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炫邁凱
-
2 # 鐵血金戈
明代學者黃宗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昔日之都燕,則身守夫門庭也。”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定都北京,就像是皇帝親自看守門庭一樣。”這句話直觀地顯示了明朝首都北京,所面臨的嚴峻的國防形勢。由於北京城迫近邊境,時刻都面臨著北方遊牧民族與東北方漁獵民族的威脅。截止明朝滅亡,蠻族騎兵曾三次兵臨北京,其中蒙古兩次,後金一次,這三次入寇分別被稱為“土木之變”、“庚戌之變”以及“乙巳之變”。這三次入侵,都給大明王朝帶來了巨大震撼。然而明朝“天子守國門”的窘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北京城真的是從一開始就暴露在遊牧民族的刀口之下嗎?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探討一下明朝的“棄地”問題。
洪武遺患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釋出檄文,宣佈對腐朽的蒙元王朝發動總攻。明軍在“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旗幟下高歌猛進,一路皆捷,攻入元朝的大都,迫使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狼狽北逃。隨後,朱元璋與帳下諸將追亡逐北,橫掃元朝的殘餘勢力,以圖恢復華夏舊疆。經過數年的奮戰,明朝基本恢復了漢唐舊土,蒙古勢力全面退回了草原。雖然蒙元勢力已然式微,但朱元璋對其從來沒有掉以輕心,仍時刻防備著他們的反攻倒算。朱元璋本想招撫殘元勢力,但是都沒有得到對方的迴應。
招降不成,便只能用刀劍來說話。1371年,也就是洪武五年,朱元璋經不住帳下諸將的一再請求,對盤踞於草原的北元勢力發動了總攻。明軍並分三路,深入沙漠。但在此戰中,明軍由於不熟悉地形,遭致了失敗。此戰結束了明軍對蒙元戰無不勝的歷史,而苟延殘喘的北元勢力也終於在此戰之中緩過勁來。由此,朱元璋停止了針對蒙古的戰略進攻,並轉而實行積極防禦戰略。在此基礎上,明蒙雙方攻守之勢發生易位,蒙古騎兵開始對明朝邊境進行了小規模反攻。為了應對敵人的騷擾,朱元璋制訂了“搜剿、清野”政策。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對延邊諸郡實行了“遷民”政策。也就是將邊民遷往內地,以此來擺脫蒙古人的騷擾,同時也讓蒙古人寇掠的經濟目的,無法實現。然而“遷民”政策也不是沒有副作用,這會導致邊境空虛,從而使延邊諸衛所得不到有效支撐,而這也為明朝後來的“棄地”埋下了伏筆。
1387年,明軍發動捕魚兒海之戰,此戰中,明朝徹底摧毀了北元勢力,一雪洪武五年敗績的恥辱。此時,朱元璋認為天下已定,遂開始著手營建他心目中的北方防線。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只有他的兒子們才能成為大明王朝北方的屏障。史書中曾提到:“高皇帝驅胡出塞,復我中華,經始慮終,防胡為急。於是大啟宗藩,錯布萬國,則選諸子,周匝三垂。”朱元璋先後加封秦、晉、燕、谷、寧等十位國王於邊境,史稱“塞下十王”。這些藩王都擁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朱元璋期望他們能夠成為皇室的屏障。從地理分佈上來看,明朝的藩王防線主要以遼東、大寧、開平、大同一線為準,將後來的九邊,乃至於北方重鎮北平蔭庇於其後。
此時,明朝對於蒙古仍實行積極防禦政策。明軍以塞下諸王與長城以北的軍鎮為基礎,時常派兵數萬,對蒙古人進行“清沙漠”的戰略。在此期間,明朝諸藩王表現良好,屢次擊潰蒙古人的侵襲,其中以燕王朱棣最為突出。從此蒙古勢力遠遁,近邊再無敵騎。
