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心安是福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現在標準,人格高尚,道德操守優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仁厚慈愛,光明磊落……謂之君子。

  • 2 # 佳客相過詩能下酒

    君子是《論語》中比較核心的一個概念,看《論語》不能繞開的一個話題就是什麼是君子?雖然《論語》中沒有對君子進行過完整地闡釋,但只要認真地看過《論語》,從隻言片語中就會勾勒出一個比較完整的形象。

    《論語》中對君子有很多描述,不妨羅列出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不憂不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君子貞而不諒”。

    對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君子是: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訥於言而敏於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喻於義,文質彬彬,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懷德、懷刑,坦蕩蕩,貞而不諒,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不憂、不惑、不懼,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上面這些話什麼意思呢?雖然能力有限,也試著解釋一下。君子就是:為君子辦事很容易,但很難取得他的歡喜。不按正道去討他的喜歡,他是不會喜歡的。但是,當他使用人的時候,總是量才而用人。君子說話謹慎而行動要敏捷(訥是謹慎的意思,可不是於教授說的“木訥”),先做後說,明白大義,文質彬彬,以義作為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經常思考著道德和法制,心胸寬廣,固守正道而不拘泥於小信,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行為莊重,事奉君主恭敬,養護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有法度,不憂、不惑、不懼,只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擔心死亡以後他的名字不為人們所稱頌。

    透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君子形象是很豐滿的,它有很高的道德修養,但也絕非是一個沒有擔憂和恐懼的傻瓜好人加上偉大、高尚、好處事,再另外加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的白痴君子。

    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既是愛憎分明的性情中人,也是為了最高原則可以變通、可以使用策略的人。在憲問第36章寫道,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說的是,有個人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麼樣?”孔子反問道:“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從這裡看出孔子是反對“好處事”的,而在憲問篇的第46章孔子將他愛憎分明的觀念發揮到了極致。寫道,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什麼意思呢?說的是魯國有個人,叫原壤,是孔子的舊友,他的母親死了,他還大聲歌唱,孔子認為這是大逆不道。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看到他後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看看,一個個性耿介愛憎分明的倔老頭就這麼躍然紙上,難道我們的教授沒看到?還是認為這不是君子之行?

    孔子是反對僵化保守的斤斤計較節操和信用的,在衛靈公篇第36章說“君子貞而不諒”,告訴我們君子要固守正道,而不拘泥於小信。孔子在子路篇與子貢說過:“言必信,行必果”這不是君子的作為,而是小人的舉動。孔子注重“信”的道德準則,但它必須以“道”為前提,即服從於仁、禮的規定。對這一問題的闡述《論語》中的觀點是很鮮明的,在憲問篇第18章寫道,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翻譯一下就是,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著頭髮,衣襟向左開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自殺在小山溝裡,而誰也不知道呀。”孔子認為,像管仲這樣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婦那樣,斤斤計較他的節操與信用。

    學習《論語》不應該摘章引句的去學,那樣只能斷章取義。比如在顏淵篇中,司馬牛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自己問心無愧,那還有什麼憂愁和恐懼呢?”對孔子這一關於君子得回答就得聯絡得去看。這一篇中先後有顏淵、仲弓、司馬牛三人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可以看出孔子對待學生是因材施教的。在下一章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於禮的規定,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把這幾章聯絡在一起就可以明白孔子為什麼那樣回答司馬牛了。

    據說司馬牛是宋國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國“犯上作亂”,遭到宋國當權者的打擊,全家被迫出逃。司馬牛逃到魯國,拜孔子為師,並聲稱桓魋不是他的哥哥。司馬牛宣佈他不承認桓魋是他的哥哥,這與儒家一貫倡導的“悌”的觀念是相違背的。但由於他的哥哥“犯上作亂”,因而孔子沒有責備他,反而勸他不要憂愁,不要恐懼,只要內心無愧就是做到了“仁”。結合司馬牛問君子的上下幾章就會看出,孔子的回答是有針對性,只針對司馬牛一個人,或者說司馬牛所代表的一類人,而不是於教授所說的沒有擔憂和恐懼的現代智障傻瓜。

