他了。

    之後晁錯又作了個死,他居然打起了公報私仇的主意,想要建議殺袁盎。結果他還猶豫,就在這個空擋,袁盎搶先一步,向景帝建議誅晁錯。之後群臣上表,晁錯被殺。

    政治實在不是誰都可以搞的,像晁錯這種人,還是隻發議論比較好。當漢景帝重用晁錯的時候,晁錯的悲劇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 16 # 夸克新基民

    晁錯之死誰之罪?

    1、其人:晁錯,西漢名士,學識淵博,治世能臣,年少時先跟隨張恢學習(申商刑名之學)法學,後又去濟南進修儒學經典《尚書》。學成後歸來一步步升到了博士。

    2、初出茅廬:晁錯上《言太子宜知術數疏》,跟文帝說太子應該知道治國之道,得到文帝的賞識,拜為太子家令(說是管家,其實是太子的老師)。晁錯能力出眾,深得太子劉啟的信任。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晁錯多次 上書好的國策,文帝更加的重用他,由太子家令升為中大夫。

    文帝期間他就提過要削藩,然而文帝沒采納,估計也是知道時機沒有成熟。

    4、文死諫:也就是晁錯死亡的原因,還是文帝時期自己曾經提過的削藩,而且上了正式的《削藩策》,上面書: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讓我想起了康熙帝削三藩的事情,跟這如出一轍,應該是歷史的重演,只不過當時主張削藩的是康熙帝,當時也是差點功虧於潰。)好了說到正題,當時幾乎所有的大臣都不同意。但是 也只有竇嬰說了出來,從此做下了樑子,也為晁錯以後的死埋下了禍根。

    5、晁錯之死:景帝強硬的下達了削藩令,沒多少天,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後面景帝就慌了,竇嬰入宮請景帝召晁錯的死對頭袁盎進宮。袁盎出計策讓景帝殺了晁錯,以洩諸侯的怒火,就跟景帝說這樣諸侯就不反了。景帝權衡之下,誘騙晁錯腰斬於長安東市。然而諸侯們並沒有因為晁錯的死而不反,晁錯死的有點冤。這都是後話了。

    為什麼景帝會這麼選擇殺掉晁錯?

    1、景帝考慮,如果殺了晁錯,諸侯就不反了,就像袁盎說的一樣,那也能接受。

    2、如果殺了晁錯,這些諸侯還反,那諸侯就失去了反叛的理由,也就是“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大臣們更會跟這自己同仇敵愾的對付諸侯。事實證明也是這樣的。

    所以殺晁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景帝當然選擇殺了他。這也是皇帝的意願,並不能把鍋都甩到小人身上。晁錯只是皇權集中的犧牲品。

  • 17 # 東語東願

    劉邦一統天下後,對劉姓同族們都封官晉爵,外加大肆封地,導致因封地太多,個個佔山為王,萬萬沒想的是,給時任的漢景帝帶來了麻煩。其實,劉邦的初衷是好的,但沒想到辦成了壞事。

    當時,漢景帝有一制御史叫晁錯,此人性情耿直,直來直去,他擔心如若搶封地這樣的事情持續下去,大漢朝命不久矣。於是有一天在上朝的時候,吳王劉濞沒有來。晁錯便大膽上書,說吳王在先皇賜給他的封地內為所欲為,軍隊也日益壯大,對漢景帝的皇位產生了影響。如果再不制止,恐怕他們會造反,大漢不保。

    漢景帝平常就對晁錯很器重,聽他這麼一講,心想這大漢江山豈不斷送在我的手裡,於是心裡下了削藩的決心。而晁錯的父親聽說了這一訊息後,便馬上從老家趕到京城,勸阻晁錯,你位高權重,又不差錢,人家都是皇上的親戚,你怎麼能管這個閒事呢?弄不好會引火燒身,我們晁家的大禍要來了。晁錯挺犟,把父親給哄回老家了。而老父親回家後,越想越怕,自殺了。父親的自殺對晁錯打擊不小,但更堅定了削地的決心。

    後來,漢景帝按晁錯的意思,先削去了幾個王的一部分封地,當剛要動吳王劉濞的時候,沒想到劉濞一下子聯合了七個劉姓封王反了,這就是史上的“七國之亂"。

    這下漢景帝有點蒙圈了,但他記得先帝遺言,在上朝時,就派了治軍有方的周亞夫去討伐,這時朝廷上很多人對晁錯是羨慕嫉妒恨,紛紛進讒言說,七國造反是為了誅殺晁錯,你把晁錯殺了,再把封地還給他們,七國就不造反了。漢景帝一時昏了頭腦,便把晁錯腰斬了。

    而事實上,晁錯被殺後,七國並沒有停止進攻,多虧有周亞夫,在他的英勇善戰下,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把”七國之亂“給平叛了。其實晁錯的死,確實被他父親說中了。

