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櫻艾琳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上善若水的釋義——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裡實際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由此可以知道,上善若水實際上講的是我們如何做人,怎樣做人。做人應該如水一樣,滋潤萬物,但是從來不會與萬物爭高低,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作為我們美文創作者來說,創作出美文應該深諳上善若水的境界,創作美文需要我們如水一樣,至善至柔,綿綿密密,可以潤物細無聲的表述出美文思想,同時也可以如水滋潤萬物一樣,將美文思想如春風拂面一樣帶給讀者,讓讀者可以心曠神怡,身臨其境。我們創作美文,需要一個平靜祥和的心態,如水一樣與世無爭卻又滋養萬物,就如我們人生之道,創作美文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領域了上善若水的境界,那我我相信加上我們的努力,美文自然會水到渠成了。

  • 2 # 水中浮萍圖文集

    “上善若水”實際說的是做人的方法。意思說,做人要像水一樣,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

    提問說,這對美文創作水平有哪些啟示?鄙人感覺美文創作水平的高下恰如水滋潤萬物不爭高下的境界和狀態。

    水的最高品格就是這種滋潤萬物而無一滴私心、私慾的奉獻精神。

    美文的最高境界如果能達到水的最高境界,那麼,美文的創作水平固然就上升了,且是最高境界了,沒有之一。

    創作美文的作者如果上升到了水的這種品格,也固然會提升美文創作水平,進而為這種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當然,人做不到水的這種的品格,也達不到水的這種境界。但是,水的這些品格、境界可以啟發人類向著這種方向努力、攀登。照葫蘆畫球,不圓也會知道會圓。

    斗膽說了這些!有不足,請見諒!

  • 3 # Mume淡痕69

    “上善若水”,對美文創作的啟示有二:

    其一,著眼於一個“善”字。曹丕《典論 論文》雲:文章乃千秋之偉業,不朽之盛事。著力強調文章在千秋萬代,始終對人的不朽的教化作用。所謂教化,就是以忠誠、孝悌、仁義、友善等善的因子積極引導人們始終崇真、向善、求美,逐步摒棄人性中背叛、忤逆、奸詐、虛偽等惡的品行,從而達到上善若水、神明自得的境界。《尚書 堯典》雲:詩言志,歌永言。唐代散文家韓愈在古文運動中,又將“詩言志”的思想,發展成為“文以載道”。什麼是“文以載道”?就是要以文承載儒家之道,以文弘揚和傳播文明和善意,以達到教化人心的目的。由此觀之,任何文章都應該以崇真為本,以向善為要,以求美為基,度人度己,發揮傳承人類文明、教育社會大眾的作用。以此觀之,“善文”,才是真正的美文;美文也必定是“善文”。

    其二,著眼於一個“水”字。水,純淨自然,滋養萬物。在道家看來,“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也就是說,水有至高的品性,幾乎達到了最高境界。它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至柔至和,有容天下萬物的襟懷和氣度,乃是天下最美的事物。在美文創作中,也應力求文章的格局、格調與品位,就像水那樣順其自然、平和如鏡、澄澈透明。魯迅先生就曾把自己的文章比喻為小溪,亦可見魯迅對文章品位與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 4 # 吾欲知

    "上善",即是最完美,"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汙淖是一種奉獻。要是真正領悟"上善若水"的境界,對於美文創作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創作水平自然也會得以提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是為人處世的態度,是如水一般的創作情懷,是不與人紛爭的雅意與度量,是如水的創作境界。

    創作,顧名思義,要有一種情懷,對於美文創作來說,我們應該做到這些:

    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能包容萬物,本身卻非常的純靜;

    要踏踏實實的做事,像水一樣沉澈,像水一樣給人以信任!

