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難擇
-
2 # 老劉侃評書
清在關外漢族百姓中就推行"剃頭令",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髮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髮易服,作為臣服的標誌。
如天聰五年(1631年)清太宗在大淩河之役勝利時令"歸降將士等剃髮",崇德三年(1638年)又下令:"若有效他國衣帽及令婦人束髮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國。自今以後,犯者俱加重罪 。"
原因一是漢人剃髮易服作為效忠清廷的標誌 滿清入關沒有多久,就想百姓全部效忠滿清,就從行為習慣去改變,最先動手就讓百姓都剃髮,要知道古代人一般不會隨意剃髮,因為他們覺得身體是父母給的,要珍惜,剃髮代表家裡有親人過世了,而滿清不理百姓同不同意,就強制要求漢人都要剃髮易服作為效忠清廷的標誌。這下百姓就炸起來了。
明末名將曾任江陰典史的閻應元留下一幅蕩氣迴腸的對聯:“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殺賊,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城破之後,清軍下令屠城三日,倖存者僅五十三人。清軍入關以後的大屠殺有過多次,其中慘烈的“嘉定三屠”,起因亦為抵制剃髮令。
原因二是剃髮代表百姓接受滿清 清朝為什麼那麼強硬實行這個政策,那是因為想要百姓忘了明朝,開始接受滿清的統治,不要想著明朝有多麼好的,明朝已經滅國了,百姓心裡不要再惦記明朝,從剃髮之後,就是慢慢接受滿清了,從而達到滿清想穩定長久統治中原的希望了。
原因三滿清政府想保持自己的特色 滿清政府知道剃髮對漢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漢人肯剃髮,就說明他們以後不會反抗,也會慢慢接受滿清,同時滿清也擔心自己會給漢人同化了,要知道漢人那麼多,滿清的人數很少,就必須要漢人服從,學滿清的風俗了。
-
3 # 兩眼侃世界
清兵入關伊始即頒佈“剃髮令”,清軍所到之處,無論是官員還是平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當時傳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說,以打擊漢人的民族精神。
皇太極知道自己是少數民族當政,既然要統治漢人,知識禮儀方面,肯定需要向更為先進的漢族文化學習。所以他讓人翻譯了《三國志》等書籍,以此來教化國人。但是有一天,當他翻看《金世宗本紀》時,卻改變了之前的觀點。
因為金世宗曾三令五申禁止女真人模仿漢人衣冠,皇太極受到啟發:既然老祖宗都禁止效仿漢人,那自己也不能例外。於是他馬上下令: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不許寬衣博帶,也就是不許穿漢人的服飾;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必須親自拿刀割肉;他還讓滿族子弟練習騎馬射箭,保留滿族風俗。
皇太極死後,清順治帝福臨繼位。順治皇帝更是明確下詔,讓其他民族剃髮易服。1645年,清政府頒佈“剃髮令”,人民只有兩個選擇: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在釋出“剃髮令”的同時,還頒佈了“易服令”,強迫各族人民改穿滿族服飾。
滿族人的髮型究竟如何,以今天的觀點來看,有那麼一點另類。清朝前期,男子髮式是“金錢鼠尾”,就是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幾乎就是光頭)。即先將頭顱四周的頭髮都剃掉,只留一撮頭髮,如銅錢大小,結辮下垂。
