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一8

    宇宙萬事萬物且能融合,只要正確掌握自然之道的要理,不要說"釋“"道”"儒"的融合,即使世界人類的宗教也能融合,只要多數先進者文化思想的境界與理念具備至尚的共認格局,並且真正從道義之中力爭尋求四海皆准、大同小異的"真理”。這便需要後人具備一種奪先聖之志的無私氣勢與願力。

    至於求尋"釋""道“"儒”三者的不同點,這個問題,我認為意念的出發點就不對,而且思想境界也很狹礙,為什麼不能首求"共識”而次識"分別"?

  • 2 # 道之人137113144

    儒家誰都知道注重的是教育文化,法家我不是很瞭解,大概是主張獎罰制度的吧!道家我不知道你們怎麼理解!我的理解道家就是大融合的,只因那些立牌子的道教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我因自認道家,所以道教我不便言語。我學習道德經十多年了,我得出一條人生價值觀線,學習排第一所佔時間最多,二觀察,三實踐,四收集資訊,五冥想,六展示印證傳播自己一生所學所思所想。弄得好為人傑,弄得不好只要你是堅持此信仰的,你此生不戀死而無憾。你要逗逗轉轉,你要迫求物質,你要滿足內心的慾念,你就註定一生煩腦相隨。你展示自身價值,也會有錢有名有利,但是,這與他們不同,因為你不在乎錢財名利,你只在乎有沒有違背天地良心,你不是聽令於某個大神,有時甚至連世間法律你也能突破,你只聽令於內在的那顆良心。這才是道家尊循,沒有一塵不變,只有隨機應變的自然法則,得零令就行動,道令天,天令地,地令人心,良心對天地道發出的令都嚴格值行。世間人為的法制同樣要尊守,只有有嚴重違背天理才會突破人間法律,切不可以上天的名義胡作非為!

  • 3 # 南山陽

    儒與道,自隋唐之後在民間沒多大沖突,道士是別人需要的時候,提供“專業服務”,不涉及人家的世俗生活,世俗生活一塊有儒家管著,不許他人染指。道家是道教的“祖庭”,老子、莊子的著作怎麼也算是道門法典,最高指南,儘管實際上,道教遠比這個要雜和俗氣很多。另一方面,道家著作自明至清中葉,閱者小眾,除了道門,在社會上的影響確實有限。法家嘛,兩漢之後消失在公眾視野,只能融入到執政者的國家刑名大法之中,不能公開示人以真面目。

    那麼,儒、道、法三家有何不同。最本質的點是:儒家主張禮制下的仁政,敬天法地,以德治國,所有人以社稷江山為重,修德來文,文治天下;法家剛好相反,法是王頒佈的法,王一個人治天下,嚴刑峻法,不講情面,獎勵農耕和軍事,棄絕詩書。道家,主張無為而治,順天地本性而放開管理,寡慾小求,也不求什麼高階文化、詩書大國,社會處於相對靜態為好。這三家中,法家與道家、儒家都有內在關聯,有吸收他們兩家的部分,例如老莊之學經戰國中期的“稷下之學”(此派人物眾多,較有名的代表作品是《管子》)進入到法家,而韓非、李斯等人又曾是儒家重要人物荀卿的學生,也吸收了儒家的部分經世思想,所以儒與道,實與法家有師徒關係,但這個學生變節,跟老師反睦,自立門戶了。這三家的區別實質是如何管治發展國家的治道立場上的區別。

    那麼如何融合的問題,其實中國傳統社會已有過很多的嘗試。學者秦暉先生曾提出的一個命題,說中國傳統政治實質是“儒表法裡”,就是表面上是儒家,暗地裡卻奉行法家。大概意思是說,仁義道德只能對聽話的君子和順民有用,對待反對君主、要挾政權的人要用法家一套,無情對無情,不惜嚴刑重典,不論你是誰,擋我路者,殺。這是不是融合呢?也是也不是,一方面,法家對人性認知的深刻程度不在儒家之下,執政之難之關節何在,非常清楚,深知用刑用法的威懾作用遠在德化之上,人性深層的陰暗是道德良知解決不了的,所以不能心慈手軟;另一方面,完全行法家一套,那統治者不可愛可親,人民長久處於恐懼之中,於國不利,人與人之間失去精神上的依賴與信任,國家一樣會滅亡,所以算是在這個問題上儒法走到一塊了。但是同時,“儒表法裡”失去了人的高貴與超然,理想不再,生命困於不進不退的峽谷中,得不到舒展。人性分裂,心理也會隨時分裂。

    深層上說,道家的理想過於理想,不可行。三家融合沒多少意義。一股莫名的悲涼,湧上心頭!

