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拾荒堂主
-
2 # 秦牧哥哥
不會改變大清滅亡的命運。因為:別說戊戌變法,哪怕清末立憲中要是載灃和那群宗社派穩一點,願意分權給地方的漢人軍政要員,會特喵的是這種結果。搞了個皇族內閣搶了漢人官僚的政治權力,又整個鐵路國有化來搶地方派的經濟利益,立憲派不涼心才怪。那幾個軍政要員可不是為了什麼虛頭巴腦的民族主義大旗,他們只是因為權力被侵犯了才站在了清政府的對立面,不然在黃花崗早就成功了(哪怕是武昌起義後,各省立憲派還是舉棋不定,差不多等了清廷一週時間表態,然而清廷就像個鐵憨憨一樣)很尷尬,清廷不知道自己的命在立憲派的軍政要員手裡,還以為“集權是唯一出路”,哦豁,玩脫。
如果是戊戌變法時期,搞日式君憲,絕對沒問題,那時清廷對地方還有一定控制力,中央也還有政治強人。要是在平定太平天國後就改革,別說日式君憲,就是德式君憲(甚至俄國的偽君憲)都是沒問題的。可惜,清廷錯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改革視窗期,到最後才醒過來,還自己玩脫。
哪怕是《十九信條》早一個月頒佈,清廷都可以繼續苟到一戰。不過還好他在一戰前完蛋了,不然如果清廷真的苟到並參加了一戰,闊能我們就會落得一個和西邊另一個古老的大君主國——奧匈帝國一樣的結局了。
-
3 # 翀與他的世界
變法成功之後,我認為也不會一勞永逸走下去。
在變法成功之後,實現了君主立憲,但是沒從根本上去改變廣大農民群眾的心理,數千年來的封建帝制仍然在他們心中紮根,他們也只聽皇帝的話,而不聽從憲法,所以人民群眾很難適應君主立憲。
最終只有兩個結果:一方面,人民群眾因為反對腐敗的清朝,從而引起了一場從下而上的鬥爭,進而從根本上動搖清朝的統治。另一方面,由於清朝尚未覆滅,帝國主義繼續投靠清朝皇帝,很可能由此中國喪失整體的獨立權。
-
4 # 夢想只能是夢
變法成功,晚清亡;變化不成功,晚清亡。
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封建制度,已經被人類文明發展的程序所拋棄,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改變晚清的最終命運。
時代背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讓民間群情激昂。所有熱愛中華,熱愛民族的知識分子無不痛心疾首,意欲圖強。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華不停的被西方列強所踐踏侵吞。國人用國土和鮮血見證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先進和強大,見證了世界性競爭的本質,有識之士終於意識到,大清國不再是天朝上國,落後的地方太多了。
在此基礎上,1861年開始,晚清政府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指導下,開始了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洋務派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但是甲午戰爭的慘敗表明,洋務運動並不能救中國。思想進步人士意識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才是最大的弊端,苦讀聖賢書救不了中華,首先需要革命的是思想。
隔壁的日本,這位中華帝國上千年的學生,1854年同樣被美國的軍艦強迫打開了國門,在大炮的威脅下,和各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是1868年起始的日本明治維新運動,放棄唐學,擁抱“蘭學”,透過全面“脫亞入歐”,一切師從西方,讓日本走上了快速崛起的道路,26年之後,已經可以擊敗自己的老師,這如同一根刺扎入了國人內心。而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成了當時面臨被分割,被侵吞的中華一個明確的改革目標。
強大,可以如此完成;中華,可以如此挽救。
革命,救中華;革命,為中國。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採納了康有為,梁啟超的意見,正式頒佈《明定國是詔》,下令宣佈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歷時僅僅103天,又稱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對固有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主要內容有:
1.文化上,創辦京師大學堂及各地中小學,廢除八股,倡導西學;設立譯書局,派遣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
2.經濟上,倡辦實業,促進生產、鼓勵私人開辦工礦企業。
3.軍事上,學習西方軍事理論,和現代槍炮知識,創辦新式軍隊。
4.政治上,開放言路,精減機構,任用新人。
