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央湖畔荷花

    1、可以多走走,運動一下,但一定要適度,注意安全

    2、坐小凳子,練習深蹲,但一定要動作輕緩一些注意安全

    3、多爬爬樓梯

    4、多喝水

    5、用毛巾粘溫水擦拭乳頭,一天三次或四次,這是促宮縮的好方法,也就是讓胎兒早點入盆,早點生產的方法,是有效的

    這些都是一些小的輔助方法,但一定要遵照醫生的囑咐來進行,一切都以安全為第一位

  • 2 # 孕產育嬰精選

    39周還沒入盆,怎麼辦?

    孕媽你好!入盆是指在分娩前,寶寶如果胎位是頭位的話,寶寶就會以頭朝下,屁股朝上的姿勢,全身蜷縮排入到媽媽的骨盆腔裡面,並且與骨盆是銜接不浮動的,寶寶入盆了就不會出來了,這也是寶寶在為出生做準備呢。

    一般懷孕進入孕晚期,很多孕媽都會希望寶寶能夠快點入盆,因為寶寶入盆就意味著馬上就能卸貨了,隨時有可能待產,但有的寶寶卻是遲遲不入盆。

    寶寶什麼時候入盆呢?

    寶寶入盆的時間有早也有晚,有少部分孕媽要等待分娩前才會入盆,而有的孕媽32-34周左右就已經開始入盆了,有的孕媽呢就是邊生邊入盆,還有的孕媽直到生產前都不會入盆。

    一般來說頭胎媽媽大概在36周左右就會入盆了,對於二胎的孕媽來說大多數要等到分娩前才會出現入盆的跡象。

    寶寶遲遲不入盆孕媽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不是病理性因素導致寶寶不入盆,那麼孕媽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 3 # 龍哥的慢生活

    網上方法很多,不過我結合我媳婦的實際給你說,有的寶寶到生也是頭高。後期多走動。爬樓梯確實有用!如果過了預產期要天天監測孩子的情況,如果一切正常也不用著急,如果有變化可以打催生針輔助生產!

  • 4 # 風加分

    1:散步

    2:瑜伽球,坐上面,能幫助骨盆的開啟,寶寶發動時候也能坐上面,緩解宮縮的疼痛,幫助順產。

    3:非常理解焦急的心情,別擔心,你和寶寶平安最重要,大夫到時候會想辦法,寶寶有時候想晚點出來的,做好產檢,能順產很好,有必要順剖腹產也很好,這個過程誰也無法權衡哪個更好,做好兩種準備,剖腹產後都是貼膠帶,不會有難看的疤痕

  • 5 # J媽學堂

    39周還沒入盆,怎麼辦?

    生小孩對於很多沒有經驗的年輕父母來說都是他們人生當中一項重大的挑戰,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非正常的現象總是讓他們慌亂i,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小徐懷孕期間就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39周了還沒入盆,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呢?

    1. 處理好心理,不要著急

    遇到這個問題就怕是很多人一下子就慌了,他們沒有足夠的經驗而因此恐懼,但其實孕期是不能夠使自己出現這些負面情緒的,最好的就是調整好心態,時刻保持身心的愉悅感。

    2. 適當進行檢查,不能不重視

    產前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平時身體狀態若是發生什麼異常的話,一定不能忽視或擱置不理,經常去醫院做定期的檢查,保證肚子裡的胎兒正常發育,正常生長是每個準爸媽的職責。

    3. 適量運動

    孕期很多問題都要加強重視,以確保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6 #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什麼是入盆?

    在妊娠晚期,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透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這個過程就叫做入盆。胎兒入盆後,因為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所以 ,孕媽通常會感到腹部有一陣下墜感,像要掉下來的樣子,有些孕媽會不自覺地用手托住下腹部,以緩解下墜感。

    同時,因為胎兒入盆下墜,壓迫到膀胱的症狀會更嚴重,導致孕媽尿頻也更加明顯,並伴隨著腰痠腿痛等症狀。但其實每個孕媽媽入盆的時間都不相同,特別是經產婦,有時會邊入盆邊分娩,所以39周還沒有入盆是很正常的。

    胎兒遲遲不入盆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1、羊水過多或者前置胎盤,都會影響胎寶寶入盆。羊水過多時,胎兒的活動範圍較大,導致胎位異常而無法入盆。

