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讀三國的人都應該讀過街亭失守這一章,那麼仔細一想,街亭失守到底是蜀軍兵力上的問題還是駐紮地方不當造成的呢?又或是將領問題? 其實個人覺得蜀軍兵少,駐紮兩座山頭本是最優方案,如你兵少,駐紮路中間,曹魏大軍要是攻下兩座山頭,光弓箭手就會要了你的命,而且山頭高地在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害,讓曹魏大軍佔領山頭結局不用想,肯定也是失敗,那麼街亭失守到底是誰的責任呢?諸葛亮?
4
回覆列表
  • 1 # 文藝小生羚羊哥

    三國演義中街亭的失守,是兵力配置問題還是駐紮錯了地方?

    在三國演義中,西元227年秋,諸葛亮出兵北伐,在天水,南安,武都,陰平都望風歸降後,同時收得大將姜維後,決定繼續前進,攻入長安(現在的西安)在之前魏延提出以三千兵,走子午谷奇襲長安,這個方案被稱為子午奇謀。但是,諸葛亮否決了。

    在否定後,諸葛亮採取穩紮穩打的方法。兵進街亭。此時,曹睿得知訊息,換下曹真,派司馬懿前往拒敵。司馬懿在分析形勢後,決定拿下街亭。諸葛亮此時因為缺糧要打下柳城,以收其小麥以充軍實。決定,兵分兩路,一部分繼續守街亭,一部分去打柳城。這在三國演義中被改成了,諸葛亮妝神。

    在誰守街亭的問題上,諸葛亮犯了難,此時:能夠守街亭的人選,只有,趙雲,魏延,姜維,除了這三人其他的資歷不夠。

    這三人,趙雲是蜀漢軍神,此時年老,一旦有失,於國不利,對軍心打擊嚴重。故不可!

    魏延因為有反骨,不可大用,故不可!姜維新降大將,未可深知其心。故也不敢用!

    在這種情況下,軍師型的人才,馬謖被破格錄用。一個軍師去幹將軍的事,可想而知。而後,失了街亭,使諸葛亮上演了空城計。

    在這裡,我們看到以下幾點:街亭的失敗,諸葛亮以兩萬去打十五萬,本來用名將威勢嚇退司馬,但是,他選人錯了。

    1.街亭之戰,本身就是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

    2.兩萬對十五萬如果當道紮寨,會輸的更慘。

    3.常規戰,兩萬是不可能打贏十五萬的。

    這就是題上兵力配置問題。

    說了兵力配置問題,再來說,是否是扎錯了地方?在兩萬必輸情況下,即使再高的指揮水平的都無法避免。紮在大路片甲不留,紮在山上還儲存了點人。

    其實,一場必輸的戰爭,沒必要遐想。

  • 2 # 蓋世神算

    這還不簡單?馬謖真是想當將軍而禍害千年的將軍。孔明之策,只要街亭扼住險要,令魏軍不能透過,司馬必退兵不敢逗留攻取,憂蜀前後夾擊,那時進退不能的。王平失守,孔明遣魏延、高翔預接之後,仍放心不下又派兵前助,證明魏軍去街亭之後,蜀軍駐地仍可順暢用兵往街亭。諸葛亮之才當然佈置維持暢通。若馬謖謹遵將令,從副將王平良言,會有遺恨千古之禍?

    兵機策要,非執泥一理似精益求精書生思維可發現和駕馭的。即使當前數學天才運籌,未必是古人戰略家敵手!

  • 3 # 白色天宜

    如果以歷史為參考,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的目的只是要拖住魏軍,從而慢慢消化隴右三郡

    魏國名將張郃也知道這一點,一開始便急速行軍,意圖搶先佔領街亭。能在幾天內組織一支數萬人的軍隊,並在幾天內趕到街亭,可想而知這支魏軍必是以輕裝為主,沒帶太多攻城器械

    問題在於街亭地處魏國內部,城池年久失修,已經不適合防守。再加上道口太寬,2萬餘人的蜀軍想要在幾天內建立一個能持久防守的營寨並不容易,所以馬謖才決定上山據險而守

    而上山卻又會帶來另一個問題 - 水源

    這也是後來蜀軍崩潰的原因

    可以說,不論如何佈置防守,當時的蜀軍絕對無法擋住張郃。背山而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反而有一線生機

