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二師兄呀

    昆陽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次“昆陽之戰”不僅使得“昆陽”這個地方成為名垂千古的寶地,更讓戰役的獲勝方——劉秀成功的為接下來的登基打下基礎。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那麼究竟比例是多少呢?我們知道,在民間有種說法:“三千破百萬”,也就是形容的以少勝多,但是對於昆陽之戰來說,這樣的形容稍微有一丟丟的過分。在當時,綠林軍本身兵力就不多,但是加上援軍呀什麼的,遠遠的高於“三千”,而是大約有一萬七千的兵力,在另一方面,新軍有將近四十三萬的兵力,但是號稱是“百萬”,雖然沒有“三千破百萬”的魄力,但是,就這樣的比例也是很嚇人的了,相當於一比二十以上,比“赤壁之戰”的一比五還要多得多。

    其實,昆陽戰爭之所以能夠成功,除卻綠林軍的勇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劉秀用兵技術好,而新軍方面的王尋,王莽並不能很好的用兵,在對戰的時候,將自己的四十多萬的兵力分散開來,並且,最後,在面對綠林軍的時候,也不敢的貿然向前,反而後退了,最終被劉秀領導的“敢死隊”打的落花流水。

    關於“昆陽之戰”最後為什麼會成功,在《漢書》上有這樣的解釋:“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間。會大雷風……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可以明顯的從這一段中看出,新軍方面的戰士,戰爭素質都很低,所以,才會導致最後的失敗。

    昆陽之戰勝利原因

    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劉秀領導的一萬七千多的綠林軍果斷勇猛的戰勝了王尋、王莽領導的四十三萬的新軍,除卻天時、地利的原因更多的還是綠林軍軍隊本身“敢死隊”的精神,並且還有劉秀的優秀的指揮。

    首先,在民間有傳言稱,在劉秀和王莽大戰的前夕,曾有隕石墜落在王莽的軍營處,使得王莽軍隊損失慘重,並且精神不佳,最後大戰來臨,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才導致的失敗。這些畢竟只是傳說,是大家因為對“昆陽之戰”以少勝多的讚美,才傳頌的這樣的神話。其實,傳說中的“隕石術”,在我看來是劉秀的領導指揮才能。

    對於一場戰役的勝利來說,不可缺少的便是將軍,領導人物,只有引領成功了,才能使自己的軍隊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劉秀便是這樣。在昆陽之戰中,劉秀能夠冷靜的審時度勢,並且及時的根據當時的軍事形勢,確立正確的戰略戰術,最後,不僅使戰役獲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劉秀在昆陽戰役中,在取得剛開始的勝利之後,劉秀便及時的分析形勢,實時的做好大戰的準備,於是,劉秀及時的抓住時機,趁著王莽的軍隊萎靡不振的時候,果斷的進行回擊,再加上敵人的輕敵與不善作戰,劉秀更是能夠輕易的取得成功。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民心。王莽領導的新軍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點就確定了昆陽之戰的最後結果。

    昆陽之戰隕石

    昆陽之戰是中國新朝時期著名的一場戰役,主要發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昆陽(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葉縣)發生的一場戰役,所以,命名為“昆陽戰役”。

    昆陽之戰

    因為這是一場標準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所以,大家在注意戰役意義的基礎上,會更加的想要去猜測戰爭的過程,所以,就會有人說,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劉秀使用了“隕石術”。也就是說,在戰爭時期,正當兩方軍隊準備開打的前一夜,劉秀的對立軍隊當晚便被隕石襲擊,使得軍事力量損失慘重,最後,劉秀取得成功,在三個月間便攻佔了京師。

    其實,這些都只是傳說,就是因為劉秀勝利的臺鈴熱震驚了,所以就會各種的讚美誇獎。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昆陽之戰”是非常厲害的。在《後漢書》中,便將“劉秀敢死隊”描寫的出神入化,“隕石術”也是從這個地方傳下來的。雖說《後漢書》說的有點誇張,但是也是記錄了一部分的事實。在《漢書》中曾記載,所謂的“隕石術”的真相。其實就是新軍用兵不當,將兵力分散,最後使得劉秀成功。

  • 2 # 赤腳讀書

    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王莽派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調發州郡兵42萬進攻綠林起義軍,號稱“將兵百萬,甲士四十二萬”,“旌旗輜重,千里不絕”,據時人傳說還曾驅諸猛獸虎豹犀象等以助威之勢,號稱“自秦漢出師之盛,未嘗有也”。