  • 3 # 貝趣

    君、臣、父、子。君子即君主的子民。又把不遵守道德、法紀者稱之為小人。是統治階級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制定的社會制度,道德標準。

  • 4 # 在水一方122097561

    真正的君子可望而不可及,要真做到那就不是凡人了,現在有些人自命為正人君子,其實幹著一些不夠光明正大的事。咱也不願做什麼君子,只願做一個平凡的無愧於心的普通人即可。

  • 5 # 蓋世神算

    大凡知識俗化,原義盡失。古人說的君子,標準定義應該是:

    有才而坦蕩,是君子。

    君子因何而稱君子?因為有當君子的成本!若沒有讓人顧忌的能力成本,沒有優而不邪的讓人佩服的實力,誰管他叫君子?直接笑稱無能之輩!這是許多人只以為君子為正直的人,而不考慮君子有讓小人忌憚的實力,人家才敬稱君子。

    君子坦蕩,包含誠信,正直,無藏。言出必行,行必果;人有公德;無闇昧事。

    總之君子是褒義詞,有讓人佩服羨慕的才能,而不利用自己才能優勢謀私的強者,美其名曰君子。

  • 6 # 青松5698

    什麼是君子?

    君子,特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君,原指古代國家最高統治者,俗稱君主。君子,原本是國君之子的意思。根據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國君之子從小就要進行理想和人格的規範教育,所以君子自然成為華人個人修養上的楷模。後來,君子一詞便被引申為所有道德學問修養極高之人的統稱。

    做人:對上恭敬、對下不傲,是為禮。

    做事:大不糊塗、小不計較,是為智。

    對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為義。

    恪律:守身如蓮,香遠益清,是為廉。

    對人:表裡如一,真誠以待,是為信。

    修心:優為聚靈,敬天愛人,是為仁 。

    ———符合上述的就是君子。

  • 7 # 啊斌哥影視

    一、君子之意

    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傳》

    2.對統治者和貴族男性的通稱,常與“小人”或“野人”對應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韓愈《師說》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4.對別人的尊稱,猶言先生

      君子書敘。——唐·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5.舊時妻對夫之稱。

      《詩·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進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賢注:“君子,謂夫也。”

      唐 李白《古風》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雙飛鸞。”

      清 孫枝蔚《採蓮曲》之一:“妾採蓮,採蓮寄君子。”

    6.指春秋越國的君子軍。

      《國語·吳語》:“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 韋昭注:“私卒君子,王所親近有志行者,猶吳所謂賢良,齊所謂士。”

      明 梁辰魚《浣紗記·被擒》:“越王親率兕甲十萬,君子六千,直渡太湖。”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二回:“越王勾踐聞吳王已出境,乃與范蠡計議,發習流二千人,俊士四萬,君子六千人,從海道通江以襲吳。”

    7.美酒。

      《類說》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醉鄉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為君子。”

    8.竹之雅號。

      宋 蘇轍《林筍復生》詩:“偶然雷雨一尺深,知為南園眾君子。”參見“君子竹”

    二、君子之源

    何為君子?對“君子”一詞的具體說明,始於孔子。孔子對於君子的論述,不僅限於“君子”一詞,“士”“仁者”“賢者”“大人”“成人”“聖人”等,都與“君子”相關。如果將這些論述都包括進來,《論語》一書,所論最多的,無疑是關於君子的論述。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是事業的正當性。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社會秩序處於混亂狀態。面對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家各派都在尋求醫治社會弊病的良方。道家以無為而治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愛非攻為平亂之術。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則認為,要維護社會秩序,必須恢復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禮儀規範,亦即“復禮”。如何“復禮”?孔子感到,單純採取強制性的手段,已經不能湊效。因為當時諸侯割據,周天子的威儀已經喪失。於是孔子創造性地以“仁”釋“禮”,認為“禮”本是根源於人的仁愛之心,不過是人的仁愛之心的外在表現。“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沒有“仁”,當然不會有什麼“禮”,要復興“禮”,當從“仁”字入手。如果說,“禮”是孔子思想的出發點,那麼,“仁”則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論是要靠君子論來實現的,仁論必然要指向君子論。

