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黃論道觀天下

    小黃論道談雙創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公孫弘非常像一個歷史上的奸臣,那就是以口蜜腹劍聞名於世的唐代宰相。當然,論能力眼光,李林甫比公孫弘高明一籌,但是他們的內在核心是相似的。而這個核心最終幫助他們安穩的老死在床上。

    首先一點,公孫弘政敵不少。董仲舒、主父偃、汲黯等人,論能力都比他高明,但是論眼光都及不上他絲毫。最終眼光上的差距,使得公孫弘以四兩撥千斤的辦法輕鬆秒殺遠比自己強大的對手。

    比如膠西王劉端“縱恣不法”,名聲很差,公孫弘以董仲舒有大才為由,提出“獨仲舒可相膠西”。以當時董仲舒的地位,去給膠西王為相還是升遷了,看似為他著想,實則輕鬆把他趕出中央,而且自己還落下一個舉薦賢才的好名聲。

    再比如說主父偃,公孫弘看出齊國是個大坑,卻讓主父偃閉眼往裡闖,等主父偃做完死正好順手收拾他,即削去齊王,又滅了主父偃,一舉兩得。

    汲黯曾當庭詰責公孫弘:“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漢武帝隨即問公孫弘,公孫弘回答說:“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 而在史記中也有“弘為人意忌,外寬內深。諸嘗與弘有卻者,雖詳與善,陰報其禍”這樣的記載,可以看出他頗喜歡耍兩面派,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口蜜腹劍的本領雖然不如李林甫,但也頗為高明,哄得漢武帝“ 天子以為謙讓,愈益厚之 ”。

    以上是他搞定政敵的主要手法。政治人物,能搞定敵人而不受制於敵人,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而公孫弘的成功還在於他的另一半,比李林甫高明的那部分。

    “食一肉脫粟之飯,故人所善賓客,仰衣食,弘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餘。士亦以此賢之。”

    而這點,就是他為何封公封侯,萬世讚譽,而李林甫活著風光,死後就得被抄家滅族的原因。

    對於汲黯、主父偃來說,公孫弘固然是一個兩面三刀、卑鄙無恥的小人,但對於天子來說,他卻是一個忠厚老實、體恤上意的賢臣,對於不涉朝堂的普天芸芸眾生而言,他更是一個樂善好施、家無餘財的清官。

  • 2 # 真正鱷魚不哭

    平津侯公孫弘名聲不顯,卻是一位關鍵先生,“元朔五年以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

    什麼叫“丞相封侯自弘始”,就是說漢朝在公孫弘之前的丞相都是先被封侯——也就是具備了貴族身份,然後才有資格出任丞相;而公孫弘不然,儘管他拜相之前已位至三公(御史大夫),但仍屬庶民,貴族身份是出任丞相後才得到的。

    拜相封侯和封侯拜相有區別嗎?

    當然有,拜相封侯意味著丞相大人憑藉皇權賦予的身份,躋身貴族;而封侯拜相的丞相不僅是皇帝僱傭的第一公務員,還是貴族領袖,兩重身份的威權不可同日而語。

    西漢名臣曹參擔任相國時“日夜飲醇酒,不事事”,漢惠帝忍無可忍卻不敢直接責問,而是透過曹參之子勸諫委婉表示不滿,誰知曹相國杖責其子,直接甩臉色給皇帝看,惠帝反而要小心翼翼出面解釋,老老實實聽相國教訓講大道理,然後點頭稱是。

    同時代另一位處事圓滑的名相陳平,在面對漢文帝氣勢洶洶的責問:“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也能侃侃而談懟回去:“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文帝景帝時丞相申屠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文帝竟然不能駁回,反而要“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

    可見漢初比較強勢的丞相幾乎可以同皇帝分庭抗禮。

    當然,皇帝有選擇權,可以任命威望不那麼高的丞相,但貴族領袖名分是存在的,也就意味著必要時丞相可以調動貴族資源來對抗過分擴張的皇權。

    回過頭來再看公孫丞相,由於他是被漢武帝忽然按到傳統貴族核心的位子上,等於說是皇權打入貴族圈的楔子,天生要受到排斥。退一步說,公孫相爺改變立場,全力靠攏貴族集團,這顯然會讓他相位難保,皇帝完全可以另找一個聽話的上任。再退一步說,即使皇帝出於政府穩定的考慮,暫時不動他,以公孫淺薄的貴族資歷,可以調動的貴族資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任何皇帝都希望大權獨攬,不願意有人和自己分享權力。因此,只要有可能,就必然要壓制打擊丞相這個權力中心,“內多欲而外施仁義”的漢武帝劉徹自然更是如此。只是他更有策略,不是一味蠻幹,比如透過這次拜相封侯的逆序操作,成功割裂了相府和貴族,巧妙消解了相權對皇權的制衡作用。

