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哥說歷史

    三國時期,劉備(即漢昭烈帝)麾下有一位神機妙算的軍師,他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諸葛亮。自從諸葛亮選擇投靠漢昭烈帝后,可以說是逐步踏上了人生巔峰。他不僅幫原本就一無所有的漢昭烈帝建立起了蜀漢陣營,而且還讓漢昭烈帝成了鼎立於世的一足。

    雖然諸葛亮非常優秀,但是今天我們卻並非要單純給大家介紹他一個人,而是要跟大家介紹他和他的兩個兄弟。至於原因,其實主要是因為他們三兄弟明明同屬諸葛氏一族,卻分別選擇投靠了不同的勢力主,實在讓很多人感到無法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諸葛亮兄弟三人,投靠不同勢力主的原因和他們最後的結局吧!

    一、諸葛氏三兄弟分別投靠的勢力主。

    剛才我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諸葛亮所投靠的勢力主是漢昭烈帝,所以在這裡,我們只給大家強調一下他的那兩個兄弟所投靠的勢力主。

    首先,我們來說說諸葛亮的哥哥,也就是諸葛瑾所投靠的勢力主的情況。諸葛瑾投靠的勢力主是東吳的孫權,因為他早年的時候曾經帶著家人在江東一帶躲避戰亂,後被惜才的孫權的姊婿舉薦給了孫權,於是從此以後,他便開始過上了為孫權效力的生活。當然了,孫權也並未虧待過他,曾給予他該享有的榮華富貴和權勢。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諸葛亮的弟弟,也就是諸葛誕所投靠的勢力主的情況。諸葛誕跟諸葛亮並非同父同母的親兄弟,而應該算是諸葛亮的族弟。他投靠的勢力主是曹魏,且一度在曹魏擁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權勢。

    也就是說,諸葛亮的這兩個兄弟當時的發展情況並不比諸葛亮差多少。若非要提及諸葛亮的親弟弟諸葛均的話,那相較而言,他的發展情況可能稍微有些遜色。因為他一直追隨著自己的哥哥諸葛亮,所以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單獨效忠於某個勢力主的可能。不過這倒是無所謂,畢竟在親哥哥的照拂下,他過得還算是蠻不錯的。

    二、諸葛亮兄弟三人投靠不同勢力主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同族兄弟理應效忠於同一個勢力主,這樣才利於站在同一個立場考慮問題。可偏偏諸葛亮跟他的那倆兄弟非要去效忠於不同的勢力主,這就實在讓人感到有些不解了。畢竟這樣一來,他們三兄弟很有可能會因為工作問題而成為彼此的死對頭。其實,諸葛亮兄弟三人這樣做是有原因存在的。

    第一個原因是,他們三人都有各自的立場和想法。比如說諸葛亮吧,他就認為漢昭烈帝是最值得天下之人歸順的勢力主。而他的那倆兄弟,則認為孫權和曹魏諸王才是最值得天下之人歸順的勢力主。如此一來,自然就會出現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情況。

    第二個原因是,為了分散風險。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是這樣的:當時天下的局勢非常混亂,各地征戰不斷。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他們集中效力於同一個勢力主的話,那萬一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犯下了大錯,那剩下的這些同族之人就有受到牽連的可能。若是情況極其嚴重的話,他們諸葛氏一族甚至有被團滅的可能。為了避免如此嚴重的情況出現,各自效忠於不同的勢力主,明顯對整個家族要好一些

    三、諸葛亮兄弟三人最後的結局。

    諸葛亮最後的結局(未完成漢昭烈帝遺命便追隨漢昭烈帝而去),想必大家都是較為清楚的。畢竟相較於他的那倆兄弟而言,他的知名度更大一些。所以在這裡,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那倆兄弟最後的結局。諸葛瑾和他的兒子諸葛恪雖然在東吳有極其風光的時候,但是因諸葛恪弄權遭誅,所以連帶著他的三族也遭到了誅殺。至於諸葛誕,他及其後人的結局也非常慘。不僅他本人慘遭殺害,而且他的族人和手下也都紛紛被人消滅乾淨了。

    所以可以說,諸葛氏三兄弟最後都沒有能夠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謀得什麼福祉,算得上是很慘了。只不過起碼這樣一來,當時他們的部分族人還是有機會存活下來的。就算過不上多麼好的日子了,也總比被團滅要來得更幸運一些吧?若是諸葛亮當初跟他的兄弟們都去效忠於同一個勢力主,那搞不好可能他們最後能得到的結局會更慘。

    總結

    當然了,這一結果也跟他們的子孫後代在才能方面,都無法跟他們的才能相提並論有一定的關係,畢竟那是個靠才能“吃飯”的時代。沒很大的本事,又怎麼可能過得下去呢?

