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撇子說醫
-
2 # 心血管王醫生
在門診經常能遇到這樣的人,一進門就說:醫生你給我查個全血,看看我有沒有什麼病?
其實,本身沒有一種叫做全血的檢查,抽血化驗有很多專案,每一個專案檢查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必須的,有的是可供選擇的。
再說了就算所有的血液化驗檢查都正常,也不代表沒有疾病,比如很多心臟病透過抽血化驗是檢查不出來的,抽血化驗都正常,但依然會是很嚴重的心臟病。
所以,抽血化驗只是檢查的一個方面,一方面是排除一些常見疾病,一方面根據患者的症狀以及線索去抽血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一般來說,抽血大體分為兩個部分:
一、常規抽血化驗
也就是一部分老百姓理解的全血化驗,但這部分抽血也只是常規檢查,比如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這就是普通人查體或一些慢性疾病定期複查的專案。
每一項檢查代表意義不同:
1、血常規,能判斷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等是否正常,初步判斷有沒有感染、貧血、血小板減少或增多等等疾病。
2、肝功能,能初步判斷肝臟功能是否正常,比如長期服用藥物,看看有沒有肝損害。當然肝功能不正常,說明肝臟可能出了問題,但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肝臟沒有問題,比如脂肪肝、部分肝炎初期,肝功能都是正常的,但這時候肝臟已經有了問題。肝功能正常只代表肝臟的功能目前正常。
3、腎功能,能初步判斷腎臟功能是否正常,比如長期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有沒有對腎臟造成損害。
4、電解質,主要就是血鉀、鈉、氯,看看電解質是否正常,尤其是腎功能異常的人,看看血鉀是否正常。長期服藥的人,有沒有電解質紊亂。
5、血糖,血糖相對很簡單,就是判斷有沒有糖尿病,或低血糖。當然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
6、血脂,也就是判斷有沒有高血脂,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
二、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能需要化驗的專案
1、凝血系統,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因為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藥物,需要了解凝血系統,以免出血。對於肝臟功能不好的人,也需要監測凝血功能,以免出血。
2、甲功,對於心率快、怕熱、消瘦等懷疑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可以進一步抽血化驗甲功,看看是否有甲狀腺功能異常。
3、肝炎系列,對於有肝功能異常,懷疑肝炎的人,或者手術前都需要化驗肝炎系列。
4、病毒系列,比如艾滋病、梅毒等,對於需要手術或懷疑有這方面疾病人才需要化驗。
5、腫瘤標記物,對於懷疑腫瘤的人,可根據具體專案選擇。
抽血化驗是目前現代醫學診斷疾病,判斷疾病預後,評估風險必不可少的一個方法。抽血化驗能很準確的給出定量定性判斷,從而指導我們診斷疾病,比如有沒有感染、有沒有貧血、有沒有糖尿病、有沒有高血脂。指導我們判斷疾病的的預後,比如肝功能嚴重異常、腎功能嚴重異常,預後不好。指導我們慢性疾病的複查,比如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用,抽血看看血脂是否達標、血常規、凝血、肝腎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做到心中有數。
這些抽血化驗的判斷,是透過別的方法,無可替代的!
-
3 # 麻醉醫生麻小花
通常我們生病了去醫院都會查血,但是,查血有很多項,那麼我們抽血到底查的是什麼?全血檢查包括什麼?查血又要注意什麼?