    估計當時馬謖也是這麼想才會這麼做,可他忘了這一計的關鍵在於士兵計程車氣。魏軍圍而不攻的目的就是瓦解蜀軍士氣,從而一戰勝之

    若是在魏軍圍山當晚,就以火為號,和王平、高翔等人裡外夾攻。縱使不勝,也能打擊魏軍士氣,這樣才能機會撐到諸葛亮大軍的到來。

    若諸葛亮能帶大軍支援,這意味著隴右地區已經盡歸蜀漢,這一次的北伐目的也已經達成,結局會截然不同

  • 4 # 郭凱150567760

    記得報道前幾年考古研究街亭遺址,發展這裡地形還是比較寬闊的,中間有土城遺蹟,但是分析最晚漢末已經損毀,沒有後期修復跡象,可以假設判斷,街亭在三國時標註的城很可能在北伐時已經坍塌或者嚴重損毀,加之當時馬謖到達之時比較倉促,以步兵為主的馬謖軍很有可能因此上山,但是換一種情況假設,即使馬謖守在街亭舊城,估計也很難抵禦對方騎兵攻擊,況且初次掌兵,可以打優勢仗,不宜打這種硬仗,戰局少有不利,士兵就容易對新將領產生質疑,最後馬謖士兵離散就是如此。總得來說,如果當時街亭城池已經破損或者完全坍塌的情況下,馬謖出兵大戰略就失當了,更不可能會成功拖住魏軍。

  • 5 # 小鴻哥

    失守原因:馬謖駐紮錯地方。據三國志:街亭之戰馬謖違背諸葛亮節度(違亮節度),就是說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計劃去做。王平傳:指揮錯誤,舍水上山。張郃傳:不下據城,斷絕馬謖軍取水之道。說明亭街是有城的。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知道蜀漢跟魏國國力相差太遠。所以他的策劃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西涼州。可以說是縮小版子午谷奇謀。魏延的策略是拿下長安,切斷雍涼跟洛陽的聯絡。諸葛亮攻隴右因為在前一年隴右羌人造反,說明魏國統治不穩。諸葛亮攻隴右,魏國朝臣未知計所出。說明魏國想不到諸葛亮攻隴右。統治不穩,魏國沒想諸葛亮攻隴右。這叫出其不意。趙雲鄧芝率疑軍到箕谷,成功吸引住曹真部。(這時督關中的是曹真)隴右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震響。諸葛亮率軍攻隴西,這時魏國派張郃率軍五萬馳援隴西。隴西官員講,蜀漢只要擋住援軍一個月。隴西不用蜀軍打就都會降。諸葛亮應透過細作收到張郃率軍支援的訊息。當時諸將推薦魏延吳懿去守街亭。但是諸葛亮力推馬謖。隨行將領有王平,張休,李盛,黃襲等去守街亭。馬謖的任務就是擋住張郃個把月。馬謖軍的人馬史書上沒講,有人講五萬也有講兩萬五。五萬我認為不是,如果光馬謖就五萬完全可以趁張郃立足未穩一舉擊潰。應該是少於張郃。諸葛亮不可能給的太守,應該是夠馬謖堅守的。諸葛亮跟馬謖交待好作戰計劃和任務。但馬謖沒有按諸葛亮說的做。(三國志講違亮節度)又舍水上山。張郃千里而來已經是疲憊之師,蜀漢大勝軍心正旺。堅守一段時間不成問題。只要能堅守,隴西一降(魏延吳懿等人正在攻隴西)諸葛亮率軍回擊張郃,內外夾擊可獲大勝。馬謖違亮節度舍水上山,指揮失誤。張郃傳: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斷絕其汲道。擊,大破之。沒水幾天下來別說打仗了,刀拿大拿得穩都難說。王平戰前連規諫謖,戰中鳴鼓自持(張郃疑不敢攻王平,馬謖跑了)戰後收聚敗兵。此次北伐中王平是唯一沒有處罰升官的。統五部當營事封亭侯進將軍位。(後來北伐王平守大本營,張郃率軍強攻不同)街亭一丟,隴西尚未攻下。蜀漢面臨腹背受敵,所以退軍。蜀漢諸將魏延吳懿等攻祁山隴西也不給力。諸葛亮回到漢中有人跟他講日後再率更多軍隊北伐。諸葛亮回答說:祁山隴西我軍皆多於賊,不能破賊反被賊所破。原因不在於兵的多少,在於人的原因。此戰諸葛亮謀劃多人,馬謖一朝錯誤毀了諸葛亮多年心血。

  • 6 # 蘭臺令史

    先看看兵力,蜀國,總兵力十萬二千 ,第一次北伐是建興六年春,建興八年叫李嚴調二萬兵北上漢中,因魏曹真三路伐蜀,

    也就是說六年李嚴沒出兵,這樣看李嚴手上至少有兵三萬,陳到的白毦兵時人稱之曰西方上兵也在李嚴手上,再加上成都守兵,各地守兵,諸葛能徵用的最多五萬,裴註上說,諸葛伐魏,戰士不滿五萬,

    司馬昭在伐蜀前估計說,蜀國總兵力九萬,城都及名處守兵不下四萬,能調集的兵力最多五萬,兵力上綜合各方面的史料來看五萬人應該是不會有誤的。

    【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從這裡看,諸葛是僥倖得手,等魏國反應過來,魏明帝西鎮長安,帝遣曹真督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三郡皆平。 又司馬宣王,屯於宛,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孟達謀反,欲舉兵,宣王乃潛軍進討,八日到其城下,斬達,傳首京師。俘獲萬餘人,振旅還於宛。