  • 4 # 天邊的玫瑰園

    什麼是儒家?解釋通儒家,你就會知道三者能否融合!

    儒家是世界文化裡面一顆璀璨的明珠,這種學說把漢語言的各種表達技巧發揮到了極致,它給人類創造出了語言的盛宴,可以真切的體會到靈長類動物除食色之外的又一種食糧,陶陶然而熏熏然。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儒家,這種學說也可以說世界文化史上的一種災難,其實用四個字就可以解釋,就是“獨尊儒術”!眾所周知,人類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就和世界萬物一樣有千姿百態、萬紫千紅……。而儒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有書生意氣的“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此,造成了中國人的眼高手低,自以為滿腹才學,其實也就是能從孔夫子的字縫裡謅幾句歪詞、寫幾篇文章罷了。一涉及到具體事件,即兩手慌慌,兩眼茫茫,六神無主,為什麼?因為平時過於強調儒術,神化了儒術,遇事就引經據典慣了。但孔夫子卻沒寫明汽車該怎樣造,電腦該怎樣操作。這樣就造就了中國人的創新能力不足,動手能力不足,一切都只停留在“孔子曰對錯就是一句話的事”這個層面上。

    而法家只注重例項,是就是,非就非,道家卻重天人合一,無為而治。

    你可以想像一下,遇事的時候,儒家玉樹臨風,手捻三寸鬍鬚,輕開玉口“孔子曰……”,而法家已經早劍手一指“你犯了罪,就該往死裡打……”,剩下道家“由他去吧,天自然會懲罰他的”!

    這如何融合!

  • 5 # 村裡人90696850

    一個普通人,愜意時又是儒又是佛,一副與世無爭超脫的面孔,寬容大度慈悲感恩滿嘴修身悟禪。遇著事時,又開始通道鬼婆神漢,大神兒,大仙兒,看相,燒香拜廟樣樣紅。絕望時,只相信自己,這時卻又是無神論者了,從此篤信人定勝天。儒釋道一直在融和。

  • 6 # 閒看秋風999

    儒家的核心是"禮",是等級制;法家的核心是"變革",是用新的等級製取代舊的等級制;道家的核心是"無為而治",是順其自然,"視百姓為芻狗"。三家雖理念不同,但中國封建社會的帝王們用起來得心應手,不僅融合了三家,而且有時候還是"無縫"對接。

    首先看"儒法對接":

    中國在世卿世祿制的貴族政治瓦解以後(周以後),以皇權為核心的專制主義的官吏政治是唯一的形式。因此所謂行政立法,主要是官吏法。首先確定的是君臣關係。“為人君則鬼(讀為懷),為人臣則忠”。在此後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這一直是皇帝和百官互相要求、自我標榜的準則。其次,由於官職不能世襲,隨時可以罷免,需要有一個標準用以區別“良吏”和“惡吏”:“良吏明法律令,……有公心”;“惡吏不明法律令,……不廉潔”。這個標準,反映了法家關於官吏規範的指導思想。

    劉邦初入咸陽,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是後由於“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於是命肖何“攈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九章律》即在秦的盜、賊、囚、捕、雜、具六律之外,增加了戶、興、廄三章。正如秦律在六律之外還包括了《田律》、《倉律》、《效律》、《置吏律》等眾多的篇章一樣,蕭何制定的《九章律》,也僅僅是漢律的主體,而不是全部。

    還是漢朝,武帝時期:

