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立志成蟲

    關於漢光武帝劉秀有一本民間故事《一個皇帝的傳說》,當然不是歷史,有劉秀和嚴子陵(嚴光)的故事:劉秀年輕時過的潦倒,偶然遇上了在河邊種地釣魚的嚴子陵,嚴子陵是垂釣高手每天收穫頗豐。劉秀心生羨慕拜師學垂釣,有師徒情誼。時間長了劉秀髮現嚴子陵滿腹經綸見識非凡,對嚴子陵非常敬佩。但劉秀又有個疑問:以嚴子陵的垂釣手段在大江大河邊收穫必定更多,為什麼守著這麼條小河?有一次嚴子陵喝醉了酒說走了嘴,這小河裡有條神魚。劉秀道行不夠繼續苦學苦練垂釣,終於釣到了神魚,劉秀不辭而別把神魚據為己有了。劉秀對嚴子陵可是有大虧欠的。後來劉秀當了皇帝,派人尋訪找到了仍然在種地垂釣隱居的嚴子陵,恭恭敬敬迎進了皇宮,熱情招待,嚴子陵對劉秀始終不冷不淡。晚上兩人睡在一起,嚴子陵的腿壓在劉秀的肚子上,劉秀沒吭聲。這個事情很快流傳出去了,大臣官員們認為嚴子陵對皇帝大不敬,是死罪。劉秀卻不予追究。劉秀問嚴子陵這幾天招待的周不周到?嚴子陵淡定的說比原先好點兒了。嚴子陵明確拒絕輔佐劉秀,劉秀不好強求,仍然恭恭敬敬送嚴子陵離開,至此嚴子陵歸隱終生。劉秀得到了尊敬老師禮賢下士的美名,而嚴子陵因高雅淡泊不事權貴而名垂青史。個人水平有限,謝謝各位聽我講這個故事哈

  • 2 # 古越客

    光武帝劉秀和嚴光的這場秀並不新奇,戰國時期魏文侯和段幹木就爐火純青地演出過一場,把這種仁君禮賢下士,隱者高風亮節的勁頭刻畫得入木三分。

    雙方都心照不宣,各取所需,傾情演出,大獲成功。只不過歷來演戲的是清醒的,看戲的因入戲太深變成了傻逼,真的相信了這老套的劇情了,於是,這出大戲在中國曆朝歷代不斷地重複上演。

    皇帝急用人的時候就千金買馬骨,高築黃金臺,但這種方式太過於直白,沒顧及知識分子脆弱的虛榮心,遠沒有劉秀和魏文侯的這種“秀”來得高階。

  • 3 # 蕭叟

    帝王的天威是神聖不可冒犯的。

    帝王的“天威”也並非與生俱來,是靠手下人一點一滴日積月累營造出來的,奏請殺嚴光的大臣,正是在履行職責,做著營造天威的本職工作。

    除了帝王的“天威”,還有各級官員的官威,同樣不可冒犯,同樣需要營造。古時官員出行,衙役們舉著“肅靜”“迴避”的牌子,其意便在於與普通百姓拉開距離,營造官威,現代則改用警車開道,便衣守路了。

    一旦冒犯了天威,其後果一般是很嚴重的,但嚴光作為隱士,有一定影響力,劉秀認為有利用價值:不殺嚴光,既可以展示愛才的親民形象,又可以彰顯容人的明君胸懷,何樂而不為?於是乎,嚴光的小命才僥倖留了下來。

  • 4 # 大國布衣

    東漢著名隱士嚴光和漢光武帝的關係可不簡單,兩人既是同學,又是故友。皇帝乃萬乘之軀,容不得任何人冒犯,可嚴光卻能在睡覺的時候把腿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大臣建議處死他,光武帝又是怎麼做的呢?

    這一件事,可不是什麼民間野史傳說,而是真有其事,據《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第七十三》的記載:“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劉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爾’。”

    這話什麼意思呢?說的是有一次光武帝和嚴光共臥一榻(可別想歪了),熟睡的嚴光把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這在古代是絕對要殺頭的行為。果然第二天太史便奏告有客星衝犯了帝座,很厲害,這個客星指的就是嚴光,可光武帝只是笑著說:“朕的老朋友與朕睡在一起罷了”,對嚴光的犯顏之舉絲毫不在意。

    嚴光本姓莊,後人為避漢明帝劉莊諱而改其名,一名遵,字子陵,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漢書》記載嚴光早年時“與光武同遊學”,兩人既是同學,又是故友,曾一起遊歷四方,拜訪名士,在往來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王莽改制,倒行逆施,綠林、赤眉起義揭竿而起,劉秀在家鄉與兄長劉演響應起義,在逐鹿天下中消滅各方勢力,於建武元年(25年)建立東漢王朝,劉秀便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

    與劉秀竟逐天下恢復漢室的遠大志向不同,嚴光無心出仕,而是淡泊名利,只求“小隱隱於野”。劉秀當上皇帝后,思賢念舊,想起故人嚴光,當苦於他飄忽不定而不知在何處,便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畫像,在全國各地尋訪他,結果竟然真在齊地發現了一個披著羊裘在澤中垂釣的男子,光武帝懷疑那人就是嚴光,於是派遣使者備置安車、玄纁,經三聘方說服嚴光到洛陽。

    作為東漢著名隱士,光武帝的舊友故人,嚴光的到來令劉秀非常高興,東漢初立百廢待興,光武帝很想嚴光能留下來協助他治理天下,他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然“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不可相助為理邪?’”(據《後漢書》)這句話的意思說光武帝來看嚴光,嚴光卻沒有出門迎接皇帝,而是躺在床上大睡,光武帝進了他的臥室,摸著嚴光的腹部說:“哎啊子陵,就不能幫朕做點事嗎?”作為皇帝,劉秀如此屈尊求賢,足見他的氣度非一般人可比,而嚴光呢,躺著就躺著,卻讓光武帝坐了好一會兒冷板凳,醒來後即開啟對光武帝展開洗腦式的理論,他說:“過去唐堯那樣顯著的品德,巢父、許由那樣的人聽說要授給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到強迫人家做官的地步?”這話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就是不想做官,要自由不要官位名利。

    光武帝的臉上寫滿了失望,說到:“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讓步?”他興沖沖的來,結果卻帶著滿臉的失望回去。後來光武帝又強授其為諫議大夫,嚴光仍拒絕,最後索性離開洛陽,歸隱富春山,一直到八十歲去世。

    自古以來,皇帝與臣子之間的關係是最微妙的,皇帝貴為九五之尊,有著神聖不可冒犯的威嚴。在高度中央集權的古代,沒有哪個臣民感冒犯聖顏,可嚴光卻是個例外,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隱士,嚴光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的思想品格,確實震驚到了光武帝,他對森嚴等級制度的那種無視,幾乎會讓他失去性命,可素來以寬仁治天下的光武帝,卻並沒有加罪於嚴光,反而表露出對往昔故友之情的重視,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

    作為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秀堪稱是一代明君,他提倡“柔道”治國,改革官制,整飭吏治,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古代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劉秀與嚴光的這種交往關係,既是君臣,也是舊友、故交,但是兩人並沒有強調自己的身份,而是彼此尊重,這樣的關係,在古代顯得彌足珍貴,為後世所津津樂道。

  • 5 # 尋根拜祖

    皇帝的龍床,居然被另一個男人睡了,這事太匪夷所思。嚴光不僅睡了龍床,還痛痛快快地把腿壓在“侍寢”的光武帝劉秀肚子上一夜。別凌亂,劉秀絕沒有漢哀帝的獨特偏好,他這麼做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希望老同學嚴光能出山輔佐他。

