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沉墨I方之城
-
2 # 炒米視角
炒米認為,無論有沒有馬蹬,都不影響漢朝人的騎兵打仗。
認為沒有馬蹬的人,最主要證據是,至少沒有出土過漢朝及之前的馬蹬實物,直到西晉的時候才有單蹬,而且那是為了上馬用的甚至唐朝很多畫像裡,皇帝的騎兵衛隊,都沒有馬鐙;
認為有馬蹬的人,最主要的證據是,在公元3世紀以前,馬鞍就已經被髮明並廣泛運用了。而且按照戰國《六韜》的裡對騎兵的要求,似乎沒有馬鐙,基本上很難做到的。
根據很多壁畫反映出來,匈奴人可能是最早用馬蹬的民族,漢朝騎兵和匈奴人作戰,不落下風,理論上這麼先進的東西不可能視而不見。好像在西漢的時候就曾經發現過疑似“布馬鐙”的這東西。
甚至有一些人還搬出了《三國演義》裡面,關雲長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可以說用那種武器在馬上進行劈砍的話,沒有馬蹬,是無法解放雙手的。這就是真的把演義當做歷史來解讀了。
其實炒米更傾向於漢朝是沒有馬鐙的,這主要源自於漢朝用的兵器。
其實鉤、槍、劍、戟這些兵器在明朝才發展得最為成熟。漢代騎兵的兵器很簡單,基本上就是一根長矛,所以真正歷史上的關羽用的也是長矛。
之所以他們用長矛,而不用別的兵器,就是因為沒有馬鐙,解放不了雙手,所以必須單手執韁,保持平衡,另外一手執矛,反覆衝刺。
所以斬下某某人頭,那的確是有點水平的,一般都是挑下馬來之後,拔出配刀砍回去領賞。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手持配刀衝砍過去,砍下人頭。相對而言,這種自身的危險係數更大,砍人的技術含量更高。
馬蹬這玩意,其實對於會騎馬的人而言,並非是什麼必備物品。
馬蹬用的好的,可以在馬上跳舞;用得不好的,就像伍魁那樣,被秦瓊打下馬,腳掛在馬鐙上,被馬活活拖死。
-
3 # 肥肥大狗熊
嚴格來說不影響打仗,只是無法使用雙手武器,因為不好控制平衡。馬鐙出現前,大部分農耕和海洋文明國家,都把騎兵作為輔助部隊、偵察部隊。中國古代較早地把騎兵作為重要戰略力量(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隋唐以前,騎兵應該就是手拿大刀盾牌或是弓弩的形象。隋唐之後才有持槍、戟的重騎兵。
-
4 # 考古軍中馬前卒
不請自來
先談談漢朝是否有馬鐙的問題。在其他回答裡,有些答友認為有,有些則認為沒有。剛好,答主是研究漢代的,也剛好研究過馬具。根據答主多年的積累和探索,認為:
漢朝確實沒有馬鐙,不僅文獻記載裡沒有提到馬鐙,就連考古材料裡也沒任何支援馬鐙的證據,無論是馬具實物還是壁畫、雕塑,統統都沒有。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用知網去檢索一下關於馬鐙的考古發現和研究,除了雲南滇文化可能存在一種套在腳趾上的輔助裝置外,廣大中原、北方地區在漢代都沒有馬鐙。
△漢代騎兵復原圖
現在最早的馬鐙證據,來自於一座位於湖南長沙的西晉墓,時間為公元302年,距離東漢滅亡中間還有不小的空白,而且這個還只是裝配在馬鞍左側的單鐙,是非常原始的馬鐙。很顯然,我們沒有理由把馬鐙的出現時間提前過早。這在邏輯上很好理解——假如說漢代已經有了馬鐙或者替代品,為何過了這麼久,都到西晉了,居然還在用這種原始的單鐙呢?