靖難之禍
封國制度是有效的,但是其副作用也是極大的。與皇帝同姓,並擁有軍隊和領地的藩王,永遠是中央政權的大敵。在歷史上,西漢和西晉都曾爆發過大規模藩王造反的事件。對於這樣的風險,朱元璋自然也有所考慮。不過朱元璋在查閱史書後,卻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藩王們之所以會造反,是因為天子和藩王沒有“各守其道”。在七國之亂前,當時還作為太子的漢景帝,竟因一點小事就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劉濞的兒子。漢景帝在繼位後,還運用了晁錯的削藩之策,絲毫不顧骨肉親情。由於皇帝自身“失道”,導致中央與諸王失和,這才造成了七國之亂。所以朱元璋認為,只要皇帝知“敦睦九族隆親親之恩”,諸王知“夾輔王室以盡君臣之義”,封國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然而歷史的發展證明,朱元璋實在太高估血統和親情的作用。在至尊的權力面前,無論多麼親近的血緣,到最後都只是兒戲。用倫理道德而不是制度,去制約人類自私而貪婪的本能,最終總是要碰壁的。
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他在一些文臣的攛掇下,開始對塞下諸王進行“削藩”政策,而這也是明朝北方邊防體系崩壞的開始。在建文帝“削藩”政策的逼迫下,在自身野心的驅使下,燕王朱棣悍然造反,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變”。為了加強自身力量,朱棣將延邊備胡的邊兵併入麾下,因此明朝北方的國防實力受到了極大削弱。其中,以大寧鎮的極度衰弱最為典型。1399年,朱棣將寧王朱權,連同他屬下軍民一併遷入內地,而朱權鎮守的大寧也因此成了空城。大寧地處長城之北,是擁兵十餘萬的超級軍鎮,明軍針對蒙古人的“清沙漠”行動,往往以大寧為出發點。大寧的存在,對蒙古封建主們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然而朱棣為了內戰,置北方邊防於不顧,將大寧變為空城。不久後,大寧衛被棄,其地為兀良哈三衛所佔據。
此外,非常值得注意的還有東勝衛的放棄。東勝衛位於我國河套地區,在秦漢時此地被稱為九原、朔方,唐朝時此地曾建有三座受降城。河套地區依山傍河,便於防守。同時控制河套還能有效控制高闕,能夠隨時對北方遊牧民族進行反擊。佔據河套,就像往遊牧民族的心窩裡插了一把尖刀。明初,朱元璋在唐朝受降城附近建立了東勝衛,成為明朝西北地區邊防體系中的重鎮。然而東勝衛孤懸於外,經濟相對落後,需要後方的大力供應。隨著靖難之役的爆發,東勝衛失去了後方的支援,遂變得逐漸衰落。1403年,也就是永樂元年,東勝衛被迫內遷。
靖難之役後,朱棣登基,他為了防止其他藩王像自己一樣作亂,便徹底破壞了朱元璋苦心經營的藩王防禦體系,同時將延邊諸衛向南遷移,放棄了大量土內遷地,明朝在長城以北僅餘開平衛。然而由於大寧內遷,開平衛失去了側翼保護,也開始變得孤懸難守。到了宣德年間,開平衛也不得不迎來內遷的結局。由此,明朝便依託長城,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九邊體系。
朱棣破壞了舊有的防禦體系,導致其大本營——北平失去了屏障。北平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在明代前曾是遼金元等遊牧王朝的首都。北平地處華北平原、蒙古高原以及遼東地區的交界處,是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東北漁獵民族重點爭奪地區。失去北平,則廣大的華北平原將暴露在胡人的鐵騎之下。所以北平的得失關係到明朝的生死存亡,必須重點防守。此時擺在朱棣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將北平交由最得力的將領進行防守;二、遷都北平,天子守國門。第一種方案之所以不可行,是因為很難保證北平守將就一定不會造反,畢竟有安史之亂殷鑑在前。所以,明朝別無選擇,只能選擇遷都北平,親自保衛國家的安全。
