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過來娛人娛己

    晁蓋知道宋江招安,我想其實大部分的梁山有頭腦的頭領都知道這一點。

    在宋江招募梁山好漢的前期,可能有些草莽英雄白目(不通文墨)上山。但是在後期的招募中,多數都是受僱於朝廷的官員官吏。這一部分人的文化水平,肯定是要比草莽英雄好的文化水平要高,見識也廣。宋江有意招募這些人上山主要原因是,加大做為自己投誠朝廷的政治籌碼。(畢竟很多精英)

    晁蓋對於宋江的心思,那是一目瞭然的。所以眾人推舉宋江作為頭把交椅時,晁蓋也是贊同的,他是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是非常正確的,認為自己並沒有宋江極具魅力的領導力(及時雨宋江)和凝聚收買人心的能力。

    宋江這個人並不僅僅只是想做一個山大王。在多次起義和接收中,他都曾表過,現在是無奈之下才落草為寇,將來有機會就投誠做朝廷的棟樑。

    所以晁蓋知道宋江想要投誠的想法並不奇怪。

  • 2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宋江要招安並不是秘密。

    彭豈被梁山抓獲以後,宋江親自給彭豈解縛,宋江對他說:“某等眾兄弟也只待聖主寬恩,赦宥重罪,忘生保國,萬死不辭!”

    凌振被梁山好漢抓獲以後,宋江同滿寨頭領下第二關迎接,親自給凌振解縛,彭豈對凌振說:“晁、宋二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與國家出力。既然我等在此,只得從命。”

    這是彭豈說的話,梁山好漢都在場,都聽到,他說的是晁、宋兩位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與國家出力。說明晁蓋和宋江都有等待朝廷招安的意思,否則彭豈不可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這樣的話。宋江接著向凌振陪話。

    徐寧被湯隆騙上梁山的時候,宋江執杯向前陪告說:“現今宋江暫居水泊,專等朝廷招安,盡忠竭力報國,非敢貪財好殺,行不仁不義之事。萬望觀察憐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林沖和徐寧是好朋友,他也把盞向徐寧陪話:“小弟亦到此間多說兄長清德,休要推卻。”

    韓滔被抓的時候,宋江讓彭豈、凌振勸降韓滔。自然,他們肯定也會這樣勸他。

    呼延灼被梁山好漢抓獲的時候,宋江親自給呼延灼解縛,呼延灼慌忙下跪,說:“義士何故如此?”

    宋江說:“小可宋江,怎敢揹負朝廷。蓋為官吏汙濫,威逼得緊,誤犯大罪,因此權借水泊裡隨時避難,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不想起動將軍,致勞神力,實慕將軍虎威。今者誤有冒犯,切乞恕罪。”

    呼延灼說:“兄長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東京告請招安,到山赦罪?”

    宋江說:“將軍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廝是個心地匾窄之徒,忘人大恩,記人小過。將軍折了許多軍馬錢糧,他如何不見你罪責?如今韓滔、彭豈、凌振已都在敝山入夥,倘蒙將軍不棄山寨微賤,宋江情願讓位與將軍。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呼延灼沉思半晌,歸順梁山。

    宋江勸降這幾個將軍的時候,梁山好漢都在場,大家都聽到,不可能只有晁蓋一個人不知道。所以,招安並不是秘密。

    晁蓋死後,關勝、張清、董平等人被梁山好漢打敗時,宋江為了勸降他們,也是這樣說的,所以,招安並不是宋江一個人的意思,大家都在場,沒有人當場反對。這些朝廷將軍出身的梁山好漢更是盼望朝廷招安,他們不可能甘心一輩子呆在梁山做強盜,留在梁山只不過是暫時在此安身,他們根本沒打算長期呆在梁山。

  • 3 # 綠野萍蹤01

    宋江從不隱瞞自己的招安願望,梁山上所有的好漢都期待招安。作為寨主,晁蓋當然知道心腹兄弟的招安打算,也十分期待在宋江的帶領下,與所有好漢一道被招安。施耐庵的文字講得十分明確,晁蓋是梁山最為積極支援宋江招安之人。所謂晁蓋反對招安,因而要阻止宋江做寨主的說法,幾乎毫無依據。

    那麼,晁蓋是怎麼知道宋江招安的,又是如何支援招安的呢?

