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化道閒人1

    應該是用木棒槌槌打放在石碪上面的衣物或布料。杜甫《秋興八首》第一首尾句是;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碪。(可查原詩註解)。

  • 2 # 神瑛侍者xs

    由於古代沒有除汙的洗衣粉、肥皂、鹼等,婦女們在洗衣服時往往只能把衣服裝在木盆裡泡上幾個時辰,讓汙漬浸潤泡散,而廣大平民的衣服都麻織的,麻織物去汙的方法是擠壓搓揉。古代當然沒有洗衣機,得完全靠手力。後來人們發現把衣服成團放在平坦的天然石板上用棒槌敲打省力而又去汙效果良好,這就是“搗衣”。而古代婦女往往喜歡成群結隊在陽光燦爛的早晨或清風徐來的月夜一起“搗衣”,因此會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詩情畫意的景象。

  • 3 # 青青木子

    這題我能回答,因為在我的安徽老家,至今人們在洗衣服的時侯,還仍然沿用著這種古老的操作方式。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照這詩句看起來,我家鄉的生活習慣顯然與古長安截然不一樣,因為在我們那裡,絕大多數人都是在白天洗衣搗衣的。

    每天上午七八鐘的時侯,在家鄉那些清澈的池塘旁、蜿蜒的小河邊,總會準時響起村婦們捶擊衣物的聲音,有規律地一下接著一下,這便就是詩句上所說的“搗衣“了,婦女們把在家裡用肥皂、洗衣液搓洗好的衣服,拿到水邊,放在平整的石板或水泥板上,用削平的木槌或輕或重地捶打,其作用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浸透了肥皂泡肥皂沫的衣物漂洗乾淨,這也就是"搗衣"的全部過程了。

    由於每家安排搗衣的時間過於接近,村婦們便也就爭先恐後、前腳趕後腳地集中到了水邊,於是,原本僻靜的水邊很快便也就成為喧囂熱鬧的場所,村婦們邊用棒槌捶打著衣服,邊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彼此感興趣的話題,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於是“搗衣",這種純粹的力氣活也就變得輕鬆愉快了許多……

    想像一下,藍天白雲下,一棵棵粗大的柳樹,垂著千萬條翠綠的長絛,樹蔭間,一群高高挽起褲腿和衣袖的村婦,站在清澈的淺水裡,各自揮動著手中的棒槌,一時間,水珠飛濺,水花四起,碧綠的水面上激起一層層的漣漪,一圈套一圈,追逐著,急速擴大遠去……樹上傳出鳥兒婉轉悅耳的鳴叫,樹下是村婦有節奏的搗衣聲,這一幕幕的場景,便活脫脫地構成了一幅長長的色調輕鬆、明快的的民間風俗畫來……

  • 4 # Zero2Hero

    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當時的搗衣聲為什麼會在晚上?大抵是白天大家都是出外勞作晚上才有時間洗衣服的緣故吧。今天我要分析的對搗衣的理解:我從記事起,大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母親洗衣服就是用一個木頭的棒子來捶打衣服,不知道這是否是李白詩裡面的那個“搗衣”,我們就姑且認為是吧,我來詳細描述這個過程,現在很多年輕人並不熟悉這種洗衣服的方式了。

    過去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洗衣服的洗滌原料也非常的原始環保,我母親用的洗衣去汙材料是農村煉製茶油後剩下的油渣壓縮成的一塊一塊的,四四方方,那個時候每家每戶都用這個來洗衣服,肥皂在那個時候屬於奢侈品,更不用說現在的洗衣液了,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所以說唐朝的時候估計也和母親當時洗衣服用的去汙材料一樣。