    大儒董仲舒倡導的“引經決獄”之風的興起, 又展現了一次"儒法對接"的案例。在立法方面,董仲舒強調以經書為根據(主要是《春秋》),提出了“君親無將,將而誅焉”、“親親得相首匿”、“惡惡止其身”、“原心定罪”等原則,這些原則,當時並沒有形成系統的法典,但對以後的封建法制的發展,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意味著對人民的剝削壓迫的極大的隨意性。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因為皇帝是國家統一的象徵,維護皇權就是維護國家的統一。這對於發揮封建國家機器的正常效能、穩定社會秩序,有時甚至對於發展生產,都是有利的。但皇帝的權力既如此之大,皇帝個人的作用就極為突出,因為法律的實踐如何,就要看皇帝的態度如何,而法律的規定往往是不一定能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維護封建等級的統治秩序封建制度本身就是一種等級制度。

    漢承秦制。“尊儒”與“尚法”相結合,骨子裡將君王馭下的權術和嚴施刑罰這些法家的辦法作為根本的手段,用儒術加以緣飾,正是武帝政治的特點。汲黯當面批評漢武帝“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講的也是這個特點。公孫弘在其對策中,既標榜儒家的仁、義、禮,又特別強調法家的權術,說:“擅殺生之柄,通壅塞之途,權輕重之數,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於上,謂之術。”“不得其術,則主蔽於上,官亂於下。此事之情,屬統垂業之本也。”

    為了締造一個封建專制皇朝的需要;漢武帝繼續漢初以來強化皇權、鞏固國家統一的努力,採取了一系列強幹弱枝的重要措施。

    儒道對接:

    大凡開國皇帝政治到手,江山未穩之時,往往採取"黃老之學",讓百姓休養生息,削減賦稅徭役,我無為,而民自化,視百姓如芻狗。如劉邦,朱元璋等。屁股坐牢了,就無一例外會過度到"尊儒","尚法",用儒家的精神和法家的刑律來治理江山。

  • 7 # 不是很高明的騙子

    儒是為人處世行善。道是做事思考方面。法是信仰人生的禮行為性質。那麼為何不可以融合呢。如果要做個儒的就的善良。仁義。道的就是。道德。品行。法就是信仰。行為。你選擇做什麼人是你自己的事。也可以成為一個比較完美的人。就是。

  • 8 # 孤猴78345271

    其一,道不僅僅只是道家,道是整個華夏思想的核心之核心,其二,道是無形無狀,大到無邊的創造宇宙,萬物和人類的最大的勢力。與形而下的儒家,法家八竿子打不著。正統的華夏思想應該正本清源了。

  • 9 # 南派丹道的入門小知識

    這三者,其實早就融合了啊。本來儒家尚周禮,講尊卑,丹到了秦漢以後,也一樣重法弄典,至於道家,孔子以老子為師,自然會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而且荀子就是儒道結合的代表。只是越到後來,各自發展,才有越來越多的差異而已。不知這三家,諸子百家,其他流派,說是消失,其實早就融合在一起了,只不過名義上只有儒道流傳下來而已。

  • 10 # 勞動創造美

    三者,從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統一於人對社會和自身的認識中。

    儒家是說勞動關係和工作關係,細分為官民關係,官員與皇權關係等。從思想認識上談的。

    法家也是談上述關係。是從制度和法律上談。

    道家是談人類自身,個體自我認識,人天關係。講究修煉。

  • 11 # 寅芝

    道家以理、化、和合,講究是:本質能量,救助他人,量小非君子,無獨不丈夫;佛家以慈、和、謙恭,講究是:點燃自己智慧光亮,照耀他人,亮小非君子,無讀不丈夫;儒家以權、貴、勢利,講究是:權勢力量,號召他人,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三者能否融合?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但是三者不能融合,必定妖魔作法。佛法無邊!好自為之。

  • 12 # 只愛潘多拉

    一、儒家究竟想幹什麼?

