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小麥苗期怎樣管理?小麥苗期管理主要是指冬前管理及次年返青起身期管理。具體如下。

    一、查苗、補種與間苗

    小麥播種出苗後要及時查苗,缺苗斷壟處應及時補種,補種前最好浸種催芽。播種量大的地方應間苗,特別是田邊地頭縱橫交織種植處,最易出現一簇一堆馬鬃式的過稠。防止因密度過大、個體發育細弱造成越冬死苗。

    二、冬前水肥管理

    整地質量好、播種時墒足肥多、出苗齊全的麥田,冬前可不進行水肥管理(免澆凍水)。黏土地、沙土地、以及整地質量差、肥害、藥害等造成的黃苗田可酌情澆凍水,並酌情追施尿素10~15公斤/畝,氯化鉀7.5~10公斤/畝。有條件的農戶冬前可用有機肥對麥田“蓋被”。“蓋被”時有機肥一定要鋪撒均勻,有利於增強抗凍能力。

    三、冬前控旺技術

    氣候溫暖、播期早、播量大的麥田,冬前應注意控旺。可採取鎮壓、鋤劃斷根及化控等方法。可噴施100—15mg/Kg濃度的多效唑。

    四、冬前麥田出現黃苗的成因與對策

    出現黃苗的原因很多,秸稈還田量大不細碎,旋耕層淺,種子種在秸稈過於密集的地方土層,加上播種早、氣溫高,秸稈腐熟過程中“燒苗”,這是主要原因;小麥患各種病害如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及黃矮病等也可造成黃苗;施肥量過大或肥料質量也可引起“燒苗”;土壤熟化程度低、理化性質不好、或缺水、缺素;藥害或受到某種有害物質汙染;凍害等都可引起黃苗。應對症處理。對於“燒苗”的應澆水。對於病害的應用烯唑醇、戊唑醇等殺菌劑噴施或灌根。

    五、冬前化學除草

    對於麥田中雀麥、野燕麥、看麥娘、節節麥、罔草、早熟禾等禾本科雜草,應秋季防治。防治時間在10月末11月除(氣溫在10°C左右時)進行。除草劑使用時,要按說明使用,均勻稀釋藥劑藥液,合理兌水,選擇無風晴朗天氣。各類除草劑,不要隨意混用,以免發生藥害。

    六、冬前主要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灰飛蝨和蚜蟲及傳播的病毒病,還有麥蜘蛛。地下害蟲主要有金針蟲等危害。可噴施藥物,對地下害蟲可藥劑灌根處理。

  • 2 # 小軒味

    作物從種子萌發到拔節前為苗期。只要溫度與溼度等條件適宜,種下的種子就會開始萌芽,然後長出地面,這個過程叫做出苗。之後幼苗大約需要成長25到30天,具體時間根據品種與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直到拔節。

    小麥的苗期需要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因為如果不做處理,小麥容易出現缺苗。下面就簡單地說一些小麥的苗期管理的一些技術要點。

    首先就是要及時的間苗、定苗,適時追肥。通常來說是出苗後3—4片葉時進行間苗,5—6葉時定苗。這樣可以減少水分養分消耗,是促進幼苗健壯苗、早發的有效措施之一。

    定苗時要注意蟲害,發現立即用甲胺磷滅蟲。然後就是要做好除草工作。除草可以採用農藥,這樣效率比較快,效果也比較好。

    在小麥播後苗前每畝地用72%都爾乳油100毫升或40%乙阿合劑150~200克,加水40~50公斤進行地表封閉除草,對多種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均有良好的防效,有效控草期在60天以上。注意施藥後不要在地裡亂踩,施藥後45天內不要中耕,以免破壞藥土層。嚴禁中午前後施藥。有風時施藥要注意風向,不要讓藥液飄入敏感作物田間,以免產生藥害。

    然後要注意防治病蟲害。可以採用噴灑殺蟲劑的方式來防治病蟲害,預防宜早不宜晚,如果是在夏季噴灑,在作業時要注意安全,以防中毒中暑。

    總結來說就是,間苗、定苗、適時追肥,做好除草工作,防治病蟲害。注意在使用農藥、除草劑等化學藥物的時候注意安全。

  • 3 # 三農參謀

    小麥苗期在苗齊、苗勻的基礎上,田間管理重點是促根增櫱,促弱控旺,培育小麥壯苗。在生產中應根據實際生長情況和生產條件因地制宜,採取靈活多變的管理措施實現小麥田的壯苗越冬,這不僅能夠確保小麥幼苗安全越冬,還可為小麥的增產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麥出苗後,及時對出現十公分以上缺苗斷壟的地段進行查漏補缺,必要時可採用室內催芽的方法進行補栽。對麥苗已經分櫱,仍有缺苗斷壟的地段,在十二月上旬之前從種植較為稠密的地段疏苗移栽,疏稠補稀。

    適播期的小麥田,要在封凍之前進行中耕淺鋤;墒情較差的乾旱地塊要進行適當鎮壓提墒,淺鋤保墒,以防風蝕,起到增溫保苗的作用;對於一些整地質量較差,垃圾較大、多,土壤不實的地塊,也需要冬前碾壓;對於一些稻茬麥田及溼地麥田的小麥苗,由於土壤通氣性較差,會影響小麥根系的早發,因此這類麥田要做好田間排水外還要加強田間的中耕鬆土。

    對於一些因搶耕搶種,土壤較虛的地塊應及時透過澆水踏實土壤;對於一些較晚播的小麥田,小麥苗葉片少、髮根少且沒有分櫱或者有效分櫱低於兩個的弱苗田塊,一般不要進行澆水,防止澆水降低地溫而影響弱苗的發育。小麥越冬水要按照夜凍日消、澆完正好的原則,也就是在日均溫度在三攝氏度以上時進行澆水,澆灌之後要及時進行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結,減少水分的蒸發,還能起到除草、保墒的作用。

    對於一些底肥不足的小麥田,要按照產量指標的要求進行補施追肥,一些水澆地可在澆越冬水時進行追肥。對於晚播的地塊,小麥苗較弱,對底肥消耗過少,冬前一般不再進行追肥。一些長勢不勻的地塊可進行點片追肥。

    進行冬前化除,時間一般安排在播種四十天後,選擇在日最高氣溫十攝氏度以上的晴日午後進行。小麥田的闊葉雜草可選用10%的苯磺隆,每畝十克兌水三十公斤均勻噴霧。

    還有,要禁止冬前麥田的牲畜啃飼,因為牲畜啃飼會造成小麥幼苗大量死苗,嚴重時會造成一定的減產。

  • 4 # 洪洋河

    小麥苗期要保證在全苗、勻苗的基礎上,促根增櫱,培育壯苗,確保莖數,安全越冬。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查苗補種、疏苗補栽。

