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福興堅哥

    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起來的,作為父母,我們希望自己能更努力探索,使孩子成為一個擁有良好性格、受人歡迎的、富有高情商的人。有了良好性格才可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然而現在有些家長大包大攬,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而另一些家長則完全“放羊”,孩子又容易偏離正確的方向。聰明的父母就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正確的引導,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第一、父母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要從小開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父母就要告訴孩子回家後要先做完作業才可以玩,不能一邊吃東西一邊做作業,要按時起床睡覺,要獨立思考,不要依賴別人等等。從小就告訴孩子,一件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要把它做好,不能半途而廢。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不要隨便打攪他,讓他專心致志。良好習慣的養成越早越好,一旦壞習慣形成了,改起來就非常困難。

      第二、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即使父母,也無權要求他們事事按照你的意願來做,即使你是為了他好。比如:你認為他該睡覺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飯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讓他放下手裡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強加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孩子不但開心、樂觀,還能養成獨立、有主見的性格。

    第三、父母必須忽視孩子的無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無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無法滿足時,如果他哭鬧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滿足他嗎?恰恰相反。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滿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協。否則只會使同樣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當你對孩子說"不行"、"不能做"時,孩子往往不會馬上放棄他的行動,他會一邊看著你,一邊繼續試探你是否真的不讓他做。這時,你應該堅決地走過去,把孩子抱開,讓他做別的事;而不是繼續坐在那裡,重複說著"不行",持續與孩子的較量。孩子從你堅決的態度上,可以知道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第四、父母需要適當地給孩子一點權力

    有時,孩子會對某件事很感興趣,你不讓他做,他也執拗地一定要做。這時不妨給孩子一點選擇的權力。比如家裡有兩排落地書櫥,孩子對裡面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一再要開啟書櫥,翻出裡面的書。然而父母不想孩子養成到處亂翻的習慣,又不想扼殺他們的探究欲。怎麼辦?這時候父母不妨告訴孩子亂翻書不好,萬一他實在要開啟的話,就建議他:拿一樣東西,拿好就把書櫥關上。這樣孩子不僅會開啟書櫥,挑選一樣東西,然而把櫥門關上;而且東西玩好後,他還會開啟櫥門,把東西放回去。

      第五、父母要引導孩子開動腦筋,自己解決問題。

      第六、父母對待孩子要有耐心

      第七、父母需要做到言出必行

    你也許會認為:孩子小,偶爾騙騙他沒關係。其實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後也被他騙。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爸爸或媽媽不會騙他,而且說到做到。這一點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獲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樹立父母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僥倖而無理取鬧。

    第八、父母讓孩子學會了解他人的感受,替他人著想

    一個不瞭解別人感受的人,是很難體諒別人的。雖然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苦和不如意,這些你或許不想讓孩子過早知道。但讓孩子瞭解父母的感受,體諒父母的辛苦,對孩子卻是不無益處的。所以,父母會讓孩子知道抱著他自己有多累,讓他自己走;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打別人,別人會很痛,想打別人先打自己試試看;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在生病時,教會孩子必須堅強起來,承受疾病帶來的不適,而不是無休止地折磨大人……

      第九、父母要讓孩子承擔一點責任

      看到這個小標題,你或許會跳起來,這麼小的孩子你讓他承擔什麼責任?其實,孩子的責任感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應該從對自己做的事承擔責任開始,樹立起責任意識。樂樂時常會把一大堆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我會讓他和我一起收拾玩具,或者引導他自己收拾。他掉落的東西我讓他自己撿起來,他摔倒後我讓他自己爬起來。凡是他能做的事情,我都讓他自己做。

      第十、父母要讓孩子學會選擇。

      家長雖然經驗豐富,但不要代替孩子進行選擇,而要引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自己去選擇。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我們會教他方法。當他懂得選擇的時候,我們就告訴他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比如,參加什麼課外活動,選什麼中學、上什麼大學、選什麼專業,家長可以幫他搜尋一些相關資料,並分析各種利弊,但由他自己來做最終的決定。要從小讓他想明白為什麼學習,這樣才會有向前的動力。

  • 2 # 王培

    如題,每個人都有發脾氣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孩子的發展階段還沒學會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緒,孩子往往表現出來更多的就是情緒和行為問題,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妨我們考慮以下幾種方式:

    父母先學會控制自我情緒

    面對孩子的“壞脾氣”,嗷嗷不停地嚎哭,有些父母不由得升起一股無名火,內心煩躁,開始大聲呵斥孩子,你會發現成人與孩子的對峙中,情緒只會惡化,用父母的威嚴壓制住孩子的脾氣也不會根本改變孩子情緒的調解能力。最好的方式是冷靜處理,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當下的情緒,等待孩子情緒稍微平復下再來溝通。另外,我們可以在家裡的環境下,跟孩子約定,設立一個共同認可的情緒暫停區,誰有壞情緒,就去暫停區冷靜下,等情緒可以控制些了,再來彼此溝通。

    學會傾聽

    孩子發脾氣了,作為成年人是否真的樂於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發脾氣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是因為本我需要沒有得到及時滿足?還是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做了決定,沒有自主權?抑或是身體上有什麼不適……只有瞭解孩子脾氣背後的真實原因才能找準引導方向。