    水,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一切都是因為它柔美、滋潤。我們創作應該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優點,在一切狀況中都可以泰然自若,做到遊刃有餘。

    美文創作即是如此,做到以上,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持之以恆的水的情懷,告知我們創作在不斷的堅持下……

    希望此文共勉之,一起在創作中開出自己的驚豔*^_^*

  • 5 # 寧靜慎獨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大意是,做人最大的善,就象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這樣的品格才接近人生之道,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我們現在應該理解為,經常幫助別人做好事、獻愛心,從不圖取名利和回報。這就是崇高的品德,最大的善心善行。

    上善若水多用於做人做事。自有語言文字以來,以水描寫、比喻人或事物的情景有很多。比如,似水年華,柔情似水,水滴石穿,窮山惡水,靜水流深,心若止水,高山流水,等等。

    編者以為,文如其人,如果站在上善若水的境界高度創作美文,應該有以下幾點啟示,供參考。

    一、柔美動聽、賞心悅目 ;

    二、品格高雅、不落俗套 ;

    三、胸懷寬廣、海納百川 ;

    四、堅貞不渝、持之以恆。

  • 6 # 章珺熙

    一、出處及釋義:

    ①出處: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②釋義: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二、我的觀點:

    對於提高美文創作水平的啟示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美文創作厚積才能薄發;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美文創作重在傳播正能量;潤物細無聲,美文創作切忌妄自尊大、用力過猛;滴水穿石,美文創作貴在持之以恆。

    三、我的啟示:

    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美文創作厚積才能薄發。很多美文創作者創作時似有千言萬語,但總是無從下筆,很大程度是因為輸入不夠。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增加輸入,提高內涵,創作時才會文思猶如泉湧。一是多觀察、多蒐集。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應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細心觀察生活中的所見,廣泛瞭解生活中的瑣事,有素材才能有所思所悟,厚積才能薄發。二是多閱讀、多思考。有了素材,如何進行藝術加工,這就要靠多學習。多閱讀,看看別人是如何表達的,看看有什麼創作技巧可以採用;多思考,將學習所得與素材相結合,再次深入生活,才不會陷入閉門造車。

    ②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美文創作重在傳播正能量。美文之所以美,關鍵在於書寫的是美、傳遞的是美。這就要求我們創作美文時,首先要注重高尚的品性,要傳播正能量,做載舟之水。切忌為提高閱讀量而譁眾取寵、博人眼球,甚至造謠生事引圍觀,成為覆舟之水。

    ③潤物細無聲,美文創作切忌妄自尊大、用力過猛。我初創作美文時,想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俯視眾生,立志發出振聾發聵的呼喚。結果發現無人聆聽,失敗在於我妄自尊大、用力過猛。真正的美文大家,創作美文時往往舉重若輕、大智若愚;真正的美文,總是潤物細無聲般悄然給人啟發,令人深思。

    ④滴水穿石,美文創作貴在持之以恆。美文創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大幅提升,美文創作者貴在堅持,不要因為文章一時沒有閱讀量,沒人關注,就妄自菲薄、懷疑人生。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俗話說,十年磨一劍,我們美文創作者應該要持之以恆,孜孜不倦。只要方法得當,船到橋頭自然直、自會水到渠成。

  • 7 # 李詩特

    “上善若水”境界高遠,對於美文創作有如下三點啟示:一、語言平實,天然雕飾。上善之文亦若水,水之善處在平淡,在淡雅。因此,我們在搞美文創作時,要多用平實的語言,少用華麗的辭藻;多用平白的敘述,少用深奧的囈語,力求營造一種清新、淡雅的文風,正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二、形式自由,內容豐富。水形態多樣,轉換自如;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生性自由,包容萬物。美文創作不是寫八股文,不是寫官樣文章,可以採取更加生動活潑的形式,在有限的篇幅內,體現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三、潤物無聲,澤被讀者。水是甘霖,是清泉,能夠灌溉莊稼,滋潤口舌。美文就應該像春雨一樣,像泉水一樣,在潛移默化中,讓讀者受到教益,讓讀者得以解渴。

  • 8 # 懶散人369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老子以“水利萬物而不爭”來形容人的品德。為什麼這麼說呢,老子認為,水有以下幾德:常流不息,普及一切,為有德;流必向下,不逆行,或方或圓,順勢有義,浩大無盡,為有道;流百千丈不懼,為有勇;安放不論高低,為守法;量見多少,勿需削刮,為正直;無孔不入,為明察;發源必西,為立志;可洗滌潔淨萬物而不染,又善變。故君子每遇水必觀,自省之。