    2、胎兒過大,而孕媽骨盆狹窄等,胎兒就算想入盆也不得其門而入,影響胎兒入盆。有時侯孕媽肚子可能就會繃得比較緊,改變了胎寶寶頭部和骨盆的角度,這種情況就是頭盆不稱,胎寶寶當然入盆困難。

    3、孕媽因為工作,或是其它原因久坐不動,那你的寶寶的腦後部朝向你的脊椎骨,改變了有效的最佳入盆姿勢,導致寶寶就很難入盆。

    入盆就是為準備分娩做準備。如題描述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孕媽不必過度焦急。

    孕媽應該積極的去配合醫生查明不入盆的原因,在胎位正確的前提下,如果孕媽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適當的爬爬樓梯、散散步,下蹲等。這樣對胎兒入盆是有一定幫助的。

    胎兒不入盆,孕媽會怕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這是人之常情。只要找到原因,如果臨近預產期了胎兒還是不肯入盆,孕媽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認真聽從醫生的指導。現在醫學這麼發達,能順產固然好,實在不行還可以剖腹產,只要胎寶寶健康,都是天使寶寶。

  • 7 # 叮麻育兒

    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怎麼辦?

    雖然大多數孕媽都是孕36周胎兒入盆,但是仍有很多會提前或者延後,甚至是分娩時,邊分娩邊入盆,所以題主孕39周胎兒還沒有入盆,也不要太擔心。

    至於能否影響分娩時間與方式,只要胎兒大小合適,胎位正常,孕婦各方面沒問題,那就不要擔心,胎兒沒有入盆也不會影響分娩的。

    01胎兒為什麼不入盆?

    胎兒為什麼遲遲不入盆呢?原因還是比較多的:

    1.胎位不正。正常的胎位是頭位,頭部在下,入盆的機率更高一些,但是如果胎兒橫位,橫臥在孕媽媽肚子裡,是無法入盆的;至於臀位,屁股朝下,是有入盆的可能的。

    2.胎兒偏大。如果胎兒偏大,或者孕婦的骨盆偏窄,即使胎位正常,但是頭盆不稱,也是無法入盆的,這種情況,一般會建議剖腹產的。

    3.羊水太多。如果宮內羊水太多的話,或者胎兒腦積水,也會影響胎兒入盆的。

    4.不願意入盆。還有種情況,胎兒大小合適,胎位正常,宮內羊水也適量,但是胎兒就是不肯入盆,很可能是孕媽媽長時間坐著躺著不運動導致的,這種情況不要擔心,後期可以透過運動或者陣痛後的宮縮力,幫助胎兒入盆分娩。

    02如何幫助胎兒入盆?

    1.散步。孕39周肚子已經很大了,運動還得舒緩一些的好,可以每天在家人的陪伴下散散步,不僅有利於胎兒入盆,還有助於身體健康,幫助分娩。

    2.爬樓梯。很多朋友去醫院的時候,經常看到樓梯上有很多孕婦,她們肚子已經很大了,正在家人的攙扶下艱難的爬樓梯,這也是為了分娩。平時孕媽媽也可以在家裡,然後家人的攙扶下,爬樓梯試試,注意不要太多,不要太累,適量即可。

    3.下蹲運動。可以在家做下蹲運動,用手扶著椅子,然後雙腿分開合適的距離,膝蓋慢慢彎下,讓骨盆慢慢下移,然後再慢慢站起,重複幾次,累了就歇歇。注意,動作一定要慢,保護好自己不要受傷,也不要太累。

    4.產前體操。孕媽媽還可以做一下孕婦瑜伽,產前體操訓練,不過得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還得有人陪著,避免受傷。

    03還需要注意什麼?

    很多朋友即使走再多路,胎兒也不願意入盆,每天都感覺很焦躁。建議大家放平心態,不要太焦躁,只要胎位正常,胎兒大小合適,羊水量適中,沒有其它異常情況,即使胎兒不入盆也不要擔心,等到了分娩前,宮縮開始後會促使胎兒入盆分娩的。

  • 8 # 逗逗爸的生活日記

    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怎麼辦?