沒有馬鐙該怎麼打仗呢?沒有馬鐙,的確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騎馬,但不等於不能騎馬。
事實上,在古代波斯、古希臘、古羅馬,都存在騎在馬背上作戰計程車兵。再比如說斯基泰人,作為最早的遊牧民之一,他們擅長騎馬也擅長在馬背上作戰。有一些斯基泰的工藝品儲存至今,受到希臘化藝術的影響,它們製作精良,細節豐富,可以看到騎兵幾乎是騎乘在光背的馬上,除了馬銜和必要的轡頭,並未使用其他的輔助裝置,然而,這似乎並未影響他們殺敵。
△斯基泰文化金飾
這些人是人,我們的漢朝人也是人,既然都是人,身體結構就沒有本質的差異。雖然不像匈奴人那樣從小騎羊、長大騎馬,但中原地區的漢人經過訓練,也是完全可以提升騎術以及騎馬作戰的技能的。即便不能真正比得上草原民族,但也能大大提升機動性。
具體來說,漢代的騎兵有多種作戰方式,他們可以射箭,也可以近身格鬥。
有些朋友以為沒有馬鐙就不能騎射,這當然是不準確的。在文獻記載中有李廣這樣的騎射高手,在考古發現的大量的漢代影象資料裡,我們同樣能夠看到騎馬射箭的場景。當然,今天的人只要認真訓練也可以做到。
下圖是西安理工大西漢壁畫墓裡的一副騎射圖,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射獵者的腳上並沒有套著馬鐙。
沒有馬鐙也可以近身格鬥嗎?是的,可以。在漢代的歷史文獻中,有相關的記載,雖然不多,在考古發現裡同樣有。比如說,下圖是山東嘉祥東漢畫像石裡的胡漢交戰場景,漢軍騎士策馬追逐胡人,手中持有一柄馬戟,正將胡人勾於馬下。
所以說,漢代沒有馬鐙,但有騎兵。決定一個人能否成為騎兵,除了天賦之外,更重要的則是訓練。西漢時期有“胡騎校尉”,統領“胡騎”,這些人很可能就是歸附漢朝的草原民族,把這些擅長騎馬的人編入軍隊,是漢朝人虛心學習的最好體現。
-
5 #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沒有馬鐙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長槍、長戟,參考亞歷山大的夥伴騎兵,就是用長槍的重騎兵。
匈奴等遊牧民族會使用弓箭,騎兵多是騎射輕騎兵。
很多中亞、西亞的騎兵喜歡用標槍。
趙國常年年跟胡人作戰,發展了胡服騎射改革。
秦國兵馬俑裡也有很多騎兵,手持武器可能是長戟、弩。
項羽是最早的乘馬作戰的武將,
最早的馬鐙實物出土是晉代的,但不排除更早的時代已經有馬鐙了。此後人馬都披甲的具裝騎兵開始大發展,普遍使用長槊,也就是丈八長矛。
-
6 # 狼君歷史
我是狼君,一個愛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騎兵作為沒有機械時代的機動兵力,在奉行“兵貴神速”的古代戰場上,對戰鬥結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的騎兵,誕生於春秋戰國時期,但此時的騎兵只是以輔助兵種出現,發展至漢武帝時期,騎兵開始成為主力兵種,並且開始代替步兵在軍中的地位。
和我們固有的印象和在影視劇中的作品表現的秦漢騎兵有所區別,秦漢時期的騎兵,是沒有馬鞍和馬鐙的,這兩件騎兵裝備還沒有被髮明出來,因此當時的騎兵作用有限,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史料記載表明漢武帝時期,馬鞍和馬鐙就已經大量出現,不過一直沒有考古實物佐證。
秦漢騎兵的起源與發展1.關於騎兵起源的爭論
騎兵這一古代,乃至近代的重要兵種,其起源時間或者起源時期,因為史料的缺乏和考古文物的缺失,而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現在關於中國騎兵的起源仍存在很大的爭論。
①騎兵起源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這是當今影響力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說法,基本上認為騎兵,至少是掌握騎射技能可以以獨立兵種出現作戰的騎兵,是在趙武靈王時期出現的。
戰國有騎無騎射。騎兵,胡兵也,趙武靈王用之。——《七國考·趙兵制》②騎兵起源於北方遊牧民族,商朝時傳入中原,春秋時期末作為獨立兵種出現在戰爭之中。
④騎兵出現在春秋戰國之交,是從車兵中獨立出來的,春秋末就已經車騎並用,發展到戰國時期成為獨立兵種。