    由於當時也沒有現在的自來水,洗衣服大抵就兩個去處:村裡的古井和村裡面的大池塘或者溪流邊,我們村當時統一挖了幾個大池塘,用來蓄水灌溉農田,也順便用來養魚,那個大池塘有泉水,所以水特別的乾淨清澈,我們小時候還在裡面練習游泳呢。母親一般用跨在手腕上的那種竹籃帶上家裡的衣服,帶上一小塊“茶渣”【姑且這樣叫吧】和一根洗衣棒,來到池塘邊,先把衣服浸溼,然後抹上那個茶渣,用手戳洗一次,再用洗衣棒滿滿捶打,把衣服的汙漬捶打出來,再放到池塘裡面漂洗幾次即可。

    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農耕社會,直到上個世紀末才進入工業社會,所以李白詩中描寫的“萬戶搗衣聲”極有可能和我母親洗衣服的情況是一樣的。隨著工業發展,現在洗衣服幾乎是洗衣機的工作了,人很少自己動手洗衣服,所以我們的孩子讀了古詩可能沒有辦法理解真正的含義,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讓我順便回憶了一下童年的快樂時光!

  • 5 # 老街味道

    問題:古代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搗衣”,是指用木棒敲打來洗衣服嗎?具體如何?

    前言

    古詩詞中的”搗衣“經常出現,主要用來表達妻子對於遠戍邊關的丈夫的思念。

    題主問:具體如何?我們可以看看古人的描述。

    一、關於搗衣 明朝楊慎的描述

    《升庵詩話》又名《樂府詩話》是明朝才子楊慎的作品,在第十二卷描述了搗衣的形式。

     ○搗衣。《字林》雲:“直舂曰搗。古人搗衣,兩女子對立,執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臥杵,對坐搗之,取其便也。嘗見六朝人畫《搗衣圖》,其制如此。

    《字林》是古代的字書,晉朝呂忱著,收字12,824個, 按《說文解字》部首排列,後人評價

    “上承《說文》,下啟《玉篇》”。

    據說《字林》之學在唐時幾乎和《說文解字》齊名,但是逐漸消亡,至今已無完整的傳本。看來楊慎當年還能見到《字林》。

    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搗掉皮殼或搗碎,《字林》說兩個女子對立如同舂米一樣稱之為搗衣。

    不過楊慎說,後來為了方便,成了坐著搗衣。

    二、古詩詞的中搗衣

    1、南北朝

    庾信(513年-581年)是梁陳間的詩人, 奉命出使西魏時,因梁為西魏所滅,遂留居在北方,他的《詠畫屏風詩》中寫到了搗衣

    搗衣明月下。靜夜秋風飄。錦石平砧面。蓮房接杵腰。急節迎秋韻。新聲入手調。寒衣須及早。將寄霍嫖姚。

    2、隋朝

    隋朝的江總 (519年~594年)和庾信差不多是同時期的人,江總是陳朝大臣, 陳後主陳叔寶時,江總任宰相,每天和後主在後宮飲酒作樂, 陳朝滅亡後,江總北上入隋作官 。開皇十四年(594年)死於江都,時年七十六歲。

    江總的有一篇長詩《宛轉歌》也寫到搗衣。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濤水秋風驚。樓中恆聞哀響曲。塘上覆有辛苦行。不解何意悲秋氣。直置無秋悲自生。不怨前階促織鳴。偏愁別路搗衣聲。

    3、唐朝

    唐朝最有名的”搗衣“有兩首

    其一是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其二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4、五代

    馮延巳是南唐的丞相,他的一首詞中也有搗衣。

    《更漏子·風帶寒》

    風帶寒,秋正好,蕙蘭無端先老。雲杳杳,樹依依,離人殊未歸。搴羅幕,憑朱閣,不獨堪悲寥落。月東出,雁南飛,誰家夜搗衣。

    5、宋朝

    晏幾道的《少年遊·西樓別後》化用了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

    西樓別後,風高露冷,無奈月分明。飛鴻影裡,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王孫此際,山重水遠,何處賦西征。金閨魂夢枉丁寧,尋盡短長亭。三、搗衣典故的其他用法

    搗衣的本意就是丈夫外出不會,臨近秋寒,在家的妻子為之準備冬衣。因此這個典故有時後用”搗衣“、有時用”寒衣“、有時用 寒砧、砧聲 、寒杵、秋砧、急杵等

    例如陸游的《晚晴》用衣砧:

    雨餘殘日入疏籬,變化相乘及爾奇。千嶂暮雲收盡後,一年秋暑洗空時。如山酒券不相貸,隔巷衣砧如許悲!剩欲出門紓滯思,交親零落與誰期?

