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顯然,過去多年的教科書上,對於中東任何國家哪怕是美國盟友來說,選擇這種民主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巨大了。
6
回覆列表
  • 1 # 金崑崙

    伊拉克戰爭,是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暗中支援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以反恐為由,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藉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燬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檔案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美國剷除伊拉克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證明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的決定性作用。

    英國曆時7年調查,於近日公佈長達260萬字的《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英國參加伊戰的決策是基於“有瑕疵”的情報和評估,在發動戰爭之前,解決伊拉克問題的和平手段並未窮盡。作為當年戰爭的主要發動者,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卻聲稱“這是英國政府的事情”,把美國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好像美國只是局外人。

    歷時8年的伊拉克戰爭過後,薩達姆與“基地”組織的聯絡並未得到證實,調查人員根本沒有在伊拉克找到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的入侵非但沒能使“民主”在伊拉克成為政治現實,反而使得數十萬伊拉克民眾失去生命,國家蒙受巨大損失,社會結構出現斷裂,地區極端勢力沉渣泛起,打開了中東地區動盪的“潘多拉魔盒”。

    透過策劃某一地區的緊張和混亂來找尋存在感,彰顯美國的霸主地位,這是美國的慣有伎倆。美國的這種招數可能一時得逞,但最終只能是導致越來越多的社會矛盾和動亂。

    現在的中東局勢,伊拉克、敘利亞戰火紛飛、民不聊生,中東各華人民的生活變得比戰爭前好了沒有?

  • 2 # 聯合防務

    對於伊拉克戰爭,看你想要的是什麼真相了。畢竟目前網上和坊間流傳的關於這場戰爭有著種種猜測,至於哪一種是真、哪一種是假,恐怕以我們所掌握的資訊是很難辨別的,只能說見仁見智。各種稀奇的傳說就不傳播了,姑且說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確定的東西吧。

    關於戰爭起因,首先可以確認的是薩達姆並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於鮑威爾在聯合國大會上拿出來的那瓶東西,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什麼,可能真的是洗衣粉也未可知。事實上,海灣戰爭之前,薩達姆確實有過那麼一點關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小心思,而且已經確實擁有了化學武器。但海灣戰爭之後,這些能力基本都歸零了。

    這個情況美國知不知道?想必是知道的。但為什麼還是要打?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在那個時候,美華人需要一場戰爭,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別忘了,伊拉克戰爭發生在2003年3月,那個時候離“911”事件過去不過一年半的時間。

    “911”事件之後,美國從上到下都處在一種亢奮和好鬥的狀態。美華人普遍認為自己受到了傷害,需要報復回去;同時還有一部分美華人覺得,“911”事件反映出有些人或者勢力缺乏對美國的“敬畏”,所以才敢“冒犯”美國,所以需要展示一下美國的強大。

    雖然美華人2002年就在阿富汗展開了報復行動,但阿富汗的戰爭一來主要依靠的是本土軍閥,二來打塔利班也沒啥成就感,美華人民看不到戰果,不過癮。所以美國需要一個打起來更有效果的目標。這個時候,雖然被禁飛制裁,但一直在搞小動作的薩達姆就進入了美國的視線。

    說實話,即使現在回頭看,薩達姆也是當時非常合適的一個目標。首先是他有原罪,海灣戰爭的罪魁禍首,而且又被西方媒體包裝成一個專制獨裁殘暴的統治者形象。打他,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不會有啥反對意見。其次是伊拉克經過10年的制裁,戰鬥能力已經大幅縮水,打起來絕對是一點壓力都沒有。再次,雖然伊拉克已經很虛弱了,但在中東地區仍然是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收拾下來有足夠強的震懾作用,也能讓美華人民有那麼點解氣的感覺。

    這麼多好處,當然要打啊。至於藉口,who care?

    當然咯,網上流傳的什麼猶太人的陰謀、石油戰爭等等猜測,我覺得即使不是附會,也是打起來甚至打完之後才考慮的事情了。

  • 3 # 人生觸底反彈

    伊拉克戰爭的真相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時至今日,早已真相大白。美英當年入侵伊拉克的理由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且美英均信誓旦旦,號稱“情報”絕對可靠。其不願分享和提供這個“證據”,自然也就無法在安理會得到支援。在此情況下,美英繞開聯合國,悍然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從2003年3月20日入侵開始到美軍撤離的8年時間裡,在翻遍伊拉克的每一寸土地後,也沒能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帶來的戰爭結果是“絞死”了薩達姆,搞亂了伊拉克,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至今難以平復的災難。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拉克戰爭的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面。伊拉克戰爭並非大國間博弈造成的,因為那時的俄羅斯自身難保,沒有和美國較量的資本,另一個大國也正在埋頭髮展經濟,無暇顧及其他。其實,伊拉克戰爭的真相就是一出美國和以色列合謀,英國為“幫兇”的大騙局,不僅忽悠了全世界,也同時“騙”了美英兩華人民。這出騙局之所以能夠得逞,除了有導有演外,關鍵是也有那個“舞臺”。原因和過程就是 : 一,美國當時遭遇9.11襲擊不久,正在阿富汗發動反恐戰爭。用反恐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個理由很容易矇蔽“道義”這個基礎,也比較容易被本華人民接受。二,俄羅斯等大國當時實力都很羸弱,無力也不敢過分干涉。因為那時美國因為遭遇恐襲就像“瘋”了一樣。 三,不聽使喚的薩達姆和逐漸在中東地區坐大的伊拉克已經嚴重威脅了以色列的安全利益和美國的經濟、政治利益。必須除之而後快。四,凡事緊跟美國的英國,已經到了盲從的地步,有意識的做了美以兩國的幫兇。 五,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摩薩德泡製了這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假情報,與美國共謀後,提供給了英國情報機構。在欺騙了全世界的同時,也“瞞過”了具有世界“頂尖”水平的英國情報系統“五處”和“六處”。時任的英國外交大臣後來公開證明了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國也是“被”做了炮灰。 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伊拉克人民依然在舔著自己的傷口。而製造這出騙局的美以卻在洋洋自得,發動這場戰爭的美英“兩布”仍然“逍遙”著。這就是大國和小國,強國和弱國的差別。這就是“弱肉強食”的生存規則,是人類的悲哀,也是無奈。

