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覃子涵
-
2 # 農村風光老魏
黑莓的種植:越冬方法和年後種植方法
越冬前要在植體上噴施護樹將軍,在地表噴灑新高脂膜,可有效保溫保墒、防病蟲侵襲、防寒、防皮層傷害。
黑莓的種植要點
育苗 黑莓繁殖極容易,以扦插為主。選擇土質肥沃,陰涼略潮溼(但不積水)的地方作苗圃地最佳,選成熟新枝,留2個芽剪下扦插即可。扦插時間為12月至次年1月。若加強水肥管理,扦插當年就能獲得長勢很好的小苗,分枝可達4~5個,高度2米以上。有些成熟枝條當年扦插當年就能結果,但果實質量不掛。
園地選擇 選擇Sunny充足。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作為園地,黑莓雖在陰涼、潮溼地種植較好,但對其品質,特別是糖酸比略有影響。
種植 株行距一般為2x2米,每公頃栽2550株。種植穴要求為60x60x60釐米。施入有機肥、過磷酸鈣、菜餅或焦泥灰等後踏實,上蓋30釐米厚的肥土,即可種植。種植時期為10月至次年1月。種時舒張根系,種後澆透水。種植初期注意澆水防旱。
水肥管理 全年施肥4次。10月施基肥,以有機肥、過磷酸鈣、焦泥灰或菜餅為主。1月底施芽前肥,以進口複合肥為主。7月中下旬追肥,以速效性氮肥(稀人糞尿或尿素)為主。園地注意排水,果實成熟期儘量使園地乾燥,有利於提高糖酸度。
搭架 種了黑莓種以後,就要著手進行搭架,架高1.8~2米,可架籬、架棚。新梢在架面上分佈為30釐米一根,不使其重疊即可。
摘心 因黑莓從根際萌發的新梢是第2年的結果母枝,且長勢極強,為促使其老熟、多分枝,故要進行經常性的摘心。以當年已結果的枝條,為減少養分消耗,可在結果後的8~9月份從基部剪除,以集中養分,培育新梢,並注意經常捆綁新梢。
冬季修剪 修剪期為12月至次年1月下旬,根據新梢(結果母枝)成熟程度留8~20個芽短截即可。總的修剪原則以輕剪為主,結果母枝在架上間隔為50釐米,多餘的剪除。
黑莓栽培技術
1選地
黑莓園土壤質地以壤土或沙壤土最適宜,土壤pH5.0~8.0都可,但以6.0~6.5最好,土壤含鹽量應<0.1%,土層厚度最好>50cm,地下水位要>100cm。多數黑莓品種冬季最低溫需高於-15攝氏度,要求冬季7.2攝氏度以下的低溫在700~750h以上。
2 品種選擇
目前在南京地區表現較好的品種有Hull、Chester、Boysen、Young、Triple Crown、Navaho、Brazos等幾個品種,發展黑莓應根據用途選擇相應品種。
3 苗木選擇
以1年生扦插苗為好,要求根系較多,苗木粗壯,無病蟲害。如用當年頂端生根苗,應選用根系好,苗木較粗壯的植株。苗木的大小要一致,大小苗要分開栽。苗木粗度:>0.5cm(地徑);苗木長度:20~30 cm。
4 定植建園
開種植溝或挖種植穴,種植溝寬度:50 cm,深度: 40 cm;種植穴長、寬為50 cm,深為40 cm。
苗木的種植時間以2月上旬~3月初為最佳時間。
苗木種植時需施底肥,底肥的種類和用量:以農家肥為好,用量每畝0.5~0.8m3。也可用適合無公害使用的、N、P、K有效含量25%的有機複合肥,每畝50~60Kg。
便於管理以後澆水呀,施肥呀等等。我的收藏的觀點能幫到你。
-
3 # 一線兔兔看天下
在每年初春的時候一般是黑莓定植的時間,定植的時候需要控制好種植的密度挖好定植穴,可以根據土壤肥力等因素來確定定植的密度。為了黑莓的植株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例如如果是中等肥力的可以把株行距控制在150×200釐米左右,保證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如果土壤為粘性的,並且肥力低,那麼我們需要採用溝植的方法,沿行挖好定植後,就要施足底肥。在定植的時候把植株的根部和肥料隔開,避免出現燒根的情況,在定植以後覆蓋細土,直到植株的根莖部。定植結束以後要澆足定根水,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冬天,我們要對土進行一次徹底的翻地,然後每株澆上點適量的肥料。
夏天根據各地氣候差異,如果當地降水量滿足不了生長需求,就要及時的進行澆水,要保證水分能滿足果實的吸收。但是也不能水分太多,如果發現出現積水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排水。
