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在數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極光摧殘。可為何到了近幾十年卻變得老態龍鍾,極近消亡?
7
回覆列表
  • 1 # 第九條命

    如今的時代日新月異,科技改變生活已經成為主流。人與人之間聯絡變得密切,網路上各種娛樂新聞不斷充斥眼球,再加上民眾接受的普遍是應試教育,國學基礎薄弱,而且古體詩又受到近代以來現代詩崛起與發展的衝擊,可以說,現今已經幾乎不具有古體詩生長的土壤。

    以上為個人淺薄之見。

  • 2 # 耕根

    這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永遠不可能消亡。

    只是現在文學的表達方式更加直接,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現代人迫於生活的壓力,始終在跟時間賽跑,什麼都講究速度,連文化也變成了速食……

  • 3 # 軫念信箱

      這個問題要從整個詩歌的發展來看。

    詩的發展從來與音樂脫不開關係。最早的詩都是用來唱的,在西漢王朝建立之後,文化開始普及,文人創造了大量的詩歌,但是音樂的發展沒有跟上,詩這種形式才逐漸脫離了音樂,開始獨立吟誦。

    雖然平仄格律是在唐朝近體詩形成的時候提出來的,但古體詩並非沒有韻律,在格律詩之前的永明體就已經開始遵守四聲韻。而且在千年淘汰下來,隨著漢以前那些古詩附著的音樂散佚,那些讀起來不順口,沒有語言美感,不便於吟誦流傳的詩就慢慢淘汰忘卻,不存於世了。但是有些有文字記錄的還在,我們今天拿出來讀,就會發現平仄不順,因為在歌唱的時候,字詞會發生變調,不用遵守漢字本身的音調,當然也可能千百年來漢字的音調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這一點和現在的歌詞極其類似。流行歌曲,除了尾字押韻之外,考慮更多地是符合音樂的音調,而不考慮漢字本身發音的影響。

    而到了魏晉時期,曹植開發梵唄,沈約的《四聲韻》開啟了“平上入去”在詩歌創作中的使用,初唐的宮廷詩人在此基礎上,結合聲韻要求,對仗要求,字數要求,創造了絕句、律詩和排律這幾種格律體形式。當時的宰相許敬宗發現四聲韻相對於格律詩來說還是複雜,於是在武則天欽定下主持編制了一部聲韻書。這本書就直接把四聲韻針對格律詩簡化為平仄,把四聲中的“平”和“上去入”聲分為平仄兩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平仄來源,也是南宋末年劉淵《平水韻》的底子。

    相對來說,近體詩雖然後來成為科舉的主要手段,強行推動了平仄格律的發展,平仄格律也確實是適合詩詞創作、語句通順的好工具,但是在個人創作中,像李白這類具有天馬行空想象力的詩人,在詩心爆發的時候並不會在乎平仄格式。詩以言志。平仄的規範雖然好,但是把所有的表現形式侷限在四句、八句自然是不必要的。所以格式自由的古體詩和精雕細琢的近體詩一直是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格律成熟之後的古風,多多少少都會遵從平仄相間的規定,因為這些規定,本身就是從古體詩上總結出來並精細化的。古體詩不能做到字數對等、對仗、一韻到底,但是平仄上還是得遵從人們吟誦時的腔調變化,如果連這一點也要反著來的話,你的古體詩就是反人類,是會被唾棄淘汰的。

    嚴格來講,那種自由的古體詩還是沒落了的。它的沒落是在於它本身的古拙意境隨著人類社會的精細、精緻化而無法迴歸。唐以後的古風,其實有兩個走向,一個就是律古,就算不守平仄格式,不一韻到底,但是文字句式整飭,不再有雜言、長短句。

    另外一個就演變成了“詩餘”,從樂府歌行體直接生出了“宋詞”這另一個輝煌的格律體。宋詞除了押韻比近體詩寬鬆之外,平仄字數可是死死地,對音樂的附著也是很緊密的,只是音樂經過隋唐大融合,胡樂不斷入侵漢化,近現代全球音樂文化大融合,產生宋詞、元曲、現代詩、歌詞這些長短、隨性的新文體是歷史必然。