  • 4 # 李藤新一new

    美國為什麼要攻打伊拉克?戰爭在美國國內又有怎樣的思想土壤?我們來看一看。

    新保守主義分析家Michael Ledeen在911之後(creative destruction,National Review Online 2001/9/20)寫到:

    “我們不應該為我們摧毀專制證權的能力感到擔憂。這是我們所擅長的,不費吹灰之力,因為200多年來,我們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革命國家。創造性的破壞是我們突出的特點……

    換句話說,現在又該到了輸出革命的時候。對於那些認為無法這樣做到的人們來說,我們只需要指出20世紀80年代,那正是我們引領了從莫斯科到約翰內斯堡、推翻專制獨裁證權的革命。”這其實是新保守主義典型的代表,是目前美國政治中的主流,他們認為,美國是唯一真正的革命國家,而輸出革命恰恰是他們的任務。

    美國新保守主義把他們目前所做的稱為“全球化民主革命”,並且把“反恐戰爭”也認為是這個革命的一部分。

    在2005年,小布什在其第二任期就職演說中,再次強調了推廣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意義,稱

    “自由能否在我們的國家繼續存在下去,越來越多地取決於自由能否在其他國家取得成功。在全世界傳播自由是我們的世界實現和平的最大希望所在,也是美國的國家安全提出的迫切要求。”大中東就是輸出革命的重中之重,伊拉克又是其中的第一步,也是突破口。

    在美國政府看來,扶植一個新的伊拉克政權和它的安全力量,既可以遏制地區恐怖主義活動,而且會對美國的心腹大患伊朗構成地區性戰略平衡。

    後來我們都知道,美國在伊拉克並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於這個結果並布什政府也沒有感到羞愧,而是又妄圖尋找第二塊遮羞布———將伊拉克建成中東民主的典範,承諾要給後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帶來自由和安全。

    事與願違,伊拉克國內不斷爆發的反美武裝襲擊、教派衝突,讓伊拉克的政局極為動盪,安全和自由變成了又一個謊言。

  • 5 # 地圖帝

    向來不平靜的伊拉克又亂了起來。2019年12月3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美國駐伊大使館,遭到很多伊拉克人的“抗議”,火光沖天。美國指責伊朗操縱了這次活動,伊朗則說抗議的是伊拉克人,這些人對美國早有不滿。 伊拉克和美國的關係非常特殊,如果有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就是“利益來了是朋友,發生矛盾是仇人。” 先來介紹一下伊拉克的基本情況。伊拉克位於西亞,逆時針方向與伊朗、土耳其、伊拉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接壤,面積43.83萬平方公里。伊拉克幾乎是個內陸國,海岸線只有60公里,夾在科威特與伊朗之間。因為科威特的布比延島頂在伊拉克海岸線前方,導致伊拉克這60公里海岸線幾乎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伊拉克地勢較為低平,中間是一望無際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稱兩河平原。西亞的兩條大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交匯於伊拉克,形成了面積巨大的平原地帶。 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極為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1530億桶(7桶約合1噸),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氣也有3.6萬億立方米,世界排名第十二位。伊拉克雖然沒有什麼工業體系,但靠賣石油天然氣也能賺很多錢。由於伊拉克地處西亞,又是石油大國,自然不可避免地被美國盯上。 伊拉克本是英國殖民地,但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需要美國的支援。美國表示有條件支援英國與德國打架,美國的石油公司在戰後接收伊拉克的一部分石油。 伊拉克的石油分成幾大塊,其中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各佔23.75%的份額。即使如此,美國依然不滿意,認為英國已經衰落,英國在伊拉克的石油份額應該交給美國。英國當然不情願割肉,但面對美國的強勢,英國是無能為力的,只能與美國共同統治伊拉克。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費薩爾王朝被推翻,伊拉克共和國成立。21年後,也就是1979年,號稱沙漠梟雄的薩達姆-侯賽因上位,成為伊拉克的統治者。 薩達姆有強烈的自主意識,這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但是伊拉克的鄰國伊朗在1979年發生極不利於美國的重大變化,這導致美國必須扶持伊拉克來對付極度反美的伊朗。爆發於1980的兩伊戰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支援伊拉克。 美國為了讓伊拉克不惜代價與伊朗廝打,除了向伊拉克出口大量武器,甚至默許伊拉克向伊朗使用生化武器。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曾多次向伊拉克提供化學分析儀器和生化武器原料。伊拉克有個原子能機構,曾向外國進口細菌戰的資料,美國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伊朗是個高原國家,地勢複雜,以伊拉克的喬裝打扮能力還無法掌握伊朗的動態。為了幫助伊拉克,美國向伊拉克提供了伊朗軍事力量分佈的衛星圖。 等到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的綜合實力不降反升,軍隊達到100萬人,各種戰機500多架,坦克5500輛。薩達姆覺得伊拉克是中東最強大的國家,而為了擴充實力,伊拉克必須擁有更多的石油,伊拉克的“小鄰居”科威特就被盯上了。面積只有1.78萬平方公里的科威特擁有石油140億噸,居世界第六位。不要說小國科威特,就是面積比伊拉克大數倍的沙烏地阿拉伯,因為擁有363億噸的石油,也被伊拉克盯上了。 伊拉克想佔據阿拉伯世界的石油資源,這就引起了美國的極大不滿。美國要控制中東,必須對中東阿拉伯國家分而治之,如果伊拉克控制中東,美國在中東就沒有了立足之地。 伊拉克與美國的矛盾開始爆發。1990年8月,伊拉克全面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忍無可忍”的美國率多國部隊轟炸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 伊拉克根本不是世界最強國美國的對手,很快就被打敗了。不但科威特得而復失,伊拉克還遭到了美國的嚴厲制裁,國內經濟一落千丈。有人說:在美國的打擊下,伊拉克已成了沒牙的老虎,已無還手之力。但即使如此,美國依然在2003年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發動伊拉克戰爭,輕而易舉地推翻薩達姆。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其中一個重要解讀就是美國要維護美國結算石油的特權,控制石油定價,進而控制世界經濟。薩達姆在2000年曾打算終止用美元結算石油,這引起了美國的警覺。至於美國宣稱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一管洗衣粉早就成了世界的笑柄。 薩達姆被幹掉後,伊拉克依然非常混亂,局勢一度失控,一直亂到現在。