    馬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這就是整個事件的經過。 大家看一下地圖,五萬兵,分為三路,馬謖一路守街亭,趙雲,鄧芝作為疑兵守箕谷,諸諸葛在祁山,準備從散關攻陳倉,

    而且這五萬兵還要分一部分運糧 ,魏延嘗請兵萬人,精兵五千,負糧五千仿韓信故事,與亮異道會於潼關,亮制而不許,從這裡看運糧兵是一比一,

    馬謖手上兵力應該也就萬餘人,王平傳上說,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王平作為先鋒所領不過千人,

    駐紮上來說肯定是不行的,舍水上山。張郃絕其汲道,士兵沒水喝不戰自亂,

    馬謖失街亭,趙雲失箕谷,處理結果大不一樣,戮謖以謝眾,而趙雲是降級處分,從鎮東將軍,貶為鎮軍將軍 ,蜀國是四鎮高於四徵,漢,魏,吳,四徵高於四鎮。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

    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兵力太少的問題,魏的延子午谷奇謀,諸葛也沒采納,還是兵力大少的問題,就算拿下長安能不能守的住是個問題,

    還有諸葛亮廢李嚴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奪其兵,第一次北伐調李嚴兵北上李嚴不去,做個樣子從永安移屯江州,建興八年曹真三路伐蜀這時候李嚴不好推脫將二萬兵北上,結果馬上被廢,理由很簡單,李嚴就說了句,軍偽退,結果被廢,這個計謀太拙劣了吧,

    我們看看李嚴前面二個計謀,第一個,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這是要和諸葛分權,計謀不錯,第二個,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這是要把諸葛放在爐火上燒烤啊,

    所以說兵力不足才是北伐不能成功的最大原因。

  • 7 # Dragon140685461

    從一開始的戰略戰術就錯了,我們都知道蜀道難運送糧草困難,要是打實力拼消耗肯定不行,唯一的可行方案就是奇襲,可是諸葛亮錯失了第一次北伐的機會,未能做到徹底弄死司馬懿和奇襲佔領關中和西涼。

  • 8 # 南門太守

    對距今1789年之前的那場街亭之戰,在為蜀漢、為諸葛亮扼腕嘆息之餘也曾經產生過許多百思不解的困惑。

    這些困惑中,最重要的有兩個:

    困惑之一,街亭地處整個隴西地區的北部,在當時並非蜀軍與魏軍爭奪的核心地區,更遠離蜀軍的大本營祁山堡,雙方為什麼會在這裡打一仗?

    也就是說,隴西地區告急,張郃率大軍從關中馳援,最近的路線應該是今寶雞至天水一線,也就是沿渭河谷地來救,為什麼繞了一大圈?

    按照張郃的行軍路線,既然要過街亭,那就意味著一路向西,不會立即掉頭南下去尋找蜀軍主力決戰,街亭一帶的道路是由河谷走向決定的,如果準備南下就不會到街亭來,而會在街亭以東(今張家川縣一帶)就改變方向。

    那麼,張郃這是準備去哪裡呢?

    困惑之二,諸葛亮派馬謖去守街亭,一般的看法是馬謖太無能,只會紙上談兵,又不聽別人的勸,錯誤地將部隊由街亭所在的川道里拉了山,結果被張郃抓住破綻一擊而潰。

    言下之意,如果馬謖指揮正確這一仗還有得打,甚至能完成阻擊的任務,但這無疑把馬謖視為軍事上的白痴。

    這當然更無法令人信服,馬謖如果是白痴,那諸葛亮豈不是更大的白痴?不符合二人過往的軍事經歷。馬謖做出上山防禦的決定,一定有他的理由,可這個理由是什麼呢?

    帶著這些疑問,趁2017年五一節小長假,筆者有機會遠赴天水,對街亭古戰場做了一番實地探察。

    一般公認的街亭古戰場,位於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由天水市區出發,先沿310國道行駛一段,之後上207省道至秦安縣,再上304省道至蓮花鎮,之後折向東到達隴城鎮,由秦安縣城至隴城鎮約45公里。

    從天水市區到隴城鎮用了3個多小時,公路幾乎都在川道里,河流向哪裡路就在哪裡,兩邊盡是高大的土山,植被稀疏,無法攀緣。

    古人打仗或行商,若棄川道上山另尋他途,既無必要也不可能。

    車到隴城鎮,眼前是個大鎮,甚至像是一個小縣城,在一處正施工的廣場上,突然有了個發現:古略陽劇場。

    略陽是史書經常提到的隴西古縣,但它究竟在哪裡至今沒有定論。《漢史》提到隴城鎮一帶曾置街泉縣,後撤縣為亭,即街泉亭,簡稱街亭,歸略陽縣管轄,《後漢書》郡國志載“略陽縣有街泉亭”。

