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翁子涵
-
2 # 老鬼心說
仁政、德政的思想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盤庚曾提出“施德於民”(《尚書·盤庚上》)。西周初年,統治者用有德和失德來解釋自己獲得“天命”和殷人失去“天命”的原因。
基於中華傳統道德的基本概念,儒家提出仁政、德政和王道學說。孔子說,“仁者愛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苛政猛於虎也。”
孔孟在治道觀上並不完全相同。孟子更好地繼承了並發展了孔子仁政、德政的學說。在以正人的德政原則的基礎上 ,不僅進一步揭示了這一原則的理論根據———性善論 ,而且以實行有利於民眾生產、生活的政策措施———仁政為治國的第一要務 ,將治道的重心從孔子的“正己”轉移到“安人” ,更加鮮明地凸現了儒家治道的民本主義精神。深入探討孟子仁政與孔子德政之異同 ,對全面正確地把握儒家治道必將有所裨益。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都有“惻隱之心”。作為統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於掌上”是件輕鬆易舉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統治者要施行“仁政”。為政必須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滅亡。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但仁政、德政的理想最終指向了“王道”。 即處理一切問題的時候,按照當時通行的人情和社會道德標準,在不違背當時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採取的某種態度和行動。孟子在其著述中精闢地闡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減輕人民負擔,遵循自然規律,人們豐衣足食,雖死無憾,這就是“王道”。
王道對應霸道。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認為霸道是一種憑藉實力的強權政治,王道是以道德為基礎的仁政,推崇王道,貶抑霸道。漢代劉向在《新序》《善謀篇》中寫道:“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禮義。” “三代不同道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齊桓公、晉文公等春秋五霸是霸道君王的代表,至於秦始皇,不僅是霸道君王,成就霸業,更是苛政、暴政的集大成者。
那麼仁政和德政具體有什麼不同呢?
1、在為政方法上,孔子強調一個字“正”,他說:“政者,正也。”“正”主要表現在“正名”和“正己”兩個層面。“正名”是對社會規範的明確和恪守, 即明確社會秩序中不同角色的倫理規範和行為準則, 同時按“名”的標準和要求選擇、規範處在相應名位中的人及其行為, 尤其要求為政者本人的資格和行為要符合相應角色的規範。孔子認為為政的第一步是正名, 但要實現正名的目標, 為政者先要正己。為政者“正”, 才能“名正言順”地發號施令, 才有令行禁止之效, 所“正”的倫理規範才能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和遵循。遵循禮的規範既是為政者自身仁的自覺和充分展現的根本途徑, 也是激發全天下人仁德自覺的根本方法。
孟子最為看重的為政之德是“居仁由義”, 仁德主要體現為“義”, 他說: “仁, 人心也; 義, 人路也。”“居仁由義”在為政活動中的表現就是“發政施仁“, 即創造條件實現民眾的利益。只有在保障民眾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的前提下, 才能要求他們遵循社會倫理規範。民眾因為沒有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而做出一些非禮違法的事情, 是為政者的過錯造成的, 根源在為政者而不在民眾, 因此懲罰民眾就是“罔民”, 對民眾是不公正的。