全血檢查包括什麼?我們通常說的全血檢查包括血常規、凝血功能、血生化(血生化又包括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血糖等。)、傳染病檢查(包括乙肝五項、甲肝、梅毒、HIV。)
但是我們生病去醫院檢查時查血並不是把上面這些都查了,我們抽一管血只能檢查一個專案,醫生也會根據我們的情況來決定到底查哪一項。
血常規:血常規可以查出我們是否有病毒或者細菌感染,以及是否有貧血以及貧血的型別,也能查是否有血液病等。所以當我們感冒、肚子疼時也會查血,這個時候查血就是確認一下我們是否有細菌或者病毒感染。血生化: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和血脂情況。我們抽一次血,可以直接查血生化,就把這幾項都查了,也可以單獨查某一項,如電解質、肝腎功能,或者單獨查血糖。如果我們長時間拉肚子,去醫院除了查血常規,可能也會查電解質,因為長時間拉肚子首先要排除是否有感染,然後查電解質看是否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凝血功能:我們一般很少有在門診單獨查凝血功能的。一般住院做手術前會常規查凝血功能。傳染病檢查:這個檢查也是在術前查的比較多。一般門診不會常規查,因為比較貴。查血要注意什麼?我們抽血之前要空腹,空腹的意思是抽血時距離上一次進食間隔8-12小時。我們一般抽血是在早上,所以抽血之前不吃早餐,這裡不吃早餐,最好是什麼都不要吃,有些人覺得餅乾不算早餐,就吃餅乾,這是不行的。如果是查甲狀腺功能之類的可以不空腹,但是血常規、血生化一定要空腹檢查。抽血前一天最好清淡飲食、不要吃夜宵,也不要喝酒、咖啡等飲料,不要熬夜。因為有些食物,如牛羊肉、咖啡、酒精可能會影響肝功能以及血脂,熬夜、勞累也會影響肝功能。很多人長期吃降壓藥、降糖藥,如果要抽血,這些藥是不用停的。對於每天都要服用的藥物一定不能擅自中斷,如降壓藥、降糖藥、抗甲狀腺藥、抗癲癇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這些藥物在抽血前都不用停藥。空腹抽血的最佳時間是上午,最好不要超過10點。抽血不是空腹時間越長越好,空腹時間過長,會導致某些檢驗專案不準確,這時候抽血就失去了意義。抽血前我們要保持情緒穩定,不做劇烈運動,抽血前至少靜坐5分鐘。如果我們生病時情況緊急,急需抽血檢查,這時候就不用空腹,只能趕緊檢查。以上這些細節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了能準確反應患者的病情,作為患者,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作為醫生,也要對患者負責。
抽血檢查在發現疾病以及疾病的確診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能總是排斥抽血檢查,但也不用一生病就要求查血,聽從醫生的建議就可以。 -
4 # 漫話健康圈
大家好,我是漫話君,很高興為您解答!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去醫院做檢查或者是住院的時候,都會被醫生要求做一個血常規,血常規是三大常規之一,基本上去醫院是最基本的檢查,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為什麼一定要坐血常規?血常規與今天所說的全血檢查有什麼區別?今天漫話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一個話題!
全血的成分我們知道,血液分為靜脈血、動脈血兩種,由於功能和外表顏色我們很好區分;而在檢查的時候,基本上也是抽的靜脈血作為檢測 的樣本,因此,全血的主要成分其實主要包括血細胞、白細胞、紅細胞以及血小板等這些細胞成分,各個成分在人體中的比重是處於一個正常的水平,超過或者低於這些細胞的正常範圍,就可能會引發不一樣的疾病。而全血檢查,實際上在臨床上多是血常規檢查,當然為了診斷疾病的需要,不僅僅是停留在對血液的成分檢查,還會考慮到血液功能的檢查、肝功能、腎功能的檢查,從而判定出機體是否處於一個健康的水平。
血常規常見指標1.血常規檢查第一項指標就是看紅細胞計數,一般紅細胞的正常值在性別上有所差異,一般是男性為4.0~5.50×10^12/L,女性為3.5~5.0×10^12/L。如果紅細胞計數出現了異常,這提示機體有所異常。臨床上,比如一些心臟病、嚴重燒傷,脫水以及休克等疾病會導致體內的紅細胞計數升高,大於正常的紅細胞水平;而體內紅細胞計數小於正常值水平,則提示有可能出現貧血、出血等症狀。
