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邊緣慢漫遊
-
2 # 採菊東蘺下
如果有族譜家譜的話,不要說三代五代,就是十八代二十八代,也是能夠知道的。
比如我們楊姓,是從義烏遷過來的,始祖是楊虎。我爺爺還在世的時候,曾跟我們聊天,說那時村裡專門有人管族譜,哪一家生了男孩,取了名字,就在族譜上寫上,過上幾年還要修訂。我們出生的時候好像就不講究了,到現在已經好多年都沒有修訂了。我爸說他看到過族譜,但我們就不知道了。
以前在中央電視臺看到一期節目說的是金姓,說他們是活金死劉,當時好像是看傳說一樣。原來還真的有這樣的事,我有一個同事,他是姓金的,可是後來在一次聊天中,他又說他姓劉,可把我給搞糊塗了。我就問他,你到底是姓金姓劉啊,他說他們是活金死劉。祖上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宗親,因為王莽篡位,誅殺劉秀九族宗親,當時有一房宗親,逃出了京城。來到當時的會稽,為了躲避追捕,就把劉改成了金姓。後來劉秀做了皇帝,他們又懇求劉秀,允許他們死後複姓為劉。後來就一代一代流傳至今。我的同事呢,他的爺爺後來又遷到了我市,他說在他們村裡就他們一家姓金的。可是他們有家譜。他爺爺死後就葬在了這裡,墓碑上就是劉姓。
我們隔壁村有郭姓家族,他們說他們的祖上是郭子儀,是郭子儀的一個兒子遷過來的,他們有族譜,有家譜,有郭子儀的畫像,每年都要祭拜呢。
族譜家譜在中國有這悠久的歷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記載了每個家族的歷史,也承載著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情結。族譜家譜因為五六十年代的歷史原因,也有過一段時間的斷層,沉寂。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修訂族譜,尋根問祖的熱情又在各地開始興起。
前段時間我老公他們村裡也說是要修訂族譜、家譜。還專門打電話來問我們的資訊。修訂族譜家譜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所以還要募捐集資。我老公和我同姓,算起來500年前還是一家呢!
-
3 # 桂之北
生有來處,去有歸途!每個人後都有一個蜘蛛網似的血脈關係網!我們把它記錄下來後我們叫它家譜/宗譜,生命的傳承有譜可尋!1404年以前不想再查了!
-
4 # 大眾求真
我是劉氏一脈,上祖由河南至江西瑞金為官,任職縣令。生下十四大房,主要分佈,江西,湖南,福建,廣東等地,傳至本人二十五世,是江西傳至河源,傳至廣州。由河源至廣州今有十三世。都有族譜記載,廣州所有太公的山墳還存存,歷年重陽都進行拜祭,居我瞭解,大家族的,家族觀念強的,都有專人記錄。即是那家生下男燈,在雙歲年,要在祠堂掛燈,並進行喜賀,燈上寫上父親的大號,即字輩名,然後寫上上燈男丁的字輩名,燈掛一年,大年三十除燈,送燈,其間,管事抄錄燈兒入族譜,所以,有些家族是可上查多代祖先。
-
5 # 東港朝天闕
我們家沒問題!大約在200多年前,我的八世祖楊倫與四個弟弟一起攜老母離開山東老家闖關東,最後落戶於遼寧安東縣(現東港市)。至我已是十三世。
經口口相傳,我們的祖籍地是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三甲駐六甲社大山夼楊家。經多年的考證,此地應該為現在的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高疃鎮上疋山夼村或下疋山夼村。此地有楊姓,但是與我們連不上宗。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滿足兩點,闖關東後裔回山東尋親比較容易。一是闖關東的時間離現在越近越好尋;二是小姓好尋。
而我們家則恰恰相反,楊姓本身就是大姓,闖關東時間又這麼久遠。所以漫漫尋親路,屈指已十年,但依舊一無所獲。
-
6 # 娓娓道來偉偉雜談
我姓譚,不要說三五代,就是往前數十幾代都有族譜記載的。
譚姓源於姒姓,西周時姒姓的一支封譚國國君,爵位為子爵位。在現今山東濟南章丘區。春秋時譚國被齊桓公所滅,當時國君流亡到莒國,以國為姓,以爵為名,譚子乃譚姓始祖。