    當年六月,莽軍前鋒十萬餘人圍王鳳、王常所部綠林軍八九千人於昆陽。莽軍圍城數十重,列營百數,旗幟蔽野,埃塵連天,戰鼓之聲傳聞數百里。又以高達數十丈的雲車俯瞰城內,積弩亂髮,矢飛如雨,兵士挖掘地道,並用撞車攻城。城中的守軍面臨著異常危急的形勢。然而,小機率事件卻常常發生,歷史的神奇之處就在於關鍵時刻神經病就發作了。

    在危難之中,劉秀等13騎深夜突出重圍。十三騎,莽軍圍城數十重,十萬大軍竟然被十三個騎兵突了出去,你說神奇不神奇,也許就是上天註定的,也許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楚門的世界,常人是無法想象的。

    突出重圍的劉秀從郾城、定陵搬來數救兵在劉秀的帶領下衝擊蕎軍陣營,同時又親率三千敢死隊衝潰莾軍中堅。在內外夾擊中莽軍大敗,最後只有王邑所率領的長安勇敢士數千人回到洛陽。

    此戰之後,新莽政權大勢已去,劉秀也為自己日後的崛起獲得了足夠的威信和資本

  • 3 # 匹諾曹jun

    公元23年,綠林軍擁護劉玄當了皇帝,而此時他就成了歷史上的更始帝。沒想到這個訊息傳到了王莽的耳朵裡,讓他氣得火冒三丈,並且企圖對劉玄不利。後來在劉秀等人攻克了昆陽之後,王莽可以說更加的狠了,他派出了40萬大軍企圖把更始帝剛建立的政權直接滅亡。當時劉秀在洛陽城駐守,他手裡只有幾千人,後來經過了昆陽大戰之後也是死的死傷的傷,真的是無法再去應戰了。而王莽這方面派出的大軍卻比劉秀多了很多倍,王莽這次派出的軍隊不低於40萬,想必這時候洛陽城的守衛軍們心裡肯定非常的煩惱,這顯然就是站在這裡等死呢!在這關鍵的時候,大家共同推舉劉秀,讓他率軍突圍然後去搬救兵來救援。

    對於眾將士的建議劉秀也欣然接受了,於是他在半夜的時候帶著100來號人就出城了,在出城以後可以說是走投無路啊,在大家的眼裡可以說到處都是王莽的軍隊,只能夠一路上快馬加鞭的橫衝直闖,結果這100來個人出城最後能夠衝出重圍的也只有三個人。劉秀帶著其他兩個人來到定陵之後,他準備拉動這裡的幾萬人馬到昆陽救援。但是面對王莽的40萬大軍,定陵的人竟然都臨陣退縮了,誰也不敢前往,最後只有不到3000的人願意跟著劉秀走,為了表示對這些壯士們的敬佩,定陵的老百姓甚至把自己的好馬都贈與他們,只期盼著劉秀這一次能夠打勝仗,於是這3000的步兵瞬間就變成了3000的騎兵。

    當他們快馬加鞭趕回昆陽的時候,此時的昆陽可以說危在旦夕了。當時劉秀帶著100來號人突破了重圍這件事情讓王莽非常的生氣,於是他下令攻城,當劉秀趕到的時候,可以說昆陽城馬上就要滅亡了。看著劉秀回來城裡的人激動萬分,他們覺得自己終於有救了,但是當知道他只帶回了3000人的時候,城裡的人都想出來投降了。然而提起劉秀的勇猛,他也不比當年的項羽差,他帶著3000的人馬就加入了這次戰爭中。

    當時王莽的部下王允他們看到劉秀這點兵馬就有點輕視了,他調動了1萬兵馬來抵抗,沒想到劉秀也是個不怕死的主,憑藉他的勇善戰愣是沒有能夠擋住,王允的部隊傷亡就不止3000,更不要說其他的兵馬了。於是王允又增加了5萬士兵,企圖一舉殲滅劉秀。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劉秀率領著一支敢死隊就衝進了敵軍的陣營,但是無奈胳膊怎麼也擰不過大腿啊,這場戰鬥的失敗其實這也是註定的。

