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偉哥隨拍
-
2 # 玉潤萬古
說起齊泰、黃子澄二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將他們看作是一體,只要提到其中一人,必定會想起另一人。因為他們是朱元璋欽定的輔政大臣,共同協助建文帝治理天下。
這二人是大有區別的。其實他們雖共同輔佐建文帝,但在很多事情上,二人都持有不同意見。齊泰每次提出的建議,都十分可行,反而黃子澄的建議,似乎都不怎麼成熟。甚至可以說,他們一個有功,一個誤國。
齊泰,原名齊德,明太祖朱元璋為他賜名為泰。洪武十八年,齊泰考中進士,先後在禮部、兵部任職。齊泰為官九年,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因此深受明太祖重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多次考驗齊泰後,認為他是個人才,便讓他輔佐皇太孫朱允炆。
黃子澄,名黃湜,洪武十八年考中探花,伴讀東宮。黃子澄深受皇太孫重用,將他當作自己的長輩看待。黃子澄的建議,朱允炆無不認同,更是親切稱呼其為“黃先生”。
朱元璋臨終之際,顧命於大臣齊泰,讓他輔佐皇太孫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後,讓齊泰與黃子澄一同參與朝政。此時黃子澄兼翰林學士之職,齊泰則升任兵部尚書。兩人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議:削藩。
齊泰、黃子澄都支援建文帝削藩,為何說一個有功,一個誤國呢?下面筆者就舉幾個例子,大家或許就能明白了。
一、削藩目標
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都封為藩王,並給了他們極大的權力,要對付起來並不容易。齊泰認為“擒賊先擒王”,燕王朱棣在眾位藩王中能力最大,應該先拿下燕王,到時候要對付其他藩王,也就相對容易了。
然而黃子澄不這樣認為,他覺得燕王勢力太大,建文帝剛剛登基,恐怕不是其對手,因此建議從弱的藩王下手。其中周、齊、湘、代、岷幾位藩王,在太祖還在世的時候,就做過不少不法之事,對付他們也算出師有名。
最後建文帝聽從了黃子澄的建議,在一年之內,先後對周、齊、湘、代、岷幾位藩王下手。這樣一來,無疑是在打草驚蛇,結果導致其餘藩王人心惶惶,燕王朱棣更是打算起兵篡位。
二、扣押人質
齊泰見皇帝採用了黃子澄的建議,內心對燕王很不放心,於是建議以防邊之名,調走燕王的精銳部隊,建文帝採納。
朱棣知道建文帝用意後,就向朝廷告病,一直在北平休養。朱棣告病一個月以後,就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忌日。原來朱棣早就安排好了,他知道太祖忌日,建文帝就有藉口將他召回京城,然後就會趁機拿下他。所以朱棣才稱病,還假裝病情越來越重。
到了朱元璋忌日之時,朱棣以自己病情嚴重,實在無法進京為由,派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為代表,去往京城祭拜太祖。此時齊泰又建議:“三人在此,宜先收之。”
建文帝起初也同意齊泰的建議,打算將三人扣押,當作人質來制約朱棣,可黃子澄偏偏卻說:“不可。事覺則彼先發有名,且得為備;莫若遣歸,使坦懷無疑也。”
也就是說這樣會打草驚蛇,將朱棣三個兒子放回去,則可表現出皇帝無削藩之意,這樣便能麻痺燕王。可是黃子澄不知,朱棣是何等人物,他早就知道皇帝心思,這條蛇,早已是驚動了。
齊泰和黃子澄各持己見,建文帝也拿不定主意,便請魏國公徐輝祖說出看法。徐輝祖表示贊成齊泰,將三人扣押下來。徐輝祖還特別表明,朱高煦此人和他父親一樣,是個勇猛無常的人,如果將他放回去,將來後患無窮。
即使齊泰和徐輝祖都贊同,將朱棣三子扣為人質,可最終建文帝還是順從了黃子澄,將兄弟三人放了回去。
三、改任大將
朱元璋為了給孫兒鋪路,將不少功臣都殺了,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建文帝能用的老將,就剩耿炳文和郭英了。建文帝便讓耿炳文去迎戰朱棣,朱棣深知耿炳文的本事,便施計讓建文帝誤會耿炳文。