2.血常規的第二項指標是看白細胞計數,一般真常人的白細胞水平在男女之間也存在不同,其中男性為4-10×10^9/L,女性為4-10×10^9/L。白細胞過高或者過低,一般提示機體出現感染、炎症;常見的疾病有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多見於白細胞升高,而白細胞減少則是多見於某些病毒性疾病所致以及造血功能出現了障礙、化學藥物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等等。此外,白細胞有可細分為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三大類,這三類細胞在血常規中也有相應的正常值和指標,如果出現了異常值的變化,有應當警惕。比如淋巴細胞增多,提示機體可能有急性感染的存在,應當進一步檢查,看看有沒有病毒感染等。
3.第三個指標則是看血小板的數量。血小板的作用是參與機體的凝血反應,當機體出血之後,血小板能夠有止血的功效。但是,如果血常規檢查出來血小板呈現增多的話,可能常見於出血、手術、缺鐵性貧血等等;但是一般血小板減少的話,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傷口不易癒合,這種情況下,需要警惕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如果長期都是這種且情況的話,需要看看骨髓造血是否存在障礙。
4.血常規檢查最後一個關注的指標就是血紅蛋白,其主要功能是攜帶氧氣,在肺部參與體內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如果血紅蛋白高於正常值(一般男性正常值在120-160 g/L,女性正常值為110-150 g/L),則有可能顯示出現了與紅細胞數增多相類似的症狀,如脫水、高原反應、燒傷等;而減少就是表示出現了貧血,甚至是外傷出血等症狀。
以上是血液檢查中的關於血液成分的檢查,透過這些指標,可以排出一些基礎性疾病和一些感染帶來的問題;除此之外,全血檢查還應該涉及到一些血液功能方面的檢查:
1.血脂檢查現在很多人都患有高血脂,由於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的結構的改變造成的,因此在血液檢查中,還可以關注一些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具體的指標就是甘油三脂、高、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膽固醇含量,透過這些血脂含量,也可以診斷是否是高血脂。
2.凝血功能血小板的功能最主要是凝血,其實在做血常規檢查的時候,血小板含量低於正常值,可以提示機體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的限制;但要有具體指標還是得透過凝血酶原的測定,來判定機體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礙。
3.其他功能的測定血液檢查還能判定一些肝功能、腎功能、體內電解質、腫瘤標記物等是否正常,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診斷依據。
漫話點評全血檢查,一般在遇到血液系統疾病才會進行全面的檢查,尋找病因。一般來說,普通的血常規就能夠滿足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血常規檢查之所以並列三大常規之一,雖說不能確診,但是可以可以給臨床醫生的提供下一步明確診斷的方向,因此在臨床上顯得尤為重要。
-
5 # 知心藍醫生
血液檢查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效果評價等都是非常有用處的。您的醫院去看,發熱了,驗個血吧;拉肚子了,驗個血吧;噁心、嘔吐,驗個血吧;胸悶、氣喘,驗個血吧……總之,太多太多的疾病都需要驗血檢查才能明確。所以,有時候有些患者盆友來到醫院,就給醫生說“幫我驗個全血、全套檢查吧,所有病都查”,其實臨床上並沒有這麼個檢查叫做“全血檢查”。醫生都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具必要的檢查,您要是把所有的檢查專案都做一遍,估計要把血抽了幾百毫升,而且即使把所有檢查專案都做了,也不能排除所有疾病,因為很多疾病驗血是看不出來的。那我就介紹幾個最常見的檢查專案,您可以瞭解瞭解它們的作用。
1、先說說血液裡面都有啥東西
(1)血液:血液是紅色、不透明液體,這個大家都知道,紅色主要是因為有紅細胞。血液由血細胞和血量組成,通俗的說有湯有料,血漿是湯,佔55%,血細胞是料,佔45%。
(2)血細胞:血細胞總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和血小板比較單純,沒有細分其他類別,白細胞可就複雜了,可以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等許多種類。
(3)血漿:血漿中90%是水,剩下10%包括有白蛋白、球蛋白 、纖維蛋白、脂蛋白、各種營養物質、電解質、激素、代謝產物、酶等。
2、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其實就是計算血液中的血細胞成分數量,我們來分別講講臨床上比較關心的幾個指標。