明朝雖然遷都北京,但是朱棣仍然認為不保險。為了一勞永逸地清除蒙古勢力,朱棣親自發動了五次大規模討伐,史稱“五出三犁”。這幾次征伐聲勢浩大,但是戰果並不算太明顯。雖然明軍將蒙古勢力驅逐出漠南地區,但是並沒有大量消滅蒙古人的有生力量。此外,蒙古的韃靼勢力被打擊過重,導致西部的瓦剌勢力坐大,逐步統一了蒙古帝國,為二十多年後的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
嘉靖之變
永樂之後,明朝一改前代皇帝的進取政策,防線開始全面後退。在東北方向,明朝放棄了奴兒干都司;在南方,明朝放棄了安南;在北方,開平衛內遷至獨石堡。同時,明朝還大體上放棄了對蒙古勢力的進攻政策,開始實行消極防禦的政策。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明朝,明英宗不顧群臣反對,盡起京師精銳御駕親征。由於指揮失誤,明軍幾乎全軍覆沒,明英宗被敵軍擒獲,史稱土木之變。此戰後,瓦剌軍隊趁勢進攻北京城,明軍在於謙的領導下,艱難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雖然大明王朝保住了,但是明軍精銳盡失,很長時間得不到恢復。更可怕的是,明軍徹底失去了主動“掃平沙漠”的銳氣。
明軍的消極防禦政策,被蒙古人認為是軟弱可欺,遂從漠北漸漸遷徙入漠南地區,對明朝邊境掠奪不止。而在此時,明朝丟失河套地區也終於開始顯現。在天順六年(1462年),韃靼毛裡孩、阿羅出等封建主開始出沒於河套地區,但是出沒無常,然而即便如此,韃靼蒙古人仍讓宣大、延綏、寧夏等地烽煙不息。為了解決河套蒙古問題,王越嚮明憲宗建議,應該啟用“搜套”戰略。1473年,王越率領輕騎入套,殺死了三百名蒙古人,河套寇患才稍稍得到平息。
然而僅僅十數年後,小王子達延汗在草原中崛起,並且率兵重新進入河套地區。他們在秋高馬肥之際進入河套,在春季以入貢為名在明朝邊郡大肆搶掠,搶到心滿意足後才返回沙漠。對於蒙古人的入寇,明朝毫無辦法。
到了嘉靖年間,蒙古人看出了明朝的軟弱,他們以俺答汗為首,長期盤踞於河套,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套寇”。為了應對俺答汗的威脅,明朝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已經到了應該收復河套的時候了。於是熟悉邊事的曾銑制定了一份詳細的“復套”計劃,並且向嘉靖帝上書。在計劃中,曾銑歷數蒙古人佔據河套給明朝邊境帶來的危害,以及河套對於明朝有多麼重要。曾銑認為,他只需指揮六萬銳卒加上兩千火槍手,便可完成計劃。
對於曾銑的計劃,早就想解決蒙古問題的嘉靖帝表示十分欣賞,並且把這個計劃交給其他閣臣商議。對此,內閣首輔夏言表示十分贊同。然而,以嚴嵩為首的其他閣臣卻對這個計劃表示反對。雖然在史書中,嚴嵩是個大奸大惡的佞臣。但是他反對“復套”的理由也未嘗不充分,那就是計劃雖好,但是卻沒有有能力實施的將領和軍人。在嘉靖的時代,明朝邊軍早已失去了進攻能力。即使計劃再好,沒能力執行也是白搭。因為群臣的反對,嘉靖帝的心願得不到實現,使這位喜歡玩弄帝王心術的皇帝大失顏面。在盛怒之下,嘉靖帝竟找個理由將主張“復套”的夏言和曾銑給處死了。