    於是乎,以丞相為首的相權逐漸失去貴族們支援,無力抵抗皇權的侵奪,喪失決策權,終於淪為執行機構,一步步走向臣僕化。

  • 3 # 詩雨花魂

    今天我們要說說這位從豬倌到宰相的西漢名臣公孫弘。公孫弘堪稱是西漢頭號“勵志哥”,他出身低微,大器晚成,最終成為文臣之首,而且得以善終。公孫弘是齊地菑川薛縣(今山東壽光)人,年輕時當過獄吏,但沒幹多久就因為犯錯被免官,為了奉養老母,他不得不在海邊以放豬為生。他放豬一直放到了四十歲才開始學習儒家經典。按孔子的說法,“四十而不惑”,(《論語·為政》)這個年紀的人是應該事業有成了,因此孔老夫子才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論語·子罕》)。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默默無聞,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不過公孫弘的出現卻打了孔老夫子的臉,因為公孫弘就是在四十歲時才開始刻苦學習,並且最終事業有成的。

    公孫弘屬於典型的大器晚成,直到六十歲,孔子稱之為“耳順”之年,現在的退休年齡時才開始嶄露頭角。在西漢時期還沒有科舉考試,所以有一套自己的舉薦人才的方式。當時把人才稱之為“賢良方正”或“賢良文學”。而舉薦這類人才通常由郡守、公卿、高階官吏等人推薦,送至朝廷。然後皇帝要對他們進行考察,給他們出題要他們對策,對策成績出眾的就會被授予官職。公孫弘就是由這樣的程式脫穎而出,以賢良文學的身份在朝廷做了博士。這個博士不是學位而是官位,負責掌管書籍典章。不過公孫弘的仕途也並非一帆風順,他曾出使匈奴,回來向武帝劉徹彙報工作。劉徹對他的彙報不滿,認為他沒什麼能力,把他斥責了一番。於是公孫弘便上書稱病,辭職回家了。

    不過這一次的挫折並未斷送這位未來名臣的仕途。十年之後,劉徹再次從基層選拔人才,此時公孫弘已經七十歲了,但仍舊被推薦上來。劉徹親自出題要這些被推薦的儒生對策。他出的題目是:現在如何能達到遠古時代那種國泰民安的境界?天人之道最根本的是什麼?天文、地理、人事的法則是什麼?公孫弘在對策中強調了君王自身須正,對待百姓要有信義。提出了治民之本的八條原則,並指出“仁、義、禮、術”四條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則和方法。最後指出“順應天德”便會和諧興旺,“倒行逆施”就會災禍降臨,這就是天文、地理、人事的法則。

    當時參與對策的有一百多位儒生,公孫弘的對策並未引起主考太常的重視,而是被排在下等呈給皇帝。但劉徹獨具慧眼,很欣賞公孫弘的思想,便把他的對策選拔為第一。接著便召見公孫弘,再次任命他為博士。因此公孫弘的仕途在七十歲時才開始起步。得了對策第一後他還未盡興,又給劉徹上書提出整頓吏治,而且口氣比較大,以周公旦自居。劉徹便問他自比周公如何?公孫弘說自然比不上,但自己懂得治理國家的道理,就如同訓練禽獸,鍛造木石一樣,人對於利害好惡的認識,豈是禽獸木石相比的?所以用一年的時間使國家發生變化都算很慢了。劉徹聽他這麼一說也很驚訝,決定慢慢考察一下這個人。

    而後公孫弘的仕途就開始了平步青雲,一年後被提拔為左內史,三年之後又被提拔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兩年後又接替了薛澤成為西漢丞相,位極人臣。在他之前這個位置都是有列侯爵位的人才能擔任,而公孫弘可以說是西漢第一位布衣成丞相,所以按照慣例也該有爵位,於是劉徹便封他為平津侯。公孫弘僅用了六年時間就從一個平民百姓座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寶座。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坐火箭上去的,那麼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首先公孫弘也確實有能力,劉徹身邊本來人才就很多,誰有能耐誰沒能耐他自然是很清楚的。至於公孫弘具體有哪些政績,史書都沒有明確記載,只是說他反對設定朔方、五原二郡,認為勞民傷財,沒有實際用途。劉徹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但公孫弘卻始終堅持己見。後來劉徹讓朱買臣和他辯論設定朔方郡的好處,公孫弘辯不過朱買臣,便不再阻止,但還是讓劉徹停止了興建西南夷工程和滄海郡。

    除此之外公孫弘還提出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很大的政策。就是“禁弓弩”,因為當時社會不太平,頻頻發生官吏被殺的事件。公孫弘認為十個賊人張開弓弩,一百個官吏不敢上前。所以禁止百姓攜帶弓弩就等於沒有了殺傷性武器,這樣在都是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就一定是官吏的一方得勝。劉徹為此還組織群臣討論,結果到底還是沒有透過。不過這也使得公孫弘成了禁止私人持有武器的第一人,而後美國關於禁止民間持槍的討論與此有異曲同工之處。