    歷史上的名人,無一不是因功業而名垂青史,嚴光恰恰相反,他是因為拒絕做事而名揚天下。皇帝身邊從來不缺功名利祿之徒,而嚴光則是劉秀“倒追”了一輩子得不到的高士。

    嚴光的年齡就是個謎,按史書說法他生於公元前39年,死於公元41年,壽數八十。這個記載很值得懷疑,他是劉秀太學時期的同學,應該跟劉秀年齡相仿。可按這個記載,他比劉秀大了三十四歲。劉秀讀太學時二十幾歲,嚴光那時已經年近六旬,顯然不可能。

    民間還有一個傳聞,說劉秀帶領一幫同學,打下了天下。其實史書中只記載了五位劉秀的同學:一位叫朱祐,雲臺功臣榜第八位;一位叫鄧禹(他是學弟),雲臺功臣榜第一位;一位叫朱岑,劉秀起兵時已經去世;一位叫彊華,我考證的結果,他就是一位編造出來的人物;還有一位就是這位嚴光(字子陵)。

    真正幫劉秀打江山的同學,只有朱祐,鄧禹算半個。劉秀非常希望老同學嚴光能夠幫他,只可惜他像一個痴情漢,追了嚴光一輩子,始終未遂。

    嚴光的事蹟在《後漢書逸民列傳》裡,所謂“逸民”,就是“避世隱居”的人,俗稱“隱士”,一身才華卻甘願隱居山野,不願意出仕。

    嚴光從太學畢業後,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劉秀登基後,張榜四處尋找嚴光。後來有人說,在齊地有個披著羊皮,垂釣於荒澤的“怪人”,有可能是嚴光。劉秀連忙派人駟馬高車,去齊地尋找,還真找到了嚴光。

    劉秀大喜過望,以上古帝王聘請高士的隆重禮節,“三反而後至”,終於把嚴光請到了洛陽。

    按正常程式,嚴光應該在賓館洗漱換裝,然後被送往皇宮,可是嚴光卻一頭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把禮官晾在門外。劉秀得報直撓頭:算了算了,人家旅途勞頓,需要“倒時差”。

    結果,嚴光一連倒了幾天“時差”,絲毫沒有睡醒的意思。

    嚴光在朝中還有一位老相識,大司徒侯霸。侯霸讓人給嚴光送信:我白天不方便來見你,晚上來拜見。結果嚴光把侯霸的信一把扔出窗外:告訴你們主人,他做了丞相,如果能以仁義輔佐君王,則天下百姓高興,如果諂媚拍馬屁,就等著殺頭!

    侯霸在西漢成帝時期就是高官,政壇老資格,人家如此低調對待你一個山野村夫,你嚴光也太狂了。侯霸一臉委屈,把嚴光的迴音告訴了劉秀。劉秀笑了:這個狂妄的傢伙,跟以前一模一樣。罷了罷了,只好我親自去賓館見他吧。

    劉秀來到賓館,嚴光還在呼呼大睡,也不理會劉秀。劉秀尷尬地來回踱步,忍不住走到嚴光床前,摸著嚴光的肚皮,說:哎呀,你就別裝睡了,俺說老同學啊,你就不能出山來幫幫我嗎?

    嚴光也不搭腔,過來好一會兒,才慢慢睜眼:以堯帝的聖明,也請不動巢父、許由,人各有志嘛,你何必強求我出來做官。

    劉秀差點被噎死:你比巢父許由還牛叉,我不如堯帝唄?子陵兄啊,我想不到你這麼堅決。說罷,劉秀耷拉個腦袋,訕訕而回。

    過了段時間,劉秀不死心,改變策略,直接把嚴光請到宮中:咱倆不談工作,只敘舊情。於是嚴光在宮裡一住好幾天,白天劉秀陪他飲酒遊玩,晚上留宿陪睡,九星級服務。

    有一天晚上,劉秀搭訕著問嚴光,你覺得我跟以前有什麼變化?很明顯,劉秀是想借話題,順勢談到天下,談到治國,嚴光的情緒就可能被撩起來,自己再加一把火,煽煽情,也許嚴光一時衝動,就答應出山了。

    沒想到嚴光的回答如同萬丈深潭,一塊巨石下去僅聽到“噗”的一聲“蚊子音”:你比以前胖了!說完倒頭就睡。

    估計劉秀恨不得把嚴光揪起來:我費老大勁想把你往正題上引,你跟我玩文字遊戲不上道!可劉秀還沒來及“下手”,人家那邊呼嚕聲起來了,劉秀哭笑不得,只好作罷。

    睡到半夜,嚴光爽歪歪,一個大劈叉,把腿放在劉秀的肚皮上,軟乎乎的大墊子,擱上去真舒服,嚴光吧唧著嘴,夢遊仙界。可苦了劉秀,為了不影響“睡神”的美夢,他強忍著給嚴光當了一夜肉墊子。

    第二天一早,太史官慌慌張張求見,向劉秀稟報:大事不好啊陛下,臣觀星象,昨夜“客星犯御坐”,且非常嚴重。

    按古代星象學說法,客星犯御坐,很可能代表皇帝遭遇客星欺凌,嚴重的話,皇帝很可能有“不測之風險”。

    劉秀一聽哈哈大笑:沒那麼嚴重,只不過昨夜與嚴子陵同寢罷了。

    轉頭劉秀一想,這麼下去不是個事,總不能讓這傢伙賴在龍床上不走吧?於是劉秀強行下旨,硬塞給嚴光一頂“諫議大夫”的官帽子:睡都睡了,你就老老實實從了朕吧!

    可沒想到,這傢伙軟硬不吃,轉手把官帽子扔了:俺要回俺狗洞睡,龍床不舒服。劉秀欲哭無淚:白睡啦?

    就這樣,劉秀眼淚婆娑,目送嚴光離開京城。

    建武十七年,劉秀再次徵召嚴光,這夥計還是保持“貞潔”,堅決不從。劉秀長嘆一口氣,從此絕了那份痴情。

    劉秀為何如此掉價,千方百計請嚴光出山?

    劉秀這個人一輩子重感情,太學“純真年代”的時光,是他最美好的回憶。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中,也只有劉秀一個人有這種特殊經歷,他是唯一上過大學的皇帝。

    劉秀登基後,還曾經尋訪過另一位同學朱岑。只可惜朱岑已經不在世了。重情義的劉秀,把朱岑的兒子朱暉徵為郎官。後來這位朱暉不負劉秀所望,成了東漢名臣。

    這就是劉秀徵召嚴光,甚至拋棄皇帝身份,期望以同學情留住嚴光的感情基礎。

    另外,嚴光其實代表了當時的一股社會力量——隱士。請注意,隱士也是士,他們本質上是士族階級,有學識有能力,同時又有社會影響力。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是豪門士族集團的一部分,他們身邊有眾多的子弟追隨,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所以,得到嚴光的支援,就可以影響一大批政治勢力。尤其是東漢初年,軍閥割據現象很嚴重,劉秀需要跟其它勢力爭奪人才。

    那麼,嚴光為何那麼不開面,拒絕為劉秀服務呢?

    從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那個階段,是歷史上隱士群體數量最多的一個時期。一方面,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士族階級井噴式暴增,另一方社會動盪,階級矛盾加劇,士族階級裂化嚴重。這就出現了一大批避世自修的隱士,他們很討厭政客們的鬥爭,甘願清修自為。

    嚴光就是如此,他有自己的個人價值體系,與出仕做官格格不入。

    劉秀重感情,可是他沒有站在嚴光的身份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嚴光入朝後,他們二人如何相處?

    嚴光這個人渾身是刺,沒有被政治“蹂躪”過,他這種性格根本不適合從政。嚴光對自己的這個弱點有清醒的認知,所以,他對劉秀放縱的相處方式,其實是在告訴劉秀:就我這樣,將來君臣之道怎麼維繫?是你殺了我,還是我反了你?

