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吳新明

    龐統聰明反被聰明誤,走小路不走大路是兵家的“奇兵”之策,結果被蜀將算透,以正制奇,逃了走大路的劉備,死了走小路的龐統,命喪落鳳坡!

  • 2 # 愛新覺羅丶崇禎

    龐統之死,有兩點:1,天意,為何死的是他而不是別人,這說明天意早已註定,閻王要你三更死,絕不留你到五更。

    2,人為,在當今我們這個社會,國與國之間交戰,最重要的不是軍事實力,而是情報,精準的情報可以讓己方更容易佔得先機,古代也一樣,三國之間打了那麼久的仗,彼此都在對方安插了無數內應情報人員,龐統之死應該就是情報洩露,弄巧成拙騎了白馬,被人家搞死!

  • 3 # 國學大觀園

    《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期間的真實事件改編,作者羅貫中以優秀的文筆演繹了三國時期的那些風雲人物和重要事件。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臥龍諸葛亮,他的足智多謀,一系列出神入化的計謀讓人欽佩至極,甚至被人神話。

    而在三國時期還有一位和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鳳雛龐統,他的才華和諸葛亮不相上下,但是讓人深感遺憾的是龐統卻死得比較早,不過,他在《三國演義》中的死因與歷史記載有著很大的出入:羅貫中寫的是龐統死於落鳳坡,史書上記載的卻不是這樣。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聊龐統的真實死因吧。

    在《三國演義》當中,龐統因為中了張任設下的埋伏,導致自己隕落於落鳳坡,但是要和歷史資料對比的話就會發現和史書記載大有出入,事實上,龐統沒有受到埋伏,也不是被張任設埋伏害死的。《三國志·蜀書》中記載: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意思就是說龐統在攻城時衝過靠前,被流矢射中不幸身死,當時龐統已經包圍了雒縣,張任又如何設埋伏讓龐統落網呢?所以龐統中了埋伏而死純屬羅貫中虛構。

    此外,龐統死亡的地點也有很大的出入,史書上記載龐統死在雒縣的城外,但是《三國演義》當中龐統的死亡地點在落鳳坡,當時雒縣和落鳳坡相隔有39公里之遠,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一點是三國時期並沒有落鳳坡這個地名,這是在唐朝時期才有的地名。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進行了藝術化改動。可見書中龐統的死因是羅貫中想象出來的,並非歷史真相,所以後來不少學者在經過仔細的研究後,發現被羅貫中忽悠了很久。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小說,但是裡面很多橋段都和歷史真相有出入,儘管羅貫中改動了很多歷史事件,瑕不掩瑜,沒有他就不會讓三國曆史如此引世人注目,只是不要把《三國演義》當做正史來讀就行。

  • 4 # 國內ERP專題

    表面是看是因為龐統的綽號:“鳳雛”,與落鳳坡這個地名相沖,而導致死於落鳳坡。

    龐統本身很有才華,能力不亞於諸葛亮。

    在入川之初,也是一路高歌猛進,沒費多少勁。他為了幫助劉備取得益州,給劉備定了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

      1、劉璋不擅長武藝,又沒有足夠的防守,我們發兵偷襲成都,可以一舉拿下。

      2、我們可以假裝說荊州有戰事,我們要趕快回去,楊懷、高沛兩人肯定會因為我們退回荊州來送行,就可以乘機殺了他們,直入成都。

      3、就是退回荊州,再圖益州。

      劉備選了中策後,龐統設計斬殺了楊懷、高沛,為後續劉備入川奠定了基礎。可見一斑。

    有幾個因素導致了龐統為何隕落落鳳坡。

    殺楊懷、高沛有點不太厚道,龐統也有點輕敵,所謂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而進了敵軍埋伏。作為一個兵家,天時、地利都得掌握。落鳳坡容易設伏這麼個簡單的道理就被忽略了。

    也無法聽取諸葛亮觀星像後,得出的警示。“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本來劉備看了就準備打退堂鼓,不料龐統卻認為“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而歪解星相,估計他也沒注意觀星像。

    更不應該與劉備換馬,因為敵人並不認識龐統和劉備,但知道劉備的白馬--的盧。所以,當他們進入埋伏圈時。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敵軍射殺對像其實是劉備。

    後面發展的情況就是: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後人有詩嘆曰:“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里獨徘徊。誰知天狗流星墜,不使將軍衣錦回。”先是東南有童謠雲:“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正應了,逆天而行,終無好報。只能歸結於天命如此。

  • 5 # 藍色港灣520

    其實三國演義裡面開始的有講,臥龍與鳳雛,臥龍當然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了!童謠裡講,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里路,鳳死落魄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概括了鳳雛龐統的一生。所以龐統的死在開始就交代了!