    三、君子之準

    1、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

    《禮記·緇衣》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則慮其所終,行則稽其所敝.則民慎於言而謹於行.」所以一個君子說話必定有其道理,他們會要求自己謹言慎行,凡事講求合乎禮儀,不隨便,每當有所行動,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謂不妄動,動必有道.;

    2、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

    謠言止於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禮勿言,守口如瓶,不說空話,不講不實在的話.但在該說的時候也必定會說,因為應說而不說,有失於人;不應說而說,則是失言.要做個君子,必須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義的話,慈悲的話,正義的話.所以君子不徒用語言,說話必定有理;

    3、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

    古有名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君子相當愛惜自己的名譽,對於慾望有所節制,不會貪取妄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會以苟且心態妄想獲利,更不會落井下石,謀求私人利益,豪取強奪.一個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正義,必定是為民求利,代眾生而求;

    4、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

    如果是一個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會隨便,凡事他都會經過再三的考慮:這個行為會傷害到他人嗎?這件事情會對別人不利嗎?想清楚了,他才會有所行動.所以君子的行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說一個修行人,其言行必須合乎「八正道」,所謂八正道,就是要講真實的語言,要起正直的念頭,要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處事,如果能以八正道為原則,也不會有差錯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孔安國注曰:“忠信為周,阿黨為比”。也可以說,君子能夠堅持原則,而小人則結黨營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而不同,是對於某個人的意見,既有贊成,也有反對;同而不和,則是一味贊同,沒有主見,因人而取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里仁》)君子做事,以義為準則,只問此事當做不當做;小人做事,則以利為準則,總是計較做此事對自己有多大的好處。“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述而》)君子胸懷坦蕩,沒有自己的私利;小人做事,則以私利為準則,所以總是患得患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君子總是善於幫助他人,看到他人成功,君子總是感到高興;小人則嫉賢妒能,唯恐他人超過自己,唯恐他人過上好日子。“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君子在自己的志向不能得到實現時,仍然能夠固守自己的志向;小人一旦身處困境,則有可能胡作非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君子做事,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成功,也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做事,總是依賴他人,如果不成功,也總是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

    四、君子之德

    君子追求的目標是仁義。追求仁義,需要知,亦需要勇。孔子將仁、知、勇當作君子之德。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何謂知?樊遲問知,孔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論語·顏淵》)知是明白事理,是知曉他人。明白事理、知曉他人也是智慧的表現,所以,知也就是智。孔子對子路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知就說知,不知就說不知,這也是智慧的表現。現實之中,每個人可能都會被人誤解,不因他人的誤解而鬱悶、惆悵,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別人不瞭解我而我不生氣,才是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君子首先應當是一個仁者,君子需要知,也需要智,但君子作為一個仁者與作為一個智者,還是有差異的。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朱熹注曰:“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也。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

    君子以行仁義為事業,也需要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是義,是事業的正當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無義而有勇可能作亂,也可能成為強盜。君子還要做到中庸。孔子很強調中庸,在孔子看來,“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中庸》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是不偏不倚,是無過無不及,是一種恰到好處的適中。程顥、程頤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過與不及都不好。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孔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孔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中庸》借孔子之言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中庸是恰到好處。如何做到恰到好處?並沒有一定的法則,而是需要當事人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給予靈活運用。這就涉及到所謂的“權”。孔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子罕》)“權”是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透過權衡而採取的一種最最佳化的、適中的措施。因為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靈活運用,所以,“權”最為難得,與“權”相關的中庸,也最為難得。《中庸》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不可能”,並非不可能做到中庸,而是要做到中庸,實在很難。但正是因為難,才顯得更為可貴。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是君子的交友的方法。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是君子做事情的方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君子為人處世的人生方法。這句話出自易經,意思是: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應該像大地一樣,氣勢厚實和順,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五、君子之樂

