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蜂部落

    一、傳統木桶養蜂如何進行人工分蜂?

    第二:準備新桶。新桶最好選擇舊的,如果是新的蜂桶,最好選擇浸蠟的,或者將蜂桶中的異味去除乾淨,避免分蜂后蜜蜂因為蜂桶中有異味而逃離,對我們的養殖造成損失。當我們準備好蜂桶以後,可以從原來的蜂桶中取出一部分巢脾放到新的蜂桶中,這時我們就可以透過介王或者引入成熟王臺的方法向新蜂桶內引入蜂王,在所有工作完成以後就關閉巢門,到第二天的時候觀察引入的蜂王是否被工蜂接受,如果接受了,說明我們的分蜂已經成功。

    第三:注意事項,我們在分蜂的時候要注意保持強群分蜂,要有足夠的子脾,其實如果我們分出來的蜜蜂數量夠多,就算一部分工蜂回到了原來的蜂桶,子脾中不斷產生新的工蜂的情況下,這樣的無王群是很容易出現急造王臺的,所以我們也要注意檢查蜂群中是不是出現了急造王臺,雖說很多養蜂的人有使用急造王臺的習慣,但是畢竟急造王臺從大體上來說存在弊端的可能性很多,所以如果我們能夠人造王臺最好就進行人造。

    二、活框飼養如何進行人工分蜂?

    關於我們進行的活框飼養的分蜂,我們需要知道,分蜂的目的,是擴大蜂群還是因為產生分蜂熱之後進行的人工分蜂。

    第一:平均分蜂法

    我們的平均分蜂比較有計劃性,也就是說我們是有目的的進行的,一般是在蜜源即將到來之前進行的一種蜂群數量擴大模式。如果我們當地的大蜜源期很快就要到來,一般我們在大蜜源期到來之前的一個半月開始進行平均分蜂。

    第二:不平均分蜂法

    方法是從發生分蜂熱的蜂群提兩到三脾封蓋子脾和一張蜜蜂脾帶老王放到另一個新的蜂箱中,最好中間能夠隔離一定的距離,例如有建築物隔開。帶走的蜂群巢門可以使用青草之類的堵住,然後讓蜜蜂慢慢咬開,然後對原來的蜂群進行處理,將多餘的王臺去除,留下一個好的王臺,當然這時候我們也可以引入產卵王或者我們培育的人工王臺。

    上面我們還沒有說到這兩個蜂群哪個蜂群多,實際上,這裡面是分走的蜂群數量要多,因為蜜蜂分走以後部分蜜蜂會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我們要注意觀察分走的蜂群,如果發現分走的蜂群蜜蜂數量大量減少,可以透過向分走的蜂群中補充封蓋子脾的方式來彌補。希望對您有幫助。

  • 2 # 勇哥桶養土蜂

    直接找到蜂王掐死,過5天在檢視蜂群,把早封蓋的,短小的臺摘除,留兩個大 直的王臺,分成兩群,一群一個王臺,蜂 脾平均分,在一天移動50釐米。如果交尾失敗,在合群。

  • 3 # 追花精靈

    科學的人工分蜂,那就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分蜂,既要有利於蜂群發展,也要考慮收益。

    人工分蜂的目的是發展蜂群 ,但是不能急著增加蜂群而不考慮適不適合分蜂。要明白分蜂的最佳時間

    一,要有足夠的蜂數。

    分出的蜂群要有一兩脾以上的足蜂,還得有蜜粉,這樣新蜂群才能正常發展。所以如果你只有稀疏兩三脾的蜂,本來蜂就不足,再去分蜂就會讓蜂難以發展,兩群蜂還不如一群蜂發展好。

    二,要在適宜繁蜂的季節分蜂。

    分出的蜂群太弱小如果氣候條件不好,蜜粉不足,人工無論怎樣精心管理都是不能發展好的。必須在蜜粉充足氣候適宜時考慮分蜂。蜂發展快不是靠蜂群多蜂王多,要讓蜂群有適宜的繁蜂條件才能繁蜂快,蜂數,氣候條件,蜜粉充足,缺一不可。

    三,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分蜂。

    平時不在蜜源期,可以用平均分蜂法,把蜂群一分為二,各帶一半子脾和蜜粉,這樣蜂群不會太弱,很容易發展起來。如果飼料不足,適當進行獎勵飼餵,一個月左右就會變成強群。

    但是,如果是蜜源期來了,是繁蜂的好時候,但把強群分成幾個弱群,就會影響收益了。只有強群才有收益,錯過了花期蜂多了也沒有用啊!