    給予理解和接納

    孩子有情緒了,開始發洩情緒,一時難以平復,作為父母不用急於壓制,講道理,這個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多點耐心和體諒,接納孩子有不良情緒的狀態,不妨給孩子一個擁抱,說著諸如“因為xx原因,你很難過,媽媽能理解你,你願意跟媽媽聊聊嗎?”這類話,讓孩子知道你沒有因為ta的情緒而嫌棄,願意陪著ta,傾聽ta,真的在關心自己,相信被這樣對待的孩子更願意跟父母進一步溝通。這個時候父母再引導孩子學會怎麼看待事物,控制情緒,效果會更佳。

    教會孩子正確認知

    孩子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需要一定的成長時間,特別是小孩子的道德觀、自律性還是以事物發展的結果或成人道德評價體系為參照物,這個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有了正確認知,才會有正確的情緒和行為。

    以身作則

    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也會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難以想象平時粗暴、亂髮脾氣處理事情的父母,能養育出脾氣和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導師,孩子的第一個模仿物件往往來自父母,所以父母學會情緒控制,以身作則,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導方式。

    不管什麼方式,父母都要給予孩子成長的時間,學會控制情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會有反覆,成人都還不容易控制,何況孩子,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孩子會不斷反覆練習,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會更好地、正向地學會控制情緒。

  • 3 # 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麼

    兩個建議:

    一、家長讀一些正面管教的書,學習跟孩子有效溝通的方式,學習正面的引導。其實不難理解,所謂正面的管教,就是在孩子做了不合適的事情時,不要專注於批評孩子的錯誤,而更多的是要告訴孩子究竟要正面做,跟孩子一起想更好的解決辦法。

    比如孩子因為別的小朋友搶自己東西發火了,我們不是去一味的指責孩子氣量小、脾氣大之類的,而是引導他去思考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比如,去跟對方直接講自己的看法,或者尋求對方家長的幫助會不會更好呢。

    二、藉助繪本的力量。有許多情緒管理類繪本,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幫助,故事裡別人的經歷,別人的思考,別人的轉變都會給孩子許多的啟發和借鑑意義,也會給家長許多很棒的教育建議。

    推薦《中國第一套情緒管理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系列繪本》等套裝書,另外還有《生氣湯》《生氣的亞瑟》等一些單本繪本

  • 4 # Hello飛

    你好!小孩子的培養,一歲來的小孩子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你孩子多大了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別勉強小孩子,尊重小孩子。

    第二:小孩子正處於學習階段,教導要耐心。

    第三:大人的自我修養, 父母要以身作則。

    細一點說:小孩子對什麼都好奇,也正初中認知的過程,大人不要刻意的去阻攔,那怕是錯的,讓他去親身感受一下錯了的後果,然後在再教導告訴他為什麼是是錯的。千萬別在一開始就告訴他不能做,這樣他會更好奇,千萬不要勉強小孩子做他不喜歡做的事,興趣的培養是他自己決定的,而不是你幫忙決定的,如果你要強制的話,我只能告訴你你在浪費他的時間,浪費他最好的學習認知的時間。

    第一你可以先滿足他的要求,等他嚐到苦頭了在告訴他下次不要這麼做了。

    第二,他在地上打滾,或者哭你就讓他打滾,別理他,也別罵她,打他,要讓他明白想絕決問題並不是靠打滾哭鬧就能解決的!

    第三,和孩子的培養感情,你可以故意不和他說話,故意不理他,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裝著很傷心的樣子,讓他明白這都是因為他在地上打滾讓你這麼辛苦的!這麼傷心。

  • 5 # 咘咘島島主

    孩子會發脾氣,這是他們渴求實現願望的一種自然本能,但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還沒有發育到可以自由控制自己情緒的地步。所以當孩子們覺得自己沒有獲得充分的自主權的時候,就會非常生氣,卻又不會表達不滿,這個時候他們的行為常常被大人理解為耍脾氣。

    事實上,孩子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發育現象。其實家長完全可以透過聆聽和理解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與此同時,我們也有責任為孩子提供可以讓他們釋放所有不滿情緒的地方,在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足夠關懷和引導。

    孩子常見的發脾氣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為了尋求關注,另一種是為了表達不滿。

    第一種尋求關注的孩子他們都很機靈,他們會想方設法地達到目的,他可能因為晚上不肯睡覺而大吵大鬧,吵著你要給他講故事,這個時候,你最好和他商定好要講幾個故事,講完就要他去睡覺。

    第二種表達不滿而發脾氣的孩子,家長需要特別關注,一個孩子可能因為心愛的玩具壞了而出現情緒失控,這個時候父母常常容易忽略孩子的情緒,比方說告訴孩子沒關係,再給你買一個新的玩具,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合適的。孩子情感劇烈波動的時候往往是加深你們之間感情的大好時機。父母要在安慰孩子的同時伸出援助之手,用語言和行動來給予孩子鼓勵,才能讓孩子獲得力量。

    無論是哪一種發脾氣的型別,都不要和孩子針鋒相對。你越是試圖可控制你的孩子,他越是會抵制。在採取行動前,先弄清孩子是不是因為有未得到滿足的願望才發脾氣。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可以極大地幫助你疏導發脾氣的孩子,同時也會讓孩子真正的感到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有口罩生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