  • 6 # 天香雲外飄

    筆者個人觀點認為,龐統殞命落鳳坡的原因主要是:

    (1)龐統的道號叫做“鳳雛”。此道號與“落鳳坡”的地名相沖。顯然這就是所謂的宿命論了,而通常古人都是很相信命的。

    (2)按《三國演義》原作小說的描述,童謠唱得是非常明白的:“……蜀道通時只有龍(臥龍指諸葛亮)了……”在《三國演義》原書當中,類似情形的還有郭嘉。曹操的重要謀士郭嘉,在幫助曹操平定遼東之後就去世了。然後,劉備才請得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的。

    (3)張松等人把巴蜀的佈防要塞地圖,偷偷地獻給劉備等人。張松此舉引起了巴蜀名將張任等人的高度警覺。於是,張任等人就紛紛勸說劉璋,及時充分地做好了防禦劉備武力奪取西川的準備。

    (4)張任等人預先在落鳳坡做好了埋伏準備,單單隻等劉備等人率領大軍前來自投羅網了。按原作小說的描述,張任等人原本打算是要在落鳳坡射殺劉備本人的。然後,張任與眾軍士們已經相約好了,騎白馬的人就是劉備,屆時大家的弓箭一齊都往白馬身上招呼……而偏偏在軍隊出發之前,因為龐統原先的坐騎忽然無緣無故地受驚發飆,並且是把龐統給顛落於馬下了!於是,在劉備的軍隊出發之際,劉備就把自己的坐騎白馬讓給龐統來騎了!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鳳雛龐統就殞命於落鳳坡了!

  • 7 # 喃說

    龐統殞命落鳳坡正是在攻打雒城的路上,《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原文如下:

    卻說龐統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龐統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數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龐統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令後軍疾退。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

    從中可以看出似乎是這個地名犯了龐統名號的忌諱,落鳳坡。但其實並非如此,早在進軍前夕,龐統便與劉備換了白馬,這就致使雒城軍士將騎白馬者誤認為是劉備。

    玄德再與龐統約會,忽坐下馬眼生前失,把龐統掀將下來。玄德跳下馬,自來籠住那馬。玄德曰:“軍師何故乘此劣馬?”龐統曰:“此馬乘久,不曾如此。”玄德曰:“臨陣眼生,誤人性命。吾所騎白馬,性極馴熟,軍師可騎,萬無一失。劣馬吾自乘之。”遂與龐統更換所騎之馬。龐統謝曰:“深感主公厚恩,雖萬死亦不能報也。”遂各上馬取路而進。玄德見龐統去了,心中甚覺不快,怏怏而行。

    後見龐統軍來,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

    如此,落鳳坡埋伏的軍士全都圍攻向騎白馬的龐統,最終致使其身死落鳳坡。其實在攻打雒城前夕,諸葛亮就早有預言會出大事,行事需謹慎。

    “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

    但是龐統卻以為諸葛亮怕他爭了功,反過來影響諸葛亮軍中的地位,於是便沒有理會諸葛亮的建議,並且催促劉備急速進兵。

    龐統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乃對玄德曰:“統亦算太乙數,已知罡星在西,應主公合得西川,別不主凶事。統亦佔天文,見太白臨於雒城,先斬蜀將泠苞,已應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

    玄德見龐統再三催促,乃引軍前進。玄德曰:“吾所疑者,孔明之書也。軍師還守涪關,如何?”龐統大笑曰:“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統獨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則致夢,何兇之有?統肝腦塗地,方稱本心。主公再勿多言,來早準行。”

    最終龐統身死之後,也是應驗了諸葛亮的預言,諸葛亮也是在軍中大哭,為其哀悼。

    只見正西上一星,其大如鬥,從天墜下,流光四散。孔明失驚,擲杯於地,掩面哭曰:“哀哉!痛哉”眾官慌問其故。孔明曰:“吾前者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於軍師;天狗犯於吾軍,太白臨於雒城,已拜書主公,教謹防之。誰想今夕西方星墜,龐士元命必休矣!”