    春秋戰國整個歷史的發展是進步的,但社會進步是以人民的痛苦為代價的。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儒家和墨家都有著不向現實低頭的理想主義情懷,要用“最終的美好”來反抗“現實的殘酷”。孔子講“仁”,孟子講“性善”,就是要為社會樹立一個終極的美好信念,強權不是正義,道德才是正義,孔子改造西周的“禮”,賦予禮新的意義,即內在的仁德的外在性,禮(儀式和象徵)是仁的規範,也是仁的訓練,沒有了禮,就無法實現仁。孟子講性善,是為了從根本上論證仁的合理性,仁源於性善(仁心,與生俱來的四心、四端),透過道德修養(“養浩然之氣”)發揚人性本質的善。這就是所謂的“孔孟之道”。

    二、道家和法家:一對看起來最不像的孿生兄弟

    面對暴力即權力的殘酷現實,儒家是理想主義的,而道家和法家則相反,他們本質上都承認現實就是合理,權力即是正義,現實如此殘酷,就不要空談理想了,講講怎麼在險惡的時代生存下去吧!——射鵰、神鵰裡面柯鎮惡的故事就表明了現實的殘酷,疾惡如仇的柯大俠,前一秒還在我要殺了你,下一秒就成了要殺便殺了,武功不行,而講正義,反倒讓正義成了笑話,這是江湖最大的殘酷。

    道家、法家對仁義沒有信念,因此都推崇陰謀詭計,道家講無用之用、講不敢為天下先,都是非常深的計謀。道家的陰謀詭計比較“陰”,比如推崇柔弱,老虎獅子兇猛,但卻幾乎在人類生活中絕跡;寵物沒有戰鬥力,但因為可愛,卻能天天和人在一起,好吃好喝的供起,貓奴狗奴一大堆。法家講“權術”,教帝王怎麼對付臣子,手段比道家簡單粗暴得多,但對陰謀詭計的推崇,則都是一樣的。

    道、法兩家都是現實主義者,但兩者在承認現實之後的人生態度上卻非常不同,老莊的理論基礎是“天道”,但他們的天道不是後來宋明理學中的被賦予了仁義道德的那種代表“至善”的天道,而是自然存在的、承認現實合理性的“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因此道家的天道,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是非善惡”(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善也好,惡也好,都沒有意義,他們用相對主義的方式瓦解了一切對立),他們講“無為”,依據的就是這種自然執行、無善無惡的天道,所以老莊反對仁義,反對知識,“絕聖棄智”,因為仁義,才會有不仁不義,最佳的狀態就是解除了“對立”的狀態(沒有仁,就沒有不仁,沒有好,就自然沒有壞,“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這是承認現實的殘酷後逃避現實的策略。

    道家的無為,是在承認權力秩序合理性基礎上的“無為”,是不要去挑戰、反抗現實的“無為”,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消極主義的現實主義”,道家看起來消極,其實卻膽子很大,因為一個人要去承認“現實的本性就是殘酷的”(“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人生下來就是要死的,好人就是沒有好報,弱肉強食、欺善怕惡),這本身需要極大的勇氣,看似消極,其實有著“大無畏”的決絕。

    道家的道理,說透了很簡單,但內涵卻有“看穿一切”的深刻性,所以老莊的思想,理解起來最難,他們經常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真話假說,假話真說。

    同樣承認現實的殘酷,道家是“消極的勇敢”,追求“深刻的簡單”,而法家則相反,簡單粗暴,法家不像道家那樣內心很糾結的承認殘酷的現實,然後才繞來繞去的告訴你生存之道,他們很坦然,現實不是善,現實就是惡,法家在這個問題上從不糾結,沒有心理障礙。“上古競於道德,中世競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這是多麼坦然的心態啊!

    因此法家主張積極地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並利用這種殘酷的現實為社會國家謀取最大的利益。法家看來既然現實是殘酷的,那我們就要比現實還殘酷!這就是法家的生存之道。——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壞人壞事,那乾脆承認人性本惡,善的表現——仁、義根本就是虛偽的,父子君臣都是因為“利害”關係在一起,“感情”都是假的,不可靠,所以權力秩序的維持就要利用這種殘酷的現實,人人自私,那就用“獎賞”來使人聽話;人人怕死,那就用“懲罰”來使人不敢為非,君主只需要用“法”來控制好賞罰就行了。這就是法家的“法治”。這種法,不是現代政治學規定權力義務的那種法律,而是刑罰的條文,人民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 13 # 梁興揚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概念叫道生法,法家本是道家的衍生產物。

    司馬遷在《史記·索引》中說:“列傳者,謂列敘人臣事蹟,令可傳於後世。”而司馬遷更習慣把相似的人放在同一個列傳,如《仲尼弟子列傳》,《孟子荀卿列傳》,《白起王翦列傳》等。

    在我們普通人眼裡法家和道家沒有多大聯絡,司馬遷卻給莊子老子還要韓非子和申不害放在同一列傳中,他為什麼這樣做了?