    杜甫的《秋興八首》用寒衣、刀尺、暮砧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用寒砧

    盧家少婦鬱金香,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岑參《宿關西客舍寄東山》用寒杵:雲送關西雨,風傳渭北秋。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灘上思嚴子,山中憶許由。蒼生今有望,飛詔下林丘。結束語

    寫女子思念遠方親人的時候,搗衣是常見意象。老街練習詩詞創作時,也常常使用,大家不妨也試試。

    北風吹雁雁歸吳,數見鴻書不見夫。今夜搗衣明月好,邊城千里照君無?

    《觀唐絕句107•擬古隴西行》

  • 6 # 一株吊蘭

    搗衣用的是木製棒槌,但分兩種情況。

    (搗衣 圖)

    一般認為,“搗衣”分為兩種情況:一個是捶打衣料,一個是洗衣服。

    捶打衣料。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描寫的就是在明月高懸的秋夜,長安城裡家家戶戶都傳出大一的聲音,因為冷天就要到了,家家都要做禦寒的衣服了。

    古代,我國民間做衣服的原料多是麻、葛布等,官家則是絲綢,而不是棉花。這可以從文字上取得佐證。宋朝以前,漢字裡面只有帶絲旁的“綿”字,並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最早的“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這也說明,至少在宋朝以前我國是沒有棉花的。

    用麻等紡成的布料質地粗糙,人們就用木棒槌反覆捶打衣料,經過捶打,布料的纖維變細、變柔順起來,這樣做的衣服穿起來就會舒服一些。當年,蔡倫造紙採用的就是反覆捶打破漁網等方式,造出最早的紙張來。就是在三四十年前,農村制包裝用的馬糞紙,也是反覆捶打秸稈、竹子、樹皮等,然後加上其他工序才能撈出紙漿來。

    (民間土法造紙 先是備料,下一步就是捶打)

    洗衣服。上面說過,過去的衣服大多是用麻布、葛布做成的。雖然在做成衣服前,已經經過反覆捶打,穿著是舒服了一些,可畢竟不比現在的衣料,一是麻布、葛布布料的纖維粗;二是就是纖維間結合度也差一些,這樣的布料衣服穿著後很容易藏汙納垢,再加上當時的洗衣服用的材料也少,無外乎是皂角、草木灰等,在洗衣服時必須反覆捶打,不然不但衣服裡面藏的汙垢洗不出來,連洗衣服用的皂角、草木灰殘渣也洗不出來。

    用木棒槌捶打衣服,就是現在在一些地方仍然可以見到。

    (現在仍可見到搗衣的場景)

    搗,有幾個義項,其中有義項為:砸。組詞有:搗衣。

  • 7 # 幻雲寄形

    棉花引進之前為絲綢,為葛麻。棉花引進之後主要是棉纖維織品。

    洗之,漿之,搗(敲)之。洗,為潔淨;漿,為挺脫熨貼;搗,為鬆軟。

    杵,敲衣棒槌;砧,多為平整石頭,置衣其上;搗,捶敲擊打。

    古詩裡搗衣啊砧杵啊主要指的是這道最後工序。

  • 8 # 花禪酒仙

    具體為什麼要用木棒敲打來洗衣,先要簡單瞭解一下古代衣服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把古代衣服發展的歷程大致分為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衣服都有不同的材質,不同的材質就有不同的清洗方法。

    原始社會

    這裡的原始社會主要是指新舊石器時期,那個時候還沒有形成文明,人們主要是把樹葉編織在一起穿在身上;