(1)紅細胞:紅細胞是儲存和運輸氧氣的,我們看血常規化驗單上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紅細胞體積等,其實就是看有沒有貧血或者紅細胞過高,因為過低和過高都提示疾病狀態,還可以分析貧血可能原因。
(2)白細胞:白細胞是保護我們身體的,和外來物質做鬥爭的,白細胞升高往往提示有病原體或者異物入侵,當然過度的升高還有可能是白血病,白細胞過低可能是由於藥物、放射線等引起的骨髓造血減少。
(3)血小板:與凝血功能密切相關,人體血小板低了或者功能減弱,就有可能引起出血,比如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藥物,減弱血小板的功能,就有可能引起出血。太高了,有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3、肝功能
醫院裡頭肝功能化驗指標至少包括有: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白蛋白、球蛋白、鹼性磷酸酶、膽鹼酯酶等。轉氨酶升高多提示有肝細胞破壞、損傷,膽紅素升高多提示膽汁酸代謝異常,白蛋白、球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這也是肝臟的重要功能。
4、腎功能
在常規體檢等經常都會做這個指標檢查,至少包括有尿素氮、肌酐、尿酸,這些都是代謝產物,或者說是廢物、毒素。腎臟的功能之一就是排洩這些產物。
5、電解質檢查
鉀、鈣、鈉、氯、鎂這些大家都很熟悉,比如說鈉,就是食鹽中氯化鈉的鈉離子。這些電解質都是處於動態平衡之中,過高過低都有問題,提示某些疾病狀態。
6、血脂檢查
關心這一項檢查的人可就多了,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質成分,我們做血脂檢查至少包括有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各自都有相應的生理功能。其中只有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好事,其他三項升高都不好,是動脈粥樣硬化得危險因素。
7、各種激素
我們人體有許多內分泌腺體,比如垂體、胸腺、甲狀腺、甲狀旁腺、胰腺、腎上腺、性腺(睪丸、卵巢)等,都可以分泌激素,血液檢查就可以透過檢測這些激素水平來判斷腺體功能。
8、凝血功能
整個凝血系統是非常複雜的,目前公認的凝血因子就有12種,它們維持著凝血功能。大家都有聽說過血友病吧,它就是一種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第Ⅷ因子),需要長期輸注凝血因子來治療。
總之,血液中的成分是非常複雜的,人類自然在不斷的深化認識,上面所列出來的只是非常常見的一些檢查,雖然可以對許多疾病進行診斷或者排除診斷,但是還有非常多的血液檢查無法列舉的,並且很多疾病是無法透過血液檢查排除或者診斷的。
-
6 # 家有好醫趙博士
說起“全血檢查”,其實,在醫院的檢驗專案裡面,並不存在這樣一個概念。因此,不同的人對“全血檢查”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相信有不少的朋友會認為:“全血檢查=把所有透過抽血可以化驗的指標都給做一遍”。事實上,這樣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並且,這種場景也極少在日常就診過程中出現。
最符合“全血檢查”這個描述的檢查專案,應該是“全血細胞計數”,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血常規”檢查。在常規的醫學檢驗專案當中,血常規是對血液中的全部細胞成分進行檢測,因此,是確實用到全血的。而很多其他的常見檢查,比如,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血糖等檢查,往往會先對全血進行離心,抽取血清成分進行檢測,而非全血。
血常規檢查是名副其實的“常規”檢查專案,在日常診療過程中,不管是在哪個科室就診,只要是需要抽血化驗,血常規一般都少不了。這是因為,當人體出現任何不適,比如,發熱、咳嗽、腹痛、腹瀉、尿頻、尿急、頭暈、頭痛等,都可以首先透過血常規檢查來大致幫助判斷一下,是否可能由感染性病因所導致。所以,學會看血常規檢查,是每一位患者瞭解自己病情的“門檻”技術。
血常規檢查的三大組成部分血常規的檢查指標,與組成血液的三大類細胞成分密切相關:
白細胞相關指標:我們主要透過這些指標來評估,身體出現的不適是否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導致的。具體的指標包括:白細胞(總)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比率、淋巴細胞計數/比率、單核細胞計數/比率、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比率以及嗜鹼性粒細胞計數/比率等;紅細胞相關指標:我們主要透過這些指標來評估,機體是否存在貧血以及貧血的型別。具體的指標包括: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等;血小板相關指標:我們主要透過這些指標來評估,與血小板相關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具體的指標包括: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平均寬度、平均血小板體積等。接下來,我們一項一項來看。
白細胞相關指標一張血常規的檢查單,大家首先要學會看的就是白細胞相關指標。這是因為,最常見的感冒、發熱,到底是細菌引起的,還是病毒引起的,常常可以從這裡得到解答。而醫生很多時候,透過對白細胞相關指標的分析,就可以給患者開藥了。
白細胞並不是一種細胞,它是好幾種細胞所共同組成的一大類細胞,這些細胞分別是: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這些細胞都是我們機體用於維護自身免疫、起防禦功能的重要細胞,它們協同作用,共同殺傷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並對環境中的刺激物作出反應。
正常情況下,白細胞中佔比最高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類細胞就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具有吞噬殺菌的作用,主要應對細菌感染。也就是說,當白細胞中的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加,中性粒細胞佔比升高時,往往提示機體正在遭受細菌的感染。但是,有少數情況下,細菌感染後體內的中性粒細胞會發生“枯竭”,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明顯減少,這往往提示細菌感染非常嚴重,已經將中性粒細胞給“消耗殆盡”。
一般而言,中性粒細胞無法對病毒感染作出反應,而這一職責落在了淋巴細胞的“肩上”。當我們出現明顯的咽痛、咳嗽、流鼻涕、發熱等感冒症狀,但中性粒細胞不高,而淋巴細胞的計數和佔比升高,則往往會考慮是病毒感染所致。
此外,嗜酸性粒細胞的計數和佔比升高,有可能與體內有寄生蟲感染有關;當機體接觸到過敏原時,嗜鹼性粒細胞會增加,分泌趨化因子,引起過敏反應。
當然了,白細胞總數的異常升高,還有可能是白血病造成的,這如今也變得越來越常見。
紅細胞相關指標紅細胞負責將氧分給輸送到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中去,幫助紅細胞實現這一功能的,就是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紅細胞之所以是紅色的,這是因為有血紅蛋白的存在;而血液之所以是紅的,是因為有紅細胞的存在。
血常規當中,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下降,就是我們常說的貧血。當貧血發生時,代表全身的組織器官都處於“缺氧”當中,因此,我們會表現出頭暈、乏力、營養不良等症狀。
造成貧血的原因非常多,比如,急性消化道的出血可以造成急性貧血、慢性消化道腫瘤的失血可以造成慢性貧血而紅細胞生成障礙或缺鐵也都可以引起缺血。醫生往往可以透過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等指標推測出貧血的具體型別以及病因。
血小板相關指標血小板並不是細胞,血小板更類似於“細胞碎片”,比細胞要小很多。血小板與凝血有關,當我們的血管發生破潰時,血小板就如同“內源性創可貼”一樣,自己黏附到出血部位,從而實現止血的功效。而血管內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處,一旦發生斑塊的破裂,也會導致血小板的聚集,最終會形成急性血栓,造成組織壞死。因此,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往往需要“抗血小板”治療。
血常規當中,血小板數量的減少,往往提示體積的出血風險升高;而血小板數量過高,則有可能造成血栓形成的風險。
綜上所述,血常規檢查就是全血計數檢查,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化驗檢查之一。透過對白細胞相關指標的分析,可以幫助大致判斷感染的型別;紅細胞相關指標,主要看貧血;而血小板則提示我們凝血相關情況。當然了,這些分析並不是絕對的,還需要根據疾病的症狀和其他各項檢查綜合評估,才能最終得到準確結論。
-
7 # 血液病醫生李文雨
相信很多朋友在去醫院體檢的時候都會發現需要做全血檢查,那麼全血檢查都包括什麼呢?我們又應該注意什麼?