    讓我們先看看司馬遷在《史記》中是如何記載申不害和韓非子的。

    “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司馬遷認為法家學者申不害的思想是本於黃老之學,只是表象為刑名之道。

    司馬遷也這樣評價韓非子:“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但是為什麼司馬遷會覺得韓非子和申不害本來是擅黃老之學了?

    當我們看《申子》和《韓非子》時就可以找到答案。

    《申子》一書傳到今天的所剩無多,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自己去看看,這裡給大家介紹學者研究出來的結論。

    申不害認為,自然執行是有規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他認為宇宙間的本質是“靜”,其運動規律是“常”。

    他要求對待一切事情應以“靜”為原則,以“因”為方法,“因”指“因循”,“隨順”。“貴因”指“隨事而定之”,“貴靜”的表現就是“無為”。

    申不害把這些原則用於人事,構成他的社會哲學思想。“無為”主張的淵源即《老子》的“絕聖棄智”,申不害的“無為”,要求的是君主去除個人作為的“無為”,以便聽取臣下的意見。

    《韓非子》一書中的《解老》《喻老》兩篇文章都是全面闡述韓非子對老子的理解,更在《解老》一文中說:“書之所謂“大道”也者,端道也。”(譯:道德經中所說的道,是正道。)

    這句話直接表明了韓非子的立場。

    其實學術界也有道生法一說,既法由道派生。馬王堆出土的《黃帝四經》中有:“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

    谷斌、張慧姝、鄭開在注《黃帝四經·道法》“道生法”一語時說:“這是道家黃老學派的重要命題之一。意謂治理國家的法律、政令均為道所派生。黃老學派的一個重要理論特徵是以天道推演人事,以形而上學為治國之術確立理論依據。由於法律、政令均由道所派生,從而道的屬性與執行規律決定了法律、政令的屬性及其所應遵從的規律”

    其實在先秦的時法家所做多是解放社會生產力,同時依法治國,如秦國廢除了一系列酷刑,比如人殉。

    第二我們要知道儒道同源

    道教道家和儒家的關係到底如何?其實這個問題主要是三點,道教和道家的關係,道教和儒家的關係,道家和儒家的關係。

    第一點道教和道家的關係在許多人眼中是割裂的,認為兩者沒有關係,認為道教是打著道家旗號的迷信。但你如果從道教的傳承來看道教,你會發現道教很早就有,伏羲演八卦、神農嘗百草、黃帝問道廣成子,擺脫不了道教的痕跡,夏商周時期,包括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其實是政教合一的政權,天子受命於天,天子在行使宗教的權利,整個民族都是以道教為宗,包括祭天地祖宗,也就是所說的敬天法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是替天來管理這片土地,這個天,就是道,這個天子,就是道德代表;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漢代之前,任何人都是道教徒,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宗教,天子便是道教的掌教,代天宣化。

    (黃帝問道廣成子)

    第二點道教和儒家的關係,歷史上道教和儒家的關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者為兩漢魏晉,此時道儒難分!所以這時有很多大儒寫玄學著作,如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寫的《春秋繁露》,《陋室銘》裡西蜀子云亭的揚雄寫的《太玄》,有許旌陽,王羲之等著名道教徒為官;第二個時期為科舉考試後到唐朝滅亡,此時儒家對道教的態度很好,對道家思想也平等看之,在唐朝甚至有以道家思想取士的科舉考試;第三個時期在宋朝之後,朱程理學讓儒家成為道德神學,此時的儒家對道教開始產生一種不屑一顧,但須控制的態度。

    (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圖)