  • 2 # 小龍女5505

    諸葛亮三兄弟選擇投靠不同勢力既分擔了風險,又各為其主,獨立生存於亂世。可惜諸葛亮三兄弟結局都悲慘淒涼無善終,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末成憂憤成疾病死五丈原,一子諸葛瞻一孫諸葛尚為蜀漢盡忠到生命最後一刻,戰死綿竹血染沙場。東吳大將軍諸葛瑾因長子諸葛恪的專權被東吳權臣孫駿滿門抄斬、盡滅三族。曹魏猛將諸葛涏也因捲入曹魏皇權之爭,起兵討伐權臣司馬昭而被武將胡奮所殺、並被滅門誅族。

  • 3 # 御前帶刀侍衛

     三國時代,神秘的諸葛家族

      很多人可能很奇怪,諸葛亮莫非還有什麼背景嗎?其實關於諸葛亮的身世背景,是個正兒八經的學術問題。各位小夥伴在看了三國背景的各種的電影、電視劇、京劇、舞臺劇等,有沒有聽過一個關於諸葛家族的玄妙說法?說的是“龍、虎、狗分侍三國”。看起來好厲害的樣子,當然也有點摸不著頭腦,誰是龍?誰是虎?誰是狗?據《太平御覽》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野服其弘雅”。所以說龍虎狗說的就是諸葛家的三兄弟,分別就是哥哥“諸葛瑾”、弟弟“諸葛亮”,以及一個堂弟叫“諸葛誕”。

      同出一室的三個人,分別效力三個國家。諸葛亮被劉備重用,蜀漢丞相,這是龍。諸葛謹報效東吳,做了孫權的謀士,是個虎。諸葛誕投奔魏國,和夏侯玄一起官至大將軍,是為狗,弟兄三人為什麼要各為其主呢?俗話說的好:“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出門在外,有個兄弟幫襯,一起抱團打拼,往往是可以事半功倍的。但諸葛家那三兄弟不這麼想,整個諸葛家族在漢末三國佈局之深、分散之廣、歎為觀止,它的影響甚至遠不止這三個人。

      東漢末年,士族門閥格局的誕生

      常言道: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凡有了好事,第一時間就先得給自己家人安排上。這在東漢末年門閥政治盛行的大環境下尤其凸顯。那麼什麼叫門閥政治呢?簡單的說,皇權旁落、權力中空的時候,大家族們開始壟斷起政治和軍事勢力來。東漢末年,臣子的權柄之重,遠超前代,拿漢獻帝來說,董卓、李傕、曹操,稍微有點實力的集團,都可以輪番欺負挾持他。在士族崛起的年代,越來越多傑出的氏族組成了家族門閥,希望在亂世中分得一杯羹,就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紹,還有還有河間溫縣的司馬家族。囂張的臣子拖家帶口,一代又一代輪番湧現。司馬懿一口吃不下曹魏,還有他兒子司馬昭和司馬師,如果兒子沒有完成任務,還可以由孫子司馬炎來完成,這就是家族的力量。

      家族門閥本是東漢末年共榮的產物,大家族裡的貴公子,一個個都是含著金鑰匙出身,出門都是名駒寶馬,就連腳凳子都是鑲金的,出門帶著8個保鏢,先不論會不會培養成“袁譚”、“袁尚”那樣的敗家子,至少起跑線比其他混江湖的草莽漢子高了不知多少。所以即便子孫不才,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說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亂世出人才,但更出鬼才。人人都在抱團取暖的時候,諸葛家很奇怪,弟兄三人挑選了不同的老闆,最被我們熟知的那就是美貌與智慧的化身“諸葛先生”,諸葛亮他投奔劉備的時候27歲,當時的天下已經亂哄哄打了十多年了,他還在自己家的茅屋裡邊宅著,那麼此時的諸葛亮會像《三國演義》裡邊描寫的那樣,淡然自若嗎?