其實全血檢查主要包括血型,血常規,血糖,血脂,肝功,腎功,電解質,心肌酶的檢查。
注意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生化檢驗時需要採空腹血,千萬不要吃東西!有些檢驗專案要特別注意,如血脂檢查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過高的食物,如排骨湯等,以及少吃或不吃含膽固醇高的雞蛋。
2、避免劇烈運動:運動鍛鍊和劇烈的體力活動都會影響許多專案的檢驗結果。
3、不要亂服用藥物:藥物會影像檢查結果。
有暈血史者抽血之前應提前說明,抽血出現暈血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
8 # 石佛山下小醫生
血液方面的檢查,在西醫的診療過程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且檢查的種類也很多,針對人體的各個方面,各種指標。一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抽血化驗的時候。
下面,就來說一說抽血化驗都有哪些專案,從這些專案裡能看出什麼,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很常規,因此血常規這個檢查可以說是抽血檢查裡面最普遍、最常用的檢查了。感冒發燒查一個,咳嗽查一個、肚子痛拉肚子查一個。查的多,也說明了血常規作用強大,能看出很多東西。那麼,從血常規裡面能看到哪些情況?
1.可以看出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感冒發燒了到醫院就診,醫生會常規開一個血常規檢查。如下圖所示:患者白細胞數目,中性粒細胞升高,表明存在細菌感染。
如下圖所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淋巴百分比升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
2.可以看出貧血以及貧血的型別
如下圖所示:紅色框所示幾項數值,當血紅蛋白(HGB)下降,表明存在貧血,血紅蛋白數值越低則表明貧血越嚴重。
當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血紅蛋白濃度這幾項均下降,表明貧血的型別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也就是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是體內鐵元素缺乏導致的,常見於體內緩慢出血、小孩子在生長過程中鐵的需求太大而補充不足,或者有些女性月經量過大也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3.提示一些血液系統的疾病
1)如下圖所示血常規檢查單,患者白細胞數值158,而正常的白細胞範圍是4-10,白細胞異常的升高,應該懷疑到白血病的可能,要進一步檢查。
2)如下圖所示,患者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這三種血細胞都減少,提示可能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貧血是骨髓造血功能喪失導致的,不是惡性腫瘤,勝似惡性腫瘤。
3)如下圖,單純的血小板下降,面板又有大片的出血點,提示可能存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二、肝功能檢查如下圖所示是一張肝功能檢查的化驗單。檢查的專案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體內蛋白含量、膽紅素含量等等。肝功能檢查在臨床上用的也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是需要空腹抽血的。
三、腎功能電解質檢查下圖是一張腎功電解質的化驗單。包括常見的肌酐、尿素氮、以及電解質包括鉀鈉鈣等等。
四、血脂檢查下圖是血脂的檢查化驗單,血脂檢查在心內科比較多,因為冠心病患者都是要求血脂達標的。
血脂檢查也需要空腹抽血,而且抽血前一天晚上不能劇烈運動,而且抽血前二週飲食習慣上最好不要有改變,抽血前先靜靜的休息5分鐘否則,可能導致結果不準。
五、凝血功能檢查下圖是凝血功能檢查,臨床上用的也很多,凝血功能不好,可能導致出血。像房顫患者在服用華法林需要定期複查INR,把INR控制在2-3之間。
六、腫瘤標誌物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臨床上也用的很多,雖然腫瘤標誌物升高不能百分百確診某些癌症,但是對診斷和預後具有明顯的提示作用。比如,AFP升高提示肝癌、CA199提示胃腸道腫瘤等等
七、甲狀腺功能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當患者出現心率快,吃的多反而消瘦,脾氣暴躁,怕熱這些症狀,往往需要查一下甲狀腺功能,看一下有沒有甲亢。與甲亢對應的就是甲狀腺功能減低,稱做甲減,甲減給人感覺反應遲鈍,心跳減慢,面色蒼白,怕冷等。如圖,遊離T3、T4下降,促甲狀腺激素升高,可以診斷為甲減。
八、查一些傳染病查一些乙肝兩對半,丙肝、HIV、梅毒這些都是透過抽血檢查的。
九、其他一些檢查以上七種檢查應該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抽血檢查,當然其他的一些檢查可能不是很常用,比如檢查一下體內維生素是否缺乏、檢查體內某些激素是否異常,有些藥物要測量體內藥物濃度是否超標,也可以抽血測量,還有感染的人出現發燒大於38.5攝氏度,可以抽血進行培養,看一下血裡面是否存在細菌。
-
9 # 高波濤
全血檢查都包括什麼?注意什麼?