孔子為政之德重在“禮”, 強調的是社會秩序和為政的規範性; 孟子為政之德重在“義”, 凸顯的是社會秩序和為政的公正性。這一區別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關。春秋之時, 雖說是武力爭霸的時期, 但無論是諸侯國之間的爭城略地, 還是大夫、家臣之間的權力角逐, 都需要納入禮的規範之中, 藉助於禮, 才能名正言順。這時的禮依然是公認的社會倫理秩序和為政行為正當性的根據。孔子面臨的治道問題是對禮的信念與社會失範的趨勢之間的矛盾, 當時的為政者多在以禮之名行犯分亂禮之實。戰國時期,無論是國際兼併戰爭還是國內爭權奪利, 都不再也不需要從禮那裡尋求支援, 規範性已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和正當性的根據, 國富兵強的實力、武力征服的實效才是普遍的信仰。孟子面臨的治道問題主要是一統天下的大勢與統一天下的方式之間的矛盾, 為政的公正性, 即方式的公正性, 決定著統一天下目標的實現, 因此以民利為標準的義成為社會秩序和為政行為正當性的根據。
2、孔子只從績效上強調為政以德, 既沒有回答何以正己就能“正”人、“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就能使民有恥且格的問題, 也沒有提出具體的施政方案。他所強調的只是為政者在施政過程中應以德存心, 很少論及如何將仁愛之心見諸行事、落實為民能實被其澤的政策措施, 甚至有以修己、正己涵蓋“安人”的傾向。
孟子提出了“發政施仁”的具體方案。他的仁政方案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制民之產”,其宗旨是均田產,讓民眾有田產,為滿足民生的基本需要創造必要的條件。第二,“取於民有制”,對農民、商人、市民、行旅一律輕其稅賦,其的宗旨是輕稅斂, 使利歸於民。第三步: “謹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弟之義。”使民眾在閒暇時修禮義、明人倫, 激發起民眾的道德意識, 養成遵循倫理規範的行為習慣。
孟子的仁政與孔子德政之別, 不是背離, 而是完善和發展, 仁政賦予了孔子德政蘊涵的民本傾向更具現實性的內容, 使其凸現為儒家治道的根本精神。孟子之意, 不是要以仁政取代德政, 而是在德政的前提下施行仁政, 兩者結合才能切實“保民而王”。
只有既把德政和仁政、正己與安人區別開來, 又將二者結合起來, 才能對儒家德治有較全面深入的認識, 也才能更好地弘揚蘊涵其中的優秀文化傳統。
-
3 # 軫念信箱
仁政、德政的思想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盤庚曾提出“施德於民”(《尚書·盤庚上》)。西周初年,統治者用有德和失德來解釋自己獲得“天命”和殷人失去“天命”的原因。
基於中華傳統道德的基本概念,儒家提出仁政、德政和王道學說。孔子說,“仁者愛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苛政猛於虎也。”
孔孟在治道觀上並不完全相同。孟子更好地繼承了並發展了孔子仁政、德政的學說。在以正人的德政原則的基礎上 ,不僅進一步揭示了這一原則的理論根據———性善論 ,而且以實行有利於民眾生產、生活的政策措施———仁政為治國的第一要務 ,將治道的重心從孔子的“正己”轉移到“安人” ,更加鮮明地凸現了儒家治道的民本主義精神。深入探討孟子仁政與孔子德政之異同 ,對全面正確地把握儒家治道必將有所裨益。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都有“惻隱之心”。作為統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於掌上”是件輕鬆易舉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統治者要施行“仁政”。為政必須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滅亡。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但仁政、德政的理想最終指向了“王道”。 即處理一切問題的時候,按照當時通行的人情和社會道德標準,在不違背當時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採取的某種態度和行動。孟子在其著述中精闢地闡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減輕人民負擔,遵循自然規律,人們豐衣足食,雖死無憾,這就是“王道”。
王道對應霸道。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認為霸道是一種憑藉實力的強權政治,王道是以道德為基礎的仁政,推崇王道,貶抑霸道。漢代劉向在《新序》《善謀篇》中寫道:“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禮義。” “三代不同道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齊桓公、晉文公等春秋五霸是霸道君王的代表,至於秦始皇,不僅是霸道君王,成就霸業,更是苛政、暴政的集大成者。
那麼仁政和德政具體有什麼不同呢?