    可以說,龐統身隕落鳳坡,除了換白馬被誤認劉備的機緣巧合之外,還應該歸咎於他自身貪圖軍功,不聽諸葛亮的建議,一意孤行。

  • 8 # 藝術人生多姿多彩

    1、因為在攻雒城,劉備入川搶他哥劉璋的地盤,龐統不聽諸葛亮的規勸執意進言讓劉備進兵,率軍進入落鳳坡,中了張任埋伏,最後為亂箭射死。

    2、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 9 # 愚蠢的畢言言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欲出第一等言,須有第一等意。欲為第一等人,需做第一等事。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在三國中則不然。三國中的武將雖然有一個排名,但真說起來,除了呂布是公認第一,其他人真是互有勝負。武將排名是筆糊塗賬,但文官的排名則沒有那麼難呢。坊間素有臥龍、鳳雛、冢虎、幼麒麟、鬼才、毒士之說。所以說,龐統的才智應該是跟孔明齊名的。有人覺得,跟孔明相比,龐統有些浪得虛名。其實不然。龐統這個人還是有才的。按照司馬徽的說法,孔明是得其主未得天時;那麼龐統則是,得其主,未得地利。我們不是說龐統死在落鳳坡就說他沒有地利,諸葛亮還死在五丈原了呢。龐統這個人一生,套用一句流行的話,始終沒有在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_圖​最早時候,龐統在哪裡謀事呢?大家可能想不到,其實他是周瑜的幕僚。當時,東吳孫堅孫策時代有許多謀士,著名的張昭、魯肅、張紘、顧雍、諸葛瑾、步騭、闞澤等等。其中沒有龐統的名字。可是赤壁之戰最關鍵的連環計就是龐統獻的啊。這時候的龐統,其實是周瑜的幕僚,也就是說,他只相當於周瑜的門客家臣,那時候他甚至還沒有見過孫權呢。這個事情被冷眼旁觀的諸葛亮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周瑜死了之後,諸葛亮就跟劉備說,我要去江東弔孝,順便再招幾個人才過來。其實他說的人才就是龐統。在諸葛亮到來之前,魯肅把龐統推薦給了孫權。孫權一見面,非常不喜。因為龐統相貌實在是太醜了。俗話說,相由心生。這相貌醜陋之人,必定有其心中陰暗的地方。只不過普通人可能難以察覺罷了。三國之中一共有兩個醜人,一個是張松,一個是龐統。但兩人都是奇人。張松之奇,在於他有過目不忘之能,因為強行背下《孟德新書》,害得曹操把自己一生的心血當場給燒了。張松(?-212年),字子喬_圖​剛才我們說了,龐統也有大才。可是因為太醜了,不但孫權不喜歡,劉備也不喜歡他。他第一次見到劉備的時候,其實身上揣著兩封舉薦信,一封是諸葛亮寫的,一封是魯肅寫的,可是他都沒有拿出來。結果劉備一看,既然是與軍師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先生,就安排一個縣長職務吧。結果,龐統就去耒陽縣上任去了。上任不久,還被人告狀了。說他天天翫忽職守不務正業。劉備馬上派張飛去問罪,好在有孫乾跟著,沒有鬧出事來。龐統一會的功夫就把積壓了一個多月的官司處理完了。然後,拿出了魯肅的推薦信。龐統為什麼始終沒有拿出諸葛亮的推薦信呢?正所謂:持身總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啊。龐統這個人還是被鳳雛的虛名給耽誤了。他總覺得,自己跟臥龍是齊名的,拿出他的推薦信來,心中總覺得有些不自在啊。後來,孔明來了,一場誤會也消除了。龐統被封為了副軍師。張松來了,帶來了西蜀地形圖。劉備準備入川,諸葛亮留守荊州。龐統的機會終於來了。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 _圖​當然,如果按照龐統、張松、法正的計謀,西川似乎是唾手可得。