  • 6 # 歷史總探長

    美國打伊拉克的目的非常多,其中真正讓美國下定決心開戰的一個原因,就是伊拉克挑戰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

    薩達姆在海灣戰爭的時候遭到了美國的痛擊,為了報復美國對伊拉克的打擊,薩達姆想要用歐元來結算石油,歐元結算石油看似能夠讓歐洲和伊拉克的石油貿易更加的簡單,但是用歐元來結算石油,就會影響到美元世界貨幣的霸權地位。要知道在伊拉克提出用歐元結算石油的時候,歐盟和美國的經濟實力整體相差不大,也就是說如果歐元能夠順利的結算石油,那麼美國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將不復存在。

    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美國為了維持其經濟霸主地位,必須要讓想要用歐元結算石油的伊拉克付出血的代價,因為只有這樣其他國家才能夠看到美國的決心,才會放棄學習伊拉克,美元的霸權地位才能夠得到鞏固。很多人都會感覺美國打伊拉克,耗費了數千億美元的戰爭經費,還損失了數千名美國大兵,這場戰爭美國虧的非常大。實際上提出這種觀點的人,只看到了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開銷,卻沒有看到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取得的巨大收益。

    美國取得的最大的收益,也就是剛剛我們提到的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元的霸權地位能夠讓美國成為世界的經濟中心,就像現在美國大量發行國債一樣,如果美元沒有世界貨幣的地位,美國又怎麼敢肆無忌憚地發行國債呢?除了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之外,發動伊拉克戰爭也有利於美國直接插手中東的事務。在冷戰時期,美國就想要插手中東的事務,但是冷戰時期蘇聯在中東地區虎視眈眈,美國不敢直接去插手中東。

    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在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成為了世界唯一一個超級大國。這時候已經沒有國家能夠阻止美國插手中東,而美國想要插手中東,就必須要讓中東混亂起來。伊拉克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是美國控制中東最大的絆腳石,美國想要讓中東混亂,第一個攻擊目標就是伊拉克。而且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已經對伊拉克進行了軍事打擊,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僅僅損失了一百多人,就擊敗了一百多萬伊拉克軍隊。

    海灣戰爭的勝利讓美國很有信心,美國認為自己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就能夠將薩達姆推翻。事實上在伊拉克戰爭的正面戰場上,美軍損失的人數非常少,陣亡在伊拉克的數千名美軍,大多都是死於戰後的治安戰。在伊拉克戰爭開始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數量和影響力都不大。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拉攏了大量的盟友,建立了大量的軍事基地,美國依靠美元操控石油的目的也順利達成。

  • 7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事實上美國打了伊拉克兩次:1990年8月~1991年2月的海灣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的伊拉克戰爭。美國為什麼要打這兩次戰爭呢?我們先看美國官方給出的理由:海灣戰爭被美國官方宣傳為解放科威特的戰爭。1990年8月伊拉克出動10萬大軍悍然入侵科威特,不到十個小時伊拉克軍隊就佔了科威特,把科威特變成了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伊拉克的侵略行徑直接引發了海灣戰爭,美國在聯合國的授權下組建多國聯合部隊干預。那麼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呢?對此美國官方給出的理由是伊拉克在秘密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能會對美國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不利。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還將這種說法繪聲繪色記載在他的自傳《抉擇時刻》中:薩達姆不僅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還使用過這些武器。他對伊朗人使用過芥子氣和VX神經毒氣;1988年他在庫爾德族聚居的哈萊卜傑村使用化學武器殺害了5000多名無辜平民。