    宋江第一次提招安,是因為武松先說了這兩個字

    宋江殺惜之後,逃到了柴大官人莊上。住了沒多久,便取道白虎山,準備前往青州府花榮所鎮守的清風寨,繼續躲避官司。在白虎山孔家莊,宋江與武松再度相逢。

    武松十分義氣,擔心自己罪孽太重連累了宋江、花榮,便十分堅定的回絕了宋江的好意。武松說,菜園子張青已經寫了一封書信,推薦自己去二龍山找魯智深入夥。但是,武松也是很難捨宋江,期待與公明哥哥有重新相會的那一天。如何才能再見呢?武松想到的就是“招安”,書中寫道:

    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金聖嘆先生雖然非常痛恨宋江,但卻在武松這番話中留下了夾批: “只是由”三字,“去了罷”三字,便活襯出宋江恩愛來。

    金先生的夾批證明,武松所言並非言不由衷,而是發自肺腑的。因為自己殺人太多,武松覺得縱然是朝廷大赦,自己也會不寬宥,不得不去二龍山避難。宋江義氣深重,武松很是感念,希望透過朝廷招安,來洗白自己的身份,再來尋找“哥哥”。

    武松說出了“天可憐見”,可見對招安的期望有多高。宋江因而勸道:“兄弟既有此心歸順朝廷,皇天必佑。”意思是說,兄弟有招安的願望,老天一定會垂憐你的,保佑你不死而等到招安的那一天。

    過了半個月,兄弟二人正式分手,各奔前程。臨別之際,宋江囑託武松:

    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里,早早的到了彼處。入夥之後,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這二人的話表達了兩重意思,一個願望。武松招安,僅僅只是為了洗白身份,再見宋江。宋江則把武松的招安願望,昇華為人生理想,憑藉一身本事,去邊境殺敵立功。願望相同,目標各異,宋江的見識要高出武松。

    這樣的招安有錯嗎?

    晁蓋終於找到了出路,全力支援宋江招安

    晁天王絕對是不願意造反的,智取生辰綱是著了劉唐、公孫勝、吳用的道,尤其是被吳用設計,露出劫案破綻,逼迫晁蓋上了梁山。

    做了梁山寨主,晁蓋也沒打算幹大事,只在山上搞些攔路搶劫的毛賊勾當。一次,朱貴報告山下來了一隊客商,晁蓋大喜,說山寨正沒金帛用。於是,便連續派出三撥人馬下山搶劫。這夥人臨行前,晁蓋囑咐道:“只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

    三阮、劉唐等人得手後,梁山總共收穫了二十餘輛車子金銀財帛並四五十匹驢騾頭口。晁蓋發了筆大財,絕對遠遠超過生辰綱。欣喜之餘,晁蓋更為關心的是不是殺了人。參與搶劫的嘍囉告訴晁寨主,不曾傷害一人時,晁天王更為“大喜”,十分感慨的說:“我等自今以後,不可傷害於人。”

    晁蓋這是要造反嗎?今後不可傷害一人,一定是要包括官府、朝廷之人的。反觀宋江,真不知傷害了朝廷多少人,就連國舅爺慕容知府都棒殺了。到底誰更具造反精神?如果一定要說晁蓋阻止宋江做寨主,倒不是反對宋江招安,而是反對他“傷害於人”。

    晁蓋這樣玩下去,等於混吃等死,朝廷大隊官軍佂剿,梁山如何應對?於是,吳用坐不住了,又策劃了假信事件,逼迫晁蓋出山,鬧江州劫法場,與官府作對。

    晁天王胸無大志,根本無法為梁山找到出路。劫取生辰綱後,以為自己垂天應象,不會出事,便與吳用、公孫勝、劉唐整天在葡萄架下喝酒,做快樂富足的莊主。宋江前來報信,晁蓋不知所措,吳用卻早就打算好了往梁山上跑。到了梁山,林沖殺王倫,晁蓋做了寨主,實際上也是被逼到這步田地的無奈之舉。