    對於不少生過孩子的寶媽們,都知道在臨產前,胎寶寶就會為自己的出生悄悄地提前做準備了,而這個準備的過程就叫“入盆”,入盆也是分娩的前奏和訊號,肚子裡的胎寶寶在告訴準媽媽,準備迎接本寶寶出來了哦。

    一般來說,孕晚期胎兒入盆的時間大概會在36周--38周之間進行,按照這個正常的入盆時間,很多孕媽都會在入盆後感覺都各種跡象,首先就是呼吸一下子就通暢了很多、食慾大開、肚子的高度和位置會明顯下降一點,而且小腹墜脹、小便的次數也變多了,這些跡象都是胎寶寶入盆之後孕媽的感受。但是不少孕媽表示,自己到了孕晚期39周了,胎寶寶還是遲遲不入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怎麼辦?

    如果到了孕39周胎寶寶還沒入盆,建議各位準媽媽先不要過度擔心和緊張,39周沒有入盆可能並不會影響最後胎寶寶的順利出生,雖然,不少的孕媽媽都是在36周-38周胎兒順利入盆,但是也還有不少的孕媽要到39-40周的時候,胎兒才會完全入盆。

    因此,建議這個時候各位喜歡長期坐著的準媽媽們應該要起來運動運動了,長期保持坐姿會影響胎兒入盆的。在孕後期的準媽媽們可以多去外面散散步(每次最多半個小時就要停下休息),準媽媽還可以在家做做舒緩瑜伽等,在孕後期臨近預產期的時候還是沒有入盆的話,可以多去走走樓梯(這個只是建議,如果要走,最好有人陪),坐著的時候儘量採取側坐,讓膝蓋低於肚子的高度,這樣才能更促進入盆哦。當然,也可以直接去醫院產科諮詢醫生,聽取醫生的建議。

    最後,希望各位孕媽媽到了孕晚期的時候,一定要時刻觀察胎寶寶的動向,稍微有風吹草動,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到了36周左右的時候,胎寶寶沒有入盆,就應該密切注意了,如果胎寶寶長時間無法入盆,就要及時檢查,做好應對措施,不能因為自己的馬虎大意,給胎寶寶帶來是傷害。

  • 9 # 凝媽悟語

    到了孕晚期,面對即將到來的分娩,孕媽媽難免有些焦慮情緒,會有很多不必要的擔心。其實,孕程不一定會和書上寫的或者朋友的過程完全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律。

    懷孕39周胎兒還沒有入盆,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有的孕媽媽是邊生邊入盆,所以也不要過分擔心。

    入盆是怎麼回事

    胎兒入盆是指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透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其身體的位置得到固定。胎兒入盆說明已經做好了出生的準備。

    一般來說,胎兒在懷孕34周左右就開始入盆,但是入盆的早晚因人而異,不一定都會在固定的時間統一入盆,有的在37-38周才會入盆,有的則在分娩開始前才會入盆。即使胎兒早入盆,也不一定會提前分娩。

    胎兒入盆以後,孕媽媽的肚子就會變成柚子的形狀,下面比較大,有下墜感,走路都要抱著肚子,生怕會掉出來。另外,孕媽媽還會感覺尿頻嚴重,甚至恥骨疼痛,宮縮次數也開始增加了。孕媽媽這時要做好準備,隨時待產。

    為什麼39周還沒有入盆

    1、頭盆不對稱

    如果孕媽媽的骨盆相對於胎兒的骨盆來說有些大,胎兒就不容易入盆。如果胎兒沒有及時入盆,要懷疑這種可能性。一般來說身高不足150裡面,穿34號鞋子或更小號的鞋子,孕媽媽的骨盆就會比較小,胎兒入盆就會困難。

    2、經產婦

    如果不是第一次懷孕,已經生育過一個孩子,入盆就會晚一些,這是因為經產婦子宮平滑肌過度身長、子宮平滑肌收縮時,作用於胎兒頭的壓力很小,不容易推動胎頭下移入盆。經過一次分娩之後,骨性骨盆的結構也發生了輕微的變化。以上兩個因素導致胎兒不能順利入盆。

    3、胎位不正

    胎兒入盆是頭部向下,如果胎位不正,胎兒的臀部向下或者橫在媽媽的肚子裡,胎兒的身體就無法進入孕媽媽的骨盆腔內。只要胎位不能糾正過來,就不會正常入盆,也無法正常順產,一般要透過調整後才能入盆。