1、在為政方法上,孔子強調一個字“正”,他說:“政者,正也。”“正”主要表現在“正名”和“正己”兩個層面。“正名”是對社會規範的明確和恪守, 即明確社會秩序中不同角色的倫理規範和行為準則, 同時按“名”的標準和要求選擇、規範處在相應名位中的人及其行為, 尤其要求為政者本人的資格和行為要符合相應角色的規範。孔子認為為政的第一步是正名, 但要實現正名的目標, 為政者先要正己。為政者“正”, 才能“名正言順”地發號施令, 才有令行禁止之效, 所“正”的倫理規範才能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和遵循。遵循禮的規範既是為政者自身仁的自覺和充分展現的根本途徑, 也是激發全天下人仁德自覺的根本方法。
孟子最為看重的為政之德是“居仁由義”, 仁德主要體現為“義”, 他說: “仁, 人心也; 義, 人路也。”“居仁由義”在為政活動中的表現就是“發政施仁“, 即創造條件實現民眾的利益。只有在保障民眾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的前提下, 才能要求他們遵循社會倫理規範。民眾因為沒有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而做出一些非禮違法的事情, 是為政者的過錯造成的, 根源在為政者而不在民眾, 因此懲罰民眾就是“罔民”, 對民眾是不公正的。
孔子為政之德重在“禮”, 強調的是社會秩序和為政的規範性; 孟子為政之德重在“義”, 凸顯的是社會秩序和為政的公正性。這一區別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關。春秋之時, 雖說是武力爭霸的時期, 但無論是諸侯國之間的爭城略地, 還是大夫、家臣之間的權力角逐, 都需要納入禮的規範之中, 藉助於禮, 才能名正言順。這時的禮依然是公認的社會倫理秩序和為政行為正當性的根據。孔子面臨的治道問題是對禮的信念與社會失範的趨勢之間的矛盾, 當時的為政者多在以禮之名行犯分亂禮之實。戰國時期,無論是國際兼併戰爭還是國內爭權奪利, 都不再也不需要從禮那裡尋求支援, 規範性已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和正當性的根據, 國富兵強的實力、武力征服的實效才是普遍的信仰。孟子面臨的治道問題主要是一統天下的大勢與統一天下的方式之間的矛盾, 為政的公正性, 即方式的公正性, 決定著統一天下目標的實現, 因此以民利為標準的義成為社會秩序和為政行為正當性的根據。
2、孔子只從績效上強調為政以德, 既沒有回答何以正己就能“正”人、“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就能使民有恥且格的問題, 也沒有提出具體的施政方案。他所強調的只是為政者在施政過程中應以德存心, 很少論及如何將仁愛之心見諸行事、落實為民能實被其澤的政策措施, 甚至有以修己、正己涵蓋“安人”的傾向。
孟子提出了“發政施仁”的具體方案。他的仁政方案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制民之產”,其宗旨是均田產,讓民眾有田產,為滿足民生的基本需要創造必要的條件。第二,“取於民有制”,對農民、商人、市民、行旅一律輕其稅賦,其的宗旨是輕稅斂, 使利歸於民。第三步: “謹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弟之義。”使民眾在閒暇時修禮義、明人倫, 激發起民眾的道德意識, 養成遵循倫理規範的行為習慣。
孟子的仁政與孔子德政之別, 不是背離, 而是完善和發展, 仁政賦予了孔子德政蘊涵的民本傾向更具現實性的內容, 使其凸現為儒家治道的根本精神。孟子之意, 不是要以仁政取代德政, 而是在德政的前提下施行仁政, 兩者結合才能切實“保民而王”。
只有既把德政和仁政、正己與安人區別開來, 又將二者結合起來, 才能對儒家德治有較全面深入的認識, 也才能更好地弘揚蘊涵其中的優秀文化傳統。
-
4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德政與仁政,是一脈相承!
體現的是,尊道貴德、以人為本的思想。
微觀上來說,具體內容有所不同。但是,我們注重該思想的方向和宏觀方面即可。
尊道而行有所得,即是德也。仁、人其人、以人為本、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內容方面分析一下。
我們與萬物都在天地之間,都按照道理生存和發展,尊道貴德、是誰在做?人嘛。仁者愛人,誰愛人?人嘛。最終都統一於人!
