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學流浪漢
-
2 # 柱哥75103512
日本自1931年侵略中國,統治了中國部分地區到1945年,請問,日本在這期間的國恥,算不算中國被統治地區的國恥?顯然不是中國的國恥。那麼這就奇怪了,蒙元和滿清統治中國時期的恥辱,怎麼就成了中國的國恥?如果他們的恥辱算作是中國的國恥,那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南京大屠殺,這些算什麼?元蒙和滿清時期,剃髮,易服,這些算什麼?這些都是誰的國恥呢?梅花嶺上史公祠,抗日山上的烈士墓又算什麼?
-
3 # 逆轉天堂
當然不算。
不管是宋朝也好,明朝也好。
都是皇帝一人的國家。
而不是廣義的漢民族的國家。
任何一個漢民族主義者,來到明朝或宋朝。
第一個要殺他的必然是皇室。
為什麼,因為漢民族主義者要把屬於皇帝私產的國家轉化為廣義上屬於民族的國家。
面對這樣要瓜分自己財產的暴徒,任何一個專制帝皇都是要殺之後快的。
-
4 # imex
元朝屠殺漢族人口十之八九,這是血海深仇,如果這不算恥辱,那侵華日軍就能算是中國的大恩人了,才殺了那麼點人,跟元朝比太善良了!清朝和元不同,滿人反通化,接受了漢族文化,也沒有對漢族人口開展滅絕式屠殺,相反鼓勵民生,老百姓能吃飽飯,尤其是雍正,採取了很多減負的政策,民生大為改觀。如果說清朝是中國的恥辱,我覺得還牽強一些。
-
5 # 三生石畔素衣人
對於以上兩朝要功過分開而論,首先必須要肯定元朝與清朝對於國家如今的發展是有功績的,將西藏、東北、新疆,首次納入到了中央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開拓了疆域。
但是從整個元朝清朝統一戰爭過程來說可以用血腥二字來形容,元朝時期把國民分為四類這是最赤裸裸的民族歧視,元軍所過之處血流遍野屠城無數,僅四川一處就屠殺一千四百萬人,在整個元朝統治期間被屠戮的漢人保守估計在七千萬左右,當滅掉南宋後當時全國人僅存不足一千萬,較之五胡亂華有過之而無不及。還有清朝頒佈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使得無數漢民族有血性的好兒郎損失殆盡,使得繁花似錦的華夏文明噶然而止,宋朝以來開明的政治氣候也被野蠻所替代並造就了全體國民的奴性,對於漢文明發展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這個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至於國恥之說,如果在當初滅國之時對漢族來說算的上是國恥,可如今不能這樣看待了,畢竟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以前的戰爭也只能說是內部戰爭與統一戰爭,個人一家之言歡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評論指正。
-
6 # 夢香寒冰
這個有一個很好的標尺:農業。
中國自古以農治國,炎黃子孫就是炎帝禪讓黃帝,但是黃帝按照炎帝的農業政策管理國家。這個現象造成中國長時間領先全球,因為中國農業科技很長時間是世界第一,也是判斷一個政權是不是偽政權的標尺。
我們先看元朝。元朝在中國圈地,和中國傳統的以農治國,圈地畜牧是農業落後體現。所以元朝是偽朝。
類似的還有日本侵華。雖然日本本土農業科技不差,特別是海洋農業。但是在中國,日本侵華是圈地,和元朝類似。只是日本不是畜牧,而是種植。所以日本侵華是偽朝。
再看清朝。清朝順康雍三朝農業政策很好,耕明田,永不加賦,攤丁入畝。所以清朝不是偽朝。
但是清朝有一個時期不是,那就是多爾袞清朝。清朝圈地,和元朝日本類似。那個時期清朝是偽朝。當時清朝爆發了最大規模的抗清行動,叫做第一次抗清高潮。範圍北到山西大同,這是南宋,太平天國比不了的。這次若不是順治力挽狂瀾,清朝就滅亡了。
用今天的話說:是不是代表最先進科學技術。農業科技一直髮揮定海神針作用。比如今天中國的雜交水稻,海水稻和青蒿素,根源都是中國傳統農業,而不是西方現代科技。
-
7 # 歷史曉鑑
曾經有人問我,四大文明古國都曾被侵略過,但為何單單稱中華文明是一隻流傳沒有斷過的文明呢?其實華夏民族在清代之前發生的大多是民族之間的內戰,縱使是元清統治時也是大量啟用漢族貴族為官,一是德高望重的貴族管理下易穩固人心,二是中原地區漢文化高度繁榮,不可能革除改流行本民族文化。還有一個誤區就是,中華民族不單指漢,它是多元民族文化的統一體,而在民族間的戰爭自然就不是國恥了。
-
8 # 我有我的世界觀
看到題主的這個提問,我的心就揪緊了。我在想:題主最近是否與”精日分子”有過接觸?因為,日本曾有”滿蒙非中國”的謬論。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叫”國恥”。“國恥”就是”外國的侵略,而使國家蒙受的恥辱”。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而非單一民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和清朝統治者滿族,都是56個兄弟姐妹中的一員,都是中國人。既然都是中國人,其建立的政權,就不能算是外國侵略者。而只是改變了以前歷朝歷代的情形。其它朝代都是漢族人統治,這兩個朝代不是漢人統治而已。
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古時我們就把黃河流域以外的國家、民族統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民族大融合,早已不分你我。你難道還想說”西藏、新疆等地不是中國的土地嗎?