    麥苗出土後,要及早檢查,如有缺苗斷壟10釐米以上處,必須在二葉前浸種催芽,及時補種。有的高產田為了保證苗足苗勻,播種量可比計劃苗數所需播種量稍大一些,在分櫱始期進行疏苗,去弱留壯,去小留大,確保麥苗均勻一致。

    (2)防治蟲害:小麥苗期經常有地下害蟲發生,危害幼苗,造成缺苗斷壟,應及時防治。

    (3)追施越冬肥:一般麥田應在越冬前追施越冬肥,促根壯櫱,保苗越冬。每畝可施純氮5~6千克,或穴施人糞尿800千克左右,結合施肥進行灌溉。

    (4)要及時冬灌:由於北方地區冬季雨雪較少,空氣乾燥,蒸發量大,常出現冬旱現象。因此,掌握適時適量的冬灌是保苗安全越冬和增加產量的有效措施。冬灌能滿足小麥冬季需水,促根生長,穩定地溫,減輕或免受凍害。

    (5)嚴禁放牧啃青:禽畜啃青能大量減少綠葉面積,嚴重影響光合產物的製造和積累,影響分櫱,造成減產。所以必須嚴禁牲畜啃青。

  • 5 # w前進

    冬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尤其是冬小麥的種植,更是佔到了小麥種植的56%以上,在冬小麥整個生產過程中,以苗期的管理最為重要,因為此時的小麥屬於營養生長階段,長勢的強弱會直接影響著小麥的產量,所以,為了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加強對小麥苗期的管理,是十分的重要。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關鍵”,種植冬小麥也是這個道理,要想來年有個好收成,就必須在苗期管理上下功夫。

    冬小麥苗期生長髮育特點

    冬小麥的苗期生長階段,以長根、長葉、分櫱為主,是冬小麥的營養生長階段,也是決定冬小麥群體穗數的時期。就是說,這個階段冬小麥的長勢,直接影響著它的成穗數和穗粒數。這一時期,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在保證全苗和勻苗的基礎之上,促進根系生長和增加分櫱,同時要協調好幼苗的生長和養分的貯存,提高冬前分櫱成穗率,狠抓穗數,為穗大粒多,打下良好基礎,使麥苗安全越冬。

    田間管理措施

    冬小麥苗期的管理根據生長階段可以分為5個管理階段:出苗期、三葉期、分櫱期、返青期和起身期管理。

    一、出苗期管理

    冬小麥的出苗期應以保全苗、出壯苗為主要管理目標。

    1、播種

    要想保全苗,不得不先說一說播種。土壤的含水量是很關鍵的。當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左右時,有利於幼苗的生長,所以,在播種前,如果墒情不好還要提前澆水造墒,

    小麥種子適宜的發芽溫度為15~20℃,最低為1~2℃,如果日平均氣溫高於20℃時播種,麥苗很容易在冬前拔節,導致不能安全越冬;而日平均氣溫低於10℃時播種,在三葉期以前很容易遇到寒潮;當最低氣溫突然降到零下10℃以下時,抗寒弱的幼苗就會被凍死,而這樣的麥苗在冬前不能分櫱;如果日平均氣溫低於3℃時再播種,就會出現種子當年不出土的情況。所以,秋季日平均氣溫開始降低到15~18℃之間,5釐米平均地溫降到16~19℃之間時,就是最適宜的播種時間。

    2、查苗補苗

    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一般播種後經過7天左右的時間,在地塊中就可以見到破土而出的麥苗了,播種後10~12天就可以出齊苗。冬小麥的苗出齊後,有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查苗補苗。因為,在麥田中,往往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苗、斷壟的情況。生產上把麥行內10釐米處沒有苗的定為缺苗,16釐米長沒有苗的定為斷壟。

    造成缺苗斷壟的原因很多,除了種子出芽困難外,像耕作粗放、坷垃多、底墒不足、播種深淺不一、漏播、跳播、地下害蟲危害,種子或土壤處理不當發生藥害,土壤含鹽量過高等,這些情況都能使麥田出現缺苗斷壟。

    對缺苗斷壟的麥田,如果不採取措施進行補苗,對小麥的產量會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對於這樣的地塊,可以採取補種的方法補苗。方法是:在出苗後3~5天將同品種的小麥種子在20℃溫水中浸泡3~5小時,撈出後,放入溼布幷包起來,然後在18℃的恆溫環境下進行催芽。等種子出現露白,即可用小鋤頭在缺苗處進行補苗。如果這是土壤幹,還要順溝少量澆水,補種後,蓋土踏實。

    3、病蟲害防治

    要想保全苗,除了要做好上面的兩項工作之外,還要防治地下害蟲,像螻蛄、蠐螬和金針蟲等,這幾種地下害蟲都會咬斷麥苗的地下根莖,造成缺苗斷壟。在生產當中,我們可以用40%的辛硫磷乳油300克兌水2~3千克噴於25~30千克的細土當中,製成毒土,順麥壟均勻的撒入地面,然後淺鋤,以達到防治的效果。

    二、三葉期的管理

    小麥從出苗到三葉期要經過12~15天,三葉期是指小麥第三片葉抽出並剛展開的這一階段。小麥到了三葉期時,種子胚乳養分已經基本耗盡,幼苗開始從土壤內吸收養分,所以這個階段又稱離乳期或斷奶期。從小麥的三葉期開始,小麥苗開始進行分櫱,因此,要保證幼苗的健壯。這時,如果營養不足,常常表現麥苗生長停滯,形成弱苗,因此,要十分注意三葉期的苗情發展,並根據苗的長勢進行追肥。

    1、看苗追肥

    一般肥地、早麥、壯苗適宜施用土雜肥;薄地、晚麥、弱苗或早麥脫肥苗,應多施養分含量高的農家肥,如豬牛糞等肥料,配施少量的氮肥,能夠較好的促進麥苗的轉化和生長;對底肥充足,生長旺盛且群體較大的麥田,可根據實際情況少施或者不施肥,避免旺長不宜控制。

    2、防治麥蚜蟲

    小麥進入三葉期後,麥田中的蚜蟲數量也會多了起來。小麥蚜蟲屬同翅目,蚜科,又被農民朋友稱為蜜蟲或膩蟲。麥蚜的繁殖速度很快,一年可發生10~20代,所以它對小麥生產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害蟲。秋末,麥苗出土後,麥蚜會從其它作物上飛回麥田為害幼苗,如果這一時期控制不住麥蚜的數量,到了12月份,他就會以無翅雌蚜,在麥株基部葉叢或土縫進入越冬狀態。

    轉年,當5天的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時,越冬的雌蚜便開始大量繁殖,對小麥的生長造成嚴重威脅。所以,在小麥越冬前,要做好小麥的麥蚜防治工作,儘量減少麥田中麥蚜的越冬蟲口基數,這樣才能減少麥蚜來年對小麥的危害。

    當麥苗有蚜株率達30%,百株平均蚜量在100~150頭時就應及時進行防治。每畝可以採用20%氰戊菊酯乳油15~20毫升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兌水30千克均勻噴霧,就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三、分櫱期的管理