    君子所追求的是正義的事業,是偉大的事業,這種事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也是孔子所關注的問題。“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何晏的解釋是:“君子固亦有窮時,但不如小人窮則濫溢為非。”劉寶楠引用《荀子·宥坐》和《周易·困卦》為證。“君子固窮”為孔子周遊列國在陳絕糧時回答子路的話。《荀子·宥坐》篇對此有更為詳細的記述。孔子告訴子路:“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周易·困卦·彖》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綜合考慮,程頤的解釋顯得更為準確。“君子固窮”,並非君子本來就窮困,天生就窮困,而是“君子窮亦固”。君子處於窮困的條件下,還能夠固守自己的志向,還能夠堅持自己的操守,還能夠堅持自己的追求。

    子貢曾經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回答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論語·學而》)“貧而樂”,並非君子必定貧,也非貧本身有什麼可樂,而是身處貧困而不改其樂。孔子自喻:“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孔子稱讚顏淵:“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孔子“樂在其中”,顏淵“不改其樂”,孔、顏所樂者何也?非以貧為樂,而是雖貧也不改變志向,雖貧還能保持快樂,而是為自己雖處貧、處窮、處逆,然卻不改志向而樂,而是提倡在居窮、處逆之時,仍須具有一種精神,仍然應當保持快樂的精神狀態。身處貧困而不怨,身處逆境而不改,這本身就是值得高興的事。

    六、君子修養

    在儒家看來,人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完人,只有當一個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並且切實做到為其所當為、行其所當行的時候,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就是所謂的成人。孔子自述其人生道路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君子不是天生而成的,要成為君子,當然需要人格修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出色的表現,就力求向他看齊;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不好的表現,就反省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思想或行為,從而告誡自己不應當再發生類似的事,這是一種基本的修養方法,所以孔子又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以為仁行義為己任,而為仁行義是一種自覺的行為。“為仁由己”,(《論語·顏淵》)“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為仁行義不需要他人命令,甚至也不需要他人鼓勵。在孔子看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知僅僅是知,好才會有興趣,才會自覺追求,而樂之者則以這種追求為滿足、為快樂。然而,現實生活中,真正以仁為快樂的人並不多見。“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怎樣才能使人們以行仁為快樂,像好色那樣好德呢?孔子發現與禮經常混而難分的詩、樂等藝術,具有陶冶人的性情,使人樂於為仁的作用。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包鹹注曰:“興,起也,言修身當先學詩。禮者,所以立身,樂所以成性。”要成為一個仁人君子,首先應當學詩。

    成為仁人君子,固然應以仁為根本,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只有內在的品德還不夠,還須有外在的文采。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孔子於志道、據德、依仁之外,還要人們“遊於藝”,亦即泛歷各種藝事。此藝雖然也具有內在品德的因素,但無疑更是一種外在的修飾。孔子以六藝授徒,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樂非常明顯地注重於培養人的外在文采。

    為什麼要注重外在的文采?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質,實也,指人的內在品質;文,飾也,指人的外在文采。有質無文則土頭土腦,有文無質則華而不實。只有文質兼備,內外雙修,才稱得上君子。在諸弟子中,孔子最賞識顏淵,但孔子並不認為顏淵就是理想的君子。只是讚歎顏淵的好學和不二過,感嘆:“賢哉回也!”在孔子看來,理想的君子應當具備多種因素和品質。子路問成人,孔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理想的君子應當有知、有廉、有勇、有藝、有樂。其中藝與樂明顯地偏重於人的外在文飾。由於質畢竟是根本。孔子強調,首先要注重內在精神的修養。“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以學詩為開始,立足於人倫規範。人倫規範當然還是最為重要的,這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六藝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禮。“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然而個體修養的真正實現、個體人格的真正完成,卻不是禮,不是人倫規範,而是樂。君子“立於禮”而“成於樂”。“成”即是完成、成就、成全。“成於樂”,意味著人格的最後完成、最終完善,是依靠樂、依靠藝術來實現的。

    理解了孔子的“成於樂”,才能理解孔子何以會發出“吾與點也”的感嘆。孔子請子路、曾點、冉求、公西華各言其志。子路、冉求、公西華所言均侷限於事功,唯曾點所言,突破事功而上升到精神境界的高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浴乎沂”、“詠而歸”,並非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也非普通人所不可為,然而,能為此者,體現出一種人格精神,這是一種突破事功之後的人格精神,也是一種人格修養的境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完善、完美的精神境界。