    不過,晁天王卻是個有責任心的帶頭大哥,雖然能力差點,但為兄弟們謀一套富貴的想法還是時刻縈繞在懷的。說白了,晁蓋不是最堅定的造反者,甚至骨子裡就沒想到要落草為寇。因而,在梁山上不知所措,希望做個好強盜,不做殺人放火的惡事,以慢慢打熬條生路。

    宋江上山後,梁山實力猛增,頭領擴充到四十人,兵馬至少有八千左右。尤其是打下祝家莊,梁山得了三五年糧草,更讓晁蓋看到了宋江的能力。所以,晁蓋開始將實權交到宋江手上。從此,梁山四處出擊,越戰越強。

    晁蓋連人都不願意殺,有什麼理由不讓宋江帶兵打仗呢?很多讀者認為,這是宋江在架空晁蓋,殊不知,以晁蓋混吃等死的態度,梁山還能存在多久?

    那麼,此時的宋江是不是把自己的招安願望告訴了晁蓋呢?一定告訴了,最遲也是在宋江從九天玄女廟歷險之後,便把這個願望告訴了晁天王。此說何以為證?

    梁山兩番勸降朝廷將官,晁蓋均“大喜”

    宋江強化招安願望,是在還道村遇見九天玄女之後,招安由個人願望,陡然上升到“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層面,再也不是勸說武松時,僅是為了個人殺敵立功,而是一個需要團隊完成的目標。既然需要團隊完成,那就必須向梁山好漢傳遞這一資訊,取得一致性的意見。

    書中說,宋江做臨時寨主時,是“盡皆歡喜,拱聽號令”。沒有此前的溝通,沒有亮明自己的觀點,梁山能如此高度一致的擁戴宋江做寨主嗎?所以,從九天玄女廟回山後,宋江一定是向晁蓋說出了招安願望,並且,得到了晁蓋的積極擁護和支援。

    宋江打完祝家莊,接下來就是攻打高唐州。因為在高唐州殺了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便引來了呼延灼的征討。宋江沉著應戰,一仗下來,一丈青扈三娘便生擒了天目將彭玘。

    彭玘被捉後,宋江立即勸降成功,並把他交給了晁天王。後來,轟天LEVIN振被擒,宋江又把他送到了梁山大寨。凌振到了山寨,見到了彭玘。於是,彭玘給凌振下說辭勸降:

    晁,宋二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與國家出力。既然我等在此,只得從命。

    彭玘的說辭,一定是晁蓋教他的,否則,天目將說不出這樣的話。因為,宋江在勸降彭玘時,根本就沒有十分明確的提到招安。當時,宋江是這樣講的:某等眾人,無處容身,暫佔水泊,權時避難。

    在晁蓋身邊,彭玘接受了再教育,瞭解到晁天王的招安願望,才對凌振說了這番話。

    在彭玘的勸說下,凌振答應入夥。晁蓋一聽,便下了這樣一道命令:“且教做筵席慶賀。”

    晁蓋倘若不知道宋江要招安,怎麼以此教導彭玘呢?晁蓋若反對招安,又如何為凌振的入夥如此興奮呢?

    徐寧被騙上山後,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林沖等人齊來勸降,宋江把盞陪話, 執杯向前陪告道:

    見今宋江 暫居水泊,專待朝廷招安,盡忠竭力報國,非敢貪財好殺,行不仁不義之事。萬望觀察憐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宋江把盞勸降已畢,林沖也與徐寧敬酒,勸說舊時同僚入夥。書中還特別寫到:“晁蓋,吳用,公孫勝都來與徐寧陪話,安排筵席作慶。”

    施耐庵寫明瞭,晁蓋就是支援宋江招安。因而,所謂晁蓋派、宋江派;晁蓋反對招安,阻止宋江繼任寨主之說,根本就是脫離文字的無稽之談。那麼,晁蓋為何要支援宋江招安呢?除了找出路而外,施耐庵還有什麼寓意嗎?