    至於現代人寫的所謂“古風”(古體詩),大都是想寫古詩,又不願意鑽研格律,寫出一些似古非古的東西,堆砌一些辭藻,自己圖一樂而已。

    也沒什麼不可以。

  • 4 # 螢火喵z

    中國自古是詩的大國。現在凡是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沒有不讀駱賓王的“鵝鵝鵝”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的。人們開口談詩,就是唐詩、宋詞。但少有提及現代詩的。彷彿北島、顧城離我們比李白、杜甫還要遠。在大學校園裡,我也發現學寫現代詩的甚至少於古典詩。學生們時常會問,為什麼現代詩比古詩還要難懂,難以掌握?無可置疑的是,新詩百年的里程與古詩千年的歷史相比,太短,還不成熟。新詩人中還沒有出現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偉大詩人,也沒有寫出像蘇軾、辛棄疾那樣的經典詩作。古典詩歌的積累太深,影響太大,是新詩詩人所無法企及的。另外,古典詩歌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至唐及宋,形成了固定的、便於記誦的成熟的藝術形式。這也是現代詩無可比擬的。過去一個華人,有名有字。有的還有號。這些名號各自含有不同的情感色彩,適用範圍也不一樣。比如大家熟知的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丘是大名,也叫學名或官名,即上學或在外做事時用。仲尼,是根據學名的意思另取的別名,一般在家裡或私下場合用。前者比較正式、嚴肅,後者較為親暱、隨意。孔子還有一個諢名——孔老二。多含不敬的意思在裡邊。搞清了人物名號及其含義,說話或寫文章就方便,少出差錯。

  • 5 # 囈語君

    古詩談不上消亡,詩以言志,更注重的境界和韻味,隨著時代的進步,需要新文題,就像古代文化大融合,不是消亡,是大眾轉移了方向,現代人節奏的加快,想寫古詩,又沒有太多精力鑽研格律,所以慢慢的小眾化了。

    現代社會隨著節奏的加快,大部分時間忙碌於工作與生活當中,無論是新畢業的大學生還是社會精英,要麼是工作要麼在閒暇時間陪伴家庭,真正能夠靜下心來研究的人不是太多。社會在進步,在發展,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印記,古詩交流創作的人相對於現代碎片化資訊時代,可以說是滄海一粟。

    資源和人才決定一個職業或者一個行業的興盛,現代社會資源更重的在房地產、電商、娛樂、製造等行業。能和詩詞相關的娛樂行業又有多少人來交流詩詞。幾季中國好詩詞,很火爆,帶大家體驗中國詩詞的魅力,但這僅僅是一個電視節目,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僅僅是飯後談資而已,回顧中國的古老歷史經典。生活總是要繼續,熱愛詩詞也只能是熱愛,行成不了職業,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是古詩消亡了,而是古詩為人們創造不了價值,一字千金,一對成名的時代不復存在,流行的一首歌,一個電視劇,一個電影才是千金之作。沒有可文化創作的溫床,枯萎是一種趨勢,不可逆轉,最起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古詩詞能夠興盛的契機。隨著中國的崛起,名族自信增強,漢服文化在最近幾年得到一定推廣,漢服文化可以作為古詩詞的載體,但是詩詞已經淪為漢服的裝飾,誰有來細究上面的含義。還有最近流行的慶餘年,上面唐詩三百首,很經典,身為華人,很自豪,自豪國家的偉大,追憶那曾經的輝煌。無論是影視還是宣傳,讓更多人回憶的是我們輝煌的歷史,也是我們這代人對於敢於超越歷史的信心,中國的崛起是民族的自信,詩詞作為古代盛世文化的遺留,但是現代中國有更多的輝煌在創造,詩詞是我們曾經的輝煌,不屬於我們這個時代,對詩詞的熱愛也就不在是社會的主流。推動中國崛起和社會發展的是科學科技,是學術研究,是基因分析……詩詞的落寞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不是消亡,而縮小為了一個圈子。

  • 6 # 文學課堂

    你好,我來回答!