    七、君子追求

    君子擔道行義,以張揚仁義為己任。孔子曰:“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何謂義?孔子沒有明言。《中庸》曰:“義者,宜也。”董仲舒曰:“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義法》)韓愈曰:“行而宜之之為義”。(《原道》)義所考究的是行為本身的正當性,是不計後果的正義性,是當下意義的無條件的“應當”,所以要“見義勇為”。孔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君子的精神追求就是行仁行義。“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君子做事的基本價值尺度就是義,就是隻問行為本身正當與否。

    孔子不否認人有追求正當利益的權利,但孔子強調人對於利益的追求一定要符合正當性的要求。“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不可求”之事,也就是不義之舉。“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違背義的事情,即使再有利也不應當做。“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追求富與貴,無可非議,但不能因為追求富貴而傷害仁義。所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君子的精神追求是擔道行義,在孔子看來,“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賢人也。”又問:“怨乎?”對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論語·述而》)君子無所怨,君子應當把維護自己的精神追求,當成最高的追求,甚至可以為此而不惜犧牲一切。一個人,如果能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那麼,也可以做到死而無憾了。“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八、君子價值

    儒家思想中確實包含某些束縛人性的因素,這種因素,主要表現在“禮”的層面。禮是一種外在的規範,作為一種外在的規範,禮對人有約束作用,但這種約束作用,卻是十分必要的,孔子對於禮持積極肯定的態度。孔子思想的出發點就是“復禮”,就是恢復周代所確立的一系列禮儀法度。確立禮儀法度也可以有別的路向,比如實行嚴刑峻法,這是法家的立場,也是法家的基本主張。在韓非看來,使人不得為非的具體方法,就是嚴明的法紀和殘酷的手段。

    孔子反對這種做法。在孔子看來,“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齊之以刑,也許可以在一定時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社會秩序,但卻使民眾沒有羞恥之心。所以,依靠此法,並不能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要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還得依靠道德的力量。並且外在的禮儀規範,本來就是根基於人的內在精神結構的,本來就是根基於人本有的仁愛之心的。所以,孔子雖以“復禮”為己任,但孔子更是把力量用在“興仁”上。只有“興仁”,才可以“復禮”,這可以說是孔子的良苦用心所在,也是孔子的高明所在。

  • 8 # 千金讀書會

    君子在指的是聖賢中的賢,

    《中庸》:君子胡不慥慥爾?

    注曰:“君子,謂眾賢也。”

    君子首先表現為對仁義發自真心的嚮往,心中裝著仁和禮,就會以愛心待人,做事就合乎道義。

    仁,是君子的根本標誌。

    除了仁和禮以外,還要有智有勇,有信有義。

    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而從來不擔心別人不理解自己。

    君子不怕窮困,即使身處逆境也固守節操,注重精神享受。

    《論語》裡出現君子一詞多達107次,上面的都是論語翻譯過來的,論語裡都有原文。

  • 9 # 立身國學網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何適,廓爾忘言。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養病誦經,深居簡出。有客來,勸出遊。餘謝答之曰:有四君子相與為友,與三友莫逆於心,足矣!客疑之。遂答客曰:四君子者,梅蘭竹菊也,三友者,松竹梅也。

    上古亦有四君子者,曰:唐堯、虞舜、商湯、周武。唐堯置敢諫之鼓,虞舜立誹謗之木,商湯有司直之人,周武有戒慎之銘。此四君子者,反求諸己,內察心行,聖德治世,德化蒼生,聖人也。

    《春秋》書載五君子者,曰:鮑叔牙、子目夷、斗子文、趙衰、蹇叔。鮑叔牙犯言直諫,子目夷有禮謙讓,斗子文不徇私情,趙衰不慕權勢,蹇叔淡名薄利。此五君子,皆品行高潔,卓然於世。

    《論語》載四君子者,曰:左丘明、孟僖子、子賤、蘧伯玉。子曰:魯君子左丘明“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孟僖子“能補過者,君子也。《詩》曰:君子是則是效。孟僖子可則效巳矣。”宓子賤“君子哉若人”。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此四君子,皆孔子所讚賞。