    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公孫弘為人低調圓滑,會看風使舵,而且善於自藏鋒芒。在朝中議事時,他常常提出幾個方案讓皇帝自己去決定,有時候和其他的大臣觀點對立也從不在朝堂之上發生爭執。他與公卿提出某些建議,可到了皇帝面前又完全背棄事先約定,而是順著皇帝的意圖說。因此當時最有鋒芒的一個直臣汲黯很看不上他,給他下了一個“齊人多詐”的評語。而且多次指責他道貌岸然,心術不正。但公孫弘也並不和汲黯起衝突,劉徹問及他時,他就說:“瞭解我的人認為我是忠心的,不瞭解我的人認為我是不忠心的。”因此給劉徹留下了一個老實巴交的好印象,對他更放心了。

    但要是認為公孫弘真是寬宏大量就錯了,史記上說他是:“性意忌,外寬內深。”實則他心胸狹窄,嫉妒心強。容不得比自己高或自己看不慣的人。比如他和齊相主父偃不和,主父偃因為涉嫌逼死齊王被收押,本來劉徹想從輕處置,但公孫弘卻對劉徹說“非誅偃,無以謝天下!”結果主父偃被斬誅族。對於曾當面斥責他的汲黯更是恨之入骨,但一直找不到汲黯的過錯,因此向劉徹推薦汲黯擔任是非很多的一個職務右內史,想讓汲黯栽跟頭。但汲黯為人耿直廉潔,在這個位置上乾得很出色,使得公孫弘的陰謀落空。還有當時的大儒董仲舒與公孫弘不和,公孫弘也用對付汲黯的方法推薦董仲舒擔任膠西王相,想透過膠西王之手除掉董仲舒,但也同樣沒能得逞。再有就是當時有一位著名的遊俠郭解,被抓住後按律應該釋放,結果也是公孫弘說了一句“以睚眥殺人,大逆無道。”郭解才被斬誅族。可見他一句話導致了多少人人頭落地,作為一個滿嘴仁義道德的儒生,這樣的作法實在讓人不寒而慄。

    當然他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優秀品格,比如說他很節儉,睡覺蓋布被,吃飯只吃一個葷菜和粗米飯。因此汲黯指責他是“作秀”。但這樣的指責並無道理,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做一輩子秀,公孫弘的確比較清廉,他自己生活很簡樸,俸祿則多用來接待朋友賓客,家中除了自己的工資收入外,並無多餘財物。因此他孝順父母,輕財重義,身居高位,率先垂範,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同時他從草根到宰相的奮鬥經歷也激勵了很多人,使得眾多學子效仿,既促進了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弘揚了重儒之風。此外作為一個儒家學者,他在儒學方面的貢獻很大,同時又把儒學引入官方教育,制定出了全面系統的教育制度,對於促進封建社會教育的發展也有很大貢獻。

    公元前121年,擔任了六年丞相的公孫弘病逝於任上。在他之後武帝時期的丞相這個位置成了最危險的職業,除了一個石慶得以善終外,其餘的丞相全部被殺或自殺。而公孫弘從一個豬倌,一路奮鬥到丞相的位置,又能得到善終的確是一個傳奇。而他四十始學,七十入仕又是大器晚成的典範,因此他的經歷猶如一部勵志大片,帶給後人很多正面的能量與啟示。

  • 4 # 抱影無眠夜歸人

    漢武帝時期,丞相是一個高危職業,很多人都在丞相這個位置上翻車,甚至於喪命。

    公孫弘能在丞相之位善終也算是萬幸了。

    公孫弘的仕途之路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之初,公孫弘以六十歲高齡被徵召為博士。他出使匈奴後,回朝後做的彙報得不到漢武帝的認可惹得漢武帝老大不高興,於是他告病回家。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公孫弘再次被菑川國推薦,他推辭不受,無奈華人執意推薦他,在太常對策時,公孫弘被列為下等,但是他的對策得到漢武帝的賞識,提拔他為上等。公孫弘再次被授為博士,金馬門待詔,成為漢武帝的顧問團隊成員之一。

    元光六年(公元前134年),公孫弘被擢升為左內史。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接替張歐為御史大夫。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丞相薛澤被免職,公孫弘被封平津侯,繼任丞相。