不按照這種髮型來剃頭者,馬上斬首,髮辮大於一錢者也要處死,很多人為此丟了命。陰陽頭是清末才慢慢出現的,而現在很多清宮戲裡男子一律都是陰陽頭,這肯定是錯誤的。
據說剃髮這個主意,是一個叫孫之獬的漢族人想出來的。他原來是明朝的官員,人品低下,反覆無常。清朝建立後,孫之獬馬上投降清朝,又想為自己弄點功勞出來,就想到一個法子,自己主動把頭髮剃成滿族人那種髮型。孫之獬腦門精光,後面拖個大辮子,穿上一套滿服就來上朝。
他這樣做本想得到別人的誇獎,不料這副打扮不僅沒有達到滿堂喝彩的效果,還遭到大家的冷嘲熱諷。氣急敗壞的孫之獬馬上想到一條毒計:既然你們這些漢人大臣笑話我,我就要讓全天下的人都剃成這種髮型。
於是,他上書順治皇帝,建議在全境範圍內給漢人剃髮。經過孫之獬這麼一提醒,順治皇帝覺得很有必要統一全國的髮型和服飾,這才有了“剃髮令”和“易服令”的頒佈。
孫之獬後受人彈劾,被解職回家。後來,遇到上東農民起義,孫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憤怒的民眾殺死。他們把孫之獬五花大綁,用豬毛給他重新植上頭髮,用針線把他的嘴巴縫起來。
衣冠不僅是文化認同的標誌,也是政治承認的象徵。在清代官方的正式場合,所有人都必須穿著本屬於“蠻夷”的衣服,否則就會招來殺身之禍。當時的漢族文人說,就連孔孟程朱再世,也不得不服從這一制度。
-
4 # 黑白文史mcn
我國自古便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的說法。
古時頭髮不單單是人生理上的附屬物,更是人精神上的象徵。斷髮或者剃髮有時成為羞辱或者刑罰。漢民族有時以生命為代價來維護自己留髮的權利,捍衛人格的尊嚴。不同的民族習俗也不盡相同,頭髮有時還是人們用以區別不同族群和顯示人們身份的象徵符號。
歐陽修的作品《伶官傳序》有一句: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記載的是五代的後唐莊宗李存勖在叛軍作亂後倉皇出逃,走投無路之際與跟隨的諸將一百多人相對號泣,諸將都割斷頭髮,向天發誓,要以死相報的情節。學生不太明白為何起誓時還要“斷髮”,其實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還要從頭髮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談起。
上古以來,漢族男女都蓄長髮、男人不剃鬍須,並且十分看重毛髮。《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規定更是把頭髮的地位推上倫理綱常的高度。故而,頭髮已不單單是人生理上的附屬物,更是人精神上的象徵,可以說是人的第二生命。頭髮的髮式、綰束、頭髮的頭飾常被作為人身份、形象的代表。因而在古代是沒有多少人敢於輕率地毀傷自己的頭髮的。
當然有一類人是例外的,就是出家人。出家必須剃除鬚髮,所以又叫“落髮為僧”。之所以要落髮,相傳是因為當初釋迦牟尼成佛時,他的鬚髮自然脫落,象徵著脫離世間煩惱。因此後來的出家人也要效彷彿陀,出家時將鬚髮剃除。發展到後來佛家把頭髮稱作為“三千煩惱絲”,認為它代表著人間無數的煩惱和錯誤習氣,削掉了頭髮就等於去除了煩惱和錯誤習氣,就可以去除一切牽掛,割捨父母家庭,拋棄七情六慾,一心一意修行。因此既然出家,就要剃度,刮成光頭。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流行,因為佛教徒是剃光頭的,而且又不結婚,世俗社會認為是大不孝行為,所以當時的人蔑稱他們為“髡人”。
“頭可斷,發不可剃”