中國是在漢人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且是以漢族為主體。這個說法沒錯。但中華民族這個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大家庭之內,不應該有尊卑關係,大家地位相互平等。大家不要以為只有漢人統治才是”正統”,其他民族掌權時,就是”外敵入侵”了。
誠然,滿、蒙統治中國後,對漢族人民採取了歧視性政策,特別是清朝。例如:“圈地投充”、“剃髮易服”、“遷海令”……但這隻能算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內部的“民族矛盾”。如果以傳統現象的漢人政權的話,我們可以解釋為“外族”,但絕非“外國”。
現在回到開題首句,我為什麼說題主是受到“精日分子”的蠱惑呢?因為最早提出這種謬論的是日本的學者。他們意圖掩蓋侵略我東北地區的罪行。意在瓦解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抵抗行動,達到削弱各族人民共同抵抗的力量。妄圖肢解中國,分裂中國。以支援其“侵略東北,與中國無關”的歪理,進而全面佔領中國。
這一觀點後來還被”民族分裂分子”和“民族極端分子”所利用(例如:藏獨精神領袖達賴)。
這一謬論本來就包藏禍心。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沒想到這種陳詞濫調並未斬草除根,在陰暗的角落還有一小撮土壤存在著。我們發現了它,就要及時地鞭撻它,直到它消聲匿跡。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一個國家的存在,最重要的元素是”文化的延續”。四大文明古國中,其它三國的文化都已中斷。只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
雖然元朝、清朝的統治者分別是蒙古族和滿族,但他們沿襲了漢文化。
忽必烈剛統一中國時,身兼兩職:①蒙古大汗②元朝皇帝。但隨著時間推移,對“蒙古大汗”的身份逐漸淡忘,只把自己當作元朝“皇帝”。他改祖制,完全承襲漢族的文字、語言、制度,完全漢化。
清朝更是如此。滿人入關後,就直接聲稱自己是漢人文化的“正統繼承人”。信奉儒教,尊崇漢人文化,主動學習漢族的人文思想。雍正在書中雲:“中外一統,滿漢一家”(注:此“中外”並非“中國和外國”,而是泛指“中原和中原以外的廣大地區”)。認為華廈自古以來不管是漢、是滿,還是其他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存在有“外族”的說法。
最後,讓我以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元旦的臨時大總統的宣言書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吧!”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統一”。在民族統一的旗號下,生活於中國大地上的所有族群都公認自己是中華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
9 # 冰封騎士rt
元清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不過不是中國的輝煌歷史而是中國的屈辱。
首先評價歷史要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條件下,不得以現在所要面對的或者當今的現狀去掩蓋修補歪曲歷史,歷史就是真理,是鐵的真相。掩蓋修補美化歷史不僅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會越攪越混。我們唯有靜下心來,正視歷史勇於承擔與面對,方可解決歷史所遺留下來的各種問題。
迴歸問題,當年南宋年間蒙古興起,蒙古族雖然和華夏族有過數千年來的交往,可還沒有融合成為一家。所以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看南宋和蒙古的關係就像現在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一樣,蒙古的東征西伐中奉行屠城,所到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中國也深受其害,大量的同胞遭到蒙軍屠殺,南宋末代皇帝在崖山跳海自盡,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亡國,直到明朝的建立中國才得以光復。蒙元一統天下後,將人種分為四等,南宋漢人及原南宋疆域內的非漢人被列為第四等,第一等當然是蒙古人。還有一系列的種族歧視條例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如此說來元代就是一段赤裸裸的殖民侵略史。
轉眼來到明朝末年,清軍入關,滿清問鼎中原,中國再一次亡國。這次亡國比上次更嚴重,滿清為了不使自己的民族受漢族所同化,吸出了後金和北魏的教訓,決定對中國對漢族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洗腦胡化。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野蠻文化侵略方針,漢族千百年來的髮髻頭飾漢家衣裳從此銷聲匿跡。當然漢族也為自己的文化傳統得以傳承作鬥爭,因此滿清就製造了慘絕人寰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大殺戮,僅在嘉定就有八十萬人死於滿清的屠刀之下。滿清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還篡改了前朝歷史,禁止海外貿易,推行文字獄、遏制思想自由對漢族進行全方位的洗腦。由此可見滿清的建立實質是中華文明的大倒退,近代的屈辱就不提了。
孫中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含意
這裡的韃虜指的是滿族,因為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滿清政府是中國發展的絆腳石,而滿清政府又是以滿族為核心利益的政府,所以唯有驅逐韃虜方可恢復中華。當然這裡的驅逐是指將其趕下臺而不是將其驅逐出境。
而到了今天漢蒙滿已成一家同屬中華民族,昔日的血雨腥風大屠殺已成過去,漢蒙滿子孫現在要做的就是正視歷史展望未來,防止歷史的重演,吸出戰爭的教訓、防範別有用心的外夷的挑釁。
歷史就像一個有汙物的池塘,你若不去攪動它,汙物便會沉澱,池塘便會清澈見底汙物也一覽無垠。可如果你攪動它,池塘便會越攪越混,看不到底,水也不潔淨了。
可能有人要說我破壞民族團結,我只能這麼說:連正視歷史的勇氣都沒有,這樣的一個民族還有未來嗎?你不理清歷史問題,如果外族來中國搞破壞,專門翻這些舊賬,挑起民族矛盾這可怎麼辦?可如果我們內部已經處理好歷史問題了,等到外族來攪和說以前蒙古人滿族人怎麼屠殺漢人,企圖煽動復仇主義破壞中國安定,這也不用怕了。因為我們內部已經解決好了,外族來煽動也無濟於事。可如果先前我們沒有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等到外族利用歷史遺留問題來破壞中國的話,那樣結果只有內亂。
舉一個很簡單卻很深長的例子,如果當年小日本成功了,遷都北京裕仁稱帝。那我們今天就不止五十六個民族了,加上小日本加上朝鮮再加上東南亞印度和澳大利亞,哇中華民族那該有多昌盛啊。可這有什麼意義,這是一個和族至上的國家,這個國家除了和族人其他人都是奴隸!那你還能為他歌頌嗎?