2.先秦時期騎兵的發展
中國中原地區,騎兵到底起源於什麼時期尚無定論,但是自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以後,各國的騎兵部隊都開始成建制大規模出現,其中以秦、趙兩國騎兵實力最強,數量最多。
秦騎兵兩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史記》雖然史料中沒有明確說明這些騎兵是用騎射的戰術作戰,還是僅以馬為加快行軍的工具,到達戰場後下馬作戰。但此時騎兵的速度優勢已經顯現,甚至已經成為了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此時的騎兵已經作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3.漢朝騎兵的起源與發展
作為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爭霸的勝利者,在多年的戰爭中,使漢高祖劉邦意識到了騎兵在機動和速度上具有的絕對優勢,從而更加註重了騎兵的建設,騎兵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峰
促使漢朝發展騎兵有兩場戰鬥,一是楚漢之間的彭城大戰,二是劉邦親征匈奴的白登之圍。彭城大戰劉邦56萬之眾,敗於項羽3萬騎兵,促使以步兵為主的漢軍開始發展騎兵。
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史記》白登之圍比彭城之戰還要危險,劉邦率領以步兵為主的32萬大軍北征匈奴,結果自己所率騎兵同步兵大軍脫離,被冒頓單于的三十餘萬精銳騎兵包圍,後僥倖脫險,此後騎兵開始作為漢軍的主力部隊發展。
至漢武帝時,對匈奴作戰基本上以騎兵為主力,尤其是幾次主動進攻作戰中,漢軍皆出騎兵數萬,扭轉了步兵追不上匈奴主力,無功而還的局面,幾次打破匈奴而歸,騎兵已經成長為戰略兵種。
漢軍騎兵作戰陣法與戰術1.漢軍騎兵的作戰陣法
兩漢時期,在騎兵的建設上已經成果顯著,在行軍佈陣上已經成績斐然。秦漢時期的項羽就是利用陣法指揮騎兵屢屢大破敵軍的佼佼者,而後漢朝同匈奴作戰,又積累了相當的戰鬥經驗,在騎兵的作戰陣法中已有較高的創新與成就。
①進攻陣法——方陣
大規模騎兵進攻作戰中,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陣法。通與步兵方陣一同組成,步兵方陣為中軍,在前;騎兵方陣在後,為左右軍,三軍成“品”字形;“品”字中間為指揮中樞。
令大將軍出定襄。郎中令為前將軍,太僕為左將軍,主爵都尉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襄為後將軍。——《史記》上文是《史記》中記載的衛青北征匈奴的指揮官安排,運用的就是方陣陣法。這種陣法以步兵為前鋒,騎兵作為機動部隊掩護其左右翼,充分發揮騎兵靈活的機動性。
②防禦陣法——圓陣
圓陣是典型的防禦陣法,其並不是根據騎兵的作戰特性設計的方針,早在步兵作戰時期就有圓陣的記載。顧名思義,圓陣就是以士兵圍成圓形,步兵在外,騎兵在內,步兵防禦,騎兵伺機反攻。
最早有記載運用圓陣作戰的就是項羽,在亥下之圍中,面對灌嬰的追擊,分軍為四隊進行衝殺和防守。西漢時期的李廣,在遠征匈奴時,其四千騎兵被匈奴數萬騎兵包圍後,也用過這一陣法。
廣為圓陳外向,胡急擊之,矢如雨下,漢兵死者過半,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史記》2. 漢軍騎兵的作戰戰術
漢軍騎兵的作戰戰術,其整體上繼承了戰國中期以來的騎兵傳統戰術,在這個基礎上,又結合同項羽和匈奴的作戰經驗,加以創新。且由於騎兵規模的擴大和地位的提高,還可能是因為馬鞍與馬鐙的發明與應用,騎兵戰術的發展在兩漢時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而且深刻影響了後世對騎兵的運用。
①衝擊戰術
兩漢時期騎兵的衝擊戰術其實是對先秦時期車兵戰術的繼承,只不過將衝擊敵陣的車兵換成了騎兵。這種戰術常常是兩軍主力對決時運用,而且常常是大集團衝鋒,以求在氣勢上壓倒敵人。
衝擊戰術分為正面衝擊和側面衝擊兩種,採用比較頻繁的戰術為側面衝擊,這樣可以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性,衝擊敵人側翼,衝亂敵陣。純騎兵則常常兩種衝擊相結合,在兩漢時期這種戰術被熟練的運用。
