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肺腑之言貫通經脈

    用再多的華麗辭藻本身都沒錯,但需注意用勁時,內涵豐富的力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古今中外的深度、博採眾長的廣度、……,可以成為與時俱進的時代大家。

  • 2 # 猜中了開頭沒想到結尾

    首先,感謝邀請,某也是書法愛好者,其實時下很多網友吐槽的某些大師作品,也未必那麼不堪,只是被某些蛀蟲譁眾取寵帶偏了,書法發展到現在有些特殊流派和技法也是很正常的,所謂百花齊放就是這個道理,大多數人認為楷書魏碑才是正經的書法,那大家公認的蘭亭集序呢?原版上面也有塗抹,還有祭侄文稿上面整個版幅更是潦草塗畫,但是不妨礙大家對書法的喜歡,其實書法就是表達作者的思想意境,所謂字如其人,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對待美好的事物,我相信大家的眼光都是一樣的!

  • 3 # 平兒愛書法

    書法沒什麼出路,在晉唐就已定格了,至今無人突破,字不能隨便造,它有規範有法度,所以至今我們還是在學古人的字,學古人的詩詞歌賦,重複重複再重複,它就是寫字,沒什麼深度,只要多練就行

  • 4 # 書畫博覽

    中國書法的出路只有一條:傳承。創新!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首先要看傳統功力,其次再看在傳統的基礎上是否有創新,也就是說要有自己的風格!

    您重墨也好,扭曲也罷,這都是形式而已,關鍵是看您是否能熟練的用線條藝術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崇高境界!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是形式和內容的高度和諧統一,而不是靠搞怪!

  • 5 # 老跨鬥

    書法

    是視覺的藝術

    必須透過影片的衝擊、感覺

    向評委

    向參觀者

    傳達一種視覺訊號

    這種訊號

    必須是

    有個性

    新鮮的

    另類的

    而內容是啥

    無關緊要了

    因為記事功能己被替代

    這應該就參展者悟出的理

    於是

    就使勁的向這些方面努力

    結果

    展覽就變成了

    模式

    花樣展了

    這怪誰呢?

    都不怪

    怪展覽本身

    所以

    建議取消這些展覽

    於是

    大家就不費這心思了

    就不動這腦子了

    不學什麼秘訣了

    於是

    大家老實、踏實寫字、畫畫、看書了

    書法

    繪畫

    又迴歸了它本身的寧靜之態

    平時

    用毛筆

    抄經

    寫信

    記事

    塗抹

    偶爾的大筆一揮

    也最大三尺

    再不用丈二了

    偶有餘閉

    幾個好友

    品酒品茗

    即興揮毫

    書法

    水墨

    人間之樂事

  • 6 # 老陳聊書法

    現在大師們玩的重墨、肌理、扭曲線條等等當然不是書法的出路。

    書法,書法,離開漢字識認這個基礎,書法就已進入所謂抽象畫範疇。抽象畫簡單說,根本的重在體驗,歷史、文化、學養、修為等傳統書法倚重的內涵統統無處寄託,無法展現。

    相反,從抽象畫的角度看待現下風行的“醜書”,倒是其生存的理論性依據。但是,書法和抽象畫可是一定要劃清界限的,抽象畫可不止是“醜書”一種形式,它有著無限寬泛的範疇,與書法完全屬於不同的體系。

    說到書法的出路,倒是首先應該建立統一的、科學的書法理論,同時義務普及書法教育。

  • 7 # 貓肥家必潤

    普通的書法愛好者想往上走一步,或者想得到周圍圈子裡朋友的認可,通常會有這樣的困惑。

    我首先會反問一句:像蘭亭序,喪亂帖,韭花帖 這樣的作品,拿到現在的書法大展能獲獎嗎?或者說他們有可能入展嗎?答案一定是沒戲。因為寫得太小,太平淡了。

    用形式來提升視覺衝擊力,來搶眼球,不能完全怪作者,怪評委,這也是現在整個書法環境造成的。

    現在的書法提倡學古人,從形式到內容都要求追古,但多數人對書寫的文言內容並沒有組織和理解能力。不誇張的說,多數參賽的選手都不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有的連字法都不對。怎麼表達情緒呢?