    如果劉秀在這場戰爭中戰死了那麼後來的歷史肯定也就改寫了,可是這場戰爭竟然有了不可預見的逆轉,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之間一剎那間忽然天上突然打起了雷,如同天兵下凡一樣瞬間風雲變幻,一顆顆巨石就像炮彈一樣從天而降,直接衝向了戰場。王莽幾10萬的軍隊瞬間就遭到了滅頂之災,這些士兵們死的死,傷的傷,而那些沒有受傷計程車兵看著這陣勢嚇得不敢挪步了。此時劉秀本是想做好戰死的準備,當然他也不知道天上會下巨石,只是自顧不暇的一路殺敵。而昆陽城內的守軍們一看到戰場上的局勢有了轉變,索性就打開了城門一起出城殺敵了,王莽的軍隊看到了這種陣勢,竟然覺得是自己中計了,所以說倉皇而逃。

    這個時候王莽的軍隊可以說是兵敗如山倒,他們紛紛地逃竄,由於受傷的人太多了,所以說他們都來不及想往哪裡逃,就一個一個的都跳入了滍水中,數10萬的大軍瞬間都消失在水中,因為水流喘急所以說當他們跨過河的時候也只剩下不到千人計程車兵了。因為昆陽大戰中的失敗,王莽可以說大傷元氣,面對他的也只有被淘汰,而劉秀在這一次戰爭中嶄露頭角,為他將來建立東漢做出了準備。要說起來幾千人就能夠戰勝40萬人,而且還能獲得勝利這場戰役,從古至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當然估計老天也是想讓劉秀當皇帝吧,所以說在這麼危難的時候會來這麼一場隕石雨。

    在昆陽大戰之後王莽的主力也消滅了,這也鼓舞了各地人心,他們紛紛都來加入漢軍,甚至有不少人殺了當地的官員,自封為將軍,就等著漢軍來下命令。後來漢軍攻進了長安城,城裡的居民們紛紛地響應,最終王莽建立的新朝只維持了15年就土崩瓦解了。

  • 4 # 2許雲輝

    昆陽大戰,指篡漢自立的王莽的新朝42萬大軍與劉秀所率之2萬更始起義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一帶)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最終2萬義軍以少勝多,取得戰役的決定性勝利。

    此役勝因如下:義軍民心所向,王莽暴政盡失人心;義軍堅守昆陽,戰略戰術得當,英勇作戰,最後採取斬首行動搗毀敵軍指揮部,使敵軍群龍無首,不戰自敗。

    昆陽之戰創造出2萬擊敗42萬的奇蹟,不僅青史留名,意義更是非凡:此戰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為日後建東漢奠定了基礎。明代大儒王夫之高度評價:“昆陽之戰,光武(劉秀)威震天下,王業之興肇此矣!”一代偉人毛澤東對此役評價亦很高。

  • 5 # 勇戰王聊歷史

    昆陽大戰太神奇了,劉秀7000人打敗了王莽軍420000人(還有很多老虎、豹、犀牛、大象一類的猛獸)!1比60啊!可是,我覺得,王莽就是放42萬頭豬,也能把劉秀打敗啊!

    哎,古人寫的書看多了,其實,就不奇怪了:古人好吹牛!類似的事很多。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5萬人打敗曹操80萬大軍!

    野狐嶺大戰,成吉思汗用10萬人打敗45萬金兵!

    合肥之戰 ,張遼率領7000曹軍大敗10萬東吳大軍!

    還有,八盤山之戰,岳飛8百精兵大敗10萬金兵,更是創造了1比125的“創世壯舉”!

    等等,是不是越看越覺得水分大啊?事實上,水分確實就很大。就拿劉秀的昆陽之戰來說,王莽軍不可能有42萬人!這個說法,最早出自《漢書》中出來的:定會者四十二萬人。什麼意思?就是可能到場的人數,有42萬人!

    這讓我想起了近代的淞滬會戰,國民政府算了下參戰人數,可以調動一百二十萬人。然而,實際上,三個月的時間裡,到前線的只有75萬人!而且,不是同時到的,而是分批次趕到的。很多部隊剛到,國軍已經開始撤退了。很多部隊還在路上,戰鬥已經結束了。

    再看王莽這42萬人,在沒有現代化火車的運輸下,怎麼可能短時間內完成集結?而且,按照史書上說的,這42萬人是全部從洛陽出發,直奔昆陽。。。太扯了,古人再傻,也沒有這麼集結部隊去打仗的。正常情況,應該是將領從都城出發,然後,各路大軍選一個折中的地點集合,再統一排程。