明朝遲遲不收復河套,而蒙古人卻在此地茁壯地生長了起來。河套甘甜的河水與鬱鬱蔥蔥的牧草,將蒙古的人馬養的膘肥體壯。於是,蒙古人對明朝邊境的進攻也變得越來越猛烈。1550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七年,此時距離曾銑被處死已經有兩年。俺答汗以河套為基地,嚮明朝邊境發動總攻,蒙古鐵騎長驅直入,一路打到北京城下。而此時,北京城並沒有能與蒙古人相抗衡的精兵。當北京百姓面臨危險之時,奸臣嚴嵩竟然說“寇飽自颺去”,主張不對俺答汗進行抵抗。於是俺答汗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在北京郊區大肆燒殺,搶掠人畜兩百萬,釀成了庚戌之變。其後,明朝為了解決俺答汗問題,不得不同意他的互市要求,實際上這就如同簽下了城下之盟。由此,蔓延近兩百年的明蒙戰爭,在戰敗的恥辱中,才得到最終平息。
明蒙戰爭結束,但是明朝的退縮政策還沒有結束。萬曆初年,明朝在遼東開拓寬甸等六堡,擴張了近800裡。然而明朝以此地孤懸難守為理由,將此地放棄,早已安家立業的六萬名百姓,被明軍以武力強行遷入內地。而開拓的土地呢?最終被努爾哈赤笑納,最終增強了後金的實力。
黃仁宇曾說:“明朝是一個內向,非競爭性的王朝”。在其建政之初,就表現出極大的保守型。只有遇到困難,就會將前人用血汗打下的土地輕易放棄。而這些土地,最終都被敵人利用起來,成為進攻明朝的基地。明朝的教訓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絕不能放棄寸土。因為每一塊丟棄的土地,都有可能成為敵人進攻我國的橋頭堡。
-
3 # 古今文社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只有明朝做到了,這一點我覺得還是相當值得令人敬重的。
“天子守國門”這個說法是因為明成祖朱棣將明朝國度從南京遷到了當時條件更惡劣、更危險的北京。這是因為當時明朝所面臨的外在威脅主要來自北方遊牧民族以及元朝殘餘勢力,朱棣完全可以效仿前朝,派守關大將鎮守邊疆,但考慮再三後他還是決定將首都遷移到北京,這在當時基本上相當於前線了。
朱棣為什麼執意要遷都呢? 首先,當時明朝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因此明朝精銳部隊大多聚集在北方,所謂山高皇帝遠,很容易發生兵變;其次,古代守關將領的權利其實並不是很大,遇到突然情況還要等朝廷旨意,古代交通又不發達,一來一回早就貽誤戰機了。
因此透過種種考慮,朱棣決定遷都北京,親自指揮作戰,他本人更是五次率軍北伐。1410年朱棣首次北伐就在飛雲山擊潰5萬蒙古騎兵,並一路向北追殺蒙古殘餘勢力,一直追到擒狐山(大概在現在的西伯利亞北部的阿爾泰山),並在巨石上刻下“翰海為鐔,天山為鍔“八個大字,此功績堪比封狼居胥,是古代武將最高榮譽之一。
在第五次北伐中,朱棣在途中病逝,致死都在戰鬥。此後明朝歷代皇帝雖然不乏昏聵無能之輩,但在國家底線面前從不妥協,對外一直相當強硬,明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的王朝,即使在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和許多文武大臣被俘,明朝也沒有絲毫妥協,而是選出新皇帝繼續戰鬥。
明朝皇帝可能不缺貪玩、無能之輩,但全部都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不願意離開,在煤山自縊,死前還在擔心城中百姓被賊軍傷害,寫下了絕命詩“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皇帝親自守國門了,文物百官自然不能臨陣脫逃,史料記載,明末抗清中戰死、自縊的官員無數,有明確資料記載的就有8600多位,這在其他朝代是難以想象的。皇帝、朝中官員都不怕死,百姓中自然也不缺願意為國死戰的。
1645年江陰血戰中,江陰城17萬百姓抵抗清軍長達81天,最後僅53人倖存,沒有一人投降。自崇禎皇帝自縊後,明末殘餘軍隊一直抵抗39年,民間反清力量更是存在長達百年之久,這個其他王朝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總體來說,明朝或許不是一個完美的朝代,但可能是最有血性、最有骨氣的時代,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願意為國死戰,而這正是天子守國門起到的帶頭作用。如果一個朝代,連皇帝對外都唯唯諾諾,百姓即使有滿腔熱血也無處拋灑,就像是清朝後期,只知道割地、賠款、議和,這樣的朝代就是能延續千年,也只能成為歷史的恥辱。