    不如就用激烈的方式。這樣無疑就把書法中的文字內容和用筆、章法割裂開了。現在的書法作品就成了單色、單線條的抽象視覺藝術。

    或者用使用筷子這件事來打比方:

    假設未來有一天大家都改用刀叉了,中國還留有一個筷子協會,還有一些筷子學習機構教大家用筷子,還會每年辦筷子使用展,大家都拼著找舊照片學古人,拼著入展比誰用的美,誰用的高階。專業選手在吃飯的過程中有一處敗筷,就無緣名次,安安靜靜使用筷子的更是名落孫山。而手舞足蹈口沫橫飛的最能搶戲,還可能獲獎。…是不是走遠了…

    就問一句,你當下為什麼書寫,什麼讓你寫得暢快?

  • 8 # 呂永亮

    重墨對比,肌理效果,空間構成,線條攪扭,視覺衝擊力等……這些全是現代繪畫藝術的元素啊。

    也就是說,當書法成為了書法藝術後,因為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簡單粗暴的套用了繪畫理論在創作書法藝術。

    當下更為重要的是明確瞭解,書法與書法藝術之間的區別,恰似農耕社會與工業社會的生活方式,這二者間的生活內涵是不一樣的。如下面二圖是一模一樣的內容,書寫手段也一樣,由於對畫面的側重點不同,造成了二種效果。

    一個強調文字構成圖式效果,另一個強化說明文字還原。 同一內容可以造成完全不同的玩耍方式,這難道不正是”書法”與”書法藝術”的區別嗎 ?

    書法的終極發展方向是成為經典。

    書法藝術的發展包涵了裝飾性、流行性、受眾體等等市場行為……總而言之,書法藝術成了奢侈品而與市場相關,這個現實必須有所覺悟。

    而堅守傳統書法理唸的人,終極發展方向是跨越一座又一座的高難度書寫大山,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座經典高山……

  • 9 # 書海馭波

    本人理解,書法,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你想玩啥。想怎麼玩。也不必考慮什麼出路。其實就兩個問題:一,繼承傳統。二,創新。此兩者不可偏廢。不創新,全鬱於傳統之中,是為複製,書奴。不紮紮實實的學傳統,一味創新,則是空中樓閣。提問者說到“出路”問題,難道現在書法沒有出路了嗎?書法往哪個方向發展,是人為決定的嗎?這好象隱約的影射到創新問題。創新,不是書家主觀的想創新就能創新的。而是在吃透了傳統的基礎,加上書家個人的文化內涵,藝術素養,對人生及天地宇宙的理解,以及書家個人的性格,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書家的獨特風格。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創新。天天琢磨著如何創新,無異於拔苗助長,禾苗必死無疑!書法與道家是相通的,講究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當然,時下的醜書,射書,盲書,亂書……等等,也是時代的產物。這些只有等待時間去驗證。縱觀幾千年書法史,大浪淘沙。就當代書風,不用多,百年之後看看還剩下多少吧。

  • 10 # 使用者4211906027728

    首先贊這個問題題的不錯,正要時下書法現情!

  • 11 # 子衿書法

    王鏞直接了當的說,書法已經不再是實用的東西。它是藝術。藝術書法再把王羲之、顏真卿、趙孟頫等人的東西拿來寫,哪還叫什麼藝術?他的原話大意就是如此。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大師王鏞如此說,自然響應的人也不少。其中不乏各級書法家協會的領導、大學、美院教授。他們認為,藝術就應該把實用的東西拋棄。

    其實,大家也不必為此著急上火。人家都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他們是在搞藝術。和王羲之、顏真卿、趙孟頫他們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不相干。你學習的是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書法,就應該找志同道合的人為伍。