這時黃子澄建議讓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出戰,這個李景隆是個無用之人,齊泰“極言不可”,可建文帝還是聽黃子澄的,任命李景隆為大將。
朱棣十分瞧不上李景隆,他看到建文帝如此不會用人,就已知自己此戰必勝。果然擁兵五十萬的李景隆,很快就被朱棣打敗了,建文帝對此十分吃驚。
朱棣隨後上書彈劾齊泰、黃子澄二人,建文帝隨即撤銷二人職務,可私下仍然與他們謀事。朱棣認為二人是建文帝的智囊,不除不行,於是派人捉拿。最後齊泰、黃子澄皆被朱棣擒獲,二人誓死不屈,被朱棣處死。
透過這三件事例,相信大家可以明確看出,為何筆者會說齊泰、黃子澄二人,一個有功,一個誤國。而且大家也能分辨出,筆者說的有功之人是齊泰,誤國之人是黃子澄了。
從二人屢次向建文帝提出的建議來看,齊泰遠比黃子澄要想得深遠。且不論齊泰的建議,是否真的能削藩成功,但至少不會給朱棣那麼多機會。可惜建文帝只聽黃子澄建議,忽略了齊泰很多有用之言。
為何建文帝要更加信任黃子澄呢?筆者認為,是由於黃子澄是建文帝的老師,建文帝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就一直聽黃子澄的教誨,對他的言語無不深信。從皇太孫到皇帝,黃子澄是建文帝最信任的人,因此他的建議,對朱允炆來說十分重要。
建文帝尊重老師沒有錯,錯就錯在,他不會分辨哪一條才是更有用的建議,而是選擇盲目相信老師,實在可惜、可悲、可嘆
-
3 # 國家文史
朱元璋一世英名,但為什麼選擇齊泰和黃子澄作為朱允炆的輔政大臣呢?
您可能覺得老朱選的這兩人段位太低,沒有輔佐好朱允炆,導致朱允炆丟江山不說。
其實,朱元璋選擇齊泰和黃子澄,恰恰是“英明反被英明誤”。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朱元璋疑心極重。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一步一步登上皇帝寶座,自然是極為精明的一個人,但是長期的鬥爭環境,使得他疑心極重,特別是到了晚年的時候,身邊基本已經沒有可以信任的人。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作為一個皇帝會選擇什麼樣的人輔佐自己的繼位者?那肯定是忠心耿耿、品質過硬的臣子才放心,因此,我們看到朱元璋給孫子留下的三個輔政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都是這樣的人,他們雖然能力欠佳,但是對朱允炆絕對忠貞不二,當然結局也極為悲慘,朱棣登基後,齊泰、黃子澄都被誅九族,方孝孺更是空前絕後被誅十族。
二是朱元璋心狠手辣。朱元璋是草根皇帝,狠起來比歷史上任何皇帝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歷史悲劇迅速上演,當年與他一塊打江山的功臣接連被以各種藉口除掉。朱允炆有一次問他的爺爺,為什麼要把那些功臣良將除掉,朱元璋命人把一根長滿荊棘的棍子丟到地上,然後讓朱允炆去撿起來,結果朱允炆被扎到手,然後朱元璋拿刀把那些荊棘全颳了個乾淨,才遞到朱允炆的手上。這個故事說明,為了給朱允炆掃清障礙,朱元璋已經把各種有本事的大臣消滅的差不多了,等到給朱允炆安排輔政大臣的時候,也只有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之類的文人可以用了。
三是朱元璋自信過頭。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勞模皇帝”,為了保證老朱家的江山萬代相傳,他嘔心瀝血地設計了大明王朝各種制度體系,而且在他的厲行監督之下,推行起來還是有不錯的效果,因此他對自己設計的各種制度非常自信,特別是藩王制度,他認為外人靠不住,但是老朱家子孫後代應該可以互相拱衛,有一次他問朱允炆,如果上位之後有藩王造反怎麼辦,朱允炆投其所好,回答說以親情和德化感動他們,朱元璋聽了之後很滿意,認為有這麼多朱家子孫拱衛,誰也不可能造得了反,因此選擇齊泰、黃子澄等文人輔佐皇孫也就順理成章了。但是朱允炆剛即位不久,就開始對諸王削藩,結果沒想到老朱家跟歷史上任何朝代一樣,爭起權力來哪還講什麼親情。
-
4 # 隱者康司馬
朱元璋選誰給朱允炆當老師沒有關係,主要是燕王朱棣想當造反做皇帝!如果選別人給朱允炆當老師,朱棣也會造反的?