我們譚姓這一支從山東遷徙到了江西,從江西遷徙到了湖南茶陵縣。湖南是譚姓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我這一分支的始祖在南宋時期從茶陵遷徙到了湖南祁東縣。我我家有族譜,記載了從譚姓始祖譚子到我們這一始祖所有的世系。
題主問往上數三五代,還弄得清楚根在哪裡嗎?我不用現翻族譜,我也記得天祖的明偉,高祖,曾祖,高祖父的兄弟,這些不用看族譜我都記得。
國有史,族有譜,樹有根,人有族。
-
7 # 紅木傢俱商人
河北青縣劉莊劉氏,祖上500年前,從山西洪洞大槐兄弟兩人遷至廊坊大城縣劉固獻村!兄住劉固獻村,弟至青縣劉莊村!名人有近代的劉華清老帥,遠代的有乾隆皇帝的老師(劉固獻)我是23世,在村裡都有和我叫老太爺的了(40多歲)村上有8代宗親(八輩)
-
8 # 黃老兄
族譜%50失聯,%90造假,現代,誰不是帝王將相後裔,50萬秦軍都成廣府客家人,50秦軍幾個帝王將相,想想吧兄弟們[捂臉][捂臉][捂臉]
-
9 # subase
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根是哪裡的!相對來說,我還是很熟族譜的,但族譜是大明永樂年間才開始記錄的,且不說準確性,就朱明之前的祖宗是哪裡都沒有記錄。
我是英德蘇氏始遷祖源達公23世裔孫,族譜由三世祖耇公開始記錄,估計他記錄的時候祖父已經仙逝了,他只憑祖父口傳是洪武十四年自福建遷入廣東英邑,但福建哪裡卻不知道了,現在祖祠標識是武功堂。
-
10 # 生不逢時566
我家是我列祖從當時的順天府,寶坻縣,耶律各莊9歲時旱災跟一位同族老人闖關東來到現在吉林省松原市的農村,前幾年我去尋根,在那裡的家譜中找到了祖宗的名字。到我這代6代,
-
11 # harsny
怎麼弄不清?
你看那些嫁女兒的,好多不是非要孩子跟母姓嗎?
她們孃家淵遠流長,都是58億年前的皇家貴胄,世家國戚,流傳到現在的!不繼承下去,浪費就可惜了!
-
12 # 無聊無所謂
本人金氏家族源於朝鮮,隨努爾哈赤打天下,八旗子弟,鑲黃旗。老祖宗金浦甲,現有第19代玄孫在世。想查第幾代都知道
-
13 # 老張3151
旌陽張氏自唐嶺南五府節度經略處置使康公祖孫四代至我父親三十五代生歿葬記載明確無誤,張氏全國通譜也用的是我們的譜系,可追溯至唐文獻公(九齡)與燕國公(張說)通譜系。現謹將世系下列,以供本家參考:下圖接:康公堂九皋一樹勳(捷)一益芳一仕漢一國勵一德譽一原平一垂紳一少九(韶九)一萬鎰一經一錫榮一耀嘉一南夫一週用(九七)一福英一繼志堂誠立一振昂一佰彝一感恩堂一禮一鈞指一庭詔一巨衍一元旃一亨意一利球一貞銓一建桂一仁安堂道熤一統升一祥和堂採臣一…
-
14 # 花兒次第開
我太爺爺十幾歲從甘肅民勤逃荒到寧夏中衛,最後不知所蹤,爺爺曾和太奶奶回去過,等不到人又返回寧夏。太奶奶去世後爺爺跑到農村打長工再也沒回去,父輩也不曾回去過。我經過前輩描述,四方打聽,硬是找到了祖籍,請回了族譜。先祖安徽滁州人,明洪武年間徐達手下掌印指揮,西征時駐守告訴民勤,屯墾戍邊,從此定居。
-
15 # 過去即歷史
這個基本每個人在那個地方,估計都有個三五代了,就是追問老人,三五代內的事也能說清楚的。況且有些還有家譜在。這不是什麼難事。
人類一代代繁衍,就跟每一代的社會結構一樣,呈金字塔形狀,一代一代越分越遠,最後成為陌生人,其實往上算可能就是一個根,所以早就有這樣的說法:500年前是一家。
本人對於自己的先輩是從哪裡遷來的,是怎麼一步步到今天這個地方的,還是有認識的,雖說我搞不清每代祖宗(六世祖往上)是誰,幹過啥事;考究這需要成本,結果還不一定考究出來。想了想,還是現實點,過好自己的日子吧。
-
16 # 過去理它作甚
古代家譜除了帝王世家,很少能有清晰記載。
先祖隆二公趙道,在元惠宗至正七年寫了一篇《原姓要錄》,其中說:“蘇轍的《聖祖之記》言‘皇世則知本於柏繄’,呂祖謙《世譜論》言他從李攸《景命萬年之錄》得知我始基之祖為伯益,蘇轍又言‘嗟夫!舜以孝而育虞,禹以功而孚夏,契之後為商,稷之後為周,獨益示也,天報之益其在我朝乎?’,邵博言‘今之章奏,不當名廣漢’,吳處厚言‘廟食宜及程嬰杵臼,有功社稷’。吾得之史遷世表,宋朝世系實出於伯益,李攸蘇轍夫何疑哉!”