    所以,蜜源期來臨時分蜂,我們不能把蜂群一分為二,只能提一兩張子脾和蜜粉脾,有一兩脾蜂就可以了,別把主群分弱了。

    四,利用分蜂飛逃的蜂群。

    蜂群繁盛期有可能發生分蜂飛逃的事情,只要能收蜂回來,這也是發展蜂群的好時候。飛逃的蜂都是青壯蜂,勞動力強,只要給足蜜粉,就會大量產子,發展迅速。

    收回的逃蜂儘量別合併在原箱群,逃蜂一旦出巢就不會再認本蜂群了,強行再併入可能會給蜂群帶來麻煩。

    所以明白了嗎?科學分蜂一定要選擇時機 要在氣候適宜,蜜粉充足,蜂數足夠時再分蜂。無大的蜜源花就用平均分蜂法,蜜源期來臨就別把強群分弱,要充分利用分蜂飛逃蜂。

  • 4 # 大山裡的新農人

    具體是活筐飼養或是土養,活筐人工分蜂簡單,準備好王臺後(新手最好遠距離分蜂,相距兩公里以上)白天扣王,晚上把蜂脾按計劃提到新蜂箱,老王連同一起分走,連夜運到兩公里外按置好,第二天在把原群介入王臺。(扣王主要是便於晚上提脾時不再找蜂王)

  • 5 # _牽魂

    什麼是人工分蜂

    人工分蜂又稱為人工分群,是指人工繁殖蜂群,增加蜂群數量,擴大蜂群生產規模的重要措施。一般是從蜂群裡提出一部分子脾和蜜蜂,放在一隻新蜂箱內,誘入一個成熟王臺或新蜂王。人工分蜂可以很好的控制蜂群的分蜂熱,制止蜂群自然分蜂,避免蜂群因分蜂而飛逃大量蜜蜂造成損失。

    人工分蜂的方法

    人工分蜂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均等分蜂法、不均等分蜂法、混合分蜂法等,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三種分蜂的方法吧。

    1、均等分蜂法

    挑選蜂場內的強群進行分蜂,將一箱蜂群的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為2箱,一箱帶有原蜂王,另外一箱誘入新的產卵蜂王,然後將二蜂箱的位置按原蜂箱所在地分別放在兩側,距離在20cm至30cm左右,等傍晚,採集蜂回巢時,不見原來位置的蜂箱,則會分別飛向左右二方的蜂箱,若發現一箱蜂多、一箱蜂少,則把峰少的蜂箱像原來蜂箱位置移近點,這樣後面的蜜蜂數目就會均等了。

    2、不均等分蜂法

    如果大家在分蜂的過程中出現了分蜂熱的情況,那麼就可以採用這種不均等分蜂法進麼分蜂。這種分蜂方法就是把原有的蜂群分成一強一弱兩個不同的蜂群。不均等分蜂方法在操作時,可以先取出原有蜂箱中的三個蜂脾,然後與蜂王一起移入到新的蜂箱之中,再把這個新蜂箱放在距離原來蜂群距離相對較遠的地方。而留在舊蜂箱中的蜂群,就是弱群,大家可以其留一個質量比較好的王臺,然後誘入新的產卵王,再加以培育就可以形成的一個新的蜂群了

    3、混合分蜂法

    從多個蜂群內各抽出二框帶有幼蜂的封蓋子脾,混合組成新的分蜂群。為新的分蜂群誘入產卵蜂王;亦或是在春末夏初,當蜂群發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時,每隔6-7日從這樣的蜂群提出1框帶蜂封蓋子脾,混合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期15日左右,停止從10框群提出於脾,以便它們在大流蜜期開始時,能發展到15-18框蜂的強群。

    人工分蜂的條件

    人工分蜂不是任何時間段都能進行分蜂的,如若無計劃的進行人工分蜂,勢必會造成蜂群變為弱群,沒有生產能力,這是養蜂人應當避免的。我們在進行人工分蜂時,應考慮當時當地的蜜源是否充足、外界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天氣如何,陰雨天也不適合人工分蜂。