明太祖朱元璋60歲的時候,太子朱標死了。這下皇位繼承人的位置就空出來了,選誰當太子讓朱元璋頭疼。他最喜歡四兒子朱棣,如果選他立太子,老二老三肯定不願意。最後他乾脆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各地的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看著皇位繼承權落到侄兒手裡,都心裡不服氣。特別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楊朱棣,他是屢建戰功。
朱允炆東宮裡,有和伴讀的老師叫黃子澄。他看到朱允炆經常的唉聲嘆氣,就問為什麼事發愁。朱允炆說現在叔叔們的手裡都有兵權,以後該怎麼管理他們。黃子澄就給他講一個西漢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朱允炆覺得有道理。
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了。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這就是明惠帝,歷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號)。當是京城的大街小巷裡就謠傳幾位藩王準備造反,朱允炆聽到訊息後,就找親信大臣齊泰和黃子澄一起商量怎麼辦?商量的結果是先削藩,從別的藩王開始,然後再收拾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早就暗中招兵買馬,準備造反,他假裝精神病,成天胡言亂語。齊泰和黃子澄都不相信。他們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屬抓了起來,一面又秘密命令北京指揮使張信去抓燕王。張信是朱棣的人,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朱棣。
燕王朱棣決定起兵造反,他知。朱允炆是法定的皇帝,公開反叛不好聽。就說要幫助朱允炆除掉奸臣齊泰和黃子澄。歷史上把這場打了四年的內戰叫*靖難之變*(靖難是平定內亂的意思)。最後的結局是燕王朱棣率領大軍打進京城(守衛京城的大將軍李景龍開啟城門投降)。建文帝和皇后跳進大火裡自焚身亡,燕王朱棣即位,這就是明成祖。
-
5 # 文一小墨墨
朱元璋之所以除掉李善長、胡惟庸、藍玉等那麼多功臣,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想幫助子孫們掃除威脅,確保江山永固。明代有一本記載嘉靖以前歷代遺事的紀傳體史書《名山藏》,裡面曾記載一件事,朱元璋殺功臣,讓太子朱標很擔心,於是勸諫朱元璋。朱元璋把一根棘杖放在地上,讓朱標拿。上面全是刺,朱標自然不敢拿。朱元璋就說,我為什麼殺功臣?我在幫你拔刺呢。我把上面那些刺都給你拔了,你自然就敢拿了嘛。
後來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繼承人。在朱元璋的心中,朱允炆比朱標還要荏弱,他當然更要給朱允炆拔刺了,但因為清理功臣,讓明朝朝廷內缺少能處理複雜問題的股肱之臣。
朱元璋也算料到朱允炆一人不足以料理天下,就給他留下三位輔佐大臣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選擇他們,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朱元璋的小九九:知道長子長孫都是無能之輩,所以做臣子的不能功高震主,而且這三位都是書生講究忠君愛國,說實話是挺忠的,但是書生也誤國,特別是小時過的比較愜意,根本受不到什麼苦,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讀書的書生。
一是他們都沒有當過宰相(或者相當於宰相的內閣)那一類的高官,既沒有在宰相的位置上鍛鍊過,沒有經驗,自身也沒有威信,說的話不能服眾。
二是三人的性格過於剛直,齊泰和黃子澄直截了當地對準朱棣,發文聲討他,逼迫朱棣造反。這種處理方式太過簡單粗暴。咱們可以回顧西漢初年,陳平是怎麼讓劉邦抓捕韓信的。當時根本就沒有動一兵一卒,就已經把韓信給拿下了。齊泰和黃子澄顯然缺乏這種大智慧。
齊泰、黃子澄是顧命大臣,深得朱允炆信賴,齊泰是個文人,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歷,朱允炆卻任命他為兵部尚書,黃子澄做過朱允炆的伴讀,又是洪武年間殿試第三名,建文帝繼位後,任命他為翰林學士,成了皇帝的心腹,齊泰、黃子澄的意見和建議,對建文帝來說,分量比任何人都重,也正是他二人的“削藩”建議,把朱允炆帶向了深淵,燕王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役,四年之後,帝位易主。