      待業在家的諸葛亮,一遇風雲即化龍

      古人說“三十而立”,他已經27了。再有三年就立不起來了。這算是高齡的待業青年,他能不焦慮嗎?此時諸葛亮面臨著兩個選擇,要不然就去江東投奔廣攬英才的孫權,要不然投奔正招攬自己的荊州劉表那裡。去東吳可以跟哥哥諸葛瑾做同事,去荊州可以坐享完美戰略要地的荊州,無論哪一邊,其實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個牛人他牛就牛在這兒,他永遠不會做出讓你能猜得到的決定。諸葛亮到底想什麼呢?他是在等。等什麼呢?一個亂世的機會,您想如果沒有秦末大亂,劉邦可能就在泗水當一輩子亭長,就比如《天龍八部》裡,慕容復是整天嚷嚷著要復國,但實際上什麼也幹不了。

      荊州已經和平了20多年了,他去能幹什麼?一抬頭就能看見自己的上線。這對有雄才大略的人是最大的殘忍。因為他不想繼續碌碌無為下去,也許只有曹操南下討伐荊州,繼續攪動時局,才是他諸葛亮建功偉業的機會。而能抵禦曹操的一定不是啃老本的劉表,而是有著創業決心,並且一直跟曹操死磕的劉備。建安12年,劉備來到隆中求見的時候,諸葛亮的內心應該是躍躍欲試。他在“隆中對”裡邊就闡述了實事和格局,其中有一句“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就完美擊中了劉備的內心,二人是一拍即合,達成共識。建安13年,也就是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第2年,曹操果然率軍南下,此時劉表死了,新任荊州牧劉琮帶領全州投降,此刻屬於諸葛亮預料中的亂世時局來了。

      公私分明的諸葛瑾,平步青雲

      相比起27歲還沒有找到工作的諸葛亮,他的哥哥諸葛瑾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建安5年,26歲的諸葛瑾因為躲避戰亂來到了東吳,後來被推薦到孫權這,才開始走上了和諸葛亮不一樣的政治舞臺!弟弟在蜀國,哥哥在吳國。吳蜀兩國偶爾還短暫的聯合了一下,但聯合也只是為了共同禦敵,畢竟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可這個並不代表吳蜀兩國就是朋友。就比如後來吳國大將呂蒙破荊州,導致關羽被殺,吳蜀一家親徹底破裂,這就是典型的一個例子。那麼問題來了,難道說兩邊的老闆們真的就用人不疑,就不怕諸葛兄弟倆私下串通,洩露一下軍事機密什麼的嗎?

      事實證明諸葛瑾還真不是那樣的人。建安20年,孫權派遣諸葛瑾出使蜀國。《三國志》記載:“權遣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什麼意思呢?諸葛瑾出使蜀國的時候,碰見了弟弟諸葛亮,兄弟兩個人見了面,沒有拉家常說閒話,只談了公事,可見兩個人都是非常的盡職、非常的忠誠。諸葛瑾的老闆孫權確實很喜歡這位下屬。有一次劉備率著大軍伐吳,孫權又派諸葛瑾做和事佬前去求和,這有人心裡不踏實,誰知道諸葛瑾能幹什麼事?這沒準投奔他弟弟去了。孫權不高興,說了這麼幾句話:“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 子瑜之不負孤, 猶孤之不負子瑜也 。”透過這段話大家就看出來了,孫權對諸葛瑾那是一萬個放心,憑著自己的能力加上孫權的信任,後來諸葛瑾也算是平步青雲,官至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他的兒子諸葛恪當上了吳國的丞相,掌握了東吳的軍政大權。