-
4 # 農村阿英
說起黑莓想必大家並不是十分的熟悉,其實黑莓也被稱為露莓,是薔薇科的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黑莓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果,營養價值非常高,經常食用對人體有著非常大的好處,而且還被聯合國認為是第三代的新型特種水果,有著“生命之果”、“黑鑽”等名稱,在中國黑莓的栽培歷史也有將近四十年了,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和歡迎,隨著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現在黑莓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廣。那麼肯定有人會問了,黑莓種植難嗎?應該怎麼種植黑莓呢?其實小編在之前就閱讀了大量相關的資料,現在就來給大家仔細接介紹下關於黑莓的種植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認真閱讀下文哦!
一、選地整地
在種植之前要先進行選地整地,黑莓對於周圍環境以及土壤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我們首先要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正常並且有機物質豐富的土壤,保證種植地的Sunny充足,把土壤的PH值控制在六點五左右,然後就可以進行整地的工作,整地的時候一定要將其深翻中耕,深度不能低於二十三釐米。並且要把底肥施足,最好是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如果不足的話,那麼需要提高底肥的用量,把營養的比例調整好,為了可以保證黑莓可以健康的生長,還要在底肥裡面補充土壤缺少的營養。
二、適時定植
在每年初春的時候一般是黑莓定植的時間,定植的時候需要控制好種植的密度挖好定植穴,可以根據土壤肥力等因素來確定定植的密度。為了黑莓的植株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如果是中等肥力的可以把株行距控制在150×200釐米左右,如果是土壤是粘性並且肥力也很低的話,那麼我們需要採用溝植的方法,沿行挖好定植後,就要施足底肥。在定植的時候把植株的根部和肥料隔開,避免出現燒根的情況,在定植以後覆蓋細土到植株的根莖部。定植結束以後要澆足定根水,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三、肥水管理
在每年冬季的時候都要對土壤進行一次徹底的翻耕工作,還要根據種植的數量每株施入適量的基肥,速效氮肥主要是在黑莓生長期的時候使用,主要是以開花前還要果實發育期兩個時期為主。一定要注意營養的比例在追肥的時候,合理的調整氮磷鉀等營養比例。如果土壤裡面的氮元素比較充足的話,那麼就要以磷鉀肥為主,如果氮元素少的話就要以氮肥為主。在六月份的中旬的時候,如果降水量滿足不了生長需求,就要及時的進行澆水,要保證水分能滿足果實的吸收。但是也不能水分太多,如果發現出現積水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排水。
四、田間管理
我們在種植的時候還需要搭好支架,做好引蔓的工作,因為黑莓是一種半直立的品種。在果園內大約五米左右豎立一根柱子,柱子的高度大約在兩米左右,可以促進黑莓的生長。整形修剪的工作也要做好,每年至少要進行三次的修剪,才能保證黑莓健康生長,提高果園裡的通透性,為黑莓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當萌枝生長到一米以上時就要及時進行摘心,控制生長的高度,促進植株側枝的生長。再綁到柱子上。
-
5 # 鄉村大雄
一、選地整地
