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孩子的教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自己心裡沒底!?
2
回覆列表
  • 1 # 沐沐分享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後的高考,十五年後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後的事業……而這個憂慮本身,就會毀掉孩子的未來。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孩子有問題,就關注多一些,沒有明顯的問題,便關注得少。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自己心裡也沒底。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那麼,為什麼許多父母沒有確信與篤定呢?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鬆灑脫,生活穩定,令人羨慕。其實,很多人生議題並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打個比方,這很像“成長的斷崖”。很多父母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 2 # 風吹水庫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對教育這麼焦慮,其中一部分是因為我國的教育體制,這個話題太大了,就不在這說了。另外很大原因是我們自身的原因,家長的焦慮來自哪,來自社會的風氣,身邊人的攀比,家庭教育的不自信。家長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力量很弱小。但是在小家庭裡,對孩子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想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這麼焦慮,多學習,多學習一些孩子的心理成長規律,學習一些教育心理學,順應孩子的成長髮展規律,不要人為的去“塑造”孩子。這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減少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做了太多的機率,減少一些人為因素。孩子會成長的更好。

  • 3 # 糯米麻麻Coco

    我覺得我是典型的中國家長的一員吧,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充滿了焦慮的。我想深究其根源,還是因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不足吧,唯恐自己的不足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對於以後孩子上什麼學校,是不是重點小學,重點中學,是不是學了特長,是不是得了優秀生還是蠻在意的。都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種焦慮會莫名的影響到孩子,害了孩子啊,所以儘量自己多充實些自己,不要讓自己的焦慮毀了孩子。

  • 4 # 茗惜521

    現今資訊科技時代,社會競爭逐慚激烈,不過我還是建議不要那麼焦急的讓孩子長大,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孩子會知道的,不用那麼著急的讓孩子成長,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多予以鼓勵。多溝通的目的,就是要透過交流,充分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當孩子提出的想法與家長不同時,要充許他發表,如有道理要堅決支援;如有不妥,要耐心講清道理,與之進行充分的討論。我們為人父母,自己在主觀上要擺正位置,家長自己要了解,掌握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與弱點。古人云:“知子莫若父”。孩子的優點和弱點,作為家長自己都搞不清楚,而一味地與其他孩子做攀比,要求他怎樣,怎樣地成功或優秀,那是不可取的。培養孩子的思維表達能力,讓孩子獨立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要安全穩固的成長,不要急躁的向前。

  • 5 # 艾美麗她媽

    我認為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是源於對孩子深深的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那一份期待,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生怕孩子將來的任何一點不如意都是由於自己當年的疏忽......但這些似乎又源於家長對自己的不滿,對自己願望的彌補,希望透過對孩子的培養來達成自己的夙願......

  • 6 # 航媽16

    我們為什麼會對教育這麼焦慮呢?我覺得首先從自身說起吧,自己從開始上學到大學畢業,這十幾年都知道自己是怎麼過來的,也知道當初自己收過什麼教育,這期間肯定也有自己後悔的事情,所以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少走彎路。

    再說我們中國的教育體系,到目前為止,教育行業也是魚龍混雜,在學校裡總有這樣那樣不好的事情發生,老師毆打學生,學生欺負學生,早戀,厭學等等這些問題都令每個家長憂心忡忡,總怕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而且分數目前仍是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老師家長在注重分數的時候總會忽略孩子的全面發展,有的孩子在學校是佼佼者,可是出了校門,面對外面的世界,卻沒辦法適應。

    每個家長總希望自己能給孩子最好的,當然也希望孩子得到的教育也是最好的,畢竟孩子接受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可面對現狀,怎麼能不焦慮呢?