-
10 # 北洋海軍炮手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歷史範圍,在這個歷史範圍內得政權、民族都屬於本國曆史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希臘會逼著馬其頓改國名,因為馬其頓屬於希臘的歷史,古馬其頓王國也在希臘的歷史範圍內,所以馬其頓屬於希臘而不屬於前南斯拉夫馬其頓。
好了,那麼中國得歷史範圍怎麼算?當然會有民族主義蛋白質假裝不知道,但是我國著名邊疆史學者譚其驤先生早就給出來答案。
我們是如何處理歷史上的中國這個問題呢?我們是拿清朝完成統一以後,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前的清朝版圖,具體說,就是從18世紀5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前這個時期的中國版圖作為我們歷史時期的中國的範圍。所謂歷史時期的中國,就以此為範圍。不管是幾百年也好,幾千年也好,在這個範圍之內活動的民族,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民族;在這個範圍之內所建立的政權,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政權。簡單的回答就是這樣。超出了這個範圍,那就不是中國的民族了,也不是中國的政權了。譚其驤先生認為,中國的歷史範圍應該以清朝全盛時期的疆域為準。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我們是現代人,而不是古代人。中國一詞,只要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那種的,就知道是古今異義。今天的中國是國號,在古人眼裡就是個地名而已。
第二、清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雛形。最直觀的兩點,清朝奠定了中國領土的歷史依據以及法理主權。而且,中國這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就是在清朝時期形成的。
從這一角度來看,元朝和清朝在統一之前,其核心都在這個歷史範圍內,那麼元朝和清朝自然是中國的歷史,幾百年也好,幾千年也罷,都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就是這麼簡單,不過民族主義蛋白質肯定要哭天搶地,因為在它們看來,中國等於漢族,而元朝和清朝又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所以這幫玩意看著不爽,所以對這兩個王朝各種抹黑汙衊。其中就包括宣傳元清非中國這一禍國殃民的謊言,妄圖割裂歷史,達到其分裂國家的醜惡目的。
有意思的是,這個論調最開始源自於日本宗方小太郎的滿洲非中國,在甲午戰爭期間其各種散步這種謠言,以達到分裂中國之罪惡目的。當然,這一陰謀是宗方小太郎背後的日本政府制定的,可以參考日本的《征討清國策》,滿篇都是如何肢解中國。同時,日本也像中國輸出這一思想,要不然自詡革命的革命黨還怎麼鬧革命。呵呵。
這一論調的另一個主張者是日本人矢野仁一,他管長城以南叫漢族本土,把滿洲、蒙古、新疆、西藏等邊疆區和這個所謂的漢族本土的統一說成是被清朝征服,但是清朝不屬於中國。當然矢野仁一否認的不僅僅是清朝,還包括整個中國, 中國不僅沒有國境,甚至連國家都不存在。矢野的這一謬論說白了就是為日本侵華服務的,所以後來被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所引用。無獨有偶,還有一個叫白鳥庫吉的日本人,他丟擲一箇中國南北民族論的觀點,北方民族是指蒙古、滿洲等少數民族,南方民族指的是漢族。所以,在他看來,北方少數民族建立得王朝是異族王朝。
所以總結一下:日本人在近代之所以丟擲元清非中國這一論調,就是為了其侵略戰爭服務。因為日本人都有意無視了中國歷史範圍以及內地的漢族和邊疆區少數民族幾千年來碰撞、交流、融合的歷史。換句話說,他們都有意忽視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形成歷史,人為製造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對立,妄圖肢解中國,併為其侵華戰爭服務。
直到今天這一流毒還沒有被清理,其惡劣影響至今仍然在禍害中國,除了清末革命黨的流毒沒清理乾淨製造了今天的民族主義蛋白質,我們還可以看看還有什麼玩意持這種論調。還沒有什麼玩意,都是民族分裂分子而已。
以前接觸過一個澳門朋友,這貨雖然是一個土生葡人,卻是個堅定的大中華主義者。他毫不掩飾的說,只要是說元清非中國的,那都是叛國賊。
我覺得他說的不錯,沒毛病。
全文完
-
11 # 使用者227127211loall
如果要算只能在漢族的角度上考慮。而並非現在全民族角度,有些人就是喜歡搞分裂,挑起民族之間的矛盾。從上古神農、軒轅、蚩尤三大部落領袖算起,中國華夏文明就不止包括漢族一家!部落和人種之間的矛盾導致的矛盾,沒有停息,無論是漢族還是胡族或者蠻族都有襲擊過別人,也被襲擊過。所以從所有民族的角度算,這不是。但如果非要在漢族的角度算,那就是。
-
12 # 中56657804
確實是國恥,如有人認為是國之榮耀,尙暫不評論,但元清是亡國應該是不容置疑的,清成為大家庭成員,也是在清簽署退位詔書後才能算是我國大家庭成員的,從順治帝認為是外國入主中國,到慈禧認為漢人是家奴,從明未的知識分子到青樓女子,從八國聯軍進攻百姓圍觀拍掌到給聯軍帶路,一直到孫中山,魯迅都認為是亡國,可有人就是犯賤,把征服自己的,千方百計找依據,還認成祖宗,再比如元,元蒙鐵騎幾乎掃平了整個亞歐大陸的幾十個國家,也唯有中國把成吉思汗當祖宗,還挖空心思找依據是大家庭成員,自己下賤認也罷了,還非得別人也認,我可還沒有這麼作賤
-
13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那個國的國恥?
明國,宋國,大理國,西夏國,遼國還是吐蕃!
中國這塊大地上出現過不少國家,光所謂大宋時,都並列遼,金,西夏,大理還有新疆那邊幾個小國。
呵呵!到底這國是那個?