在種植之前要先進行選地整地,黑莓對於周圍環境以及土壤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我們首先要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正常並且有機物質豐富的土壤,保證種植地的Sunny充足,把土壤的PH值控制在六點五左右,然後就可以進行整地的工作,整地的時候一定要將其深翻中耕,深度不能低於二十三釐米。並且要把底肥施足,最好是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如果不足的話,那麼需要提高底肥的用量,把營養的比例調整好,為了可以保證黑莓可以健康的生長,還要在底肥裡面補充土壤缺少的營養。
二、適時定植
在每年初春的時候一般是黑莓定植的時間,定植的時候需要控制好種植的密度挖好定植穴,可以根據土壤肥力等因素來確定定植的密度。為了黑莓的植株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如果是中等肥力的可以把株行距控制在150×200釐米左右,如果是土壤是粘性並且肥力也很低的話,那麼我們需要採用溝植的方法,沿行挖好定植後,就要施足底肥。在定植的時候把植株的根部和肥料隔開,避免出現燒根的情況,在定植以後覆蓋細土到植株的根莖部。定植結束以後要澆足定根水,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三、肥水管理
在每年冬季的時候都要對土壤進行一次徹底的翻耕工作,還要根據種植的數量每株施入適量的基肥,速效氮肥主要是在黑莓生長期的時候使用,主要是以開花前還要果實發育期兩個時期為主。一定要注意營養的比例在追肥的時候,合理的調整氮磷鉀等營養比例。如果土壤裡面的氮元素比較充足的話,那麼就要以磷鉀肥為主,如果氮元素少的話就要以氮肥為主。在六月份的中旬的時候,如果降水量滿足不了生長需求,就要及時的進行澆水,要保證水分能滿足果實的吸收。但是也不能水分太多,如果發現出現積水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排水。
四、田間管理
我們在種植的時候還需要搭好支架,做好引蔓的工作,因為黑莓是一種半直立的品種。在果園內大約五米左右豎立一根柱子,柱子的高度大約在兩米左右,可以促進黑莓的生長。整形修剪的工作也要做好,每年至少要進行三次的修剪,才能保證黑莓健康生長,提高果園裡的通透性,為黑莓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當萌枝生長到一米以上時就要及時進行摘心,控制生長的高度,促進植株側枝的生長。再綁到柱子上。
-
6 # 拉拉拉拉我浪呀
黑莓的繁殖性強,種植時通常以扦插為主,因此一般在12月至1月份進行扦插種植最為合適,成活率較高。
黑莓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黑莓繁殖極容易,以扦插為主。選擇土質肥沃,陰涼略潮溼但不積水)的地方作苗圃地最佳。選成熟新枝,留2個芽剪下扦插即可。扦插時間為12月至1月份。
黑莓適合哪裡種植?
1、黑莓較適宜微酸性土壤,以pH6左右最好。在pH<5.5或>7.5地區發展黑莓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方可種植黑莓。土壤含鹽量在0.1%以上時,黑莓則不能生長,因此,應選擇含鹽量較低的地區種植黑莓。
2、黑莓能耐-15℃的低溫(在南京地區-10℃以上其嫩梢就被凍死),要求冬季7.2℃以下的低溫在700-750h以上方可完成花芽分化,因此滿足以上條件的地區方可種植黑莓。
黑莓種植幾年結果?
黑莓樹是一種廣泛分佈且知名的灌木;屬於樹莓類的植物,通常二年生,莖直立引、半直立或攀緣,有刺,也有的栽培種無刺。可以長到3米高,並生產軟質的果實——常用作甜點、果醬、無子果凍,有時也用來制水果酒。葉為三出或掌狀複葉,有三至五片小葉,小葉寬,橢圓形,有柄,葉緣粗齒裂,多數葉宿存越冬。花白色或粉紅色,果為聚合果,黑色或紅紫色小核果著生於多汁的花托上。
-
7 # 中原老陳
黑莓分為美國黑莓和三冠黑莓,於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前定植。選擇主根長度在20cm以上、鬚根發達、無病蟲害、健壯的映苗定植。定植前用泥漿水粘根可提高成活率。苗木種植在定植穴中央,每穴1株苗,株距1米,載3750株/ hm2左右。種植時將根系展開,覆土踏實,及時澆足定根水(1~2)。種植以埋沒苗木根莖為宜,深度3cm。以後在苗基附近撒上香油餅,再向苗基根部培土,使其呈饅頭狀,以防地下害蟲。謝謝。
-
8 # 平頭百姓大老劉
黑莓適合哪裡種植?