清軍攻佔長江中下游的時候,曾經發布過剃髮令。漢族男人歷來是把頭髮束起,盤在頭頂或腦後。滿族男人卻是留辮子,把前面的頭髮剃去。如今,清朝硬要漢族人按滿族的風俗剃去頭髮。他們限定人們在十天以內,一律剃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違抗命令的,砍頭處死。剃頭匠每天挑著擔子沿街行走,只要碰見束髮的人,不由分說,拉來就剃。誰要稍一反抗,便被拉去砍頭,然後把頭掛在剃頭擔的竿子上示眾。一時間,江南一帶到處充滿了恐怖的氣氛。
可見頭髮對於古人的重要性,所以而清朝的辮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損傷了漢人的自尊,當時有許多很有骨氣的文人,寧可不要頭,也要留髮。
有更多精彩回答,如:胡雪巖臨死前說“白虎勿近”白虎是什麼?西遊記女兒國真的有嗎?青樓女子生活?日本“帝銀事件”?阿房宮有多大?“試婚格格”是什麼?等有趣的歷史問答?請關注@黑白史 ,帶你瞭解歷史的故事。
-
5 # 援庵講史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孝經》
古代成年漢人不可隨意剃髮,否則則會被斥責為不遵孝道,不懂禮儀。如三國中,曹操違背自己立下的軍令後,以刀割斷頭髮死刑,可見頭髮對於一個漢人的重要性。
清朝入關前後,曾先後三次下令剃髮。
剛入關時,多爾袞就急不可耐的推行剃髮令,結果可想而知,遭到了強烈的抵制,由於當時清朝立足未穩,不久多爾袞收回成命,下令:
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但清順治二年的六月十五日,清廷再次頒佈"剃頭令":
京城內外,限10日;各省自詔令到達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這一次由於清廷已經在全國尤其在北方站穩腳跟,便強制國人剃髮,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由此,因為剃髮令引發的抗爭大幕在全國各地展開,這種不尊重漢人的行為遭到強烈抵制,就有了"寧為束髮鬼,不做剃頭人!"的迴應。
但隨著清廷持續的高壓政策,各地逐漸主動或被迫接受了剃髮,不願意剃髮的,要麼出家當了僧侶,要麼逃往海外。由此剃髮風俗逐漸取代了前明網巾髮髻的造型。
另外,剃髮也不是你想怎麼剃就怎麼剃的,清廷對剃髮有著嚴格的要求:
海外散人著《榕城紀聞》:“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如果留髮面積超過一錢,就要處以極刑!
清人理想狀態下的剃髮習慣是,三日一洗頭,五日一結辮,十日一剃頭。當然也不是家家戶戶都這麼有時間有金錢去三天兩頭的請剃髮師傅來修發。
滿清剃髮的原因無非是:
滿清是想透過剃髮來宣揚自己的統治;
避免出現他們的祖先與曾經的鄰居:金,遼及元三代被嚴重漢化的結果;
滿清透過剃髮來打壓中原漢人及其他各民族的民族精神;
不僅要統治個人,還要統治人的思想。
-
6 # 品茗讀史
前言: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在消滅了李自成大順政權及南明弘光朝廷以後,滿清攝政王多爾袞認為天下已經徹底平定,就下達“剃髮令”,悍然命令全國男性官民全體剃髮、留辮子,敢有不從者,一律處死。這就是清初“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由來。
(清初剃髮令下達,漢人被迫剃髮留辮)
1644年,清軍在吳三桂的幫助下,取得了山海關大戰的勝利,擊敗李自成大順軍之後,進入北京,入主中原。當時,多爾袞就曾經下令推行剃髮,遭到漢族官民的強烈反對。
在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等人的勸說下,多爾袞意識到清朝的統治尚不穩固,推行剃髮的政策操之過急了;他被迫收回成命,取消了強行命令漢族官民剃髮的命令。
1645年,清軍首先打垮了李自成大順軍,接著進軍江南,消滅了南明弘光政權;此時,多爾袞認為天下已經平定,清朝的統治穩如磐石了。