  • 6 # 閩南蜂哥

    一.原地人工分蜂方法

    這個方法是養蜂人慣用的方法,也是最常見的方法。首先在原群旁邊,放一個空蜂箱,然後巢門開相同方向,再將蜂群一分為二,老蜂王分出來,原群留下成熟王臺。老蜂王群也可以將蜂王關起來,同時介入一個成熟王臺,這樣就變成兩群交尾群,從而提高一倍的交尾成功率。分完以後把原群移開半個箱位,注意觀察回來的蜜蜂有沒有分別進入兩個蜂箱,這樣先讓蜂群熟悉一天,第二天如果發現哪一箱進蜂少,就將另外一箱移開一點,讓回來的蜜蜂更平均一些,然後每天同時移開半米的距離,幾天後就成了獨立的蜂群了。

  • 7 # 農事齋

    在我們大興安嶺地區,每年四月初結束整個越冬期,開始進入春繁階段,一年之中只有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一個胡枝子大流蜜期,十月中旬又開始進入新一輪越冬期。

    雖然說整個繁殖採蜜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如果當年以繁殖蜂群為主,一般一群蜜蜂可以繁殖出來兩箱蜜蜂,越冬的時候三箱蜜蜂都可以保證五框蜂以上。如果以採蜜為主,一群蜜蜂當年可以分成兩箱蜜蜂,當年都可以投入採集蜂蜜當中,收穫蜂產品的同時,還可以出售一些蜂群獲得更多的收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看了一下各位老師的回答,只有一位老師提到了混合分蜂的方法,其他老師的也不能說錯,但是所提到的方法侷限性很大,並不適合所有的地區。像在我們這裡使用一分為二的方法是大忌,主要是因為我們這裡繁殖的時間非常短。如果採取了這種方法,蜂群蜜蜂數量大量削弱,蜜蜂要恢復到之前的狀況,需要很長的時間。這種分蜂方法在採蜜季節,兩群都不會有什麼收穫,就算是你不採蜜,後期想達到一比二分蜂基本上也沒有可能性。

    所以在本地區人工分蜂,必須使用混合分蜂的方法,也就是說從強群中,提出一至兩塊攜帶蜜蜂的封蓋子脾,一般三到四群蜜蜂提脾後合併成一箱。這樣對原群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由於蜜蜂的數量多,蜂王的產卵面積大,繁殖的速度非常的快,會在短期之內恢復群勢。後期可再提脾繼續分蜂,而分出來的蜜蜂,也會進入快速繁殖期,在蜜期的時候完全可以投入生產當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併蜂群的時候,必須噴酒水混合物,或其它氣味比較濃郁的液體,打破蜂群原有的氣味,避免出現打鬥現象。在蜂群合併完後,可以直接投入一隻產卵王或處女王,投入的時候,同樣是需要噴灑酒水混合物,以便於蜂王和蜜蜂身上的氣味統一,避免出現圍王情況。

    在上面看到一些老師講的分蜂的時候,說的小心翼翼,其實我個人認為完全沒有那個必要,大家所擔心的無非就是怕分出去的蜜蜂再飛回原群。其實這個擔心完全是多餘,在這裡我也再次強調一下,短距離內移動蜜蜂不會出現蜜蜂找不到蜂箱的現象,在你混合分蜂后有新王的情況下,工蜂也不會再飛回原蜂巢。由於之前提到過,在分蜂的過程中會噴灑酒水混合物,如果蜜蜂飛回原蜂巢,就會被認定為入侵者後果只有死路一條。

    這個說法可能很多人都認為非常的可笑,但我只想說,沒有真正的實際操作過,你就沒有發言權,不要總是什麼都聽別人說。如果你是養蜂人,可以按照我所說的方法去操作一下試試,真的出現損失這個錢我來賠。

    蜜蜂只認氣味,不認蜂王不認蜜蜂,在你合入新群后,原有的氣味已經改變,蜜蜂飛出後,會重新根據自己的蜂箱做定位,飛回來的時候不會有任何的迷路現象,它能夠準確判斷出那一個蜂群是自己的巢穴。只有那些在外出採集過程中移動的蜂群,才會產生原地結團的現象。如果你是蜂農不信可以做一個小實驗,在夜間將封群搬離10米外,看看第二天如果有原地大量結團的情況算我輸。(本文所講為意蜂品種)