    當今我等作文,必先起敬畏之心,立教化之意,方可立榜樣之形,正所謂立德立他,成人達已。

  • 9 # 我要的自由啊

    我真的認真想了想這個問題,如果我真的能夠達到上善若水的境界,那我估計到時候就不在這裡寫文章了,我直接坐在菩提樹下指點芸芸眾生去啦啦啦,哈哈。

  • 10 # 金小漳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潤澤萬物而不爭 ,水的道理與做人的道理一樣。

    人們常說"文學"即"人學",做人的道理想明白了,寫文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上善若水",水有哪些特性呢?

    1.水是天下至柔至韌的事物。

    我們常常說"柔情似水"、"順流而下"這樣一些成語,彷彿它最謙卑最柔弱。

    《荀子》中有一則孔子觀水的故事一一

    子貢問孔子:為何見到水就會停下來觀看 ?

    孔子回答:因為它川流不息,而且遍佈四方,不管它流向低處還是流向曲折,都會沿著自己的水道一直走下去。

    看似柔弱的水,實則最柔韌:水滴石穿、靜水深流,說的都是持之以恆。

    寫出美文,也是刻意練習的結果,一直努力向前走,總有云開見月明的時候。

    2.適應環境的能力。

    水能夠盛放在所有的容器裡,能方能圓,能屈能伸。

    作家托爾斯泰,只在面前有上等的宣紙,才能產生寫作的靈感。

    寫作的儀式感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外在條件不具備,就寫不出美文來。比如說沒有香薰,沒有鮮花,沒有背景音樂,就無法進行創作。

    比起才華,環境適應能力強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

    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大度、包容、接納,這是一種胸懷。既有對知識的孜孜以求學無止境,也有見識上的不斷精進。如果認知固化,固步自封,就會孤陋寡聞,孤芳自賞。

    以這種認知寫出來的文章,視野狹窄,觀點偏執,與美感毫不沾邊,怎麼會有人喜歡閱讀呢?

    4.不爭,這是一種處世態度。

    水潤澤萬物從來不會居功自傲,也不圖回報,這就是最大的善意。

    面對功名利祿,也能波瀾不驚,微波不興。

    5.洗去鉛華的自潔能力。

    "處眾之所惡,故己於道",洗滌汙淖,純淨立身。

    我們每天穿行於水泥鋼筋的叢林,把自己偽裝成堅實的壁壘。

    可是透過這繁華城市背後,還是會為清晨一聲清脆的鳥鳴欣喜,看見一個孩子把迷路的蚯蚓帶進土壤會感動好幾天。

    這種暫時的逃離,讓我們知道自己的心仍然在溫熱的跳動。帶著這種心情寫下的文字溫柔而有力量,淡泊而又寧靜。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只有對水這種哲學式的體察與分辨,才能明白"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然後才會有所啟發,寫出令人心動優美和諧的文字。

  • 11 # 詩歌裡蓉兒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句話又變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模稜兩可,怎麼領會都可以。

    道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我理會是一條道路,思想中道路,任何事情任何物體看似不相同,其實每一件物體都有相同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道!

    也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那種不變。

    所謂人心險惡,世道炎涼。

    若上善若水之行,水無形,但有勢,能以不停的流淌衝擊,那怕花崗岩,也會被沖刷成泥沙,平仄高山會沖刷出一道溝壑來。

    水,它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源誰也攔不住,以營養滋潤大地所有生靈。

    再兇惡的東西,也會被水沖刷而去,讓世界百態歸於道!