    使用化學武器一次性殺害5000多名無辜平民似乎僅此一條就足以證明伊拉克該打、薩達姆該死,不過小布什給薩達姆所羅列的罪名可不是這一條。接下來我們就透過小布什的自傳來看看他都給薩達姆羅列了哪些罪名,為敘事方便期間接下來的這個自然段直接引用小布什自傳的內容,所以這個自然段中出現的”我“指的其實是小布什,而不是作者我本人:2001年上半年薩達姆一直在對美國進行小規模襲擊,而在此前的1999年和2000年他的軍隊向我們在禁飛區巡邏的飛行員開火700多次。我在任期的前8個月裡一直對此採取加強制裁的對策,把薩達姆關在他的盒子裡。之後911事件突然降臨,於是我們不得不用新的視角看待世界範圍內的所有威脅。世界上有支援恐怖主義的國家,也有美國的宿敵;有威脅鄰國的侵略傾向嚴重的政府,也有企圖對抗國際社會一致要求的國家;有殘酷壓迫人民的獨裁者,也有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政權。伊拉克符合上述所有特徵。薩達姆不只同情恐怖分子,他甚至為巴勒斯坦自殺式人彈家屬提供酬金,為恐怖分子提供庇護。薩達姆向我們的飛機開火,發表宣告讚揚911事件,還曾試圖暗殺一位前總統(也就是我的父親)。薩達姆不只威脅他的鄰居們,事實上他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對伊朗和科威特這兩個鄰國發動公然的侵略。從海灣戰爭起薩達姆就公開藐視聯合國的16項決議。薩達姆不只是殘酷壓迫人民,事實上他和自己的黨羽公然對不同政見者施以酷刑,在此過程中有好幾萬人被埋進了萬人坑。2000年薩達姆政府頒佈的一項法令規定:任何批評總統或總統家屬的人都必須被割掉舌頭。

    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虐殺平民、包庇恐怖分子、襲擊美國飛機、策劃暗殺美國前總統老布什、侵略鄰國、藐視聯合國決議。小布什這是給薩達姆羅列了七宗罪啊,而這其中最為首要的就是指責伊拉克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對世界和平安全的破壞行為。然而過去這麼多年後美國依然沒找到伊拉克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薩達姆躲在狹小的地下洞穴裡都被美國逮了出來,要真有大殺器能這麼多年都找不到?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關於伊拉克大殺器的段子:一個美華人向總統詢問攻打伊拉克的原因,總統說因為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能威脅到美國安全。這個美華人又問:”俄羅斯有大量的核武器,為什麼我們不打俄羅斯呢?“總統說:”你瘋啦,俄羅斯真的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嗎?事實上伊拉克還真的曾一度擁有過大殺器,不過這件事其實完全就是美華人自己倒騰出來的。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時期薩達姆領導下的伊拉克實際上扮演了美國打擊伊朗霍梅尼政權的盟友角色。戰爭期間美國給薩達姆送去了幾船細菌、真菌製劑。這些化學物品足夠薩達姆造出很多化學武器,這也是薩達姆在伊朗使用化學武器的最初來源。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公然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然而此舉在美國的庇護下沒受到任何來自國際社會的制裁。

    現在我們回頭看看小布什給薩達姆羅列的罪名多麼可笑啊。小布什指責薩達姆入侵伊朗,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當時美國在幹嘛呢?兩伊戰爭最關鍵的1982年薩達姆的軍隊經過前期的消耗後節節敗退,伊朗軍隊甚至攻入了伊拉克本土。在這危機的時刻美國向薩達姆輸送了大量的武器和高達1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美國情報機構將源源不斷的伊朗情報送到薩達姆的面前,甚至連伊朗的軍事佈防圖都一目瞭然。兩伊戰爭後期美國直接派軍隊摧毀了伊朗大量海軍,從而保護了伊拉克的石油設施和運輸,以保障伊拉克財源的穩定。1987年伊拉克誤射導彈打中了美國驅逐艦,美國反而將矛頭對準伊朗進行報復,從而間接幫助薩達姆贏得了兩伊戰爭的勝利。伊拉克最早的化學武器正是美華人在兩伊戰爭期間提供的,然而2003年美國卻以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入侵伊拉克,這時美國就絲毫沒想到自己該對此所承擔的責任嗎?況且自海灣戰爭後伊拉克受到了十多年的制裁,伊拉克為擺脫困境一直在配合國際社會削減自己的大殺器。應該說美國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時伊拉克手中實際上已沒大殺器了,否則不可能這麼多年找不出來,再說也沒見伊拉克在最危急的關頭動用任何大殺器啊。本來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聯合國組織了一個調查團去伊拉克實地調查伊拉克是否存在大殺器,結果美國不等調查團的結論出來就迫不及待繞過聯合國發動了戰爭。美國給伊拉克定的罪名之一是藐視聯合國,不過在這方面美國似乎是慣犯。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美華人就不糾結大殺器的問題了,於是美華人的宣傳變成了這樣:就算沒有大殺器又怎樣?我們美華人不去打一場怎麼知道沒有呢?況且我們幫伊拉克人民推翻了獨裁者薩達姆,給伊拉克創造了一個民主自由的發展前景有錯嗎?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啊。與此同時美華人開始著力宣傳伊拉克的戰後發展:從2004年起伊拉克局勢開始趨於穩定,經濟隨之開始復甦並保持長期的穩定增長。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伊拉克GDP因戰爭原因下降33%,但戰爭結束後的2004年經濟就超過了2002年水平,到2013年伊拉克實際GDP已經比戰前增長87%。於是有人把這解釋為美國推翻了伊拉克的獨裁政權,所以使伊拉克的經濟政策得以好轉。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經濟執行是有其自身規律的,人民群眾自發的經濟活動才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而政策性的東西所起到的其實只是宏觀調控的作用。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性力量,然而與此同時人民又是沒掌握話語權的沉默的大多數,所以現在很多人一提起某個國家的富裕或貧窮首先將其歸因於該國政府的政策好壞。當我們看到萬里長城時我們總是不由自主歌頌秦始皇的豐功偉績,然而秦始皇是長城的規劃設計者,可長城是他親自去修的嗎?實際上長城作為世界建築史的偉大工程凝聚的是無數沒能在史冊中留下姓名的華夏先民的智慧與汗水。如果說伊拉克在戰後取得了什麼成就,那麼在本質上這其實是伊拉克人民奮鬥的成果。