    後來人們對動物的狩獵獲取了毛皮,又因為保暖的需要,人們將動物的毛皮等材料簡單的縫製成衣服;

    這個時期衣服的材質主要是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只進行過初加工。

    農業社會

    到了農業社會,人類已經發展出了文明,人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裹著獸皮,於是根據日常生活的習慣,開始對獸皮進行裁剪修改,這也為後世的衣服提供了模板。

    根據《呂氏春秋》和《淮南子》上面的記載,黃帝打敗蚩尤之後,大力發展生產,創下了許多壯舉,其中一項就是發明了衣服,但實際上衣服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的,只不過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這個壯舉被記在她的丈夫黃帝身上。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學會了對自然界的原始材料進行二次加工,甚至是多次加工,這個時候衣服的原材料主要有皮、革、絲、麻,其中皮、革因為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在農業社會前期使用比較廣泛;到了農業社會中期,青銅器和鐵器護具取代了皮革護具,而絲、麻做成的衣物又比皮革做出的衣物更加舒適,於是皮革材料慢慢變成輔助用品,如馬鞍之類,絲、麻製作的衣物成了社會的主流。

    絲、麻製品中,絲製品製作比較繁瑣珍貴,讓絲製衣服成為上流社會才能使用的物品;麻製品製作簡單低廉,成為普通老百姓經常使用的衣服制作材料。

    麻製衣服因為材料粗糙,非常不容易清洗,每次清洗都需要花費很大力氣,而古代通常是由女子清洗衣物,女子本柔弱,所以古人就發明了“搗衣”的工具,也就是題中說的經過加工的木棒,麻製衣物經過木棒的敲打後,可以將衣物上的髒東西變得柔軟,經過清水搓洗就很容易變乾淨了。

    工業社會

    工業社會的人們,雖然發明了工具批次進行加工衣物,但是普通老百姓衣物的材料並沒有發現變化,只是工業社會可用透過工具對麻製品進行精加工,讓麻製品更加耐髒更加耐洗,這種情況一直髮展到近現代,這也是近現代的帆布衣、帆布鞋、帆布包都非常耐用的原因。

    工業社會衣服的材料沒有變,清洗的方式也就一直流傳下來,人們還是繼續按照古時候用木棒敲打衣服的方式清洗衣服,一直到現代社會,人們使用新的材料製作衣服,又發明了洗衣機之後,洗衣棒才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 9 # 青林223646642

    所謂搗衣,我小時候真的常見。那時的布多數是農戶自產棉花自紡紗線自用古梭子織布機織成的叫做“家織布“,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土布”。這種佈線粗布厚,較硬實,缺少柔軟感。而人們為防褶皺,還要在稀薄的漿糊水中漂洗一下,曬乾後疊板正了,再用專門搗衣木杵輕輕均勻地棰打一陣,這樣衣服就板正了!

  • 10 # 智圓行方wym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你只要瞭解歷史就行了。所謂的“萬戶搗衣聲”,絕對不是大家都一起洗衣服!實際上是,那時軍人穿的戰袍為了結實,不可能用絲綢,而是用麻布。而麻比較硬,在做衣服之前必須搗臼使之柔軟。“萬戶搗衣聲”就是形容妻子們為遠戍的親人做衣服的場景!

  • 11 # 山民s

    古人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搗衣”,可不是我們今天的捶洗衣服,而是將↗晾曬乾的衣服折迭好,放在衣砧上用木杵捶打,使之變軟,這樣穿著就舒服些。這種工作一般利用夜裡空餘時間進行。你看:“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證明這說法是不錯的。你想,浣洗衣服一般在河邊塘邊,在夜裡做,一是看不清楚,二是不安全,所以大多選擇在早上或早飯後,以便洗好後趁太陽曬乾。至於要問,古人為什麼這麼偏愛搗衣呢?其中原因,敝人認為大概是,古人的衣服多為麻布或麻、棉混紡布做成,沒有今天的純棉布或棉、化布柔軟,漿洗後容易變硬,所以必須“搗”。正確與否,行家指正。