    對於人數,後人也有持懷疑態度的。例如,在《東觀漢記》中,就認為王莽軍的兵力為“五六萬”。

    東漢思想家王充更是在《論衡》中說,“光武將五千人,王莽遣二公將三萬人戰於昆陽”。好吧,已經從1比60,改成了1比6。

    以上還都是東漢人自己寫書說的人數!!!實際上,古代很難支撐起10萬人的作戰部隊。王莽軍加上所有後勤部隊,最高也不會超過五六萬人。

    所以,昆陽大戰真是被誇大了,也把劉秀給神話了。這場戰鬥,會被人為是“天命所致”。這在當時,對劉秀是非常有利的。經過民間口口相傳,劉秀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 6 # 海洋情感小屋

    王莽和劉秀是西漢末東漢初的兩個重要人物,他們一個是結束了西漢的人,另一個是開創了東漢的人。不過王莽和劉秀他們兩個人之間註定不能和平共處,因為這天下最終都只承認一個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於魏郡元城。西漢末年,由於漢成帝和漢哀帝兩位皇帝的昏庸無能,西漢王朝漸漸出現頹敗之相。漢哀帝在位的末年,王莽成為了權傾天下的重臣。漢哀帝死後,王莽雖然擁立了新君,但是依然手握大權。王莽執政之初,謙恭儉讓,禮賢下士,有很好的名聲。在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被視為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選。

    公元8年,王莽直接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史稱新朝,王莽宣佈推行新政,改革制度。不過好景不長,僅僅16年的時間新朝就覆滅了。說到這個新朝覆滅就與劉秀有很大的關係了。新朝覆滅的主要原因就是當年的昆陽之戰,而劉秀就是當時昆陽之戰的前鋒軍首領。昆陽之戰中,新朝幾十萬將士都命喪於此,政權也是全部被打亂了。之後,王莽在一次戰爭中不幸戰死,於是新朝徹底覆滅。

    新朝覆滅之後,劉秀透過打拼,恢復了漢室江山,建立了東漢。王莽和劉秀的出身都還算不錯,王莽是西漢時期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而劉秀則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他們兩個確實有資本爭奪天下。

    昆陽之戰隕石

    昆陽之戰是中國新朝時期著名的一場戰役,主要發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昆陽(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葉縣)發生的一場戰役,所以,命名為“昆陽戰役”。

    昆陽之戰

    因為這是一場標準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所以,大家在注意戰役意義的基礎上,會更加的想要去猜測戰爭的過程,所以,就會有人說,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劉秀使用了“隕石術”。也就是說,在戰爭時期,正當兩方軍隊準備開打的前一夜,劉秀的對立軍隊當晚便被隕石襲擊,使得軍事力量損失慘重,最後,劉秀取得成功,在三個月間便攻佔了京師。

    其實,這些都只是傳說,就是因為劉秀勝利的臺鈴熱震驚了,所以就會各種的讚美誇獎。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昆陽之戰”是非常厲害的。在《後漢書》中,便將“劉秀敢死隊”描寫的出神入化,“隕石術”也是從這個地方傳下來的。雖說《後漢書》說的有點誇張,但是也是記錄了一部分的事實。在《漢書》中曾記載,所謂的“隕石術”的真相。其實就是新軍用兵不當,將兵力分散,最後使得劉秀成功。

    昆陽之戰兵力

    昆陽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次“昆陽之戰”不僅使得“昆陽”這個地方成為名垂千古的寶地,更讓戰役的獲勝方——劉秀成功的為接下來的登基打下基礎。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那麼究竟比例是多少呢?我們知道,在民間有種說法:“三千破百萬”,也就是形容的以少勝多,但是對於昆陽之戰來說,這樣的形容稍微有一丟丟的過分。在當時,綠林軍本身兵力就不多,但是加上援軍呀什麼的,遠遠的高於“三千”,而是大約有一萬七千的兵力,在另一方面,新軍有將近四十三萬的兵力,但是號稱是“百萬”,雖然沒有“三千破百萬”的魄力,但是,就這樣的比例也是很嚇人的了,相當於一比二十以上,比“赤壁之戰”的一比五還要多得多。

    其實,昆陽戰爭之所以能夠成功,除卻綠林軍的勇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劉秀用兵技術好,而新軍方面的王尋,王莽並不能很好的用兵,在對戰的時候,將自己的四十多萬的兵力分散開來,並且,最後,在面對綠林軍的時候,也不敢的貿然向前,反而後退了,最終被劉秀領導的“敢死隊”打的落花流水。

