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最初是受器重的

    胤禩是玄燁的第八子,康熙二十年(1681)為良妃衛氏所生。胤禩自幼聰明好學,特別機敏,會籠絡人心,是諸皇子中最有才幹的一個。他酷愛讀書,曾託人在南方大量購書,因此為南方士人所知。南方文士議論起胤禩,都說他“極是好學,極是好王子”。胤禩在皇子中和宮廷中也很有號召力、影響力,許多皇子如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禎(雍正元年改名允禵)都歸心於胤禩,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散秩大臣鄂倫岱、貝勒蘇努、大學士馬齊、禮部侍郎揆敘、戶部尚書王鴻緒等大臣也都甘心歸附胤禩。就連玄燁之兄福全也稱讚他“有才有德”,並向玄燁極力推薦。

    胤禩聰明、有才幹,玄燁當然是瞭解的,因而,玄燁對他也是很器重的。當胤禩僅有7歲的時候,玄燁便帶其巡視各地。其18歲時,玄燁就封其為貝勒。他是在所有受封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下圖胤禩畫像

    想當太子

    胤禩也像大阿哥胤禔一樣,對皇太子之位十分關注,也試圖在搞掉太子胤礽之後,自已登上皇儲寶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也像一些皇子一樣,在胤礽與玄燁出現了矛盾以後,向玄燁講了許多胤礽的壞話,在玄燁廢黜胤礽的決策中起了一些作用。

    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初,玄燁一怒之下在巡視塞外的途中便宣佈廢黜太子。這使胤禩極其振奮,令胤禩同樣振奮的是,玄燁在宣佈廢黜太子的同時,明白地表示,胤禔“秉性躁急愚頑”,不適於做太子,這等於給胤禔定性,宣告了胤禔政治生命的終結。從眼前這個形勢看來,胤禩認為,他自己成為皇太子的可能性大大增強了。

    下圖《宮鎖玉心》中的胤禩劇照

    相面

    九月十六日,玄燁一行回到了北京。一天,胤禩正在府上盤算奪取儲位的辦法,一個親信告訴了他這樣一個資訊,說北京城中有個相面先生,叫張明德,技藝特別高超,見人一面就能曉過去知未來。胤禩一聽,心裡暗自琢磨:自己爭取皇太子之位不知兇吉,不如讓他相一面。想到這,他吩咐手下取來一套便裝,穿上後,帶上幾個心腹便來到街上。

    這張明德相館,只是一處很不惹眼的小房,房門外吊著一個寫著“相面”兩字的招牌,隨風飄動。心腹拉開門,胤禩低著頭踏進門來。屋內光線很暗,胤禩眨了幾下眼睛,才看見桌子對面坐著一個戴著眼鏡約摸六七十歲的老者。胤禩也不說話,在桌子對面揀個凳子坐下。老者道:“客人是問婚姻、是問福壽、還是問前程?”胤禩的心腹道;“你看看我們這位先生的官運如何?”胤禩按著老者的要求將左手伸到桌子上,老者托起胤禩左手,剛看兩眼,一種驚詫的神情便透過鏡片從眼睛裡射了出來。他圓睜著兩眼狠命地看了胤禩兩下,便起身將胤禩拉進了內室。

    這個內室比外間稍大一些,周圍擺有一些傢俱。沒等胤禩將室內觀察完的候,老者已經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者的這一舉動同樣使胤禩吃驚不小。老者道:官人“丰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將來可有九五之尊。原來張明德猜想面前的這個人將來有可能當皇帝。胤禩心中甚是納悶,他想,難道我真有當皇帝的福相,莫非這張明德真的料事如神?為了弄清楚自已將來的命運,胤禩將自已的真實身分告訴了老者,也將父皇廢黜太子的事實和盤端出。張明德道:胤礽“行事兇惡已極”,死到定期。如果阿哥需要,我有16條好漢,可招來刺殺胤礽。胤禩還沒有糊塗到要殺兄長胤礽的程度,於是告誡張明德不得胡來,返身回到宮中。

    下圖《雍正王朝》中胤禩劇照

    相面引出的“謀殺太子”