  • 12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古詩詞裡說的“搗衣”不是指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洗衣。古代女人在水邊洗衣服時,她們常會把粗大難洗的衣物放在石頭上用棒槌捶擊以代替揉搓,有時還會給衣服裡面放點皂莢和衣服一起捶打來增強去汙,這也可以叫做“搗衣”,但不是古詩詞裡所說的“搗衣”。

    (唐 張萱《搗練圖》區域性)

    在唐宋詩詞中“搗衣”是一個重要的意象,使用頻率很高,我們找一些有這一意象的詩句,看看就會知道古詩詞中的“搗衣”不是指河邊洗衣服時的捶打衣服。

    “月東出,雁南飛,誰家夜搗衣。”(唐 馮延巳《更漏子 風帶寒》)

    “飛鴻影裡,搗衣砧上,總是玉關情。”(晏幾道《少年遊 西樓別後》)

    “木葉亭皋下,重陽近,又是搗衣秋。”(宋 張耒《風流子 》)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之夜四時歌 秋歌》)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興八首 其一》)

    唐宋詩詞中的“搗衣”都是在秋天或初冬,很多時候還是在秋天的晚上,“搗衣”總是和思鄉懷人相關。洗衣服不會只在秋天洗,也很少在夜晚洗吧,足見古詩詞中的“搗衣”不是洗衣服時的捶打衣服。可惜,現代畫家給有“搗衣”意象的古詩詞配畫時大都在此犯了一個錯誤。

    (搗練)

    其實畫家最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唐代張萱的《搗練圖》他們都知道,這是盛唐時期一副重要的風俗畫,此畫描繪了幾個女子的製衣過程,按勞動工序分為:織紗、搗練、熨燙、縫衣幾個場景。“搗衣”和“搗練”是一回事,只是搗的東西不同,貴族女人家搗的是絹,所以叫“搗練”,老百姓搗的可就是粗布了。因為它是製衣的一個環節,用它借代製衣,所以文人雅稱其為“搗衣”。小時候,我們在農村常看到這種情形,俗語叫“捶布”,織布時紡的棉線太軟,需要漿一下,使其變硬,織好布後再用水洗掉布里面的漿,待其半乾,疊成幾層放在砧(方言叫錘布石,一個厚厚的方形石塊,表面光滑平整)上捶打,這樣布就變得平整柔軟了,然後裁剪縫製衣物。

    (熨燙)

    古代女人冬天紡線,春夏織布,深秋必須要趕著制過冬衣物。遊子戍卒漂泊在外,他們的冬衣大都是家人縫製好讓人捎送或驛寄來的。所以搗衣聲中總有“玉關情”,所以杜甫在白帝城上聽到寒風中急迫的捶布聲必然生出濃濃的思鄉之情。“搗衣”在古典詩詞中就是思鄉懷人的形象化,這是詩人們從沉重的生活中提煉概括出來的一個重要意象。

    (縫衣)

    “搗衣”後面是濃濃的親情,這種情況在《詩經》裡也有,只是叫法不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 七月》)七月天氣慢慢轉涼,九月就要做好給在外親人過冬的衣物了。《詩經》裡的“授衣”和唐宋詩詞裡的“搗衣”在本質上是一回事,都是寄託著思鄉懷人的親情。

  • 13 # 徐文樞

    “搗衣”一詞,在古詩中出現的頻率的確很高,它有時是以具象的形式出現,有時又會以意象的形式出現。

    詩中的“搗衣”

    通常的情況下,以《搗衣》為題的詩,詩中多為具象描寫。例如南北朝時期的這首樂府詩《青陽度》,作者不詳,就是一首民歌,“碧玉搗衣砧,七寶金蓮杵。高舉徐徐下,輕搗只為汝”。這首詩對砧石、棒搥等搗衣用具的材質、形狀等都有具體、詳細的描寫,甚至連搗衣女的動作、情感也寫得十分傳神。