-
4 # 九南呂
“天子守邊關,皇帝死社稷”便是這位明成祖提出來的。
作為一國之君,皇帝不僅僅是權力的集大成者,還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中心所在,可以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
皇帝守邊關,一般都會做好萬全之策,在確定皇帝的安全之後才出行。
而什麼時候皇帝會守關呢?是大戰節節敗退,軍心渙散的時候。這時候皇帝的出現,就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告訴戰士們朕與你們同在,給將士一個主心骨,吃一個定心丸在大戰上是非常重要的。而因為周全的保護,縝密的守衛,全國最先進的醫療,一般人想要幹掉皇帝也是不容易。
而明成祖可以說是一個意外,他十分精通打仗,擒殺謝貴,敗朱允炆,襲寧王朱權,是個常勝將軍。他登基為帝后,也是一代賢君,創一代永樂盛世。
因此,無論在人選上、民心上、軍事上,他都要御駕親征。
病死在途這個事,即便不征伐,依照古代落後的醫療水平,他也不一定活得了多久了。
-
5 # 銀杏樹的期待
回顧中國的歷史,長城以南一直被認為是華夏的固有領土,朱棣遷都北京是便於皇帝管理邊關守軍,且獲取軍情的速度與準確性上大幅增加.以提高軍隊反應速度,獲得最好的戰爭機會,軍事物資及人員投入獲得便利,朱棣數次北征只是為了擴大領土,這樣在戰爭來臨時利用空間換時間,為戰爭作出準備而贏得勝利!
-
6 # 侃古聊今說歷史
首先,我認可朱棣是明朝傑出的皇帝、政治家、軍事家。但是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個明粉經常稱讚的話語,說實話我其實是不太認可的。在封建時代皇帝作為國家政治活動最重要的一環,為何要至於如此危險的環境中去,其實說白了,就是國家實力弱罷了。有明一代,蒙古也沒有真正的被征服。朱棣遷都北京未嘗沒有逼迫後代子孫勵精圖治的心理,如果不是朱高熾登基沒多久就駕崩了,早就跑回南京了。他老爹敢這麼搞,朱高熾可沒有天天直面蒙古刀鋒的想法。
為什麼這麼說朱棣守國門是無奈之舉,大家看完明初到朱棣北征時候蒙古諸部寇邊情況就知道了。
明初建國時,朱元璋派出處於巔峰狀態的明軍八徵蒙古,雖然取得了一定戰果,但是由於遊牧民族特性始終難以消滅蒙元。等到朱棣奪權成功後,蒙古實力開始出現恢復的現象,入侵次數明顯增多。一方面朱棣作為篡逆奪取皇位之人,他急需功績證明自己得國之正。同時,北京作為他的龍起之地可以說是經營最完善的,遷都北京可以對南京固有官僚階級進行洗牌。因此,兩個原因一拍即合,遷都北征也是一氣呵成。
縱觀朱棣一生親率大軍五徵漠北,共計動用兵員幾十萬。但是,出征的效果並沒有朱元璋時取得戰果大,沒有大規模對蒙古有生力量進行殲滅。等完成遷都後,明朝陸續在北方開始設立邊鎮,最後形成了九邊拱衛京師的局面,戰爭的形式也由主動出擊變成了被動防守。明朝最後一次大規模出擊,那就得是超級敗家子明英宗了,一次土木堡把明朝上三代皇帝積攢的家底敗個精光不說,自己被俘虜不要緊,還把整個武勳集團死個精光,致此文官集團徹底得到釋放,皇帝唯有依靠宦官才能進行制衡,明朝的畸形政治制度也由此確立。等英宗之後嘉靖在位時,俺答汗南下,九邊吃空響的各位邊將竟然無人敢戰,最後靠仇鸞的再三賄賂,俺答汗一頓縱兵劫掠後才退了兵,仇鸞竟然因此獲封大將軍、太子太保。
這和明粉說的不和親、不納貢可對不上號了。
我讀研究生時,有一位老師是專門研究明史的,是當時中國明史研究協會副秘書長,他老人家自己都說越研究明朝歷史越生氣,還請各位明粉不要過於誇張粉飾了。
為啥天子守國門,無他,唯實力不夠也!能像漢武帝把匈奴打的西遷,才叫真漢子!