    關於“昆陽之戰”最後為什麼會成功,在《漢書》上有這樣的解釋:“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間。會大雷風……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可以明顯的從這一段中看出,新軍方面的戰士,戰爭素質都很低,所以,才會導致最後的失敗。

    昆陽之戰勝利原因

    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劉秀領導的一萬七千多的綠林軍果斷勇猛的戰勝了王尋、王莽領導的四十三萬的新軍,除卻天時、地利的原因更多的還是綠林軍軍隊本身“敢死隊”的精神,並且還有劉秀的優秀的指揮。

    劉秀像

    首先,在民間有傳言稱,在劉秀和王莽大戰的前夕,曾有隕石墜落在王莽的軍營處,使得王莽軍隊損失慘重,並且精神不佳,最後大戰來臨,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才導致的失敗。這些畢竟只是傳說,是大家因為對“昆陽之戰”以少勝多的讚美,才傳頌的這樣的神話。其實,傳說中的“隕石術”,在我看來是劉秀的領導指揮才能。

    對於一場戰役的勝利來說,不可缺少的便是將軍,領導人物,只有引領成功了,才能使自己的軍隊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劉秀便是這樣。在昆陽之戰中,劉秀能夠冷靜的審時度勢,並且及時的根據當時的軍事形勢,確立正確的戰略戰術,最後,不僅使戰役獲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劉秀在昆陽戰役中,在取得剛開始的勝利之後,劉秀便及時的分析形勢,實時的做好大戰的準備,於是,劉秀及時的抓住時機,趁著王莽的軍隊萎靡不振的時候,果斷的進行回擊,再加上敵人的輕敵與不善作戰,劉秀更是能夠輕易的取得成功。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民心。王莽領導的新軍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點就確定了昆陽之戰的最後結果。

  • 7 # 歷史思想家

    劉秀的昆陽大戰是一場少勝多的戰例,公元23年更是皇帝劉玄派遣王鳳、王常,劉秀進攻昆陽,他們很快就佔領了昆陽,接著又打下了臨近的城和定陵。

    在劉玄稱帝之後王莽坐立不安,聽到昆陽等城市又被攻佔,自然是非常的氣憤於是,他決定集中所有的力量。對起義軍發動致命一擊,

    王莽集合四十三萬軍隊,詐稱百萬大軍。

    派遣司徒王尋和大司空王邑作為統帥去攻佔昆陽城。

    他的想法是以多勝,少用人海戰術挽救敗局,王莽將巨毋霸派遣去作戰這個巨毋霸,長得非常高,坐的車子要四匹馬才能拉動。還有一項特別的本領能夠驅使虎豹熊羆。

    而駐守在昆陽的軍隊才不過八九千人,他們看到王莽的軍隊如潮水一般湧過來將小小的昆陽城圍著裡三層外三層,面對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漢軍的將領紛紛要表示投降。也有人表示要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但也有人堅定的表示,王莽的軍隊雖然多,但都是拼湊起來的。這些人屢戰屢敗像驚弓之鳥一樣,昆陽城雖然是一個小城,但是非常的堅固。我們的軍隊雖然少,但是銳氣正盛,只要等待援軍那麼裡應外合之下可以一次性滅掉王莽的全部力量。

    雖然說有主戰派,但是多數人還是表示敵強我弱、無可抗拒,還是分散逃命要緊,躲過的鋒芒這樣才能東山再起。

    劉秀則力排眾議

    而這個時候,劉秀則力排眾議,他說雖然我們軍隊的人少,但是我們還是有近萬人的力量。分散突圍只能被圍殲,他提出了一條作戰方案,王鳳、王常守城。他帶著自己的親兵去求援。如果能夠引來援兵,裡應外合,內外夾擊,那麼幹掉,王莽的軍隊並不是難事。

    大家都同意了劉秀的方案。而王尋、王邑則認為自己的力量非常強大,根本就不把萬人的起義軍放在眼中,於是他們就犯下了自大的毛病,

    他們並沒有分兵去攻打其他地帶的起義軍也不是包圍近在咫尺的郾城和定陵。而是將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昆陽城下。

    正因為他們的失誤讓劉秀的作戰計劃可以成功,劉秀趁著晚夜晚溜了出去,分頭求救,一開始這兩地也是很害怕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興趣去以卵擊石,但是在劉秀的磨硬泡之下,他們終於派兵去解救昆陽之圍。