    這是個人的理解。

    對美文的影響,美文就是真善美作為底色用文字來描繪的畫本。

    在世人眼裡可能太理想化,太烏托邦,太過浪漫,反正一顆真善美的心,一次一次的沖刷這個世界上的醜陋的東西。

    多看美文的人,從氣質到身心都會有一種真善美的感覺。

  • 12 # 資訊需要敏銳的嗅覺

    古老的哲學文化,到現在也是文化中的瑰寶。老子喜歡水,用水來自我欣賞。水最平淡無奇。正因為水的低調而不在舞臺的中央。水的存在滋潤了萬物。品味“上善若水”品味了自然的奧秘,以物觸情是古人表達內心的一種方式。瞭解了水的本質,提煉自身的修養。水能讓人品嚐出各種滋味。至上至善者如若水之味。古人借物抒情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表達方式。

  • 13 # 牽著駱駝流浪的稻草人

    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出自《道德經》。原文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句話的大意是:人在道德和精神層面上最高的境界是像水一樣清澈明靜,淡泊名利,一切慾念歸化於自然,無我無物,行動於心。水雖味不濃,色不豔,但萬物卻都離不開水。水於萬物不爭,水往低處流,順勢而為,遇圓則圓 ,遇方則方,更善於以柔克剛。人的境界如若像水一樣,則會做別人不喜歡做的事,能到別人不願意到的地方,因此也最能夠達到“道”的境界。

    人們由於德行、身份、地位、財富、學識、境遇、經歷的不同,對於“上善若水”的領悟和理解也不同,這也導致了,人們的在精神層面上達到的高度也是不同的,人的精神境界也是迥然不同的。

    領悟“上善若水的境界”對美文創作的啟示很大,因為境界越高,美文創作也更有深度和更具感染力。

    美文創作要像行雲流水一般自然,情隨心而動,感因情而發,文為心聲,不造作,不矯情,不卡滯,不晦澀。鋪展於無形,收放於自如。

    美文創作,不要求轟轟烈烈,不刻意譁眾取寵,不在乎是否吸引人的眼球,只在意是否能滋潤人的心靈,能否激發隱藏在人們心底最深處的快樂和激情。好的美文如春花般萌動,如秋實般飽滿,如醇酒般香甜,如情人的動人目光般的溫暖,如山盟海誓的愛情般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美文創作要經得起至暗時刻苦悶的悲涼,要經得起無人喝彩的尷尬和落寞。美文創作還要經得住金錢和名利的誘惑,經得住無知的愚弄和嘲諷。

  • 14 # 假語勿言

    老子的哲學思想,可以說就是水的哲學思想,也就是柔的哲學。

    《道德經》雖然講的是“道“和“德”,但是以水來作象徵的篇章有很多,例如:“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其意是,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但是要攻破堅強的東西,沒有一樣可以勝過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思即,最上善的人,要象水那樣。水不僅可以滋養;而且本性溫柔,順應自然而不爭,能屈居於眾人不願居住的低窪之處。若人能有水這三種特質,就是一個離“道”很近的人了。

    若有人能領悟“上善若水”之境界,也就是有了一種“水”的境界。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從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意為江湖河海之所以可以成為百川之王,是因為他善處在低下的位置,善於吸引百川之匯注,所以成就為百川之王。

    人在求知識的層面上,需要積聚智慧。必須把自己處於低位處,讓百川似的知識得於匯聚,使自己能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地遨遊,在作品創作時可以遊刃有餘。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的內心要像水一樣,盛在任何器皿中,都不能太滿。滿了就會溢位,所以在滿之前,就要知止。

    生活中萬不可以產生自滿情緒;接受知識不能有自滿,成績面前更不能自滿。

    《道德經》中的水之柔弱、柔順、柔軟、柔忍,並非是怯懦,而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是柔弱勝於剛強。