      陷入權力鬥爭的諸葛誕

      同樣當上大將軍的還有諸葛亮的堂弟,身在魏國的諸葛誕,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魏得其狗”。這裡的狗並不是罵人,而是功臣的意思。如果說諸葛亮和諸葛瑾是蜀吳兩國的最強大腦,那麼諸葛誕就是魏國的超級兵器,武力超群,作戰能力強,被魏國任命為徵東大將軍。這位諸葛大將軍早年間和司馬師有過不少次的親密合作,他先後協助司馬家平定了毌丘儉、文欽等淮南三叛中的前兩次叛亂。但他沒想到諸葛誕自己是淮南三叛裡邊最後的一叛。這是怎麼回事?其實當時魏國的政局正處在非常敏感的時期,司馬氏正在一步步蠶食曹魏的江山,一切不安分的力量都將受到大小不等的打擊。毌丘儉、文欽之所以叛亂,就是因為不滿司馬家的一家獨大,只是沒有想到諸葛誕在平定了叛亂之後,司馬師那麼快就把槍口對準了自己,還來得那麼快,那麼兇猛。諸葛誕只好在淮南奮起反擊,只是實力懸殊,最後還是失敗被殺,並且是被夷滅了三族。

      按理說,既然諸葛家族的人分散的如此之廣,那麼即使在戰場上相遇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巧合的是,就在諸葛誕還在魏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就碰上吳國的諸葛恪了。這諸葛恪就是諸葛瑾的兒子,嚴格來說他是諸葛誕的堂侄。這場魏吳大戰發生在孫權去世的前後,在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孫權命諸葛恪封鎖了東興的水上堤壩,來提防魏國趁機南侵。而魏國的大將軍司馬師,則希望趁東吳新皇帝剛剛繼位,政權不穩的時候,發兵攻打東興,以此來破壞吳國的防禦。

      面對司馬師的戰略規劃,魏國的武將們是紛紛獻策,其中就有鎮東將軍諸葛誕,而他的對手就是時任而他的對手,就是時任東吳太傅,親率四萬大軍趕來的諸葛恪。此時的東興,一場諸葛戰諸葛的好戲就要上演了。當時諸葛誕和另外一個大將軍胡遵共率領了7萬魏軍進攻東興,但是由於城池在高處,一時無法攻下。魏軍兵力過大,狹窄的山路並不能全部容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地形雖然不利魏軍,但那裡也是7萬大軍。諸葛恪雖然手下兵少的可憐,卻並沒有一籌莫展,相反,他還出了一計奇招!就是不穿衣服,在冰天雪地裡面打裸仗!

      據《三國志》記載,“時天寒雪,魏諸將會飲,見贊等兵少,而解置鎧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盾,倮身緣遏,大笑之,不即嚴兵。”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魏兵們漫天大雪,在這大堤上喝酒烤火,不知從哪兒冒出一小隊光著膀子拎著刀的壯漢,士兵們看著都樂得不行,可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捨棄了長矛長戟的裸身大漢,都是諸葛恪在幾年前精挑細選招募來的丹陽兵。

      這些丹陽兵身強體壯,不僅能抗揍,還很抗凍。僅僅3000多人,由先鋒丁奉和留贊帶領,就直勾勾得殺向了魏軍的陣地。此時魏國士兵已經凍得手腳發麻了,任憑人數太多,反正凍得連兵器都拿不穩了。再加上東興守軍和諸葛恪的主力夾擊,很快就敗下陣來了。諸葛恪對戰場的佈局瞭然於心,謀略也可謂是步步連環,滴水不漏。他一手訓練的精銳之師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擊退了魏國的大軍之後,他在吳國的威望和權力達到了巔峰。吳主孫亮在大軍凱旋歸來之後,封他為吳國丞相。但是令人扼腕嘆息的是,諸葛恪自從東興大捷之後,開始有點輕敵自大,次年就大舉北伐,最終在東吳的噩夢城市合肥,再度落敗。回國後又陷入了政局風波,被孫亮和孫峻聯合刺殺。