姐不明白,姐說姐是大理國人,你們肯定會噴我,那麼這個恥怎能算國恥,不然就承認姐是大理國人。
國家的定義中國古代是沒有國家概念的。只有天下的概念,就是說中華文明影響的都叫天下。
而且,每一個朝代的疆域都在不停地變換著的。
例如唐朝的時候已經到了西伯利亞。而南宋的時候是龜縮在江南一帶。
那麼,那個朝代為中國的概念呢?
而且中國所有的朝代都不光只有漢族一個民族,都是多民族的朝代。
當年的西夏,新疆那邊的無數小國也都有漢族如西遼!
那這個恥,又是那個民族的恥?
有些人士用近代社會的道德和社會倫理來譴責處在古代社會環境下的滿清和元朝政權,甚至認為他們是所謂的“外族入侵”,這是根本錯誤的。
若認為對!
那麼請告訴我,你們中原王朝入侵了我們大理國,你們是不是侵略者呢?滅大理國是不是我們雲南人的國恥呢?
判定一個政權是否屬於中國,應該根據疆域來判斷,沒有疆域的中國不是中國,也無法說一個政權是否屬於中國了!
中國今天的疆域是數千年曆史長期混合形成的,漢族王朝開疆拓土和少數民族王朝的民族征服,都屬於構成這一歷史結果的基本要素。
例如,如果不是元朝統一中國,獨立建國的大理國就有可能步入朝鮮越南從中國分離出去,如果沒有清朝新疆就不會歸入中國,當時已是準葛爾國了。
有人要拿日本人侵華來做話題了,那就分清楚,現代國家概念吧?別混淆,古代天下概念和現代國家看見之間的巨大差別。近代國家之間相互平等的主權獨立理念,在古代根本不存在,不能把近代國家之間的本國、外國之間的平等獨立的關係套用到古代的天下秩序!
而且中國古代的各個王朝一直以來都沒有僅僅統治過漢族一個民族。
從秦始皇征討南越、漢武帝反擊匈奴,招納西南夷開始,漢人王朝周邊“四夷”採取的態度就是居高臨下的天朝天子的態度。
古代沒有固定國家認定,而只有現代才帶進了主權概念,古代國家靠著拳頭大小來認定,或文化影響範圍來定,現代就不行了。
例如同文化的新加坡,但新國可不是中國。
而且把中國這個詞語第一次帶入了近代的國家體系之中是在清朝和俄羅斯帝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之中,清朝稱自己為“中國”,這是“中國”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國際法體系中!
因此混淆中國歷史和當今中國的區別和聯絡,會產生了一些錯誤的,歪曲的觀點。
例如,混淆歷史和現實的關係,認為宋金之間的戰爭為“中國的內戰”,因而推匯出所謂“岳飛不是民族英雄”,和滿清是外族入侵,這些都是不對的。
而日本是透過全世界,都認定一個獨立的國家是國際法認定的,所以日本侵華的時候,國際法譴責了它!
而民國,是國際法認定的獨立國家,它的疆域已經進入了世界地圖裡面,這才是現代法理上的國家,而不是不是靠拳頭大小來認定的國家。
有人又要說屠殺啊!屠殺的事情。哪個朝代在更新換代的時候沒有出現過屠殺呢?
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封建王朝,也甭比誰比誰更偉大,誰比誰更牛逼,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朱元璋屠湖南!
張獻忠屠四川。
連所謂的仁厚的大宋屠燒太原,殺掠四川。
項羽屠城殺降以及坑卒多達六次,分別是襄城屠城、城陽大屠殺、新安大屠殺、咸陽大屠殺、破齊大屠殺、外黃大屠殺。
正宗的大漢朝一樣屠,劉邦斬殺穎舊軍民老弱婦孺到達16萬人之多。(秦朝人口最多也才二千多萬)。 劉邦屠城還有一個著名的就是屠武關。
古文記載:“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見。”劉邦率領幾萬人的隊伍屠了秦朝的武關,既是屠武關當是一個不留,最低保守估計劉邦屠武關至少殺了十萬秦朝守城軍民。
明朝因土司造反,屠光了廣西一支苗族。 明朱棣在靖難之變殺人盈野,還活剮三千宮女。
太平天國北伐時,在平陽,守城清軍打死一個北伐軍的執旗手,此人是林鳳祥的老鄉,城破之後,他下令屠城,搜殺三日,把全城百姓無論男女老幼全數殺死,屍體疊壓狼藉。
蔣介石為了放緩日本侵略的步伐,掘了花園口,中原大地頓成地獄。
五胡亂華的五胡幾乎都絕種了。
等等
一開啟史書那個朝代不是白骨森森!一將功成,萬骨枯,磷火飛揚!
所以說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千古不變。
歷史下的傷口,不管是漢朝,還是少數民族,都在出血!
姐總結一下。
天天把什麼國恥,國恥的掛在嘴上。
我想問一問這個國恥是指的哪個國的恥?到底是那個的國?
若這樣的話,那直接就把滿族人排除出去了。直接就把蒙古人排除出去了,而蒙古那個地方也有不少漢人。滿人所佔的東北三省也有不少漢人。考慮過這些中國人的感受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聖人的話總是很有道理的。要是天天把這個掛在嘴邊。那就考慮下中國這麼一大塊土地上歷史有多少個國家?哪一個國家沒有國恥!