  • 7 # 航空母艦88

    是啊!焦慮的家長非常普遍。原因是當今家長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當年出了掙分數,其它如德品、能力、悟性、創意、美學等等學得很少,有許多甚至連分數都沒有掙夠。以至於做了父母后,才發現自已原來懂得很少,更不用說如何教育孩子。而社會上又缺少對如何做好父母的培訓教育少至於又少,只能憑著感覺走,等發現孩子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已經束手無策。

  • 8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雪萍:

    對教育焦慮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已經遠離了教育的本質。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也。教育的真諦:教育物件是家長或者老師自己(老師家長們成長了,給孩子給學生做福德示範);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出仁善之人。教育的本質是用示範的方式喚醒每個孩子本自具足的智慧。

    焦慮源於——

    一、從學校看,大搞應試教育,遠離生命教育。

    反觀現在的教育,學校在追求升學率,學校老師不得不跟隨,即使有少數醒悟的老師也只能戴著鐐銬跳舞。大部分家長盲目跟隨,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孩子們的生命被消耗在歧路之上。追趕式教育,所謂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什麼要成龍成鳳不知道,怎樣成龍成鳳也不知道。遠離了生命教育,教育之根被損傷了。老師與學生同樣疲憊,一樣痛苦,因為是遠離了生命教育。

    二、從家庭看,家長不懂教育,盲目教育孩子。

    家長們自己都很茫然,不懂教育,但還得被迫去教育孩子;不是老師還得當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未來的期望並不明確,到底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去做怎樣的事,心有恐懼,擔心生存等諸多問題,這樣糾結的父母,如何不焦慮?

    三、學習的家長不少,踐行的家長不多。

    即使學習了也不踐行,不踐行就不能以身作則,不能為孩子做福德示範。因為不能示範所以沒有教育效果,故此彷徨焦慮;也有醒覺的家長,明白了教育的方向是完成一個道德的生命,但因此與學校達不成一致,依靠學校還是迴歸自身,也不能擺脫焦慮。

    另外,公眾對教育的更高期待,無所適從攀比心理,激烈的社會競爭等等,都在焦慮的教育領域掀起波瀾。至今不少中國人內心深處仍認為孩子是其“私有物品”,想要爭氣爭臉爭面子,自己蹉跎半輩子未曾實現的夢想卻要下一代揹負完成。從小到大,比成績比工作比物件、催結婚催生娃催二胎,簡直無休止的輪迴。更可怕的是,社會風氣以錢權為導向,不當官不從商在部分人眼裡等於失敗,這些都是造成教育焦慮的重要原因。

    如何消解焦慮?

    教育的重點是道德的迴歸、價值觀的引領和家庭的倫理建設;教育者立足生命,學習成長,正確引領示範;教育目標確定為培養的是善良堅韌樂天之人。

    從學校到家庭到社會,真正做到了,焦慮自然消散。

    附上《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的片段: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 9 # 優培智庫

    個人覺得家長的教育焦慮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表現?

    第一,對自己的生活現狀的不滿,對自己孩子的前途堪憂。

          每個家長都是從學生走過來的,當他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感到無力的時候,他會首先想到要是我是名校畢業、企業高管、年薪百萬………如何如何。他對自己的挫敗感無能為力,生活已經沒辦法回頭重新來過。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吸取教訓,學有所成,實現自己的願望,填補自己的遺憾。以此樹立信心,擺脫對於現實的不滿和苦悶。當然別人家炫耀優秀的孩子,只是有了參照物和對比。這種對比其實是家長們挫敗感下虛榮心的延續和表現形式。他們把自己的缺少的東西,拼命的補在孩子身上,根本沒有考慮過孩子還有自己的人生和追求。

    我們的家長朋友,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選之才,人中龍鳳。當然要異於常人的智力和才藝。所以各種報班,各種輔導,生怕輸在起跑線上。跟孩子打疲勞戰,車輪戰,孩子的童年真的是苦不堪言。有的家長可能因為同事或領導在朋友圈的一次炫耀,就不切實際的讓孩子也跟風去學樣兒。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比別的孩子差。這種攀比心理會讓孩子成為家長的小白鼠,試驗品。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是絕對不可取的。

    第三,適當的焦慮其實可以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

    當然有些很有遠見的家長,知識文化水平也很高。他們明白將來的社會,肯定是知識會越來越重要,一個擁有知識的人才能經過加工提煉後創造出新的知識,而知識創新才是未來人才的必須具備的素質。這部分家長的焦慮比較正常,他們能夠有取捨、分階段的去引導孩子的興趣,並在適當的的時機去鼓勵孩子,以此來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教育焦慮是現在家長的通病,我們必須要冷靜分析,因材施教,既不消極也不亢奮。跟著孩子的節奏,再在適當時機加加磅。其實就已經足夠了。過分的焦慮,會慌了陣腳。迷失了方向。

     

  • 10 # 問題不大

    什麼是教育?

