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嘻哈二寶的媽
-
2 # 積木育兒
經常有家長會問我說,我家的寶貝不喜歡跟別人玩,這個正不正常?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的寶貝不喜歡跟別人去接觸,不喜歡跟別人交流的話,他可能是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而需要改進的這個強弱,首先要看孩子的年齡,因為孩子的社交情況跟年齡關係非常大。
事實上如果你的孩子不到一歲,那麼他不喜歡跟別人玩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一歲以前的寶貝通常都是很難跟別的小朋友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這個時候他們的注意力還只能集中到自己的親人身上,帶養人就是他們最好的玩伴,如果他這個時候不能跟父母進行很好的遊戲的話,是父母需要檢討的。是你陪伴時間不夠,依戀關係不好,還是怎麼樣進行提升的,而不是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
而到1到2歲的時候,父母需要觀察自己的寶寶是不是能夠有意識的去關注同齡寶寶的遊戲狀態,他會不會主動去觀察別人是怎麼玩的,把它學習下來,回家之後跟爸爸媽媽,或者是跟其他帶養人來進行類似的遊戲。如果你的孩子發展到這個水平,他的社交在這個年齡段已經達標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大腦的理解能力,能達到這一點就可以了。
而對於2到3歲的孩子來講,你需要關注的,在這個月齡段孩子需要開始跟小夥伴有接觸了,也就是兩個人真正的會在一起玩了,但是在一起玩的話,你會看到他們之間出現很多的爭吵、爭搶,甚至出現了互相毆打的這麼一個打架,這麼一個現象。這些都是孩子在嘗試社交當中,必然經歷的過程。他如果沒有經歷過這種不和諧的社交關係,他是不能正確的評估兩個人的這個朋友,或者是與玩伴之間的這個關係的深淺的。
他一定是在不同的這種試探當中,或者是說生氣的,或者是說打人然後不滿、憤怒,體驗過種種情緒之後,他對社交這個理解才會更加深刻。那麼這些都是在2到3歲之間要獲得的。如果你的孩子在2到3歲的時候,仍然沒有任何意識要和同齡的孩子進行遊戲的話,那麼父母確實應該擔心了,擔心的話也不用教太多東西,你只需要提供一個玩伴就夠了。事實上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講,所謂志趣相投,什麼什麼經濟地位差不多呀,這種類似的成人之間的這種交友的這種經驗,對於孩子來講是不適用的。
你只要把兩個同齡的孩子放到一起,時間夠了之後,這個時候兩個孩子自然就會成為很要好的朋友。所以父母在這個年齡段,需要做什麼?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社交的話,你要幫他找到一個他可以社交的夥伴。然後兩個家庭之間,經常性的去玩一玩,互相去聚個會,或者去對方的家裡面串個門啊,進行這種長期的社交溝通,你的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跟別的小朋友,跟你想要結成夥伴的家庭,就會組成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就可以順利的解決這些問題。
回覆列表
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社交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您在提問裡沒有描述孩子的年齡,通常情況下孩子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1、如果孩子年齡較小,比如4歲之內的孩子,通常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樣和別人社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剛開始有和同伴一起玩的經歷,這時他還沒有掌握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方法,比如很多小朋友在玩,他不知道如何加入進去,再比如,他不知道怎麼開口邀請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他表現的總是一個人玩。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給孩子提供能經常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我家孩子小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因為3歲之前都是老人帶,帶出門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孩子就沒有和同伴玩的經歷,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 ,還經常一個人玩兒。後來我發現了這個問題,就經常帶孩子下樓玩,同時觀察孩子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困難,等回家後和他演練遇到這些情況時該怎麼做。
2、缺乏安全感。有些孩子不願意和別人一起玩,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在遇到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時候,在他們感覺沒有足夠安全的情況下,就不會主動參與其中,會在傍邊觀察,直到他們認為是安全的,才會主動加入。這種情況,家長就要著重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敢於信任別人。家長要做的是,多陪伴孩子,多擁抱孩子,多向孩子表達愛,同時家長一定要信守誠諾,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這樣當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足夠強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主動社交了。
3、愛面子。這類孩子如果曾有過被拒絕的情況,讓他很難為情,他就會擔憂主動參與會被拒絕,因此就選擇一個人玩,而不找玩伴或加入群體。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注意,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讓孩子沒面子,另外也要教會孩子社交的方法,同時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找小朋友玩,然後把正確的方法演示給孩子看,當孩子看到家長這樣做不會被拒絕後,他也會勇敢的邁出交朋友的第一步。
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