    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病逝。

    公孫弘的能善終的原因

    第一:漢武帝相中的儒家人才

    公孫弘四十歲學儒,他能被提拔首先是他的儒家思想,適合漢武帝的胃口。他給漢武帝的印象是“容貌甚麗“。招聘中,印象分是第一位的。

    第二:公孫弘主張儒家思想之國

    元朔五年( 前124 年) 六月, 公孫弘與太常、博士一起上書漢武帝, 提出興學、置博士弟子、任儒生為官的建議。

    這與漢武帝以儒家治國的理念相同。

    第三:公孫弘是處事圓滑

    面對權力慾望極強的漢武帝,在朝會上,他只負責提出建議,決定權拋給漢武帝。

    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使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於是上察其行慎厚,辯論有餘,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上說之,一歲中至左內史。漢武帝時期被處死的丞相

    竇嬰、田蚡死於外戚之權鬥,莊青翟死於酷吏政治,公孫賀、劉屈氂死於巫蠱,這些事件說到底都涉及漢武帝的集權,以公孫弘的圓滑程度來看,他絕對不會去觸及這些禁區,所以他能善終。

  • 5 # 李飛熊

    公孫弘六十歲才入仕,是西漢“察舉制”逐漸走向成熟的典型事件,是“獨尊儒術”的具體體現,更是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下的產物。漢武帝時期的丞相,結局往往比較悽慘,而布衣出身的公孫弘,唯唯諾諾,卻最終80歲時死在丞相位上,暴露的是漢武帝內心對丞相的真實態度。

    西漢“察舉制”逐漸走向成熟

    在漢武帝之前,“察舉制”雖然也是西漢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但無定期亦無定額。西漢早期的官員選拔,往往是從皇帝的侍衛“郎官”裡面選取。

    但這樣的“郎官”,卻不是任何人都有機會擔任的。而是那些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才有權力把自家子弟送入皇宮當侍衛。這些子弟在皇帝面前服務幾年,遇到官員空缺時,便從裡面挑選分發。

    如此一來,雖然選拔的權力掌控在朝廷手中,但選拔的人卻幾乎都是高官子弟。這些高官往往還是功臣的後代,勢力盤根錯節,政治上、軍事上都掌握了大量的資源。長此以往,自然對王朝的統治不利。

    漢武帝正是看到了這個趨勢,所以把原先無定期、無定額的“察舉制”重視起來。規定太守每年必須要推舉一個孝子、一個廉吏,是為“舉孝廉”。

    這些“孝廉”被推舉給朝廷後,往往便被安排做郎官。漢武帝其實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手段,把做官的權力從原先的功臣集團中逐步接管過來,這也避免了功臣集團大的反彈或者暴動。從漢武帝后,“舉孝廉”每年一次,逐漸形成固定制度。

    建元元年,天子(武帝)初即位,招賢良文學之士。時時弘年六十,徵以賢良為博士。

    漢武帝的這個舉動,逐漸使得“舉孝廉”成為入仕的唯一正途。原先功臣集團、軍人集團把持的做官權力,就此被逐漸打破。“察舉制”的成熟,使得底層人民也有了做官的機會。只要在學識上有過人之處,而不論血統上和皇帝或者其他大官有什麼關係。

    這是政治制度上的一大變動,也是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具體體現。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具體體現

    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要具備“茂才”、“賢良文學”、“明經”等科目中的一條,經過皇帝考察後,便可授予相應的官職。此外,漢武帝還大力興辦儒學教育,在建元五年辦太學,設定五經博士。

    後來,漢武帝更是為博士官置弟子50人,免其役。太常選擇18歲以上品貌端莊者,為博士弟子。這些弟子如果在太學成績優異,便可為吏或者為官。學而優則仕,尊讀孔經、學習儒學的風氣便興盛起來。

    (公孫弘)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養後母孝謹。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家貧的公孫弘,40歲才開始學習《春秋》,但在60歲的時候仍舊可以被任命為博士。雖然不久後因其出使匈奴不利,被漢武帝罷免,但仍然是儒學興盛的一個具體體現。“自此以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學之士矣”。

    等到公孫弘第二次舉薦,漢武帝把公孫弘列入策士第一名,仍舊拜為博士。

    元光五年,有詔徵文學,菑川國復推上公孫弘。弘讓,謝華人曰:“臣已嘗西應命,以不能罷歸,願更推選。”華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對策,百餘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對為第一。召入見,狀貌甚麗,拜為博士。

    公孫弘的對策本來名次靠後,但漢武帝卻破格選為第一,其中自然有推崇儒學之意。把年邁的公孫弘列為標杆,讓天下讀書人都看到這個榜樣,更快地把人們的思想統一到儒家思想上來。

    等到後來,漢武帝更是把公孫弘任命為丞相,成為百官之首。

    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丞相權力的努力

    漢承秦制,實行三公九卿制。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更是權勢煊赫。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入則參對而議政,出則監察而董是非”。