    在蜀魏相爭的三國時代,街亭是略陽縣下轄的一個亭,相當於今天的鄉鎮,但它又不是普通的鄉鎮,因為它不久前也是一座縣城。

    是縣城,就有城,《考工記》載“都城九里,諸侯城七里,縣城三里”,說的是城池的邊長,這裡用的是周朝的裡,1里約合今693米。

    就縣城來說這個規模雖然不算大,但如果防守工作準備得好也很難打下,陳倉也是個縣城,諸葛亮後來率數萬大軍打了20多天也拿它沒轍。

    街亭這座舊縣城就是諸葛亮派馬謖此行的原因:佔據該城,憑險拒敵。如果馬謖能在此阻擊魏軍20天以上,就將為諸葛亮在整個隴西地區佈局贏得時間,馬謖也就像郝昭一樣創造了軍事奇蹟。

    現在已看不到那座舊縣城的任何蛛絲馬跡了,只能登上高處俯察其形勢。

    按鎮里人的指引,沿一條小道向北側攀爬,十來分鐘後即見到半山處新修的一處長長的石階,上去之後,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平臺,中有一亭,上書“街亭”兩個大字。

    這裡就是街亭古戰場遺址了,從平臺處眺望,山下是隴城鎮,流經川道有一條小河,河的對面也是山。

    如果這裡就是當年的戰場,對面的山那就應該是南山了,也就是馬謖棄城所上之山。沿右手方向看去,兩山之間是一處開闊地帶,那裡就是張郃所率領的5萬騎兵前來的方向。

    雖然一千多年過去了,此時此刻,彷彿還能聽到萬馬奔騰的巨響……

    站在此處,自然想起了之前的困惑,它們非但沒能解開,反而又增添了更大的困惑。

    從現場情況看,這一帶的川道相當開闊,中間的寬度有數公里,如果有一支隊伍自東向西開來,它可以浩浩蕩蕩地從中間的大道上穿過,兩邊的土山上即使埋伏有千軍萬馬,只要不下山也都等於不存在。

    因為箭射不著,滾木、雷石統統用不上,打阻擊只能下來。

    看來馬謖真是白痴了,躲到山上只為看風景嗎?

    徘徊良久,惑無法解。

    正值五一假期,想必麥積山已遊人如織、人頭攢動,而此處空空蕩蕩,鮮有一位遊者。

    返程,車仍在兩山夾峙的川道間曲折行進,川道忽而開闊。忽而狹窄;兩邊的山忽而低緩,忽而又拔地千尺,直逼頭頂。

    顯然,隴城鎮附近的川道並不是打阻擊的最佳場所,我如果是馬謖,為何不另尋戰場?

    之前看過一位知名學者寫的文章,認為街亭所在的川道里有一處“斷崖”,橫亙左右,呈西高東低之勢,自西漢時就利用這個特殊地形修築了軍事要塞,如果東面的敵人來攻必須仰攻這處斷崖,十分困難。

    筆者曾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它能最好地解釋蜀軍千里之外奔襲街亭的原因,但此行並未見到這樣的“斷崖”,一路行車所見,也基本排除了在這樣的川道中央存在“斷崖”的可能性。

    大概出於與筆者相同的困惑,所以一直以來對街亭的位置就有所的爭論,不少人認為街亭另有其地,比如天水市麥積區的街亭古鎮,從位置上看它更接近當時魏蜀交兵的主戰場。

    但突然又想到,隴城鎮位於漢代的關隴大道之上,這豈不是它是“真街亭”的最有力證據?

    關隴大道是由關中通往隴西的最重要道路,其主路的大體走向是:由今天的隴縣過固關鎮,翻越隴坂,到達今張家川縣馬鹿鄉東北的老爺嶺,沿此經馬鹿、閆家店、張川鎮、龍山鎮等到達隴城鎮,再西行到秦安縣。

    關中通隴西還有其它幾條路,如隴坻道、雞頭道、瓦亭道,但當時軍情緊急,曹魏所置的隴西三郡盡落蜀軍之手,張郃率隊馳援以騎兵為主,只能走最易行的一條路,也就是關隴大道,這似乎解答了前面所講的第一個困惑。

    曾乘火車來往於寶雞、天水之間,最大的感受是山高谷深,有很長一段火車都在不停地鑽隧道,儘管這條路大體是沿渭河走的,距離最短,但在漢代卻不是關中通往隴西的主要通道。

    如果第一個困惑不存在,那第二個困惑倒更容易解答了,隴城鎮的附近雖然不一定是街亭之戰的戰場,但並不妨礙它是“真街亭”。

    可以設想一下,馬謖確實是奔著隴城鎮(當時稱街泉亭)來的,看中的是它原有的舊縣城,想以此為依託遲滯魏軍,但到後才發現由於“撤縣設亭”,這座縣城已經荒廢了,短時間內沒有修復的可能。

    川道里無險可守,所以馬謖提出上山,有人反對,認為舊縣城雖破也可勉強一用,但馬謖仍決定上山。

    馬謖所上的那座山應該不是隴城鎮近前的南山,因為這裡的地勢過於開闊,不利於伏擊,但馬謖可以率領這支上萬人的隊伍沿著川道向前再推進一段,選一處最佳的伏擊地點,這個地方只要仍在關隴大道上就行。

    這樣的地方不難找,但馬謖為什麼最後失敗了呢?