    即便嚴光可以改變志向,甚至可以拔掉一身的刺,恐怕他還有一個障礙。劉秀的政權核心是豪門士族集團,嚴光不屬於這個群體,說白了,他這種人,能量再大,也只能處於政治圈的邊緣。

    與其這樣,還不如給劉秀留個念想,既保留了同學情義的美好記憶,又遂了自己的人生願望。事實上人生往往就是這樣,沒有結果的結果,反而比明確的結果更美好。

  • 6 # 秉燭讀春秋

    嚴光是東漢時期著名的“一根筋”牛人,簡直是“擰死爹不戴孝帽的主”。為什麼這樣說他呢?因為嚴光文采出眾、滿腹經綸、頭腦睿智卻不為國家效力。

    不為國家效力也就算了,畢竟人各有志。但他不應該不念同學情和朋友誼,寧可隱居山間垂釣也不接受朋友相請出山輔佐,大家說一說嚴光是不是很另類?

    嚴光(前39~41),會稽餘姚人(今浙江餘姚人)。

    嚴光小時候很聰明,三歲識字,七歲成詩,十歲有過目不忘之能,及長憑優異成績進入洛陽太學深造(洛陽太學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大學)

    嚴光有個叫劉秀的同學,學習同樣很優秀,他倆成為了班上的學霸,每回考試嚴光總是得第一,劉秀總是得第二,如此一來同學們都嘲笑劉秀夠“二”的。

    “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不過成名的不是嚴光,而是夠“二”的劉秀。

    原來二人畢業後各奔東西,劉秀得到了一份好職業——當皇帝,劉秀成了東漢的開國皇帝,史稱光武帝。

    反過來看滿腹經綸的嚴光,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卻沒找到一份好工作,四十好幾的人了一事無成。

    “太傷自尊了”,一氣之下的嚴光跑到浙江桐廬富春江畔釣魚去了,寄情于山水之間,陶冶於垂釣之中,為了逃避現,嚴光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了沙堆裡。

    直到現在那裡還保留著嚴光垂釣的遺址。

    劉秀稱帝的第三年,某天突然想起了老同學,心說“嚴光這傢伙學習比我強,他現在幹什麼呢?如果讓他幫助我治理天下該多好啊!畢竟同學一場,相互提攜是應該的”。

    想到此劉秀就釋出文告尋找嚴光。

    這時候常在富春江邊放牧的老頭上報:“我經常看見到一個披著麻袋片的老頭在江邊釣魚,不知道皇帝是不是找的這個人?”

    劉秀尋思開了,“聽同學們說嚴光失業後受刺激腦筋有點短路,啥也不幹愛上了釣魚,八成就是他了”。

    劉秀急忙乘車找到了嚴光,一看果然是曾經的同學,雖然年紀不小了,但那種放蕩不羈的樣子依然如初。

    老同學多年不見自然寒暄一番,然後劉秀就把嚴光接到了洛陽宮裡住了下來。自然好酒好菜好招待,酒足飯飽以後劉秀對老同學說:“這不我也當了皇帝,咱們同學一場,我給你個官做,你也別釣魚了,出來幫我治理天下吧?”

    此時嚴光百感交集,看看劉秀住著豪華的宮殿,再看看自己,“蓑衣垂釣,天當房子地當床”。

    嚴光想的了很多:“論學習,論智力,我是第一學霸,劉秀卻當了皇帝,我向誰喊冤去,命運太不公了!”

    劉秀這是顯擺,想讓我羨慕,別做夢了,我就是餓死也不伺候他,有權有勢就了不起了?在別人眼前好使,在我嚴光面前不好使,豈能讓我摧眉折腰俯首做小!”嚴光越想越氣。

    “師弟答應嗎?”劉秀打斷了他的沉思。

    嚴光乾咳了兩聲道:“師弟的好意我領了,光不是做官的料,慚愧、慚愧,你還找別人吧。”

    劉秀好說歹說,嚴光就是不答應。

    到了夜裡,二人就睡到了龍床上。

    臨睡前,劉秀越想越惋惜,於是起床摸著嚴光的肚子說:“哥哥啊,你肚子裡滿腹經綸,你為什麼不幫我呢?”嚴光裝作睡著了不搭聲。

    嚴光一夜無眠,他想了很多,他很想答應劉秀,自己求學不就是為了做官發財嗎?機會來了為什麼要拒絕呢?

    其實是嚴光的自尊心在作怪,他認為如果答應劉秀就會被同學和鄉親們笑話,指點他沒有骨氣。

    不過嚴光想錯了,沒人笑話他,反而是羨慕嫉妒他。

    到了半夜,嚴光睡不著覺,他故意把腿壓在劉秀的肚子上。

    嚴光借把腿壓在劉秀的肚子上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意思是說你們誰敢壓皇上,我嚴光就敢,我不膽敢拒絕劉秀請我出山的要求,我還敢壓皇上一腿!

    到了天明,夜觀天象的“欽天監”火急火燎跑來面見皇上:“陛下,大事不好了,昨天夜裡客星衝犯了帝座,很厲害”。

    劉秀看了嚴光一眼說“昨天晚上是我的老同學把腿壓到我的肚子上了”。

    欽天監一聽嚴光冒犯了皇上,抽刀要砍他。只見劉秀急忙擺手,笑呵呵地說,“我怕弄醒老同學,我一直沒敢動。”

    嚴光一聽,原來劉秀也一夜沒睡。

    嚴光要走了,此時劉秀再次請求嚴光出山輔佐自己,嚴光心想:“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我拒絕了劉秀,那麼我就一直拒絕到底吧,再說我如何表現也不會超過劉秀了。

    劉秀想請我出山,我扛住了高官厚祿的誘惑,將來我就就會彪炳千秋,在歷史上留下美名,東邊不亮西邊亮,反正出名就行。

    還別說,從此後嚴光成了不慕權貴的楷模。

    嚴光一條路跑到黑,堅決不出仕做官,堅持數十年垂釣富春江畔,時光如水,轉眼嚴光80歲了,雖然一事無成,卻因釣魚成了歷史上最著名的隱士,同時成就了劉秀求賢若渴的美名。

    回頭想一想嚴光沒理由拒絕劉秀,劉秀是歷史上最優秀的皇帝,既不冷酷又不是弒殺,拒絕像朱元璋這樣的皇帝有情可原,但是拒絕劉秀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劉秀)

    我突然發現劉秀和嚴光配合的挺好,劉秀越請他出山,嚴光越拒絕,二人的雙簧唱的相當默契。

    我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嚴光:嚴光為了出名戰勝了高官厚祿的誘惑,反過來我請問嚴光盡到朋友義務了嗎?難道劉秀請你出仕僅僅是為了金錢嗎?你為什麼不把你的聰明才智運用到政治上幫助朋友建功立業呢?我覺得嚴光是一個虛偽的君子,這樣的朋友不交也罷!

  • 7 # 晴空莽莽

    隱士高人自古有之,大多藏身於山野,躬耕于田園,比較鮮為人知。東漢的嚴光(嚴子陵)則十分有名,史載其人本姓莊,為躲避漢光武帝劉秀的尋訪,才改姓嚴。

    嚴光避世並非因為睡覺時將腿放在光武帝肚子上獲罪潛逃,而是因其本無意於仕途為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百科上說嚴光年少時滿腹才學,曾與劉秀一同遊學長安,實際上嚴光大了劉秀30歲以上,一同遊學幾乎沒可能,推測最有可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如同唐代的李白跟賀知章。

    只不過志向遠大的劉秀不需要對方的提攜,27歲起兵,30歲定鼎天下,光復漢室,定都洛陽。反倒是嚴光無意官場,在劉秀派人全國查訪時遠遠地躲開去,甚至改了姓氏。

    直到有一天,在齊地尋訪的人上報說,看見有個男子披著件羊裘在湖澤中垂釣。光武帝劉秀料定此人必定是嚴光,於是置備車馬親自去請,效仿劉玄德三顧茅廬的做法,來了個“三請嚴光”到洛陽。

    從前的好友司徒侯霸受劉秀託付遞信給嚴光想要敘敘舊,被拒絕了。

    嚴光說:“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大意是說好友位居高位很不錯,只要心懷仁義能使天下百姓安居;如果只顧著阿諛奉承投君王所好,那總有身首異處的時候。

    司徒侯霸苦笑,劉秀見狀大笑,當晚就去驛站尋嚴光。

    嚴光故意裝睡不起,劉秀也不在意,還摸著他的肚皮說“子陵啊,你為何不肯相助與我呢?”