    漢初的丞相是握有實權的,皇帝的主張只有透過丞相才能貫徹執行。所以,相權對皇權形成制約。而漢高祖劉邦,更是有“非功不侯,非侯不相”的規定。因此,丞相便多由功臣列侯擔任,地位尊崇。

    等到漢武帝即位,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自然不甘心事事受制於丞相,而想著能獨斷專行。在這種背景下,布衣出身的公孫弘擔任丞相,便在漢武帝的考慮之內。因為公孫弘沒有功臣列侯的權勢背景,自然也就無法對自己形成制約。

    (漢武帝)卒以弘為丞相,封平津侯。

    漢武帝起用公孫弘為丞相,但並沒有打破劉邦“非侯不相”的規定。而是在此之前先封公孫弘為平津侯,食邑六百五十戶。

    漢武帝的這個舉動,固然有為天下儒生樹立榜樣的原因,同時也是用人制度上的一大突破,但漢武帝的本意,卻在於不滿丞相總攬天下庶政的傳統,不願皇帝受到掣肘,所以任用布衣公孫弘為相。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終。

    除了起用布衣為丞相外,漢武帝還任用自己心腹,組成“中朝”,以分丞相之權。後來設定的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透過這樣一步步地削弱丞相的地位和職權,使得統治大權進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而家貧、四十歲才學習《春秋》的公孫弘,正趕上了漢武帝的好時代,否則不會六十還能出仕,享祿二十載而以相位終。漢武帝時期,“察舉制”的成熟、“獨尊儒術”地位的確立以及漢武帝削弱丞相的種種努力,正好讓公孫弘都趕上了。

    所以,雖然公孫弘雖然尸位素餐,丞相無事可做,甚至後來被大司馬奪去權勢,相府淪為馬廄、車庫或者奴婢宿舍,但這正是漢武帝所追求的結果。

    “今臣弘罷駑之質,無汗馬之勞,陛下過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為列侯,致位三公……願歸侯印,乞骸骨,避賢者路。”天子報曰:“古者賞有功,褒有德……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書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今事少間,君其省思慮,一精神,輔以醫藥。”因賜告牛酒雜帛。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公孫弘對自己能力有清醒的認識,且對漢武帝破格提拔他的原因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才能最終在丞相位上去世。而對漢武帝來說,公孫弘是自己所有主張的最好擺設,自然不捨得放他走:“你好好養足精神,朕還需要你繼續擔任丞相呢!你現在辭職走人,是‘章朕之不德’!”

    公孫弘是因緣際會,正好符合漢武帝的各項改革的期許,符合漢武帝中央集權的預期。所以,公孫弘能享受二十年高官厚祿,最終老死在丞相位上,便不難理解了。

  • 6 # 麟開祥趾

    有句話叫有志不在年高,公孫弘的故事恰恰說明有志也在年高,為政二十年至八十歲,只要不老而昏聵,也是為國效力的老將。

  • 7 # 避暑山莊來客

    公孫弘是漢武帝時期一位宰相。他的人生經歷可謂大氣晚成。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基層的磨練,社會問題的廣泛涉獵,讓一位書生千擊萬磨,終成大業。這無論如何,對後人都是一種啟迪和鞭策!

    但時過境遷,對於當今社會的六十歲才入仕,哪簡直就是痴人說夢了!雖然如此,六十歲還能拼搏啟始,固然有其歷史的淵源,但不乏功名利祿的個人追求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所以,無論任何時候,個人的前途永遠都與國家民族發展息息相關。

    再者,公孫弘一生忠於國家,忠於事業,忠貞始終。但公孫弘的嫉妒狹隘的性格,即便是做了宰相,也難免落得個宰相肚裡撐不了船的感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矣!

  • 8 # 望景老白

    在中國無論哪個朝代官員升遷任免都是掌握任免權的主官手上(也包括主官自己除皇上之外),所以主官手下的官員就是主官的棋子而已,即使你是個卒子也可當相使用罷了。

    當然當官一陣子,就是公孫弘六十歲入仕一輩子也只做了四分之一一陣的官,做人一輩子的公孫弘應該說是成功的。

  • 9 # 共飲黃河水

    優秀的人出道再晚也不會被埋沒。聰明睿智,審時度勢是人最有力的護身符。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根本。

  • 10 # 楂楂紅

    公孫弘60歲出仕,驗證了李白的詩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公孫弘是什麼原因年至花甲才嶄露頭角?何德何能一出道就做高官?公孫弘小時候家裡很窮,沒錢讀書,長大後做獄警打工,掙錢養家。40歲後才發奮讀書,屬大器晚成型的。他天資聰穎,雖然成家立業了,但讀書方面沒輸過誰,他學習《春秋》解釋《春秋》篇章,朗朗上口,出口成章,在當時是無人能比。“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淵博,為人處世謙卑馴良,深得當地人稱讚。漢武帝是一代明君,治國有方,廣招賢士。聽說公孫弘是有識之士且品德賢良,馬上派人請進京來,稍加面試,提拔為博士。博士在中國古代指博學多才,通曉古今的人,是官名。公孫弘很能幹,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議論政事,總是先開頭陳述種種事情,讓皇上自己去選擇決定,不肯當面駁斥和在朝廷上爭論。於是皇上觀察他,發現他的品行忠厚,善於言談,熟悉文書法令和官場事務,而且還能用儒學觀點加以文飾,皇上非常喜歡他。在兩年之內,他便官至左內史。