1、黑莓較適宜微酸性土壤,以pH6左右最好。在pH<5.5或>7.5地區發展黑莓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方可種植黑莓。土壤含鹽量在0.1%以上時,黑莓則不能生長,因此,應選擇含鹽量較低的地區種植黑莓。
2、黑莓能耐-15℃的低溫(在南京地區-10℃以上其嫩梢就被凍死),要求冬季7.2℃以下的低溫在700-750h以上方可完成花芽分化,因此滿足以上條件的地區方可種植黑莓。
黑莓種植幾年結果?
黑莓樹是一種廣泛分佈且知名的灌木;屬於樹莓類的植物,通常二年生,莖直立引、半直立或攀緣,有刺,也有的栽培種無刺。可以長到3米高,並生產軟質的果實——常用作甜點、果醬、無子果凍,有時也用來制水果酒。葉為三出或掌狀複葉,有三至五片小葉,小葉寬,橢圓形,有柄,葉緣粗齒裂,多數葉宿存越冬。花白色或粉紅色,果為聚合果,黑色或紅紫色小核果著生於多汁的花托上。
1、黑莓原產地北美洲,從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臘開始,當地人已形成採食野生有刺黑莓的習俗,是近年風靡全球的第三代水果的代表品種,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第三代新型特種果,也被歐美國家讚譽為“生命之果”、“黑鑽石”。第三代水果是分佈於荒山林區,尚未被開發利用,處於野生狀態的山果和一些新開發的優特水果,營養價值高,包括沙棘、桑葚、刺梨、樹莓、黑莓、酸棗、日本蘋果梨等。其共有的特性在於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2、國際市場上優質冷凍黑莓果價格為1300美元/噸。運抵港口價格為960美元/噸。按標準化模式管理的黑莓基地,每畝產冷凍果1噸以上,生產加工費1500元/噸,包裝運輸費1600元/噸,其它損耗和稅費1000元/噸,以上幾項費用合計為人民幣4100元/噸。出口黑莓冷凍果每噸可獲利4000元左右。黑莓的開花期為每年的5-8月,果實成熟時為黑色或暗紫色。果實營養豐富,可深加工。因此種植黑莓需要提前聯絡好加工廠,與銷售渠道。確保果實成熟後能夠立馬銷售出去,這樣才能降低種植風險,獲取可觀利益。
附:黑莓栽培技術
1、黑莓園活土層要求達到40cm左右,通氣狀況良好,根系主要分佈層(10-30cm)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以上。根據不同質地的土壤,在黑莓建園時,應採用不同的措施。瘠薄山地、丘陵應在秋冬按黑莓種植的行距開溝凍土,並在溝中填充有機質,如稻麥秸杆、樹葉、枯草等。已建成的黑莓園,深翻要在晚秋修剪上架後至早春發芽前,離根近的地方應淺翻,以防損傷根系,離根遠的地方可深翻,保證黑莓園土壤疏鬆,並含有豐富的有機質。
2、定植建園的第一、第二年此項工作較為重要,一年內需中耕除草6-8次。三年後,黑莓已成園,一年只需中耕除草3-4次。及時中耕鬆土,可使土壤調溫保墒,並消滅雜草,從而保證黑莓的良好生長。
3、黑莓園覆蓋應在春季施肥、灌水後進行,利用稻草、麥桔等覆蓋於畦面上,覆草厚度為5-8cm,連覆3-4年後淺翻一次。施肥的原則是以優質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及生物活性,同時要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質進入土壤,從而達到控制汙染、保護環境的目的。
5、一般情況下,發芽前後至萌枝發生期(3-4月份)、花後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實採收後(8月份)遇乾旱分別需灌水一次,果實成熟期(7月份),如連續乾旱,每7-10天應灌水一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佈層(15-30cm)為準,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除採用地面灌溉外,儘量採用滴灌、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地勢低窪或地下水位較高的黑莓園,雨水過多時,會發生漬害(黑莓不耐澇),應及時排水。