    晁宋本是一體,支援宋江就是支援晁蓋自己

    上文講到,梁山根本就不存在這派那派的,也根本就不存在晁蓋宋江之爭。宋江要招安,晁蓋心領神會,必定全力支援。這是為什麼呢?

    晁蓋是東溪村保正,宋江則是鄆城縣押司,這兩人的關係非常鐵,而且非常隱秘。吳用是晁蓋最依託之人,凡事都與學究先生商議計較,唯獨宋江這個心腹兄弟,晁蓋沒對吳用提起過。這是為什麼呢?

    書中交代,晁蓋綽號托塔天王,但他手中沒有寶塔。分明,這個“托塔天王”有水分。其實,施耐庵這是在說,晁蓋這個托塔天王原本就是佛門中的毗沙門天王,佛教四大護法天王之一,在中國,就是北方多聞天王。

    宋江則是道家紫府下界的“妖魔”,領銜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位居天魁星,也是天王級別的人物。晁蓋與宋江,實則一佛一道,寄託著施耐庵“佛道合一”的宗教思想。

    《水滸傳》僅是以梁山好漢的故事為線索,演繹一段北宋興亡史,寄託施耐庵的家國情懷和宗教思想。因而,在“晁宋一體”這個主題下,還為這兩任梁山寨主定製瞭如下符碼:

    劉唐不知從哪裡打探到生辰綱的訊息,便來找晁蓋報信。但是,到了東溪村邊的山上,卻躺在靈官殿中呼呼大睡了。這回書的回目說,劉唐是“醉臥靈官殿”。但是,正文當中,劉唐醉了嗎?根本就沒有醉。施耐庵這麼寫,就是要推出“靈官”這個道家最高護法。其結果就是,佛門、道家兩大護法齊心協力劫取了生辰綱。因為生辰綱大案,才正式吹響了道家“妖魔”梁山大聚義的集結號。

    宋江是道家天魁星,但是,家中卻供奉著三世佛,供床之下,就是宋江的遇難藏身之所。道家受到佛家保護,這是施耐庵宗教思想的真實體現,追求佛道合一,反對宋徽宗“崇道抑佛”。

    晁蓋曾頭市中箭,然後被投毒身亡,文字故事隱含的是宋江謀殺了他。而文字中又隱含了晁天王“成佛”的資訊。

    天王生平頭一次帶兵打仗,便中了法華寺和尚之計,被來歷不明的飛箭所傷。為何一定就是寺院的和尚來引誘晁蓋呢?正是因為晁蓋乃“托塔天王”。此時,道家“妖魔”即將集結完畢,佛門護法也該退出水泊了。所以,晁蓋死後,便知道了梁山好漢的來歷,這可是《水滸傳》文字中的最高機密,連天魁星、天機星這兩個同觀天書之人都不知道的機密。

    托塔天王夢裡顯聖時,就指引宋江找南方地靈星救命。地靈星是誰?宋江不知,吳用也不知,還是張順猜出來的。所以,此時的晁蓋真的做了天王,成為繼張天師、智真長老、九天玄女、羅真人之後,又一個知道梁山好漢上應天星的方外高人。

    如此的晁蓋,是宋江趕出一百零八人大名單的嗎?所以,晁蓋在搭救宋江時,說了一番與宋江報信時幾乎一模一樣的話:

    兄弟不知,我與你心腹弟兄,我今特來救你。如今背上之事發了,只除江南地靈星可免無事,兄弟曾說:“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今不快走時,更待甚麼?倘有疏失,如之奈何!休怨我不來救你。

    這是貫華堂本《水滸傳》的原文,列位看官若有興趣,不妨參看“美髯公智穩插翅虎,及時雨私放晁天王”這回書,看看當時宋江是怎麼對晁蓋講的。

    晁宋本是一體,難道晁蓋不知道宋江要招安?宋江不言,晁蓋也知道。宋江肯定不會隱瞞,晁蓋便當然知道宋江的招安主張。因而,晁蓋積極支援宋江招安,從來就沒有反對。梁山之上萬眾一心,絕無山頭派系,更無晁宋之爭。