-
7 # 愛波波的貓
朱棣的一生是不斷戰鬥的一生。能死在出征途中的皇帝就這一點就值得敬佩,但也能看出其偏執狂的一面,是一位特別能作的帝王。
但是從國防建設的角度上遷都北京卻是個敗筆,原因:
1.朱元璋定都南京是有著極為遠見卓識的,因為他明白雖然蒙元退出中原,明軍也多次遠征但是無法徹底消滅蒙古人。國家每次遠征都要耗費大量錢糧,加重國家民眾負擔。因此,開始經營九邊依託燕山、太行山及長城作為第一條防線。再以黃河流域為第二條防線,江淮地區為第三條防線。
三條防線內梯次設防可以互相支援,對明軍來說是內線作戰可以獲得充足補充。對外族來說即使攻破九邊就要面臨第二道防線內明軍的攻擊,很難繼續深入,國都的防守既有地理優勢也有經濟優勢。及時一點被突破對全域性影響不大。
2.在三條防禦體系內,兵力排程會更加面向維持全域性均衡,也能適度保持對草原方面的壓力,可攻可受守。
而朱棣遷都則使得二三道防線失去作用,國都成為前線,使得全國六成的兵力集中在北京周邊,導致其它地區兵力不足,明軍不得不放棄大寧、開平等戰略要地,全線收縮在九邊。一旦京城被攻擊就是震動天下的大事,搞不好就亡國,土木堡之變後的北京就面臨這種情況。
遷都後北京軍民人口日益增長,而北京周邊糧食物資無法滿足其需要,只好從江南運糧,這又增加了大量成本。
雖然太祖後期也有遷都的想法,但是考察了西安和開封,發現關中地區凋敝,開封由於汴河等河道淤塞嚴重。至於燕京由於瀕臨一線戰區就更不在考慮範圍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固然讓人敬佩,但是很多可以避免的問題卻早早埋下了禍根。
-
8 # 莫言19750715
有利有弊,分析如下:
利的一面:皇帝是封建王朝的統治核心,其安危也是國家穩定的關鍵因素。天子守國門,臥榻之側有人安睡,威脅就在眼皮底下,天子自然會重視邊境防禦力量建設,一旦外部入侵,為了自身安危,天子必然會傾全力調集兵力抵禦。
不利的一面:一旦外部入侵力量太大,無法抵禦時,天子自己可能被俘被殺,造成朝廷群龍無首,各種力量可能乘機作亂,爭權奪利,演變為內亂,內亂之下,外部侵略者更加有機可乘,可能造成亡國亡天下的悲劇。
明朝在明英宗時,英宗貿然親征蒙古瓦剌部,結果自己被俘,明軍全軍覆沒,精銳盡失。值朝廷群龍無首,舉國震動之時,幸虧留守北京的于謙等大臣沉著應對,擁立景帝繼位,穩住陣腳,才避免內亂和更加嚴重後果。
明超末年,北京受到李自成和關外滿洲人的雙層壓力,而當時明朝的軍隊兩線作戰,已經疲憊不堪,難以支撐,這時處於北京的統治核心崇禎皇帝處於最危險境地,一旦被捉被殺,明朝統治會土崩瓦解,亡國不可避免,這時皇帝守邊就是下下策。
-
9 # 大漠飄大雪
“天子守國門”,總體說來是一件不靠譜的事。
除開朝皇帝外,直接參與戰鬥的並不多,自朱棣開始,三代皇帝御駕親征,也是絕無僅有。
這裡面主要原因是明軍的強大戰鬥力。有了鐵騎,大炮和火銃的明軍幾乎是無敵的存在。皇帝出征是有底氣的。
即便是這樣,朱祁鎮還是出狀況了,弄得大明非常被動。所以,總體來說,皇帝出征的風險太大,不值得推廣。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
領導和一線分工不同,作用不同,還是各盡其職的好,別越線。
-
10 # 火雲邪神am
其實派個經驗豐富的將領去打就可以了,皇帝應該統籌好全域性,糧草,軍械,兵力調配就行,漢朝打匈奴皇帝都是坐鎮指揮,照樣把匈奴打到歐洲去了。
-
11 # 宮廷大鍋菜
首先朱棣的一生總結起來就是生於軍中,死於軍中,其一生征戰,波瀾壯闊。
明立後被封燕王,鎮守北京,朱元璋就是要用他得軍事才能,抵禦北邊部族,保護南部腹地。