    胤禩找張明德相面一事,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被胤禔知曉。胤禔有意無意地將此事透露給了玄燁,惹得玄燁大怒。胤禔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此事透露出來的:廢皇太子胤礽一直由胤禔、胤禛看守。胤禔在與玄燁談論允初的事情時,從玄燁嘴裡聽出有殺掉胤礽之意。胤禔就說:“胤礽所行卑汙,大失人心。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意思是說,相面人張明德已看出胤禩將來可繼承皇位,讓胤禩派人動手就可以了,不必玄燁親自出面。

    從史料記載看,玄燁在一時憤怒的情況下,是有過欲殺掉廢皇太子胤礽的念頭。但是,他殺是一回事,諸皇子們之間謀殺則是另一回事。所以,玄燁對胤禔提到的要殺胤礽的主張是不能容忍的。他一方面對胤禔予以處理:下令革去其王爵,撤回其在上三旗所分佐領,將其幽禁於王府中;另一方面也將胤禩鎖拿。玄燁怪罪胤禩的間題有兩個,一是相面的事沒有奏報,二是有謀殺胤礽之心。

    對於謀殺胤礽,胤禩作了辯解。胤禩的幾位兄弟也出面作了證明。最先出面作證明的是皇十四子胤禎,他說:“八阿哥沒有謀殺廢太子之心,這一點我們願意擔保。”玄燁一聽震怒,斥責胤禟、胤禎道:“你們是不是指望他將來做了皇帝。封你們兩個親王什麼的?你們的意思是說你們講義氣嗎?我看都是梁山泊的義氣。”胤禎立起誓來,言語舉動有些衝撞,玄燁見胤禎這麼固執,不禁越發生氣了,他拔出佩刀說:“你要死,如今就死吧!”皇五子胤祺看其皇父玄燁真的動起怒來,忙跪倒抱著玄燁的腿勸止。其他幾位皇子也都叩首懇求,玄燁才收了佩刀。最後,胤禎還是捱了20板子,算是懲罰。

    下圖胤禎(允禵)畫像

    大臣推舉 皇阿瑪否決

    胤禩雖被拘禁,但原來依附和歸心於胤禩的王公大臣及皇子們並沒有因之離散,相反,他們不覺得胤禩有罪,與胤禩來往更密。這從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文武大臣推薦太子一事可以看得很清楚。

    這一天,玄燁把滿漢文武大臣都召集到了暢春園,讓他們從皇長子胤禔之外的諸皇子中推薦一位可以做皇太子的人。玄燁當場曾經表示“眾議誰屬,朕即從之”,就是說,不論文武大臣們推薦誰,他都會尊重他們的意見。玄燁給了眾大臣一點考慮的時間。可就在這短短的思考時間裡,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散秩大臣鄂倫岱、侍郎揆敘、戶部尚書王鴻緒等已經私下裡商議,並與其他大臣聯絡。

    結果,參加推薦的滿漢文武大臣在紙條上寫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八阿哥。玄燁的原意是讓他們推薦廢掉了的胤礽,沒想到他們竟一致推薦胤禩。面對這不合己意的結果,玄燁顧不上自己的金口玉言了,也顧不上一言九鼎的威嚴了,連忙否認說:胤禩未曾辦理過政事,近又罹罪,其母親出身也低微,不宜立為太子,竟否決了大臣們的推薦結果。

    下圖《步步驚心》中胤禩劇照

    康熙擔心被逼宮 打擊胤禩

    就在玄燁召集眾大臣推薦太子的第二天,玄燁突然宣佈重立胤礽為皇太子。這對胤禩等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可是3年過後,玄燁再次宣佈廢黜胤礽,無疑這就又給了胤禩一個爭立的機會。

    在這次機會面前,胤禩的勢力更大了,正像玄燁所說的,“二阿哥悖逆,屢失人心;胤禩則屢結人心。”當時曾有人預測,如果玄燁突然亡故,皇位就非胤禩莫屬了。

    然而,惟我獨尊的玄燁對胤禩如此大的勢力,不能容忍了。他擔心有朝一日會有人為了討好胤禩而逼他退位。因而,他認為對胤禩的勢力必須打擊。康熙五十三年(1714)十一月,玄燁以胤禩未到行宮請安為由,宣佈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並於第二年正月,停發了胤禩及其家屬的俸銀俸米。以後,雖然恢復了俸銀俸米的供應,但父子兩人的關係從此疏遠。這實際等於宣告胤禩立為皇太子的道路已被堵死。