    嚴光迫不得已睜開眼說:“人各有志,你又為何要強迫我去做官?”劉秀嘆息離去。

    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嚴光和劉秀兩人的熟悉親密程度,少年時必定也有過同塌而眠的經歷,那麼嚴光睡覺時將腿放在劉秀的肚子上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又不是第一次了。

    劉秀不死心再度請嚴光進宮秉燭夜談,聊得太晚就像從前一般同塌而眠,熟睡了的嚴光將腿壓到劉秀肚皮上。太史夜觀星象發現“客星犯御坐”,急急忙忙來稟報,劉秀笑答:“昨夜不過和老朋友嚴子陵一同就寢罷了。”

    大臣們覺得皇帝丟失了尊嚴得殺人,皇帝覺得是知己相交無所謂,在這一點上足以發現劉秀的帝王胸襟和氣魄,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仁德之心。之後還幾度任命嚴光為官,均不受,嚴光活到80歲善終,得厚葬。

    作為皇帝的劉秀勵精圖治,在登基後的12年裡完成東漢統一,改革軍制,以“懷柔”治國戍邊,致力於穩定政治經濟的發展;抑制豪強,與民生息;崇尚儒術,重建藏書閣;前些年有名的“漢倭奴國金印”記載的便是光武二年日本向中國臣服為藩屬國的證據。

    劉秀是個厚道人,知恩必報,統一天下後善待功臣,全部給予極為尊崇的地位,分封了360多位功臣為侯。同迫不及待殺功臣的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相比,劉秀可以稱得上重情重義之人,同樣也得到當時文臣武將的敬重,還有後世人的推崇。

  • 8 # 歷史逸事

    毛澤東這樣評價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劉秀是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所祭祀的十七位帝王中,漢代皇帝有兩位,即高祖劉邦與光武帝劉秀。可見,劉秀一向被認為是可與劉邦比肩的傑出帝王。

    說起來,劉秀年輕時並沒有太大志向,他喜歡務農,生活簡單。他有一句名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可見,劉秀立業與成家的理想也不過如此而已。

    他能當上皇帝,與大哥劉縯有很大關係,大哥志向遠大,劉縯對自己的皇族身份很看重,對王莽新政十分不滿。他不事家業,一心結交豪傑人物,很有奪天下的雄心。他為了幫大哥,跟著大哥一起起義。結果世事弄人,後來做皇帝的卻是劉秀

    劉秀一表人才,性情溫和。他很喜歡儒學,早在征戰時他就認識到儒學的重要性。他一直堅持“未及下車,先訪儒雅”。劉秀對儒士以禮相待,虛心向他們學習。這樣,他的身邊就彙集了很多著名的儒學人士。

    而嚴光既是劉秀同窗又是好友,年輕時因為才學聲望就高。 劉秀即位後,就想徵召他來為國家服務,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劉秀不死心,多次派人去尋訪他,在范曄的《後漢書》裡就有專門記載嚴光事蹟的《嚴光傳》。

    “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遣使聘之。三反而後至。舍於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

    劉秀思賢念舊,就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在全國查訪他。齊地報稱有一男子披著羊裘在澤中垂釣,劉秀懷疑那就是嚴光,急忙遣使備置安車、玄纁,請了三次,終於把嚴光請來了,讓太官好酒好菜招待著,可是嚴光不答應做官,劉秀就派他的故交司徒侯霸再去試一試。

    劉秀知道嚴光狂放不羈,必須親自出馬了,劉秀來到他的館舍,走進嚴光的臥室,摸著他的肚子說:“子陵啊子陵!不能相助治理國家嗎?”(嚴光,字子陵)繼續睡覺不睬,過了許久,才睜開眼端詳劉秀說:“過去唐堯德行很高,但巢父卻洗淨耳朵不願接受禪位。士各有志,何至於相逼呢!”光武帝說:“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順從嗎?”於是登車嘆息而去。

    劉秀還是想以以往情誼挽留他,又把嚴光接進宮中,談論往事,共憶美好時光,相互對談了幾天。

    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帝從容問光曰:“朕何如昔時?”

    對曰:“陛下差增於往”。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

    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光武帝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又問嚴光:“朕與從前比怎麼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從前略微壯實了。”因為一起仰臥,嚴光把腳架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說客星侵犯了帝座星,情況緊急。光武帝笑著說:“那只是朕與故交嚴子陵共臥罷了。”

    皇帝的寶座豈容他人酣睡,而嚴光不僅睡了,還大咧咧把腳放在皇帝肚子上,那可是滅門之禍啊。

    劉秀卻放過了他,他為什麼不計較嚴光的放蕩不羈,這要從劉秀性格說開了。

    這裡先講一個他對待另一位隱士的態度。

    當時有一些名士對新政很排斥,不肯稱臣,就隱逸起來。太原有個叫周黨的人,很有名望,朝廷幾次徵召他去做官,他都不去。徵得次數多了,他就一身短衣、樹皮裹頭入朝,劉秀親自接見了他。周黨很是無禮,見到劉秀,既不通報姓名,也不行禮,只說自己的志向就是不做官。劉秀允了他。

    官員們勸諫劉秀治他大不敬之罪,劉秀卻說:“自古賢主都有不願為他做官的人,伯夷、叔齊就不食周粟。周黨不願做官,也是他的志向。就賜給他40匹綢子吧。”

    從這個故事可知,劉秀包容大度,用人不勉強,很尊重人才。對待其他隱士如此,對待同窗好友更不會斤斤計較了。

    雖然嚴光不同意做官,劉秀還是任命他為諫議大夫,嚴光於是到富春山(又名嚴陵山,今浙江桐廬縣西)種田,後人將他釣魚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

    建武十七年,劉秀又特別徵召他,他依然不來。八十歲時,在家中去世。光武帝對此哀傷惋惜,下詔讓郡縣賜給一百萬錢、一千斛穀物。

    劉秀能夠得到天下,一方面與他會打仗有關係,另一方面,劉秀包容大度,善於收服人心也有很大關係。

  • 9 # 文史磚家

    漢光武帝劉秀是一位仁慈寬厚的皇帝,被他善待的功臣、親友極多,其中嚴光便是典型。嚴光本姓莊,後人為避漢明帝劉莊的諱,便為其改姓。嚴光是西漢末年人,生於會稽郡餘姚縣,年輕時名望便很高。王莽在位時期,嚴光進入太學研讀儒家經典,與劉秀是同窗好友,兩人經常同起同臥,關係極為親密(“少有高名,與光武同遊學。”見《後漢書·卷八十三》)。

    嚴光雖然身負大才,但為人恬靜淡泊、不慕榮利,對做官絲毫不感興趣。所以等到老朋友劉秀稱帝后,嚴光因為擔心別人會說他將“攀龍附鳳”,於是便隱姓埋名,在家鄉的富春江畔,每日裡披著羊裘在水中垂釣作樂。劉秀知道後便把他招進洛陽,準備委以高官,結果遭到嚴光的婉拒。劉秀不死心,於是親自懇求他數次,但依然被拒,無奈只能送他回鄉。