    而在詩中只有聲音或人物行為及關聯性的描寫,則多為意象了。例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便有這樣的句子,“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月光照在砧石上,用袖子拂也拂不掉,意境之美,令人讚歎。還有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搗衣”不同於洗衣

    無論具象還是意象,詩中經常出現的“搗衣”,都不是指用木棒敲打來洗衣服,確切地說,“搗衣”,是用木槌敲擊放在砧石上的衣服或被服,以達到使衣物平整熨貼的目的。這有些類似於現在的用電熨斗熨衣服。

    “搗衣”,是農業文明的產物,體現了古人的智慧。這一古老的事物,沿用了幾千年,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才逐漸消失。

    搗衣容易和洗衣的概念相混淆。洗衣也是用棒搥或木棍敲打放在石上的衣物。但它是取代用手搓,是為著節省體力。目的是敲擊掉衣服裡的髒物。

    而搗衣則是透過用棒槌擊打放在砧石上的衣服或被服,消除掉衣服上的皺褶,使衣服更加平整、光滑,看起來美觀,用起來舒適。

    洗衣與“搗衣”的區別,還體現在季節的不同上。洗衣,一年四季都可進行,而“搗衣”則是在暮秋時節。在這個季節,所搗之物大多是被料,古時被子多為棉麻製品,絲綢的布料平民難得一用。所以這種棉麻布料平時不能總洗,大體上一年也就洗上一回,暮秋時節,農事已畢,且秋陽正暖,宜於晾曬,久之,漸成習俗。

    器物,也體現藝術性

    棒槌的製作材料為木質,多采用棗木、榆木、黃花梨等比較堅硬的樹木製成。

    砧石的石料也有講究。好的可用花崗岩、大理石做成,差一點的也要用青石做成。因為只有堅硬的石頭才耐得住擊打,不易破損。

    再講究些的砧石,四周還要有精美的雕刻,多以龍、鳳、花鳥為圖案,以達到既適用又美觀的效果。

    站在藝術的角度來看來聽,搗衣之聲的藝術感還是很強烈的。婦女們用棒槌在砧石上敲擊,並不是胡亂敲擊,而是有很優美的節奏,時緩時急,時快時慢,時重時輕。又因布料不同,厚薄不同,敲打出來的聲音的音色也不盡相同。若千門萬戶同時搗衣,那搗衣之聲就如同雄渾的交響樂,難怪詩人常以“搗衣”入詩了。

  • 14 # 馮知樂

    江西,有原始的土布,銅錢厚,麻制,染灰或藍,極舒適,唯不時尚,現做襯衣,貴!制時反覆擊打使之變柔,朱德《我的母親》也有介紹。至於洗衣時木棒搗之不合詩意。

  • 15 # 文字拾荒人

    “搗衣”,有時又稱作搗練子、搗流黃、搗帛等。搗衣是裁製寒衣前的一道工序,絕非洗衣。那麼,古人搗的究竟是什麼呢?

    古代的搗衣是指做寒衣的時候,搗那些往衣服裡面填充的絲綿,絲綿如果不搗的話,就會結塊、板結,只有把它搗得蓬鬆了,才能保暖,這跟彈棉花的道理一樣。所以“搗衣”不管是做新衣還是舊衣,都是搗裡面的填料。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只有做寒衣的時候才會搗衣,做春衣、夏衣是不需要搗的,所以砧聲總是伴隨著秋風傳來。

    從時間上來講,“搗衣”的行為通常發生在秋夜,因為冬日將至,婦人便會在燈下為遠方的丈夫縫製寒衣。從內在寓意上講,“搗衣詩”的內涵也不斷髮展變化著,從最初班婕好《搗素賦》表現宮怨,發展到表達思婦懷念征夫,到表達對征戰不滿。總體上說,“搗衣”意象的運用,真實而形象地表現了社會、尤其是征戰現象。