    為什麼你的目光不放在和你一樣追求傳統文化的人身上?因為這些人大多數都沒有響亮的名頭!在你的眼睛裡,這些人顯然不入流。看不起這些沒有名聲的山野村夫。當然,這裡用的“你”,並不是指的是你。

    那些搞藝術書法的人,他們似乎形成了一個緊密的聯盟,彼此支援。就如去年沃新華在四川舉辦書展被封,他的盟友曾翔馬上寫信聲援。那個玩射書白鬍子詭非同步幾十歲的人,被網上一片問候他祖宗的聲音掩蓋,而有眼有珠卻要搞盲書的那個叫獸馬上出來給他鼓勵支援。再看穿著一雙紅鞋子,一頭零亂不堪的長髮的那個痴漢,他在場上亂舞,場也道貌岸然的坐著圍觀的猴子………

    再看看堅持傳統書法的人,做出成績來的人,則被各種質疑淹沒。還沒有出成績的人,就將就著吧,沒人睬你。誰都不想看到別人成功。歸其原因,都是一個“利”字。文化也好,藝術也好,都奔著利去。既得利益者誰會讓出自己的利益?在這個利益圈中,哪一方得勢,都是圈子裡的事。其他人,不要覺得傳統書法佔上風,自己就有出頭的機會。一樣的吃瓜。信不信?不信走著看。

  • 12 # 抱庸詩書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是有比較系統的理論做支撐的,這個理論既有技法又有美學,既是文化又見性情,既具有歷史性又含辯證法,是一個相對龐雜的體系。但是,書法無論到何時,都必將是工具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是抽象理性美與直覺即視感的統一。書法藝術可以適當演繹,但不應過度的去解構,尤其是不能扭曲拆解和穿鑿附會。

    以“現代書法”為代表的當今書法藝術形式,正是犯了這個錯誤,對書法理論無限的抽象化,大玩技法,大秀線條,把靈動流暢完整的書法,嗨成了平面工藝美術設計。楷書不願好好寫,熱衷於大行大草,醜書、亂書、射書、展覽體,都是具體的表現。

    如果一直這樣玩下去,流傳下來的書法藝術將被徹底掏空,取而代之的就是各類“蒙太奇”一樣的平面線條板畫。如果說劉洪彪先生的盛裝大草至少還保留著傳統書法的“遮羞布”,那麼曾翔最近辦的個展,則是連短褲也不要了。在驚爆眾生的眼球之背後,不免讓人再一次對對高尚神聖的傳統書法疑惑唏噓——書法真的可以這樣玩?

    藝術不是科學,所有標榜傳統藝術的藝術,講究一個傳承賡續,否則就是新藝術,而不必冠之以傳統書法的名義。王冬齡的亂書也好,邵巖的射書也罷,包括曾翔的吼書,壓根就不是傳統書法。冠之以傳統書法之名,就是對傳統書法的玷汙與褻瀆,無論你披著什麼樣的身份,無論在書法前你標榜什麼樣的地位,都沒有資格、沒有權利這樣做。書法是精英的書法,但群眾的眼光始終還是雪亮的。

    我個人反對對書法藝術過度的扭曲解構,傳承的太少、解構的太多,都想開宗立派、博名揀漏。但至少在目前,我還沒發現有哪一個書法家真正具有這樣的實力。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13 # 史介鴻

    書法的核心恰恰在於對中國文化的把握。文是內容,書是形式。文是靈魂,書是形體。文是生命,書是軀殼。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是文主宰著一幅書作的意境。文不同,書亦不同。

    就當前來看,端正書法學習和創作的目的,才是“取法乎上”的根本途徑和迫切需要。

    中國書法是個人學養、志趣、追求和心態情緒自然、真實的流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發心變了,一切就都變了。

    在“心正”的前提下,書寫者必須在“執、使、轉、用”,“輕、重、疾、澀”,“提、按、頓、挫”等技巧上反覆練習,下足功夫,從點畫、結體和映帶呼應中獲得“筆法”;