    4、無明確原因

    也有的胎兒是無原因的不入盆,太小合適、初產婦、胎位也正,可就是遲遲不入盆。這大概是因為胎兒沒有做好出生的準備,或者因為孕媽媽運動太少、姿勢不對造成的。如果是這種情況,非常正常,不會影響順產。

    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怎麼辦?1、多運動

    孕媽媽平時要注意多運動,不要總是坐著或者躺著。在家人的陪同下散散步、做一下下蹲的動作、爬樓梯,這些運動都可以刺激胎兒,胎兒會向宮口移動,加速胎兒入盆。

    2、調整姿勢

    如果孕媽媽身體很好,腹部肌肉彈性好,可以放鬆腹部肌肉,儘量讓腹部向前挺,幫助胎兒入盆。當孕媽媽坐著的時候,要注意向前傾斜,讓膝蓋低於臀部,有助於胎兒的背部轉向孕媽媽的前面,向下移動而入盆。

    3、耐心等待

    如果胎兒入盆也不用焦慮,順產最怕焦慮,焦慮可能會造成難產。瞭解了胎兒不入盆的原因,確定胎兒沒有任何問題,是沒有明確原因的不入盆,要放鬆,等著他他自己入盆。有的胎兒的確是一邊生一邊入盆的,不會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

    總之,胎兒入盆是一種自然現象,急不得、催不得,只能儘量用運動和姿勢調整,實在不能順利入盆只有耐心等待。分娩就是要堅定信心,胎兒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 10 # 爸爸不講理

    胎兒入盆,是胎兒為分娩提前做準備,大多是生理性的行為。如果胎兒生理性入盆的動能不足,在宮縮的作用下也能推動胎兒入盆。所以懷孕39周胎兒沒有入盆,並不表示胎兒不能順產,經產婦一邊入盆一邊分娩的例子也很多見。但能不能入盆,主要取決於以下4個條件:

    一、頭盆對稱:胎兒頭圍和雙頂徑與產婦骨盆最小徑線相符,包括骨產道正常和胎頭大小。如果產婦骨產道畸形或狹窄,包括入口、中骨盆和出口的狹窄或畸形,或者胎頭太大,那麼頭盆都不對稱了,胎兒自然就難以入盆。

    二、羊水量正常:孕晚期羊水量超過2000ml,或者羊水指數超過20cm,或者羊水最大深度大於8cm,那麼這屬於羊水過多。羊水過多活動空間充足,胎兒就不願入盆。但是羊水過多,那麼宮腔壓力增大,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所以羊水過多少一定及時聽醫生的指導。

    三、胎位正常:胎位不正,胎兒自然不好入盆。應該在懷孕32~34周時及時糾正胎位,或者必要時可在醫生的幫助下行體外倒轉,不過這種方法有一定的風險。

    四、宮縮力正常:如果以上3條件都已滿足,但是胎兒仍然沒有入盆,也不要緊。通常在正式分娩前,在催產素的作用下刺激子宮收縮,宮內壓力增加從而推動胎兒入盆,一般經產婦比較多見。

    懷孕39周胎兒沒入盆怎麼辦?

    懷孕39周已經接近預產期了,胎兒沒有入盆也沒有好的辦法。增加運動量沒有作用,體外糾正也不行,因為懷孕39周胎兒已經很大了,體外糾正風險較大。穩妥的方法,是等待規律性宮縮,或者實在不行的話只有剖腹產。

    總之,如果產前評估骨產道正常,胎兒雙頂徑適中且頭盆對稱,羊水和胎位也是正常的,那麼完全可以等到分娩時胎兒入盆。備註:單臀位入盆順產,需符合胎兒體重在3.5公斤以下。

  • 11 # 小書蟲媽媽

    什麼是入盆

    在預產期臨近的時候,準媽媽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胎兒是否入盆了,因為只有胎兒入盆,才能順利的自然分娩。

    在孕晚期時,胎兒會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只是等待出生時刻的到來,分娩時,胎兒會先使頭部透過準媽媽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這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入盆”。

    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孕39周時候,胎兒就會入盆。但是有些準媽媽也會遇到胎兒不入盆的情況,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準媽媽除了要找原因外,也可以諮詢醫生要選擇什麼分娩方式。