      諸葛家族佈局三國,滿盤皆輸

      回過頭來再看看諸葛家族的三次押寶,龍虎狗在三國分別成立一方勢力,結果誰也沒有想到會落得個滿盤皆輸的局面。諸葛亮的兒子在保衛綿竹之戰中力竭戰死!諸葛瑾的子孫因為兒子諸葛恪的窮兵黷武,百姓怨聲載道,權臣懷恨在心,在孫權死後沒有庇護的敏感時期,最終慘遭滅門之禍。諸葛誕被司馬家當成肅清政敵的主要物件,也落得了被夷滅三族的下場。諸葛家分批下注的如意算盤算是失敗了。就在大夥很感慨諸葛家血脈徹底斬盡的時候,也出了個奇事。諸葛家沒有完全絕後,除了退出歷史舞臺的諸葛子孫,諸葛誕的長女依然活躍在魏晉的舞臺上,後世稱為諸葛太妃。

      天道好輪迴

      她因為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所以說沒有被處於死刑。說來也巧,諸葛誕的這位女兒有個兒子叫司馬靚,司馬靚有個兒子叫司馬睿。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晉元帝。歷史就是愛開玩笑,魏、蜀、吳三國相互征伐了幾十年,那麼多英雄跟隨潮流,折騰了半個世紀,最後司馬家摘取了勝利果實。諸葛家分別侍奉三國的君主,權高勢重也都沒得到好下場,然而最後誰想得到諸葛誕的曾外孫成了東晉的開國皇帝,真是天道好輪迴啊

  • 4 # 江湖小曉生

    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三位人才同時去了三個不同的國家。其中諸葛瑾去了東吳,諸葛亮去了季漢,這兩個是親兄弟。還有一個族弟諸葛誕,去了曹魏。

    有人就認為,諸葛家族這樣的安排,是為了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所以才會這麼安排。這種說法實在是有些好笑,難道你天真的以為,他們的未來真的是長輩們安排好的嗎?

    還有諸葛誕是諸葛亮的族弟,只是跟諸葛亮共用一個幾百年前的祖先罷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兩個人除了姓氏相同,甚至都不認識。又怎麼會有這些安排呢?

    01諸葛瑾前往東吳,那是他憑藉人脈關係打通的仕途之路。

    諸葛瑾和諸葛亮的父親早早去世,諸葛瑾年紀最大,並沒有承擔起家裡的重擔,而是雲遊四方。美其名曰遊學,實際上就是到處混飯吃。

    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也。漢末避亂江東。值孫策卒,孫權姊婿曲阿弘諮見而異之,薦之於權,與魯肅等並見賓待,後為權長史,轉中司馬。建安二十年,權遣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三國志》

    不排除諸葛瑾走的時候,帶走了家裡大多數錢財,所以他才有了遊學的資本。可這就苦了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了,這倆孩子都還很小,父親去世的時候,諸葛亮才8歲大。大哥這麼個玩法,他們根本活不下去。

    叔叔諸葛玄看不下去了,所以就把這兩個孩子接了過來。所以諸葛亮的童年,是在叔叔諸葛玄家裡度過的。

    可惜的是,當時正值亂世,諸葛玄也混的不怎樣,所以諸葛亮和諸葛均在荊州南陽找了個農家樂做了起來,兩個人一邊種田一邊讀書,一邊招待劉備這樣的城裡人。諸葛瑾的命運完全不同,他曾經在洛陽遊學,博覽全書,所以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位就改變了諸葛瑾的人生,他便是弘諮。弘諮是孫權的姐夫,他覺得諸葛瑾才智過人,所以將諸葛瑾推薦給了孫權。在這種情況下,諸葛瑾成為了東吳的大臣。

    由此可見,諸葛瑾投奔東吳,其實是因為有好朋友的推薦,壓根就不是家族的安排。此前他也拋下了自己的兩個弟弟,外出遊學,沒有盡到兄長的責任。

    所以說諸葛瑾後期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表面上關係不錯,其實兩個人只是表面上親密,否則諸葛亮也不可能不去東吳投靠自己的哥哥了。

    02諸葛亮輔佐劉備,那是三顧茅廬後的情深義重。

    諸葛玄去世以後,諸葛亮和諸葛均小日子可就不好過了。過去開農家樂,好歹有個叔叔帶著一幫有錢人過來吃吃喝喝釣釣魚。

    可叔叔這個時候去世了,諸葛亮兄弟倆只能自力更生。哥哥諸葛瑾混得再好,也沒有想過回來看一眼自己的兩個傻弟弟。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三國志》