    同時,還得不斷加強自己對於文字內容的深度理解,努力提高自身綜合修養和品格,在“創作”中才能做到“意到筆到、以手寫心”,表達出自己真實的精神狀態來。

    隨著習慣、經驗的積累和天賦、潛力的不斷強化,如果能把“字跡”背後所潛藏的傳統文化意識,比如“以人為本”、“師法造化”、“陰陽平衡”、“順其自然”、“揖讓有禮”等,因時、因地、因情、因境、因文、因理地表達出來,就達到“技止於道”的境界了。

  • 14 # 茶韻書齋

    書法,大師們都在玩重墨,肌理,空間構圖,攪扭線條,衝擊力,這是當下書法的出路嗎?

    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是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漢字《篆,隸,楷,行,草》的法則。技法有用筆,點畫,結構,章法的方法。書法藝術具有氣,韻生動的美感,要求有微妍疊見的變化,並崇尚個性,鳳貌和意趣,是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

    致於大師們們都在玩重墨,肌理,空間構圖,攪扭線條,衝擊力,這可能是大師們的改革創新吧。而傳統書法經歷三千多年的歷史,重墨是否是墨豬肉鴨,意味著肥而無力,是書法之大忌。而肌理,空間構圖是否是章法呢?攪扭線條,衝擊力是否是微妍疊見的變化呢?請書友們發表議論如何?

  • 15 # 一葉小舟82704

    書法,書法,一定要守法。離開了書寫漢字的規則,法度,那還叫書法嗎?對於書法而言,既要看個性,同時還要看整體性,不能以偏概全。書法是中華文化的明珠,不要去追求更多的所謂藝術性。還是老老實實的繼承歷代書家的傳統,在繼承中求發展,求創新,求出路。

  • 16 # 千千千里馬

    藝術必須有兩個特色

    第一,美的感染力

    第二,不朽性

    如果藝術沒有感染力,也沒有不朽性,還能是什麼藝術?

    那些口口聲聲打著藝術二字的藝術家,整天花樣翻新,也沒有什麼藝術內涵,藝術感染力何來?

    我看他們的“藝術”還沒有不朽已經速朽了。沒有藝術承傳,藝術的源泉也就枯萎了。

    清代一位學者,在談到唐代楷書的時候說,唐代楷書丟掉了隸書的豐富多樣性,過於單調統一,後來的書法學者,也不去追溯探源,結果楷書越來越沒有生氣了。

    今天的所謂現代派書法家,完全不要傳統,甚至傳統都沒有徹底吃透,就開始大搞什麼“創新”,讓書法有“肌理”、“攪扭線條”、“衝擊力”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但是,書法不是繪畫,不是設計,而是漢字藝術。

    漢字藝術必須追求漢字的基本精神,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引進一些繪畫思維。

    但是,不是所有的書法作品都要這樣去做。

    我們利用漢子之美,可以設計和再創造的漢字之美。但是,這個比例不應該很大 。

    如果漢字不是漢字,而是一些藝術設計,這就沒有漢字藝術的不朽性了。

    因為藝術的不朽性是建立在高度的經典美的承傳的基礎是的。

    如果沒有高度的經典性,就不會有承傳,沒有承傳,藝術就一世而亡,只有自己玩一把而已。

    書法藝術的承傳,是建立在深厚的承傳基本上的。

    現在的現代書法,根本沒有自己的獨立創造性,也沒有經典的美,我們很難想象怎麼承傳。

    例如,王冬齡的“竹書”、“亂書”有什麼意義?