團結才是力量,和平發展才是王道。
-
14 # 老牛2019
虛無歷史才是恥辱,所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是指週末的春秋戰國,漢末的三國,晉末的南北朝,唐末的五代十國和辛亥革命後的軍閥割據。把元蒙和滿清的入侵也當成統一,才十天大的笑話,如果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日本天皇豈不也成了中華的正統?蒙,滿,大和,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來路不同而已,按照歷史上的玩法,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軍隊登陸日本列島,與現在的南疆北域一樣,日本也是中華的領土。實力決定一切,恥辱是亡國之君的。
-
15 # 里爾1204
肯定不是國恥,因為根本達不到國恥的高度。什麼是國恥?因外國的侵略及國內的軟弱或腐敗而使國家蒙受的恥辱才叫國恥。題目所提及的事件是改朝換代,是歷史發展的潮流,是順應時代的產物,不能因為新王朝建立者不是主體民族來判定是否是國恥。
例舉一個旁證,我們官方說岳飛是抗金英雄而不是民族英雄,戚繼光是民族英雄。如果說岳飛是民族英雄的話,那就是把女真族推向了我們的對立面,也就是說女真族不算做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如今許多人身上都流淌著女真族的血液,難道他們是恥辱嗎?金國所擁有的領土現如今大部分屬於中國,如果說是恥辱,那這些土地難道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嗎?元和清亦然,都是中華兒女建立的國家,何恥而有?
顯而易見,我國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都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兄弟民族之間出現內部矛盾不能叫做國恥。有野史稱清朝皇族是靖康北狩的宋代皇族後裔,是金化的漢人,如果野史是真實的,這個問題還有意義嗎?假如說清朝是國恥,那簽訂南京條約是清朝的國恥,那我們幹嘛還承認這也是我們的國恥呢?按照邏輯,國恥的國恥難道不是我們應該慶幸的事嗎?敵人的恥辱就是我們的勝利,這就是一個悖論!既然我們繼承了清朝,承認他的國恥就是我們的國恥,那清朝怎麼會是國恥呢?
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思想很危險,不知道居心何在?是在搞民族分裂,還是在標榜大漢族沙文主義。一個偉大的民族想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做到團結,真正的強大是虛懷若谷。漢族的強大要客觀看待自身,而不是隻會嘴上說自己多麼強大。少說多做適用於人,同樣適用於國,等我們真正有了民族自信,不用我們說,自然有其他人來稱讚。
-
16 # 華夏117117
看了這個問題的回答,感覺不少都是非黑即白,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這裡借兩位份量很重的老前輩的話來回答,個人感覺比較合適。
第一位,就是開國偉人毛主席,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些偉人留下的話:“我們的敵人大概還在那裡做元朝滅宋、清朝滅明、英佔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國家佔中南美等等的好夢。”
“他們(指抗戰時認為中國必亡於日本的投降派)可以搬出元朝滅宋、清朝滅明的歷史證據,證明小而強的國家能夠滅亡大而弱的國家,而且是落後的滅亡進步的。”
“你的研究民族史的三個態度,我以為是對的,尤其第二個態度。如能在你的書中證明民族抵抗與民族投降兩條路線的誰對誰錯,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義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義者讚揚一番,對於當前抗日戰爭是有幫助的。”
另一位則是國家清史編篡委員會主任戴逸老先生:“因為滿族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它對漢族防範擔心,就是怕漢族跟外國接觸以後,滋生起反清的思想、增強了反清的力量。所以它在中外通商關係裡,如果發生中國人跟外國人交往就要治罪,治罪最重的是中國人,不是外國人,對中國人就是殺頭,對外國人是圈禁,把他關在澳門,關幾個月放走,是這麼個辦法。”
“吳三桂投降了滿族,但畢竟他們是漢族。漢族和滿族的利益有衝突,滿漢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透過以上兩位老前輩的言論,加上現代社會大家對元清兩朝的一些認識,不難分析出以下資訊:1.元清相對於它們滅亡的宋明,在很大程度上確是歷史的倒退,甚至某種程度上和日本侵華有異曲同工之處,這是偉人在當年國家危亡之時有感而發的
2.元清入主中原,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確實存在不同程度打壓主體民族漢族的行為,所以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民族矛盾是客觀存在的,這一點大家其實不必諱言,更不必因現代中華民族概念就羞於淡論此段歷史,畢竟大佬們也是毫不迴避這事。如果大家閉口不提這些歷史,甚至動輒給談及此事的人扣民族分裂的帽子,掩蓋歷史,反而會給真正別有用心的反華勢力以可乘之機