  • 8 # 蜂友會

    養蜂人預留蜂群內“自然王臺”,使用“隔離板”將蜂群變成“一箱雙群”的方法

    春季外界氣溫較高,蜜源豐富,蜂群容易出現“分蜂熱”的情況,養蜂人在檢查蜂群的時候,如果,這時蜂群內的蜂巢脾上出現多個“自然王臺”,養蜂人可以預留1個日齡較大的優質蜂王臺,將蜂巢脾上多餘的蜂王臺剷除乾淨,減少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出現。同時,養蜂人可以開始對蜂群進行加“隔離板”的工作,將蜂王臺和老蜂王隔開,讓蜂群變成“一箱雙群”。養蜂人給蜂群加“隔離板”的方法,減少對蜂群的影響

    一、蜂王臺封蓋後5天~6天的時候,這時蜂群容易出現“自然分蜂”,養蜂人可以蜂王臺封蓋4天左右的時候,對蜂群進行加“隔離板”的工作。

    二、養蜂人在給蜂群加“隔離板”的時候,檢查老蜂王和蜂王臺是否在同一框蜂巢脾上,當蜂王臺所在蜂巢脾上沒有老蜂王的時候,這時可以開始對蜂群進行加“隔離板”的工作。

    三、養蜂人可以挑選剛剛封蓋1天~2天左右的“封蓋子脾”,提入蜂王臺所在的蜂群,可以給新蜂王“預留”空巢房。

    四、蜂箱內“一箱兩群”,由於春季晝夜溫差較大,養蜂人在蜂箱內空餘空間填充稻草,對蜂群進行“促繁保溫”的工作,有利於蜂群繁殖發展。

    養蜂人對蜂群進行加“隔離板”工作之後,蜂王臺內的新蜂王羽化出房需要4天左右的時間,新蜂王到交尾成功需要7天~10天左右的時間,所以,這11天~14天左右的時間,蜂群內新蜂王不產卵,同時,封蓋子脾內羽化出房最多12天左右的時間,這時蜂巢脾上新蜂已經羽化出房,新蜂王交尾成功開始產卵。所以,養蜂人提入“封蓋子脾”,可以給新蜂王“預留”空巢房進行產卵,有利於蜂群的繁殖發展。

  • 9 # 沒人懂2

    利用王臺分蜂 利用王臺分蜂是人工分蜂最簡單的方法,在進行人工分蜂時先將一半的工蜂及子脾提到新蜂箱中,然後將蜂王移到新蜂群中,而原群中留一個或介入一個成熟的王臺(封蓋5~6左右),分蜂完成後將新蜂箱移到離原蜂群...

    2.

    介入蜂王分蜂 利用蜂王分蜂是人工分蜂最有效的方法,在進行人工分蜂時先從原蜂群中提1~2脾封蓋子脾及有角蜜的巢脾到新蜂箱中,然後再...

    3.

    急造王臺分蜂 人工分蜂時很多時候並沒有王臺和蜂王,但又急需要擴大蜂群的數量,此時唯一的

  • 10 # 愛如指間沙220

    2.就地分群的方法:在脾多的群分出1-2脾組建交尾群,也可以提1-2脾分出老王,主要存在回蜂問題,操作時先把新箱和老箱並排放好,巢門同向開,調整到兩個箱的巢門在距老箱原巢門左右差不多等距的地方,然後提出分出的脾到新箱,你需要哪一箱的蜂量多點,就把那一箱擺放離原巢門近一點,分出組建的交尾群,半天后可以介入王臺。

    經過1-2天調整,蜂群安定下來之後,就可以逐漸把兩箱分開了,每天只能橫向移動50公分。

    3.同箱分蜂法:就是把一個箱用大隔板隔成兩部分,一邊養一群,分蜂的時候可以採用,優點是方便操作,可以暫時解決箱子不夠問題,處王交尾失敗抽掉隔板,就可以把兩邊的蜂又合起來成一群,缺點是處王交尾容易入錯巢門。