全血檢查並不是一個標準的概念,我想提問者的意思應該是全套血檢查都包括哪些專案?注意什麼?
血液是由血細胞以及血漿組成,前者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後者則由水和血漿蛋白為主,並含有電解質、酶類、激素類、膽固醇和其它重要組成部分。
透過血液可以進行的檢查包括:
(一)血常規。
(二)肝功能。
(三)腎功能。
(四)血糖。
(五)血脂。
(六)電解質。
(七)心肌酶。
(八)腫瘤標誌物。
(九)心衰標誌物。
(十)甲狀腺功能。
(十一)凝血功能。
(十二)乙肝兩對半、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傳染病。
某些血液檢查如肝功能、血脂等需空腹檢查,某些血液檢查的特異性和敏感度相對較低,有時會有假陽性或假陰性,因此需要結合其它指標綜合判定病情。
綜上所述,全血檢查包含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心肌酶、腫瘤標誌物、心衰標誌物、甲功、凝血功能、傳染病標誌物等,某些血液檢查需空腹,另外某些血液檢查敏感度和特異性較低,會有假陽性或假陰性出現,需結合其它指標綜合判定病情。
回覆列表
今天問題:全血檢查都包括什麼?注意什麼?
在臨床上我們經常會聽到醫生跟我們說,你這個疾病先做個全血檢查吧。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這個全血檢查到底是什麼?包括哪些專案?下面我就跟大家講一講這個全血檢查。
全血檢查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血常規檢查,而全血的意思就是指靜脈血的血液,這些血液中含有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以及血漿。做血常規檢查時就是直接檢查這些東西,不需要經過離心等處理,將抽出來的血液混合均勻就直接上機檢測結果。
而其他的檢查,比如肝功能、生化、血脂、心肌酶等專案是用血清檢測,凝血功能是用血漿檢測,這些都不叫全血檢查,因為它們的檢查只是需要全血中的血漿或者血清。
那麼血常規檢查到底包括哪些專案呢?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分析一下
從血常規化驗單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實血常規檢查主要可以分為三大型別的檢查,一是白細胞系,二是紅細胞系,三是血小板系。
一、白細胞系
這主要包括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嗜鹼性粒細胞計數等專案。透過分析它們的計數及比例升高或者降低,從而判斷身體是否出現感染、炎症等,還可以區分這種感染是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還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從而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
二、紅細胞系
這主要包括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紅細胞壓積、網織紅細胞等專案。透過分析它們的數值高低,從而判斷身體是否存在貧血,還可以瞭解貧血的嚴重程度,指導臨床輸血。另外,還可以初步分析是哪一種貧血,比如缺鐵性貧血、鉅細胞貧血、溶血性貧血等都可以從血常規中初步看出。
三、血小板系
這主要包括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分佈寬度等專案。透過分析它們的數值變化,從而判斷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者止血功能障礙。另外,血小板過低止血功能就會出現障礙,那麼就特別容易引起出血,太低的話還需要輸注血小板;血小板數值過高凝血功能就會出現障礙,血液就會處於高凝狀態,那麼就容易引起血栓。
所以,一個簡簡單單的血常規檢查是可以瞭解很多情況的,當我們去醫院看病時,醫生都會叫我們先做個血常規檢查。特別是感冒發燒時,血常規可以說是必做的專案之一。
全血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全血檢查它不像有些專案的檢查一樣,要講求空腹,影響因素較多。所以,全血檢查可以在一天的各個時間段都可以檢查,不需要空腹。但是在做全血檢查時依然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1.全血檢查前一天晚上應該要休息好,避免熬夜、飲酒等,這會造成一些生理性的影響。
2.抽血前避免做劇烈運動,要在平靜的狀態下抽血,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生理性影響。
3.抽血前避免大量飲水和吃東西,因為大量飲水後水分進入血液中,從而影響檢驗結果,造成一些數值生理性降低。
4.抽血時應該穿一些寬鬆的衣服,避免抽血時壓迫手臂,造成結果出現異常,從而影響檢測的實際結果。
5.抽血後用棉籤按壓抽血處最少5分鐘,不要揉搓針眼處,以防造成皮下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