期間,劉備與劉璋的宴席之上,龐統還搞了一場“魏延舞劍”。後來,在劉備的阻止下,酒席宴終於沒有變成鴻門宴。那麼,如果按照龐統等人的計謀,西川真得能唾手可得嗎?其實也未必。劉備這個人,考慮事情自然有他獨特的邏輯。他始終打得是百姓牌。因為他跟曹操、孫權不一樣,人家本來就是王公貴胄或者高門大族,他劉備一個編草籃子出身的人,必須要走基層路線。這點,諸葛亮就能理解,但龐統卻未必能理解。那麼讓劉備感覺龐統不對心思的其實還有一件事。涪城之戰,劉備大獲全勝。玄德酒酣,顧龐統曰:“今日之會,可為樂乎?”龐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龐統大笑而起。我們看這段話,劉備一生最講究仁義二字,結果龐統卻說他不仁。劉備一生很少動氣啊,這次真是怒了,直接就把龐統逐出去了。結果龐統呢,大笑而起。龐統太狂,導致劉備對他心中更加不喜。魏延(?-234年)_圖​劉備手下那麼多將領,沒有誰敢說他不仁。所以這個時候,劉備突然覺得,龐統不是一個自己人。心中生出一股凜凜寒意。之後,開始進攻雒城了。結果呢,魏延又不聽將令,跟黃忠爭功,導致整個戰局向著不利於劉備的方向發展。你來我往幾個戰役之後,劉備開始對龐統失去了信心。他已經有心召諸葛亮入川了。這,正是龐統最怕的事情。所以,龐統準備加速拿下雒城。恰好此時,諸葛亮來信了。信的內容大意是: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劉備說,我準備去荊州一趟,跟軍師詳細說說此事。龐統說,統亦算太乙數,已知罡星在西,應主公合得西川,別不主凶事。統亦佔天文,見太白臨於雒城,先斬蜀將泠苞,已應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那麼說,龐統到底懂不懂太乙數術呢?他當然應該懂。不過,此相是應在他的身上,他自己應該算不出來。這與諸葛亮七星燈延命是一個道理,他怎麼能算出來魏延闖帳呢。所以在這個時候,龐統堅決要求進兵。畢竟說,龐統是主帥。劉備雖然是主公,但也要聽主帥的。於是,黃忠、魏延為前部,龐統自為中軍,準備前往進攻雒城。這個時候,劉備做了一件事,直接把龐統送進了鬼門關。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_圖​還記得徐庶嗎?徐庶當時見劉備的時候,一見他騎的馬就說,此馬名為的盧,將來必妨一主。那麼現在,被妨的正主來了。劉備把自己的的盧馬贈給了龐統,然後目送他奔向鬼門關。心中也是甚覺不快。果然,埋伏的張任放過了前面的黃忠、魏延部隊,看見騎的盧馬的人過來,當成了劉備。一頓亂箭,射死了龐統。龐統死得時候年僅三十六歲,實在可惜,縱觀此人一生,才學的確不在孔明之下,但他的狂傲讓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始終不接地氣。這點與孔明還是有差距的。孔明也很傲氣,但天下大事盡在掌控,他傲氣中透著冷靜,雖然傲氣並不外洩,這叫不怒自威。所以沒有人敢不遵守諸葛亮的號令,魏延也不例外。可是魏延就敢不遵守龐統的號令啊,皆因傲氣外漏,反倒不為人敬重。特別是龐統在劉備面前大笑而去,這傲氣灑了一地,可就再也拾不起來了。主帥拿著主公都不當回事,將官還會聽從你的號令嗎?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_圖​縱觀三國之中,如此狂傲之人還有兩個。一個是彌衡毫無目的的擊鼓罵曹,結果冤死在黃祖刀下。還有一個就是張松,在曹操面前也是逞盡口舌之能。結果後來因為沉不住氣,一封書信害了自己全家性命。做為一個好的謀士,用時能出奇謀,棄時沒有怨言,方為有用之才。三國之中,唯有賈詡如此。所以賈詡一生,算無遺策,雖然被稱為毒士,卻一生平安終老。