    促使胎兒入盆的方法:

    散步是最適合孕晚期的準媽媽,強度適中又可以幫助準媽媽鬆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準備。不過散步儘量不要去太偏僻、太遠的地方,儘量有人陪伴。劃腿運動。準媽媽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劃圈,做完後還原到開始動作,然後換腿繼續做,一般早晚做幾次就可以。當然也有很多準媽媽會選擇爬樓梯,身體狀況不好的準媽媽不建議。醫生檢查後,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準媽媽、胎兒一切正常,就不用擔心,胎兒會在分娩前入盆。就算到最後實在等不了,還有剖腹產可以選擇。準媽媽大可放鬆心情,不要太焦慮。

    一、入盆的時間

    正常來說,胎兒入盆的時間一般是在孕36周到分娩陣痛帶來之前,初產婦多在預產期的前兩週入盆,而經產婦多在陣痛開始前入盆。

    如果出現胎兒過大、臍帶繞頸、、胎位異常、胎兒頭與骨盆不對稱、前置胎盤等情況時,胎頭一般都無法正常入盆,只有選擇剖腹產。

    二、入盆的感覺

    當胎兒入盆時,準媽媽會發現自己的肚子看起來跟之前有些不同,好像一下子輕了不少,之後,準媽媽會出現明顯的宮縮,這種感覺就像是痛經一樣,在感到腹部陣陣發緊和變硬的同時,準媽媽還會覺得腹中的胎兒正在往下降,而且胎兒越往下,宮縮和疼痛就越明顯。當準媽媽有出現這樣的感覺時,意味著真正的分娩在臨近。

  • 12 # 韓一聲醫學博士

    所謂“入盆”是指胎兒在子宮內位置最低的部位(一般頭位的胎兒就是頭部)進入了骨盆入口平面,而且先露部的最低點(頭顱的最低點)已經達到或者接近孕婦骨盆的坐骨棘(分娩時胎兒下降和娩出的重要骨性標誌點)的情況,這種臨床現象在產科學中有一個專有名詞——銜接。

    對於正常妊娠、胎兒為頭位(俗話說“頭在下”)的女性,大多數初產孕婦的胎兒入盆是在妊娠達到足月(妊娠第37周)前後、甚至接近預產期(妊娠第40周)的時候;而經產孕婦的入盆時間則通常會更晚,主要發生在臨產之後,這時孕婦已經會有規律的宮縮同時伴有宮頸的縮短。

    所以,對於妊娠39周還沒有入盆的孕婦,如果是經產婦,可以不必著急,有很大可能是在真正快生的時候才入盆;如果是初產婦,如果沒入盆可以在產檢時進行骨盆的測量、胎兒大小的估計和分娩方式的評估,看看沒入盆是否是由於頭盆不相稱所致,如果確實是頭盆不稱,經陰道分娩可能會有困難;如果是頭盆相稱,預計能夠經陰道分娩,那麼再觀察一段時間也是可以的,說不定要等到預產期前後的那幾天才會入盆。

  • 13 # 小皮育兒經

    T: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怎麼辦?

    越到孕晚期,孕婦們都會越關心分娩那些事,而除了分娩,作為順產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入盆也是很多孕婦所關心的,那麼這個入盆究竟是怎麼回事,胎兒不入盆又是怎麼回事,跟分娩有什麼關係呢?

    入盆

    入盆指的是在妊娠晚期,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四肢蜷縮於胸前的姿勢下降至子宮內位置最低的部位,進入骨盆入口平面,先露位置即頭顱的最低點到達了骨盆的坐骨棘,以此,胎兒身體位置就會得到相對固定,胎位難以再出現變化,說明順產條件相對較好,這也是胎兒為自己的出生在悄悄地做準備。

    入盆時間

    這並不是絕對的,雖然大多數第一次生育的孕婦會在36周左右入盆,佔比達到80%-90%,我和身邊的朋友也都是在36周左右入盆的,但仍會有10%-20%的孕婦會在臨產前才入盆。

    而對於經產婦,大多數會在臨產前後才入盆,相對於初產婦要稍微晚一些,但入盆跟生產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因此孕婦就算入盆晚一些也不用過於擔心,跟分娩時間早晚並沒有直接關係。