    公孫弘平步青雲,伴君共事。但他仍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穿粗布衣蓋粗布被,吃素菜,不捨得肉食。這種做法貌似有點“裝”,因此引起別人的嫉恨。他的同事汲黯看不慣他,上奏章彈劾公孫弘,汲黯說:“公孫弘位列三公,俸祿很多,但卻穿粗布衣蓋布被,這是欺君罔上。”

    皇上問公孫弘,公孫弘謝罪說:“有這樣的事。九卿中與我好的人沒有超過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責備我,確實說中了我的毛病。況且沒有汲黯的忠誠,陛下怎能聽到這些話呢!”武帝認為公孫弘謙讓有禮,越發厚待他,終於讓公孫弘當了丞相,封為平津侯。有一次,公孫弘病重,他認為自己無功受祿,不符合遵循當臣子的道理。於是,他向皇帝上書說:“天下有才德的人才有資格去治理別人,這是百代不變的道理。現在陛下親行大孝,深諳治國之道,兼備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勵賢才,給與俸祿,根據才能授予官職。如今我的才質低劣,沒有汗馬之勞,陛下特意把我提拔起來,封為列侯,把我置於三公的地位。我恐怕德不配位,先於陛下的狗馬而死去,最終無法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我希望交回侯印,辭官歸家,給賢者讓路。”

    武帝答覆他說:“古代獎賞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業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禍患要崇尚武功,這是不變的道理。我幸運地繼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寧,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應當知道我的想法。

    你不幸得了霜露風寒之病,何必憂慮不愈,竟然上書要交回侯印,辭官歸家,這樣做就是害我無德呀!”於是,武帝賜給他牛酒和各種布帛。過了幾個月,公孫弘的病情大有好轉,就上朝辦理政事了。武帝元狩二年,公孫弘發病,終於以丞相的身份死去。所以公孫弘大器晚成,才能出眾,賢良敦厚,勤勞節儉,老天不負有心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漢武帝慧眼識珠,寬厚仁慈,不負賢明。削爵除國,獨尊儒術,實現了中國大一統的局面,使百姓免遭戰亂之殃,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愧為一代明君。

  • 11 # 袁聰

    公孫弘六十歲出仕,享祿二十載而以丞相位終,給人的啟示是:時代、時勢就成人生追求的畢生理想和夢想;英雄不問出處,時代、時勢造英雄。

    心中只要有夢,不論年齡大小,也許總有一天、終有一時,總有穿頭之日,蒼天不負有心人,星光不問趕路人,人間不負有情人,時代不負有才人…………總會、終會成功;透過人生的打拼,不斷勤勞苦奔,努力拼搏,自然會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走向人生燦爛輝煌的顛峰,終得善始善終…………

    公孫弘風雨兼程的人生經歷、經驗告訴我們:即使人生年過半泊出道,同樣、照樣實現人生的夢想成真和自我價值。

    人生的勤奮加拼搏、本領加才華、時代加機遇、成就加賞識,才能取決於獲得成功的希望與密訣…………

    在中國歷史上,西漢漢武帝時代,雖然說沒有實行科舉制度,廣募天下讀書人實現求功名,步入仕途的夢想,只要自己才真才實學,出生低微貧窮不併可怕,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步步為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一份成果,是金子終會發光,照亮自己,同樣也會喧照別人,同樣朝為種田郎,寒門出狀元,透過“舉察制”(別人鑑賞推薦),暮登天子堂,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與重用,六十歲照樣出任丞相。

    公孫弘天賜良緣、天賞良機,正趕上了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天下太平,再不能實行西漢以前黃老哲學的王道(“霸道”),要實行仁道、仁政,實現了“罷出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公孫弘在這個時期,勤奮學習,把握好機會和機遇,40歲讀《春秋》、學《論語》,精通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仁”的核心價值觀,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漢武帝正是因為看中了公孫弘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治國理政的政治才華,國家正需要這樣出類拔萃的高階政治人才,所以才委以重任,公孫弘不負重託,沒有讓漢武帝感到失望,而是看到了劉家政治王朝生機勃勃、繁榮昌盛、興旺發達、國富民強的希望,所以公孫弘六十歲出仕,享祿二十載而丞相位終。