    三葉期過後,小麥就進入到了分櫱期,分櫱期是從小麥開始分櫱到拔節以前的整個生育時期。是小麥生育期當中歷時最長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生育期,長達3個多月,因此,管護工作要格外的細緻。

    小麥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處,一般在地表2釐米左右的位置,直接從主莖分櫱節上發出的新枝,稱一級分櫱。在一級分櫱基部,又可生出次級分櫱。

    1、中耕除草

    冬小麥進入分櫱期後,要進行中耕除草一次。中耕除草,可以破除土壤板結、疏鬆土壤,改善土壤透氣性,促進土壤分化和微生物活動,不僅保肥保墒,在促進小麥根系發育的同時消除田間雜草的危害,為長出壯苗創造適宜的條件。分櫱期的第一次中耕宜淺鋤,以促根和櫱早生快發。

    2、調節麥苗長勢

    麥苗冬前,只有達到壯苗標準才能保證安全越冬。一般冬前的壯苗標準是主莖上有5~7片葉,葉寬色深,有3~4個分櫱,狀櫱上有3個以上葉片。如果麥苗冬前生長勢太旺,會降低麥苗的抗逆性,不利於順利越冬。麥苗冬前旺長的表現是麥苗分櫱多,葉片寬大,田間鬱閉嚴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採取深鋤斷根措施,來控制麥苗的長勢。方法是:在麥苗行間深鋤5~7釐米,透過切斷一部分次生根控制麥苗對養分的吸收,從而達到抑制分櫱的效果。

    冬前麥苗旺長不行,而麥苗長勢太弱也是不正常的,可以根據小麥葉、櫱同生關係來判斷麥苗長勢是否偏弱。正常生長的麥苗第四葉與第一分櫱應同時出現,如果發現第四葉很長,而第一分櫱長度只有第四葉的二分之一時,這時肯定就是弱苗了。用同樣的方法可一次觀察第五、六葉與第二、三分櫱的長勢情況。對於弱苗,要先進行測土,然後根據營養需求情況進行追肥。

    3、澆封凍水

    為了保證麥苗安全越冬,各地都有為小麥澆凍水的習慣。澆凍水可以起到避免幹凍作用,這是因為冬灌後,土壤含水量增加,熱容量和導熱率相應變大,晝夜溫差減小,地表小氣候穩定,能夠有效預防小麥幹凍危害。

    澆凍水還可以起到儲水蓄墒的作用。冬灌後,由於低溫較低,水分會以結晶狀態存在於土壤中,不會因重力等因素遺失掉,而且還可以降低土壤中礦物質營養的淋溶損失,起到了儲水蓄墒的功能。

    澆水後,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這是因為,在經過了三個季節的土壤耕作後,尤其是不合理的土壤耕種,土壤結構狀況變差,如塊狀結構增多、耕作層堅硬等。冬灌後,受凍融交替作用的影響,有利於土壤團粒化,從而改善小麥的根際環境。

    另外,這次凍水還能對預防春旱起到一定幫助作用。在我國北方冬季長且降雪量少,到第二年春季出現普遍乾旱的現象。因此,冬灌在滿足小麥生理活動的同時還能緩解第二年春季的乾旱,為順利及早返青提供充足水分。

    澆凍水的好處雖然很多,但也不是什麼情況下都可以澆。是否澆凍水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秋雨少的年份澆封凍水效果明顯,冬灌一般要求氣溫穩定在3~5℃時進行。如果澆水過早,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蓄水增墒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並且易引起麥苗徒長,降低抗凍能力;過晚,氣溫過低,澆後凍結,麥苗易發生凍害,影響來年返青。所以,農諺“不凍不消,冬灌嫌早;夜凍日消,灌水正好;只凍不消,冬灌晚了”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農諺也是一樣,要照天照做,除了看天,我們還要看地。看地就是要根據土壤墒情澆凍水,如果當土壤含水量低於50%的時候,就需要澆凍水,而土壤墒情高於這個指標的時候,要緩灌或者是不灌。當氣溫穩定在0℃的時候,冬小麥也就進入了越冬期。

    6

    四、返青期管理

    早春麥田半數以上的麥苗莖葉長出部分達到1~2釐米時,進入返青期。這個時期應以促早發、鞏固冬前分櫱、促進根系發育為主要目的。

    1、施返青肥

    返青肥對於促進麥苗由弱轉壯,增加畝穗數有重要作用。生產上,把冬前每畝總苗數在60~80萬之間的麥田稱為一類麥田;把每畝總苗數在45~60萬之間的稱為二類麥田;每畝總苗數小於45萬的稱為三類麥田。對於長勢較弱的二、三類地塊,或土壤肥力差,早播徒長或脫肥的應早施和重施返青肥,應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墒追施;對於旺苗、群體過大的一類麥田,則可以不施返青肥,將施肥時間推遲到起身時,以控制無效分櫱和防止後期倒伏,達到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畝穗數的目的。返青肥的施肥量可以用測土配方的方法確定。

    2、撓麥中耕

    撓麥是冬小麥春季不可缺行之有效的促苗生長措施。撓麥就是用耙子沿小麥種植行垂直方向梳理麥苗,撓麥可以除掉麥苗基部的老葉和附近的雜草,促進麥苗的分櫱。返青期的麥苗生長適宜的溫度為日平均氣溫3~7℃,由於早春冷空氣活動頻繁,溫度起伏大。所以,這個時期地溫會影響麥苗順利恢復生長,可以透過中耕鬆土的方法來提高地溫。

    中耕就是用鋤在麥苗的行間進行鬆土,當然,中耕鬆土的作用不止於此。經過一個冬天,根層的透氣性已經大大降低,所以,適時中耕還是提高土壤通透性,增進根部呼吸作用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促進小麥根部發育效果非常顯著。這次深耕可深鋤5~6釐米。

    五、起身期

    從返青開始,大約經過1個月的時間,麥苗也就進入了起身期。這個時候的麥苗第二葉展開,第三葉露尖,麥苗由匍匐狀轉向了直立。小麥起身之後,進入快速生長期。這一時期是促進分櫱成穗、提高成穗率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防止群體過大、促進穩健生長的關鍵時期。

    1、化學除草

    春季麥田除草要抓住起身期這段時間。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地塊每畝可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25~30毫升兌水30千克噴霧;對以闊葉雜草為主的地塊,每畝可選用10%苯磺隆可溼性粉劑10克兌水30千克噴霧;以闊葉和禾本科雜草混合發生的地塊,可用以上藥劑混配噴霧。化學除草應避免在大風天噴藥,以避免藥劑隨風飄逸,影響藥效發揮和對鄰近作物產生藥害。

    2、水肥管理

    返青到起身是冬小麥春季的分櫱期,分櫱在起身期會達到最高峰,如果分櫱過多,對幼穗形成期的發育都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要控制適宜的群體,鞏固早期分櫱,爭取較高的成穗率。起身期的麥苗生長勢要穩健,要壯而不旺,葉色要青綠不顯黃,為了達到這一管理目標,小麥起身後追肥和澆水是一項必做的工作。