至於方孝孺,我們都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誅十族”之人,足見朱棣對他的仇恨,方孝孺是儒學大家,所以朱元璋早早就告訴朱允炆,有朝一日要把他以治國能臣的身份放在身邊,建文帝繼位後對他極為信任。但靖難之役發生時,方孝孺想到的不是如何幫助安撫燕王,而是親筆書寫征討檄文,用詞之激烈,激怒了朱棣,使得戰爭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當時在朱允炆身邊的大臣是李善長、胡惟庸、劉伯溫等人,這些人都相當有能力和智慧,在處理“靖難”問題上,肯定是另外一種版本。
-
6 # 莫言19750715
能征善戰的大將都被朱殺掉了,胡惟庸案,藍玉案把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誅殺殆盡,留給建文帝的沒什麼厲害的了,這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
7 #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導讀: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朱元璋從一介布衣起家,建立了明朝,歷史上所有的史學家,對其成功創業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
然而再英明的君主無一例外,在功成名就之後,對所有對他有過重要幫助的大臣,於與以猜忌,而朱元璋對待功臣的手段,採取彼此提防,加強監視的措施。建立特務機構鎮撫司,防止發現不忠於自己的臣子
這一措施開展以來,弄得人人自危,從胡惟庸開始到藍玉案件結束,一併牽連人數達十萬之巨,開國功臣大多數被屠殺殆盡;朝廷之中所存皆是一批“聽命惟謹”的新人。做為朱元璋的順僕,來代替老一輩臣子。
這個結果正是朱元璋求得鞏固君權的方法!朱元璋想一勞永逸解決潛在的危險,總想傳兒孫一個永遠的江山,可惜他犯了個所有聰明人都容易犯的錯誤~“機關算盡。”從未認真思考過兒孫的駕馭能力,只是一廂情願的認為;朱元璋選擇了齊泰、黃子澄、做為孫子的輔政大臣。據說朱元璋在解決了朝廷中潛在的危險,曾經跟朱允炆吹噓說:我已經給你安排好了將來,你可以放心當你的皇帝;朝中有齊泰、黃子澄、幫助你處理政事,這幾位都是飽學之士;外有你幾個叔叔為你守江山;只要你是正常治理國家,一定會千秋萬代。
朱元璋為何要為朱允炆選擇了,齊泰、黃子澄做為輔政大臣呢?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我們先從齊泰說起
齊泰,原名德;字尚禮,今江蘇省南京市人,洪武十八年進士;歷任禮部主事,兵部主事,洪武二十七年間,皇宮謹身殿不幸被雷所擊中,造成部分損毀。而此時的朱元璋認為是上天降罪,便決定去宗廟進行祭拜;朱元璋此次出行都有那些標準的臣子相隨呢?明史記載:“帝欲祭祀祖廟,擇九載無失者隨行。”這個條件放在朱元璋時代,那是相當的苛刻。然而齊德便是其中的一員,這個影響十分了得,因為朱元璋開始留心起了齊德。
從祭祀完畢後,朱元璋多次考察齊德,齊德的表現可圈可點,朱元璋非常高興,親自為其改名為泰,從此齊泰成為他一生的姓名。
朱元璋選擇了齊泰的重要原因,是這個人品行、操守都值得你去尊重敬佩,因為九年時間從來沒有犯過一絲錯誤!當真難能可貴,只因他生在朱元璋時代,朱元璋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想大家讀過歷史都知道;我不再這裡一一贅述。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另一角度看齊泰的工作處理本質:那就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也許屬於我的個人杜撰。這個觀點僅僅代表我個人黃子澄:名湜,字以行,又字子澄;江西省分宜人。洪武十八年會試第一,歷任編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職;伴讀東宮。看到了黃子澄的經歷,我們應該已經知道了結果;這是朱允炆的授業老師,標準的死黨。
朱元璋選擇黃子澄的原因,是這個人的確有才,在當年會試考取第一,朱元璋愛惜其人才,派遣他為東宮侍讀,而為明朝未來的接班人伴讀這是一份前途遠大的工作。而黃子澄一直陪伴在朱允炆身邊,感情十分深厚。這也是朱元璋選擇他的重要原因。總結:
朱元璋為朱允炆選好了輔政大臣後,便放心的去了,在他的慣性思維裡,只要朱允炆不出什麼妖娥子;明帝國一定會按照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傳承萬世!