    公孫弘老道出仕,他自己深深懂得、悟道銘心: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什麼叫、什麼是“家天下”的政治?什麼叫、什麼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政治?什麼叫、什麼是官場政治和規矩?怎樣才能做好為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什麼是內方外圓、做人標準的中庸政治處事之道…………自己才能做到丞相位終。

  • 12 # 富城

    公孫弘(前200年-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今山東壽光南記臺鄉人),為西漢名臣。

    漢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因通曉《詩》、《書》而聞名郡國,並與公孫弘同齡的賈誼被徵為博士,一年之中升遷為太中大夫之職。雖然漢文帝喜歡刑名學家之言,然而在賈誼一系列的建議下,文帝開始慢慢的嘗試任用一些儒學之士,並且初設一經博士。

    漢文帝后元五年(前159年)以後,已經四十多歲的公孫弘一邊扶養他的繼母,一邊又拿起書卷,於不惑之年開始學習《春秋》雜說,並最終選擇《公羊傳》研習。漢景帝時專門研究《公羊傳》的博士專家胡毋生因年邁回鄉教書,公孫弘多次向他虛心求教。

    漢武帝時期,先後兩次被華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後,他從金馬門晉升到三個官銜之首,並被封為平津侯。她先後被任命為左內侍(左鳳儀)、御史大夫、丞相之職。元壽元年(121年)公孫弘死於丞相位死後被追封。他的“非學無一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精神,已成為歷史長卷中最醒目的一章,永垂後世。

    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個被任命為宰相的人,開創了西漢“被任命為宰相”的先河。在他的任期內他廣納賢士,關注民生,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作《公孫弘》十篇,可惜後來弄丟了現在看不到了。

    漢武帝一朝一共啟用十三位宰相,七位非正常死亡,剩下的要麼祿祿無非,要麼戰戰兢兢。只有公孫弘活的最精彩,不光有所成就,還在位上壽終正寢。所以題幹說公孫弘是漢武帝一朝最成功的丞相,的確如此。

    那麼公孫弘何德何能,憑啥活的那麼精彩哪?

    一、品行好:為人簡樸,不弄虛作假,不拉幫結派。

    為人簡樸:公孫弘身為丞相,俸祿不菲,但是他“躬身菲薄,所得俸祿以俸侍之”,“弘俸祿皆以給之,家無所餘。是亦以此賢之。”,把錢都花在奉養賢士身上自己穿舊棉衣蓋破棉被。因為過於簡樸,還受到政敵的誹謗,認為他是在沽名釣譽。

    不虛偽:面對政敵的指責,他坦然承認自己就是沽名釣譽,並說,沽名釣譽總比不顧名譽,揮霍無度好吧?作為一名丞相,已經做到了位及人臣,如果還“沽名釣譽”,其實已經就不是沽名釣譽了,而是一個人的品行已達到了好的層次。

    不拉幫結派:漢武帝非常反對大臣們養門客,但公孫弘確例外,他在府中開東門 ,專門用來接待門客學士,卻從來沒受到過漢武帝的批評和猜忌。原因是他從不結黨,不迎私,不拉幫結派。丞相之職本就是利益矛盾的中心,很多人就是死於此,但公孫弘卻能讓自己置身於利益之外,跟他獨善其身的優良品行是分不開的。

    二、情商高:善於化解矛盾,善於處理威機

    歷史上對公孫弘的為人處世是有爭議的,當然這跟他略顯圓滑的處事態度有關,缺少所謂的骨鯁之氣,做人沒有稜角,甚至是沒有原則,其實這一點何嘗不是公孫弘情商高的表現。

    比如前文所說,政敵指責他虛偽,公孫弘不辯解,辯解只會加深矛盾,而且越說越亂,坦然承認,反而讓大炮放了空響。

    還有一次公孫弘和汲黯一同面君,公孫弘察覺到漢武帝,並不贊同他們的提議,於是他臨時改變策略迎合漢武帝,弄得耿直的汲黯火冒三丈,當場指責他奸詐。面對汲黯的轟炸,連漢武帝當時也對他的為人起了疑心,於是公孫弘說:“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意思是說,瞭解我的人就會知道我的忠誠,像汲黯這種人,他是不瞭解我的,那就讓他認為我不忠誠吧。

    這種回答方式,首先回避了矛盾的尖銳對抗,如果直接回擊,就會越陷越深,最後只能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其次,這種說法容易把漢武帝拉回對往事的整體印象,而不是糾纏眼前一件事;再者,這種說法有畫界之嫌,將漢武帝劃為“知己”反而漢武帝對自己更加信任。