    對王冬齡本人的書法,我寫過一個文章《王冬齡為什麼在楷書的路上逃跑了》,這篇文章主要是說,王冬齡的書法從楷書到行書,都沒有完成創新,也沒有超越什麼。然後就去搞他的所謂“創新”書法了。

    結果是什麼?在楷書和行書中沒有完成的書法美問題,在他的“創新”裡繼續存在,例如筆法的起筆、行筆、收筆、接筆這些基本筆法,如果沒有達到完美境界,你是很難有經典的書法之美的,更何況還有墨法之美。因為,墨法之美是建立在筆法之美基礎上的。王冬齡並沒有在這些基本的書法美學元素裡有建樹,他怎麼會創造經典?他的作品怎麼會是經典?

    既然不是經典,那麼你是作品肯定就是歷史的廢品了。

    即使有人收藏,那也等於是收藏廢品而不是寶貝。

    最近我看到一個影片,就是王冬齡主持的。我們看看以上這些作品都是什麼經典。

    此外,像所謂的名人簽字,也是一種書法搞笑。

    例如下面這個“獎狀”上的簽名,就是舞蹈家楊麗萍的“書法”。

    本來好端端的一個簽名,寫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偏偏她要花裡胡哨地搞什麼“名人簽字”體的“書法”,感覺不倫不的。

    這都是我們對漢字藝術的錯誤認識,導致的書法垃圾盛行。

    書法是藝術,藝術必須有品味。肌理,空間,這些都是繪畫思維,尤其是“肌理”還是油畫的筆法詞彙,都用到書法來了,真是,沒有故弄玄虛,好像就沒有學問一樣。

    書法的有“肌理”嗎?其實就是用油畫的用筆詞彙,代替中國書法的墨法。你直接說墨法,不久可以了嗎?為什麼墨法成“肌理”了?

    再說,所謂的空間感,只是我展覽作品,提供的說辭而已。與書法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是展覽作品,現在需要作品尺幅大一些,甚至大很多,那麼,字也要寫大一些,這是現在書法展覽的需要,有一定的道路,所以,以前沒有到“空間感”和視覺衝擊力的問題就出來了。

    但是,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空間感和視覺衝擊力代替不了書法之美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說法的起筆、行筆、收筆、接筆這些基本原理不夠,只有肌理,線條攪紐,那就有些彆扭了。

  • 1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在書法中摻雜了大量的畫法是當今書法界比如流行的病態,這種看似時髦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發展傳統書寫技法,而是打著創新的幌子幹著糟蹋書法藝術的勾當,用變種的基因塑造比醜書還要噁心的形象……

  • 18 # 浪鏡頭

    一切美的都是值得讚頌的,而美和方法論是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美是個性,是個人思想的迸發。書法更應該注重的是書法家個性的舒張。

  • 19 # 大悔憶智周

    我覺得這是捨本逐末。

    現代人和古人的差異,在於練習時間明顯少於古人,大幅度少於古人。

    現在急躁地致力於理論研究和高階突破是緣木求魚,因為我們缺乏的是實踐和基礎。

    有名人說過,現在書法家的字還不如過去賬房先生的字。

    原因之一,是過去人們一生唯一的書寫工具是毛筆,現代人實踐練習的時間與過去的人相比,少得可憐。

    就連書聖也從小日日臨池,何況我等凡夫俗子!

    “筆成 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鋌,不作張芝作索靖。”

    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千古不易的書法真理。

    由於實踐少於揣摩研究,而書法絕對要求動手,所以連基本的東西都還沒有透過早起晚睡日日臨帖來領悟,成天高階大氣上檔次地談些理論,不是很幼稚嗎?

    簡言之,書法需要悟性,但書法不是懂了就能寫好。

    現代人的美學理論水平比古人不知高多少,但現代人的書寫實踐沒多少人及格。

    書法應該有“功”有“性”,但“功”是前提,是決定性的。

  • 20 # 國忠書法

    現在的人對毛筆書寫已經沒有古人那麼多了,對毛筆字的筆法,字法,字勢和文字本身之美已經不是太瞭解了,也就是說往好了寫是寫不過古人的,沒辦法只能投機取巧,弄一些似是而非的偽書論來糊弄大眾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生第一胎是剖腹產,二胎也必須是剖腹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