此時恰巧發生了漢族降官孫之獬要求剃髮的上書事件。
孫之獬是原來的明朝官員,投降清朝以後,他費盡心機,極力討好朝廷統治者。
一天,在大臣們上朝的時候,只見孫之獬煥然一新,剃了頭髮,留著辮子,穿著滿族官員的衣服,得意洋洋地走進大殿。
孫之獬走入滿族大臣的朝班行列,滿族官員們七手八腳地把他推了出去;無可奈何的孫之獬只得回到漢族大臣的行列。
可是,漢族官員們惱恨孫之獬極力討好主子的行為,以他已經剃髮易服為由,堅決不讓孫之獬進入漢族大臣的朝班行列。
孫之獬徘徊在滿漢朝班之間,狼狽之極。
下朝之後,惱羞成怒的孫之獬立即上書清廷,要求推行剃髮令,昭顯清廷征服天下的功績。
多爾袞一看孫之獬的奏摺,馬上就順水推舟,在1645年6月,再次推行剃髮令,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髮。7月,多爾袞又下令:全國官民的服裝都得依照滿族的樣式。
(明清服裝髮式對比)
多爾袞陶醉於征服中國的勝利之中,自認為天下沒有人敢於違抗清廷的法令了。他在剃髮令中說“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清廷把不肯放棄本民族長期形成的束髮、服制等風俗習慣的漢族官紳百姓視為“逆命之寇”,一律處斬。這種野蠻推行剃髮易服的政策,激起了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
清廷的剃髮令引起的反抗以至於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幾乎遍及全國。許多地方的抗清鬥爭不是開始於清廷接管之時,而是起自於剃髮令頒佈之日。江陰人民壯烈的抗清鬥爭就是在清朝委派的知縣宣佈剃髮之後,相率“拜且哭曰:頭可斷,發不可剃”的情況下爆發的。
剃髮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導致了漢族人民進行了長期的反清鬥爭。
在漢族人民奮起抗爭的形勢下,多爾袞惱羞成怒,斷然下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對漢族人民抵制剃髮令的鬥爭進行殘酷地鎮壓,強制人民剃髮易服,臣服滿清的奴役。
結語:在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反清鬥爭之後,由於南明朝廷內部紛爭,各地的反清鬥爭都是各自為戰,被清軍個個擊破;最終,風起雲湧的反清鬥爭失敗了。漢族人民被迫剃髮易服,屈服於滿清的高壓政策之下。直到200多年以後,由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才推翻了清朝的野蠻統治,剪除了辮子,恢復了漢族的衣冠髮飾。
-
7 # 徐國華
清朝統治者為了徹底從精神上征服漢人,把剃頭作為一種表示歸順的最好標誌,為此,不惜以死要挾的口號強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這對漢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滅頂之災,一縷青絲,不僅受之父母,而且成子忠於明朝的象徵,這對漢民來說是萬萬不能剃掉而接受的。
為此漢人奮起反抗,"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的口號!!
反抗異常激烈,滿族統治者的填壓也異常殘酷。血風腥雨之下,演出了多少慘不忍睹的歷史悲劇。
江陰百姓在幾個漢子的帶領下,拿著鋤頭,扁擔,面對二十萬裝備精良的八旗軍展開了面對面的廝殺,他們和清軍進行了整整八十天的巷戰,最後城裡糧草耗盡,百姓損失慘重,男人們全部上陣殺敵,無以降清,女人全部投井自殺,殺死清軍七萬五千人,有六萬七千壯士戰死於城牆上下。破城清軍縱兵屠城十日,直到滿城殺盡方才封刀。
有十七萬多百姓死於清兵刀下,僅五十三名老小倖免於難。
這就是著名的江陰八十一日!