    王尋、王邑帶來了新式的武器裝備,還派遣士兵挖地道從地底下去攻進城中。然而起義軍卻苦苦支撐了,一個多月都沒有讓新軍得成。

    而這個時候,劉秀帶的援軍來到了他們在離新朝軍的四五里的地方紮下營,再從背後打擊了新朝的軍隊。

    輕敵的毛病一犯再犯

    王尋、王邑聽說劉秀只帶了,幾千人他們就說,這些送死的漢軍也太少了,於是他們就也派出幾千人和劉秀對敵,這樣輕敵的毛病一犯再犯。

    劉秀雖然變人少,但是他知道新朝軍是拼湊而來的於是他專揀新軍的薄弱部位攻的,幾次勝仗之後。新軍的氣勢就已經不行了。

    他還使用了一個計策,將裝有所謂重要情報遺落在新軍的陣地上。 在這個所謂的情報中,他寫道,宛城已經被漢朝軍隊漢軍攻陷,這個時候就有大批的漢軍能夠來援住昆陽了,王尋看到信件,知道自己好像不行了於是他說。昆陽一個多月都沒有打下來,如果不撤退。那麼漢軍大軍一到那麼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

    而這個時候劉秀又帶著三千人的敢死隊,攻擊王尋的大本營。王尋、王邑在睡夢中被驚醒,因為被殺了個措手不及,他們被打的大敗,王尋在混戰中被殺死,這下王莽拼湊起來的軍隊更加混亂了。

    在關鍵時刻昆陽城中的軍隊也出來助戰,兩面夾擊之下。新朝軍隊似乎只有巨毋霸這個殺手鐧呢,可惜他放出來的野獸根本就沒有任何實戰經驗。自相殘踏,新軍死傷無數。

    而有意思的時候這個時候天氣發生了變化。下起了瓢潑大雨,野獸幫不擇路直接將巨毋霸擠到了水中。這個傳奇色彩的人物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新朝軍隊被殺的大敗

    而新朝軍隊被殺的大敗,落水喪生和被殺的,以及被自己人踩死,各種花樣作死。

    他們的屍體將水都堵塞得斷流了,而王邑逃回洛陽這個時候人馬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幾千人,

    在昆陽大戰中漢軍一下就消滅了新朝軍隊的主力,最終起義軍直搗長安,昆陽大戰,成為歷史上最著名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劉秀因為在昆陽之戰中立了大功,所以說聲望越來越高,最終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當上了皇帝,建立了東漢王朝。

  • 8 # 跪射俑

    這是一場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天下已定。可王莽盲目崇古,推行的革新不切實際,觸動了上至豪強、下及平民的利益。再加上天災不斷,導致國內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各地起義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劉秀的兄長劉縯也打著要恢復漢朝江山的旗號,起兵反對王莽。

    後因形勢需要,劉氏兄弟的舂陵兵與綠林軍主力進行聯合,並先後在沘水、育陽等地大破前來征討的新朝大軍。在這種形勢下,人多勢大的綠林軍主要將領擁立西漢宗室劉玄為帝,建元“更始”。更始王朝建立後,綠林軍派王鳳、王常和劉秀分兵攻打昆陽(今河南平頂山市葉縣)、定陵(河南漯河市舞陽縣)、郾(河南漯河市郾城區)三縣。另外,劉緩等人率主力軍圍攻宛城。起義軍的勝利越來越多,長安中城的王莽坐不住了。王莽決定把戰略重心,從原來的赤眉軍轉到綠林軍。

    ​著名的昆陽之戰就此爆發。而這場戰役之所以放在昆陽,和這裡特殊的地理條件有很大的關係。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的葉縣,以西不遠是伏牛山脈,往南不遠是五峰山,再往南就是河南省與湖北省交界的桐柏山,淮河發源於此。桐柏山與伏牛山之間,是肥沃的南陽盆地。而桐柏山以南有個地名叫新市(湖北省荊門市代管的京山市),新市附近有個山頭叫綠林,這裡是綠林軍的發源地。葉縣往北是平頂山,以及嵩山等山脈。葉縣往東是一望無際的豫東平原。如果綠林軍佔領葉縣,則可進一步向北威脅到洛陽,向西北威脅到武關(陝西省東南部商洛市東南),這都會要了王莽的老命。