  • 2 # 南朝居士

    很多人從人品、從所作所為、從背後的謀士上面找原因,那只是表因。

    康熙的幾個兒子為了皇位,絲毫不顧兄弟之情,也毫無父子之情,爭的不可開交,任何人都會心力交瘁的,何況日理萬機的皇帝。

    而幾個兒子是為了鬥爭而鬥爭,為了提高自己形象,破壞對手形象,為了整垮對手不擇手段,不顧江山社稷,這讓皇帝很失望。

    這個時候,當你看到一個不爭的兒子,你會怎麼想?

    胤禛就是這樣的人,城府極深,工於心計,但掩飾的很好,平時忙於政務,閒時在家煉丹修仙,給人的感覺就是與世無爭,只為江山社稷。

    康熙見多了自己的兒子們的爭鬥,突然來個不爭的,讓他耳目一新,好感值暴增。

    相對的爭得最兇,勢力最大,看起來最有希望的八阿哥,好感值降到最低,特別是拉幫結派,拉攏朝臣這些大忌,本身會讓他權勢越大機會越小,因為這無形中威脅到皇權的,想想看,太子為什麼被廢?

    所以,八阿哥被厭惡,四阿哥被喜歡,就是一個爭與不爭的問題。

    當然,四阿哥不是真的不爭,只是一種看透人心的高超計謀。

  • 3 # 華哥雜談

    八爺和四爺爭皇位,誰能上位完全看康熙態度,所以不僅他們,任何一位有志皇位的王子都想方設法討好康熙,打擊對手。然而,他們之間行事方式最大的區別是,八爺處處認為自已高明,總是在猜想康熙的意圖和下一步舉措,並透過他的團隊進行研究分析,然後採取對策應付。四爺明裡吃齋唸佛,暗中也從沒閒過,也在處處揣摩康熙的心思,可他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雖然已知道康熙的想法,卻從不讓康熙感覺得到。這是四爺和他的團隊高明之處。

    八爺出身不好,雖也是皇子,但因母親身份問題,在爭皇位中處於弱勢,所以他一切出發點均從爭寵和壯大個人勢力出發,為了奪位,可以在必要時犧牲國家利益,置天下於不顧,這一切讓康熙看在眼裡,對八爺的的舉止十分失望。

    最重要的一點是,八爺在朝中的勢力快速膨脹,讓康熙感到了威脅。太子被兩廢后,讓八爺一黨看到了希望,開始在朝中進一步擴充勢力,康熙小試技巧,透過舉薦太子人選,就讓八爺的勢力和野心暴露無疑,這一點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執政40多年的康熙,平生最大的忌諱就是有人挑戰和能夠挑戰他的權威,太子如此、八爺也是如此。

  • 4 # 老陳有話要說

    八阿哥可謂是康熙皇帝眾阿哥行事風格和康熙比較像的皇子,康熙在早期也是比較喜歡這個像自己的兒子。可是到最後康熙一步步開始厭惡自己這個兒子說出來,你處處學朕卻處處不像。

    八阿哥在朝廷裡面有八賢王的雅號,剛開始康熙以為這個兒子學會了自己的仁治也是比較喜歡自己的這個兒子。因為這個原因八阿哥也在朝廷發展權勢成為和太子爭鋒的八阿哥一黨。可是在《雍正王朝》裡面一次黃河發大水以後讓康熙真正明白自己這個兒子只是籠絡人心對國家百姓是沒有概念的。因為自己主管的戶部無錢可用其不思改正而且乘機擺脫可謂是沒有擔當。

    最後更是利用太子被廢企圖逼宮拿下太子位,其隱藏朝局的力量也全部暴露被康熙所忌憚。

  • 5 # 典解歷史

    清朝九子奪嫡的事件非常受人關注,康熙一生當中兒子就有三十多個,太子被廢以後,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八阿哥和四阿哥。早年的時候,老八很受康熙喜愛,康熙於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第一次分封皇子時,他便與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為貝勒,為當時他的年齡最小。此後又多次受康熙指派,在康熙出塞時,與皇三子胤祉一同辦理政務。他的能力也是非常不錯的,在大臣中的口碑也是最好的,那他是怎麼一步步被康熙厭棄呢?