    古詩確實是和你所說的,確實開始沒落,原因很簡單,時代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以前兩個男人同時看上一個女孩,一個高富帥,一個會寫詩的矮窮矬、文化人,這個女孩一定會選擇會作詩的,因為在那樣一個時代,大家對文化,對未來的追求,那是孜孜不倦的,如果說這個人是個詩人,在那個年代,身份是很的榮耀。

    在80年代的時候,懵懂詩出現的時候,詩歌在中華大地上,可以說是一紙風行,舒婷,北島顧江,江河,顧工,楊煉等,寫了大量的感悟生活,追求個性解放、叛逆的這樣的詩歌!

    可是隨著時代的進展,出現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商品經濟時代的到來之後,商品經濟對人性有很大的推動,同時也有很大意義上的腐蝕。

    現在是經歷盛行,組織生活當道的時代,文化人在這個社會的地位漸漸退出神壇。

    也是詩詞漸漸消亡的主要原因!

  • 7 # 小俠記

    首先糾正一個觀點,古體詩並未消亡,而是走向衰落了。

    如今的古體詩像是博物館的文物,即使有人仿照古代的作品進行創作,仍是失去了活力,且數量很少。

    詩歌本身的作用是表達感情,“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詩言志,歌詠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心中鬱積的感情透過詩歌這種獨特的形式表達出來,是古代文人的一貫做法。就像我們現在心情澎湃就想發個朋友圈一樣,古人發朋友圈的方式就是作詩。

    但是,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現在想要表達感情,還會首先想到透過古體詩這種獨特的形式嗎?恐怕在斟酌字句、辨別平仄、組織對偶句的時候,感情就被古詩的格律消磨殆盡了。

    原因何在?

    這首先是因為我們的語言相比於古代發生了較大變化。

    我們不能熟練運用的文言文,在漢唐時幾乎是他們平常運用的語言,因而能信手拈來,將之付諸於律詩。

    而且,文言文有個特點,即單獨一個字所能容納的含義比白話文更豐富,這種語言特別更適合律詩的創作。

    但是,隨著語言的發展,到明清時期書面語與口頭語已呈現出分離的趨勢,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人嘴上說一套(更通俗),紙上寫另一套(更文雅)。就像我們看到的《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已經在用白話文進行創作,這樣的變化在詩歌領域也發生著。

    清末黃遵憲提出“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率先表達了不願被文言和格律束縛的想法。這個觀點影響了後來的白話文運動,胡適等人大力提倡運用白話進行文學創作,因而也就有了現代的白話詩。

    這種變化其實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我們能用平常的話表達感情了,總體上是一種進步。

    當然,包括古詩和律詩在內的古代詩歌也是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因此現在仍有愛好者進行創作。

    只要能表達感情,任何詩歌形式都是可取的。

  • 8 # 閒情偶記生活點滴

    律詩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個字,七律共五十六個字;

    2、押平聲韻;

    3、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地依照韻書來押韻的。古人從一開始上學就學《笠翁對韻》《聲律啟蒙》《詩韻整合》《詩韻合璧》等韻書,所以古代讀書人都是精通聲律的。

    在《紅樓夢》裡,有這樣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寫一首詠月的律詩,指定用寒韻。香菱正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的時候,探春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閒閒吧”。香菱怔怔答道:"閒字是十五刪的,錯了韻了"。這一段故事可以說明古律詩用韻的嚴格。

    平仄,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可現代人有多少人能分的清平仄韻?有的人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都不知道。

    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樣苦吟現代人又有幾人能做到?