6、在定植當年,沿種植行每隔5-6m立一支柱,支柱長250cm左右,埋入地下60-70cm,地上180-190cm。在支柱上綁2-3道鐵絲。
7、果後去除枯死枝蔓一般在7、8月份(不同品種有差異),方法為:從根部去除上一年萌枝,並小心剪除該萌枝上的側枝,儘量減少對當年生枝蔓的損傷。枯死枝剪除後應清除出黑莓園。
冬季整形修剪在12月上旬至2月上旬進行。修剪要點如下:
(1)、將枯死枝、病蟲危害枝剪除;(2)、疏去細弱枝和過密枝;(3)、短截餘下的健壯充實枝條;(4)、將修剪後的枝條均勻的綁於鐵絲上。
-
9 # CHEN英子
1,遠地整地
在種植之前要先進行選地整地,黑莓對於周圍環境以及土壤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我們首先要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正常並且有機物質豐富的土壤,保證種植地的Sunny充足,把土壤的PH值控制在六點五左右,然後就可以進行整地的工作,整地的時候一定要將其深翻中耕,深度不能低於二十三釐米。並且要把底肥施足,最好是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如果不足的話,那麼需要提高底肥的用量,把營養的比例調整好,為了可以保證黑莓可以健康的生長,還要在底肥裡面補充土壤缺少的營養。
2,適時定植
在每年初春的時候一般是黑莓定植的時間,定植的時候需要控制好種植的密度挖好定植穴,可以根據土壤肥力等因素來確定定植的密度。為了黑莓的植株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如果是中等肥力的可以把株行距控制在150×200釐米左右,如果是土壤是粘性並且肥力也很低的話,那麼我們需要採用溝植的方法,沿行挖好定植後,就要施足底肥。在定植的時候把植株的根部和肥料隔開,避免出現燒根的情況,在定植以後覆蓋細土到植株的根莖部。定植結束以後要澆足定根水,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
10 # 軒兒vIog
你好.我是農村付付,今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分為七部分種植時間時間為12月至1月份。
(1)建園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土壤有機質含量≥2%,土壤pH值6~7,Sunny充足的平地或緩坡地建園。如在有機質含量較低的地片栽種,耕翻時應多施有機肥。黑莓定植宜在早春萌芽前。中等肥力的地段株距1.5米,行距2.0米,即每畝種植222株。肥力高的地片株距可增大至1.8~2.0米,行距不變。採用穴植方式,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徑均為50。在土質較粘重而又瘠薄的低丘荒地種植,可採用溝植方式,即沿行向開寬50釐米、深50釐米的栽植溝,平均株施餅肥0.5~1公斤或土雜肥10~15公斤。定植時將根系與肥料隔開,覆土深度以埋至根頸為宜,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以保證苗木成活。(2)及時搭架綁蔓赫爾和切斯特皆為半直立品種,最好在栽植的同時豎立支架,以便將當年發出的枝條及時綁蔓上架。一般採用籬壁式栽培,栽植行內每隔5~6米立一支柱(水泥柱、木樁均可),支柱埋入土下0.7米,地上留高1.8米。埋好支柱後在其上拉兩道或三道鐵絲,並在兩端打地樁拉緊,固定鐵絲,枝條上架採用扇狀綁紮。