    如果要說伊拉克戰後的經濟發展與美國有什麼關係,那麼僅僅只是因為美國取消了經濟制裁,從而使伊拉克石油得以大量出口。事實上伊拉克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內因,也就是伊拉克人自主的經濟活動以及伊拉克先天的資源稟賦。伊拉克戰爭至今伊拉克的GDP的確翻了8倍不假,可很難說這和美國有多少必然的聯絡。和其他中東國家一樣:伊拉克的支柱產業是石油出口。2010年10月伊拉克石油部長稱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431億桶,在歐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中分別佔12.0%和9.8%,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7%,居世界第十位。按說伊拉克完全可以透過石油出口發展成為像沙特、阿聯酋、卡達、科威特等國一樣的土豪國,況且伊拉克還具備沙特等國所不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中東地區儘管油氣資源豐富,然而偏偏缺乏工農業生產所必需的水資源,以致於在中東就出現了舉世罕見的水貴如油的現象。得益於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伊拉克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伊拉克因此成為中東地區少有的同時擁有充沛的油氣資源和水資源的國家,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使伊拉克可以一方面透過石油出口創匯,一方面利用石油財富發展本國的工農業。

    美國絕不是伊拉克的解放者,事實上美國是伊拉克的破壞者。如果說美國是為了幫助伊拉克人民從獨裁暴君的統治下解放出來,那麼請問美國為什麼不去解放沙特呢?事實上美國攻打伊拉克儘管有著諸多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說到底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過這種說法太籠統了,到底是為了什麼利益呢?有人會說石油利益。這麼說當然也沒錯,問題在於伊拉克是怎麼和美國的石油利益扯上關係的呢?美國作為二戰後的世界頭號強國最警惕的就是在某一地區出現足以獨霸該區域的大國出現,因為這將危及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乃至動搖美國的世界霸權。這點在事關石油美元安全的中東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1944年7月1日44個國家或政府的經濟特使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佈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正是這次會議確定了二戰後的國際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根據這一體系: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世界上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作為國際交易的結算貨幣,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霸權地位,也奠定了美國在國際貿易金融領域的壟斷地位。上世紀70年代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被當時的尼克松政府宣佈結束,隨即美國又適時建立美元石油交易體系作為替代。自從石油美元體系構建起來後作為世界主要產油地區的中東就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美國要維持自己在這一地區的控制權就必須使中東各國保持一盤散沙的狀態。中東和美國地緣距離上是相當疏遠的,如果在中東崛起一個強勢的本土勢力,那麼美國也必須在很多方面受制於這個佔據地利優勢的”地頭蛇“。