    所以古體詩被現代大多數人拋棄,能做古詩的人是很少了。

  • 9 # 陸游子

    唐朝之前的詩稱為古體詩(?),大唐盛世,詩詞振興,為了規範成統,即在自由體式的古體詩基礎上,創立了格律詩標準,也稱近體詩。的確是一種傳承之進步,也誕生了一批如李白之輩的大詩人,才有《唐詩三百首》千古流傳,中華文化之精粹。

    縱觀網上眾多發表的五言七言詩,稱得上格律詩的很少,大多都是不講究平仄規範的作品,難道不是屬於古體詩型別?何提"古體詩為何消亡?"之問!復古方興未艾,比比皆是,所謂“古韻新妍競芳菲"之雅趣風行!

    倒是唐詩韻律少人問津!

  • 10 # 心若素

    中國被譽為詩的國度,詩歌創作源遠流長。唐代是古代詩歌創作燦爛輝煌的時刻,把古典詩歌的音律和諧、文字精煉等藝術特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君不見網路中的古詩詞教學如火如荼,我透過網校接觸詩詞幾年了,深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越來越喜歡古典詩詞。古典詩歌五言七言,句式講究對仗,音律講究平仄和押韻,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和諧動聽極具美感。

    唐詩一直被很多人喜歡著,它並沒有消亡,只是沒有了曾經的輝煌罷了。曾經的輝煌和當時的科舉制度是分不開的。如果現在公務員考試考五言七言律詩,古體詩肯定會再一次迎來巔峰時刻。

    雖然現在學習唐詩可以說沒什麼實際用途了,但是我覺得有助於體會作品中的美學內涵,陶冶性情修身養性。

  • 11 # 自行自然

    古體詩的農業為主體的時代背景消失了,讓人與自然之間渾然一體的聯絡被割裂了,機器為代表的工業文明(文明還是野蠻有待思考)和以鋼筋混凝土為代表的城市生活裡是沒有產生古體詩天人合一大境界詩歌的土壤,有的只是物化的人,聲色犬馬的麻痺和低階的慾望釋放。古體詩的消亡代表人類精神世界的庸俗化和物質生活的奢靡化,是一種人類文明的整體性的倒退。

  • 12 # 閒花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物,隨著每個時代的變更,文學形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以順應當前社會的需求。

    比如先秦時代的詩經,兩漢的楚辭漢賦,大唐的詩,大宋的詞,元代的曲,明清的文學小說,近代的散文詩歌都是應時代的變遷應運而生。

    但這並不代表古體詩就會消亡。只是說退主居次,依然會有人去研究,去學和喜愛。

    在古代,無論你是科舉求仕,還是像唐代一樣隱居求薦,都需要你有很高的才華。比如李白,王維,李賀,甚至唐以前晉朝的竹林七賢,漢代的司馬相如,無不是人間才傑。

    要想做官,求得富貴,就必須要會作詩。所以古人從小就受詩歌和四書五經的薰陶,要求他們必須會寫詩填詞。所以唐代的詩歌,先秦的詩經,上至達官貴族,王侯將相,中至文人雅士,江湖豪傑,下及農民婦女皆可作詩。

    這和我們今天高考是一樣的。我們當下盛行的詩歌散文和白話文,因為這樣的形式,既能幫助我們快速的完成工作中的需求,也能讓寫作愛好者,描寫事物抒發情感,思考人生。

    正是因為近代文化運動的改變,導致近代人對古代文學,或者說古體詩沒有了必然的要求,所以古體詩和古代文學才會退主居次。留給了一些愛好古代文學,詩詞歌賦的人去喜愛和研究。

    加上古體詩嚴謹的格律和句式,在現代的生活中並不實用,也很少有人不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除非特別喜歡,或者是大學是選擇了漢語言文學這一專業。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古體詩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精煉的文學句式,產生了一種現代文學無法達到的意向和意境。導致它經典綿長,回味無窮,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似曾相識的感覺,令後人喜之不厭,流芳千古。

    或許在古代,古體詩是當時學子求官走仕必備的一門功課。但現在卻是後人洗滌心靈,提高自我修養和境界的一種方式。

    所以,古體詩不會消亡,哪怕再過千萬年之後,依然會有人喜歡它,只要人類不放棄追求心靈的真善美和靈魂的灑脫,它便永存世間。

  • 13 # 詩詞書院

    古體詩消亡了嗎?