    正是公孫弘這種圓滑的處事態度,讓人對他產生了他沒有道德底線的錯覺,雖然屢屢躲過重傷,但詬病也越積越深。

    三、能力強:儒法結合,有建樹

    公孫弘的仕途,是在他七十歲的那一年,第二次被家鄉舉孝廉,入京為侍詔開始。

    公孫弘跟當時的儒生不一樣,他奉行的儒法雜用,以儒學為剛,以法家為用。這種這種儒法結合的方式,暗合了漢武帝的治國之道。他最早得到漢武帝的重視,就是一篇對策,在策書中,他提出了“和”的概念,將法家與儒家,以樹立統一的思想,糅合在一起。比如,他講儒家的禮儀,與法家的賞罰時,認為禮儀與賞罰即是對立的兩種方式,也是統一的治理手段,“禮儀服之,賞罰順之”,不矛盾,要結合使用,相得益彰。

    這種觀點等於為漢武帝推開了一扇窗,讓他的法家手段,獲得了理論支援,也為儒家的治國弊端打了補丁。

    四、好技巧:善於處理君臣關係

    公孫弘最成功的一點,是在於他同漢武帝的相處之道。

    公孫弘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不強諫,意見提了接不接受在你,;二是適當妥協,換取成果最大化,而不是完勝。

    那麼說公孫弘是不是那種不負責任,把責完全推給漢武帝的呢?其實也不是,他還會採取靈活的措施,來彌補妥協的後果。

    比如,漢武帝在元朔年間,發動了三場大的工程一打通西南夷、興建滄海郡、新建朔方郡。三大工程,一個在西南,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北。其中打通西南夷的道路修建已經耗時六年,死傷無數士族,倉海郡興建兩年,讓燕趙疲憊 。

    雖然公孫弘表示過反對,漢武帝一直不採納。現在又要修朔方郡 ,公孫弘在一次上書反對。

    “天子乃使朱買臣等難弘置朔方之變,發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謝曰,‘山東鄙人,不知其便若是,原罷西南夷、滄海而專奉朔方。’上乃許之。”

    漢武帝派人去責難公孫弘,公孫弘立刻就先承認錯誤,我就是一個鄙陋之人,認識不清,修築朔方郡有這麼大的戰略意義,同意黃帝的決定。不過國家確實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請停了西南夷和倉海郡的修建,一心一意地修築朔方,漢武帝批准了!

    這就是公孫弘的溝通技巧,隨不強諫,但是會用妥協的方式,達成目地,不追求完勝,而是力求成果最大化。

    公孫弘雖然圓滑,但作為丞相,首要的責任就是協調百官與皇帝的關係,維護朝政的穩定,偏激的作風顯然更不適合。

    潔身自好,不結黨營私,一心撲在朝政上,這樣的人不應該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 13 # 奧牧緣

    過去有一個歷史故事,叫六十花甲子不死也該埋。一年皇宮鬧起了妖怪,無人可解,皇帝叫大臣想辦法,輪到誰查不出來就殺掉。

    有一個大臣的父親正是花甲之年該埋了,按照當時的法度,埋是有一個過程,選定好墓地發一個暄,老人坐在裡面坐吃等死,當兒子的每天送飯茬一塊磚,直到茬嚴封死為止,這叫養老送終。再過三天該輪到這個大臣了,這個大臣送飯時帶來三天的飯食,正好也把老人送終了,對老人哭訴了原因。

    這個老者掐指一算,看到是上天為懲治該皇帝荒淫無度,派老鼠精攪亂皇宮,以改朝換代。老人叫兒子上殿時帶一隻貓,藏在袖口內自然化解。這樣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大庭廣眾之下,皇妃現形,這叫五鼠鬧東京。皇帝一改前非,國泰民安。

    該大臣秉報了給父親送飯的過程,使得化解。從此皇帝廢除了六十花甲不死也埋的糊塗法令。

    人之一生,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正是風華正茂,三十而立世,四十而不惑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是指人的經驗教訓是在實踐學習中來的,隨著年齡經驗也在集累,知識也更豐富。老學者、老教授,老中醫,老專家,老畫家,年歲越大品味越高。據我觀察研究生三十出道,四、五、六十正是出成果的大好時機,也是最寶貴的三十年,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人生經歷是不同的,人的思維能量各不相同,按照自己的品格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埋下頭來做好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為社會的發展貢獻一點力量足矣。

    公孫弘六十而仕,姜子牙七十三出道,八十一而扶周興業,古人之範例足以說明一切。

  • 14 # 石門閒夫

    人生必須要樹立堅定的信念,不斷的朝著自己的追求的信念去努力,去奮鬥,最終你將會獲得成功。只是有的人獲得成功早些,即少年得志,事業有成。有的人獲得成功晚些,大器晚成罷了。公孫弘就是大器晚成的範例,值得我們效仿學習,學習他那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不為國家幹一番事業不罷休的胸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最難的就是沒有人懂你。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