-
8 # 嶽劍
因為在清朝統治者認為漢人剃髮易服是效忠清廷的標誌、剃髮代表著漢族百姓接受滿清和滿清政府的統治。滿族統治者希望透過剃髮易服來打擊、摧垮廣大漢族人民尤其是其中上層士人的民族精神,強化滿族的統治地位,保持滿族不被漢族同化。
首先,滿清入關沒有多久,就想天下百姓全部效忠滿清,就從行為習慣去改變,最先動手就讓百姓都剃髮,古人覺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般不會隨意剃髮,剃髮代表家裡有親人過世了,而滿清統治者強制要求漢人都要剃髮易,以此來打擊漢人的民族情感。
其次,為了讓百姓忘了明朝,接受滿清的統治,明已經滅國,百姓心裡不要再惦記明朝,從剃髮之後,接受滿清,從而達到滿清長久統治中原的目的。
第三,滿清統治者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滿清統治都擔心自己被漢人同化了,對於漢人來說,滿人是外來蠻,並且相比較人數而言,滿人更處於劣勢,肯定會被漢人同化,所以,為了達到滿清的目的,就必須要漢人學習滿清的風俗,從而徹底讓漢人屈服自己的統治。
總之,滿清這一做法,完全是為了自己長久統治中原的目的而制定的。
-
9 # 巴州刺史
清朝初年,針對漢人的“剃髮易服”政策,是滿清統治者的民族高壓政策,旨在透過改變漢人的外在髮膚、服飾等,征服漢人的內心世界。
從《清實錄》《清史稿》的記載來看,“剃髮令”雖然進入北京才頒佈,但“剃髮易服”政策從山海關就對明人開始了,但大範圍實施經歷了一個過程。
一、山海關下,軍民一律剃髮1644年5月,清軍剛剛擊敗李自成的大軍,佔據山海關,多爾袞就立刻迫不及待,“下令關內軍民皆薙髮”。軍民都剃髮,但還沒有說要“易服”。
在山海關到北京的路上,多爾袞頒佈了一項極具迷惑性的命令,“此行除暴救民,滅賊以安天下。勿殺無辜、掠財物、焚廬舍。”
沿路老百姓苦於多年的兵禍,相信清軍的到來是拯救自己於水火,紛紛“皆還鄉里,薙髮迎降”。這是第一次見諸史冊的明朝人自發剃髮。
二、京城民眾抗拒,“薙髮”暫緩執行多爾袞率大軍進逼北京,李自成居然自動退出京城,往西而逃。
接下來,多爾袞繼續要求剃髮,“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但由於京城民眾內心抗拒,多爾袞為了穩定局勢,暫緩了“薙髮”的實施。“王初令官民皆薙髮,繼聞拂民原,諭緩之”。
三、“剃髮易服”,被征服者逃不過的宿命入關第二年(1645年),清軍已開始進入江南,在人文薈萃之地,滿清遭到了堅守漢人髮膚、服飾的江南人民堅決抵抗。
而清廷在滅掉南明弘光朝廷之後,突然找到了信心,民族歧視政策的推行更加迫不及待。
1645年五月二十九日,清廷再次以詔令的形式,對多爾袞的剃髮要求,以“剃髮令”進行重申,十日之內必須按照滿人的樣式剃髮,“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接著又頒佈“易服令”,“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至此,漢人作為被征服者,第一次面臨“剃髮易服”的命運,無處可去、無路可逃。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成為最形象的“剃髮易服”政策描述,也反映了“剃髮易服”殘酷的本質!
清朝初年,“剃髮易服”政策激起了最激烈的社會矛盾,也激起了最頑強的抵抗,而隨之而來的則是滿清最邪惡最瘋狂的報復!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成為永遠也彌合不了的傷口,幾百年來一直在淌血!野蠻征服文明,莫此為甚!
-
10 # 筆中乾坤
原因一是漢人剃髮易服作為效忠清廷的標誌
滿清入關沒有多久,就想百姓全部效忠滿清,就從行為習慣去改變,最先動手就讓百姓都剃髮,要知道古代人一般不會隨意剃髮,因為他們覺得身體是父母給的,要珍惜,剃髮代表家裡有親人過世了,而滿清不理百姓同不同意,就強制要求漢人都要剃髮易服作為效忠清廷的標誌。這下百姓就炸起來了。
明末名將曾任江陰典史的閻應元留下一幅蕩氣迴腸的對聯:“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殺賊,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城破之後,清軍下令屠城三日,倖存者僅五十三人。清軍入關以後的大屠殺有過多次,其中慘烈的“嘉定三屠”,起因亦為抵制剃髮令。
原因二是剃髮代表百姓接受滿清
清朝為什麼那麼強硬實行這個政策,那是因為想要百姓忘了明朝,開始接受滿清的統治,不要想著明朝有多麼好的,明朝已經滅國了,百姓心裡不要再惦記明朝,從剃髮之後,就是慢慢接受滿清了,從而達到滿清想穩定長久統治中原的希望了。