  • 10 # 紫陽貴族

    龐統不是死於他的謀略,更不是對手的大智大勇,而是死自己的浮躁。

    一是立功心切。遇到明主劉備,急於想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急切的想為蜀漢開國立下曠世功勳。

    二是想暗中和諸葛亮較勁。諸葛亮在蜀漢集團中核心地位,讓龐統有些嫉妒,所以想急於拉近和諸葛亮的差距,急於撈取政治資本。

    三是剛愎自用,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徹底失去理智。諸葛亮和劉備勸解不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加重了他對諸葛亮的猜疑,犯了兵家大忌。

    四是戰略上的失據,戰術上的冒進。劉備剛入川作為重要的謀臣在劉備立足未穩,民心未服之際即向劉備獻計誅殺劉璋,過早的暴露了劉備集團戰略企圖,過早的引起對手的防備,使劉備集團在戰略上一開始就處於劣勢。與劉璋集團反目後,在局勢未穩,民心未撫,敵情未明的情況下與劉備分兵冒進,妄圖達到戰術目的,最終引來殺身之禍。一代奇才過早的隕落落鳳坡,這不僅是劉備集團重大損失,也打亂了劉備、諸葛亮的戰略佈局。最終諸葛亮入川,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集團失去了前出的戰略基地,使後來的蜀漢集團戰略上一直處於守勢而處於被動。

  • 11 # 方言歌者

    《三國演義》小說第159回及新版《三國演義》66集(鳳雛落坡)都有詳細的描寫與劇集演練。作者羅貫中從小說角度分析:劉備、諸葛亮及“五虎將”(關羽、張飛、趙子龍、馬超、黃忠)都是正面典型,其中在輔佐劉備得天下時就埋下了伏筆(諸葛亮、龐統)只要得其一就就謀天下;因此,到小說159回及電視劇66集描寫與演義了龐統內心的小九九(我龐統與軍師一同入川,都是數一數二的謀士,我領兵打先鋒為什麼非得聽你諸軍師的呢)有個鋪墊,龐統領兵前行遇分叉路,其開啟張松獻的地圖,經法正、彭羕介紹:一條從北邊走是一條大道,直取雒城東關,一條是條小路,往南走,取雒城西關,此道崎嶇,非常不好走。當探子回報雒城援軍已到,龐統比較急躁了,為了趕時間、出其不意出現在雒城,龐統便選擇了經落鳳坡直取雒城,先鋒回報劉備、諸葛亮,諸葛亮一聽說龐統經落鳳坡直取雒城,諸葛亮掐指一算:龐統號鳳雛,經落鳳坡,頓感大事不妙;沒過多久,前線回報:龐統在落鳳坡中了埋伏,身中數箭身亡。從小說描寫及劇集演義,作者羅貫中一片苦心闡釋了一切皆有因緣!

  • 12 # 過往不看不願回頭

    龐統之死只不過是為了讓劉備出師有名吧了。劉備字玄德,號稱劉皇叔。打著以復漢,仁義禮智信的旗號,於亂世中雄起。自認為自己已經夠禮賢下士,但任暗含小人之心。就僅僅因為龐統的面貌生的醜陋,便不以重用。然不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雖有傳言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依舊對龐統不屑一顧,安以小小縣令。一直到張飛被派去視察才得知其才……至使劉備恍然醒悟,才又有了對龐統起的愛才之意。龐統也越覺得劉備宿有明公之智,想要報之以桃。當然這也脫離不了龐統想要讓劉備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急於想要建立功勳。但龐統之死,只是劉備沽名釣譽路上的犧牲品罷了。