    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於是升輿嘆息而去。引文同上。

    數年後,光武帝思友心切,便再次下詔將嚴光召入宮中,與他暢聊往事,一連多日都不肯放其返鄉。某天,光武帝笑著問嚴光:“子陵(嚴光的字),你覺得朕跟之前相比如何?”嚴光平時灑脫慣了,根本就不懂得君臣禮儀,於是便戲謔的回覆到:“陛下跟之前變化不太大,只是身材比當年胖了些,看來是舒服的日子過久了,哪裡像我這個山野村夫,依舊骨瘦如柴。”光武帝聽後大笑不止。

    由於光武帝白天忙於政務,只有晚上才有時間跟嚴光談天,有時候聊得興起忘記了時間,便跟他一起大被同眠,一如當年在長安求學時的樣子。嚴光睡覺不老實,等到熟睡後便會不自主地將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也或許是有意而為之,目的在於試探光武帝的胸襟氣度),而皇帝因為怕將嚴光吵醒,所以也一直不挪開。

    沒想到,太史(掌管編寫史書、天時星曆)在第二天早朝時向光武帝奏報,稱有客星(古代對彗星、新星或超新星的稱呼)衝犯了帝座(即武仙座α星,屬天市垣),從星象上來看,恐怕有人會對皇帝不利,只有將此人處決,才能解除警報。

    沒想到,光武帝聽後哈哈大笑,對太史講道:“太史有些小題大做了,你說的客星大概是指子陵吧?他是朕的老朋友,在長安求學時經常跟朕同起同臥,由於睡覺不老實,喜歡把腳壓在朕的肚子上,朕早就習慣了。這次也是如此,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太史不要過於憂心。”太史聽後,連連叩頭謝罪。

    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帝從容問光曰:“朕何如昔時?”對曰:“陛下差增於往。”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引文同上。

    光武帝與嚴光相處甚歡,便再次請求他出來做官,並打算任命他為諫議大夫,專掌議論政事、規諫皇帝。然而嚴光灑脫慣了,受不了朝廷繁文縟節的束縛,更何況一旦接受任命,必然要對光武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出入都要謹言慎行,再不能像之前那般自由,所以想都沒想便推辭。光武帝無奈,只好讓他離京返鄉。

    嚴光返鄉後,在富春山歸隱,每日裡耕田讀書、垂釣遊玩,生活過得相當愜意,後人因為感慨於他的氣節、志向,便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引文同上)。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再次徵召嚴光入京,但這一次嚴光卻沒有答應,讓皇帝悵然若失,心中充滿遺憾。

    多年後,嚴光在家中壽終正寢,終年80歲。光武帝聞訊後,心中甚是悲痛,下令當地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給嚴家,命其厚葬嚴光(“建武十七年,復特徵,不至。年八十,終於家。帝傷惜之,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引文同上)。嚴光死後,葬於今浙江省慈溪市境內的客星山(又名陳山)。不久,光武帝也駕崩,在泉下去跟老友“會合”。

  • 10 # 一個人的歷史

    題主說的這個故事,出自范曄所著的《後漢書》中的《逸民列傳》。嚴光是一個追求自由超脫、不接受皇帝調遣,敢把腳架在皇帝肚子之上的狂人,是真正能堅持志向的真隱士。當然嚴光的出名,因為他所面對的是光武帝劉秀,如果面對其他的帝王,可能嚴光就沒那麼好運了。嚴光字子陵,又名遵,會稽郡餘姚縣人。年輕時就很有名氣,和光武帝劉秀一起遊歷求學。等到光武帝劉秀登上皇位,他就更名改姓,隱居民間,不讓人找到他。光武帝劉秀想念他的賢能,就派人按照他的相貌四處查訪。後來,齊國有人上報說有一個男子披著羊皮裘在大澤之中垂釣。光武帝劉秀懷疑那就是嚴光,就讓人備好安車,帶上延聘賢士的禮品,派使者前去聘請他。使者來回跑了三次才把嚴光請來,光武帝讓他住在北軍軍營,賜給他床褥,讓太官每日招待飲食。光武帝劉秀在宮中引見嚴光,談論往事,一直談了幾天。光武帝劉秀隨口問嚴光說:“我和從前比怎麼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從前強了一些。”二人接著就同床而臥,嚴光把腳架在光武帝劉秀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說客星侵犯了御座星,情況十分嚴重。光武帝劉秀笑著說:“那是我的故交嚴子陵和我同床共臥罷了。”對於劉秀而言,嚴光是自己的故交好友,是能督促自己進步的人。嚴光的嘴裡沒有阿諛奉承的話,只有中肯的評價和客觀的言論,這對於一位治國理政的明君來講十分重要。劉秀身邊從來不缺乏恭維和讚美的人,卻很少有客觀指出問題所在的人。對於嚴光,劉秀處之豁達,光武中興實至名歸。

  • 11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皇帝很開心!

    在諸多開國之君中,漢光武帝劉秀是個比較奇特的存在,論起功業,他並不比任何一個開國之君遜色,但論起名氣,他又比其他人要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的國號也叫漢,許多人就忽視了他也是開國之君的緣故。

    劉秀的能力值是爆表的,在群雄並起的新莽末年,他以沒落皇族的身份起義,一路開掛,最後成功擊敗所有對手,再立漢朝。劉秀能做到這點,固然有他命好(對手沒有一個是曹操、孫權這種級別的,命比劉備好了不知多少倍)的因素,但他自身的能力也絕對不可忽視。

    身為一個皇帝,劉秀很重視人才,同時,他不是一個擺譜的人,也很念舊情,這一點,從他對嚴光的態度可以看出來。

    嚴光本姓莊,為避漢明帝劉莊諱被改姓,字子陵。他是東漢初年的隱士,卻備受後世讀書人景仰,范仲淹曾寫文稱讚他,其中有一句名揚千古:“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前面說了,劉秀個人能力是很強的,智商也是很高的,他自己也是熱愛學習的,天賦強加上愛學習,結果就是老師水平跟不上了。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年少的劉秀對遠方產生了嚮往,決定離家去遊學。當然,他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跟同學們一道,這個同學們,其中就有嚴光。

    嚴光同學的智商也是槓槓的,年紀輕輕名聲就已不小。他跟劉秀一同遊學,徹底打開了他命運的大門。

    兩個高智商的傢伙碰在一起,不是針鋒相對就是惺惺相惜,而他們兩個自然是後者,兩個人相交甚厚。而且當時條件也不怎麼好,兩人吃住都在一起,睡也睡一張床上,那交情可是不一般。

    這種交情,大概持續到劉秀稱帝。

    建武元年(25年),劉秀建立東漢。要是一般人聽到這個訊息,肯定是屁顛屁顛地跑去找老同學打秋風,要個官噹噹。

    可嚴光不是一般人吶,他是隱士,著名隱士,思維也很跳脫。聽到劉秀當了皇帝,他二話不說,立刻改名換姓,隱居在桐廬富春江畔,每天吹著微風釣著魚,生活好不愜意。

    劉秀雖然稱帝了,但是天下並未統一,幾個割據政權還等著他去平定,對外要用兵,對內要治國,他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所以,他求賢若渴,而嚴光這個知根知底的老同學自然是沒跑了,被他列入第一批招募名單,下令全國查訪。

    嚴光再能躲也不是躲進桃花源與世隔絕,很快,他的線索被抓了出來。齊地報稱有一男子披著羊裘在湖邊垂釣,劉秀對嚴光何其瞭解,強烈懷疑那就是嚴光,立刻派使者帶著禮物、信件等驅車前往齊地。

    使者到了一看,果然是嚴光,於是就上門拜訪,但嚴光死活就是不肯跟他去京城洛陽,使者好說歹說都沒用,無法,他只能自己回去覆命。劉秀絲毫不覺意外,很快就派了第二批使者,然後,第三批......