    在開頭先借用一下百度百科對教育的定義:“教育是促進學習或獲得知識,技能,價值觀,信念和習慣的過程”。“教育可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進行”。這裡所說的正式場合自然就是學校或者其他的培訓機構,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負責孩子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外加一點點對於價值觀,信念和習慣的教育。而非正式場所,或者家庭則主要負責孩子價值觀,信念和習慣的教育。

    家長也是教育家。

    綜上所述,家長或者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以及堅定的信念。而知識或技術的教育則應該全權交給學校或其他培訓機構,畢竟他們是專業的。值得說明的是,價值觀,習慣和信念的培養對於孩子的意義比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畢竟一個人如果不能明辨是非或者不能獨自生活,那麼再豐富的知識都沒有作用。而在培養的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就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我們要利用身邊的一切機會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告訴他不能闖紅燈,要遵紀守法,培養他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還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我們可以讓孩子多承擔一些家務活,比如洗衣服做飯之類的。為其以後的獨立生活做好準備。

    做得夠不夠?

    如果我們想要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效果究竟怎樣,光憑我們自己的判斷肯定是不夠的。我認為想要了解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問一下孩子自己的感受。如果他們覺得壓力過大,可以適當的減少對他們的干預,不過一定要跟他們講清楚對其教育的意義所在,並鼓勵他們堅持下去。不過我並不覺得對於價值觀和習慣的培養會給孩子增加很大的壓力,因為這樣的教育通常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

  • 11 # 扒少爺

    我們為什麼對教育這麼焦慮?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後的高考,十五年後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後的事業……

    而這個憂慮本身,就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孩子有問題,就關注多一些,沒有明顯的問題,便關注得少。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自己心裡也沒底。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

    那麼,為什麼許多父母沒有確信與篤定呢?

    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鬆灑脫,生活穩定,令人羨慕。其實,很多人生議題並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

    打個比方,這很像“成長的斷崖”。很多父母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親子關係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係

    孩子的到來,讓媽媽們無處可逃。親人和朋友會包容我們,但孩子只是憑天性和直覺生活,親子關係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係。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被這個小生命映照得一覽無餘。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督促父母把從前忽略的課程補上,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圖。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怎麼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媽媽感慨:我現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這句話,如果不是養育他遇到困難,我不會去探索,不會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和思維模式。現在,我的生命在走向開闊,這是孩子帶來的改變。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係,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於是,幾乎和孩子繫結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師誇獎了,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頓時灰暗下來。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可貼”。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

    選擇與孩子一起成長,我們並非過了18歲,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在某些時刻,我們只是大號的孩子。我們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並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這也是很好的線索。當我們感到困頓、力不從心的時刻,不妨停下來,看看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孩子的教養,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成長意味冒險,也伴隨著苦痛,這也是我們迴避成長的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過程,會有煎熬,也會迷茫和焦慮,但只要我們堅持思考,終究會找到解決的途徑。每個問題解決之後,我們的人生都變得更通透,更順暢,不會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而每個困境背後,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

    我始終覺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媽媽承擔的教育責任更重一點。所以,我總是勸媽媽,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低到塵埃裡,洗手做羹湯,本來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狀態——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

    一、我們為什麼對教育如此焦慮?

    大多數的家長,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後的高考,十五年後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後的事業……

    而這個憂慮本身,就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孩子有問題,就關注多一些,沒有明顯的問題,便關注得少。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自己心裡也沒底。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

    那麼,為什麼許多父母沒有確信與篤定呢?