    伊拉克在美國眼中就扮演了這樣一個”地頭蛇“角色。薩達姆所屬的“阿拉伯復興黨”的宗旨是團結阿拉伯地區,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聯盟,復興整個阿拉伯民族。說得直白些就是整合阿拉伯地區,直至統一阿拉伯地區,重現歷史上阿拉伯帝國的榮光。從薩達姆的早年生平看來也是一個絕對的強勢鐵腕人物,否則他也不可能從一名普通農家子弟一步步奮鬥成為伊拉克總統。一直以來薩達姆就有一個夢想:把所有的講阿拉伯語的國家都統一起來,重建一個阿拉伯帝國。而薩達姆為實現這一夢想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使伊拉克成為一個強國;第二步在阿拉伯世界樹立自己的絕對威望;第三步統一阿拉伯世界。入侵伊朗和科威特正是薩達姆這種理念的表現,然而這是美國絕不可能接受的。美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必須保證伊拉克的戰略不能和美國有衝突,然而薩達姆卻是一個不聽命於任何一方的隨心所欲之人。美國攻打伊拉克從本質上而言:一是為清除不聽命於自己的薩達姆,二也是敲打那些試圖成為中東新的”地頭蛇“的潛在勢力。其實美國攻打伊拉克和石油並沒直接的聯絡,如果非要說美國是為石油利益而打伊拉克,那麼其實應該這樣理解:美國攻打伊拉克實際上是為強化自己對中東局勢的控制力,而這是與石油美元體系息息相關。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一個問題:事實上爆發於1990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是兩場性質截然不同的戰爭。其實只有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才能被稱之為侵略戰爭,而海灣戰爭則不是,然而現在網上的文章很多都有意無意混淆了兩場戰爭的性質。海灣戰爭肇始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伊拉克公然吞併一個主權國家完全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這激起了全世界的反對。當時在聯合國召開的大會上安理會14個理事國中有13個同意對伊拉克制裁,剩下那個不是反對而是缺席,包括中國在內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全投了贊成票。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儘管是出於自己的戰略利益考慮,但在當時的特定環境下是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援的,也可以視為是一場具有一定正義性的戰爭。這麼說當然不是否定美國為自身利益介入戰爭的動機,事實上當年美國支援中國抗戰同樣是出於自身的亞太戰略考慮而不是對中國有什麼好感,那麼美國在二戰中的行動難道是非正義的嗎?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在本質上都是美國為自身利益介入的戰爭,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因為伊拉克侵略鄰國在先且有聯合國授權,而後者則純粹是美國為自身戰略利益發動的對一個主權國家赤裸裸的侵略行為。

  • 8 # 睿恪煦

    小布什2003年出兵伊拉克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其懷疑伊拉克秘密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危及世界和平。但其真實目的是藉此時機推翻薩達姆政權,拔掉挑戰美國霸權的“一根硬刺”。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也是為什麼從一開始很多國家就反對美國打伊拉克。按照聯合國規定,一國對另一國動武需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同意。美國繞開聯合國安理會而直接對伊拉克動武,失去了國際合法性。況且,最後美國並未在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讓美國在國際社會顏面掃地!美國是打掉了薩達姆政權,絞死了薩達姆,但是失去了薩達姆的伊拉克成為美國的另一個越南。美國深陷伊拉克十餘年,至今仍未完全脫身。真是有點自作自受!

    在20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是支援薩達姆對抗伊朗的。里根政府不僅向伊拉克每年提供上千萬美元經費援助,而且還向伊拉克出售大量先進武器。如果不是1990年8月薩達姆貿然入侵科威特,美國可能會繼續支援薩達姆。但是自第一次海灣戰爭後,美國對薩達姆的態度驟變,這主要是因為桀驁不馴的薩達姆意圖在中東稱霸,不但威脅到美國盟友以色列和沙特,而且挑戰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出於謹慎和顧忌美國國際聲望,老布什並未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推翻薩達姆政權。但是美國一些政治勢力並未放棄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期望。新保守主義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制定了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詳細計劃。小布什上臺後,新保守主義派粉墨登場,權勢熏天,深刻影響了小布什的伊拉克政策。9/11之後,小布什政府迅速抓住時機,以薩達姆秘密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名,出兵巴格達。薩達姆的悲慘命運就此註定,而小布什也就此留下了惡名。伊拉克戰爭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 9 # 走進伊拉克

    從薩達姆藉口入侵科威特以後,美國就已經準備“收拾”薩達姆了。

    美國認為薩達姆侯試圖透過藉口入侵科威特來控制中東石油供應,然後以沙烏地阿拉伯的入侵威脅沙烏地阿拉伯,使薩達姆控制20%的世界石油供應,這對世界經濟構成威脅。薩達姆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之一,並且是不可忽視的威脅。讓他在世界石油供應的龍頭上伸手是不可接受的。

    而美國則提出的藉口為:

    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薩達姆與基地組織有聯絡,在9/11襲擊後這變得更大。薩達姆對伊拉克的野蠻統治,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不能坐視不理。伊拉克不遵守1991年停火協議的條件,包括干涉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伊拉克“繼續擁有和發展重要的化學和生物武器能力”和“積極尋求核武器能力”構成“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波斯灣地區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伊拉克向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的家屬支付賞金。總而言之,在利益面前,總會有很多借口。

  • 10 # 娛樂小海豹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不僅僅只是為了石油。

    更多的是美國為了保護美元在世界石油交易中的唯一流通貨幣的絕對地位。

    一直以來美國與沙特有一個協議,就是所有的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為結算。

    致使東盟的許多國家的石油交易都會受到美國的監控和制約。美國還可以從每次交易中盤剝利潤。

    薩達姆終於無法忍受美國的控制和壓榨,想要聯合眾多周邊產油國發動一場反對美元交易石油的鬥爭,爭取要以另一種貨幣來進行石油的交易。

    美國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威脅,那時候誰控制了石油就相當於誰控制了世界。動搖了美元作為世界流通貨幣的地位。美國怎麼可能不生氣,於是美國惱羞成怒隨便找了個罪名,說是伊拉克存在大規模反人類生化武器。(稍微仔細想一下就會感覺可笑)。終於大動干戈發動了戰爭,誰動了我的乳酪,誰就不會有好下場,這是美國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

    後來德國,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不堪其盤剝壓榨,成立了歐盟聯合體設立歐元區,共同對抗美元的盤剝與壓榨。隨後美國對歐盟也進行制裁。各個擊破。現在歐盟也是在風雨中飄零。深受創傷。

    戰爭的發起,一定是利益的衝突惡化到了極點。誰動了我的乳酪,我就會和誰拼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歷來如此。

  • 11 # 善良的範

    要石油,現在國家要在世界上獨佔鰲頭,必須要有很強的經濟實力和軍隊!然而能源和石油是每個國家工業不可或缺的,美國打的戰爭除了阿富汗,其他的都和石油有關,它統治了石油,就能在貿易上佔據優勢!