3.儘管如此,但兩位老前輩並未直接指出如“元清非中國”“崖山之後無中華”之類現在挺火的字眼,因元清確實統治核心處於中原,且文化上,不論有多少打壓漢族,甚至為穩固一家統治犧牲整個中華文明未來的行為(如滿清閉關鎖國),起碼錶面上還尊重儒家,並用了中原漢族傳統的政體,國號等統治,所以對於元清,個人認為,仍可算入中華文明史,但要注意元清這兩個朝代的歷史反動性,切忌因如疆域原因等就大肆美化元清,掩蓋元清的種種罪行。更要吸取歷史教訓,元清作為兩個少數民族打壓主體民族,實行民族壓迫和隔離的大一統朝代,一個享有天下不足百年,一個留給了中華文明無盡的恥辱,是值得我們去反思,而非給元清或宋明站隊的問題。
以上是個人對此的觀點
-
17 # e_listen141814398
你說明朝的農業產值超過宋元的數倍,但你知道明朝的耕地面積比有清一代任何時候都要高,你知道嗎?我都想不明白明朝的耕地面積為什麼比清朝多。
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較少的北方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南方的廣大地區人口稠密度最高,受到的波及相對最小。
根據史學家考證。明末官方記載的6000多萬人口,其中不包括替人打工的僱農、不願交納稅款的人以及那些黑戶,還有賤民等等,實際上大部分人口都沒有統計過。劍橋中國歷史說當時明末的人口大概有兩三億。當時滿洲八旗的人口大約只有二三十萬。中國社科院統計數字表明明朝末年華人口的數量大概為1億5000萬左右。多爾袞傾全國之兵入主中原,大清國10歲到70歲的人全部上陣,才10萬人,再考慮到老弱婦女等等,這其中還有大量的漢人和蒙古人,其中漢人佔多數。老舍是滿族人,他回憶祖先說,滿洲八旗入關的時候,總共的滿洲八旗只有五六萬人。據統計,滿洲八旗進攻南明弘光朝廷的時候,所有滿族八旗加上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等全部兵馬加到一起只有11萬,而弘光政權的江北四鎮之一的劉澤清所部人馬就已經達到23萬之眾,這可是十足的23萬。
崇禎時期,東林黨人並未得勢,基本上處於被打壓的地位,著名的東林黨人有的被下獄,有的甚至被凌遲處死,比如,崇禎時期著名的東林黨文人鄭曼就被誣陷而遭千刀萬剮。錢龍錫是東林黨人,由於閹黨分子報復錢龍錫,使得袁崇煥由於多種原因被凌遲處死。周延儒是東林黨和復社的人花幾萬兩白銀資助得以復出,周延儒使得明朝的內患,有所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周延儒提拔了馬士英,因此周延儒和馬士英被列入明史有明一代六大奸臣。
馮銓,是著名的閹黨分子,出資100000兩白銀給皇太極進攻明朝,是不折不扣的大漢奸。後來,他主持編寫了明史,為後來為洗白馬士英起了很大作用。客觀的講,清朝皇帝,不願多提馬士英在滅亡明朝中的作用,就是因為清朝天下得來太容易,而殺戮太多。
在清朝人編寫的明史中,雖然也將馬士英列入奸臣傳,與著名的奸臣嚴嵩和周延儒放在一起,並列有明一代六大奸臣。但對他投降清朝的事蹟沒有著重詳細介紹,實際上同時代的大量文獻中,都可以看到馬士英,把當時的南明最高領導人朱以海捉住看押起來,派他的心腹來監看,由於心腹大將生病,朱以海意外逃脫。如此明顯的背叛,豈能說成是晚節不虧?
明朝在崇禎手上意外突然死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天災。李自成進入北京後,情況跟唐朝末年的情況非常接近。但唐朝末年的情況是黃巢起義軍佔領了包括廣東在內的廣大華南地區,但黃巢本身並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有點類似於李自成的情況。在200年前的明英宗曾經被瓦剌軍隊俘虜,但在於謙的帶領下,明朝又堅持了200年。當時的人們似乎把馬士英也當成了于謙再世,結果卻大失所望。
透過明末清初的古籍,可以知道,清兵之所以能夠那麼順利的渡過長江,其實是馬士英造成。個人感覺當今世界,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越來越鼓勵,這將從根本上扼殺知識創新,從歷史上看,以史為鑑,眾所周知,就在清兵渡過長江後不久,多爾袞下達了全民剃髮令,但清兵是如何渡過長江的?根據明朝史書《明季南略》和《南渡錄》的記載,渡江當日,清兵聲東擊西。從七里港趁著大霧渡過了長江,渡到一大半的時候,南明軍隊才發現清兵,隊形大亂,清兵趁機渡過長江。乍一看似乎是大霧惹的禍,可謂天不助大明。仔細一想,其實很有問題,長江大霧是經常有的現象,真正的原因是“七里港警報寂然”,就是偵察兵都被打怕了關怕了,原來在幾天前就在七里港,馬士英把前來報警的偵察兵抓起來捆起來,痛打一頓;重賞那些吹牛逼的,使得沒有人再敢來報警,於是七里港從此無人報警,上演了一出真實版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這使得南明政權從此成了瞎子和聾子,真是害人不淺。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靠著長江天險守住了半壁江山的政權,實在是太多了。沒有哪一個崩潰的如此的快,難道,東晉和南宋的時候,上百年都難得遇一次大霧?馬士英在七里港上演的,才是真正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比傳說中的真實多了。
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併為將來在清朝的晉升做好準備,張國維趕來救援,馬士英和方國安為了阻擋張國維的救援,阻斷石橋,並且在石橋墩上刻下了十個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向前行。明朝的史書《聖安本紀》、《明季南略》、《續明史紀事本末》等大量的史書中都有相同的記載,並且有刻的石碑為例,不可能當時全國的史學大師們集體睜眼說瞎話,否則只有歷史的虛無了,任何歷史都不能相信。