    操作方法是先用大隔板把箱隔死成兩部分,兩邊的蜂要互不相通,開兩個巢門,提部分脾到另外一邊,組織成交尾群,蓋上覆布,讓兩邊蜂不能透過隔板上面(半天后可以介入王臺),比如你原來開的左側的巢門,現在把箱往左移動,讓原巢門位置處在現在的左右兩個巢門之間,和前面的原理相同,哪個巢門離原巢門位置近,哪邊的蜂就會多些。

  • 11 # 皖北財經與民風

    人工分蜂是我們在蜜蜂養殖過程中,蜂群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用來擴大蜂群規模的常用方法。人工分蜂根據蜂場地理位置以及地理環境,養蜂人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於是出現了有的需要在原地分蜂,有的需要分到蜂箱的其它地方,有的需要分到距離蜂場很遠的地方,網路上的分蜂方法多種多樣,如果我們一種一種的去學,比較浪費時間,也不容易記住。如果我們能夠知道人工分蜂的核心問題,圍繞核心問題來進行分蜂的話,實際上並不需要學習多少方法,自己就可以創造適合自己的分蜂規則。那麼人工分蜂的核心因素有哪些呢?今天蜂部落就來向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第一:預防回蜂。這是在人工分蜂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也就是在分蜂后蜜蜂飛回原巢,那麼我們就要想辦法不讓蜜蜂飛回原巢,或者說就算蜜蜂飛回原巢了分出來的蜂群中蜜蜂也會有很多,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簡單說就是要保證分出的蜂群中有足夠的蜜蜂,蜜蜂少了容易變成弱群,弱群的抵抗能力差,很難飼養。

    對於成年工蜂而言,成年工蜂擁有記憶,如果在沒有任何處理的情況下進行分蜂,成年工蜂大多飛回原巢,造成新分蜂群的蜜蜂數量大量減少,成為弱群。所以對於我們的新分蜂群而言,主要是要選擇沒有記憶的工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幼蟲脾與封蓋子脾,這些蜜蜂由於沒有出房,羽化出房後就只認新的蜂箱,這是較為簡單的辦法。

    第二:擾亂蜜蜂記憶。可以這麼說,人工分蜂解決了回蜂問題基本上就分蜂成功了。但是可能我們蜂群在分蜂的時候蜜蜂幼蟲和封蓋子脾數量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擾亂成年工蜂的記憶,讓它們留在新的蜂箱。所以這裡我們可以透過地理環境的變化和時間差來進行擾亂。例如我們從原地分到較遠的地方,可以選擇先將分蜂群關閉在黑暗的室內幾個小時,時間定在傍晚,在夜黑的時候將蜂箱搬出來放到距離原群比較遠的地方,中間最好有高大的建築物作為阻擋,開啟巢門,使用青草之類的塞住巢門。

    透過這樣的處理,蜜蜂經過了幾個小時的黑暗,有經過了一個黑夜,到了第二天出來採蜜的時候要經過掙扎才能走出巢門,這個蜜蜂造成了一定的環境影響和時間差,蜜蜂的記憶會受到很大影響,在出巢後由於環境變化太大,往往會進行新的認巢試飛,以現在的蜂巢為自己的家。

    第三:保證新分蜂群蜜蜂數量充足。由於新分蜂群更換了位置,大量的蜜蜂回到原巢,我們只要保證分出來的蜂群蜜蜂充足即可,一旦發現新分蜂群蜜蜂數量減少,可以透過補充封蓋子脾的方式來增加蜂量。

    其實總結下來人工分蜂想要解決的問題是非常簡單的,一個目的就是要保證新分出來的蜂群蜜蜂數量充足,其它所有問題都圍繞這個問題來解決。總結下來分蜂的核心問題無非就是預防回蜂、擾亂蜜蜂記憶、保證新分蜂群數量充足,只要圍繞這幾個核心問題來進行分蜂,就算還是新手也能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分蜂方法,以上就是蜂部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關於蜜蜂人工分蜂的幾個核心問題,僅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探討,如有不妥,歡迎指正批評。