    這個時期的追肥和澆水要看墒情、每畝總苗數、苗情、地力等具體情況而進行。由於二、三類麥田在返青期已經追過一次肥了,所以,起身期就不用再施肥;對於一類麥田,這時要追肥一次,可以先取土化驗,然後根據營養需求情況進行追肥。

    冬小麥起身期澆水要看地、看苗靈活掌握。冬水未澆或澆的太早,導致返青後出現乾旱現象的麥田,澆水時間應儘量提前,但要澆小水忌大水漫灌。因為這一時期地溫還比較低,澆大水容易積水造成漚根,導致新根不能正常發出,易出現小老苗,嚴重的還會引起死苗;適時澆冬水且麥苗長勢好的麥田,應適當晚澆水;晚播麥如果墒情較好,也應晚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麥苗的正常發育。

    3、噴施生長調節劑

    在起身期對生長過旺的麥苗,還要噴施多效唑來縮短麥苗莖部節間,控制植株旺長,促進根系下扎,防治剩餘後期倒伏。每畝用量為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20~30克,兌水30千克。

    透過以上介紹,對於小麥苗期的生長特性和管理方法你是否有了全新的認識?在苗期,只要透過科科學合理的管理,就一定讓小麥順利度過苗期,為進入拔節期打好堅實的基礎。

  • 6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小麥在冬前主要有五件事:

    (1)適時播種。根據小麥品種和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等綜合因素合理確定播種期,適量播種,力爭全苗、壯苗。不能播種過早或過晚,播種量也不能過大,以免群體過大,春後有倒伏風險。

    (2)小麥病蟲防治:對於小麥紋枯病、鏽病、全蝕病來說,最好選用有效藥劑拌種防病,比如選用24%苯甲、咯菌腈、噻蟲嗪種衣劑,不僅可防治以上病害,還可兼治蚜蟲、飛蝨、金針蟲等蟲害。

    苗期小麥出苗後,為防治小麥叢矮病,往往要噴藥防治灰飛蝨,尤其是靠近空閒地、道邊的麥田。可選用噻蟲嗪丶吡蟲啉等殺蟲劑噴霧,一般噴臨近道邊的幾行即可,不必全田噴霧。

    (3)化學除草:一般在播種後30一40天,11月份,選擇無風晴天中午前後噴藥。氣溫應在1O度以上。根據當年麥田草情選擇適宜藥劑,如節節麥發生重,則只能選甲基二磺隆(世瑪)及其復配製劑,如果是雀麥為主,可選甲基二磺隆丶氟唑磺隆,而以野燕麥丶看麥娘為主,則可選用炔草酯、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驃馬等。也可選用除草劑套餐如豐樂農化的雀虎復配產品。注意不要重噴漏噴。宜選用二次稀釋法稀釋藥劑。甲基二磺隆用藥後2天內勿澆水。弱苗、有凍害、澇害等麥田不宜用藥。

    (4)適時冬灌。一般在日均溫3~5度時進行冬灌為宜,此時正好“夜凍晝消”。而白天結冰再冬灌就遲了。冬灌後,最好進行適當鋤劃,以減少土壤裂縫,利於小麥安全越冬。

    (5)冬前鎮壓:一般來說,鎮壓可壓碎土坷垃,踏實土壤,提高地溫,抑制旺長,利於小麥安全越冬。但是在土壤過溼時不宜鎮壓,鹽鹼地和沙地不宜鎮壓,有露水、冰凍時不宜鎮壓。

    春季返青後,至拔節期主要有三件事:

    (1)根據苗情和土壤墒情適時澆水。一般旺苗可適當晚澆,墒情好的也可晚澆。弱苗結合澆水施肥。

    (2)在拔節前進行化學除草。此時一般只防除闊葉雜草,如灰菜丶播娘蒿、繁縷丶豬殃殃等。可選用苯磺隆等除草劑。一定要注意選用對小麥安全性好的除草劑品種。

    (3)進行化控。一般在小麥拔節前噴施矮壯素、多效唑等植物生長延緩劑,以抑制小麥基部幾節的節間伸長,降低株高,從而提高小麥抗倒性。

    另外,還應注意預防小麥寒害。可噴施植物抗凍劑、高脂膜、天達2116、磷酸二氫鉀等提高小麥抗寒能力。

  • 7 # 護田鷹新農人老錢

    冬小麥苗期管理非常重要,苗期是小麥整個生長週期的關鍵所在。冬小麥的栽培管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冬灌

    冬灌是冬小麥保苗防旱,抗寒的重要措施。但是小麥冬灌一定要看墒情、看溫度、看苗情(看天、看地、看苗),適量澆水。不然達不到預期效果。

    冬灌好處很多,通過冬灌可以使畝穗數增加25%左右,使穗粒數增加6-7粒,千粒重也同時增加,畝增產達到27%。

    1、看苗情(看苗)

    單株分櫱在兩個以上的地塊適宜冬灌,弱苗麥田或者播種較晚的單根獨苗麥田不適宜冬灌,冬灌易發生凍害;生長過旺的地塊可以推遲或者不進行冬灌,以利於控旺促壯;

    2、看溫度(看天)

    冬灌過早氣溫高,蒸發量大,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冬灌過晚土層結凍,水分不能及時下滲,造成地面積水結冰,麥苗在冰層下容易窒息死亡,或者地面結冰,抬起土塊,拉斷麥根,使麥苗吊死。膠水應掌握在夜凍晝消的時候進行。

    3、看墒情(看地)

    冬前凡是田間土壤含水量在80%(溼潤,手握成團,鬆開即散)以下的都應該澆水,低於65%為輕度乾旱,低於50%為中度乾旱,35%以下就是重度乾旱。

      冬灌順序:先粘土低窪後沙土,先灌底墒或地表墒差的2、3類苗,後灌墒情較好,播種早並有旺長趨勢的麥田。

      4、適量澆水。要做到渠畦配套,防大水漫灌。灌後要及時劃鋤鬆土,彌合裂縫以利保墒增溫,防止透風傷根。

    二、除草

    麥田雜草防治有兩個關鍵期:一是小麥幼苗期(11月中旬-12月上旬);二是返青期(2月下旬-3月上旬)。在小麥的幼苗期此時雜草已經出土,苗小,對農藥的抵抗性小(小麥幼苗對除草劑的分解力強),用藥量小,效果好。冬小麥除草一定要注意溫度和溼度,要選在晴天的上午10點以後—下午3點以前用藥,土壤乾旱時要加大用水量。返青期除草一定要加大用藥量,並且要注意對下茬作物的影響,這個時期用藥最好在麥收後種植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避免種植大豆,棉花等雙子葉植物。