    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鬆灑脫,生活穩定,令人羨慕。其實,很多人生議題並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

    打個比方,這很像“成長的斷崖”。很多媽媽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二、“四十歲死,八十歲埋”?

    我有很多年長我十歲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會說到她們同齡人的狀態。發現四十歲左右年齡的人,特別容易往兩個方向走,要麼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要麼視野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描述這種狀態,讀來讓人倍感淒涼。

    當然,選擇最安逸的生活狀態,也不是錯誤。不過,人生的議題並不會因為我們的迴避而遠離。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製地圖。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聖不可侵犯,對於新的資訊和資訊,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我們的人生地圖,至少要透過三組關係來定位,分別是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如果我們不想再繪製“人生地圖”,那麼,也有很多逃避的辦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退縮,並保持現狀。

    許多人不接納自己,常常會自我否定和自我攻擊,卻放棄了內在探索,而選擇忍耐和逃避。面對人際關係中存在的障礙,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際關係簡化,有的索性只剩下親人關係。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為之,也會獲得包容。對世界的看法,則保持不變,不再對世界產生好奇。

    許多媽媽埋頭於柴米油鹽的生活,最大限度迴避了這三組關係。派克的另一句話,說得言簡意賅: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三、親子關係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係

    如果說,大部分情況,我們都可以逃避的話,那麼,孩子的到來,則讓媽媽們無處可逃。親人和朋友會包容我們,但孩子只是憑天性和直覺生活,親子關係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係。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被這個小生命映照得一覽無餘。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督促父母把從前忽略的課程補上,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圖。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怎麼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媽媽感慨:我現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這句話,如果不是養育他遇到困難,我不會去探索,不會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和思維模式。現在,我的生命在走向開闊,這是孩子帶來的改變。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係,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於是,幾乎和孩子繫結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師誇獎了,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頓時灰暗下來。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可貼”。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

    選擇與孩子一起成長,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三組最基本的關係,要面對人生的問題,尋求答案,完善自我。我們並非過了18歲,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在某些時刻,我們只是大號的孩子。我們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並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這也是很好的線索。當我們感到困頓、力不從心的時刻,不妨停下來,看看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四、孩子的教養,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當我們不再逃避,勇敢面對問題,也意味著離開心理舒適區,進入不確定的狀態。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成長意味冒險,也伴隨著苦痛,這也是我們迴避成長的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過程,會有煎熬,也會迷茫和焦慮,但只要我們堅持思考,終究會找到解決的途徑。面對困惑的時候,閱讀會開啟一扇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慶幸的是,現在通俗心理學著作的質量越來越高。我們會發現,每個問題解決之後,我們的人生都變得更通透,更順暢,不會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而每個困境背後,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

    我始終覺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媽媽承擔的教育責任更重一點。所以,我總是勸媽媽,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低到塵埃裡,洗手做羹湯,本來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狀態——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 12 # 晨爸育兒

    與其說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焦慮,還不如說我們對自己焦慮。想想看如果我們足夠自信,足夠強大,我本身傳遞給孩子的東西是正向的,我們還用得著焦慮嗎?一個人的強大和自信並不是取決於有多麼大成就,有多少金錢,在於他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對自己人生的定位,這個世界掩蓋了很多內在的東西,我們放棄內在去追求表面上的鮮花和掌聲,卻發現自己早就已經深陷其中,當然我們不是透明之人,我們必須有事業有房子,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東西當做自己的目標,我們的眼睛只盯著錢看,那我們就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我們已經將內在拋棄,即便我們再有錢仍舊無法填滿空虛的自己。生命意義在於我們瞭解自己並熟悉這個世界,並將這個世界交於我們的內在去整理去總結,最後我們明白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可丟棄的。

    對教育的焦慮是幾乎所有人的焦慮,有些東西我們改變不了,我們何不防先接納自己,再接納這個事情,再試著跟他和諧相處。我們就不會因此而丟掉自我。

  • 13 # 田間壹壬

    教育的中心目的,應該是教育年青學子們,為自己、也為下一代及千秋萬代以後的後人,創造什麼、建立什麼、保留什麼……

    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OO,培養出來的年青學子們,只知追求吃喝穿住,實則是書寫一部讓人啼笑皆非的奇門遁乙……

  • 14 # 郝峰濤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為什麼是“語數外+副科”?科學嗎?合理嗎?符合教育成長嗎?有誰證明過嗎?現實教育的焦慮、矛盾和高考指揮棒有關嗎?