政者正也!就是幫助、教育、管理、指引人們學會自我反省、認知、按照道理做人做事、盡人的責任、守自己的本分!核心就是把人當人、尊重人的價值、引導人走正道!
我們的德政與仁政,是道政合一思想的一體兩面。
-
5 # 梨城小子
仁政、德政的思想淵源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盤庚曾提出“施實德於民”(《尚書·盤庚上》)。西周初年,統治者用有德和失德來解釋自己獲得“天命”和殷人失去“天命”的原因。《詩經》中有很多對文王等統治者盛德的歌頌。
基於中華傳統道德的基本概念,儒家提出仁政、德政和王道學說。孔子說,仁者愛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苛政猛於虎也。
孟子更好地繼承了並發展了孔子仁政、德政的學說。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都有“惻隱之心”。作為統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於掌上”是件輕鬆易舉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統治者要施行“仁政”。為政必須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滅亡。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仁政、德政的理想最終指向了“王道”。 "王道"即王走的道路、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方法,所謂王道,實際上就是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處理一切問題的時候,按照當時通行的人情和社會道德標準,在不違背當時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採取的某種態度和行動。孟子在其著述中精闢地闡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減輕人民負擔,遵循自然規律,人們豐衣足食,雖死無憾,這就是“王道”。
王道對應霸道。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 者王”,認為霸道是一種憑藉實力的強權政治,王道是以道德為基礎的仁政,推崇王道,貶抑霸道。漢代劉向在《新序》《善謀篇》中寫道:“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禮義。” “三代不同道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齊桓公、晉文公等春秋五霸是霸道君王的代表,至於秦始皇,不僅是霸道君王,成就霸業,更是苛政、暴政的集大成者。
-
6 # 行之說易聊健康
感謝提出的這個問題。
德政與仁政的區別,其實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已經說的很清晰明瞭了。
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德,就是尚德。
無以為:是無心的為;有以為就是有意的為。
尚德的君王,實行的是無為而治,他是自然而然的,無心的,沒有任何修飾和勉強的。
而下德的君主呢?他實行的“無為”之治,是有意的!
有一句話:有意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應該可以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了。
-
7 # 護法天瓶
德政包括仁政。
儒家思想其實就是黃帝堯舜時期清明政治的具體化化現。<尚書>一書中強調先秦政治,主要就是德,像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也就是說,華夏時代,主要就是德政。堯德耀千古,舜德被江河。主要都是體現德。
那德是什麼呢?孔子老子曾對話過,怎麼治國先道,失道而用德,失德而用仁,失仁而用義,失義而用禮。所以儒家仁義禮智信實際上就是德的具體化現。當然,在天為道,在地為德。德在天上的表現就是道。
所以仁是德的第一個具象化,當然義禮智信都是。不過當天下德已喪失之後了,就要用仁政治國了。而其後義禮智信都要包含仁。不仁的義是黑社會義,不仁的禮是黑社會禮。所以仁在儒家五常中至關重要。
那為何仁至關重要呢?儒家仁義禮智信實際上是人乘宗教,仁對應不殺生,義對應不偷盜,禮對應不邪淫,智對應不飲酒,信對應不妄語。你看仁,慈悲,不殺,不恨是不是一切修行的起點,凡事善法都應該是以仁為出發點。所以儒家也可以說是仁學
-
8 # 偉哥視點
德政和仁政有共同點,又有區別,側重點不同,又是統一的,德政又包含仁政:
那德是什麼呢?孔子老子曾對話過,怎麼治國先道,失道而用德,失德而用仁,失仁而用義,失義而用禮。所以儒家仁義禮智信實際上就是德的具體化現。當然,在天為道,在地為德。德在天上的表現就是道。
所以仁是德的第一個具象化,當然義禮智信都是。不過當天下德已喪失之後了,就要用仁政治國了。而其後義禮智信都要包含仁。不仁的義是黑社會義,不仁的禮是黑社會禮。所以仁在儒家五常中至關重要。