    一連幾次,嚴光也被搞得煩了,知道不去洛陽是不行了,劉秀這位老同學這麼搞,他也沒法隱居了,都快變成菜市場了。於是,嚴光隨不知道第幾批使者來到了洛陽。

    好不容易才把嚴光請來,劉秀自然不會虧待他。劉秀把嚴光安排在北宮,床褥飯菜,一應俱全,好吃好喝伺候著。嚴光對劉秀太瞭解了,他知道劉秀最後肯定會親自來見他,所以他也不急,就這麼住著,等著劉秀來。

    中途還有個小插曲,嚴光在洛陽的熟人不止劉秀一個,還有其他人,司徒侯霸就跟他關係不錯。侯霸就沒有劉秀那麼夠意思了,派人送信給嚴光,給嚴光傳話說白天礙於朝廷制度不能前來拜訪,晚上一定來表達歉意。

    嚴光可不是善茬,他一言不發,將書簡扔給送信的人,給侯霸回信,說侯霸做到了三公的位置,很好,但要小心不能只知道奉承皇帝,不然很容易身首異處的。

    侯霸看了信以後,心情怎樣我們不知道,但用腳想都知道肯定不好。他默默地封好信封,然後直接把信交給劉秀。劉秀看了,只是笑著說:"這狂傢伙還是老樣子。"不過轉身劉秀就親自來到嚴光的居所。

    嚴光還在睡覺,劉秀就直接進了他的臥室,摸著他的肚子(估計是當年養成的習慣)打起了感情牌,說:“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意思是你就不能幫兄弟乾點事?

    嚴光裝睡,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他看著劉秀,直接以人各有志為由拒絕,說明他就是不想當官。話說到這份上,劉秀也無奈,只能嘆息著離開。

    不過劉秀從來都不是輕言放棄的人,幾天後他就請嚴光進宮,兩人在一起相處了好幾天,一起談論過去的舊事情誼。毫無疑問,這也是劉秀的感情攻勢。

    一次,劉秀見火候差不多了,隨意一問:"我比過去怎麼樣?"嚴光打量一下他,回答:"陛下比過去胖了。"劉秀見機會難得,直接就在嚴光那睡了,再次體驗當年同吃同住的感覺。

    嚴光睡覺可不老實,睡熟後把腳壓在劉秀的肚子上(其實我懷疑他是故意的),但劉秀卻毫不在意。不過第二天,太史急匆匆跑來稟告劉秀,說有客星衝犯了帝座。劉秀笑著回答:"不過是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跟我睡在一起罷了。"

    不過,劉秀的這一波情感攻勢還是以失敗告終,他任命嚴光為諫議大夫,但嚴光始終不肯接受,無法,劉秀最終還是放這位才華橫溢的老同學離去,任他歸隱。嚴光於是心滿意足地回到富春山,耕讀垂釣,悠哉遊哉。

    建武十七年(41年),天下已然一統,但是戰後重建也需要大量人才,劉秀於是再一次徵召嚴光,嚴光仍然不去。最後,嚴光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歲,劉秀知道後,倍感哀傷,下詔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給他安葬 。

    也是嚴光命好,遇到了脾氣好的劉秀,要是遇到明清時期的那幾位,他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哪能順利活到八十歲的高壽呢?

  • 12 # 妙語論古今

    河北狩獵其實也就是乾隆及清朝王公大臣們帶著八旗兵進行的一年一度的秋季圍捕獵物運動大會。每一年上萬人的參與,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這也是乾隆後期國庫虧空的原因之一。

    《還珠格格》裡面有一段,小燕子帶著紫薇的囑託,上京尋父,在獵場中箭的場景,其實就是乾隆帶著八旗子弟正在狩獵。

    透過學習歷史及相關資料瞭解,乾隆經常去河北狩獵的原因大致可以總結為二點:

    一、眾所周知,清朝號稱“馬背上得天下”,隨著清朝建立,到乾隆年間,曾經驍勇善戰的馬背上的滿洲子弟,早已沒有當年的風采,吃喝玩樂,充其量大都是紈絝子弟。而乾隆尚武,本人也會一些功夫,想透過狩獵來磨練選拔一些有能力的八旗子弟。更想透過狩獵來大大的鍛鍊八旗勁旅的戰鬥力,讓他們習騎射,又習勞苦,讓傳統的驍勇善戰和醇樸刻苦的本色發揚下去,不能被定鼎中原後安逸的日子所腐化。

    二、乾隆年間附屬的王國及部落很多,但是總有一部分虎視眈眈,想要脫離自立。其中,蒙古部落就是其中實力比較強的一個,透過狩獵可以彰顯大國的威力。並且接見那些部落的首領,用來鞏固同盟的關係,保障邊疆的穩定,同時也加強對其的控制,這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有極其重要的政治作用。就像現代社會,每一年都會在東海,南海,渤海等領域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是一樣,即可彰顯大國的威嚴,也可保證國家周邊的安定,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

  • 13 # 尚新源蠍子

    不是經常,

    按理每年都要去的!

    這是不忘本的一種表示!

    說經常去,

    那隻能說乾隆可能丟失了一些東西!

  • 14 # 水流雲在之煙雨樓

    清朝早期主要威脅來自北方和西北的遊牧民族。木蘭秋獮就是一場軍事演習,顯示軍威,訓練部隊,和各國現在的演習差不多。

  • 15 # 史海爛柯人

    嚴光不僅上了龍床,與光武帝同塌而眠,而且還把腿壓在了劉秀肚子上。這聽上去就像是個杜撰的笑話,可此事卻真真切切的發生過,還被史書記錄在案,被後人傳為美談。

    在《後漢書·逸民列傳》中,有一位叫做嚴光的隱士。嚴光是會稽餘姚人,曾是劉秀的同窗好友。後來劉秀稱帝,想起來自己這個同窗,想請他入朝為官。不過,嚴光雖然有賢名,卻不願做官。光武帝派了很多人去尋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嚴光請進都城。

    可是,無論是光武帝派人前去遊說,還是親自跑去勸說,嚴光就是照吃照喝,每天躺在床上睡大覺。光武帝實在沒辦法,又將嚴光青島宮中,兩人同吃同住,一起暢聊。當晚,嚴光毫不客氣的睡在了龍床上,而且還把腳壓在了劉秀的肚子上。

    由於古代皇帝身邊都有史官記錄言行,所以嚴光和劉秀之間的事,自然也就被人知道了。嚴光的行為,無疑是觸犯天子的大罪過,足夠殺頭的了。不過,太史們還是用了個比較委婉的方式進諫:昨夜裡觀察天象,有客星衝犯帝座。

    大臣們的意思很清楚,那就請光武帝嚴懲嚴光。不過,劉秀聽後卻哈哈大笑,說諸位有些小題大做了,我只是和自己的老朋友一起嚴子陵睡在一起罷了。最終,嚴光並沒有受到懲治,也沒有留在朝中做官,而是開開心心地繼續做隱士去了。

    這段故事之所以被記載到了《後漢書》,主要還是凸顯光武帝的賢明與愛才。史家安排一個放浪形骸的嚴光,讓他在夜裡毫不顧忌地在龍床上酣睡,而且把腳放在光武帝肚子上,最終劉秀還是寬恕了他,從而烘托出了一個明君的形象。

    類似這樣的春秋筆法,在《史記》中也曾有過。但不同的是,司馬遷曾用陳勝的同鄉來批判這位起義領袖的忘舊和殘暴。陳勝稱王后,曾有同鄉前來找他,在宮中喧鬧,結果被殺。與嚴光和劉秀的故事相比,自然是高低立現了。

  • 1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後漢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劉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意思是說,嚴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覺,嚴光由於睡姿不雅,將一隻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說有客星犯主,冒犯了皇帝的御座,情勢非常緊急。光武帝笑著說:“沒事,這不過就是我和老友嚴子陵在一起睡覺而已。”

    既然嚴光把腿壓在劉秀肚子上這事,讓很多人都知道了。那說明,嚴光也是明白的。那麼,他為什麼還要把腿壓在劉秀肚子上呢?