(3)修剪第一次修剪在5~6月,當萌枝高度達到1~1.5米時摘心,控制高度並促進側枝生長。然後將萌枝、側枝及時引綁到鐵絲上,以增加通風透光。第二次在8~9月,當果實採收完畢結果母枝逐漸枯黃時,將老枝從基部剪去,並清除出支架。第三次在12月落葉後或早春發芽前,本著輕剪原則,將病蟲枝和受凍枝全部剪除,並疏去細弱枝和過密枝,再對餘下的枝條進行短截,然後均勻地綁縛在支架上。一般每株可留健壯的側枝10~15個,枝長1.2~1.5米。如需繁殖,可將冬季剪下的枝條選其強壯者截短埋入土中,將來用做插條。
(4)肥水管理每年冬季全面翻耕一次,同時每株施餅肥0.5~1公斤作基肥。生長季追速效肥,第一次在5月中旬(開花前),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果實發育期。追肥時氮、磷、鉀肥配合,如果園地土壤中有效磷高於35毫克/公斤、有效鉀高於200毫克/公斤,則以追氮肥為主,反之應補充磷、鉀肥。在6~7月間,如降水不足,應及時進行灌溉,以保證果實發育。如雨水過多,則應注意排澇,整個生長季節需進行多次中耕除草。
(5)病蟲害防治黑莓的病害不重,只是在土壤過於瘠薄且定植時又未施肥的情況下,植株發芽後會出現葉片皺縮現象。加強管理後會逐步自行消失。在南京蟲害主要有金龜子、小象甲等危害新萌發的嫩梢,星天牛危害莖幹基部,蝽象、蠅類等危害果實。針對不同的害蟲採取相應的農藥進行防治。在冬季耕翻時進行一次清園。
(6)採收和加工 黑莓成熟期比較長,需分期分批採收。當果實由紅變黑、質地由硬變軟即成熟。採收宜在早晨5~10時之間。採果容器不宜過大過深,以防果實互相擠壓而破損腐爛。採後鮮果應當日加工或進冷庫暫存,次日務必全部加工完畢,因此,應就地建加工廠。目前江蘇省黑莓的加工產品主要是果汁飲料和糖水罐頭。近1~2年開始生產速凍鮮果,並供外銷。果汁加工可採用壓榨法和浸提法,前者比較適用,壓榨時間短,速度快,適合大批次生產,並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果實的色素和營養成分。生產果汁的工藝流程是:選果→洗果→加熱軟化→壓榨→粗濾→精濾→均質→脫氧→濃縮→滅菌→灌裝→冷卻→檢驗→冷藏。加工糖水罐頭的工藝流程是:選果→洗果→裝罐→加糖液→消毒→密封→冷卻→檢驗→入庫。
(7)苗木培育黑莓可採用扦插、壓條、分根櫱、組培等方法繁殖,目前主要採用硬枝扦插及根櫱育苗,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用嫩枝扦插法。①硬枝扦插 在冬季修剪時(12月落葉後),將健壯充實無病蟲害的枝條剪成長8~12釐米、帶有2~3個芽的插條,沙藏,早春萌芽前(約在2月中旬前後)扦插。將插條埋入土中3~5釐米,每平方米插40~50條。插後澆足水,並覆蓋稻草,此後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管理良好時成活率可達40%~50%,高時在60%以上,當年冬季即可出圃。扦插苗木出圃后土中還殘留不少根段,可用來繼續繁苗。具體方法是冬季在圃地施少量有機肥,淺翻一次,將肥壓入土中,早春進行整地作畦,旱時澆水1次,至4月份即可萌發出大量根櫱苗,每平方米留苗20株左右,以後管理同一般苗圃。②嫩枝扦插 7月中旬至8月初在遮蔭棚、全自動噴霧條件下進行嫩枝扦插,插床土壤用泥炭和砂,按1∶1混合,插後7~10天即可生根,成活率可高達80%~90%。一個月後移至露地,加強管理,翌春即可出圃。
-
11 # 華哥的鄉村生活
苗木的種植時間以2月上旬~3月初為最佳時間。
苗木種植時需施底肥,底肥的種類和用量:以農家肥為好,用量每畝0.5~0.8m3.也可用適合無公害使用的、N、P、K有效含量25%的有機複合肥,每畝50~60Kg.
苗木種植的行株距因品種而異,具體為Hull、Chester、Brazos和Triple Crown:250 cm×150 cm;Boysen和Navaho:180~200 cm×130~150 cm;:Young:150~170 cm×120~130 cm.