那為何仁至關重要呢?儒家仁義禮智信實際上是人乘宗教,仁對應不殺生,義對應不偷盜,禮對應不邪淫,智對應不飲酒,信對應不妄語。你看仁,慈悲,不殺,不恨是不是一切修行的起點,凡事善法都應該是以仁為出發點。所以儒家也可以說是仁學
-
9 # 漢濱神話
德政包括仁政。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主要強調德政、仁政思想,像“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等。也就是說,華夏政治文明起源於禪讓,主要就是德政文明。“堯德耀千古,舜德被江河”,主要都是體現德。
那德是什麼呢?孔子老子曾對話過,曰:治國先道,失道而用德,失德而用仁,失仁而用義,失義而用禮。所以儒家仁義禮智信實際上就是德的具體化現。當然,在天為道,在地為德。德在天上的表現就是道。
所以仁是德的第一個具體化,當然“義、禮、智、信”都是。不過當天下德已喪失之後了,就要用仁政治國了。而其後義禮智信都要包含仁。不仁的義是黑社會義,不仁的禮是黑社會禮。所以仁在儒家五常中也至關重要。
-
10 # 老庬
“德”是一個人的品行,與智慧,德(拼音:dé)是漢語常用字[1],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2]。德的古字形從彳(或從行)、從直,以示遵行正道之意。也有人認為“德”的本義是登上、升。“德”常用於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賢明之士。“德”是美好的,故又引申有恩惠、感恩。又引申指客觀規律等意義。德在古代文獻中也與“得”通,表示得到。
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仁”就是指以人為本,富有愛心。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仁”,主要指仁愛。
一個是自我品行德行,一個是與人摯愛。
-
11 # 熊貓血王海明
德政:是依據道德規範來管理國家事務和對人民有利的政治措施。仁政:是有同情、愛護、善良、和幫助人的思想感情;對有犯罪或犯錯誤的人有從寬處理的政策。
區別:德政是依法治國、造福人民。仁政是對犯錯和犯罪的人幫助、改造、給予重新做人的機會。
-
12 # 車天足地
德政與仁政,都來源於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實是一個行政管理手法的兩個面,德政強呼叫道德規範去進行管理社會,仁政強調對人性本身的寬容,如何在德政與仁政之間進行平衡,這就是一個管理者需要研究的學問,能嫻熟掌握德政和仁政的平衡術的人,才能穩當駕馭一方社會。
-
13 # 不容易99173
以德治民是孔子的思想,仁政治國是孟子的思想,二人都是儒家的典型代表,所以這兩種思想也是一脈相承具有相似性的。
關於德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著它)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從孔子“仁愛”、“仁者愛人”的思想基礎上衍生而來的,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統治者寬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爭取民心。
-
14 # 劉住哥
仁政和德政有什麼區別
德政包括仁政。
儒家思想其實就是黃帝堯舜時期清明政治的具體化化現。<尚書>一書中強調先秦政治,主要就是德,像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也就是說,華夏時代,主要就是德政。堯德耀千古,舜德被江河。主要都是體現德。
那德是什麼呢?孔子老子曾對話過,怎麼治國先道,失道而用德,失德而用仁,失仁而用義,失義而用禮。所以儒家仁義禮智信實際上就是德的具體化現。當然,在天為道,在地為德。德在天上的表現就是道。
所以仁是德的第一個具象化,當然義禮智信都是。不過當天下德已喪失之後了,就要用仁政治國了。而其後義禮智信都要包含仁。不仁的義是黑社會義,不仁的禮是黑社會禮。所以仁在儒家五常中至關重要。
那為何仁至關重要呢?儒家仁義禮智信實際上是人乘宗教,仁對應不殺生,義對應不偷盜,禮對應不邪淫,智對應不飲酒,信對應不妄語。你看仁,慈悲,不殺,不恨是不是一切修行的起點,凡事善法都應該是以仁為出發點。
回覆列表
以德治民是孔子的思想,仁政治國是孟子的思想,二人都是儒家的典型代表,所以這兩種思想也是一脈相承具有相似性的.關於德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仁是一種態度,德是一種手段,以德行仁就是王。(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生存之道,順應這個道,就叫德。)俺是這麼理解的
比如,你談物件,你爸媽一看,哎呦,兒子不錯,爸媽挺你,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張羅的麼?