    冬小麥除草的關鍵:抓住時機,多方考慮,及時用藥。一般用藥:a,闊葉雜草選用雙氟磺草胺,苯磺隆,二甲四氯鈉鹽等;b,燕麥等單子葉雜草一般選用炔草酯,精惡唑禾草靈,驃馬,世馬等。

    三、病蟲害的防治

    主要有全蝕病,鏽病,根腐病等,蟲害主要是土蝗,灰飛蝨,蚜蟲,紅蜘蛛。a,害蟲可以用吡蟲氟氯氰菊酯進行噴霧,暖冬乾旱有紅蜘蛛的還要加入阿維噠蟎靈,並且在地周圍噴6-7米的保護帶。b,病害防治主要是苗期雨水大引起的,可以採取拌種的方法進行預防,補救一般用三唑酮,甲基託布津,惡黴靈等進行噴霧。

    四、旺長苗的管理

    旺長苗一般採用鎮壓,控水的方法,也可以用多效唑進行噴霧,一般畝用多效唑40-50克。弱苗可以進行葉面補肥的方法,噴施磷酸二氫鉀等進行提苗粗壯。

      冬小麥年前管理的基本原則是:看天,看地,看苗。注意觀察,及時管理。

    另外:今年小麥播種偏早(10月5日左右開始,正常年份10月10日以後),播種時溫度偏高,加上播種量偏大(20kg一畝地,一般10公斤),施肥量大且含氮量高,造成今年小麥部分地塊密度過大,麥苗生長纖弱。11月份又突遇低溫寡照,11月20日左右又突降大雪致使山東各地冬小麥凍害嚴重,個別地塊出現枯死現象。必須引起重視,加強管理,把低溫對小麥的影響降到最低。

    具體措施:1、用磷酸二氫鉀+蕓薹素或者葉面寶,噴施寶,天達2116等在晴天的上午10點以後至下午3點以前進行噴霧。2、出現枯死,根腐的地塊可以在1的基礎上新增寧南黴素,春雷黴素等一起噴霧防治。@務農釗哥@中國鄉村之聲@央視三農@農百通@三農廣訊@農藥百事通團隊王秀雲@惠農圈@農通社@農民的小幫手@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MAP智農精準種植團隊@農業農村部網站

  • 8 # 亮仔為農

    小麥播種以後,為了保證一播全苗,為實現足穗大穗打下基礎,要保全苗促壯苗。在田間管理中,為了方便區別、提高生產效率,根據小麥器官建成特點和季節變化,將麥田管理劃分為前期、中期、後期3個階段。題主所說的苗期,應該就是前期管理。

    前期管理是指從小麥播種到返青,該階段是小麥第一個分蘗高峰期。小麥在進入越冬期之後生長量很少,也即是說前期管理主要是冬前和返青期的管理。

    冬前管理,保證正常出苗,實現合理的蘗數,為實現充足的穗數打下基礎,主要抓好保全苗、促壯苗兩項措施。

    1、保全苗:小麥播種以後,出苗前要是遇雨,特別是短時陣雨,造成地表板結,形成一層硬殼影響出苗,在適耕期及時疏鬆表土,保苗出土,防止太深傷芽。也可以進行輕微鎮壓以破除板結,助苗出土。

    小麥出苗以後,要進行田間檢查,發現缺苗斷壟現象,要立即催芽補種。補種晚了,在小麥進入分蘗以後,進行疏苗移栽,栽後澆水,沒有灌水條件應趁墒移栽,注意壓實。

    2、促壯苗:由於土壤肥力不斷提高,底肥和底墒充足,冬前除了晚播小麥外,一般都能達到壯苗標準。主要管理任務是,防止雜草為害,中耕保墒,特別是沒有灌溉條件的麥田,一定注意蓄水保墒,防止春旱。

    晚播麥田由於積溫不足,應中耕鎮壓,能提高地溫,促苗生長。對播種偏早、長勢旺、超過壯苗範圍的麥田,可採用深鋤的辦法控制旺長,以防後期倒伏或過多消耗地力。對播種早有拔節趨勢的麥田,要進行鎮壓,抑制節間伸長,並經常進行田間檢查,發現大量主莖及大蘗的幼穗受凍時,要在日均3℃以上的時候,及時施入速效肥料,並結合灌水,促進未凍蘗生長成穗。

    在越冬期間,小麥地上部生長量很小,正是根系向縱深發展時期,主要防止人畜等外力損傷麥苗,確保麥苗安全越冬。

    返青期管理,是指小麥返青到起身的管理。管理的目標是——

    既要控制春生分蘗過多滋生,防止全體過大,引起倒伏,又要防止因營養不足,麥苗脫肥發黃,群體小,生長弱,達不到預期的穗數,穗粒數也會受一定影響。所以返青期也是控旺、促弱、保壯苗的關鍵時期。

    主要管理措施:對總蘗數達到、植株生長正常的麥田,此期不再施用肥水。對心葉生長緩慢的俗稱“縮脖小苗”,可以適當施肥結合灌水。對晚播麥田,為了穩定提高地溫,促進麥苗生長,一般不再追肥澆水。對生長過旺的麥田,要控水肥,深中耕,抑制生長,控制春生分蘗。

    另外,隨著氣溫的回升,要防止病蟲的發生與為害,尤其注意對紋枯病和紅蜘蛛、蚜蟲的調查與防治 。小麥返青期要進行中耕保墒,消滅雜草,特別丘陵旱地,早春保墒十分重要。總之,返青期要因地因苗制宜,為爭取穗多穗大奠定良好基礎。

  • 9 # 寧寧說的話

    這裡所說的苗期時冬小麥種植後出苗並且在年前的管理。小麥苗期的管理最主要的是一個墒情,也就是整個土壤的溼潤程度。這關係到冬小麥在整個越冬之前的合理性,因此墒情聯絡到最重要的就是灌溉。

    1、 有可能在小麥苗期長勢弱,發黃,那麼引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乾旱,二是你用秸稈還田之後引起的。那麼針對第一點要合理的灌溉,我在下面會詳細說到,至於秸稈還田引起的,那麼在進行秸稈還田後一定要撒尿素深耕,注意是在冬小麥種植之前。如果你在種植之後由於秸稈還田引起的,那就在灌溉的時候進行施放一些尿素,加快其腐熟就可以了。

    2、 小麥苗期進行澆水的程度就是當小麥出苗率整體超過9成的時候可以進行灌溉。那麼在乾旱的前提下澆水建議不要用大水漫灌的形式。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種植冬小麥都在在黃土山上,所以就沒有灌溉條件,只能依照天氣降雨來緩解。

    那麼對於平原地區規模化種植並且有灌溉條件的農戶們來說,在小麥苗期緩解旱情的灌溉一定要用噴灌的形式來解決。那麼在灌溉的時候要看乾旱的情況,一般1次足矣,如果是小麥苗期旱情比較嚴重的話,那麼我建議兩次最好。