  • 4 # 隴之語

    晁蓋是如何上梁山的,晁蓋心裡最清楚。

    當時,他截取了生辰綱,沒想到事發了,濟州府的何觀察要抓他,幸好作為押司的宋江擔著天大的風險,走露風聲給他了,他由此才上的梁山。可見宋江的為人,總是願意幹討好人的事情,總是坐在這隻船上,為另外一隻船使勁。

    後來,宋江也上梁山了,但宋江的表現不像是其他好漢,宋江做事總是留有餘地的。

    宋江為了架空晁蓋,幹了許多陰謀詭計的事情,把有影響力的好漢都拉攏過去了,晁蓋因此感到了孤單。

    事出反常必有妖。宋江假若和其他好漢一樣,只追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就是沒有安其他的心思;假若宋江看到好漢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反倒憂心忡忡的,必然是想要給好漢們找另一條出路,而這條出路和晁蓋的路線是不相符的。

    晁蓋雖是武夫,卻已是個心想細膩的人。別看宋江偽裝的很好,但晁蓋對宋江另起爐灶的做法是有感覺的,知道自己死後,宋江定然會走另一條路,即投靠朝廷。所以,晁蓋就不給宋江交辦,要把班交給殺死史文恭為自己報仇的那個好漢。

    其實,這是個託詞而已。

    在梁山上,能殺了史文恭的也就是林沖而已。晁蓋的第一把交椅就是林沖火併了王倫後扶上去的。況且,林沖和高俅水火不容,鬥爭精神強,所以,把權力交給林沖,應該是晁蓋的真實願望。

    試想,假如僅僅是為了報史文恭射死自己的仇,只要是梁山好漢殺了史文恭就行,何必要管是哪個人?何必非要把為傳給那個人?總之還是晁天王看不上宋江,故有此舉。

    以我之見,晁蓋之所以知道宋江會招安,是透過長期觀察得出來的結論,這個不是言語所能說清楚的。

  • 5 # 眼鏡微劇場

    晁蓋生前並不知道宋江招安的想法,因為宋江壓根就沒提過。

    至於晁蓋的遺言,個人認為不是那麼複雜。晁蓋其實是個簡單的人,粗獷、豪爽、直腸子。他不會彎彎繞。所以他的想法很簡單:誰能為我報仇雪恨,誰就是我的恩人,也就是山寨的恩人,自然就由他做山寨之主。

    還有關於晁蓋和宋江的關係,可能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宋江剛上山的時候晁蓋是有意讓位的(晁蓋不是王倫,喜歡假惺惺。他是個直言直語的人,不會演戲,我相信他是真心實意想讓位宋江的)。晁蓋的理由是:當初我等七人劫了生辰綱,要不是賢弟報信,我等豈有今日?(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的繁榮都是拜你所賜)而宋江推辭了,宋江的理由是:山寨之主本來就是天王您,天王您還不避刀斧親自下山來江州搭救小弟,若非天王我早就沒了性命。再說論年紀天王也比我大,我要做了山寨之主豈不是亂了輩分,讓宋江慚愧。。

    還有,樓上,請問晁蓋死的時候認識盧俊義麼。。。? 還有,在盧俊義抓到史文恭後,宋江是想推盧俊義做山寨之主,可是眾兄弟不服。張清、董平這幾個是怎麼歸順的梁山?就是二人抓鬮打東昌府和東平府,誰先打下誰做老大。宋江節節勝利,盧俊義則困難重重。自然宋江做了老大。

    不過這一戰也看出了宋江有心計,而盧俊義是個愣頭青。宋江先派史進做內應,失敗。又派顧大嫂做內應。董平本身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並且和程太守有仇。宋江也利用了這一點,攻破了東平府。盧俊義呢?只知道兩軍對陣。遇到會飛石打人的張清自然敗下陣來。最後,還是宋江用計捉了張清。兩人之間的對比就一下子出來了。