  • 15 # 麗水凝珠

    早晨,我蹲在水管跟前,看見透明的水溫柔的順著管子流進水桶裡。腦海裡不由的出現了“上善若水”這個詞彙。

    “上善若水”這個成語我認為是做人最高的境界。不用說提高美文創作水平,就是為人處事也是一種最高的境界。

    首先說水,從本質上講,水是一種無顏色的透明液體。

    但是最主要的是它會隨著周邊的條件變化而變化。

    遇凍則成冰,堅硬成鐵。氣候越冷它會越堅強,如磐石,如鋼鐵,冷冰冰一副不可抗拒的嚴峻面孔,大義凜然,不可違背。

    遇熱則成氣,柔時,飄飄渺渺,絲絲蔓蔓令人痴迷。聚時,千軍萬馬銳不可當,於是又有聰明的人引誘它開動了機器,同時還給了它一個讚賞的名字:蒸汽機。同時也造福了人類。

    遇冷則成霜,晶瑩如鑽,星星點點,讓植物有了萎靡,也帶來了豐收。

    冬天它變成雪,如精靈一般飄飄欲仙。夏天它變成雨,若溪,若河,若江,若海,潺潺汩汩,奔騰呼喊,它們千里跋涉,是長江,是黃河,是海洋……

    它們遇窄而細,遇寬而寬。

    它們從不要求別人的改變,它們隨遇而安的改變著自己。

    是雪,是雨,是霜,是霧,春夏秋冬它們無處不在。

    這就是水的本性,如果人學了水的本性,不用說,你一定是人中聖傑。

    所以我特別喜歡“上善若水”這句成語。

    如果寫的美文也能像水一樣如幻如霧,如泣如歌,如平坦靜水,如山泉叮咚,由此躍然屏上。即便不是絕世美文,也會引人注目。

  • 16 # 真知家園
    善蓄江河之勢,做好深度美文!

    人們都喜歡美文如詩如畫的美文意境,行雲流水般的美文語言,高山大海般的美好胸懷,日月照人般的美妙哲思。那麼我們的美文創作,怎麼樣才能達到這些水平呢?

    曲徑通幽處,別有洞天明。領悟“上善若水“的境界,得善之為善的大道。我們的美文創作就必定會佳句蓮臺,珠玉滿篇,妙語天然,異彩紛呈,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領悟“上善若水“的境界,對提高美文寫作的水平有哪些啟示呢?

    01 “上善若水“為何意?

    上善若水,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就是水啦,水最能夠幫助萬物生長卻不與他們爭名奪利;水能去處滌盪各種各樣的汙穢醜惡,卻不會失去他自身的品德。所以說,水的品格是最接近大道的!

    這裡也講到“上善“的兩種境界。

    一是“善利萬物而不爭”。對萬事萬物都有幫助。這不於它每張強名利。宣揚自己。這實際上是包涵了一種勤勉做人的奉獻精神,誠懇做人的工作態度,和謙虛做人的優秀品德。

    二是“處眾人之所惡。“人們都不喜歡去的地方他去;人們都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做。結果就是,無論什麼樣的醜惡汙穢,到了他的世界裡都會變得乾乾淨淨,清澈透明,一塵不染。

    正是因為水有這些優良的品格。所以水走的道路呀,才是最接近自然規律的大道的呀!

    明白了“上善若水“中的道理。那麼該怎麼樣用他來提高我們的寫作美文的水平呢?

    02 善蓄江河之美

    江河之美在淨。任他紅塵中來去,卻不沾染半星塵埃。一篇美文要帶給人們的不就是這樣的清淨美妙嗎?

    江河之美在明。任他暗地裡洶湧,心中總是聖潔通透的,一覽無遺,一覽盡曉。一篇美文,就是要讓別人感到你的文章,是積極的,向上的,通透的,光明的。

    讀者讀心,他們要讀的不只是美文字身,更是想要讀懂我們的心啊!心地無私天地寬。我們寫美文時,更不能去藏著掖著。這不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美嗎?

    03 善蓄江河之勢。

    江河之勢在曲。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九曲十八彎,一步一艱險。險關擋不了,高山隔不斷。這是一種奔騰不息,不可阻擋的滔天氣勢;這是一種從天而降,一瀉千里的豪情豪邁。

    把這樣的情懷寫入到美文之中,才能提升美文的激情,打動讀者抓住讀者的心啊!

    江河之勢在暢。暢通無礙,順暢通達。該來的任他來著,該行的任他行著。

    曲處隨意轉,高山任我行。沒有纏繞,沒有牽掛;沒有阻擋,沒有疑慮。一日千里,一日行遍好河山;一帆風順,一意春風遍九州。

    美文需要的不就是這種曲徑通幽嗎?

    美文需要不就是這樣的行雲流水嗎?