    胎兒不入盆原因

    一、骨盆因素

    最常見的就是孕婦骨盆狹窄或畸形,比如曾經骨盆受過傷等原因導致的骨盆形狀不佳,與胎頭形狀不符,頭盆不對稱,那麼就難以入盆。

    還有一種是狹窄,正常胎兒足月時,其雙頂徑會達到9.28±0.50cm,如果孕婦骨盆內最小經線,包括入口、中骨盆、出口處小於胎兒雙頂徑,那麼此骨盆胎頭進不去,也就難以入盆了。

    因此入盆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雙頂徑<骨盆最小經線,如果骨盆正常,但是胎兒是巨大兒,那麼也是難以入盆的。

    二、胎位因素

    胎位有很多種,有利於順產的且能入盆的只有頭位,也就是之前所說的頭下臀上的姿勢,而還有一種能入盆的姿勢是臀位,但是這種胎位即使入盆也是無法順產的,更準確的說順產風險極高,以如今的醫學技術,沒有必要冒順產的險。

    還有一種不能入盆的姿勢就是橫位,橫位的情況下,胎頭要麼在左腹部要麼在右腹部,都是不可能入盆的。

    三、羊水因素

    正常情況下,孕期裡的羊水正常範圍在9-24cm,隨著孕周增加,到孕晚期最後2-4周時,由於胎兒的增大,羊水會開始逐漸減少,足月時,羊水約為800-1200ml。

    因此,如果孕晚期羊水過多,那麼說明子宮內活動空間尚還是充足的,胎兒就不願意早早入盆,但羊水之於胎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若發現羊水過多,可能會伴有腹腔壓力增大,那麼胎兒畸形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大,需緊遵醫生的指示。

    四、宮縮原因

    到了孕晚期,假宮縮會越來越多,越到後期,宮縮力越強也越頻繁,孕晚期的假宮縮是為了適應分娩時大強度的宮縮而做的準備,而宮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宮內壓力,從而推進胎兒向骨盆內移動,這也是為什麼36周後大多數胎兒才會入盆,而有的胎兒在分娩時才會出現邊生邊入盆的原因。

    胎兒不入盆怎麼辦

    經產婦晚入盆和邊生邊入盆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若產檢結果都沒問題,多數是沒有必要去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初產婦如果在37周左右還是沒有入盆,醫生多數會在產檢時進行骨盆測量、估算胎兒大小等評估分娩方式,如果初步估計經陰分娩沒有問題,那麼大多數只是時間問題,也許你就是那少數的10%-20%。

    如果經檢查是因病理性原因導致胎兒無法入盆,那麼就要做好不能順產的準備。

    適量運動

    可以散步、爬樓梯、壓腿、上下蹲。

    孕期裡散步和爬樓梯我是每天都有做的,必要的運動對孕婦和胎兒都很有好處,至於壓腿和上下蹲我是在醫院裡才試著做了下,不知道是運動關係還是本來就是時間到了,做了幾次後宮縮來的就很快,當晚就生了。

    壓腿時可以坐在床上,雙腳掌併攏,雙腿向兩邊開啟再收回,動作要慢幅度要適量。

    上下蹲時要用手扶著一個支撐物,雙腿分開與肩齊平,膝蓋彎曲慢慢下蹲,然後再站起來,如此重複幾次就好,如果還未到預產期,不建議過分勞累,可能會刺激宮縮產生。

    垂懸腹孕婦

    就像這種的,可以諮詢醫生使用相應的孕婦託腹帶幫助胎兒進行入盆。

    感受上,入盆前,宮底位置高,胎兒一動就會頂心肝肺胃,哪哪都不舒服,吃不好呼吸不順;入盆後,子宮底下降,開始擠壓下面的膀胱恥骨,於是尿頻漏尿、還可能伴有輕微便秘,恥骨痛、大腿根痛,但是勝利馬上就在眼前了,忍忍忍就好!

  • 14 # 辰媽說

    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怎麼辦?