  • 6 # 懶神影視一號

    水滸傳》是為了反映宋朝當時奸臣當道的一個社會背景,作者透過虛構的一個故事來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當時是封建社會,宋江要選擇歸順朝廷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古時都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梁山幾十萬人揹著一個賊寇的名義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宋江和其他人不同,他是個讀書人,受孔孟思想影響較大,君權神授的思想早已深入他的骨髓,若能在招安後為自己的兄弟和自己求得一官半職報效朝廷、為黎明百姓做點實事是他所期望的,只是當時奸臣當道,皇帝昏庸無能,所以才導致他們最終被奸臣害死。他和岳飛其實是一樣的,就是愚忠,不懂變通

  • 7 # 陳翔久點半

    晁蓋生前其實並不知道宋江有招安的想法,因為宋江從來沒提過招安這個想法。

    關於晁蓋和宋江的關係,可能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宋江剛上山的時候晁蓋是有意讓位的(晁蓋不是王倫,喜歡假惺惺。他是個直言直語的人,不會演戲,我相信他是真心實意想讓位宋江的)。晁蓋的理由是:當初我等七人劫了生辰綱,要不是賢弟報信,我等豈有今日?(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的繁榮都是拜你所賜)而宋江推辭了,宋江的理由是:山寨之主本來就是天王您,天王您還不避刀斧親自下山來江州搭救小弟,若非天王我早就沒了性命。再說論年紀天王也比我大,我要做了山寨之主豈不是亂了輩分,讓宋江慚愧。。

    呼延灼帶領彭玘、韓滔攻打梁山泊,後來彭玘被扈三娘活捉,宋江親自勸降,用的理由就是“以後只待聖主寬恩,赦宥重罪”,這說白了不就是以後要招安麼?彭玘投降後,就被宋江送到梁山,與晁蓋見面。

    後來凌振被擒上山,彭玘親自勸降。

    彭玘勸道:晁、宋二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與國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從命……晁蓋道:“且教做筵席慶賀。”——《水滸傳》

    彭玘如此說,說明晁蓋是知道宋江招安態度的,他也同意了,不然彭玘不會說“晁、宋二頭領專門招安”。此後一些好漢如徐寧上山,宋江也還是用以後會招安為由,晁蓋也就在身邊,並沒有反對。最重要的是,以後宋江出兵打仗,招攬好漢,晁蓋從沒有給他使絆子,也沒有扣下林沖、吳用等人。

    宋江被救上山之後,李逵還說過要晁蓋做大皇帝,宋江做小皇帝,結果被戴宗一頓狠罵,還說“兩位哥哥不許你這樣胡說”。

    這些都說明,晁蓋本質上不反對招安,甚至也同意招安。

    從攻城拔寨方面來看

    晁蓋做了樑上寨主之後,有過好幾次帶兵打仗,但是每次都是必須的。比如攻打無為軍,是為了殺黃文炳,給梁山的大恩人宋江出氣,主要還是宋江執意要報仇,晁蓋起初沒想過;攻打青州,是受魯智深之邀,為拯救孔明;攻打華州,是為了解救魯智深和史進;即便是攻打曾頭市,也是因為曾頭市實在太猖狂,口口聲聲要活捉他和宋江,還要踏破梁山,填平水泊。

    除此之外,晁蓋並沒有攻打其他州府城池,即便是打下了華州等地,也沒有作為自己的地盤。

    從這些來看,晁蓋從來就沒想過徹底反抗朝廷,他也不排斥招安。最好就是這麼混著,朝廷注意不到自己,每天和兄弟們喝酒吃肉,偏安一方,快活一世。

    他劫取生辰綱,也不過是為了奪不義之財,並沒有想過造反,若非後來事件敗露,他甚至根本不會上梁山。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晁蓋都不反對招安