  • 18 # 沙慄

    漢景帝腰斬晁錯的導火索是:晁錯削藩

    晁錯足智多謀,深得景帝賞識。

    漢景帝即位後就任命他為御史大夫。

    晁錯勸說景帝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力量,加強皇帝的權力。因此引起了諸侯王對晃錯的怨恨。

    公元前154年,吳、楚、趙、膠西、膠東、濟南、淄州等7個諸侯王發動叛亂。

    漢景帝嚇壞了。這個時候,大臣喜盎因此嫉妒晃錯,就跟漢景帝說:諸侯王叛亂都是因為晃錯削藩所致,如果殺了晃錯,叛軍自然會失撒兵。在喜盎和一些大臣的慫恿下,也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漢景帝就真的把晁錯腰斬了。

    景帝殺了晁錯後以為7國就會退兵,誰知7國根本沒有退兵的意思。

    原來諸侯王為了造反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了,不過是以殺晃錯為藉口。

    漢景帝這才明白,錯殺了晁錯,但後悔也沒有用了。

  • 19 # 羽菱君

    晁錯畫像

    漢景帝前元二年,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景帝於第二年正式下旨削藩。吳王劉濞見朝廷削藩,不願束手就擒,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反叛作亂,史稱為“七國之亂”。結果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晁錯之死,後人多非議景帝,但我個人認為,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景帝,晁錯的死在當時是必然的。接下來請聽我稍作分析。

    晁錯的死跟他自己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作為法家學說出身的他,法家思想在他身上根深蒂固,法家思想主張性惡論,強調法律的作用,銳意改革。因此晁錯在朝廷中所表現的形象一直很冷峻,嚴厲而剛直,既苛刻又心狠。與朝中大臣關係極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竇嬰、大臣袁盎等都與晁錯有隔閡甚至怨仇。削藩開始後,面對七國叛軍,晁錯竟然建議景帝親征,自己卻留守京城,這給了一眾跟他不和的大臣留下口實。而且為了打壓袁盎,曾調查他私通吳王,讓他丟官去職,袁盎一直伺機報復,這下剛好給了他一個充當儈子手的機會。其實即使沒有袁盎,也會有其他人出現的,漢景帝接受袁盎的建議只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不然他怎麼會相信一個已是平民而且又有通敵之嫌的袁盎。這又關係到晁錯另一個必死的原因。

    漢景帝即使沒有袁盎的建議也會殺了晁錯的,這只是景帝的緩兵之計。景帝知道了七國反叛的訊息,就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個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派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攻打齊國;派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齊國、趙國的軍隊。足見他的削藩是有準備的,他更清楚七國叛亂不是為了晁錯,他派出去吳國的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的軍情彙報更印證了他的想法。他殺晁錯主要有幾點,一方面是為了砍掉叛軍們的旗號,使他們師出無名,讓自己在道義上先佔上風;另一方面是為了麻醉叛軍,讓各諸侯以為自己是個無能之輩,放鬆他們的警惕和準備;還有一個是讓群臣跟他能夠同心平叛,既然死了晁錯,諸侯還繼續進軍,那麼就是叛亂之心昭然若揭了,群臣即當對削藩和鎮壓毫無異議。結果也是如此,景帝僅用三個月就平定了七國叛亂,然後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削藩目的順利達成,進一步加大了中央集權。

    綜上所述,晁錯的死是必然的,有其個人自身原因,也有當時時局下犧牲的必要性。晁錯以自己一死,換取大漢一百多年的政局穩定,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 20 # 品牌張

    關於漢景帝,最熟悉的是文景之治;關於晁錯,最熟悉的是《論貴粟疏》和清君側。

    漢景帝為什麼要腰斬晁錯呢,其實看完《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就知道了。

    其實事情非常簡單,晁錯一直向皇帝主張消除藩王的勢力,結果吳楚七國就叛亂了,打出的口號是“殺晁錯,清君側”,一向與晁錯不和的袁盎和竇嬰就合謀向景帝進言說,七王叛亂主要是因為晁錯,把他殺了就好了,於是景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把晁錯腰斬了。當然,晁錯死了後,反叛依然繼續,所以漢景帝有些後悔殺了晁錯。

    晁錯為什麼會被殺掉,其實司馬遷在傳記有非常精確地描述。

    太史公曰: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簡單講,晁錯這個人就是有點死腦筋,還喜歡得罪人。他改過很多次法令,並且專權,惹得很多大臣和利益集團記恨他。因為和袁盎關係不好,先是把袁盎搞成了平民,後來七王叛亂的時候,他又想弄死袁盎,袁盎不得已才聯合竇嬰進言,讓皇上腰斬了晁錯。儘管晁錯這個人一心為公,想的都是為國家好,但實際上公報私仇的私心很重,更不會處理和朝臣的關係,因此結下了很多反對他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早晚會被幹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虐心的電影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