苗木種植的具體方法:開溝或挖穴最好在冬季進行,開溝或挖穴後應將填充物立即放入,並回土1/2~2/3,種植時將底肥均勻施入溝或穴中,並與土混合,然後復土,栽苗時根系不能接觸肥料,栽苗深度以將苗木根頸栽入土中為宜。
灌溉:定根水應澆透,如遇乾旱,需覆水2~3次。
種植園應建立排灌系統,尤其是大面積建園。排灌系統根據地形地貌而定,一般縱橫50~100m開一排灌溝,溝寬和深以60~80 cm為宜。
5 搭架
架材與規格:水泥樁或木樁,水泥樁規格因品種而異,具體為Hull、Chester、Brazos和Triple Crown:7cm×9cm×230~250cm;Boysen和Navaho:6 cm×8cm×210~230cm;:Young:6cm×7cm×190~210cm.木樁粗度6~8cm,長度200~250cm;鐵絲用12~14號。
支架間距:5~6m.
搭架時間:定植後即可進行,最遲不遲於當年年底。
拉鐵絲:第一年拉兩道鐵絲,第一道鐵絲距離地面50cm~60cm,第二道鐵絲距離第一道鐵絲50cm;第二年修剪綁架時再拉第三道鐵絲,第三道鐵絲距離第二道鐵絲50cm.
6 常規管理
6.1 中耕鋤草與覆蓋
根據草害情況而定,一般每年中耕鋤草3~5次。有條件可用稻草等作物秸杆進行全園覆蓋,厚度8~12cm. 覆蓋的時間一般在早春,即2月中下旬~3月上旬。如覆蓋可全年不用中耕鋤草。
6.2 施肥
6.2.1追肥
看苗施肥,旺長田,追肥要以磷鉀肥為主,長勢差的田塊,應多施氮肥。
肥料以速效肥為主,一般每年進行3次。第一次施肥在3月下旬~4月中旬,即萌芽後萌枝發生時,肥料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即座果後果實膨大期,應以氮磷肥或複合肥為主;第三次在8月份,即果實成熟以後(最好當年結果枝蔓已剪除並清理出園),以複合肥為主。
施肥的種類和數量:尿素10Kg/畝,磷酸二銨20Kg/畝,硫酸鉀30~40Kg/畝。
施用方法:溝施或穴施,肥料施入後要蓋土,若土壤墒情差,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
6.2.2冬季施肥
冬季開溝施肥,開溝距離植株60cm以上,溝寬和深以20~30cm為宜。肥料應以農家肥為主,每畝用量1.0~1.5m3,或用N、P、K有效含量25%的有機複合肥每畝80~100Kg.
6.3 抗旱與排澇
丘陵地區主要在伏秋抗旱,一般乾旱時,每10天灌溉一次,每次灌溉應灌透,如覆蓋可20天灌一次。平原或低窪地應注意雨季(長江流域為梅雨季節)排澇,切勿長時間漬水。
6.4 病蟲害防治
做好病蟲害調查工作,做到早預防,早防治,病蟲害防治應按照無公害要求進行。具體見《黑莓無公害栽培技術》。
6.5 修剪與綁架
夏季摘心:一般在初夏萌枝發生並快速生長的時期,當萌枝高度達到1.0~1.2m時摘心。摘心後應將萌枝固定在鐵絲上。
果後去除枯死枝蔓:一般在7、8月份(不同品種有差異),從根部去除上一年萌枝和側枝,枯死枝剪除後應清除出黑莓園。
冬季整形修剪:在12月上旬至2月上旬進行。修剪要點如下:(1)、將枯死枝、病蟲危害枝剪除;(2)、疏去細弱枝和過密枝;(3)、短截餘下的健壯充實枝條;(4)、將修剪後的枝條均勻的綁於鐵絲上。
-
12 # 新產業工人小龐
培養土栽植比較好喜光,放陽臺上明亮通風處就可以,以後乾透澆透水就可以,扦插沙土裡或者珍珠岩,保持一定的溼度,容易生根成活
回覆列表
黑莓定植宜在早春萌芽前。中等肥力的地段株距1.5米,行距2.0米,即每畝種植222株。肥力高的地片株距可增大至1.8~2.0米,行距不變。採用穴植方式,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徑均為50。在土質較粘重而又瘠薄的低丘荒地種植,可採用溝植方式,即沿行向開寬50釐米、深50釐米的栽植溝,平均株施餅肥0.5~1公斤或土雜肥10~15公斤。定植時將根系與肥料隔開,覆土深度以埋至根頸為宜,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以保證苗木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