  • 8 # 建哥小話筒

    1.宋江未上山之前,他本身就是小吏,他心裡有傳統的君主思想,不會因為別的事情而動搖他的思想。對他來說光宗耀祖是最好的。2.在宋江上山之後,他一直就在勢力劃分,美為尊重,實際上就是想看有多少人支援他,在這晁蓋看出自身的魅力跟宋江差的太多了。除了他帶到山上的,幾乎就沒人跟他戰一邊。這明顯就是朝廷文武分列之樣。3. 在宋江對彭玘話語中可以得知,宋江一直在等招安,他不想跟朝廷作對,生怕在朝廷那裡又有一筆黑帳,影響日後的仕途。

  • 9 # SOHO影視

    我是SOHO,其實這個問題影視裡都已經演過了,宋江給晁蓋說過,雖然沒有直接意思,但是也能明白,晁蓋一直在人們心目中是個仁義的大哥,可與宋江一對比,發現許多不足之處,就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反對晁蓋,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會有後邊的詔安。若果知道也無濟於事,那就不好辦了。咱們分析一下,晁蓋和宋江這場辯論,誰是誰非呢?顯然是宋江有理,晁蓋過於嚴厲。江湖好漢要是沒犯點罪,誰會上梁山?要是因為偷雞放火打架就要殺了他們,傳出去,誰還敢上梁山?如果山寨規模太小,就辦不成大事,朝廷一旦派重兵征討,難以應對。後面梁山取得的勝利,前提就是走了宋江的路線,廣開門路,只要想來梁山聚義的,一概歡迎,這樣才聚焦了108將加十萬兵馬。

    這件事讓上山晚的好漢,心裡都有些緊張,怕晁蓋翻他們的舊賬,殺他們,所以大多數新人上山,都是衝著投奔宋江來的,知道宋江招攬新人,不算舊賬。晁蓋和宋江誰能把握不準身先士卒的分寸。晁蓋初上梁山後,被林沖扶上寨主之位,一次遇到一單業務,晁蓋派人下山拿下,當時11個頭領,下去了7位,剩下晁蓋、吳用、公孫勝和林沖,在聚義廳喝酒,一直喝到天亮。分戰利品時,先拿出一半留作公用,另一半再分成兩小份,一小份平分給11個頭領,另一小份分給小嘍囉們。4位排名靠前的一點活不幹,但分東西時和幹活的分同樣多,這樣做法,必然會引起7位頭領的不滿,智取生辰綱時,晁蓋可不是這樣的,那時他可是與兄弟們一起戰鬥。

    宋江上梁山後,打破了這種做法。宋江是二把手,每一次梁山有任務,宋江都是帶頭下山,和兄弟們同甘共苦,有了好處,先想到有需求的兄弟,把花榮的妹妹許配給秦明,把扈三娘嫁給王英。在分配戰利品時,宋江一向主張按功勞大小,不是平均分。這使得宋江在帶兵打仗時,頭領們積極性非常高。

    能否從諫如流。晁蓋還有另一個極端,像個愣頭青,衝在最前面,穩不住軍心。打曾頭市時,他帶兄弟出征,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他與宋江輪流出徵,這是沒毛病的,但他是主帥,要穩住軍心,不能總往前衝,當先鋒官。對手一激,晁蓋就怒了,帶頭往前衝,使戰鬥陷入混戰,這不利於梁山。對手三天不出戰,晁蓋就開始亂了陣腳。一個小小計策,林沖一眼就能識破,可晁蓋就是不信林沖的忠言,一頭扎進對方的埋伏圈。

    宋江帶兵總是認真做好調查,摸清對手的底細,從不胡亂進攻。遇到困難,總是認真傾聽吳用的計策,打祝家莊時,打了三次,每次都總結經驗教訓,內外結合,探清虛實,分化對方的聯盟,每一步都很有章法,吳用提出的妙計,宋江採納了。以後幾戰,都是沿用這些策略。晁蓋打曾頭市時,一點也沒借鑑這些成功的經驗。