  • 13 # 腿毛多

    可以說,三國時期出來的英才是數不勝數,最讓人記憶猶新的莫過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了,還有就是世人稱之為臥龍先生的諸葛亮,關於諸葛亮的濟世才能,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各位三國出現的人物也是值得大家敬佩的。就如我們國家歷史上的典故“三顧茅廬”、”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等等。都是被我們世人傳頌的經典,那麼今天,小編說的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劉關張,而是能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在三國時期,被人稱之為“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可以說龐統也是一位三國時期的濟世英才,看是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最後是殞命與落鳳坡,導致於龐統留給我們世人的傳奇不是很多。他的才能能與諸葛亮齊名,可以說,他也是一位具有濟世才能的英才了,還有就是曾經魯肅和諸葛亮極力向劉備推崇這個龐統,這都是一位鳳雛龐統的才能是不在諸葛亮之下的。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沒他在半天的時間裡,一快速高效的效率,處理了高達百與天的公事公務,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龐統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第一點:龐統為人狂妄自大,不可駕馭。

    其實事業的成敗都是在於自身這一句話就能在龐統的身上體現出來。就現在看三國曆史大人物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謹慎而又謙虛。不管是西漢的蕭何還是漢武帝劉秀馬都是將這點點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項羽和楊廣,他們的狂妄自大,落的最後的下場都是一個大慘敗。我們再看,這個龐統,其實就是和項羽楊廣一樣的人。大家可能不知道,彭彤一直接受的是一種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心負天下。但是除了這單,龐統還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最後是導致於殞命落鳳坡的主要原因。

    第二點:劉備的虛情假意。

    大家知道在劉備得到龐統之後,前期是對龐統那可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殺劉璋取得西川的問題上,兩人的關係就不是那媽的好了,劉備在之後的妻子裡也是對龐統一直的冷落,後來還將自己的坐騎的盧馬送給了龐統,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個號的盧馬坊主的。所以劉備將自己的的盧馬送給龐統,其用心也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所以說,龐統的殞命落鳳坡和劉備有著抹不開的關係。

    第三點: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喪失。

    在攻打西川 的時候,劉備念及這仁義,這點是將天時之利喪失了。後來就是龐統親自率兵征討張任,後背張任暗算,被亂箭射死。這是地利喪失,在一個就是龐統的胭脂馬受到了驚嚇,劉備將他的的盧馬送給了龐統,後來是一位張任下命令要射死騎著的盧馬的劉備,誤認為龐統就是劉備。導致了亂箭殺死的不是劉備,而是龐統。

  • 14 # 青時代

    小說嘛!為了吸引人,非得弄出一些我們讀者比較不願意接受的。比如好人會早死,壞人到最後才起;好事總是那麼多磨,壞事來得那麼突然。太順利,太強大了,一部小說的故事寫得太順溜,基本就沒看頭了。《三國演義》裡,劉備到死身邊要是一直都有臥龍和鳳雛,鳳雛也心胸開闊,臥龍也不要那麼秀技,那後來蜀國何等強盛!何至於落鳳坡損失龐統?有龐統在,何至於讓孔明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油盡燈枯。龐統死的直接原因有:1,龐統沒有孔明那樣的心胸氣量,急於展示才能,決策時難免失算;2,在龐統和孔明都在的時候,劉備的軍事力量明顯不足,甚至有點捉襟見肘。3,龐統的能力確實不如孔明,小路和大路的危險性肯定有所不同的。走小路必要的防範措施做得非常欠缺。4,蜀國這邊以劉備和孔明的決策謀略為小說的主要脈絡。再多出一些筆墨或者情節寫龐統,顯得有點枝節過多,小說主要脈絡鬆散,甚至有臃腫的嫌疑。5,確實有點迷信。“的盧妨主”、“鳳雛”和“落鳳坡”。

  • 15 # 明離子

    歷史上的鳳雛龐統確實死了,但死的比小說描述的英勇,他沒有死在落鳳坡,落鳳坡只是他的下葬地。

    建安19年,劉備集團攻克西川的步伐正在加速,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率軍攻克白帝、江州和江陽等地。而劉備本人,則率中軍圍攻雒城,而龐統就在陣前。