    1.八阿哥手段十分了得,一直在拉攏朝中的大臣,對帝位的野心表現得太明顯了,大臣對他的擁護度極高,這顯然不是康熙樂意看到的,他的名聲越好,康熙越要打壓他,他是絕不容許自己的兒子在眼皮底下玩心眼的。

    2.意外死鷹事件中康熙對八阿哥徹底失望,說出:“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的決絕話語,並且停了胤禩的俸銀。到這裡八阿哥徹底喪失了合法繼位的可能,他已經被康熙踢出局了,之後八阿哥病重而康熙無動於衷,幸虧他自己好了。

    3.康熙本來對自己的兒子們就沒有太多的所謂的父子親情,他一直都在選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沒有達到他要求的自然得不到多少愛了。

    生在帝王家也是很悲劇的,老八這一生不停地努力,不僅沒有當上皇帝,也不知道所謂的父子親情到底在什麼地方。

  • 6 # 歷史風雲天下

    八阿哥胤禩曾經的確是深受康熙喜愛的,他為人謙和,待人溫文爾雅,人緣極好,門下遍佈朝堂和地方,影響力極大,籠絡了不少人心。康熙曾經讓他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縱觀等,這無一不顯示出康熙對其的栽培和磨鍊,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中,八阿哥胤禩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奪儲呼聲最高的一位。

    可是好景不長,接連出現的幾件事使胤禩在康熙面前的好感全部被沖刷了。“張明德相面”事件,由大阿哥胤褆所無意中揭露,其實本想是藉此推薦胤禩的,沒曾想觸怒了康熙,認為胤禩是覬覦皇位;其次是康熙讓朝臣推薦太子人選,康熙明裡暗裡已經露出要復立太子的意思,可是朝臣大部分都強烈推薦胤禩,這不是讓康熙下不來臺嘛,這次的事件讓康熙威信受到了打擊,感受到了來自胤禩的威脅,皇帝怎麼可能容忍兒子與其爭權呢?從此時起,胤禩的儲君之位已經大抵無望了;最後,斃鷹事件讓得康熙雷霆大怒,胤禩讓人送來的禮物竟然是一隻奄奄一息的老鷹,康熙當時就說要和胤禩斷絕父子關係,可見父子關係到了瀕臨破滅的邊緣。

    胤禩就是太急於求成了,在爭奪太子之位上表現的太於急切,正所謂爭為不爭,不爭為爭。面對一個雄才偉略的君王,應該懂得進退有序才對,既不能太過於優秀也不能太過於笨拙,總之其中的平衡要自己去把握的,而胤禩讓朝臣對其都信服,而且群起推薦為太子,這就已經是犯了康熙的大忌了,這不就是搶班奪權嗎?是可忍,孰不可忍,何況是康熙這樣一位聖祖皇帝呢?

  • 7 # 小板凳看電影

    康熙皇帝對太子失去信心,進而徹底廢除太子。太子一廢,其他皇子可高興壞了。太子之位懸空,意味著任何皇子都有機會向太子之位發起衝鋒。雖說康熙皇帝有很多兒子,但夠膽子且有資格圖謀太子之位就只有四個。這個四個皇子中又以八阿哥為首,太子被廢,八阿哥當太子的呼聲最高。

    八阿哥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皇子,太子在位之時,他還能按捺住想當太子的心,太子一廢,他想當太子的心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八阿哥能力強,平日裡也網羅了一大批大臣為自己所用。在眾多的皇子中,八阿哥各方面都是拔尖的存在。照理說由八阿哥當太子是大勢所趨,一個有能力有人緣的皇子,當太子是順理成章。康熙皇帝也曾經考慮過要將八阿哥立為太子,但是八阿哥太聰明也太急切,最終葬送了大好前程。一個皇子有野心是好事,但如果皇子的野心威脅到了皇權和父權那麼這個皇子就會很危險。八阿哥就犯下了這樣的錯誤,這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前太子被廢,太子之位懸空。八阿哥手下的大臣,趁此機會向康熙帝提出讓八阿哥當太子的建議。太子是國本,國不可一日無君,儲君之位懸空太久對國家也不好,大臣讓康熙早日決定太子之位也沒什麼錯誤。太子之位一日不決,皇子們一日就不會消停,皇子們不消停,皇子背後的大臣也不會消停,朝廷就會陷入一片混亂。所以於情於理,大臣們在這時候提出重新選立太子很合適。大臣們正在為八阿哥太子之位助攻,但這時候八阿哥卻做了一件特別傻的事。