原因三是滿清政府想保持自己的特色
滿清政府知道剃髮對漢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漢人肯剃髮,就說明他們以後不會反抗,也會慢慢接受滿清,同時滿清也擔心自己會給漢人同化了,要知道漢人那麼多,滿清的人數很少,就必須要漢人服從,學滿清的風俗了。
-
11 # 小編虎哥
提到愛新覺羅.多爾袞,大家都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政治家,說到多爾袞他爸,可能朋友們也不會感到陌生,他爸就是清朝的先驅開創者努爾哈赤。多爾袞作為努爾哈赤排行十四的小兒子,深受努爾哈赤的喜愛。他爸死後,經過眾人推舉八兒子皇太極即位,並開始大興建設,發展生產以此來振興大清,以顯示功德政績,為後人所稱道。古語中就有記載,如是說道:“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多爾袞,作為一個歷史上傳奇的縱橫風雲人物,必然是一位歷史上無法忽視的存在,歷史上對於多爾袞這個人有褒有貶,有人說他性格豪放,如曾子所說的那樣,可以做到託六尺之孤,也可以寄百里之命,多爾袞心繫皇太極,幫助皇太極收復中原,可以鑑定為真正的君子。不過也有人貶他,覺得多爾袞的一生太過於委曲求全了,就算是曾經輝煌,終究還是逃不過政治的篩選,他的死因也是不明不白的,後人也不敢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摔馬而死,還是失望至極以至於縱慾過度,或者只是殘酷的政治清洗,對於這些猜測的真實性我們自然是無從考證。
拋開這一層不說,我們回顧多爾袞的一生,可以肯定的是他必定是個念感情的人,也是個胸懷抱負。從攝政王到助力遷都北京,統一大業的道路上他很清楚的知道誰是敵人。雖然有很多朋友可能都會感到疑惑,為何多爾袞擁有著權利與能力,為何卻不像常人那樣走上稱帝之路,我們對此進行深度的理解,或許對於他而言,與其和兄弟間為了高位爭得面紅耳赤,兵戎相見,倒不如一統中原,改造漢族來得更加酣暢吧!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爾可惑我志哉”。人生數載,江山再大,也終究抵不過歲月滄桑,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千秋萬代,史上有名。
回首漢化的過程,有一項實行的措施,極易吸引我們的眼球。官員孫之獬提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主張,隨後多爾袞下令:“文武軍民一律剃髮如滿族式樣,不從者治以軍法。”我們不否認這其中有點舔著臉想要討好多爾袞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原人來說,這項舉措讓他們尊嚴盡失。說誇張點讓他們剃髮甚至要比讓他們去死還要痛苦,畢竟從小就接受著血緣父母的耳提面命,兒女之膚血皆來源父母,不容隨意褻瀆。
所以可想而知當時的中原人是有多恨孫之獬,孫之獬本人雖然由於剃髮乞降而獲得了暫時的苟且安逸,但是他卻不知道未來有多麼恐怖的遭遇正等待著他。據史料記載:“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多爾袞對於孫之獬提出的建議尚覺得可行,下令從之,此後“江南百萬生靈,盡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於貪慕富貴,一念無恥,遂釀荼毒無窮之禍”。
孫之獬將自己置身於兩難的境地之中,一方面受到了漢臣的鄙視不滿,另一方面又不符合禮儀規範,同樣難以融入滿臣的交際圈之中,當時的面孔及其狼狽不堪,非常符合那句古語所描述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後者之後只能是自食其果,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即使是已經倉皇告老還鄉,卻被拎出來斬首示眾,最後落了個暴屍通衢的慘淡下場。世人對於他並沒有太多的同情,剩下的只有痛恨,並且還在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中長舒一口氣,痛快的報復了孫之獬的卑劣。以此來感傷歷史上所記載的痛苦歲月:
“有山東進士孫之獬,陰為計,首剃髮迎降,以冀獨得歡心,乃歸滿班,則滿以為漢人也,不受。歸漢班,則漢以為滿飾也,不容。於是羞憤上疏。”