    史書提到的唯一理由是水道,因為魏軍斷絕了山上蜀中的水道,引起蜀軍的恐慌,之後蜀軍被迫盲目出擊,導致大敗。

    筆者認為這當然是理由之一,但最根本的理由是實力相差懸殊,蜀軍約有1萬人左右,魏軍約5萬人,無論上不上山,無論有沒有水,在缺少堅固城池依託的情況下蜀軍根本無法取勝。

    至於魏軍的意圖,除因行軍的需要必須走關隴大道外可能還有其它想法,張郃只是先頭部隊,關中的曹真在擊敗蜀軍負責佯攻的趙雲部後,可以騰出手來全力進擊隴西。

    張郃所部雖然看起來脫離了主戰場,但他們突破街亭後可以直插隴西的左翼,這時曹真率領的大軍再從陳倉、故道一線發起攻擊,蜀軍將面臨被左右夾擊的局面。

    魏明帝可能沒指望憑張郃一戰就解決隴西問題,他想跟諸葛亮在隴西打一場大戰役。

    這種局面諸葛亮當然也看到了,所以街亭失利後他主動放棄了隴西的爭奪,將人馬全部撤回漢中。

    一路上思考著這些問題,不知不覺車子回到了天水市麥積區。

    夕陽已經西下,渭河泛起了金波。

    渭河,這大概是令諸葛亮一生中最傷心的河流了:流經街亭古戰場的清水河是它的支流,被認為是諸葛亮軍事生涯“最大敗筆”的陳倉就在渭河之上,五丈原更不用說了,站在原上就能清楚地眺望原下的渭河……

    流水無言,夕陽無語,卻如訴如歌。

    (以下照片為本人攝於街亭)

  • 9 # 怒懟精神美麗奸

    不懂戰略的人根本不能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本人看了幾個回答都不能切中要點,更有甚者找機會就攻擊我諸葛丞相,完全智商有問題。

    從諸葛戰略來看,十分高明,趙雲鄧芝作為疑兵拖住曹真,諸葛領主力攻取隴西三郡,馬術王平帶領分隊守住街亭。蜀兵雖然是步兵,但是同等數量強於魏兵,蜀兵一般都善於山地戰,蜀兵特種部隊多,還有對付騎兵的戰術。

    馬謖的任務是守幾天,不要求戰勝魏軍,只要不勝不敗就能完成任務。街亭這裡好守嗎?街亭是個山口,只要佈置好防禦工事,當道把守,魏軍絕不敢爬山繞過去。諸葛也考慮的比較詳細,還派了王平的無當飛軍。

    馬謖為何違背諸葛的戰略意圖,主要是貪功,馬謖比較自負,性格也不是小心謹慎,馬總認為自己擔任中國足球主教練,可以把巴西踢個5:0,於是擅自修改作戰計劃,馬總認為可以靠步兵優勢可以突襲騎兵,甚至可以追擊全殲騎兵,天真的還認為即使戰鬥不利,還可以背水一戰。馬總天縱奇才,想法真是空前絕後,放棄蜀步兵防守優勢改為進攻,而張合也不是傻子,讓馬總本來就不切實際的計劃落空,不敗才怪。

    如果馬總按計劃來辦,拖個幾天,諸葛主力就會增援,張合的長城軍團必然會退,然後趙雲也可以撤退,岐山以西就可以光復。

  • 10 # 使用者59094844027

    馬謖的軍事才能比不上王平,外加做事不仔細。劉備的評價是言過其實,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點牛逼轟轟的。但不代表他不聰明。相反王平還沒馬謖聰明,但王平做事小心仔細考慮的方面多些。其實失街亭也是大意造成的。關雲長還大意失荊州呢?你那個敢說關雲長沒本事嗎?