    當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康熙立八阿哥為太子時,八阿哥也上了一道奏摺。八阿哥的奏摺中充滿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氣息,八阿哥說到:“兒臣如今該如何自處,要不我還是裝病好了,不然大臣們都要選我當太子”。八阿哥本意是在康熙面前賣賣乖,口中說者不要當太子,其實很想當太子。康熙爺也是經歷過大風大雨的人,他怎麼可能看不出八阿哥的小心思。八阿哥此舉不但暴露了他對太子之位志在必得,也暴露了他在大臣中的影響力。康熙是皇帝,他要將朝廷徹底控制在自己手中,八阿哥對大臣的影響力,已經影響到了康熙對朝廷的絕對控制權。康熙自此開始討厭並打壓八阿哥。八阿哥不明白,他勢力越大,越優秀,就離皇位越遠。

  • 8 # 壹條電影

    胤禩是誰?應該很多人都答不上來,但是如果說他就是《宮鎖心玉》裡馮紹峰飾演的八爺,以及《步步驚心》裡鄭嘉穎飾演的角色,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

    無論是哪一部劇,都可以看出歷史上這位八阿哥都是非常優秀的,尤其是早期,更是深得康熙的寵愛。所以他才會成為後來的雍正帝爭奪皇位時最大的競爭對手。

    但是其實在康熙晚年,胤禩的恩寵日衰,所以最終才在九子奪嫡的戰爭中敗下陣來,而他之所以失了皇帝的心,並非做了什麼出格的事,而是因為過於優秀。

    胤禩從小聰慧,17歲就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受封者中年紀最輕的。康熙看重他的才華,曾明天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等事物,可見對他的器重。

    但是一切都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改變了。當時東宮之位空缺,諸子躍躍欲試,胤禩獲朝中諸多大臣舉薦,更有大皇子搬出術士張明德說的"胤禩必大貴"的言論。

    卻不知古來君王最忌憚功高蓋主,老子還活得好好的,你就躥騰這麼多人覬覦我的皇位,我怎能容你。

    所以從此以後,康熙愈加防範胤禩,並且以其生母出身辛者庫加以羞辱。

    都說宮中之人子憑母貴,並非說說而已,胤禩因為生母的緣故,地位一直是眾皇子中最低的一位,這本就是他的心病,但是康熙不知一次以此時作為敲打胤禩的工具,最終胤禩不僅輸了皇位,還抑鬱而終。

    倘若胤禩懂得韜光養晦,或許歷史將會被改寫也未可知。

  • 9 # 達拉崩吧皮卡丘

    老皇帝在的時候你名兒這麼大,你這不變著法兒要挾呢嗎?不弄你弄誰?

    而且皇帝和臣子的關係十分微妙,很多權衡利弊旁人是搞不清的,別說一個庶出的皇子,就算是嫡子,在沒有明白皇帝心裡想法的情況下拉幫結派,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10 # 雍親王府

    八阿哥胤禩曾是康熙皇帝非常喜愛的皇子,深得康熙本人的信任與器重,並且由於其一貫謙遜的為人態度和卓越的辦事能力,胤禩也得到了一眾康熙皇子以及朝中絕大多數官員的擁護與支援,使得他就此成為了“九子奪嫡”中的“熱門人選”。

    俗話說,當“人氣”達到了一定程度,便會轉變為“氣人”。

    胤禩過高的“人氣”,不僅對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同時也對康熙的皇權威嚴以及皇權統治的根基形成了極大挑戰。也正是因為如此,胤禩受到了康熙的極度厭惡,更是在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和打擊之後,從“九子奪嫡”中徹底出局,再也無法染指大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寶座。