馬士英,讓南明王朝的福王政權、浙江的魯王政權的主要力量是方國安,但馬士英的唆使使得這支超過10萬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史書記載,馬士英在逮捕和迫害他人方面絕不手軟、極為強硬,並不計任何後果,但這並不能代表馬士英對大明王朝是忠心耿耿的。馬士英的晚節是這樣,難道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在顧炎武的《聖安本紀》和計六奇的《明季南略》都有記載。我覺得華人不應該那麼賤,連自己的歷史都沒有了,歷史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是否定這個民族的存在。馬士英率領軍隊依附於方國安 ,方國安的超過10萬人的軍隊是朱以海南明政權的主力部隊,在馬士英的唆使下,這個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方國安和馬士英準備把魯監國朱以海獻給清朝,作為晉升的階梯。張國維趕來救援,方國安和馬士英率領大軍阻斷石橋,在橋墩上刻下兩行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往前行。後來,看管魯監國的官員生病了,朱以海逃脫登舟入海。後來馬士英覺得沒抓住朱以海,投降過去也沒多大意思,自己出了家,在浙江的寺廟裡,很快被清軍活捉,後來清軍將他處死。投降過去的阮大鋮、方國安等等,也被清軍殺了降。這個在眾多史料中都有記錄,馬士英並非閹黨分子。這是他最初能夠為廣大東林黨人接受的原因。但他為閹黨翻案,重修《三朝要典》。據《聖安本紀》記錄,有大批的閹黨分子不失晚節,殉國而死。但馬士英絕對不存在殉國的說法。
明末清初的時候,報業十分發達,這使得那個時代的歷史記載比先朝要可信的多。左良玉起兵的主要理由是討伐馬士英,當時左良玉已經無法控制手下,手下都忍無可忍,集體要求舉兵討伐馬士英。當然,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左良玉手下的大都是闖王李自成的部下,他們一般不願意跟老領導打仗。據《明史·奸臣傳》記載,左良玉部隊起兵造反,討伐馬士英,在起兵文書上列舉了馬士英的八條罪狀。包括為閹黨重修三朝要典。當了首輔還要獨掌兵權。大肆誣陷迫害他人。以選中宮為名,把最漂亮的女人佔有,剩下的才給朱由崧。腐敗到極品,都督滿街走,職方賤如狗。控制皇帝,招募死士,濫用暴力。還有太子案等等。左良玉手下的,主要是哪些李自成投降的部隊,早已義憤填膺,36員大將聯名造反,如果左良玉再不起兵造反,他們就要自我行動了,左良玉已經控制不住了。
我個人認為應該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對於一個民族是很重要的,當年汪精衛時期,就有人因為批評秦檜而被76號逮捕入獄,關進了76號魔窟。馬士英是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也是真正的大漢奸,他搞垮了南明王朝,在桃花扇中,錢謙益是以反面出現,並沒有把東林黨人都當成正面。周延儒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儘管當時周延儒使得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周延儒和馬士英被明史列為有明以來六大奸臣。有一個問題。你知道為什麼明末清初的古籍都說:馬士英、方國安和金聲桓,是荼毒滅亡南明魯監國政權主要力量?這三個人都是漢族人,但是馬士英和方國安是魯監國政權手下的臣子,而金聲桓早已投降了清朝。
《續明記事本末》記錄著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你說明朝的農業產值超過宋元的數倍,但你知道明朝的耕地面積比有清一代任何時候都要高,你知道嗎?我都想不明白明朝的耕地面積為什麼比清朝多。
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較少的北方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南方的廣大地區人口稠密度最高,受到的波及相對最小。
根據史學家考證。明末官方記載的6000多萬人口,其中不包括替人打工的僱農、不願交納稅款的人以及那些黑戶,還有賤民等等,實際上大部分人口都沒有統計過。劍橋中國歷史說當時明末的人口大概有兩三億。當時滿洲八旗的人口大約只有二三十萬。中國社科院統計數字表明明朝末年華人口的數量大概為1億5000萬左右。多爾袞傾全國之兵入主中原,大清國10歲到70歲的人全部上陣,才10萬人,再考慮到老弱婦女等等,這其中還有大量的漢人和蒙古人,其中漢人佔多數。老舍是滿族人,他回憶祖先說,滿洲八旗入關的時候,總共的滿洲八旗只有五六萬人。據統計,滿洲八旗進攻南明弘光朝廷的時候,所有滿族八旗加上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等全部兵馬加到一起只有11萬,而弘光政權的江北四鎮之一的劉澤清所部人馬就已經達到23萬之眾,這可是十足的23萬。
崇禎時期,東林黨人並未得勢,基本上處於被打壓的地位,著名的東林黨人有的被下獄,有的甚至被凌遲處死,比如,崇禎時期著名的東林黨文人鄭曼就被誣陷而遭千刀萬剮。錢龍錫是東林黨人,由於閹黨分子報復錢龍錫,使得袁崇煥由於多種原因被凌遲處死。周延儒是東林黨和復社的人花幾萬兩白銀資助得以復出,周延儒使得明朝的內患,有所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周延儒提拔了馬士英,因此周延儒和馬士英被列入明史有明一代六大奸臣。
馮銓,是著名的閹黨分子,出資100000兩白銀給皇太極進攻明朝,是不折不扣的大漢奸。後來,他主持編寫了明史,為後來為洗白馬士英起了很大作用。客觀的講,清朝皇帝,不願多提馬士英在滅亡明朝中的作用,就是因為清朝天下得來太容易,而殺戮太多。
在清朝人編寫的明史中,雖然也將馬士英列入奸臣傳,與著名的奸臣嚴嵩和周延儒放在一起,並列有明一代六大奸臣。但對他投降清朝的事蹟沒有著重詳細介紹,實際上同時代的大量文獻中,都可以看到馬士英,把當時的南明最高領導人朱以海捉住看押起來,派他的心腹來監看,由於心腹大將生病,朱以海意外逃脫。如此明顯的背叛,豈能說成是晚節不虧?