②斷糧戰術
騎兵在古代戰場,具有無可比擬的超強機動性,可以出擊敵人後方,阻斷敵軍糧道,達到困死敵軍,不佔而勝的目的。在秦趙長平之戰中白起就曾運用,到兩漢時期也多有運用。
這一戰術的運用同樣也是對騎兵高機動性的運用,通常以一部騎兵同敵主力糾纏,再以一部騎兵繞過其主力奔長途襲其後方,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最薄弱的地方,待敵主力回援時,與敵主力糾纏的騎兵追擊,奔襲的騎兵回擊,達到夾擊敵軍的目的。
由於兩漢時期騎兵的高速發展,這一利用騎兵高機動性的戰術得以充分的利用,奔襲的騎兵部隊繞過敵軍主力,直接進攻其更具價值的後方;或者快速前進到敵人休整的地域發動進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戰術是對騎兵優勢的充分發揮運用。
(衛青)出右北平鹹擊匈奴。匈奴右賢王當衛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史記》結語漢朝對於騎兵的運用,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雖然現存最早的馬鞍、馬鐙的實物出現在東漢末年,但隨著近幾年的考古發現和文獻研究,可能早在漢武帝時期二者就已經被髮明,或者已經出現相應早期替代品,使漢武帝時期的騎兵得以空前發展。
-
7 # 火器工坊
就現在的出土文物,以及壁畫墓畫所提供的資訊來看,至少到東漢末年,都不曾有馬鐙出現過的痕跡,而到了魏晉時期,才出現了方便用於上馬的單邊馬鐙。
其實馬上沒有馬鐙,並不影響騎兵作戰。只是說雙邊馬鐙的出現,更好的解放了騎兵的雙手。因為影響騎兵作戰的,除了馬鐙,還有馬鞍。
馬鞍有很多種,從進化的角度講,大概是無鞍→獸皮→低橋馬鞍→高橋馬鞍。
在無鞍到獸皮鞍的階段,騎兵的近戰價值並不是很高,因為騎在馬背上沒什麼吃力點,騎兵很容易掉落馬背,這在中國的史籍中也有記述,可以說那時候從馬背上掉下來是個挺正常的事。
所以很多騎兵索性就把馬當成運輸工具,憑藉高機動性到達戰場,然後下馬作戰,這在馬其頓早期的夥伴騎兵和塞琉古的重騎兵中都有提現。
再不然就是避開近戰,專職騎射。像斯基泰人還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都是這個意思。
幾乎在同時期,低橋馬鞍出現了,它使得騎兵在馬背上的穩定性有所加強,可以專職一些近戰活動。這時的騎兵已經可以單手持刀劍進行拼殺,也可以持矛進行衝鋒。只不過當時的握矛發是反握,目的是刺中敵人後往後一擺手便可以抵消了衝擊力,不至於讓自己掉下去。
當然,總有些文明會透過更為嚴格訓練,使騎兵可以短暫雙手長兵作戰,這點在漢代壁畫就有提現。考古出土的西漢壁畫中,有不少是漢軍雙手持戟追擊匈奴的。而根據羅馬人的描述,塞琉古也有不少重騎兵可以雙手持矛作戰。也就是說,透過嚴格的訓練,在不靠馬鐙的情況下,騎兵也可以短時間雙手作戰。
不過人類的創造精神不會止步於此,由帕提亞人發明的高橋馬鞍基本保證了騎兵的前後穩定性。這就意味著,騎兵可以端著矛衝鋒而不用擔心被反作用力彈下馬,由此衝擊騎兵的攻擊力被大大加強,可以做到持矛持續衝鋒而不用脫手撒矛。也是因此,長矛逐漸有了步兵矛和騎兵矛的區別。一直被大家稱頌的馬槊也在西晉時開始初現端倪。
-
8 # 奚譽賢
馬鐙指馬具之一,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懸掛在馬鞍兩邊的皮帶下方的物件。
中國發現最早的馬鐙是在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年)墓葬出土的陶騎俑上。
現存最早的馬鐙實物是甘肅武威南灘魏晉墓出土之鐵馬鐙。
十六國北燕馮素弗墓出土有木芯外裹鎏金銅片馬鐙。
在遼代墓葬中常見用銅鐵製作的馬鐙隨葬品。
所以閣下說中國漢朝騎兵無馬鐙作戰這一問題是不成立的,事物是一個延續的過程,並不代表它沒有。這是一個認知問題就如中國在唐朝末期就已經採大量裝備部隊熱火器“炮”只是很多人是不瞭解的歷史而已。
元朝時期中國攻打西域波斯以及歐洲大量採用的就是火銃及火炮,當然鐵騎也是主要支援力量之一。
擴:
中國朝代官職《騎兵郎》尚書省騎兵曹長官統稱,亦稱騎兵郎中。三國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採納尚書陳矯建議始置,六品。管理騎兵事務,屬五兵尚書。西晉沿置,六品。東晉省。南朝宋或置或省,明帝以後至南齊皆不置。梁復置於尚書省,與中兵、外兵郎分理軍務,仍屬五兵尚書,五班。陳制不詳。北魏屬七兵尚書。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郎中為五品上,郎從五品中;二十三年皆稱郎中,六品,仍可通稱為郎。北齊省。
騎將:
官名。即郎中騎將,主騎郎。漢承秦置。《漢書·百官公卿表》:“郎中有車、戶、騎三將,秩皆比千石。”東漢省。亦泛指騎兵將領。
中國是一個令人驕傲的國度,十五十六世世紀以前中國所有科技超越西方一千多年,西方也是近代200年內時間才有的科技超越,請問能不為我中華民族不驕傲嗎?驕傲!不要去看一些人的胡說八道,希望華人認真的去了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
9 # 快人快語的小方爺
古代人的科技可能沒我們發達,但不意味著古代人的智慧就差,沒馬蹬不能騎馬打仗??那人家衛青,霍去病,馬援,這些都是吹牛逼嗎?外國同時期的軍事歷史也是吹牛逼嗎?人被逼到打仗殺人的份上了他們總會想到方法和技巧去克服沒馬蹬這件事的。難道沒電古人晚上還還不點燈了?沒衛生紙古人還不上廁所了?沒圓珠筆古人還寫字了?所以馬蹬還沒發明之前他們一樣可以騎馬作戰只是沒有有馬蹬那沒方便而已。
-
10 # 孤竹閒客
在漢代雖然沒有馬鐙,但是馬鞍子和馬鞍橋是有的,藉助於這兩個基礎工具,在馬上揮舞兵器還是勉強可以的,要想成為真正的“重騎”,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還需要一種功夫,那就是超強的穩定性,利用雙腿夾緊馬肚子,使整個人與馬合二為一,這種功夫就需要長時間地練習了,甚至說要從小練習,因此在漢代“重騎”很珍貴,有點類似今天的戰鬥機飛行員,對於漢族人來說,練就馬上功夫本身就不容易,而西域那些馬上民族就不一樣了,他們出生後就在馬背上成長,騎馬功夫更厲害。
漢代的騎兵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輕騎”,騎馬射箭;另一種為“重騎”,在馬上揮舞長矛等重武器,因而就更需要騎馬這種基本功。
-
11 # 君山話史
誰說漢代沒有馬鐙呢?
沒有找到考古的證據,不能肯定漢代或更早之前沒有馬鐙。我們只能說,沒有留下實物、文獻,或在古代繪畫、雕刻中不曾出現,但這些不足以證明它不存在。以我的看法,馬鐙是很早就存在的,但存在的形式是不同的,可能是一個套腳用的粗麻繩。
史學界之所以對馬蹬的考古非常熱心,是因為馬蹬對騎兵戰鬥力的提升起到很大重要,特別是騎馬時的穩定性。這裡,我們就要用史料來反推,在漢及先秦,當時的騎兵作戰能力如何,與後世果有不同麼?我們就要明確一點,如果沒有馬鐙與有馬鐙,有什麼區別?
我引用一段資料吧:
馬鐙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正如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指出的:"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確實,馬鐙發明以後,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人與馬連線為一體,使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
再來看看古書的記載。
早在戰國時代,孫臏在兵法裡就寫騎兵之十利:“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敵虛背;三曰追散亂擊;四曰迎敵擊後,使敵奔走;五曰遮其糧食,絕其軍道;六曰敗其津關,發其橋樑;七曰掩其不備卒,擊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燒其積聚,虛其市裡;十曰掠其田野,繫累其子弟。此十者,騎戰之利也。夫騎者,能離能合,能散能集,百里為其,千里而赴,出入無間,故名離合之兵也。”大家注意,這裡騎兵已經作為一個獨立兵種了。
後來,就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變革,騎兵的重要性更加突顯。正是這支趙國騎兵,後來“逾九限之固,絕五徑之險。”如果按史家的說法,沒有馬鐙,人坐在馬背上歪歪扭扭的,坐都坐不穩,打什麼仗呢?