  • 12 # 香妃家園

    為了控制海灣及中東局勢。薩達姆在二伊戰爭中是受美國支援的,對一個不願意聽從美華人指揮的人,他們是不會讓他過好日子的

  • 13 # 機械核心

    美國進行伊拉克戰爭,肯定不光是為了石油,石油的定價權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很多其它原因,例如薩達姆政權的擴張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美國想要以此為藉口在中東保持常駐等等,下面是原因分析:

    石油的定價權:

    當時的中東是世界的油庫,而中東各國自己成立了“OPEC”,歐佩克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對於石油的定價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不受美元波動的影響,甚至影響美元匯率,美國等西方石油公司更是被攔在門外,所以西方要找一個傀儡,間接參與這個組織。

    保持在中東的存在:

    中東被稱為歐亞非的“十字路口”,戰略地位十份重要,向來是大國的必爭之地,扼守蘇伊士運河、波斯灣海峽、黑海出海口,全球的航運、石油開採都集中在這裡,沒有人不想控制這裡。美國自然也想保持存在感,分一杯羹。所以伊拉克成為扶持物件,在兩伊戰爭中,美國出錢出人。而薩達姆不想被控制,那就推翻扶持尋找另一個代理人。

    薩達姆政權的擴張,影響美國盟友利益:

    薩達姆是不折不扣的遜尼派政權,對什葉派、庫爾德人進行打壓,而伊拉克什葉派和庫爾德人背後的支持者是沙特、阿聯酋等金主。而且薩達姆敵視以色列的猶太人政權,以色列的背後又是英美等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更使雙方關係惡化,剷除薩達姆政權勢在必行。

    維持美元為主導的世界秩序:

    現在的世界秩序是以美元為主導,美元直接與石油、黃金的結算掛鉤,被稱為“美金”,任何想要挑戰這一秩序的國家和人,都是美國及其盟友的敵人,而薩達姆顯然想要挑戰這一秩序,想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世界,所以美國必須有所行動,把伊拉克的壯大遏制在萌芽之中。

    石油,以及伊拉克政府的黃金和美元:

    西方攻打伊拉克當然想要攫取利益,而石油和黃金也是吸引西方的一個原因,戰爭中北約聯軍掠奪的博物館、銀行不計其數,薩達姆的行宮更是重點掠奪物件,伊拉克政府存在瑞士銀行的黃金和美元也被瓜分。戰後重建更是可以大撈一筆,西方的公司全面進入伊拉克,國防權承包給了“黑水安保”,石油開採權清一色是西方公司。

    製造核彈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濃縮鈾:

    至於美國所說的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濃縮鈾,想要研製核彈,反正北約聯軍一直沒有找到,到底有沒有,懂得都懂,不做解釋。

  • 14 # 老盧談古論今

    美國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是確保對中東石油的控制,維護石油美元體系,從而保住美元的霸權地位。因為薩達姆想用歐元代替美元做為石油的交換貨幣,這是美國不能容忍的。其它一切理由,什麼自由民主,人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是鬼話。就像1989年的時候,巴拿馬前總統,不記得他名字了,要從美國收回巴拿馬運河,美國竟然派特種部隊把這位總統從總統府抓到了美國,以各種理由在美國把他判了一百多年的徒刑。

  • 15 # 孤獨的人209381559

    美國對伊拉克的薩達姆法西斯政權的入侵,是有著它不可告人的目的的。雖然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後,伊拉克被迫接受了多國聯軍的城下之盟,但是它仍然是一個對美國採取仇視態度的國家。這就為後來美、英、澳三國以薩達姆法西斯政權研製並擁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因而合夥入侵伊拉克提供了藉口。美英澳對伊拉克的入侵,其實是這三個國家的全球戰略的一部分。拿下了伊拉克,伊朗的西面和東北面,都受到了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的直接威脅。眾所周知,自巴列維王朝倒臺後,美國就失去了在中東的一個重要盟友。對此,美國對伊朗新政權採取了極為仇視的態度,而伊朗對美國也是以牙還牙,毫不示弱。而美國以伊拉克為基地,既削弱了其鐵桿盟友以色列在中東的威脅,又事半功倍的取得了對伊朗的巨大威懾。並且,伊拉克和土耳其互相接壤,土耳其又與外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和亞美尼亞接壤,對這兩個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樣一來,美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就迅速的擴大了。而一旦形勢需要,美國就會迅速的封鎖中亞國家和羅剎、亞塞拜然經過裡海登陸伊朗,再從伊朗出發,和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國家展開各方面的交流來往的通道。所以,美英澳鐵定了心,要入侵伊拉克並扶植親它們的伊拉克新政權。儘管在八年的時間裡,美英澳在伊拉克消耗了大量的經濟,美英軍隊在伊拉克陷入了地獄般的磨鍊,但它們仍然沒有對伊拉克放手。直到2011年,伊拉克局勢出現了有利於美英澳的變化,它們才開始從伊拉克撤軍。