    第三點是道家和儒家的關係,兩者的關係在獨尊儒術後就逐漸成為學術禁區,儒生眼中至聖先師不能有師父,哪怕他去找老子請教過兩次都不行!在民國時這種禁區沒了,以魯迅為代表的新知識分子認為道生儒,魯迅《故事新編·出關》一文中,孔子經常找老子請教,但懂了之後就不要這個師父了,甚至要謀害老子。無獨有偶章太炎也有這種看法,他的《諸子學略說》中有:“老子以其權術授之孔子,而徵藏故書,亦悉為孔子詐取。孔子之權術,乃有過於老子者。孔學本出於老,以儒道之形式有異,不欲崇奉以為本師;而懼老子發其覆也。”老子害怕關龍逢之事就跑了。(關龍逢者為后羿之徒,也是殺死後羿的兇手)

    所以說儒、道、法三者本是同是同根生,並不是你問的那麼大差距啊!

  • 14 # 思源7391801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主張親親愛人,修身養德,主次有序和國家統一。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改革”和“法制”,主張勢、術、法的高度統一,主張“國富兵強,以法治國”。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南懷瑾大師曾形像的把儒家比作糧食店,是人們天天要吃的東西。把道家比作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就非去不可,尤其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了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他還把佛學比作百貨店,百貨陳雜,樣樣俱全,可逛可買,這是社會的需要。法家作為治理國家的工具,不論是什麼政體,都會以司法為中心,因為這是維持社會秩序必須具備的條件。儒、道、法,包括後來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釋家思想,都是中華文化中最璀燦的明珠和精神財富。

    儒、道、法能否融合為一體,作用於國家制度的建設呢?這是毫無疑問,也一直是施實的通行作法。秦漢以來,儒、道、法雖然都堅持著各自的思想理念,但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態勢,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海納百川,包容和諧,無門戶之見的優良傳統,形成中華民族完美的思想品德,也是中國千年一統,遂漸強大的法寶。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於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則多用孔孟儒家的思想。而且歷史上將三者完美融合使用的事例很多,漢文帝推行黃老之學,使國家由弱變強。漢武帝推行“獨尊儒術”,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局面,就是最好的例證。最典型的要數被稱作“完人”的曾國藩。

    曾國藩的成功是他具有儒家思想的本質。這個本質體現在他的理想是做“聖賢”,而不是做“豪傑”。聖賢事業的重點是修德,而豪傑事業的重點是功利,他選擇了修德,所以才會被後人稱作完人而被效仿。但他又不完全拘泥於儒家思想。他的好友歐陽兆熊總結他成功的要訣是“一生三變”,所謂一生三變指,曾國藩早年從詩賦之學變為程朱之學,崇尚儒學,重在修身。中年從程朱之學轉變為申韓之學,重在學習法家治理國家之法術。晚年從申韓之學變為黃老之學,因為他功成名就,更希望“順其自然”,他更崇尚老子說的“聖人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的思想,所以才能成為德才兼備、學以致用、事業有成的楷模,可以從一個由外族統治的朝廷完身而退的完人。

    由此可見,儒、道、法的融會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在於摒棄門戶之見,相互取長補短,只要堅持弘揚和諧包容的傳統文化精神,只要把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作為最大利益,儒、道、法、釋的思想都會作為中華文化的珍貴遺產而被國人接受和認可。

  • 15 # 積極家庭教育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屬於文化層面。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改革”和“法制”,屬於制度層面。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屬於戰略層面。

  • 16 # 錦繡中華一捧土

    三者不同點:

    儒家:核心思想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義”。做人的修養,做事的認真。有涵養的寬恕,有正義的凜然。是扭轉社會風氣,改良社會習俗的思想武器。

    法家:核心思想是韓非子用法律提高人們生產積極性的“以法治國”和商鞅、李斯的治國實踐產生的經驗教訓。推行法制思想,開展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進入法制軌道,國家建設才能有規有矩,有條不紊,循序漸進有序推進。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道家:核心思想是老子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的“道法自然”和莊子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現在解決環境問題最必須的思想。