    這個時候諸葛亮開始給自己佈局,他認為要想聞名天下,就必須要打廣告。所以在老師和朋友的一番吹噓之下,諸葛亮臥龍的名聲就傳開了。

    這樣還不夠,諸葛亮為了早點進入仕途,甚至迎娶了名士黃承彥的醜女兒黃月英。據說諸葛亮長得非常高大帥氣猶如神人,可是他老婆矮小瘦弱,面黃肌瘦,雖然出身大戶人家,卻跟每天吃不飽飯一樣。

    廣告是為劉表這樣的一方諸侯打的,針對的客戶都是大客戶。誰也沒想到一窮二白的劉備居然跑來競標了。

    按道理開標的時候少於三個人競標,那就作廢了。為此諸葛亮在前兩次評標的時候,都把劉備當成廢標來處理。可是左等右等,冬去春來,還是沒有一個其他競標者,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終於與劉備見面。不管公司大小,肯發工資就是好老闆。在與劉備的一番商談以後,諸葛亮深受感動。這一家小作坊居然有上市的想法,果然是志向遠大,所以諸葛亮是被劉備的真情給打動的,也不是被安排的。

    而且後來劉備建立季漢帝國,也不是諸葛亮事先就能安排好的,三分天下只是諸葛亮長大以後的構想,拋棄他們的諸葛瑾又怎麼可能知道呢?

    03諸葛誕在曹魏做官,那是地理位置限制的原因。

    諸葛誕表示,這裡面根本就沒我什麼事。正如劉備的同宗兄弟有十幾萬人一樣,諸葛亮的同宗兄弟也不在少數。

    諸葛亮的祖先諸葛豐是西漢的司隸校尉,好歹也是個大官,所以琅琊郡這一片都是他的子孫後代。經歷了幾百年的傳承,諸葛家族的人數鐵定不少,沒有一萬也得有個七八千人,畢竟是官宦子弟,基本上都能娶妻生子。

    諸葛誕字公休,琅邪陽都人,諸葛豐後也。初以尚書郎為滎陽令,入為吏部郎。人有所屬託,輒顯其言而承用之,後有當否,則公議其得失以為褒貶,自是群僚莫不慎其所舉。累遷御史中丞尚書,與夏侯玄、鄧颺等相善,收名朝廷,京都翕然。言事者以誕、颺等修浮華,合虛譽,漸不可長。明帝惡之,免誕官。會帝崩,正始初,玄等並在職。復以誕為御史中丞尚書,出為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三國志》

    諸葛誕和諸葛亮就是其中兩個,他們雖然都是琅琊郡人,可是未必就見過彼此,因為諸葛亮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叔叔諸葛玄走南闖北了。

    而諸葛誕是正兒八經的琅琊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臨沂人。諸葛誕發跡的時候,琅琊已經是曹魏帝國的地盤了,他不在曹魏做官,難道還不遠萬里辦護照辦簽證,前往東吳或者季漢嗎?這完全沒有道理。

    所以諸葛誕在曹魏做官,那也不是家族長輩們安排的,而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正如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在東吳做官,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季漢做官,這都是地理位置限制的原因。

    總結:諸葛家族在三國出的人才多,這倒是真的。諸葛亮在季漢王朝擔任丞相一職,地位崇高,大權在握。諸葛瑾在孫權那邊也是重要的謀士,後來更是被任命為大將軍、豫州牧。諸葛誕在曹魏混的也很好,一路做到了徵東大將軍,手握重兵。雖然最後兵敗被殺,可是完全不影響他此前的地位。除了這三個人,他們的下一代裡也有人才。比如說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在東吳後期大權一把抓,成為孫權的託孤重臣,可以說是權傾一時。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雖然才能一般,但是全都是忠義之士,為了季漢帝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參考資料:《三國志》

  • 5 # 原創影視剪輯

    一、諸葛三兄弟分別去了哪裡?

      諸葛三兄弟分別是誰,他們是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其實將這三人稱為諸葛三兄弟似乎有失偏頗,因為還忽略了一個人就是諸葛均,真正的諸葛兄弟應該是諸葛四兄弟,即應該是諸葛瑾、諸葛亮、諸葛均、諸葛誕。另外,諸葛亮還有兩個姐姐,那我們就算諸葛四兄弟+諸葛二姐妹,他們分別去了哪裡呢?