    3、 小麥苗期的管理還有一個“越冬水”也是集中在平原地區規模化種植有灌溉條件的基礎下。注意越冬水的灌溉時間是在小雪節氣之中,一定要趕在冬至節氣之前,從今年來看就是11月的下旬20日以後。那麼在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量不能太多,不然會引起小麥低溫凍害,所以要適量。

    4、 小麥苗期如果幹旱和苗弱,那麼除了灌溉還要搭配肥料,注意這時候的肥料必須要用葉面肥的形式進行噴施,可以用尿素溶解噴施,也可以用鉀肥,當然這些都是最常用的,所以結合這兩種可以解決小麥苗期的管理。

    總結

    小麥苗期的管理集中在越冬之前,要看整體的墒情,也就是乾旱程度,如果幹旱輕微,那麼只需要以噴灌的形式採取一次越冬水就可以了,如果幹旱情況比較嚴重,那麼要進行兩次噴灌,還要搭配噴施尿素和鉀元素的葉面肥。

  • 10 # 龍百曉生

    小麥苗期是種麥區域農業管理的一個關鍵時期,按小麥苗情一般可以包括出苗、分櫱、越冬、拔節和起身等生育期,這期間小麥生長主要為營養生長,也就是張葉子和植株高度,類似於小孩長個頭階段。而對於小麥苗期越冬前和來年返青時的農業管理,下面結合我們當地的農業生產措施簡單聊一下:

    小麥越冬前的農業管理

    近日,我們這邊已經開始秋播冬小麥,因前幾天剛剛下過雨,我家其中一塊農田墒情不錯,於是決定先施肥、翻耕,晾曬半天后便機械播種小麥和鎮壓一遍。而其他兩塊農田則是先澆水造墒,然後施肥、翻地和播種小麥等事宜。至於接下來在越冬前的主要農業生產管理措施可能表現為:

    1、查看出苗情況。播種小麥後,農戶一般會適期檢視一下麥地出苗情況,如果農田10釐米以上麥苗出現明顯缺苗斷壟,應該及時催芽補種,如果到了小麥分櫱期仍有缺苗情況,可以透過疏苗移栽補稀。

    2、適期內進行合理澆灌。對於播種後再澆“矇頭水”,我感覺在化肥普遍使用的現如今,應該要慎重,主要是因為播種後的氣溫會越來越低,澆水會導致地溫下降,不利於小麥出苗,另外,澆水也容易出現土壤板結、通氣不暢等問題,使得小麥出苗不利、苗情偏弱、分櫱減少等情況,更不利於冬前壯苗。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這邊農戶多選擇播種小麥前先進行澆水,以提升農田墒情,然後晾曬幾天後再施肥和翻地,便可以降低小麥出苗和苗情長勢偏弱情況,往往更有利於培育冬前壯苗。

    再一方面,在當地封凍前應該及時考慮澆一遍越冬水,可以按照“夜凍日消,澆完正好”原則,一般冬灌適宜氣溫在當地日平均氣溫3℃以上適時澆水。而對於是否澆越冬水,也非必選項,例如去年我們家三塊農田都是播種前澆水,墒情不錯,播種後又及時鎮壓了一遍,出苗率高,而去年又是暖冬,氣溫下降慢,於是決定不澆越冬水,雖然臨近春節前後遇到了缺水苗黃現象,但經過播種後鎮壓可以適當保墒,為此等到了今年元宵節後才澆灌返青水補墒,由於今年小麥喜獲豐收,感覺有時不澆越冬水也不會影響小麥收成。另外,對於晚播麥田,出現麥苗長勢偏弱時,為避免地溫下降,一般也可以不澆越冬水。

    來年小麥返青後的農業管理

    一般來說,麥苗到了氣溫零下後一般會基本停止生長,而到了來年春天氣溫回升零上後,麥苗會由青紫色漸漸變為綠色,這時一般到了小麥返青期,對於小麥返青後的農業管理措施,主要表現為:

    1、澆返青水和追肥。一般來說,春季前期氣溫仍很低,我們這邊澆水會根據河水和地下水的溫度會有明顯差異,例如靠近河邊的麥田,可以在3月上中旬澆灌,而地下水因為太過冰涼,一般要等到3月中下旬才會安排澆返青水。而至於追肥,這時主要以補充氮肥為主,例如尿素,會在澆水前撒在麥田裡即可。

    2、打藥除草和防治病蟲害。到了春季氣溫回升後,不僅麥苗會恢復正常生長,隨著3月上旬“驚蟄”節氣後,一些野草和蟲害也可以隨氣溫上升開始活動,為了避免影響小麥正常生長,一般會適時打藥除草和防治病蟲害,具體根據自家麥田情況適時進行即可,並沒有固定的時間。

    而到了小麥起身期後,這時麥苗會由匍匐狀轉為挺立生長,其莖部第一節間開始伸長並慢慢伸出地面,然後開始經歷拔節、挑旗、抽穗、開花、灌漿和成熟等生育階段,最後到了6月中上旬開始成熟收穫,以上便是我們這邊小麥前期關於麥苗階段管理的主要農業措施,以供參考!

  • 11 # 粵西鄉村妹

    小麥喜歡“胎裡富”,無論是肥沃水澆田,還是旱地麥,底肥對產量和品質的形成都很重要。尤其是多施肥下持久、養分含量豐富的農家肥。想要實現小麥優質高產,除了打好播種基礎外,苗期管理也很重要。

    俗話說:“種好是基礎,管好是關鍵,關鍵在冬前”。所謂冬前就是隻出苗到越冬前的時候,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的積溫,加強冬前管理,對促使小麥早發壯苗,提高成穗率,增加小麥抗災、抗病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冬前管理不好,就會加重春季管理的難度,增加投資、會影響來年的產量。冬前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促使小麥早分櫱、長大櫱、盤好根,培育冬前壯苗,使麥苗安全越冬,具體要抓好以下幾條管理措施:

    一、查苗補苗,疏苗移栽。補種:小麥出苗後,要及時早檢查,對缺苗的地段要用同一品種的種子,進行浸種催芽補種。最好在小麥二葉期補完,補種的方法簡單易行,而且麥苗生長比較健壯。

    移栽:如果沒有留有同品種的種子的話,也可以用就地疏稠補稀的措施。最好要在小麥分櫱以後進行,移栽時覆土深度以上不壓心,下不露白為標準,移栽好後要及時澆水,以保證成活。

    二、用好冬前肥水。根據小麥的生育特點,澆水次數過多會引起品質下降。在小麥播種底墒充足,達到冬前性苗的前提下,冬前一般不需要澆水。

    如果播種期遇到乾旱,底墒不好,但有一定表墒,或噴罐出苗,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促壯苗越冬,可以在小麥分櫱期澆水。如果在播期比較乾旱,施底肥不足,冬前群、個體不到壯苗標準,可結合追施氮素肥料澆一次越冬水。