  • 12 # 小謝504825

    自然分蜂

    分蜂是蜜蜂群體自然增殖的惟一方式,對蜜蜂種群的繁榮意義重大。分蜂活動可使蜂群數量增加和分佈區域擴大,促進蜜蜂種群繁榮。但是,分蜂對養蜂生產則影響很大。在分蜂的準備期間蜂群呈"怠工"狀態,減少採集、造脾和育蟲,限制蜂王產卵,蜂群的這種"怠工":狀態在蜂學術語中稱為分蜂熱。如果分蜂發生,將使原群的群勢損失一半以上,所以,控制分蜂熱成為蜜蜂飼養管理中的關鍵技術之一。深入瞭解蜂群的分蜂行為,掌握促使分蜂的因素和分蜂機制,對抑制分蜂熱、避免發生分蜂是十分重要的。

    分蜂的時間

    分蜂一般在春季發生。蜂王率領蜂群2/3的成員遷移,將王位讓給另一隻蜜蜂。在偵察蜂外出尋找合適的築巢地點時,分蜂的蜂群在原來的蜂巢附近休息。此時的蜜蜂決不會發動攻擊,因為它們離巢時有充分準備,個個口含蜂蜜。

    分蜂前準備

    分蜂的準備過程順次包括造雄蜂房、培育雄蜂、造王臺、蜂王在臺基內產卵、培育蜂王等。蜂巢內出現分蜂臺基後,工蜂逼迫蜂王到臺基中產卵,並開始減少對蜂王的哺育,以使蜂王的腹部收縮,蜂王產卵逐漸減少。分蜂王臺封蓋前後,工蜂停止對蜂王提供王漿,蜂王腹部進一步收縮,以適應分蜂時飛翔的需要;工蜂減少出勤,停止造脾,許多工蜂聚集在巢內的空處、巢脾的上角。若工蜂在巢門前大量集結,呈掛"垂髯",則分蜂將在近期發生。 、

    從造雄蜂房到出現王臺的時間不等,可能與蜂種、季節等因素有關,據劉熾松等在廣東對中蜂的觀察,大約需8~13 d,楊冠煌等觀察北京中蜂從造雄蜂房到臺基中產卵大約36~50 d。王臺中出現卵後,蜂王的產卵量突然下降。楊冠煌等對北京和福州兩地中蜂觀察,蜂群中出現具卵臺基後,蜂王產卵量分別平均下降49%和56%。分蜂通常發生在新王出臺前,多在王臺封蓋後的2~5 d,個別蜂群早的可在王臺封蓋前2 d,遲的可在王臺封蓋後的7 d。非正常情況下,分蜂能提前或推遲發生。如在人為長期採取毀臺的干擾下,蜂王在分蜂臺內產下卵後就可能發生分蜂;因下雨等外界環境不適合分蜂時,工蜂將成熟的王臺毀除,以延遲分蜂。

    在蜜蜂飼養管理中,可根據分蜂過程的發展階段預測分蜂。造雄蜂房和培育

    雄蜂是分蜂的早期預報,預示分蜂的準備活動已開始。出現分蜂王臺是分蜂的中期預報,蜂群即將出現分蜂熱。以上現象還不能準確地預計分蜂發生的時間,氣候變化、蜜粉源的豐富度、群勢的發展速度及蜂群的管理方式和水平,都會影響分蜂的程序。分蜂王臺中出現卵,則是分蜂的近期預報。蜂王產卵已開始下降,隨即就會出現工蜂怠工,一般情況下分蜂將在半個月內發生。蜂群中出現封蓋王臺,則是分蜂的緊急預報,分蜂將在一週內發生。