還有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沒有馬鐙,騎士怎麼上馬呢?上個馬都成問題,打什麼仗呢?所以我的看法,馬鐙實際上非常早就存在了,但可能不是金屬,而是粗繩,或者是粗布,因此就不可能像金屬馬鐙那樣,能儲存在現在。
-
12 # 諸葛小豬44742021
沒有馬鐙,人騎馬時就無法受力,長槍類的武器就無法使用,只能用弓弩或彎刀、短劍類武器。因此,當時的漢族騎兵實際上就是騎馬的步兵,馬上作戰遠遜於匈奴、突厥騎兵。馬鐙的發明,使得漢族騎兵在作戰上能夠趕上外族起到關鍵的作用。
-
13 # 世界人文通史
漢朝騎兵沒有馬蹬也能打仗,但是負重力會差很多。中國最早的騎兵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那個時候的騎兵也就是“騎馬的步兵”,上馬衝鋒,下馬步戰。
真正開始大規模推廣騎兵還是從戰國時期開始,隨著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運動的推廣,中原國家越來越依賴機動力強的騎兵作戰。於是騎兵、車兵、步兵才共同構成了戰國後期的軍隊。
不過,馬蹬一直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才被髮明出來。現存最早的馬蹬是東晉十六國時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的陪葬物,一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
馮素弗生活在東晉十六國時代後期,他距離漢朝時期已經有近200年的時間了。所以在更遙遠的秦漢時期,騎兵是沒有後世意義上的金屬馬蹬的,但這並不影響秦、漢時期的騎兵衝鋒、砍殺。
相反,秦、漢時期的騎兵創造了比後世更加輝煌的戰績。
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李廣討伐匈奴,都使用了大量的騎兵。其中,油漆以公元前119年第三次漠北之戰動用的騎兵規模為最大,漢王朝在這次作戰中動用了十萬騎兵、戰馬19萬匹、數十萬後勤步兵。
也就是在這一次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中,霍去病實現了“封狼居胥”的豐功偉業,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不過,由於當時沒有馬鐙,所以漢朝騎兵騎在馬上並不能很好的固定身體,只能用雙腿夾緊戰馬或者使用布條(布馬蹬)綁住雙腿,這樣也能達到固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加重騎兵和馬匹的負重,不然就無法衝鋒了,這就削弱了騎兵的防護力。
因此在馬蹬發明以前,古代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最多也就是身著皮甲和輕衣的東漢幽州突騎,這與後世的重甲騎兵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馬蹬的出現,解放了騎兵的雙腿,大大增強了騎兵的衝鋒能力和負重能力,於是騎兵變成了野外戰場決勝的主力,也成了步兵的剋星。
南北朝中的北魏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甲騎具裝(也就是重騎兵),這類重騎兵不僅能夠攻破步兵堅陣,而且還具備極強的防禦能力,戰鬥力要遠遠超過秦漢時期的輕騎兵。
在馬蹬的幫助下,那些善於使用騎兵的少數民族政權紛紛崛起,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而以農耕民族為主的中原王朝一是缺少馬匹,二是崇尚文治,所以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攻打時屢屢失利。
宋朝時期,周邊的党項人(西夏)、契丹人(遼國)、女真人(金國)都掌握了高超的冶鐵技術,能夠鑄造馬蹬和重鎧。