      先是諸葛瑾,這個大家都很熟悉,諸葛瑾去了吳國,成為了吳國的重臣;再是諸葛亮和諸葛均,這兩人去了蜀國,諸葛亮成為了丞相,諸葛均當了校尉;最後是諸葛誕,諸葛誕去了魏國,官至徵東大將軍,也可以說是一方重臣了。

      再說諸葛二姐妹,大姐嫁給了荊州望族蒯祺, 二姐出嫁龐德公之子龐山民。

      二、為何各奔東西?

      諸葛四兄弟為何各奔東西了?這就是大家族的“押寶式”的人才輸送了。

      東漢末年是一個混亂的時期,各大諸侯層出不窮,究竟誰能奪得天下,誰也看不清楚。因此大家族為了保全自身,就需要輸送人才到不同的諸侯身邊,這樣無論哪一方獲勝,都有自己的人才在那邊可以延續、壯大家族。因此各大家族就開始了“押寶”,諸葛四兄弟的選擇就是押寶的結果。

      當時不僅僅是諸葛家族在押寶,重要的大族基本上都在押寶,如荀氏家族。荀氏家族的押寶能力似乎更勝一籌,前期先是分別加入曹操集團與袁紹集團,後來全力輔佐曹操集團,再後來又投靠了司馬集團。可以說這押寶能力也是非常厲害了。

      至於諸葛二姐妹為何都嫁給了荊州望族?這就是聯姻的作用了。諸葛家族為了躲避戰火,來到了荊州一帶,因為初來乍到,立足不穩,因此就透過聯姻而得到荊州大族的支援以延續家族。

      三、最終如何?

      那麼諸葛家族如此押寶,最終結局怎樣呢?

      諸葛瑾做到了吳國重臣,最後病死,吳國滅亡,可以說這個寶沒有押好;

      諸葛亮和諸葛均加入了蜀國,做到了蜀國重臣,但是最後蜀國滅亡,諸葛亮之後很多人都死在了抵抗魏國的戰鬥中,可以說是滿門忠烈,但是仍留下不少後人,押寶也沒成功;

      諸葛誕加入魏國,做到了徵東大將軍,手握兵權,但是後來因為反抗司馬昭的統治,起兵謀反,以失敗告終,諸葛誕被殺,夷滅三族。

      以上便是諸葛亮家族的三兄弟各自投奔的陣營以及最後的結果,其實還是不同的,怎麼說呢不管我們選擇什麼其實只要是自己心甘情願就好,成功與否自己衡量便是,功過是非其實還是讓後世自己評說吧!

  • 6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國亂人心必亂,誰也看不準天下落到誰的手裡。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別說是兄弟,還因諸葛亮父母早喪,弟兄衣食無著,不想法子咋辦。諸葛瑾是老大,年齡大些,能出門謀生,這出門也是漫無目的的。江東之地,一向富足,就是討飯也能討到一點,所以諸葛瑾到南方謀生。由於諸葛氏族連續幾代都做官,子孫讀書的機會多,有才華的人也多。孫權的一個親戚發現諸葛瑾有才華,將諸葛瑾推薦給孫權,這是諸葛瑾投奔東吳的原因。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隨叔叔逃荒到南陽臥龍崗,躬耕自資。待到諸葛亮有才華的時候,由於徐庶走馬薦諸葛,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廬,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感。便答應輔佐劉備。諸葛均是一直跟著諸葛亮的。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一直在老家琅琊生活,這裡是曹魏的地盤,到魏國做官是理所當然的,應當輔佐曹魏。

    諸葛瑾在東吳混得不錯,得以善終。可他的兒子諸葛恪由於專權遭誅,結局悲慘。

    諸葛亮的才華好些,但也未能如願,“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留下遺憾,病逝五丈原。他的兒子諸葛瞻、諸葛尚戰死沙場,滿門忠烈。

    諸葛誕在曹魏一直混得很好,官至大將軍,由於參與曹魏爭權,被司馬昭滿門抄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失所望!遼籃鋒衛搖擺人劉志軒本賽季一落千丈,場均4分淪為邊緣球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