    正常的孕育程序是胎寶寶39周左右即臨近預產期就會入盆,可實際上以現今的醫療科技,胎兒在預產期時是否入盆已經不是胎兒分娩的必選項。為此孕媽不必過份糾結於胎兒是否入盆,因為這根本影響不到胎兒的分娩,只是孕媽的分娩方式可能就與順產無緣了,因為胎兒未入盆是絕對不可能進行順產的,因此剖腹產就會成為此類孕媽唯一能選擇的分娩方式。

    孕39周胎兒為什麼還沒入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需要注意什麼,如何進行調整。

    39周還未入盆的胎兒實在是稀疏平常,在孕產婦中佔有很大的比列,特別是現在女性在懷孕後的孕期生活實在是懶惰的出奇,臥在沙發中長時間的追劇,久坐,缺乏必須的孕期運動等等,這些不良的孕期生活會使寶寶在發育成形後形成面部與孕媽的後背正面相對的姿勢,這種姿勢會使寶寶在孕晚期難以入盆,為此育兒在普及育兒知識時常提醒孕媽們需要注意運動以及在孕晚期注意使用膝部低於腹部的坐姿可以促使胎兒調整正確胎位利於入盆。

    胎兒入盆有其時間因素在內,也就是說其入盆的時間並不固定或者說不隨人意,有的是分娩前夕入盆,有的則是提前幾周,其入盆的時間完全是隨機的,但是胎兒入盆後孕媽會明顯的感覺腹部會有一個向下墜的力量,孕媽的身體會自然而然的有向前傾的慣性,在孕晚期這是非常明顯的胎兒入盆訊號,而沒有入盆反應的孕媽也不必著急,育兒在開篇說過,胎兒是否入盆已經不是分娩的定性標準,而胎兒也不是因為發育不健康而迫使其無法入盆,這與胎兒的健康沒有關係,導致胎兒無法入盆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解決胎兒沒有入盆的分娩方式卻已經十分成熟,孕媽不必過多的對此感到困擾。

    胎兒39周還沒入盆,一是入盆時間還未到,孕媽還需耐心等待,二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胎兒無法入盆,如孕媽骨盆窄使胎頭不能順利進入骨盆,再則胎兒發育的過於強壯也會引起入盆困難,針對臨近預產期胎兒還不能入盆的孕媽,育兒想說的是,能順產,有順產條件的孕媽就儘量選擇順產,因為順產是最為自然的分娩方式,不論是對孕媽還是對胎兒都是最好的,現代科技的進步,自然分娩也不再是孕媽唯一的選擇,剖腹產也成為自然分娩發生意外搶救孕媽以及胎兒最重要的方式,因此胎兒臨近孕產期未入盆,孕媽也不用強求,只要所有的孕檢結果顯示胎兒健康就可以選擇剖腹產來進行分娩,平常心對待,不用強求,放平心態,安心接受孕期的一切,是對孕媽對寶寶最好的方式。育兒小貼士

    “時間”並不是胎兒入盆的參考因素,其入盆的時間完全是隨機性的,生命的孕育過程入盆是自然流程,應是水到渠成,若因為其他因素導致胎兒不能正常或者延期入盆,只要檢查確認胎兒一切正常,時間一到入盆就自然分娩,否則就安心進行剖腹產的方式進行分娩即可。

  • 15 # 產科俞醫生

    孕39周了可是胎兒還沒有入盆怎麼辦?

    想必很多寶媽碰到類似的情況,尤其是經產婦。臨床上我就碰到過類似情況,一個經產婦寶媽,懷孕39周了可是沒有入盆,愁著臉來我這裡問,醫生我都39周了,還沒有入盆,會不會難產呀。

    我起初問她,上次生了幾斤,寶媽說是8斤。那這次B超估計才6斤多,那擔心難產幹嘛呢?

    研究提示經產婦一般會在臨產後才開始入盆,所以即使孕41周為入盆也是正常的。而對於初產婦,正常情況下,在預產期前1-2周入盆,也就是孕38-39周左右。

    現在我們不考慮經產婦,就來講講初產婦,當初產婦孕39周沒有入盆時,我們要做一個跨恥症試驗,如果陽性,提示頭盆不稱,如果陰性,遲早會入盆。

    專業的產科醫生,專職為孕產婦服務,為了更好的促進孕產婦保健,不定期分享孕期科普知識,孕婦常見問題,解答問答。為孕婦保駕護航,給寶媽們一個完美的孕期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異地戀的你會接受另一半與異性合租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