  • 11 # 創史人

    我覺得直接原因是馬謖,要追究根本原因的話是諸葛亮。

    撇開《三國演義》的神話,實際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可能是個很大的問號。因為在此之前他沒有和北方的名將們交戰過。雖然南征的表現非常出色,但是打的都是一些阿貓阿狗,實力根本無法跟蜀軍相比。

    這件事最值得關注的還是曹睿的舉動。他的表現非常傑出。和他一比,諸葛亮黯然失色。

    如果看一下三國地圖,就能發現諸葛亮的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可能是佔領街亭和街亭背後的幾個郡,從而建立一塊穩定的根據地。之所以諸葛亮要去先平定三郡,而沒有去街亭,應該是害怕腹背受敵。因為僅僅佔領街亭是不能對抗曹軍的。

    從當時看,魏延奇襲長安是上上之策,可以徹底斷絕隴西各郡的魏軍增援,從而讓蜀軍迅速平定隴西。避免了腹背受敵。

    縱觀諸葛亮北伐的整個過程,可以看出他對於戰場發展估計不足,沒有想到在隴西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而對於馬謖的任用也顯示他任人唯親,完全不瞭解一個將領需要隨機應變的能力。而一個謀士是不能馬上成為一個將領的。這時諸葛亮犯極大的失誤。

    即使他有詳細的規劃,也需要將領按照實際情況來選擇性使用。

    再者,從諸葛亮短短時間內連續發動五次北伐,可以看出來他缺少戰略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目標太大,而沒看到自身能力不足。蜀軍兵力很弱,但是他想要直接面對強大的曹軍。

    2:缺少合縱連橫的伎倆,來為曹魏樹立更多敵人,從而讓自己佔據主動。

    3:過早的消耗了蜀軍的實力。如果他看到曹魏內部問題,等到司馬懿反叛,那麼就能握有更大優勢取得勝利。

    而且,魏國一直也面臨很多的反叛,如果諸葛亮能再次聯合東吳,讓東吳分散曹魏的兵力,這樣會不斷削弱曹魏,這樣會對諸葛亮北伐更加有利。

  • 12 # UFO101

    是兵力配置有問題,山谷地形地方沒錯,因為冷兵器時代地利優勢是非常重要的。現代守城,兵力部署都要犄角相依,藉助城外各種屏障依託部署兵力,設定多道防線,最後才是城防。守街亭,山上肯定要部署兵力,但不能全部上山,山上只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部署一定兵力,儲存一個月的飲水和糧食,可以在山頂向下拋擲石頭來擊傷敵人,或誘敵深入扎口袋。山谷下方部署重甲兵,挖壕築壘,設定人為陷阱。因為是山谷,魏國兵力難以展開,只能不斷突擊消耗,雖然蜀國兵力不多,但打消耗還是可以堅守待援的。山谷與山頂互成犄角形成立體防禦,這樣蜀軍與魏軍還是有的一拼。

  • 13 # 瀟若扶風

    應該是蜀軍駐紮錯地方了。諸葛亮讓馬謖在街亭口安營紮寨,而馬謖沒聽諸葛亮的謀略和王平的勸告,一意孤行的把蜀軍駐紮在了山上。魏軍攻山,切斷水源和梁道,被包圍了很長時間,街亭失守了。

  • 14 # 若木歷史

    先說一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是諸葛亮一生歷次北伐裡最好的機會。之所以說最好的機會,是因為此時魏國對蜀國沒有什麼戒備。魏國自恃國力強大,加之蜀國自劉備去世後幾年都沒有什麼動靜,於是魏國對關中、涼州疏於防備。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國主力正集結於長江流域,準備分別攻取吳國的夏口、東關兩個險要之地,關中兵力空虛。沒準按照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率軍走子午谷穿越秦嶺、直撲長安的大膽策略,長安以西還真能打下來。

    因此,當諸葛亮突然率軍出岐山,關中、隴右等地猝不及防,魏國大為震驚。“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此時,魏帝曹睿才開始調兵遣將。“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第一次北伐,與諸葛亮對陣的不是司馬懿,而是曹真。

    司馬懿在哪呢?此時司馬懿遠在荊州戰場,準備從水路攻取夏口、完成滅吳大計。

    當曹真率軍來到關中時,蜀國、魏國雙方形成如下對峙局面:

    東線,蜀國趙雲少量兵馬在箕谷虛張聲勢裝作蜀軍主力,吸引、牽制住曹真主力大軍。

    中線,諸葛亮於岐山親率大軍,攻取隴右尚未降服的諸郡。

    西線,蜀軍精銳如魏延等人正在攻打隴西郡。

    此時的局面,是兩方的賽跑。

    如果蜀國搶在魏軍來隴右之前攻取隴右、隴西,那麼涼州就全部到手,蜀漢第一次北伐就取得圓滿成功,諸葛亮蠶食雍州、涼州的策略也獲得成功。

    如果蜀國還沒有佔領涼州諸郡,魏軍主力已經長驅直入隴右,諸葛亮大軍腹背受敵之下,就只能無功而返。

    雙方角力的關鍵點,就在街亭。

    街亭,位於今天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是隴右和關中的必經之路,其地位相當於潼關之於關中和中原。

