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舞155683639
-
2 # 夢想在遠方6359765819
覺得應該是各種原因都有吧,現在的社會是追求物質的社會,沒錢寸步難行,年輕人壓力大,結婚成本越來越高,有的還會債臺高築。另一方面當今社會也是追求自由的社會,男女雙方進入婚姻就會受婚姻道德責任的約束,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弄到離婚的地步,雙方孩子都很受傷。再說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感情是比較脆弱,離婚率越來越高,給準備踏入圍城的人沒了信心。社會的開放,讓男人女人有了更多出軌的方便和理由,原來靠一紙婚姻來約束雙方對婚姻的忠誠,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越來越成了形式,尤其是對女人而言婚姻沒有了安全感,要婚姻又有何用?
-
3 # 致青春143737301
婚姻在過去只是女人生活的保障,男方很強勢,女人由於社會地位低,不得不逆來順受,委屈求全。所以過去離婚的少,做為女人今生來到世上,也是一次不小的修行,我個人覺得女人來到世上要比男人承載不知幾倍的苦難。女人在心理和生理不知要比男人承受多少痛苦,尤其是做母親,肩負著生育哺育下一代,這遠比男人付出的艱辛。隨著社會的進步女人的權力在逐漸得到改善,思想也得到解放,一步分女人不再忍氣吞聲,在遇到渣男的時候選擇離婚。
-
4 # 浪在哈爾濱
我27歲,戀愛4年,幾乎每個聽到這話的人都會問我“那你怎麼還不結婚?”我爸媽更急得不行,而我,反而越來越不著急了。
我這個年紀,身邊已經有一撥人離婚了,所以我就更不急著結。而且隨著年齡漸長,個人能力和社會閱歷都不斷提升,我對婚姻的期待和依賴感反而越來越小。
那些被認為需要靠婚姻帶來的物質補充、精神交流、性,我都已經得到滿足。我的工作讓我自給自足,我的戀愛讓我享受到心裡與生理的快感。我的生活已經達成自己的平衡,何必要急著打破呢?
中國式的婚姻,從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很多倫理劇都告訴我們,本來好好的倆個人很容易因為兩個家庭的互相牽扯而走向分裂。
我有個發小,前一陣剛離。她結婚差不多兩年,聽我媽說她爸病了,她回老家照顧,男方家裡卻非常想要抱孫子,所以倆人就離了。
一個男人居然在你爸生病的時候跟你說“我媽想抱孫子,咱倆要個孩子吧”,你說“不行,我要照顧我爸”,然後男人就說“那咱倆離婚吧,我找別人生孩子了”。在你深陷困難的時候他不但不幫你,反而離你而去,真是他有多渣,你就有多瞎。
男人這種生物,根本沒辦法靠一張結婚證就控制住。所以,我從不指望一張紙可以給我的婚姻帶來安穩。我需要的,是更多的篤定。
篤定這個人的品性良善,不會欺我。篤定無論何時,我都可以負擔起自己的人生。
爸媽總會說“結婚吧,要不以後你咋辦?”可我結了婚,以後就一定好辦麼?該面對的問題不是一樣會出現。我們見過的出軌、賭博、婆婆不喜歡兒媳、媽寶男、家庭暴力和冷暴力……還少麼?
我還有個閨蜜,已經跟男票登了記,但在辦婚禮之前倆人就離了。他們在訂婚紗的時候因為誰付錢出了矛盾,倆人大吵,男方居然對我閨蜜的爸爸動了手,並且砸了她家的車。這種男人多虧發現得還算及時,不然真辦了婚禮,再有了娃,會發生什麼真是無法想象。
所以啊,當你問我“為什麼不著急結婚”的時候,我真想反問你,“為什麼要急著結婚呢?”