明朝在崇禎手上意外突然死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天災。李自成進入北京後,情況跟唐朝末年的情況非常接近。但唐朝末年的情況是黃巢起義軍佔領了包括廣東在內的廣大華南地區,但黃巢本身並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有點類似於李自成的情況。在200年前的明英宗曾經被瓦剌軍隊俘虜,但在於謙的帶領下,明朝又堅持了200年。當時的人們似乎把馬士英也當成了于謙再世,結果卻大失所望。
透過明末清初的古籍,可以知道,清兵之所以能夠那麼順利的渡過長江,其實是馬士英造成。個人感覺當今世界,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越來越鼓勵,這將從根本上扼殺知識創新,從歷史上看,以史為鑑,眾所周知,就在清兵渡過長江後不久,多爾袞下達了全民剃髮令,但清兵是如何渡過長江的?根據明朝史書《明季南略》和《南渡錄》的記載,渡江當日,清兵聲東擊西。從七里港趁著大霧渡過了長江,渡到一大半的時候,南明軍隊才發現清兵,隊形大亂,清兵趁機渡過長江。乍一看似乎是大霧惹的禍,可謂天不助大明。仔細一想,其實很有問題,長江大霧是經常有的現象,真正的原因是“七里港警報寂然”,就是偵察兵都被打怕了關怕了,原來在幾天前就在七里港,馬士英把前來報警的偵察兵抓起來捆起來,痛打一頓;重賞那些吹牛逼的,使得沒有人再敢來報警,於是七里港從此無人報警,上演了一出真實版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這使得南明政權從此成了瞎子和聾子,真是害人不淺。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靠著長江天險守住了半壁江山的政權,實在是太多了。沒有哪一個崩潰的如此的快,難道,東晉和南宋的時候,上百年都難得遇一次大霧?馬士英在七里港上演的,才是真正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比傳說中的真實多了。
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併為將來在清朝的晉升做好準備,張國維趕來救援,馬士英和方國安為了阻擋張國維的救援,阻斷石橋,並且在石橋墩上刻下了十個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向前行。明朝的史書《聖安本紀》、《明季南略》、《續明史紀事本末》等大量的史書中都有相同的記載,並且有刻的石碑為例,不可能當時全國的史學大師們集體睜眼說瞎話,否則只有歷史的虛無了,任何歷史都不能相信。
馬士英,讓南明王朝的福王政權、浙江的魯王政權的主要力量是方國安,但馬士英的唆使使得這支超過10萬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史書記載,馬士英在逮捕和迫害他人方面絕不手軟、極為強硬,並不計任何後果,但這並不能代表馬士英對大明王朝是忠心耿耿的。馬士英的晚節是這樣,難道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在顧炎武的《聖安本紀》和計六奇的《明季南略》都有記載。我覺得華人不應該那麼賤,連自己的歷史都沒有了,歷史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是否定這個民族的存在。馬士英率領軍隊依附於方國安 ,方國安的超過10萬人的軍隊是朱以海南明政權的主力部隊,在馬士英的唆使下,這個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方國安和馬士英準備把魯監國朱以海獻給清朝,作為晉升的階梯。張國維趕來救援,方國安和馬士英率領大軍阻斷石橋,在橋墩上刻下兩行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往前行。後來,看管魯監國的官員生病了,朱以海逃脫登舟入海。後來馬士英覺得沒抓住朱以海,投降過去也沒多大意思,自己出了家,在浙江的寺廟裡,很快被清軍活捉,後來清軍將他處死。投降過去的阮大鋮、方國安等等,也被清軍殺了降。這個在眾多史料中都有記錄,馬士英並非閹黨分子。這是他最初能夠為廣大東林黨人接受的原因。但他為閹黨翻案,重修《三朝要典》。據《聖安本紀》記錄,有大批的閹黨分子不失晚節,殉國而死。但馬士英絕對不存在殉國的說法。
明末清初的時候,報業十分發達,這使得那個時代的歷史記載比先朝要可信的多。左良玉起兵的主要理由是討伐馬士英,當時左良玉已經無法控制手下,手下都忍無可忍,集體要求舉兵討伐馬士英。當然,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左良玉手下的大都是闖王李自成的部下,他們一般不願意跟老領導打仗。據《明史·奸臣傳》記載,左良玉部隊起兵造反,討伐馬士英,在起兵文書上列舉了馬士英的八條罪狀。包括為閹黨重修三朝要典。當了首輔還要獨掌兵權。大肆誣陷迫害他人。以選中宮為名,把最漂亮的女人佔有,剩下的才給朱由崧。腐敗到極品,都督滿街走,職方賤如狗。控制皇帝,招募死士,濫用暴力。還有太子案等等。左良玉手下的,主要是哪些李自成投降的部隊,早已義憤填膺,36員大將聯名造反,如果左良玉再不起兵造反,他們就要自我行動了,左良玉已經控制不住了。
我個人認為應該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對於一個民族是很重要的,當年汪精衛時期,就有人因為批評秦檜而被76號逮捕入獄,關進了76號魔窟。馬士英是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也是真正的大漢奸,他搞垮了南明王朝,在桃花扇中,錢謙益是以反面出現,並沒有把東林黨人都當成正面。周延儒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儘管當時周延儒使得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周延儒和馬士英被明史列為有明以來六大奸臣。有一個問題。你知道為什麼明末清初的古籍都說:馬士英、方國安和金聲桓,是荼毒滅亡南明魯監國政權主要力量?這三個人都是漢族人,但是馬士英和方國安是魯監國政權手下的臣子,而金聲桓早已投降了清朝。
《續明記事本末》記錄著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馬士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如此重大的影響,但在後世卻不甚知名,遠不及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面的人物出名,其中有原因是大清王朝為了顯示其赫赫武功,不願提及馬士英,否則顯得大清朝的天下來得太容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史的編撰者馮銓為馬士英洗白,直止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博學鴻儒科,聚集了天下的最優秀的知識分子,經過長期反覆修正,才使得明史可信度大大提高,但是馮銓《明史》初稿仍然起了極壞作用。
-
18 # 五行相生66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包容性強。狹義的觀點會認為是漢族的恥辱,因為漢族人數多,歷史悠久。從包容性上理解,漢族和其他民族都是中華大地的居民和主人,誰有能力誰當家。元朝和清朝也基本繼承和遵循了中華傳統文化和國體政治制度,自認為是宋朝和明朝的天命繼承者,併為宋朝和明朝修史。元史是明朝修的,清史現在也修完了。中華幾千文化未發生斷代失傳,也有他們的功勞。但做為少數統治多數的民族,他們的心態相對的確不如大民族包容,特別是元朝,極其狹隘的民族政策導致其當家的時間不滿百年。清朝相對好點,但對大民族的防範和打壓從未放鬆。
回覆列表
要是針對的是民族,那元清兩朝,一定是漢民族都恥辱!但對於中國來說,元清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談不上恥辱。如果融合算恥辱的話,那中華民族就是個恥辱的民族了。從炎黃二帝融合蚩尤部開始就恥辱了。中國五千年文化之所以沒有斷,就因為不斷融合和更新,如果漢族認為這種融合是恥辱的話,那對不起,漢族歷史到明就結束了。沒有哪斷歷史斷了200多年還能連上的,當然,如果不要臉也是可以硬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