    大問題只是一個小矛盾!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50、語文100;C數學80、語文80;D生數學50、語文50,誰是優秀的孩子?

    A生優科數學,B生優科語文,C生科目均衡,D生優科未知,而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C生分數高,均衡發展最優秀,科學嗎?強迫A生B生“挖東牆補西牆”,合理嗎?認定D生不優秀,真的嗎?

    論一: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論二:人都是以“中心發展”為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進而帶動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均科發展實際是去“中心”化,大量而無用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同興趣、方向和高度一塊埋葬。

    論三:孩子們各有天賦和興趣,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天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天才高於優科,優科高於均科,均科只能算是個人才。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論四: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所以,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均科觀。天才源於天賦,優科源於興趣,均科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教育,當不當“育人為先,選才為後”呢?

    一,高考要不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中小學可不可以讓孩子在“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自選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科目作為參考,以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呢?

    三,學生優勢學科的不確定性、可改變性和學科組合的複雜性,有利於打破教育功利和學科固化,弱化家長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強化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四,學習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方向,所有強加給孩子的學習目的都是陷阱,因為孩子的未來只屬於他自己!

    五,學習的四重境界:知識之境――課本知識是孩子學習的全部;精神之境――精神誘導孩子進行知識學習;興趣之境――孩子以興趣為中心進行學習;天賦之境――孩子以天賦異稟的引導學習。

    教育要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鴨式和應試觀,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給天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致敬:

  • 15 # 末世流民

    教育資源的短缺,高知識人力資源市場的短缺,用人不公平環境,人均收入的低水平,造成教育焦慮。一但焦慮,全面崩潰。講難聽一點,如此文明管理,不如野豬群。

  • 16 # 每日談心

    關於教育,我們已經陷入了劇場效應。大家都在學校學習,有的家長就在校外找老師給孩子培優。那麼,本來就擔心自己家孩子落後的家長更要大規模找私教培優。大家的底線都要提高了,還有課外的各種興趣學習,旅遊,參加各種比賽,根本就每個盡頭,更不要說幾千萬的學區房,幼兒園面試家長,比著比著就沒有盡頭,不知道為孩子做到什麼程度才夠。就好像在一個劇場裡本來看劇好好的,有的人站了起來,大家都還要紛紛站起來才看到的,然後有人加了板凳,所有人都要加高,這樣的全民比賽無止境,所以家長們會感到焦慮。

    想起林志穎帶著兒子Kimi在英國的經歷,當地的圖書館要組織一個兒童的閱讀比賽,一個月內讀書讀最多的5歲以下小孩會獲得獎勵。林志穎和kimi準備得很認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讀了20本繪本,圖書館提前找到了他們,給他們頒發了獎品,並告訴他們退出比賽,因為這個活動本來是鼓勵孩子們閱讀的,而kimi讀的書太多了,會影響其他孩子的焦慮和競爭心,這樣,孩子們就感受不到閱讀的喜悅了。

    我們的教育也是這樣,已經背離了為孩子好的初衷,不斷地比賽排名,變成了孩子,家長之間的軍備競賽,家長總覺得為孩子做這些還沒有盡力,到底怎樣才算是對得起孩子。這個標準無限高,總有比自己家孩子成績更好,興趣更廣泛的孩子,你還讓孩子在看電視,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做科學實驗寫論文了。你還在叮囑孩子要好好學習,其他家的媽媽已經離職全職陪孩子上補習班了。競爭無上限,我們陷入了一個惡性的教育競爭中,孩子們被各種標準折磨,缺乏孩子自然天性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入門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