    秦國得益於法家,成就了秦國統一中國的實力;秦國失敗於法家,嚴刑苛法導致秦國民怨沸騰。所以秦國成也法家敗也法家。

    漢初得益於黃老哲學,休養生息,培植國力;得益於道家理念,使國力迅速增長,改變了國力衰弱的癥結。但是與北方匈奴和親屈辱使漢朝朝野羞愧滿面。漢初成也黃老恥辱也黃老。

    劉徹擺出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了漢中央集權的統治。北擊匈奴開疆拓土,但是窮兵竇武又讓國力江河日下。劉徹成就千秋偉業,但是窮兵黷武又是國力頹廢。

    沒有哪一個學說盡善盡美,加強統治必須百花爭豔必須多管齊下,綜合運用各種優秀文化成果,才能取得勝利。

    三者可以融合。

    修身養性搞好工作;

    遵紀守法,維護秩序;

    環保意識,綠水青山。

    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膚淺的說法,不當之處請大家諒解。

    至聖先師

  • 17 # 牧水1

    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思想派別,往往陷入概念的陷阱,殊不知,概念是思想的表象,是不穩定的,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會隨歷史發展而變化.所以,我們應該找一個思想的核心邏輯和其重心.儒家的核心邏輯我認為是天地有情人有情,情是存續的保障,所以人應該敬上愛下和周,禮是敬愛和的表現和保障機制;儒學的重心是為事,強調群體的規範一致.所以儒家是以仁愛為原則,規範人的行為一直走在有利於人類存續的道路上.道家的核心邏輯是自然無所謂情(注意不同於無情),一切規制不過是人設的,天道是客觀散漫的,也很難認識和言傳,所以不要勉強,要無為;道家的重心是個體安身,別管別人咋樣,自己活好,大家少相互摻合.所以道家是各安天命,即不相善也不相害,大家在一些準出壞事,別來往最好.法家其實是儒家的變種,儒去核心化,只留下和強化禮制,就是法家,也就是說把儒家的理論部分去掉,只留下政治操作層面,就是法家.如果說中國文化有三大主流思想,那不是儒法道,而是儒道禪.這三家的統一可以粗概為儒以成事,道以立身,禪以養性,事身心都得調理,所以能通三家而踐行的人了不得.手寫字麻煩,不能太展開.

  • 18 # 閒聊天下事

    儒家講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講的是仁、義、禮、智、信、忠、孝、悌;講的是溫、良、恭、儉、讓……講的是一整套社會規則,但這套規則又不等同於法律,至少不全等同於法律。儒家希望透過向內發掘人們內心的善,來導人向善,來實現社會有序發展。這種想法顯然有些理想化。

    道家講的是順應自然,講的是少些干預,講的是無為無不為。這和儒家的主動引導不同,和法家的“匡正”也不同。但道家的這種思想又容易導致人們散漫無規矩的不良後果。

    所以儒、法、道都是有有利的一面,又都有不利的一面。

    那三者融合,或說互補而用怎樣?其實古人早就這麼幹了,至少是從漢代起就已經把三者調和使用了。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 19 # 清秋一族

    法家即是儒家,儒家即是道家。儒法道本是一家,同根同源。既是一家,又有所不同,不過是側重點各異罷了。儒家注重禮治,法家注重法治,道家則無為而治。治國理政,儒法道三家缺一不可。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根,國家最高領導層制定基本國策大政方針重大戰略部署都離不開道家。總的架構制定好了,就按儒家思想去施行,包括政策宣傳和文化推廣等等,基本不會有大的偏頗。執行力,根據法家的精神去實行和監管,包括法律法規的制定以及相關制度的建設等。總而言之:法家不能脫離儒家,儒家不能脫離道家。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為建設一個繁榮富強民主和諧的文明型國家保駕護航,貢獻智慧。

  • 20 # 東風別業

    如果要想客觀評價,請認真研究傳統經典,所謂儒家文化,跟孔子,跟四書五經,有本質區別,人們已經習慣不提朱熹理學,而以儒學,甚至儒家文化代替。其實五四已經說得很清楚,近代哪有什麼儒學?是理學!是掛羊頭賣狗肉!因為儒學被曲解了!!!!打倒孔家店,不能被理解為打倒孔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丹參和三七,打成粉沖水喝,對心血管系統有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