    (嚴光劇照)

    嚴光其實並不姓嚴,本姓莊,只是因為和漢明帝劉莊的名諱有一字重合,因此被《後漢書》改成了嚴,字子陵。

    嚴光是會稽餘姚人,少時的他,聰慧靈動,天資聰穎,“少有高名”。嚴光記憶超人,能做到過目不忘。十幾歲時就滿腹經綸,通曉《詩》《書》,讓人刮目相看。

    在和成年名士的交往中,嚴光不但學識淵博,通古曉今,而且能言善辯,心思縝密,經常辯得那些名儒啞口無言。因此,嚴光小小年紀,就已經聲名遠播,名噪鄉里。

    其後,嚴光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身的眼界,來到了長安求學。進入了漢朝的最高學府太學府,專心進學。也就在這裡,他遇到了當時落魄的皇族後裔劉秀,兩人成為了同窗好友。

    不過,嚴光和劉秀來到太學府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嚴光純粹為了進一步的深造,而劉秀則志存高遠,希望在太學府中結識經天緯地之才,為他日後的宏圖霸業服務。

    當見識到了嚴光的滿腹才華和一身正氣後,劉秀十分歎服和崇拜,想方設法和嚴光套近乎。兩人由一般同窗到過從甚密,直至成為密友。

    後來的劉秀經過南征北討、浴血奮戰,終於在建武元年建立了東漢政權。而此時的嚴光,卻改頭換面,早已在風景秀美、群山連綿的美麗富春江畔,結草為廬,垂釣河中。

    (劉秀劇照)

    無奈之下,劉秀只好找人畫出他心目中嚴光的形象,派出官吏按圖索驥,四處苦尋。

    終於有了迴音,有人報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

    劉秀得報後欣喜若狂,即刻派出使者親臨垂釣之處,延請嚴光。反覆多次,終於將他請到了京都洛陽,好吃好喝好住招待著。

    劉秀先是派出和嚴光交情深厚的司徒侯霸招撫嚴光。這侯霸可謂是劉秀的肱股之臣,深得劉秀器重,被劉秀封為尚書令,官居大司徒。侯霸出面,無疑就相當於是劉秀親自迎接了。

    侯霸事前派人給嚴光送信,“公聞先生至,區區欲即詣造,迫於典司,是以不獲。願因日暮,自屈語言”,表達了急於見到嚴光,又因公務纏身,晚上親自前來拜謁的歉意。

    嚴光不置可否,將書信回擲給送信的人,並說了這樣一段話:“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意思是說,你身居高位,如果身懷仁德,輔佐正義,天下人就會喜悅。如果你一味地阿諛奉上,順應皇上的旨意,就會自尋死路。

    侯霸見嚴光這麼不客氣,心裡有點虛,把這事報告了劉秀。劉秀看到嚴光的的回信後,哈哈大笑:“狂奴故態也。”於是,劉秀親自乘車來到了嚴光的住處。

    嚴光自顧自地睡覺,絲毫不理會劉秀的到來。尷尬的劉秀拍著嚴光白花花的肚皮,打趣地問:“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你為什麼就不肯出山,幫我治理國家呢?

    (侯霸劇照)

    嚴光老半天才睜開眼睛,“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人各有志,你就別再勉強了嘛。劉秀只得長嘆數聲,駕車而回。

    劉秀仍沒死心,又將嚴光迎進宮中,和他暢談故交,直到倆人同床而眠。嚴光把腳放到了劉秀的肚皮上。

    我想嚴光當然知道劉秀是誰,他把腿壓在劉秀肚子上,就是向他表明,自己對官場的尊卑不當回事,不願意當官。

    當然了,嚴光這也算是幫劉秀,讓他得一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

    那麼,後來的嚴光怎樣了呢?

    劉秀不但沒有責怪嚴光,反而將他封為諫議大夫。不過嚴光死活不答應,劉秀無奈,只好放他回去,“乃耕於富春山”。

    就這樣,嚴光身穿著羊裘,頭戴著草帽走進了富麗堂皇的皇宮,又無爵無位,瀟灑愜意,身無長物地從皇宮裡走了出來,重歸了他摯愛的漁場。

    直到建武十七年,劉秀又一次想起了嚴光,再次詔他入宮。嚴光又再一次拒絕。最後,80歲的嚴光在老家病逝,劉秀極為傷感,下旨厚葬。

    對於嚴光至死不事光武帝的行為,後世之人推崇備至。范仲淹在浙江桐廬時,就主持修建了祠堂,用以紀念嚴光,並做《嚴先生祠堂記》:“雲山蒼蒼,江水映渙,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李白對嚴光也頂禮膜拜,作詩讚揚他:“松柏本孤直, 難為桃李顏。昭昭嚴子陵, 垂釣滄波間。”

    至此,嚴子陵不事權貴的高風亮節,深入人心,世受後人敬仰。

    (參考資料:《後漢書》)

  • 17 # 希望星晨58298869

    《後漢書·逸民列傳》記錄了嚴光的事,他是一位隱士,曾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同窗好友,後來劉秀稱帝,想起了這個昔日的同窗,劉秀深知其能,想請下山入朝做官,幫助自己治國安邦。

    光武帝為找他,花了時間、人力、物力成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個嚴光請進了都城後!這個嚴光,在都城吃了睡,睡了吃,光武帝親自跑去勸說他入仕,他無動於衷;光武帝沒撤了,只好將嚴光請進青島宮與自己同吃同住,希望感染他,能喚起他的致仕之心!

    當晚,嚴光沒出皇宮,胡吃海喝後,毫無顧慮地睡在了龍床上,匪夷所思的是,還故意把腳壓在了皇帝劉秀的肚子上,在古代,嚴光的行為已是觸犯天子的大罪,足夠殺頭的了;此事傳開後,皓首窮經的太史們處心積慮地勸劉秀殺了嚴光,但表述得委婉而含蓄:臣昨晚觀察天象,發現有客星衝犯了帝座!意思是你的人身安全被侵犯了,要嚴懲不知天高地厚的嚴光!

    精明的劉秀當然懂得意思,他哈哈大笑說:諸位多慮了,昨晚我與老同學嚴子陵睡在一起,沒發生什麼事!一笑而過,他沒懲治嚴光;嚴光也依然不願留朝做官,堅持初衷迴歸山林,繼續去過自己逍遙自在,閒雲野鶴般的日子,光武也沒為難他。

    《後漢書》記載了此事,目的很明確,用不拘小節、放浪形骸的嚴光,肆無忌憚地入睡龍床,並腿壓光武,而光武並不介意,最後還寬恕了他的事例,反襯出一個寬宏大量的明君形象。有讚揚光武帝尊重、愛惜人才的意思!