    分蜂行為

    分蜂多發生在晴暖天氣的7時至16時,最多發生在11時到15時。陰雨天很少發生分蜂,久雨初晴往往發生分蜂比較集中,悶熱的天氣易促使分蜂。

    分蜂當日早晨,蜜蜂極少出巢採集,相當多的工蜂聚集在蜂箱前壁外側和巢門踏板下。分蜂前所有參加分蜂的工蜂,蜜囊中都吸滿蜂蜜。由於吸飽蜂蜜的工蜂,腹部彎曲不便,不能使用螫刺,所以剛開始分蜂的工蜂性情溫馴。分蜂開始時,巢外有少數工蜂在巢前低空飛繞,隨後飛繞的蜜蜂逐漸增多;巢內部分蜜蜂開始跳"呼呼舞",促使整個蜂群在巢內騷動起來。幾分鐘後,大量蜜蜂從巢門湧出,蜂王也隨分蜂的工蜂出巢。參加分蜂的蜜蜂先在蜂場上空飛繞,然後在附近選擇樹幹或其他有一定高度的附著物(如房沿下、木樁等)結團。當蜂王進人分蜂團後,飛繞的工蜂快速落到蜂團上。穩定結團後,蜂團下方中央常內陷成空洞以利 於通氣。如果分蜂團中無王.結團的工蜂將飛散,從新尋找有蜂王的蜂團集結,或散團飛歸原巢。利用這一特性,可在分蜂季節採取老蜂王剪翅措施,以防發生分蜂造成蜜蜂飛失。

    蜂團常穩定於原地2~3 h,養蜂人應抓住此時機收捕分蜂團。此後部分偵察蜂離團尋找新巢址,然後飛回蜂團舞蹈以指示新巢方位,吸引更多的偵察蜂前去察看。當有足夠多的工蜂舞蹈指示同一方位後,蜂團散開,新分群飛向新巢。途中蜜蜂打圈呈集團向前飛行,高度約3~5 m,速度與人慢跑差不多。分蜂團起飛後,常有養蜂人手提收蜂籠跑步追趕。

    自然分出群到達新巢時,偵察蜂先落在新巢門前舉腹扇風,招引蜜蜂入巢。進巢後蜜蜂便開始在巢內團集造脾、出巢進行認巢飛翔和採集粉蜜,守衛蜂電在巢門前沒崗。哺育蜂開始積極飼餵蜂王,蜂王卵巢重新發育,不久便大量產卵。蜂群的活動很快恢復正常。

    分蜂次數與蜜蜂的群勢和蜂種有關,多數蜂群只分蜂一次。分蜂發生後不久,原群王臺中第一個處女王出臺。一般情況下,出臺後的處女王積極尋找並破壞王臺,蜂群的分蜂即告結束;但是,如果蜂群的分蜂熱仍很強烈,工蜂就會保護王臺,不讓處女王接近,同時逼迫處女王出巢再次進行分蜂。第二次分蜂常附帶很多雄蜂。因處女王比老蜂王活躍,所以處女王分蜂團往往結團較高。第二次分蜂的分出群有時會在結團前因處女王返回原巢而暫時終止,參與分蜂的工蜂返巢後再度逼迫處女王分蜂。東方蜜蜂的分蜂性比西方蜜蜂強,西方蜜蜂往往只分蜂一次。

    促使分蜂的因素

    促使分蜂的因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和蜂群因素。環境因素是分蜂的外因,包括外界環境因素和巢內環境因素;蜂群因素是分蜂的內因,包括蜜蜂群勢、蜂王狀態、卵蟲數量、哺育蜂數量等。此外分蜂還與季節有一定的關係。

    1.環境因素

    促使分蜂的外界環境因素主要是蜜粉源條件和氣候條件。較豐富的蜜粉源為蜜蜂的群勢發展和分蜂后的蜂群生存提供了物質條件,所以分蜂均發生在蜜粉源較充足,蜜蜂群勢增長的季節。悶熱的氣候可使分蜂熱增強,促成分蜂提前發生。

    巢內環境方面,蜂巢擁擠、通風不良、巢溫過高、粉蜜充塞壓縮子脾、供蜂王產卵的巢房不足、缺乏造脾餘地等,都能加劇分蜂熱程度。

    2.蜂群因素

    強盛的群勢是分蜂的前提,這是蜜蜂與環境適應的結果,因為弱群分蜂后的分出群和原群生活力減弱。蜂王狀態、卵蟲數量、哺育蜂數量是影響分蜂熱相互關聯的因素。新蜂王控制分蜂能力比老蜂王強,因為新蜂王產生並釋放的蜂王物質較多。新蜂王產卵力強,使蜂群中有更多幼蟲,減少或避免蜂群哺育力過剩。由於幼蟲少、哺育蜂多,產生蜂群哺育力過剩,是導致分蜂的重要因素。

    3.季節因素

    分蜂熱程度與季節有關,分蜂季節蜂群普遍發生分蜂熱,即使群勢不是很強。在雲南昆明,中蜂分蜂的季節僅限於2-4月和8-10月,其他季節即使達到8~10足框的強群也基本不分蜂。長白山中蜂自然分蜂多發生在5月中旬- 6月中旬。