所以西夏的鐵鷂子、遼朝的鐵林軍、金國的鐵浮屠都是“人披甲,馬具裝”的甲騎具裝(重騎兵),給宋朝的步兵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宋軍在平原野戰中,打贏了追不上敵人,只能擊潰,無法消滅敵軍有生力量;打輸了卻又跑不掉,只能坐等被地方騎兵分割殲滅。
-
14 # 滄海拾珠錄
我是鳴鏑,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馬鐙的出現較之騎兵的出現確實比較晚,中國馬鐙的出現不會早與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可是華人利用馬作為戰爭工具的歷史卻比馬鐙的歷史久遠多了。
古代馬鐙圖片
馬鐙,作為重要的馬具是在馬鞍和轡頭之後才發明的。馬鐙的發明在人類戰爭史和馬業史上都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人體和馬的機構、構造來分析,人類在沒有馬鐙的時候要想在疾馳的馬背上安安穩穩的坐住,不摔下來其實是很難的。馬是四蹄動物,馬背距離地面也比較高,沒有馬鐙的馬揹人首先是不容易爬上去的;其次,人在馬背上如果沒有馬鐙的話體重全部透過臀部作用在馬背上,雙腿懸垂在馬腹兩側,想保持身體的平衡也是不容易的。大家如果不好理解這種感覺,可以找把椅子,雙腳離地懸空,後背不接觸椅子背,只用屁股接觸椅子保持身體平衡。。。。。。呃,感覺怎麼樣?不容易吧!但是馬鐙的發明,讓人類可以在馬背上用腳作為主要施力點,協調雙腿夾緊馬背發力,平穩的坐在了馬背上。而且有了馬鐙,力量有個了支撐點,戰士還可以解放雙手,更好的使用操縱手中的武器,讓上肢力量更好的發揮出來。到這個時候,騎兵的戰鬥力得到了大幅度的躍升,同時戰爭也變得更加殘酷起來。漢軍騎兵
漢軍騎兵
漢軍騎兵
說完了馬鐙的重要作用,我們再來聊聊漢代的騎兵是如何作戰的。在漢代,或者說漢朝的騎兵當然是沒有馬鐙可用的了,但是並不等於說漢朝的騎兵沒有戰鬥力。在漢代,騎兵更多的時候是承擔偵查、刺探情報、送信等任務,多數情況下是配屬給步兵部隊使用的騎兵分隊。大規模、成建制的騎兵其實並不多見,而且是與馬車兵配屬使用的。在與匈奴騎兵對抗的時候,騎兵配屬在馬車兵的兩翼,作為掩護和機動。與匈奴騎兵對沖、對抗的主力還是馬車兵。畢竟馬車提供了一個可以穩定揮舞武器和射箭的平臺,而且馬車兵的馬是4匹,對抗能力更強,面對單槍匹馬的匈奴騎兵容易形成區域性優勢。馬車兵唯一的缺點就是馬車轉向不如騎兵靈活,轉彎半徑過大,所以需要騎兵在側翼掩護和配合馬車兵。同時馬車兵在行軍時容易受到道路條件的限制,遇到一些狹窄的道路就沒法通過了。那麼漢朝的騎兵戰鬥力如何呢?說實話,並不弱。騎兵戰鬥的形成除了與馬、馬具和騎手的馬術水平有關以外,騎手的武器裝備與護具也很重要。眾所周知,漢民族是農耕民族,農耕民族培養出來的騎兵在馬術和馬匹質量上與遊牧民族的匈奴是不可比擬的。騎馬,對於匈奴人來說幾乎是血脈裡自帶的技能,匈奴人從小在草原放牧,幾乎在會走路的同時就學會騎馬了。所以同樣是沒有馬鐙,匈奴騎兵在馬背上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肯定是遠高於漢軍騎兵的。匈奴人在馬背上任何戰術動作都能夠嫻熟地施展出來, 有沒有馬鐙對於匈奴騎兵來說其實影響並不明顯。(草原遊牧民族幾乎人人可以不使用馬鐙,至今內蒙古的牧人都有騎光背馬的技能。我認識的牧區蒙古族朋友告訴我,他們從小學騎馬的時候家長就不允許使用馬鞍,就是用光背馬練出來穩定的馬術以後才允許使用馬鞍)反觀漢軍騎兵,在入伍以前多數人是不會騎馬的,即使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騎術訓練也不可能達到匈奴騎兵同樣的水準。 有許多技能是需要從幼時就開始訓練才能獲得滴。那麼漢軍騎兵就一定打不過匈奴騎兵了麼?非也。漢軍騎兵馬術雖然不如匈奴,但是漢軍的武器裝備仰仗漢朝先進的冶鐵技術對匈奴是有優勢的。草原民族的冶鐵業一直是制約他們軍事實力的瓶頸,匈奴人的箭頭由於缺乏鐵器,經常使用骨質箭頭,幾乎沒有破甲能力。反觀漢軍騎兵使用的鐵箭頭就鋒利得多了,可以嚴重威脅匈奴騎兵的生命安全。同時,漢軍騎兵的甲冑質量也遠高於匈奴騎兵。匈奴騎兵普遍穿戴皮甲,而漢軍騎兵普遍穿戴鐵甲,防護等級比匈奴騎兵高得過。同時,漢軍騎兵中其實還有大量來自匈奴計程車兵。其實自從戰國時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漢人軍隊中就已經開始有大量匈奴騎兵出現了,秦、漢兩朝這種現象始終不絕。這些來自匈奴計程車兵騎術嫻熟,在漢軍的歷次征戰中都發揮了骨幹作用。他們平時可以作為騎術教練向漢族士兵傳授騎術,戰時也是衝鋒陷陣的好手。所以,漢軍騎兵遇到匈奴騎兵還是可以一戰的,而且還經常可以取得勝利。匈奴騎兵