  • 18 # 小小嬴政

    所謂隱士,就是那些品格高尚、學識淵博、不攀附權貴、不阿諛奉承的古代知識分子。他們往往隱於深山之中,雖有曠世之才,卻不願意發揮出來。偶而遇到明主,例如諸葛亮,才會出山,但是大部分都會最後老於山林之中。

    對於這些隱士,歷代君王態度不同,有的禮賢下士,有的置之不理,而有的則是動輒殺之。漢光武帝劉秀就屬於其中的第一種,而與他正面打交道的隱士名叫嚴光。嚴光生於公元前39年,卒於公元41元,以八十歲高齡辭世,可謂善始善終,而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劉秀的親密關係。

    劉秀生於公元前5年,嚴光比他大了30歲,按理說兩人之間是應該存在代溝的。但恰恰相反,兩人之間的忘年交被歷代人傳為佳話。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亂,劉秀起兵於亂世之中,到處征戰,而嚴光則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勢,隱居於世外,過著好不愜意的生活。兩人於戰亂之時分別,直到劉秀當上東漢的第一任皇帝,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畫影圖形,尋找嚴光。

    在苦苦找尋了數年之後,終於在山中找到了嚴光。劉秀不惜屈尊來到嚴光住處,請嚴光出山輔佐,但是都被嚴光拒絕。於是劉秀改變策略,不談輔佐之事,只請嚴光到宮中一敘。

    結果到了宮中,劉秀完全就沒有了皇帝的樣子,在嚴光面前就像是一個小孩子,問這問那,討教治理天下的對策。不知不覺間,天氣已經很晚了,劉秀留嚴光在宮中住一晚,第二天再送嚴光回去,嚴光同意了。

    結果到了晚上,嚴光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他把腿壓在了劉秀的肚子上。對於皇帝來說,一界草民該如此放肆,實在該殺。

    第二天,大臣們知道了這件事以後,紛紛上表要殺嚴光,但是劉秀說,他不過是陪我睡了一晚而已,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呢?其實頭天晚上劉秀並沒有睡著,當嚴光把腿壓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他也有惱怒,畢竟現在他是皇帝。

    但是最後他還是忍住了,他希望自己的隱忍和真誠能夠換來嚴光的輔佐,因為漢室剛剛復興,急需要像嚴光這樣有文化、有知識、有謀略的人。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第二天嚴光知曉這件事後,非但沒有感謝劉秀不殺之恩,反而不改初衷,堅持要離開。

    劉秀沒有辦法,只好送嚴光回家,劉秀的仁慈寬厚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也正因為有這樣一位皇帝,中國歷史上的光武中興才會出現。如果是換成其他皇帝,恐怕十個嚴光也早就身首異處了。

    嚴光最後八十而終,直到臨死前,他才說出真相,原來那天晚上把腿架在劉秀肚子上是他有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測試這位皇帝到底有多大的胸襟氣度。測試結果讓他滿意,但他還是放不下知識分子的臭架子,不願輔佐劉秀,從而造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參考文獻:《後漢書》、《歷代明賢確論》 、《劉秀大帝》

  • 19 # 風趣書生

    嚴光,又名遵,字子陵。本姓莊,後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姓嚴。

    嚴光和漢光武帝劉秀是同學,兩人曾在一起讀書。西漢末年,西漢衰微,王莽篡國,嚴光隱居不仕。劉秀統一天下,光復漢室。嚴光更名換姓,退隱江湖。劉秀思賢念舊,畫了他的畫像訪問他,齊地報稱有一男子披著羊裘在澤中垂釣,劉秀懷疑那就是嚴光,即遣使備置安車、玄纁,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陽。

    司徒侯霸也和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嚴光不說話,將書簡扔給送信的人。口授說:“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侯霸把書信上奏給劉秀。劉秀笑著說:“狂奴故態也”。當天親自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臥床不起,不起來迎接。劉秀只好走進他的臥室,摸著嚴光的腹部說:“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嚴光又睡著不講話,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看了好一會,說:“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劉秀說:“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於是坐上乘輿,嘆息而去。

    後來,劉秀又請嚴光到宮裡去,談說以前的舊事,談論了好多天。劉秀曾經問嚴光:“朕何如昔時?”嚴光回答說:“陛下差增於往。”說完兩人一起睡覺,嚴光睡熟了之後,把一隻腳壓在劉秀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衝犯了帝座,甚急。劉秀笑著說:“朕與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劉秀要授嚴光諫議大夫一職,嚴光堅持不受,歸隱浙江桐廬富春山,耕讀垂釣,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

    嚴光是真正的高人隱士,視官祿富貴如糞土,心胸之中唯有清風皓月。因此很受後世儒家的推崇。范仲淹:“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是其中最好的評語。

  • 20 # 澹奕

    有句話叫做伴君如伴虎,做皇帝的臣子雖享富貴,但也著實危險,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得罪了皇帝,因此失去了性命,可追求功名的人依舊如同過江之鯽。

    當然,也有些另類之人,他們保持著高潔清白,只求逍遙自在,不想摻和到朝廷中去。

    比如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的同窗兼摯友嚴光,劉秀登基後顧念情誼,何況嚴光的確有真才實學,幾次三番請嚴光出山都被拒絕。

    嚴光是會稽人,與出身遠支宗室的劉秀相識得很早,兩人曾經在一起讀書,關係非常不錯,王莽篡漢不久天下大亂,劉秀準備做一番大事。

    臨走之前,嚴光也沒說什麼,只希望劉秀珍重,萬事當心,而劉秀卻直言,他日自己富貴之後必然不會忘記了好友,嚴光也沒放心上。

    沒想到,劉秀還真成了皇帝,而得知訊息的嚴光倒是有些擔心,他知道劉秀是個言出必行的人物,必定會來找自己,而他不肯入朝,因此改名換姓隱居了起來。

    果然,劉秀派人到處找尋嚴光的下落,最終在山東發現了嚴光的蹤跡,立刻派人去請。

    好說歹說,使者前後跑了好幾次,嚴光才前往洛陽,不過他並沒有進入朝廷的打算,只不過是想去看看自己多年未見的老朋友。

    嚴光住在了洛陽郊外的客棧之中,而擔任司徒的侯霸也與其有所交情,得知此事後派人送信希望嚴光到他府上做客。

    但嚴光也沒賣他的面子,讓來人帶信直言:“都做到三公的人了,已經非常了不得,理當輔佐君上安治天下,要是整天想著阿諛,恐怕腦袋保不住多久。”

    侯霸將信函專呈給了劉秀,而劉秀哈哈大笑,覺得嚴光還是老樣子。

    劉秀親自抽空離開皇城前往郊外的客棧去見嚴光,而到的時候,嚴光裝著在睡覺,劉秀拍他的肚子:“你就不能來幫幫我?”

    嚴光還是閉著眼睛:“人各有志啊陛下,您何必要勉強我呢?”

    好在劉秀並不是個跋扈專斷的皇帝,見嚴光如此也沒多說什麼,反而之後連續幾天都去城外見嚴光,與其聊天敘舊,偶然也會談論些大事。

    劉秀問嚴光自己有什麼變化,嚴光道:“陛下比以前胖了些。”

    對於劉秀來說,這個倔脾氣的老朋友算得上是個知己,兩人相談甚歡。

    有一回,劉秀與嚴光聊天聊到了深夜,劉秀乾脆也就沒有回宮,直接在客棧裡歇下了,與嚴光兩人同塌而眠。

    嚴光雖然是個讀書人,但睡覺也挺不老實,翻來覆去,一條腿架在了劉秀的肚子上。

    次日回宮,太史令上報說發現客星犯帝座,恐怕有人會危害皇上,劉秀先是一驚,之後失聲大笑著說,不過是自己跟嚴光睡覺,嚴光的腿架在了他身上罷了。

    有朝臣認為嚴光此舉是對君上的大不敬,理應治罪,劉秀呵斥小題大做,嚴光並沒有任何想要傷害冒犯自己的意思,睡覺亂動人之常情罷了。

    劉秀終究沒能讓嚴光留下輔佐自己,而嚴光隱居山林,直到八十歲時安然離開人世。

    嚴光雖然是劉秀的好友,但劉秀終究是皇帝,屢屢拒絕皇帝可不是什麼隨便的事情,嚴光能夠全身而退快意逍遙,也多虧了他遇上的是劉秀。

    作為東漢的開創者,劉秀是個非常傑出的帝王,而且劉秀的人品在歷代帝王當中也著實是沒得說的,雖然是馬上得天下,但劉秀算是比較寬厚的皇帝。

    正因為劉秀的寬容大度,所以嚴光才能對他這麼“皮”,劉秀也並沒有任何怪罪嚴光的情況,這樣的帝王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

    算嚴光幸運,碰上的是劉秀,若遇到的是朱元璋之類,那嚴光恐怕沒什麼好下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王子》這本書裡小王子為什麼沒有停止對玫瑰的思念呢?你是如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