奪位自立後,有人說朱棣是為了避開擁護朱建文的勢力而定都北京,可是事實是朱棣是在很多年後才遷都的,更何況朱棣生於軍中,長與北方部族征戰的北境,其軍事才能朱元璋後當世不做第二人想,若想壓制反對派,更應把軍事中心放到南京而不是北方。
既然朱元璋把軍事才能卓越的他放到北京,自然是為了北境的安寧,更是一代軍事家對於北境的軍事判斷,朱棣經過北境的多年征戰,更是深有體會。北境的安寧是國家安靜平和的保障,這應該是當世軍事家共同的判斷。
無數次歷史證明,北境一旦被突破北京一線,必丟半壁江山,從軍事角度極其重要。明朝的歷史也證明了這點。
回到朱棣個人身上,也許戰場的號角才是其一生的歸宿,他遵從自己的軍事眼光,也樂於自己的人生歸宿。天子守國門,鑄就一道鐵血防線,北擊匈奴,遙追秦皇漢武,一保家國安寧,二展人生抱負!不負此生!
-
12 # 這些歷史要讀
明朝素以”作風硬朗、骨風剛強“著稱,因此也被人們稱為“剛明”。正所謂“不割地,不賠償,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我們每次看到這句話,內心多少都對故明產生一絲由衷的敬意!
的確,大明立國276年,“無漢唐之和親 無兩宋之歲幣”,這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尤其是明朝的皇帝,更是以”天子守國門“著稱。當然,大明十六位皇帝,也並非個個都有御駕親征、禦敵守國之舉。實際上,終明一代也就只有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和明武宗五位皇帝有御駕親征過。
明太祖朱元璋自不必說,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是一名典型的馬上皇帝。朱元璋戎馬一生,以一無所有的貧僧身份,透過個人的努力奮鬥,先是消滅割據南方的漢族群雄,繼而又”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開創了偉大的大明王朝。
明成祖朱棣也是一名馬上皇帝,他透過發動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取皇位。繼位後,朱棣勵精圖治二十餘年,開創了著名的永樂盛世。而朱棣在位期間,還曾五次御駕親征,率軍討伐蒙古,有效的維護了大明北境之和平。
接下來的明宣宗朱瞻基,他是繼洪武、永樂之後,明朝的又一位英主。朱瞻基早年就曾跟隨祖父朱棣北征蒙古,理論上也算是半個馬上皇帝。因此,對於戰場殺伐、行軍打仗,朱瞻基也並不陌生。所以,他在位期間也曾親自精選鐵騎兵三千飛奔北境,一舉擊退兀良哈進犯的軍隊。
如果光從這三位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的事蹟來看,明朝這種”天子守國門“的硬朗作風,似乎還真對抵禦外敵,樹立軍威有極大的作用。
可問題就在於後世那些皇帝,歷朝歷代都不可能經久不衰,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之君都是久居深宮,過著深居簡出的宅男生活,不論體魄還是膽識都無法與王朝前期那幾位盛世明君相提並論的。因此,過去洪武、永樂、宣德三代皇帝的御駕親征是”宣揚國威,震懾外敵“的偉大舉動,但到了正統和正德這兩位”正“字頭的明朝皇帝那,結果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一個成了恥辱,而另一個則成了笑話!