我派趙姓自女修、伯益至造父,及三家分晉至趙幽繆王,及漢第一京兆尹趙廣漢,及唐戶部尚書趙淑,傳中奉大夫趙元晏,再傳成都尹令趙象,象生季,季生硎,硎生愉,愉生兵部郎中策,策生外製尉先達,達生僖公眺,眺生順祖珽,珽生翼祖敬,敬生宣祖熇,熇生太祖匡胤,胤生燕恭懿王德昭,昭生舒王惟忠,忠生韓國公從靄,靄生安定郡王世雄,雄生令益,益生子僖,僖生伯璵,璵生吳王師意,意生提宮希瞿,瞿生申王貴謙。
貴謙嗣沂靖惠王趙希抦,奉宋孝宗次子魏惠憲王趙師愷為我支派一世祖。太祖開封開派,為區別於“天水趙氏”,立郡望為“浚儀趙氏”;我分脈堂號為“南渡”。家譜中記載從唐代乾一公至今,歷經十九次修纂,以備後來尋根問祖。
-
17 # 好吃好做好學
家譜太重要了,有了家譜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我家的家譜就清楚記載了至今二十多代的歷史,有家族大事記和歷代人物表,感覺好幸福,真的應該感謝祖輩們付出。
-
18 # 王憐花兒
我祖上本躬耕於江浙。
明萬曆年間,祖上赴蜀中販布,遇一妙齡少女井邊打水,想來祖上也是多情男子,便留於蜀中,男耕女織,繁延生息,歷經十九代,然後有了我,人家中族譜歷歷在目。
偶爾想想,如果祖上留江浙,經歷倭亂,日本入侵,會不會有現在的我?歷史總是很神奇的感覺.......
-
19 # 剝了皮的刺蝟
我只知道四代吧,四代以前就不清楚了,真的,但據父親說,我們這一支羅姓是河南光山縣的,也沒去過!爺爺解放前被國民黨強徵木料亂槍打死,其實我們原本就是地道的農民!有光山縣羅姓的朋友,可以說說!也許我們是自家人!
-
20 # 90後娃娃
我家族譜記載 祖上明永樂二年作為軍戶由河北玉田遷至滄州!應該是屬於跟洪洞縣大槐樹移民同時期的興州移民!(興州移民)很少被人所知。始祖在滄州開基,往後很長一段時間族譜失傳,輩分已無法考證!現在的族譜是清末重修的,從清末到現在將近200年的時間族譜傳承有序 詳細記錄家族十幾代人的資訊
回覆列表
我們村祖上打山東來。村口水井周邊鋪的幾塊石碑有記載。小時候挑水時特意用水沖洗辨認過。長期踩踏,字跡已然模糊。但勉強可以看出。時間是明朝。具體哪代不記得了。
幾十年過去,早就不吃那樣的井水了。再沒去過,不知石碑下落如何。
據老輩人說,祖上一共來了弟兄四個,在這裡住下,陸續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所以村子以前就叫四戶李家。
如果到村周邊方圓十幾裡之內問四戶裡家在哪,還有人知道是我們村。說這話已經是四十幾年前的事了。不知現在還有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