朱元璋看到了齊泰、黃子澄的博學,卻沒有想過這只是幾位書生,對於政事遊刃有餘,對於兵事卻“輕率寡謀、見識迂腐”屢屢錯失良機,而天真輕率做岀削藩決定。使建文帝失國,自己身死禍及家人。
齊泰、黃子澄有三個共同特點:
1.都是飽讀詩書。
2.都是文化人,都有遠大理想!
3.都是天真的書呆子,缺乏政治家的眼光
所以說書生誤國,有一定道理。太有才華不放在合適的地方,有時會變成作惡的工具。齊、黃兩個人的遭遇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
-
8 # 浮生若淺
黃子澄和齊泰是朱元璋臨終前,委託他們輔佐朱允炆的顧命大臣,朱允炆登基後,授予齊泰與黃子澄共同參與朝政。
齊泰是洪武十八年進士,二十八年時被提拔為兵部左侍郎,朱允炆登基後晉兵部尚書。而黃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出身,伴讀東宮,當時的東宮是朱允炆的父親、也就是朱元璋所立的太子朱標。單獨把他倆拎出來看,都不是庸庸無為之人,只不過,他們倆的才能還未達到輔政治國罷了。
如果放到之前,他倆的才能並不會讓朱元璋對他們委以重任,只不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1、在朱元璋看來,孫子朱允炆比起朱標更加溫文仁善,加上此時朱允炆年紀尚輕,他所選的輔佐之人第一要素,便是人品要過硬,不能是那些野心勃勃、功高蓋主的人。恰巧齊泰和黃子澄的人品讓朱元璋認同。
2、之前輔佐朱元璋的能臣武將,有的病死了,有的被朱元璋以各種理由或貶或殺,留給朱元璋的選擇並不多。
3、低估了兒子們的野心。在朱元璋眼裡,那些功臣、能臣的威脅性遠高於藩王們,所以他處置了功臣們,無形中擴大了藩王的權力,更是低估了他幾個兒子的野心,尤其是朱棣。若是朱棣他們如朱元璋所設想,那麼齊泰、黃子澄這樣能力也差不多夠用了。
如果當時留給朱允炆的是超一流的輔政、武將班底,或許靖難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
9 # 馬兒說歷史
朱元璋一世英名,打下了大明江山。但是建立大明朝的將士功臣早就被朱元璋殺的一乾二淨,不能留給他的孫子朱允炆一個爛攤子來收拾,當時面臨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局面。為了幫助他孫子朱允炆治理天下,朱元璋不惜招攬人才,為他鋪路。
至於為什麼偏偏就選擇了齊泰和黃子澄這兩個人輔助朱允炆,這位當爺爺的也是煞費苦心。
第一個便是齊泰,一次京城出現雷擊事件,朱元璋認為是上天發怒,於是就決定去祭祀,他非常重視這次祭祀,要挑選了一批人和他一起去,而且挑選條件是極為苛刻的。
因為祭祀對於當時的皇帝來說那可是頭等大事,不可含糊,需要在九年之內沒有犯任何過失的,這在當時是難過登天了。那個時候,官員能保住腦袋就不錯了,你就是沒錯,說不準老朱也能給你挑出錯來。
雖然不多,卻也不是沒有,齊德就是其中一個。他因為這件事被朱元璋留意,印象也非常好,並記在心中,覺得這個是不錯的人才,祭祀完畢後,朱元璋親自為齊德改名為泰,從此齊泰這個名字成為了他一生的代號。他的命運也隨著自己名字的改變而改變,被任命為兵部左侍郎。
真正讓以讓朱元璋對齊泰委以重任的還是對他的考核。
朱元璋為他舉行了一場單獨面試,詢問邊界將領的名字,齊泰不慌不忙,從東說到西,從南說到北,毫無遺漏,得了滿分。之後又問各地的形勢,齊泰這次沒有說話,從袖子裡拿出一本手冊,上面的記載十分詳細,人家拿這個當寶貝,隨身攜帶,朱元璋十分驚訝,大為欣賞。自然將他也將列為建文帝的重臣的不二人選。
第二個人是黃子澄