    胤禩雖然出身卑賤,但深得康熙皇帝的喜愛。

    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庫出身的良妃衛氏,而這也使得胤禩成為了所有參與“九子奪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為卑賤的一位。

    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沒有讓胤禩產生自卑,反而成為了胤禩不斷努力向上的動力。

    胤禩自幼聰明伶俐,學習刻苦認真,並且待人接物上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包括出身相對高貴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皆與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並且朝中許多大臣也對胤禩是讚譽有加。

    而對於此時的八阿哥胤禩,康熙也是非常的喜愛。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被封為了多羅貝勒,與他同期受封為貝勒的還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而胤禩則是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一位。與此同時,康熙還曾先後兩次在自己離京外出期間,安排胤禩與三阿哥胤祉等人一同署理政務,以培養其施政能力。不僅如此,胤禩還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迎娶了出身非常高貴的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為嫡福晉。

    而與胤禩相對應的是,這一時期太子胤礽的表現可以說是招致了所有人的不滿。

    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極度貪婪,鋪張浪費極為嚴重,甚至一再行僭越之事,冒犯皇權威嚴;另一方面,胤礽對於兄弟以及朝臣的態度非常的傲慢無禮,並且經常藉助自己的皇太子身份,欺壓其他康熙皇子,甚至公然向官員索賄。

    於是乎,在朝堂上反對太子胤礽的呼聲越來越高,同時,更多的人選擇站在八阿哥胤禩一邊,支援其向胤礽發起挑戰,並隨時準備擁立其成為“新太子”。

    這其中就包括了胤禩嫡福晉郭絡羅氏所在的安親王嶽樂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靈阿為代表的鈕祜祿氏家族,以明珠之子納蘭揆敘為代表的葉赫那拉氏家族、以佟國維、鄂倫岱為代表的佟佳氏家族,除此之外,以“滿洲首席大學士”馬齊為首的諸多滿洲大臣和以戶部尚書王鴻緒為首的一眾漢族大臣,也盡皆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邊。

    歷史上的“八爺黨”政治勢力集團也就此形成,並就此對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發起了衝擊。

    “一廢皇太子”期間,胤禩和他的“八爺黨”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熱河秋闈期間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為由,第一次廢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與此同時,康熙還下令,罷免了胤礽主管內務府的差事,並廢黜了其奶媽丈夫凌普的內務府總管職務,改由八阿哥胤禩署理內務府事務。

    要知道,內務府是清朝掌宮廷事務的機構,皇宮內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歸其管轄,地位極其重要,讓胤禩掌管內務府足可見康熙對其的重視。

    然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滿和厭惡。

    按照康熙的本意,他是希望胤禩能夠整頓在胤礽署理內務府事務期間所積累的諸多弊病,同時對內務府進行整頓,清除胤礽的殘餘勢力。可胤禩卻選擇將所有人予以了保留,並且他還向康熙皇帝上疏要求嘉獎並晉封內務府的一些中下級官員。

    這種“邀買人心”的做法隨即引發了康熙皇帝的警覺,進而讓其對胤禩的用心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於是當眾對胤禩予以了嚴厲的訓斥,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也就此大打折扣。

    接下來就是“江湖術士張明德案”的爆發。

    由於胤禩是被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撫養長大,所以兩人自幼關係親密。在胤褆因為妄圖置胤礽於死地而徹底失去皇位繼承資格後,便就此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並主動向康熙勸諫應該立胤禩為儲君,只不過其給出的理由太過於荒唐,就是江湖術士張明德對於胤禩的一番評價:

    “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

    經過康熙皇帝的仔細審查,發現不僅八阿哥胤禩與張明德接觸密切,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皇子,還有一眾朝中大臣,也參與到了其中,“八爺黨”的勢力瞬間暴露在了康熙面前,而如此“緣結朋黨”的行為更是引發了康熙皇帝的極度不滿。

    就這樣,康熙再一次嚴厲訓斥了胤禩,並且當眾宣佈自己永遠不會考慮將胤禩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然而緊跟著,又發生了一件令康熙更加憤怒的事情。

    面對眾位皇子對於皇位的強烈覬覦之心,同時也是不願自己此前的半生心血付諸東流,康熙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決定復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為了增加胤礽重新被立為皇太子的合法性,康熙還專門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希望藉此與朝中重臣達成一致意見,從而形成良好的輿論效果。