以力假仁者霸:用強力推行的都叫霸,哪怕目的是好的。強制和德是兩種手段。
比如你媽說,你得和誰誰結婚,這是為了你好——這就叫霸。比如計劃生育不被很多人理解,但政府說這個社會整體是有某種好處的,所以必須執行——這就叫霸。
社會這麼大這麼複雜,為了維持某種社會構架,不可能放任所有人自如,所以:
漢家自有制度,以霸王道雜之——劉詢
他們之間的相同點:
1、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目標都是重建社
會倫理秩序。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講“正名”;孟子講不“遺其親”、不“後
其君”,講“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中
庸》以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五倫
為“天下之達道”。在儒家理念中,五倫既是
每個人,也是家、國、天下共同的存在方式,
從個人到家、國、天下,離開這五種倫理關
系都不能生存,更談不上發展。因此,社會倫
理秩序的建
構和維護從孔孟開始就是儒家治道一貫的根
本問題。
2、在孔孟思想中,仁即德的內涵,因此二
人都把仁德視為“為政”的根本要素,這是二
者之所同。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
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
之以政的“政”是指法制禁令,“刑”指刑罰,
“政”、“刑”都是強制性的規範,只能制約民
眾外在的行為,不能養成內在的羞恥心、價
值觀,人們不違背規範,只是規避可能受到的
懲罰,並不認為違背規範是可恥的,“道之以
德”,是透過為政者道德人格的魅力與其德
行的感召,興起民眾為仁向善的心志,在內在
心志的驅動下,自覺自願、自動自發地效法
為政者的價值選擇和行為方式。“齊之以禮’是透過禮樂的教化、規範功能,使社會推
崇的道德倫理潛移默化地植入人們的內心,
養成價值觀和行為習慣。
孟子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他認為“以
力服人”只能是暫時的,並且還會在人們心中
積聚不滿情緒, -旦有機會,就會爆發為反抗
行為,破壞社會秩序。“以德服人”才能使人
心悅誠服,無論力之大小強弱,都會自覺自願
地效法為政者的價值導向,遵循社會倫理規
範。
孔孟-致認為社會倫理秩序的建構和穩定不
能靠外在強制,只有在人們內心道德意識的
自覺驅動下養成的、自動自發的行為習慣才
是最可靠的,在位者的德行則是全社會道德
意識自覺和倫理行為習慣養成的價值之源。
不同點:
1、在為政方法上,孔子強調一個字“正”,
他說:“政者,正也。“”“正”主要表現在“正
名”和“正己”兩個層面。“正名”是對社會規
範的明確和恪守,即明確社會秩序中不同角
色的倫理規範和行為準則,同時按“名”的標
準和要求選擇、規範處在相應名位中的人及
其行為,尤
其要求為政者本人的資格和行為要符合相應
角色的規範。孔子認為為政的第一步是正
名,但要實現正名的目標,為政者先要正己。
為政者“正”,才能“名正言順”地發號施令,才
有令行禁.止之效,所“正”的倫理規範才能得
到整個社會的認可和遵循。遵循禮的規範既
是為政者自身仁的自覺和充分展現的根本途
徑,也是激發全天下人仁德自覺的根本方
法。
孟子最為看重的為政之德是“居仁由義”,仁
德主要體現為“義”,他說:“仁,人心也;義,
人路也。
”“居仁由義”在為政活動中的表現
就是“發政施仁“,即創造條件實現民眾的利
益。只有在保障民眾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
憾的前提下,才能要求他們遵循社會倫理規
範。民眾因為沒有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而做
出一些非禮違法的事情,是為政者的過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