    街亭之戰示意圖

    蜀國、魏國,哪一方佔據街亭,將對方主力阻擋於街亭,哪一方就佔據了戰爭主動權。

    對此,諸葛亮派出的是自己的親信馬謖,曹真派出的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張合。

    戰役經過不用細說,馬謖只想到山上居高臨下,卻沒有考慮到水源問題,張合圍而不攻之下,馬謖很快敗退。

    “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馬謖失守街亭

    因此,馬謖失守街亭,曹魏主力軍隊就可以輕易快速來到隴右戰場,此時諸葛亮、魏延等人還被涼州諸郡所牽制,如果不及時撤退,蜀國大軍很可能盡數覆滅。無奈之下諸葛亮只能放棄新佔領的隴右三郡,返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魏國加強了關中防備。曹真預料到諸葛亮再出兵一定會攻打陳倉,於是派遣郝昭駐守陳倉。果然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就是攻打陳倉,面對有所防備的魏軍,諸葛亮只能無功而返。可以說,街亭之戰失敗,葬送了諸葛亮一生中最好的機會,此後北伐真的只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 15 # 安仔179012859

    這是個地形問題。有人去街亭實地考察過,諸葛亮之所以要馬謖當道下寨是因為隴右大道到街亭存在一個天然的地質斷層,要想繼續前進需要爬上一個很高的高臺就像一個天然城牆一樣。所以諸葛亮是要馬謖去守城的但他卻放棄了有利地形去爬山這給了張郃機會。繞過街亭有一條道路可以直接到達當時諸葛亮大軍的後方切斷補給線這正是諸葛亮最怕的。

    順便說一下子午谷奇謀。個人認為魏延奇襲長安有可能成功但是風險太大,最重要的是成功後怎麼辦。當時曹魏已經統治關中幾十年可以說民眾已經有了認同感不會因為長安被佔領就立刻投降轉而支援蜀漢。曹魏一發現長安失守一定會全力反撲魏延的5000人是絕對無法長期守住的這就要求魏延一旦成功諸葛亮必須全力馳援,而蜀漢以步兵為主確切點是一隻以山地戰為主的部隊平原戰不是強項曹魏卻是以騎兵為主的快速部隊這樣整個蜀漢大軍就會非常被動,一旦不能快速拿下關中地區蜀軍就會全軍覆沒。諸葛亮實在不敢拿整個蜀國去冒這個險。

  • 16 # 夜幕下重慶生活

    淺薄談下街亭之戰。

    一,兵力比例懸殊。三國志中沒有明確記載打仗的時候提及兵力的多少。但是當時蜀漢的戰略是以趙雲率領的佯攻部隊在斜谷吸引曹真大軍。趙雲乃諸葛亮的貼身侍衛。敵方都心知肚明。但是諸葛亮的計謀卻是聲東擊西,想來一個出其不意。想在魏國做出反應之前佔領隴西地帶。主力還在諸葛亮這邊。

    馬謖在山上駐紮,張郃則兵分幾路團團圍住,當時街亭地圖可以看做一個丁字形,可想而知,兵力比例懸殊,是不可置疑的。

    二,兩人的能力不在一個等級。張郃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就入伍。後效力於袁紹,在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就聲名遠揚,成為中郎將。

    馬謖,本身才華名氣也很出眾,諸葛亮對他也很器重。當時諸葛亮任命的時候希望馬謖能借此機會獲得實戰功績。但是當時很多人都對這個決策都有很大的爭議,所謂人心不齊,如何打勝仗。也正是如此,馬謖當然肯定迫切希望有功績。種種原因導致結果,必敗無疑。

    導致最後兵敗街亭。

  • 17 # 狼的影子319

    當然是扎錯了地方,很多人都拿街亭“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來說事兒,真實的戰爭中,哪裡來的那麼多可以“憑險拒守”的地方呢?如果是在平原地區打仗呢?難道就不防守了?

    在實際的防禦戰鬥中,有險可守固然好,無險可守就要靠自己製造出“險”來,李陵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在廣袤的大草原上被匈奴八萬騎兵圍追堵截,實在是“無險可守”吧,可是人家用糧車,淄重車結成“營壘”,陣前設拒馬,用弓弩,長槍擊殺匈奴騎兵,一路轉戰千里,直到箭矢用盡才被匈奴攻破營壘。

    相比於李陵,馬謖的條件可以說是太好了,街亭總共就幾里寬的防禦正面,雙方的兵力比例是1:2,張郃並沒有多大的優勢,而且街亭就那麼寬的地方,張郃的部隊也無法同時展開,所以,在實際交手的時候,雙方能夠展開的兵力實際上是差不多的,馬謖只需要在街亭的主要道路上挖掘壕溝,築起土壘,立起寨柵,就可以形成完備,有效的防禦工事,憑此拒守,張郃很難迅速突破的,這樣的防禦工事還可以多設幾道,逐次進行防禦,同時在依山傍水處設立營寨,以備防線被突破後,可以結寨自保,如此,張郃即使突破了蜀軍的防線,也不能長驅直入,他必須要徹底消滅馬謖才能放心的進軍,否則,他的後勤淄重就會遭受馬謖的進攻攔截,如果後勤淄重不能透過街亭,張郃的部隊即使突破了街亭也沒有意義。而諸葛亮對於馬謖的要求就是遲滯張郃的進攻速度,使魏軍“急切不能過”就達到目的了,就可以給蜀漢主力贏得時間,攻下隴西郡,廣魏郡以及岐山堡。可以說,諸葛亮交給馬謖的這個任務實在算不上什麼高難度的作業,只要他不異想天開的搞什麼“憑高視下,勢如破竹”的鬼把戲,是完全可以完成阻擊任務的。