    看了題主的描述我釋然了。因為描述表明,題主離傳統詩詞的認知還有點遠。遠了,自然難免看不清。

    描述中所說的律詩,習慣上稱為近體詩或格律詩,而非題目所說的古體詩。再說律詩興於唐朝,而唐始建於公元618年,至今滿打滿算也只有1402年,又何來數千年的熠熠生輝?

    無可否認的是,自清末起,傳統詩詞的創作質量一直在下滑,這主要和對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有關。特別是在新文化運動中,將中華民族的百年積弱歸究於傳統文化,出現了諸如廢舊詩、興新詩,甚至廢除漢字的主張,至使傳統詩詞的創作出現了斷層。

    如果覺得,《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還不能說明什麼,那麼我給你一個截圖,這是我在這裡做的一篇答文:《怎樣記住格律詩的格律表?》,閱讀量是43萬。而《全唐詩》收錄的作者也不過二千五百餘人。

    只要漢字不消亡,民族的傳統文化就不會消亡,傳統詩詞就不會消亡。儘管復興之路還長,但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向前邁進。

  • 14 # 卡威撩事

    作為一個古詩詞愛好者,我來談一談古詩詞的情況。

    古體詩不是消亡,而是中國文化的快速發展,導致很多歷史文化淹沒在廣泛的各類文化之中,目前主流的文化形式包含了音樂、舞蹈、表演等形式。

    而我們的詩詞文化是需要有一定文化內涵的人才能寫出,而且寫詩需要意境和修養,在一種文化氛圍內,但是現在的社會節奏過快,很多人無法靜心去讀書閱讀,就更不談去寫詩讀詩了。

    看看當前的音樂或者舞蹈,都是在電視媒體上廣泛存在,泛娛樂化的網際網路讓絕大部分人的眼球都被這種時尚的文化所吸引,加上當前的社會形態,經濟發展為主,個人內在修養在後,很多人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區品讀詩詞。

    最近國家也在大力推廣傳統文化,中央電視臺的詩詞大會,讓大眾重新認識了詩詞的魅力。

    我相信,中國詩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文體,她將一直流傳下去,經久不息。

  • 15 # 為何不能重名呢

    和每個朝代的經濟文化背景有很大關係,造就每個時代文化風氣不一樣,比如宋詩成就普遍沒有唐詩好,明清詩的成就更要差一些。

  • 16 # 山河相依

    第一點:古體詩是適應當時時代的產物,對形式的要求比較多,古人文化生活的範圍也比較窄。

    第二點:古代人學習數理化不多,也不可能學習現代科技,他們有較多的時間去學習記憶理解古體詩的形式和內容。

    第三點:古體詩要想反映現代人的生活情感特點,反映現代現實當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有的時候拘束太多。

    第四點: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學習使用古體詩了,每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文體形式,所以現代詩歌自由的理解,自由的表達,成為現代社會的需要。

    第五點:古體詩要在當今社會實現發展,那就需要進一步的改革。

    第六點:古體詩也有它一定的存在價值,我內心裡面是很喜歡古體詩的,只是學不會。雖然有一些古體詩可能失傳了,但是有的古體詩作為傳統文化的經典,仍然能夠持續的流傳,持久的流傳。

  • 17 # 老街味道

    問題:古體詩為何消亡?

    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在數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極光摧殘。可為何到了近幾十年卻變得老態龍鍾,極近消亡?前言

    題主說的古體詩應該是指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舊體詩詞“,有別於“現代詩“。如果說幾近消亡,雖然有點危言聳聽,不過也有幾分道理。