這個人比較特殊,他從入朝為官時起就是朱允炆的死黨,1385年,他一鳴驚人,在當年的考試中以最高分獲得會元的稱號,後被選拔為東宮伴讀。這是一個前途遠大的工作,因為太子就是將來的皇帝,能夠得到這個職位可見其學問之深。朱允炆為皇太孫時,他一直陪伴在旁,這兩人感情非常深,這也一個典型的讀書人。
貧苦出身的朱元璋很是喜歡這書生氣息,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學而優則仕”,成績好了可以做官。不管是齊泰還是黃子澄都是讀書人,在這一點上兩個人的特點是相同的。
殊不知,在這兩個書呆子只會紙上談兵,空談理論,又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在那個各個藩王勢力強大的朱允炆當政的時候,儘管他們也使出了渾身本領,但根本就起不到半點作用。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呀。
-
10 # 趣史雜談說
能被朱元璋選作朱允炆的輔政大臣,齊泰和黃子澄自有其過人之處。但不幸的是他們政見不同,互不相讓,造成內耗,反而沒有起到輔政大臣應該發揮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房謀杜斷”剛好與他們倆相反,相互取長補短,合諧共處,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君明臣賢,成就了大唐盛世。
朱允炆作為人君的缺陷。明惠帝朱允炆1398年繼位,在位四年,吸取他爺爺治國的經驗教訓,也曾有所作為,史稱”建文新政“。但不管怎麼說,他繼位的時候也只有21歲,一方面治理國家的各方面經驗是不具備的,另一方面從資歷的角度來說,很多的文臣武將面對一個剛成年的君主,嘴上不會說什麼,心裡也不會怎樣懼怕他的。特別是朱允炆的爺爺的統治風格大家都已經習慣,突然變成一個年青人溫和的統治,人人都有鬆口氣的意思,治理國家方面也有太多的不適應。第三個方面,因為以上的原因,允炆個人在性格脾氣上,也缺乏一種帝王氣慨,遇事沒有主見,左右搖擺不定,喪失了許多有利的機會,最終釀成”靖難之役“。
人才方面的缺失。一方面齊泰和黃子澄我們要認識到他們二人的過人之處,但同時也不得不面對一個人才缺乏的現實。太祖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兒孫創造好的統治環境,把開國的功臣徹底地清算了一遍。這些個老將能戰善治,朱元璋認為他們也是將來兒孫統治的主要障礙,經過清算,治理國家的人才出現了斷層,想用到人才時才知道,很難找到了。
作為齊泰和黃子澄來說。不是說這兩個不行,而是各有優長,卻相互掣肘,形成內耗。黃子澄對於朝廷的忠心是天地可鑑,絕無二心,但同時,受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制約,毫無從政歷練,前半生進步發展順利,直接做了允炆帝的老師。和允炆帝一樣,富有理想,性格溫和,追求完美,對於問題的處理僅限於紙上談兵,甚至有點書呆子的特點。而齊泰是對經書學有大成的學者,精於禮和兵法,是兵部尚書。兩個人都很有水平,但性格不同,政見不一,又缺乏大局觀,不能相互包容,形成內耗,最終導致”靖難之役“,朱允炆失去皇位。
-
11 # 咕嘟趣話
“靖難”打的旗號就是幫助朱允炆除掉“奸臣”齊泰和黃子澄,這兩人不但被凌遲處死,還禍及家人。比如說,齊泰的姐姐和兩個外甥的媳婦,黃子澄的妹妹四個女人,每天有20個漢子守著。但幸運的是,齊泰和黃子澄兩族並沒有被真正的“誅九族”。
齊泰和這兩人之中,無疑黃子澄對朱允炆的影響更大,身為東宮伴讀,被朱允炆尊稱為黃先生的黃子澄可以說在“削藩”中起到了最主要的推波助瀾作用。
皇太孫朱允炆問黃子澄,“藩王叔叔們個個都擁有重兵,如果有什麼變端,該怎麼辦呀?”