    三、中耕保墒。在小麥澆分櫱水後,等待地面干時,應該及時淺鋤或劃鋤,能夠促苗早發。如果在不用澆分櫱水的麥田,也要進行淺中耕,能達到滅草的作用。對旱地麥也要做到勤中耕,以及鎮壓中耕相結合的措施,以提高地溫,促進麥苗早發,確保穗足、穗大不容易倒伏。

    四、適時追肥。在進行淺中耕達到散墒提高地溫,還要配合追肥,可以促進多發櫱,促進小麥根系發育,促發小麥苗生長,達到小麥冬前夠大夠壯,確保小麥豐產。

    在小麥趁墒反青期結合澆水每畝追尿素5~8公斤,可以配合磷、鉀、肥4~5公斤配合施用,以確保肥效。小麥拔節期結合孕穗期追施兩次氮肥,可以有效地減少小穗、小花退化、穗數增加、提高品質與產量。

    五、苗期病蟲害防治。小麥苗期紋枯病,主要由於小麥脈體過大,肥水施用過多,特別是氮肥過多,田間溼度密度大,均有利於病害的發生蔓延。小麥受危害後,主莖和分櫱不能抽穗,有的抽後變成了白穗,結實減少產量降低。

    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藥劑防治:用50%退菌特100克,或稻瘟淨150克加水100千克,或50%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加水100千克進行噴霧。用多效唑在小麥返青起身期噴灑,防治白粉病和紋枯病。

    小麥蚜蟲防治。在冬前以麥二叉蚜為主,在拔節孕穗期以麥長管蚜為重點。用1.5%樂果乳劑每畝50毫升加水0.5升,用低量噴霧防治。或用50%抗蚜威可溶性粉5克加水加水15千克噴霧。

    小麥紅蜘蛛防治。1.藥劑拌種,可用50%辛硫磷按種子量的0.15%拌種。2.撒施毒土,在小麥分櫱拔節期,每畝用75%甲拌磷乳劑30~50毫升加水2.0~3.0升與25~30千克細乾土混拌均勻後撒施麥田。3.噴藥防治,每畝用1.5%樂果粉劑1.5~2.0千克進行噴粉。

  • 12 # 明紅明宏

    您好!您問“如何做好小麥苗期管理?”,1、適時除草。2、苗期噴肥:在小麥苗期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300~500倍液)和多種微量元素,可控制麥苗旺長,增強抗病能力,促進冬前分櫱,苗期每畝噴施“瑞培樂”5~10克,可結合秋治除草同時進行,注意不能重噴和漏噴,用藥最佳時期為10月20日~11月15日。3、苗期治蟲防病:a、小麥齊苗後可採用10%吡蟲啉1000倍液對麥苗噴灑,防止灰飛蝨等害蟲侵入麥田,預防病毒病;b、在小麥分櫱期對麥田進行噴霧,當查到1平方米有土蝗5只或灰飛蝨10只以上,可選用25%快殺靈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全田均勻噴霧消滅害蟲,有效預防小麥病蟲害的發生。4、合理安排澆水,適時適量澆好小麥冬水,以保障小麥安全越冬。...

  • 13 # 山野阿十

    小麥苗期管理技術:

    1、查苗補種、疏苗補缺、破除板結。小麥齊苗後,進行田間苗情檢查工作,對於因機播時排種管堵塞而造成較大面積漏播的空行、空地。應進行催芽補種。如小範圍缺苗斷壟,要進行疏密補缺,增加群體中個體的均勻度。對於補缺的移栽麥苗應適當澆水,以利緩苗。在小麥播種後至出苗期間,如遇到降雨,待地面乾燥後及時鬆土,破除板結,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進種子及早萌發、出苗。

    2、灌凍水。越冬前灌水是無公害小麥生產中的重要措施。澆灌凍水,具有平抑地溫,保護麥苗安全越冬的作用,還能夠冬水春用,提高春季麥田土壤水分含量,為早春小麥植株生長及推遲第一肥水使用時期創造了良好的生長條件。澆凍水的時間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3~ 4℃ 時進行,此時正值晝消夜凍時節,所灌水分下滲。灌水時間忌過早或過晚,如過早,氣溫較高,水分蒸發增多,所起作用減少,反之,如過晚地表形成凍層,所灌水分易積水結冰,造成窒息死苗。因此,應掌握好適宜的灌水時間。

    小麥苗期的標準化管理是1•苗期的生育特點與調控目標冬小麥苗期有年前(出苗至越 冬)和年後(返青至起身前)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特點是以長葉、長根、長櫱的營養生長為中心,時間長達150余天。出苗至越 冬階段的調控目標是:在保證全苗基礎上,促苗早發,促根增櫱,安全越冬,達到預期產量的壯苗指標。 一般壯苗的特點是,單株同 伸關係正常,葉色適度。冬性品種,主莖葉片要達到7 ~8葉,4 ~5 個分櫱,8 ~10條次生根;半冬性品種,主莖葉片要達到6〜7 B十, 3 ~4個分櫱,6 ~8條次生根;春性品種主莖要達到5 ~6葉,2 ~3 個分櫱,4 ~6條次生根。

  • 14 # 金農科種業

    小麥春季容易發生倒春寒和晚霜凍害,需在3月份下大雨和颳大風的惡劣天氣到來之前,及時給小麥澆水,促使地溫快速提高,減少凍害發生的機率。小麥進入返青拔節期,可追施適量氮肥。返青期可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並噴施適量多效唑等藥劑,預防小麥發生倒伏。

    小麥管理技術要點:

    一、倒春寒、防凍害

    1、小麥在春季的時候,容易發生倒春寒和晚霜凍害,小麥在拔節期過後,抗凍能力會比較差,因此會影響小麥的產量。

    2、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在小麥進入3月份的時候,在惡劣天氣到來前,比如下大雨和颳大風的天氣,就需要及時給小麥澆水,這樣有利於地溫能夠快速提高,而發生晚霜凍害的機率也會減少。

    二、施肥管理

    1、小麥進入返青拔節期,要施足肥料,這個階段主要施氮肥,有利於提高小麥的品質與產量,如果施用氮肥不足,就會導致小麥的幼苗生長稀少,分櫱也比較少,因此小麥的產量也不會很高。

    2、而追施氮肥過多,就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小麥就會出現葉子過大與分櫱過多的現象,而且會導致莖長稈生長較細,因此容易出現倒伏,而且產量也會有所下降,一般給小麥施氮肥的時間,還有施氮肥的用量,都要根據小麥的生長情況而定。

    三、除草

    1、如果春節前,沒有及時給小麥打除草劑,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給小麥打相應的除草劑除草,給小麥打除草劑,可選擇在返青期,而進入拔節期,就不宜再打除草劑了。

    2、如果打除草劑的時間有所延遲,那麼發生藥害的機率也會更大,而且還會導致小麥產量下降,打除草劑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定用量來使用,打藥時還要做好自身防護措施。

    四、抗倒伏

    1、如果小麥發生倒伏,就會導致品質與產量下降,而小麥發生倒伏,一般都是由於播種小麥的時候,播種的量過多,導致分櫱後也很稠密,小麥的莖稈生長細脆,而在小麥生長後期,如果遇上不良天氣,比如下雨和颳風等,也會導致小麥發生倒伏。