我始終堅信,我的婚姻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不是將就,不是唯條件論,不是按部就班的遵循世俗,不是該戀愛、該結婚的時候就一定要去做的事。因為我要對自己負責,對伴偶負責,對未來的孩子和我的婚姻負責。
我看過很多年輕夫妻把孩子扔給父母甚至妹妹,就不管不問,自己逍遙快活享受二人世界,還覺得別人給他帶孩子是理所當然,講真,你婚都能結怎麼就不能自己看孩子?綁住父母就算了,還好意思綁住單身的妹妹,耽誤她的私生活……
在我周圍,有一群對愛抱有執念的姑娘。她們不喜歡被當做商品互相匹配、她們不喜歡被別人推搡著走進婚姻。在遇見那個人之前,她們都在努力完善自己,豐富人生。健身、烹飪、旅行、讀書,每一個堅持自律的人都是為了獲得更多選擇的自由。而不是“就那樣吧,你還想找什麼樣的?”
我們不是商品,不要把自己物化,也不要把婚姻物化。我們不需要門當戶對,而是更多的精神匹配。我從不覺得我會過期貶值。我也不屑於與認為我因年齡貶值的人走進婚姻,那是對我和我的堅持的侮辱。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周圍有各種形態的情感存在。有同性戀者、有獨身主義者、有丁克、有開放式婚姻,我們不隨意評判別人的情感,也不喜歡自己的情感隨意被他人評判。
所以,我不急著結婚,無關人等也無需假意心急。至於那些真正愛我的人,請關心我是否幸福,而不要推著我按照你們所謂的“幸福”前進。婚姻是弱勢者尋求庇護的制度,獨立者並不需要靠與另一個人搭夥結婚而保障幸福。
結婚該是錦上添花的事,永遠不要指望它雪中送炭。
以上,就是我還不急著結婚的原因。
-
5 # 李先生171687380
其實,我認為這樣的情況,應該去辯證的看待。對於“不婚族”的本人來說,認為只戀愛而不結婚,才是對彼此的負責,我也有這方面的傾向,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身邊太多離婚的例子,導致對婚姻有了望而卻步的想法,就好比看到了太多困在泥潭中無法自拔的人,覺得還是不要跳進去的好,對婚姻有種莫名的牴觸和恐懼,擔心自己做不好,也會成為離婚隊伍中的一份子。
2、不願意讓婚後的生活質量大不如前,包括經濟方面的支出與規劃,馬上要考慮著生兒育女的打算,家庭關係的處理等等。有太多的情侶步入柴米油鹽後,感情歸於平淡,少了許多的激情,多了很多的埋怨,尤其是中國式婚姻,要不可避免的摻和雙方家庭,導致本來簡單純粹的婚姻,變得複雜與瑣碎,很多人被此折磨的苦不堪言,而簡單的談戀愛卻可以巧妙的避開這些。
3、有相當一部分的情侶也會對婚姻充滿著憧憬與期待,然而在談婚論嫁以前,因為彩禮、房車等等的問題,最終鬧得不歡而散,因此會認為還未結婚就已經麻煩和痛苦,何必要如此折磨自己。
以上說的大概是不婚族的想法,這些人群也恰恰認為,不結婚才是對婚姻的負責,終究還是因為對婚姻的恐懼感。
而對於不婚族身邊的親朋好友來說,卻往往認為這種不婚的行為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主要也源於以下幾點:
1、處於某個階段就應該做當下階段需要做的事情,過了這些最佳的年齡,以後再想補救為時已晚。
綜上所述,我們也不用去評判這些價值觀究竟誰對誰錯,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婚姻有一定的憧憬與期待,只不過不婚族的人群,還沒有找到那一個真正對的人。我相信,真正的美好的婚姻,一定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妥協將就。我們所應該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多做一些有益於身心發展、個人發展的事情,多培養出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與個人魅力。這樣才不至於等到遇到那個對的人出現以後,會因為種種現實原因,最後有緣無分。趁著年輕,還未老去,不論是婚姻還是生活,別讓自己最後將就著度過,才是對人生真正的負責。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用我自身作為一個例子吧!我今年23歲,標準離異家庭,隨母親生活,父親一點負擔都不幫助,母親身體不大好,在我生活的小縣城裡,工資就兩千多,結婚後,考慮的事情太多,房,車,彩禮,這些東西不是我能負擔的起的,有的時候遇到一個女孩,談著談著突然就不想談了,連戀愛都不想談,更別說結婚了,而且,婚後生活的開支也是比較大的障礙,家庭瑣事,我工資最終會在四千塊錢上下,這樣的生活也讓我感覺倍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