    ​為了消滅綠林軍這個心腹大患,王莽把原來與赤眉作戰的主力軍緊急抽調到南方,同時緊急調集各郡地方兵力。新朝的大司空王邑與司徒王尋被王莽選定為進攻綠林軍的統帥,帶著一個叫巨毋霸的“怪人”,殺氣騰騰地殺向河南腹地。巨毋霸據說身高三米,腰大十圍,最擅長馭獸,也就是動物兵的頭兒。什麼老虎、大象、豹子、犀牛都成了王莽的盟友。當然,王莽不會用熊貓、哈士奇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萌貨,還不夠添亂和添飯的。

    新朝進攻昆陽的軍隊多達42萬人,在洛陽集結後,向南進發。在潁川(河南省平頂山、許昌附近)又會合了陳茂與嚴尤的部隊,浩浩蕩蕩開赴昆陽。事實上,昆陽作為一個縣,也隸屬於潁川郡。潁川郡治所在陽翟(河南省許昌市代管的禹州市),距離昆陽(葉縣)不過一百多公里。

    ​昆陽是個小城,周邊孤立無援。新朝大將嚴尤非常有戰略眼光,他對主將王邑說:“與其重兵困於昆陽小城之下,不如直接進攻更始劉玄的駐地——宛(河南南陽),擒賊先擒王。拿下劉玄,綠林軍就成了無根之木。不用我們打,昆陽不戰自服。”可惜王尋、王邑沒有聽嚴尤的,犯了兵家大忌。

    宛位於昆陽西南,如果新軍拿下宛,將切斷綠林軍與江漢平原的聯絡。江漢平原位於南陽之南的今湖北省境內,物阜人豐,糧食充足,號稱“湖廣熟、天下足。”新朝軍隊在昆陽如果久攻不下,綠林軍可以進行戰略收縮,死守宛。加上有江漢平原的物資供應,完全可以與新朝長期對峙。

    ​聽說新朝大軍連人帶馬、豺狼虎豹、大象犀牛,黑壓壓向昆陽撲來,守昆陽的起義軍有些害怕。他們向主帥王鳳提出:不如撤出昆陽,暫時避開新朝軍隊的鋒芒,再圖後舉。但是,這個建議卻被當時地位還不算太高的劉秀激烈反對。劉秀反對的理由是,我軍人少,糧食也不多。一旦撤退,軍心必然徹底渙散,新軍追殺過來,我們誰都活不了。為今之計,只有死守昆陽,等待援軍,才能獲得一線生機。劉秀把大家說服了,決定死守昆陽。可當務之急必須及時搬來救兵。由誰去搬呢?劉秀。

    劉秀帶著12名勇士當夜悄悄出城,趁新軍不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圍成功。劉秀趕到定陵(河南舞陽東北)和郾城(河南漯河)後,把兩地的綠林軍全部人馬調集往昆陽前線。此時,新朝軍隊將昆陽包圍十層以上,設定了一百多座軍營。王邑、王尋下令新軍採用了挖地道、衝車、棚車等各種方法攻城,並集中弩箭向城內狂射,箭矢密集如雨水傾洩。守將王鳳等人實在撐不住了,劉秀也沒見蹤影,決定向新朝投降。沒想到王尋、王邑竟然拒絕接受投降,他們認為新軍馬上就能打下昆陽,何必接受投降?王鳳等人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死守,等援兵到來。

    ​這就給了劉秀以充足的時間。但當劉秀帶的援兵到昆陽城下時,新軍發現援軍人不多,也沒當回事,隨便撥出幾千兵馬去收拾劉秀。劉秀是什麼人?在那個時代,劉秀是龍中龍、鳳中鳳、牛中牛,只要他手上有兵,對付王尋、王邑這樣的對手,幾同切瓜剁菜。是役,義軍大獲全勝,新軍遭到前所未有的慘敗,所謂42萬大軍在內外夾擊之下,土崩瓦解,全線崩潰,自相踐踏,幾百裡都是新軍的屍體。王邑、嚴尤、陳茂等人帶少數長安精騎,踏死屍渡河才得以逃脫。

    昆陽之戰,殲滅了新朝的主力部隊,打掉了王莽企圖頑抗的最後本錢。而劉秀透過昆陽之戰,名氣大躁,為自己掙來了足夠的人望。劉秀後來能成大事,是因為很多豪傑願意跟劉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如何介紹一下自己家鄉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