    2、為防止小麥發生倒伏,期間可採用化學控旺的方法來進行預防,一般可選擇噴施適量多效唑等藥劑,期間需要根據不同的狀況,選擇對應的藥劑進行防治。

  • 15 # 農巴士

    首先是植保管理,包括兩方面,分別是地下害蟲和病害。地下害蟲主要會有螻蛄、金針蟲和地老虎會危害小黑麥根部,截斷根系,造成地上部位發黃枯萎,逐漸死亡,對於地下害蟲的管理,要提前做好拌種工作;病害包括紋枯病和根腐病,通常先在葉鞘發病,逐漸往裡侵染,直至小黑麥徹底死亡。植保管理方案可以透過拌種把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解決掉,現在市場上合適拌種劑是噻蟲嗪.咯菌腈.苯醚甲環唑三元復配的拌種劑。

    然後是水肥管理,我們先說水分,如果墒情差特別,可以及時澆水,最好辦法是大水漫灌,地下5—8釐米處要澆透;接著是肥料,如果麥苗表現出缺肥症狀,可以及時進行葉面補充,最好選用磷酸二氫鉀或者12種中微量元素肥;如果是缺氮肥,每畝30斤複合肥進行追肥。

    當然,還會涉及到抗低溫等情況,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了,可以噴施蕓薹素內酯進行調解。

  • 16 # 河北小路

    小麥生長需要三個大階段,生育期,生育時期,生長階段,這是小麥成長的重要階段,而其中小麥的期田期是其中最為關鍵的時期,小麥的成熟離不開期田期的細心管理照顧,這會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對於廣大農民來說,擁有一門有效技術成為迫在眉睫的難題,由於各地區的土壤條件不同所以在小麥期田間的管理方法也不進相同,下面本文就對小麥期田期管理提出幾點有效建議。

    1注意小麥苗間密度,用肥養苗

    在小麥苗期,要保證小麥田間距離均勻,有利於小麥的後續發展,這種情況就需要小麥苗出苗以後就需要逐田排查,對於那些出苗率不高或者密度過大的田塊要尤為注意,對於大片缺失小麥苗的田塊要及時使用同種麥苗補種,這類補苗的小麥苗是需要前期進行一定處理,一般使用經催化劑催化後的催芽露白的種子來補種,對於全面出苗效果好而區域性出現缺苗情況,要採用彌補稀泥帶線移植,這樣既可解決部分田塊小麥苗密度過大問題,還能提高小麥苗的均勻度,在移植小麥苗後還要及時施澆肥水,提高移苗後的成功率,對於那些基本苗出苗率較好的,更要注意著重施肥,用肥料觸發生長,最佳化個體,達到小麥苗在冬天時夠大夠壯,達到高產。

    2各階段要合理使用肥料

    對於在小麥期田期間和前後的幾個小麥發育時期,施肥的手段都有其獨特的方法,首先,想要施肥就需要關注最近幾天的天氣情況,需要緊密關注地方的天氣預報,如果最近幾天的天氣以陰雨天氣為主則不宜進行下一步施肥工作,遇到大風大雨會使肥料利用率降低,因為雨水會沖刷掉肥料,起不到施肥作用,造成大量浪費。還有就是要注意施肥的實際情況,找準時機,例如在小麥苗三葉期大部分養分耗盡之時,就需要外界提供大量養分給小麥苗,如果在這個階段給小麥苗使用三葉肥,這樣既能促根發展,還能減少小麥苗成長時間,對於高產小麥田要在2-3葉期進行早期追肥,小麥苗肥用量要適應苗情和土壤來定,一般要佔總的施肥量的20%為好,通常選用速效的氮肥,這樣能加快小麥苗的有效成長,施肥的同時應深度施肥,當小麥進入分裂期,葉子顏色發黃時還應補肥一次,促進其正常生長。

    3合理時段進行除草

    除草看起來是一個簡單活,但是其中不乏摻雜一些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對於不同的土壤條件和環境條件,除草的方式不盡相同,就對於小麥來說,不進行有效的除草,小麥的成長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由於中國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中國大部分種植區採用人工除草,而其中的第一次除草應該在分葉的初期進行,這時候土壤情況較好,雜草則是剛剛成長起來,適宜深度耕耘,雜草根部一般在土層4-5cm處,可以徹底清除雜草一次,採用深耕方法還能抑制小麥苗的分葉過盛。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一些化學試劑來進行除草,如果使用化學藥劑,那就要選擇一些殺草譜廣、藥效高、藥效持效期長和成本低的除草劑品種,還要在適用之前進行小範圍預實驗,看看是否滿足當前情況使用,有效的在耕地上使用化學試劑能最大限度增加糧食的產量,正常年份下麥田冬前雜草出苗90%以上,而此時雜草處於幼苗期,植株矮小,組織幼嫩,這時使用化學藥劑用量小,對環境造成損害最小,價效比最高,是化學除草的最佳時期。在使用化學試劑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要精確計算出藥量和兌水量,要先配製成母液在進行一定稀釋,還有就是農藥防治時期的選擇,每一種草害都有其最佳防治時間,只有選擇最佳時間進行防治才能達到理想效果,還有就是除草劑不要多次使用,一是因為雜草已經產生一定耐藥性,除草效率不高還有就是多次使用容易產生藥害,使用時應該謹慎。

    4合理時間進行鎮壓

    鎮壓過程其實可以說成是對土壤的沉實過程,這樣可以壤土壤中的水分下壓,可以使得小麥苗得到所需要的水分,增強種子與土壤的接觸度,能提高出苗率,起到抗旱和耐寒雙重作用,鎮壓的時間也需要與當地的條件相符合,一般選擇在小麥播種後的1-2天后或者在地表出現龜裂情況時刻進行,減少蒸發,保持土壤內水分,但是也不是每一個地區都適合鎮壓,有的地方溼度較大等就不適合,所以鎮壓還要看當地情況,不能盲目鎮壓。

  • 17 # 三農風子

    小麥苗期田間管理,小麥從開始播種不出苗前就要開墒溝,也就是排水溝,不要等小麥出了才去開溝、那樣會導致墒溝兩邊的麥種被土壓、出的非常慢趕不上其他的麥苗,種好後臨時要打封閉藥除草濟,出苗後要及時查麥苗出的齊不齊、小麥種有沒有不出的現象,後期過了春節後要追一次尿素、每畝地按照15公斤施肥、如果種的時候底肥施少的話還可以多施一些,到了農曆二三月裡要防治病蟲害、特別那時期紅蜘蛛特別多。到了孕穗期要打營養素、等全部出齊穗後還要防治小麥赤黴菌、黑麥穗,以及小麥的吸漿蟲做到以下幾點也就高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Ace2和一加8各有什麼優勢和特點,哪一部更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