  • 18 # 大飛熊騎士

    兵力配置和扎錯地方兩個都是。要明確一點的是,不是諸葛亮帶多少兵的問題,也不是諸葛亮給馬謖兵多兵少的問題,而是馬謖如何用兵,如何配置兵力,如何既能守住街亭,又能攻破張郃的問題。

    街亭之戰,雙方兵力不詳,但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提起第一次北伐中的街亭,箕谷之戰時,說到當時蜀漢軍隊數量超過對陣的魏軍,結果都失敗了。透過諸葛亮的反思,當時馬謖所領導的軍隊是超過張郃的。而且,即使是根據戰後的處理,蜀漢這邊奪了將軍黃襲的部隊,參軍馬謖以及將軍張休,李盛都被軍法處置了。所以,馬謖至少率領著三個將軍,並裨將軍王平等四個部眾,可能還有一個,沒有記載。偏裨將軍又在所有的雜號將軍中,屬於末等。根據王平又是漢中降將的身份,又未立功,因此地位應該在將軍黃襲等人之下的。

    《三國志.王平傳》記載,馬謖軍被殺的大亂,只有王平帶千餘人鳴鼓自持,張郃怕有埋伏,沒有追擊。所以,王平部至少千人,黃襲等三個將軍部隊數量肯定超過王平,再加上參軍馬謖本部兵馬,總兵力有萬人應該是沒有問題。再加上,諸葛亮有心讓馬謖立功,不會少派人的。所以,戰後只有王平一人得到越級晉升,進位討寇將軍,加官參軍,統五部兵馬並監當營事。也就是說王平頂替了馬謖的丞相府參軍之職,並統帥了馬謖,黃襲的舊部(戰時),還有訓練管理的權力(平日)。這也反證了馬謖當時的部隊不在少數。

    而張郃為什麼部隊比較少呢?當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關中三郡響應,曹魏那邊是沒有準備的。等到關中震動,魏明帝急忙派張郃為先鋒趕去。此時是兵貴神速,張郃所帶的應該都是輕騎兵,而且兵馬貴精不貴多,多拖累行軍速度。因此,張郃雖然打敗了馬謖,但是看到王平如此平靜,張郃不敢進擊,就是因為怕自己兵力,被蜀漢埋伏了。而且,張郃是誰?五子良將之一,久經戰事,自然一眼可以看出街亭這個地方是很適合打埋伏的,可是沒有想到被王平矇騙了。好玩的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張郃攻打王平鎮守的南圍,也是沒能打下來。王平則很好的策應了諸葛亮,可見,王平真是張郃的剋星呀,這是題外話。

    既然張郃不敢繼續追擊潰敗的蜀漢軍隊,導致王平可以一邊撤退,一邊收攏各營的亂兵,這證明了什麼?至少說明一點,馬謖要守好街亭,是有可能的。問題是,馬謖兵力配置錯誤,主力也扎錯了地方。既然馬謖人多,大膽一點的做法就是,軍分主力和偏師,主力守在街口應對張郃的進攻,偏師守在山上作為預備隊或者埋伏的奇兵。作為預備隊,起碼保證馬謖主力被擊破,還有第二道防線,拖延時間等待諸葛亮大軍到來。作為埋伏的奇兵,更是可以誘敵而入,再乘高而下,攻破張郃軍,如定軍山斬夏侯淵故事。當然,人家張郃未必會上當,但起碼可以讓張郃知難而退,守住街亭。

    但是馬謖就是錯在,把所有部隊都配置在山上,一方面可以拒險而守,還可以居高臨下,胸有謀略的馬謖還是想打一場大勝的。只是,馬謖太著急看到勝利的果實,心氣壓不住,單單部隊上山就以前凌亂,還不聽王平的勸《三國志.王平傳》。所以,最終把部隊最基本的食水給忘了。張郃一來,自然把街亭城鎮笑納了,再斷了蜀漢水源,等到馬謖軍嚴重脫水,什麼居高臨下,拒險而守就成了空談。

    因此,由於馬謖的失誤,無論是兵力配置,駐紮防守都是有問題的。

  • 19 # 初進山林

    我看是兩個不如,當時兵力不如魏,將帥不如魏,沒有司馬懿,就張郃也是諸葛亮勁敵,孔明派馬謖去了白玩,他自己去也難說勝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生存的真正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