    可會議的最終結果讓康熙是無比失望。

    參加會議的四位在朝中有著極高影響力的重臣,即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內大臣鄂倫岱、翰林院掌院學士納蘭揆敘以及戶部尚書王鴻緒等,不顧康熙皇帝的一再勸導,全部堅持己見,堅決反對康熙復立胤礽,並且是強烈建議康熙應該改立胤禩為“新太子”,而這也讓康熙產生了濃厚的“羨慕嫉妒恨”的情緒,以至於對胤禩是愈發的不滿與厭惡。

    “八阿哥未嘗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

    可以說,此時的胤禩已經徹底失去了康熙對其的喜愛,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憤恨,甚至是對自己皇權穩固的極大擔憂。

    “斃鷹事件”的發生,使得八阿哥胤禩的政治生命走到了盡頭。

    如果說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胤禩自己“人氣”過高,引發了康熙皇帝的“羨慕嫉妒恨”,從而對其產生了極大不滿的話,那麼在這之後發生的事情以及所產生的嚴重後果,則都是因為胤禩的處事不當而咎由自取的。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伴隨著“託合齊會飲案”被勘破,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康熙廢黜了皇太子之位,並被永久的圈禁在了鹹安宮之中。

    然而,胤禩竟忘乎所以的主動跑到康熙面前,講述了此前康熙在“一廢皇太子”期間,徵集眾大臣意見時,幾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援他的事情,並且表現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擔憂和為難的樣子,然後對康熙說:

    “我今如何行走?情願臥床不起。”

    於是,康熙是勃然大怒,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訓斥,並且再徹底否定了胤禩繼位的可能。

    “爾不過一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語,以此試朕乎?爾以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視朕躬,妄行陳奏,豈非大奸大邪乎?!”

    當然,這還不是最讓康熙氣憤的事情,兩年之後的“斃鷹事件”的發生,對於胤禩的打擊才是最為致命的。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帶著所有成年皇子前往熱河秋闈,此時正好趕上衛氏的忌日,於是八阿哥胤禩以為母守孝為由留守北京。在此期間,胤禩派人給康熙皇帝請安,並同時帶上了兩隻海東青作為禮物。

    可當康熙皇帝收到的時候,這兩隻海東青已經是奄奄待斃了。

    要知道,海東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鷹,在滿洲人傳統的薩滿教義中,海東青是最高圖騰般的存在。如果是將兩隻健康、雄武的海東青送給康熙,是對康熙的讚美,然而,用“斃鷹”當作禮物,無疑是對康熙的一種深深詛咒。

    至於海東青為什麼會瀕臨將死,有人說路上照顧不周致使海東青脫水,也有人是雍正派人所為,還有說是太子胤礽的黨羽不滿胤禩在“兩廢皇太子”期間的所作所為而故意陷害。可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八阿哥胤禩故意而為之的。

    然而,盛怒之下的康熙卻管不了那麼多,當即讓胤禩趕到自己的行宮,不僅大罵胤禩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輩,更是當眾宣佈“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就連胤禩已經過世的母親衛氏都受到康熙皇帝的遷怒,被痛斥為“辛者庫賤婦”。

    而也正是這次“斃鷹事件”,宣告了八阿哥胤禩從“九子奪嫡”中徹底出局,同時他也自知再也無法染指皇位,所以就此帶領著他的“八爺黨”,開始全力扶保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

    論能力,八阿哥胤禩確實是出類拔萃,就連日後登基的雍正非常認可:

    “胤禩為人聰明強幹,才具優裕,朕深知其能辦大事。”

    論魅力,胤禩更是擁有一眾康熙皇子的扶保以及絕大多數朝臣的擁護和支援,可謂是聲望極高。

    可也正是這樣的能力,再配上如此之高的“人氣”,讓康熙產生了巨大的不安,並就此感覺到這是對他皇權威嚴的挑釁,更是對他皇權統治穩固的衝擊。於是,不管胤禩和他的支援支持者們再怎麼努力,最終也都只能以失敗的結局收場,因為康熙已經對胤禩這個人予以了徹底的懷疑與否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甩掉水腫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