  • 16 # 政要說

    其實外界對伊拉克戰爭原因的追尋都是錯的。

    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在2003年。兩年前的2001年爆發了911恐怖襲擊事件,也是在那一年,美國進入阿富汗打響了反恐戰爭。但是持續兩年的反恐戰爭並沒有找到拉登也沒有消滅基地組織,所以讓小布什非常焦慮。

    為此,小布什的壓力很大,他特別想透過一場戰爭來緩解這種壓力,轉移國內的矛盾,並且證明自己並不是一個無能的人。所以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中東地區的每個國家其實對美國來說都是有價值的。佔領中東地區的每個國家對美國而言都有好處。因為中東地區本身就特別重要,它是亞非拉三大洲的交界處,而且盛產石油。

    所以攻打伊拉克同時也是符合美國這個國家在中東地區的長期戰略的。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就是:這麼重要的地方,我要得到,我得不到也不能讓別人得到。

    所以在小布什復仇心切的心理作用,外加符合美國長期戰略的雙重因素作用下,伊拉克戰爭就在2003年爆發了。

  • 17 # 影視拍攝製作中心

    推翻薩達姆這個獨裁者,看看他2個兒子為所欲為,亂殺無辜,薩達姆連自己的女婿都殺,只要有反對者就殺,這樣的獨裁暴君當然要推翻。

  • 18 # 平民小事

    特朗普風格的典型體現,世人一眼便識。特朗普不想繼續呆在敘利亞花費大量金錢,還冒著與俄羅斯和土耳其對立的風險,但又不想完全失去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尤其不想看到以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為主的什葉派勢力聯網成片,做強做大。

    特朗普在宣佈從敘利亞撤軍的訊息後不久就出訪伊拉克,其目的就是拉攏利誘伊拉克繼續站在美國一邊,不與伊朗和敘利亞結成聯盟。這樣就可以減少美國因撤出敘利亞帶來的損失。不過這只是特朗普的一廂情願,伊拉克未必聽美國的。

  • 19 # 軍機圖

    “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因為薩達姆偷了布什家的高壓鍋”,這句當年小品裡的調侃經常被作為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缺乏理由的嘲諷;而普京關於美國在伊拉克搜查到的化學武器樣本“搞不好裡面是洗衣粉”的玩笑話,也反映了國際社會認為美國攻打伊拉克的藉口缺乏可信度的態度。當然,美國攻打伊拉克絕非沒有原因。有很多人將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歸因於石油問題,但伊拉克雖然是主要產油國卻在原油生產方面難以與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比,因此僅僅推翻伊拉克對於原油市場的干預和控制效果有限。也有人堅稱美國是為了推廣“民主政治”而推翻薩達姆政權,這一說法更是無稽之談:薩達姆的獨裁程度最高的20世紀80年代,美國是伊拉克的鐵桿盟友,所以從意識形態方面而言也沒什麼理由攻打伊拉克。所以,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原因只有兩個:全球戰略和地緣政治。從全球戰略角度而言,中東地區是美國實現全球管控的重要一環。伊拉克作為中東的主要國家之一,該國如果在中東帶頭“挑事”,將威脅美國在中東的戰略佈局,並將帶動世界其他地區的反美力量,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攻打伊拉克兼具“止損”和“威懾”的性質。而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中東地區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的關鍵地帶,而伊拉克又在中東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以及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沿岸,僅憑伊拉克的地理位置美國就不可能不謀求對該國的控制。此外,伊拉克與伊朗接壤,而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後與美國關係持續緊張,美國攻打伊拉克可能是阻止中東地區出現兩個毗鄰的反美勢力的考慮。總之,伊拉克之所以被美國“盯上”,原因與伊拉克的地理位置離不開關係,至於全球戰略和地緣政治在美國的利益因素中孰輕孰重,這恐怕就只有美華人說得清楚了。

  • 20 # 環球不知道

    雖然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藉口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事後被證明是子虛烏有,其實美國的真實意圖是如下幾點:

    1.地緣政治利益

    薩達姆在兩伊戰爭時期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提供了不少幫助,根據《外交政策》雜誌披露,美國還協助薩達姆獲得了化學武器以殺傷敵人,薩達姆誤擊了美軍戰艦,最終道歉就完事了。

    兩伊戰爭結束後,薩達姆想吞併科威特,甚至想拿下沙特,這樣就會擠壓美國的戰略利益。而薩達姆的存在,對於美國施行所謂民主計劃就是個障礙。

    2.石油美元霸權

    歐元面世後,薩達姆宣佈廢除單一的石油美元結算模式。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軍佔領當局立即恢復了石油美元霸權,重新穩定了石油定價權,從而讓美國霸權的基石得以穩固。

    3.打擊反美意識形態

    美國在海灣戰爭打敗薩達姆後,薩達姆堅持反美意識形態,甚至在911事件後致以嘲諷性哀悼,譴責美國毀滅中東的文明。

    4.小布什石油財團的盲動

    小布什代表石油財團的利益,打擊和毀滅薩達姆政權,並不代表美國的國家利益。打伊拉克戰爭,雖然使得油價飆升,石油財團獲益,但美國卻花費數千億美元,傷亡士兵數萬人,代價很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行屍走肉》第十季第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