    畢竟,喜歡寫舊體詩詞的人,似乎沒有寫其他文體的人多。

    舊體詩詞沒有了以前的光芒,我覺得就這樣幾個原因。

    一、人才選拔時被淘汰

    簡單來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朝廷利用舊體詩選拔人才,但是今天已經不考了。

    好比今天高考、國考要考英語,但是很多人一輩子也就在前說個baibai而已。

    為什麼那麼多人一定要去學英語呢?不要說什麼掌握知識技能、擴充套件視野這些原因,只不過不學英語就上不了高中,讀不了大學。

    所以,當舊體詩失去了人才選拔的功效以後,就被功利的讀書人漸漸地拋棄了。

    實際工作中,因為評職稱、漲工資、評先進也都不考舊體詩了,所以當然就被打入了冷宮。

    二、教育的斷代

    在晚清結束後不久的民國時期,還有很多古韻遺風存在於知識分子的血液裡。比如王國維、聞一多、朱自清、魯迅、胡適、主席、等等晚清至民國、新中國的文人,很多人都收到過舊式教育的薰陶。對於舊體詩詞,個個都能信手拈來。

    葉嘉瑩教授回憶她在輔仁大學讀書時,念念不忘她的老師顧隨先生,師生兩代都是優秀的詩人。很可惜,這種傳承在今天不多了,像葉嘉瑩這種即是優秀詩人、又是優秀講詩人的老師越來越少。

    如今的學校裡,很多教語文甚至講詩詞的老師教授,都不善於寫舊體詩了。

    老師不明白, 學校裡也不教,於是課本中就只剩下詩詞賞析,學生們自然也不懂得詩詞創作了。

    三、實用性降低

    詩賦進入科舉的時候,有一個主要的功效就是區分考生的能力。

    永隆二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建言,明經多抄義條,進士唯誦舊策,皆亡實才,而有司以人數充第。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新唐書·選舉志上》

    科舉之所以選擇詩賦,因為原來的背誦經書並不能考察出考生的創作力,因此加了詩賦這兩個內容。

    除此以外,從先秦時,孔子就說過:不讀詩無以言。

    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

    那個時代,詩經幾乎是各國政要相互交流的重要語言工具。

    冬,季武子如宋,報向戌之聘也。褚師段逆之以受享,賦《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賄之。歸,覆命,公享之。賦《魚麗》之卒章。公賦《南山有臺》。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左傳·襄公·襄公二十年》

    季武子去到宋國時,褚師段迎接他並讓他接受的享禮,季武子賦詩經中的《常棣》 。回國覆命時,魯襄公招待他,他又賦了《魚麗》這首詩 。魯襄公又賦了《南山有臺》這首詩。季武子離開坐席,說到:“下臣不敢當。”

    劉邦有吟大風歌的故事,漢武帝有與群臣柏梁臺賦詩的故事,到了唐朝,很多皇帝喜歡作詩論詩,連科舉考試都加入了格律詩的專案。即是在滿清時,科舉還是用唐朝規則考律詩。

    當科舉取消以後,白話文又代替了文言文,以文言文為基礎的舊體詩也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漸行漸遠了。

    現代人寫議論文、寫劇本、寫小說、寫文案,寫報告、寫總結、寫ppt........這些都是工作中生活中實用的文體。

    實用性的降低,使得舊體詩結束了它的時代。

    四、理解的隔閡

    語言,很重要的一點是溝通方便。

    我說英語,您說日語,互相聽不懂無法溝通。我說生活用語,您說文言文,我也聽不懂,即是您把文言文寫下來,我也未必能看懂。

    理解的困難,也是舊體詩讓位與現代詩的原因。

    詩,最早是唱的歌詞,文人加工以後變得深奧難解。於是出現了歌唱的唐宋詞,詞經過文人的加工後,又編成了老百姓聽不懂文體,於是又出現了元曲。

    今天我們聽崑曲、京劇都挺費解,不僅是唱腔音調聽不懂,其遣詞造句我們也未必能聽懂。

    王國維論詞的時候,還用過”隔與不隔“的說法。有人做詞,老嫗能解,有人作詞,老學究都要查書才知道用的什麼典故。

    一種文體,與現實生活中的語言脫離太遠,就會漸漸式微。為什麼小蘋果這樣的個膾炙人口呢?因為接地氣,因為一聽就懂過耳不忘。

    結束語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舊體詩在今天遇到了幾個問題:

    不考了,不教了,不實用了,不太容易搞懂了。

    但是舊體詩不會消亡, 有那麼多的歷史文獻隨時可以查閱學習,有那麼多的優秀作品還存在於課本中。所以永遠會有人喜歡學習創作舊體詩。

    舊體詩人在讀書人的比例中,可能是歷史上最低的,但是從絕對數量來說,應該是歷史上最多的。畢竟我們有14億人口,而且這14億人基本消滅了文盲,幾乎個個都是讀書人。

  • 18 # 梧桐樹邊羽

    古體詩為何消亡?

    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在數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極光摧殘。可為何到了近幾十年卻變得老態龍鍾,極近消亡?

    前面是主問題,引用內容是問題補充。

    這個問題的認知本身就有錯誤。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不是古體詩。

    中國古詩,或者稱之為“舊體詩”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近體詩遵守平仄格律,古體詩不遵守。而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屬於唐朝才興起盛行的格律詩體,我們稱之為近體詩,而且到如今也就一千三百年左右,數千年的講法是完全混淆了這個概念。如果從《詩經》或者更早的《彈歌》這類古體詩算起,到也確實二千來年了。

    所以題主到底是問格律詩呢,還是兩千年左右的中國古詩(包括格律詩)呢?

    因為這兩者雖然都在往消亡的路子上走,但是原因和狀況各有不同。

    近體詩

    近體詩的走向消亡的原因,是平仄格律、平水韻與新韻區別等引起的詩歌創作難點讓人望而止步。國家又不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因為對現實生活意義不大),全靠愛好者們自學摸索,自然路子越走越窄。

    雖然有人在努力傳承,但是語音的變遷,本身的格律限制,教育的缺失,讓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比如沒有近體詩、古體詩概念),這條路子除了在有共同愛好的圈子裡面,在其他時候都是舉步維艱。

    別人一句話:學這個有什麼用?就讓我們無法回答。

    因為確實沒有什麼用。這個東西就是無用之學,頂多用來裝裝文化逼。

    近體詩的消亡相是以一個可見的趨勢正在進行中。

    古體詩

    古體詩的定義其實也發生了改變。原本是唐朝人為了區別近體詩而對唐前詩範疇的命名。實際上古體詩過了唐宋就已經消亡了,承接了這個名號的古體詩雖然在整體上不遵守平仄格律,如長短句、轉韻、仄聲韻之類的,但是一般單句都不會離開平仄規則,因為平仄概念在出現之後就像我們今天的漢語拼音一樣成為了古人的啟蒙學科。

    遵守平仄音律的古體詩,我們稱之為“律古”。

    而到了今天,樂壇流行的“漢文化”、“古風”其實不過是古詞的堆砌,我們回不到律古的宋元明清,更回不到拙古的漢唐。所以現在的古風實際上是“偽古”,看上去滿眼古詞,內裡全是現代的精緻思維模式。

    古體詩其實早已消亡,而近體詩因為有相應的遊戲規則,雖然內涵也非唐非宋,但是我們至少還能照葫蘆畫瓢——雖然不是那個葫蘆出品,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稱之為瓢。近體詩就在新舊韻之中苟延殘喘。

    早就註定

    其實古詩消亡之路是在民國時期的漢字白話之後就註定了的。我們現在用的普通話是白話系統,而古詩是在文言系統之上的精煉作品。我們用白話文的底子去傳承文言文的精髓,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

    頂多也就是那些教授、專家、興趣愛好者還在研究,而這些人相對於使用普通話、寫現代詩、唱流行歌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滄海一粟。

    當一種文化形式失去了大眾流行的基礎,面臨的唯一出路就是博物館。

    混到博物館,不就是消亡了?

    再多的努力,也不過就是迴光返照。你看看“詩詞大會”等等各種節目,火了之後又怎麼樣了呢?還不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寫古詩?又有幾個透過這些節目會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紅零食適合擺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