黃子澄回答說,“諸王僅有護兵,只能自守,倘若有變,可以以六師監之,誰能抵擋?漢朝七國不可謂不強,最後還是滅亡了。大小強弱之勢不同,而順逆之理更相異啊!”
建文帝時期,各地藩王確實是有擁兵自重的情況,但即使是實力最雄厚的燕王朱棣也沒有單獨對抗朝廷的實力。針對最危險的燕王朱棣,齊泰建議先除之而後快,但黃子澄不同意,認為應當先削其他功勞不及燕王且師出有名的藩王,最後才對燕王朱棣下手。
朱允炆採用了黃子澄的建議,為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爭取到了大量的時間。很難說,如果建文帝不削藩,燕王朱棣就不會造反,但削藩無疑加快了燕王朱棣造反的節奏,建文帝的削藩,讓寧王與燕王站在了一起,並最終引發了靖難之役。
但如果把引發“靖難之變”的原因歸咎到齊泰和黃子澄身上,又最終怪到“一世英明”朱元璋的頭上,認為靖難是朱元璋為朱允炆選錯輔政大臣的原因,就很令人發笑了。
如果燕王朱棣沒有反意,朱允炆也不會這麼著急想要削藩,如果朱棣沒有不臣之心,在朱允炆削藩之際也不會奮起反抗。歸根結底,“靖難之變”最核心的驅動力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燕王朱棣有不臣之心。
朱棣自小就跟父親朱元璋在軍中長大,他相貌奇偉,聰慧過人,在眾多兄弟中表現得十分出色,朱元璋經常在朝臣面前誇朱棣最像自己。
朱棣10歲時就被封為燕王,封地北平,而鎮守北平的是明朝第一開國功臣徐達,後來朱棣又娶了徐達的長女為燕王妃。朱棣自己也是長年馳騁沙場,戰功無數。
由此可見,朱棣不但能力超群,更是深受朱元璋的寵愛,但他的出身就決定他與皇位無緣:朱棣的母親並非馬皇后,生母只是一個普通的嬪妃,另外他前面還有3個哥哥。
隨著太子朱標的病故,二哥秦王和三哥晉王相繼去世,朱棣終於有機會進入繼承人系列,朱元璋也有意立朱棣為太子,可惜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對。最後,朱元璋只好立太子朱標的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元璋深知朱允炆性格柔弱,為了給太孫掃清障礙,保住朱家的江山,把開國元勳該殺的都給殺了。但是如此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卻沒有對藩王下手,究竟是他沒想到,還是他有意為之?
回覆列表
黃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會試第一名(會元)與殿試第三名(探花),憑此而被選為太子朱標的東宮伴讀。黃子澄優秀的考試成績得到了太子朱標的敬重,年幼的建文帝更是視其為偶像。黃子澄當東宮伴讀的時候,齊泰是朱元璋直轄的朝廷官員,其他建文大臣當時的情況也都差不多。從東宮時便陪在太孫朱允炆身邊的建文重臣只有黃子澄。正因如此,建文帝對黃子澄的信任和重用超過齊泰、方孝孺這些登基後才效忠的大臣。每當黃子澄與齊泰、方孝孺等人產生分歧後,建文帝總是支援黃子澄並幾乎無視黃子澄犯下的錯誤。
這兩位雖說都力主削藩,但是在行為上並不是絕對的一致,是有必要分開說一下的。咱們首先來說一下,我認為還不是那麼“愚蠢”的齊泰。齊泰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就因為工作認真而得到朱元璋的重視,在朱元璋臨終的時候更是被招去接受顧命,輔佐朱允炆主持朝政,大有“託孤”之感,看似是朱元璋深為倚重齊泰,其實也是因為朱元璋大肆屠殺開國功臣,導致晚年無能臣可用的無奈之舉。而齊泰算是第一個力勸朱允炆削藩的重臣,奈何他在明知道最有反心是燕王朱棣的情況下,卻偏偏建議朱允炆先清除別的勢力弱的藩王,最後清算朱棣。這一決策性的失誤,直接導致了朱棣有了充足的時間養精蓄銳,積攢兵力,為後來的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