    孟子言君子者,曰:大舜、大禹、夫子、子路、伯夷、伊尹、柳下惠。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大禹,“聞善言則拜”;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夫子,“不怨天,不尤人。”言伯夷、伊尹、柳下惠,“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汙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此君子者,皆聖賢也。

    戰國有四君子者,或稱四公子,曰: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信陵君為人仁厚,平原君賢而聞名、春申君辯才揚名,孟嘗君好客喜士。此四君子者,皆有存亡繼絕,志在家國之義。

    餘亦嘗自言:楚之屈原、漢之張良、諸葛丞相、晉之陶淵明,亦為四君子。屈大夫雖流放,但家國忠貞之質,直如石砥,絕世而獨行;張子房以椎擊秦、圯橋跪履、功成身退、布衣封留、寶祠黃石之高義,令人景仰;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仁人君子之心,有英雄豪傑之才,有忠臣義士之節”。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此四君子者,其時代雖不同,遭遇亦不同,而其心一,古今賢者,蓋貴其真也。

    兩漢至魏晉則名士輩出,及至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君子或多矣,不勝列舉。或志於道,或據於德,或依於仁,或遊於藝。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但總評其品行,則不離“德者,本也。”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心嚮往之!

    時至於今,觀天下,近年來,失人倫,重經濟。失道義,重私利。失陽剛,重陰柔。失廉恥,重慾望。銅臭熏天,人心澆薄,男色撲面,女色襲人,陰氣逼人,濁氣沉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山頭林林,學院總總,名師如雲,大師似雨,但明眼者少!有風骨者少!

    噫!一族之大,豈無一族之魂魄?

    一國之大,豈無一國之氣派?

    一域之大,豈無一域之風骨?

    一鄉之大,豈無一鄉之德風?

    一村之大,豈無一村之賢恭?

    一家之大,豈無一家之儉讓?

    一人之大,豈無一人之人格?

    憂之憂之!

    思君子,不變節、不改度!

    思君子,潔其身、行其義!

    思君子,垂丹青、蘇武節!

    思君子,表出師、泣壯烈!

    思君子,厲冰雪、吞胡羯!

    思君子,關山月、冷霜夜!

    思君子,青龍刀、掃八荒!

    思君子,氣磅礴、貫日月!

    思君子,天行健,自強不息!

    思君子,地勢坤,厚德載物!

    ……

    不思量,獨彷徨,引龍木,招魂香,至今猶憶古佛旁。遂慷慨而悲歌,仰蒼天東南望,曰:

    魂兮歸來!中華!

    魂兮歸來!中國!

    魂兮歸來!道德!

    魂兮歸來!人格!

    魂兮歸來!君子!

    ⋯⋯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悲之思之,念及家師早年所囑《居士傳》一事,回首過往,故撰當世四君子系列,曰:

    遼東有上天下淨禪師者,孤守青燈,以畫為法,淡漠名利,別有天趣。

    南有大理林師向松先生,橫馬江湖,抱劍讀書,行腳天下,篤守古道。

    西有青海上明下賢禪師者,立馬入世,普度眾生,直捷明瞭,不落偏執。

    西北甘肅古成紀之地亦有高師焉,微笑而會意,泡幻而無礙,布衣素行,品行高潔。

    諸公皆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內修道德,超世脫俗,一東一南一西一西北,或騰躍而起,或退居於淵,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格調清奇,清操冰雪,相望於江湖,相視而笑,挽世風,化人心,凜然有浩然之氣。

    餘嘗自思,賞天淨法師畫,如遊極樂,伽陵仙音;讀林師之文,如入松林,古泉明心;觀明賢法師行,如上大道,志心守節;效高師之風,如登崑崙,巍巍如是。奈何世人少知矣。云爾。

  • 10 # 喪心者病狂

    君子:心中充滿Sunny,充滿正能量。小人:記仇心重,看別人好嫉妒,好物慾。重利益。網路噴子。小人太多了,暗箭傷人。日久見人心。別太輕易相信別人。看對方言行品德。認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買保時捷,但是領導是開的是帕薩特,我應該買嗎?領導會不會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