    04 善抒江河之情。

    江河之情在真。待人待物,都是始終如一,一如既往,一心一意。沒有虛假做作,沒有客套虛偽。

    美文之情,正如江河之情一樣,也是容不下套話佳話,虛話糊話。倘若美文情一失真,往往是形神俱滅,不復存也。

    江河之情在善。善利萬物,善行天下;只知奉獻,沒有索取。從不求回報,從不求感恩。

    一篇美文不是要去歌功頌德,也不需要別人對我們感恩讚美。我們只需要像江河一樣,每時每刻都做好我們自己,把我們最美的情懷寫下來,把我們最美的感受寫下來 ,這就是一篇上好的美文了。

    江河之情在美。涓涓細流,融入了滴泉之思念;流水湯湯,融進了田園之秀麗;滾滾滔滔,匯合了天地之靈氣;水波浩蕩,融匯了海天之壯美。

    風霜融入江河,會無形;白雲融入江河,會靈動;四季融入江河,會多彩;日月融入江河,會含情。

    自然之美是最美的。一篇美文要是真的能夠融入這麼多江河之美,那一定會讓人們流連忘返,歎為觀止的。

    05 善借江河之思。

    江河之思在於博。江河浩淼,他的思念也是博大精深,無邊無際的。一滴影日月,一瓢明道德。江河之思的情懷真的是無休無止的。

    江河之思在於動。一直勤勉,永不停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江河之思不就是一篇來去匆匆,飛思不斷的精彩美文嗎?

    江河之思在於恆。長長久久,亙古不變。山可移,石可爛,江河之思永不變。君愁我亦愁,相思到久久。

    那江河的恆久思念,不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嗎?只是呀,哪一篇美文故事能像他一樣那麼用情久遠,那麼用心專一呢?

    蓄江河之勢,書江河之美。多領悟一下“上善若水“的思想境界,多融入一份“上善若水“的美文情懷,人們必將“善利萬物“,不斷提高人們的美文創作水平,開啟美文寫作的新篇章。

    這就是:

    江河之美在明淨,任他暗中起洶湧。

    。蓄得九天黃河勢,長舒江河萬里情。

    。江河自在何爭利?日月從來不邀功。

    。海納百川成其大,美文路上任我行!

    ——問天行者於二零二零年四月一日。

  • 17 # 漢唐之音

    讀了呂洞賓的一首詩,人生豁然開朗

    仙人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姓呂名巖,出生於唐代,傳說他四十六歲時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了仙人鍾離權。經過了南柯一夢,呂岩看破了人生,後隨鍾離權去終南山學道,終於得道成仙,成了著名的八仙之一。

    傳說呂洞賓為人瀟灑飄逸,寫出來的詩也是文采飛揚,清麗絕塵。在他流傳下來的詩集裡面,除了一些丹道修煉的詩之外,還有許多寫景和說理的詩篇。他的許多詩篇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有的還非常具有哲理性。即使在當今社會,一些詩篇也能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便是仙人呂洞賓寫給我們芸芸眾生的一首詩。這首詩選自於《呂祖全書》,詩的名字叫做《訓人》。

    你沒有看錯,就是訓人。身為仙人的他,逍遙世外,遊戲人間,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又是如何訓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訓人

    “何事勞勞死不休,為名為利在心頭。

    要知造化皆前定,莫逞機心啟後憂。

    大地有緣能自遇,憑天付與莫他求。

    廣行方便存陰德,何事區區作馬牛。”

    整首詩只有四句話分別闡述這幾句話的含義。

    我們這些凡人整天把金錢,地位等等放在心上,為了這些累死累活操勞一生,甚至到死都不肯休息。殊不知,人生中的貧富貴賤,生老病死,得失成敗,這些往往並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而是由天地因果自然造化所決定。換句話說,一切得失都是有定數的。他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得到名和利,苦苦鑽營,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假如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了名和利,恐怕會給自己留下日後的憂患。與你有緣的事和物,你會自然而然的遇到,就像是上天賜給你的一樣,不需要向誰去祈求。換句話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要去求,求也沒用。修心修德修行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做人只需要廣行方便,樂於助人,多做善事,積功累德。那些福報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哪裡需要把地位和財富整天放在心上,一輩子為了這些做牛做馬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野釣怎樣可以釣上大鯉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