    林沖、吳用在晁蓋去世後,很快推舉宋江主持梁山大事,這是因為他們提出合理化建議時,晁蓋不聽,而宋江能虛心聽。他們發現了晁蓋和宋江二人的領導才能的差距實在太大。如何對待被捉的兵。晁蓋對被捉上梁山的官兵,是持敵對態度的,在他們臉上刺上字,讓他們幹髒話、累活,在思想上歧視他們,在肉體上折磨他們。分金銀時,更沒有他們的份。這實際上把當時官府折磨犯人的辦法照搬到梁山上來,這些被捉的官兵,他們也是百姓的孩子,他們又不是貪官汙吏,用這種方法對待他們體現出晁蓋思想的狹隘。

    宋江對待官兵就是另一種風格,對將領,以禮相待,力求感化,為梁山所用,先後收服呼延灼、關勝、董平、張清等大將。對待普通士兵也很人性化,宋江在招安時,對全體士兵說過,無論是透過什麼方式來的梁山,是自己來的,還是被捉來的,都一視同仁,想繼續當兵的,歡迎,想回家的,也不強留,梁山上有三五千人選擇了回家,宋江送他們下山,發放安家費。

    今日一悟:透過晁蓋宋江四個層面的對比,就會發現,晁蓋對新加入人員過於嚴厲,搞得新來的人不支援他;搞平均主義,搞得出力多的頭領不滿意他;不聽忠言相勸,搞得吳用、林沖等心腹不再崇拜他;歧視被捉的官兵,搞得士兵層面害怕他。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晁蓋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一遍了,這寨主還能當好嗎?不是宋江架空他,是他自己根本就沒有掌控梁山局面的能力。很明顯了。

  • 10 # 川川餵你話

    其實,晁蓋是怎麼知道的並不重要,關鍵是晁蓋到底是支援招安還是反對招安?

    不妨從晁蓋上梁山的起因說起,不過是為了十萬貫的生辰綱,就鋌而走險,為了逃避朝廷的緝拿,不得已才上的梁山。他搶生辰綱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天下的蒼生百姓,而是為了圖個“下半世的快活”

  • 11 # 傳統銀文化

    個人分析,晁蓋生前並不知道宋江招安的想法,因為宋江壓根就沒提過。

    至於晁蓋的遺言,個人認為不是那麼複雜。晁蓋其實是個簡單的人,粗獷、豪爽、直腸子。他不會彎彎繞。所以他的想法很簡單:誰能為我報仇雪恨,誰就是我的恩人,也就是山寨的恩人,自然就由他做山寨之主。

    還有關於晁蓋和宋江的關係,可能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宋江剛上山的時候晁蓋是有意讓位的(晁蓋不是王倫,喜歡假惺惺。他是個直言直語的人,不會演戲,我相信他是真心實意想讓位宋江的)。晁蓋的理由是:當初我等七人劫了生辰綱,要不是賢弟報信,我等豈有今日?(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的繁榮都是拜你所賜)而宋江推辭了,宋江的理由是:山寨之主本來就是天王您,天王您還不避刀斧親自下山來江州搭救小弟,若非天王我早就沒了性命。再說論年紀天王也比我大,我要做了山寨之主豈不是亂了輩分,讓宋江慚愧。。

    還有,樓上,請問晁蓋死的時候認識盧俊義麼。。。? 還有,在盧俊義抓到史文恭後,宋江是想推盧俊義做山寨之主,可是眾兄弟不服。張清、董平這幾個是怎麼歸順的梁山?就是二人抓鬮打東昌府和東平府,誰先打下誰做老大。宋江節節勝利,盧俊義則困難重重。自然宋江做了老大。

    不過這一戰也看出了宋江有心計,而盧俊義是個愣頭青。宋江先派史進做內應,失敗。又派顧大嫂做內應。董平本身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並且和程太守有仇。宋江也利用了這一點,攻破了東平府。盧俊義呢?只知道兩軍對陣。遇到會飛石打人的張清自然敗下陣來。最後,還是宋江用計捉了張清。兩人之間的對比就一下子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馬目前的狀態確實很穩,齊達內能率領球隊在歐冠戰勝曼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