    從技術上講,“搗衣”是“衣服縫製前的一種特殊勞作”,它不是簡單的洗衣行為,也不是洗衣過程中的捶衣動作,而是因為布料的緣故,需要搗制使之柔軟耐磨,由此形成了特定的製衣行為。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乃服·布衣》中說:“凡布縷緊則堅,緩則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質膩者,石不發燒,則縷緊不松泛。……為衣敝浣,猶尚寒砧搗聲,其義亦猶是也。

    作為具有審美性的意象層面講,即作為特定意象表達閨怨思夫主題,如白居易《聞夜砧》:誰家思婦秋搗帛?月苦風悽砧杵悲。八月九日正長夜,千聲萬聲無了時。應到天明頭盡白,一聲添得一莖絲。本來只是一種製衣行為,但在思婦搗制寒衣的過程中,她們會不自覺地想起遠方的丈夫,掛念他們的寒暖。

    從作為一種風俗來講,搗衣詩產生的時間還是很早的,其源頭最早可追溯至《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秋至,家家戶戶準備寒衣,於是出現了千戶萬戶的搗衣聲。而作為文學意象上的搗衣,目前則普遍認為漢代班婕好所作的《搗素賦》為最早。

    “搗衣”詩賦,六朝時期已初盛。“搗衣”詩的興盛,是在唐帝國的中晚期。“搗衣”詩賦的興衰與政局動盪和戰爭頻繁緊密相關。唐代兵制為“府兵制”。“府兵制”的顯著特點是士兵自備武器糧草服裝出徵。自然,到了每年秋寒之際,家中女子便要為遠邊戌守的丈夫等男丁製備冬衣。寒杵聲聲,敲出了縷縷思念。唐天寶後府兵制破壞,搗衣詩也漸趨消亡。至明代,衛所制寓兵於農,在後勤上同府兵制類似,搗衣詩再度興起。

    溫子升的《搗衣詩》“香杵紋砧知遠近,傳聲遞響何淒涼。”

    李白的《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南朝蕭衍的《搗衣詩》“佳期久不歸,持此寄寒鄉。”

    唐劉長卿的《月下聽砧》“未得寄徵人,秋霜復秋霜。”

    曉吹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嚮明月。(李白《搗衣》)

    不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搗衣》)

    曲房理針線,平砧搗衣練。鴛綺裁易成,龍鄉信難見。(喬知之《從軍行》)

    飛鴻影裡,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晏幾道《少年遊》)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賀鑄《搗練子》)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行八首》其一)

    月明之夜,閨婦不辭疲倦地搗制軍衣,將要寄往遙遠的邊塞。這種工作雖然勞累,但對她來說也算不得什麼,讓她悲傷的是,飛鴻已逝,遠方親人依然音書渺茫,砧聲帶走的,是她無盡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輪秋月下重複著相同的搗衣動作,訴說著相似的親情與愛情,悲苦與離愁。

    在古典詩詞中,淒冷的砧杵聲又稱為“寒”,涼風冷月下持續不斷的砧杵之聲,“寒砧”“清砧”或“暮砧”等意象就應運而生,其往往用以表現徵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搗衣”常與“懷遠”“閨怨”等主題緊密牽繫。

    綜上可知,“搗衣”是女子為遠方的徵人準備寒衣,多發生在秋月。搗衣人詩往往表現出一種懷遠牽掛與閨思怨恨。所以,情滿緒長的離婦心中,“砧聲”便成了一種纏綿深淳、綿久不去的人文音樂。“搗衣”時,一杵,一思,深綿溫情在一起一落的“杵”間,“砧聲”和諧,心生離情。而心底聽著砧聲,不由得思念羈旅在外的遠行之人,擔憂他們的飢寒無居,逗惹出斬不斷的離情別緒;而漂泊的遊子聽到悽婉柔溫的“砧聲”,就會思想居家的“其樂融融”,妻絮子嗔的“其樂依依”,更平添胸中無盡的鄉思鄉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降服水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