因此,可以說,大明的”天子守國門“實際上只適用於其強盛時期。到了明朝中後期,平常也就是一句吹牛皮的空話,如果真要付諸行動,那便很可能成為一項不靠譜的舉動,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
13 # 十點烏托邦
其實嘛,朱棣也不想在途中駕崩!只是北邊的環境惡劣,長途跋涉的勞累;再加上第五次北征之時,朱棣的身體狀況早就不如從前。
老天爺不遂人願,朱棣病死在榆木川。
提起明朝,很多人會想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一股堅定不屈的骨氣,明朝確實“剛”,大臣剛,皇帝也是剛,個個是“鋼槍小王子”。
但是,關於朱棣個人“死在征伐的路上,皇帝戍守邊關”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其實,我覺得不是朱棣戍守邊關,而是朱棣開拓疆土,想以此戰換取明朝的十年穩定局面,誰知道出了意外。
第五次北征,是北方出現了幾股小股部隊侵犯明朝邊境,朱棣根本不需要如此小題大做親率大軍迎敵,只需要派出邊關將士禦敵就可。
可是,朱棣內心不是這樣想的,只從朱元璋起,“南倭北虜”,北方就一直是明朝的心頭之患,北方的遊牧民族一沒有糧草、用具就想著侵犯中原。這時,北方不定,中原就難以真正的安穩,朱家的天下也坐不穩。
所以,第五次北征不是朱棣去戍守邊疆,更多是主動出擊、開拓疆土,為後代子孫爭取真正的和平,哪怕這一戰損失很大,那換取十年的繁榮也是不錯的。
回覆列表
1405年朱棣遷都北京,住上了紫禁城。也意味著明朝的皇帝要以天子的身份守衛國門了。
這對於朱棣而言是正確的一項,在朱棣時期,蒙古人對於明朝邊境威脅特別大,經常騷擾邊疆,造成邊疆不穩。打擊蒙古人成為了一個首要問題,朱棣也試過派大將軍去出戰,結果不盡人意,畢竟一個將軍的權利有限,再加上靖難之役的結束,皇帝也不敢給權利給將軍,甚至給藩王。這些都是條件不允許的,所以解決邊境蒙古人問題很難。
最後的考慮,那就是遷都北京,皇帝親自督戰。畢竟朱棣早年上過戰場,經驗豐富,戰術高超。再就是北方邊境確實需要一個重要城市,以此為點,發動對蒙古人的進攻,再加上朱棣早年封地就在北京,北京的地形各項條件都適合,最終朱棣遷都北京。(朱棣遷都北京還有一點就是殺的藩王和讀書人都不敢說話了,權利高度集中。要不然後面的皇帝一說遷都,下面的大臣就開始蹦高了,損害到他們利益了)
朱棣去世之後,這明朝皇帝魄力就一代不如一代了。文官集團的權利開始變大,平衡皇權。(縱觀明史,就是皇權和文官集團的爭鬥,比如嘉靖皇帝的大禮儀之爭,歸根到底就是權利的爭奪)
後面的皇帝出生就在這,也習慣了,再加上祖制動不得,權利無法壓制文官,遷都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綜上所述,遷都北京在當時是正確的選擇,北京也是適合當都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