後人對於孫之獬無疑都偏向於痛罵鄙視,不念前朝僱主恩德,歸化新主保全性命暫且可以原諒,畢竟有歷史抉擇的成分在裡面,但是趨炎附勢的獻媚求富,就實在是苟且偷生,違背道德底線了。並不會為他換來前程錦繡的官位大道,反而身陷進退尷尬的境地之中,說不上是千古罪人但也是遺臭萬年,死得其所了。
孫之獬死後被再次肢解暴屍,雖然想想就讓人不忍唏噓,直出冷汗。若干年後他的墓還被盜墓者掃蕩挖空,我們只能說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吧!從他自己所作的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或許也料到了自己的悲劇,詩句如下: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古語這樣說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特別是在那個儒家學說盛行的年代中,人倫孝悌被擺在神壇上供人朝聖,已經成為深入漢人血液中的文化根基,甚至在現代,都仍然散發著歷史的餘香魅力。你可以限制物質財富,但是世人對於文化的渴求感念卻無法拔根而起,那種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是可以綿延數千年而長久不散的,那些類似於孫之獬的人似乎都成為世人所唾棄的物件,而那些改革除新布舊,棄其糟粕的人成為了謳歌的物件,雙方分屬於不同的歷史間隔陣營之中。
從中帶給我們的啟示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各民族融合並不是一段短期淺嘗輒止的時間連續,而是外在引導加上內部包容共鳴的餘音瑟瑟,我們都承認多爾袞統一中原的豐功偉績,也承認他個人的政治謀略,拋開大家所關注的他與孝莊皇后的隱情端倪不談,我們將他奉為歷史演進道路上的推動者,在浮沉中上演著胸懷猛進。
從多爾袞所處的歷史角色來看,他同意孫之獬的主張無可厚非,畢竟統治階級的嚴重充滿著利益的權衡時弊,再加上滿人的身份促使他在短期內很難產生文化上的共鳴。有時候我們也許也會試想,倘若歷史中沒有孫之獬的出現,那麼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會不會少了一些演進中的曲折嘞?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歷史的趨勢早已註定,暴動也好,舉措也罷,死傷殉葬都好,無非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的產物於遺留,同時又輔證出歷史有弊有利的大道之源。
而與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而言,要永遠高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經典旋律,也要從中吸取歷史經驗,像古人所說的那樣:“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在雲煙中看清民族未來的發展之路。
回覆列表
原因是漢人剃髮易服作為效忠清廷的標誌、剃髮代表百姓接受滿清和滿清政府想保持自己的特色等等了。
原因一是漢人剃髮易服作為效忠清廷的標誌
滿清入關沒有多久,就想百姓全部效忠滿清,就從行為習慣去改變,最先動手就讓百姓都剃髮,要知道古代人一般不會隨意剃髮,因為他們覺得身體是父母給的,要珍惜,剃髮代表家裡有親人過世了,而滿清不理百姓同不同意,就強制要求漢人都要剃髮易服作為效忠清廷的標誌。這下百姓就炸起來了。
明末名將曾任江陰典史的閻應元留下一幅蕩氣迴腸的對聯:“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殺賊,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城破之後,清軍下令屠城三日,倖存者僅五十三人。清軍入關以後的大屠殺有過多次,其中慘烈的“嘉定三屠”,起因亦為抵制剃髮令。
原因二是剃髮代表百姓接受滿清
清朝為什麼那麼強硬實行這個政策,那是因為想要百姓忘了明朝,開始接受滿清的統治,不要想著明朝有多麼好的,明朝已經滅國了,百姓心裡不要再惦記明朝,從剃髮之後,就是慢慢接受滿清了,從而達到滿清想穩定長久統治中原的希望了。
原因三是滿清政府想保持自己的特色
滿清政府知道剃髮對漢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漢人肯剃髮,就說明他們以後不會反抗,也會慢慢接受滿清,同時滿清也擔心自己會給漢人同化了,要知道漢人那麼多,滿清的人數很少,就必須要漢人服從,學滿清的風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