回覆列表
漢朝是有馬鐙的,根據現在考古發現,很多漢墓的壁畫上的騎兵畫像,非常明顯的馬具裝置裡就有馬鐙。
不要以為馬鐙就是個簡單的馬具,騎兵的基本配置,發明這東西的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馬鐙給人類歷史帶來了多大的改變。
從世界範圍來看,封建社會里的軍隊的主力是騎兵,恩格斯明確地指出,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騎兵在整個中世紀一直是各國軍隊的主要兵種,(《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卷305頁)。騎兵是世界古代封建社會的主要兵力,騎兵最重要的作戰工具除了馬匹,就是騎兵的雙手,而解放雙手的最基本的馬具就是馬鐙。
在馬鐙還沒有被髮明,使用以前,所有的騎兵作戰很不方便,馬匹雖然能夠給騎兵帶來速度和高度,但是無法讓騎兵充分的發揮雙手的能力。
騎兵要完成馬背上的戰術動作很困難:1、如何在馬背上騎穩;2、如何使用武器。
要作戰,就必須解決以上兩個問題,而且必須要解決好第一個問題——如何坐穩。
在沒有馬鞍和馬鐙的年代,騎兵會用雙腿夾緊馬肚保持身體的穩定性,同時還要用一隻手抓住馬脖子上的馬鬃毛,控制馬的速度和方向。
使用雙腿和一隻手騎穩馬匹後,再才使用另外一隻手揮舞武器進行作戰,用矛進行刺,用刀劍進行揮砍,完成對敵人的攻擊。
這樣的作戰非常耗費騎兵的體力,大大的減弱了騎兵的戰鬥力,要改善騎兵的作戰方式,必須要解放他們的雙手。
馬鞍和馬鐙等馬具就應運而生,就原則上來說,馬鞍肯定比馬鐙要早於發明。
那麼馬鐙到底是誰發明的呢?明確的告訴大家,一定是北方遊牧民族發明的,誰對馬匹倚重大,對騎行馬匹的改良就一定會在那個群體產生。
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對馬匹的依賴非常的嚴重,不止是應用於戰爭,他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以馬匹為主,比如放牧和遷徙。
既然馬鐙是北方遊牧民族發明的,為什麼現在的考古發現最早都是在漢墓的壁畫裡呢,難道北方遊牧民族的墓葬裡就沒有馬鐙的實物發現嗎?
還真沒有。
北方遊牧發明的馬鐙並不是我們現在考古發現的金屬製,而是木製的,簡單的說,就是一根木棍兒,兩頭用布條繫住,耷拉在馬脖子上,騎兵的腳就踩在木棍兒上。
不要以為這麼簡單的發明沒有科技含量,起不了大作用,那就錯了。
自從有了這種簡易的馬鐙後,騎士們不但解放了雙手,更是連雙腿都解放了,騎士們的身體重心幾乎可以完全承重於馬鐙上,他們甚至可以直接站在馬鐙上,任意使用雙手進行拉弓射箭,揮刀舞矛,戰鬥力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北方遊牧民族就是靠著強大的騎兵部隊到處征伐,無論是對中原政權,還是對西亞各地,都取得了很恐怖的戰績。
木棍兒做的馬鐙肯定不夠結實,隨時有可能斷裂,為什麼他們不採用鐵製的馬鐙呢,既堅固又耐用。這就和北方遊牧民族地區的物資有很大的關係了,連造鍋的鐵都沒有,哪還有多於的鐵來製作馬鐙呢,就算有,也是給王公貴族準備的,一般的騎兵裝備不起。
北方遊牧民族發明了馬鐙,而真正把這玩意發揚光大的是漢朝人,西漢建立初期,大漢和匈奴頻繁作戰,漢軍使用老久的車、步兵來對抗匈奴人的騎兵,很是吃虧。
大漢就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部隊,並借鑑了匈奴騎兵的裝備,當然也少不了馬鐙。匈奴人缺鐵,漢朝可不缺,漢軍充分發揮了山寨和創新的思維,不但拿來了馬鐙的設計,更是改良了馬鐙的質量和功能。
馬鐙的廣泛使用,不但讓古代戰爭發生了質的變化,更是在軍事科技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