    龐統並非演義中或是影視劇裡那樣遠遠的在坐在後方看士卒攻城的文弱書生,事實上,他親自率領部眾攻城,身先士卒,卻不幸被流矢射中,身負重傷不治身亡。

    劉備對龐統的死非常悲痛,追認其為關內侯,由劉備親自選了一塊墓地,而這塊墓地的所在地,名曰“落鳳坡”。

    《三國演義》為了增加故事的戲劇性,則將“鳳雛”龐統的葬身地從雒城改在了他下葬的落鳳坡,其實是為了暗示劉備難以最終取得天下做鋪墊的。

    但因為演義的故事太過於深入人心,以至於大家都覺得龐統是不聽勸阻,疏忽大意,在落鳳坡中流矢而死的,卻隱沒了歷史中身先士卒不幸遇難的事實,書寫好了,對龐統確實非常不公平的。

  • 16 # 七匹狼評論

    龐統為什麼會命隕落鳳岥,有著他的偶然性,也有著他的必然性。

    先來說必然型:

    在龐統進兵雒城之前,諸葛亮是有寫信給龐統和劉備。說的是:“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這些話的主要意思是:前面有危險,要謹慎,切勿冒進。但是龐統沒聽,而且還反其道而行之。原文是:龐統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然後急切進兵。結果就是身隕落鳳坡。

    而為什麼龐統不聽諸葛亮的忠告,也要進兵呢?是因為他心急。都知道鳳雛龐統和臥龍諸葛亮是齊名的大才。而臥龍已經來劉備集團一段時間了,並且做出了相當不俗的成績。可謂地位崇高而又穩固。而鳳雛功績和貢獻太少了,這使他急於立功,急於做出一番成績來證明自己,即使有一定風險也要做。這導致他明知“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也要急於進兵。結果一個不小心,掛了。

    可以這麼說,龐統是被諸葛亮的光環壓制得太厲害,所以心急出錯的。真可謂一山不容二虎啊,一個潭裡容不下兩條真龍。有意無意之間就要剋死一個。自古如此啊!

    再說偶然性吧:說他的偶然性是指,即使龐統不死在落鳳坡,他也是會死在別處的。只是偶然碰上落鳳坡這個地方了而已(這裡為啥叫落鳳坡,是鳳雛龐統死後,為了紀念這件事而取的名字。不是原來就有。)

  • 17 # 歪史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裡面大致情節都以歷史上三國時代的事件為藍本。

    除了個別地方有篡改神話之外,大部分都是依照史實來撰寫的。

    曾經寓居荊州的司馬徽有言;臥龍、鳳雛得一人足以一統天下。

    借住赤壁之戰的東風,一路顛沛流離的劉備奪取了大半的荊州,這也成了劉備鼎足三國的初始資本之一。

    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個就足夠的劉備,一下子獲得兩個稱讚度極高的人,想必是一統天下、中興漢室有望了。

    但是誰知道,劉備千辛萬苦的得到兩個,最後還是沒有完成中興漢室的夙願。真是造化弄人!

    如題所言,龐統在三國演義中,他的經歷大致是一樣的。在劉備佔據荊州以後,他投奔劉備,前期沒有受到重用,後來在魯肅的勸說之下很快獲取信任,作為早年劉備荊州集團的重要人物,一直受到劉備的倚重。

    但是和諸葛亮鬥氣,一直爭功,他死也是因為賭氣。其實這個是黑他,龐統沒那麼小氣。

    龐統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數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龐統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令後軍疾退。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

    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請劉備入川,劉璋是為了防止張魯,保衛自己的地盤、劉備是為了奪取益州,擴大自己的地盤。兩個同床異夢的人很快就爆發矛盾,不得不兵戎相見。

    徹底的和劉璋反目,以後立刻討伐攻打劉璋。自然,受到劉璋部將的殊死抵抗。

    在近攻雒城時候,劉備打算和龐統分兵偷襲,以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誰知道,臨行前他的坐騎受驚,劉備於是將自己的千里馬的盧讓給龐統。

    誰知道這一次,成了永別,龐統率軍走落鳳坡小道中了埋伏。被射死在落鳳坡旁邊。

    而正史中也差不多,同樣是雒城之戰,龐統率軍攻城,深中流失而死。

    《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議郎,遷諫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

    他戰死也只是意外,畢竟冷兵器時代,要攻城就要靠前,給對方很多的機會。與妨主的的盧馬沒關係。也不是因為嫉妒諸葛亮而爭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火車臥鋪的朋友,你們都帶什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