    分蜂機制

  • 13 # 小風笑笑

    1、基礎條件

    雄蜂是分蜂的最基本的條件的之一。蜜蜂要發生自然分蜂都是外界有雄蜂,蜂群才會起自然王臺,所以人工分蜂需要有雄蜂。雄蜂已蜂王交尾成功了,蜂王才會飛回蜂巢內產卵。

    2、外界條件

    外界的溫度不能太低,溫度太低了也不行。溫度太高也不行。陰雨天會影響蜂王出來交尾,蜂王交尾的時間在午後,晴朗無風的午後。

    3、蜂群分蜂的條件

    分蜂的蜜蜂需要至少達到4脾,並且子脾好。太弱的蜂群不能分,分了兩群蜜蜂都變成弱群之後,很難繁殖起來,除非外界花粉蜜源特別好。4脾蜂量帶4脾封蓋子就不一樣,封蓋子一出房,蜂量就能迅速的增加起來。該人工分蜂時分蜂,也不要一味的說一直飼養強群。看季節而定。困難期保持強群。

    採蜜期建議不要分蜂,採蜜期以採蜂蜜為主,這時候是收穫蜂蜜的時候。如果想不採蜂蜜,繁殖擴大養蜂規模也可以。管理期,困難期那肯定是不能分蜂的了。像我這裡,白麵杆花開,主要目的是利用白麵杆大粉源分蜂。度夏期間是換王度夏。冬至也是換王為來年採蜂蜜做準備。各地花粉蜜源,溫度氣候不一樣,做法不一樣。

  • 14 # 兩寶媽的農村生活

    從一個或幾個蜂群中,抽出一些子脾、蜜脾和數框蜜蜂組成一個新蜂群,並介紹進蜂王或王臺,就叫人工分蜂。它是蜂場有計劃的增殖蜂群的有效手段。人工分蜂有一分為二分蜂法和聯合分蜂法及補充交尾群法。

    一分為二分蜂法是將一群蜂按一定比例一分為二。一群為原群,另一群放入一個成熟王臺或一隻產卵王,成為一個新蜂群。具體做法是將一空蜂箱置於原群旁邊,從原群中抽出一定比例的子脾、蜜粉脾和蜜蜂放入空蜂箱中,將原群向另一側移動一箱之距;次日給新群介紹進一個成熟王臺或產卵新蜂王,分群即完畢。此法適應於前一流蜜期結束而後一流蜜期至少還有45天才到來的繁蜂階段。

    聯合分蜂法:是在若干個蜂群中各抽出一二框帶蜂的子脾或蜜粉脾,組成一個新蜂群。一二天後再給新分蜂群介紹進新產卵王或成熟王臺,此法對原群影響較小。分蜂時要注意給新群多抖些幼蜂,以避免老蜂飛回原巢,新群蜂太少。

    補充交尾群法:此法有些類似聯合分蜂法,可在若干個強群中,抽一兩框抖掉老蜂的封蓋子脾,連同幼蜂一起加入交尾群,這樣交尾群很快就能培育成強壯的生產群。這種方法既不影響原群,又增強了新蜂群,多被養蜂者採用

  • 15 # 榮華蜂蜜

    在春季大流蜜期前的超強群起自然王臺封蓋後分蜂最好,提兩三脾蜂和老王到新箱搬到新址放好,王臺留在原箱留四脾蜂以上。

  • 16 # 鄉村三賈

    •第一步:準備好蜂桶 把我們的蜂桶準備好,先經過消毒和去除異味處理。

    •第二步:移動原來的蜂箱 把原來的蜂箱移動到一側,最好距離一米左右,然後把新的蜂箱放在原來蜂箱的位置。這樣有一個好處,外勤蜂回來後可以直接飛進新的蜂群,不至於因為...

    •第三步:取臺 開啟已經產生王臺的蜂箱,把王臺連同巴掌大小的巢脾取下來,然後透過竹...

    •第四步:抖入蜂群 用收蜂籠靠在原來的蜂箱口上,利用蜜蜂的向上習性,透過敲擊蜂箱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咖啡店點什麼比較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