這些內容,對龐大的既得利益和守舊派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一旦全國實施,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全民開智,接觸了西方先進制度與現代文明的教誨,滿清的統治將會產生根本的動搖。而封建制度的皇權,要的是家天下而不是國天下。
以身報國新舊勢力的碰撞,必然會流血和犧牲。變法的皇帝和文人,沒有軍隊的支援,註定了是一腔熱血,以身報國。
變法六君子中的譚嗣同,懷著對中華強盛的夢想和志向,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詩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在中華強盛的曲折道路上,從來不乏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無處不在的被他們體現著。
國與家,家與國的命運,與個人緊緊捆綁在一起。為了救中國,救民族,殺身成仁在所不惜。譚嗣同臨刑前說的話足以讓人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和偉大的愛國情懷,為了喚醒普通大眾,寧願用鮮血和生命來加速這一程序:
“大丈夫不做事則已,做事則磊磊落落了,一死何足惜。各國變法,無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變法成功,人民普遍意識覺醒,清政府將會被社會進步所拋棄,因為封建制度的存在和文明的推進有著根本性的矛盾,自然性喪失統治中國的法理基礎和存在理由,國家不是某個家族的,人民不再是統治階層的奴僕。這是縱觀世界社會進化的必然結果,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
變法不成功,那就是事實發展的時間線了,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
-
5 # 南看天下
俗話常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我們都知道戊戌變法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維新派的操之過急,直接就把刀架到了保守派的脖子上,勢必引起勢力更大保守派的反撲。所以,我認為就算維新變法成功,也肯定不是一年兩年就會成功的。我們把這些情況考慮在內,不妨做一個推演。
1慈禧太后退出歷史舞臺,能力平平的光緒帝掌握實權。根據記載,維新派當初提出一個讓所有人不接受的主張就是聘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擔任中國變法的國策顧問,更荒唐的是光緒帝竟然同意了,試想一個剛把你摁到地上摩擦過的國家,你竟然舔著臉去聘請他國二號人物幫助你變法,從這點來看光緒的確天真,也正是這一點,光緒把自己逼成了孤家寡人,伊藤博文我們知道,這個人的確是個幹才,他一手策劃並實施了吞併朝鮮。日本之所以吞併朝鮮,更大的目標還是吞併中國,把這麼一個人放到身邊,結果只可能是中國是第二個朝鮮。
2滿清徹底控制政權,漢族地主階級被排斥到體系之外。在這裡我們又要說到2個人,翁同龢和李鴻章,翁同龢算是和維新派走的比較近的,如果成功,翁同龢一定會受重用,但翁同龢與李鴻章不合,李鴻章在變法期間一直在玩政治平衡,但光緒不傻,李鴻章還是偏向於後黨的。所以以李鴻章為首的地主地方實權派肯定會受到打壓。但李鴻章跟曾國藩不同,李鴻章不會拱手讓出手中權利,所以李鴻章地區的江淮地區會有一場內亂也說不定。
3袁世凱從新掌權。我們都知道袁世凱靠出賣維新派從此平步青雲,如果戊戌變法成功,那就是袁世凱沒有出賣維新派。肯定會受到重用,維新變法中有很重要的一條是訓練新式陸軍,袁世凱作為這方面的先驅,有很大的可能會變成清政府軍方的實權派,即使清政府對手握軍權的漢臣有所防備,肯定也不敢立刻收回袁世凱手中的軍權,剛才說了,維新成功後以李鴻章為首的江淮地區不會那麼穩定,這時候穩定局勢肯定少不了袁世凱,不過從袁世凱當初養寇自重的套路對付革命黨,也有很大可能以這一套來對付光緒帝,到時候可能才是中國四分五裂的真正開始。
所以,福兮禍所依,維新變法正成功了,在當時那種複雜的政治背景下,個人真感覺並不是一件好事!
-
6 # 橘子講歷史
光緒這個人,沒有領導才能,他自己親政十二年,一點自己的嫡系都沒培養出來,這很要命啊。
要想變法,先抓兵權,要抓兵權,先抓宮權。
怎麼抓宮權?來點狠的,先找個不長眼的太監,挑個由頭,打死完事。這叫立威。你不立威,大家都跑太后那邊告密去了。你要覺得殘忍,那還是老老實實當傀儡吧。別說殺個太監,肅順端華,都是正經皇室宗親,被殺起來有誰可惜他們的,不敢殺太監立威,活該一輩子傀儡。
要做到讓太監不敢在宮裡玩貓膩才行,不是讓光緒上來就拿李蓮英開刀,是要讓這些人知道皇帝不好糊弄。千萬別讓太監們產生一種“皇上仁慈,太后心狠,寧開罪皇上不開罪太后”的心理。起碼要做到“皇上和太后都不能開罪”,不然沒法抓宮權。
珍妃的枕頭風聽不得,都是賣官的。光緒有點任命的權力,都讓珍妃糟踐了。
要抓兵權怎麼抓,太后尚在,不能說太后任命的我就得擼掉,這做不到。這就得自己多接見,多套近乎拉感情,這就看光緒能耐了,太后再怎麼聰明,鑑於是女流,很多人她見不了,近乎話說不了,光緒這點有很好的基礎,自己硬是抓不過來,還是沒能耐。榮祿這麼好的人才,你不籠絡,自然跑太后一邊,那叫活該。榮祿可不是倭仁那種頑固道學家,新軍就是榮祿倡議的,自家的人才不去用,眼裡只有康梁,怪不得別人。
抓兵權就是這洋,你是皇帝,誰抓兵權,就多請他來宮裡聯絡感情,皇帝這麼做天經地義,這種事多做幾年,自然兵權到手-----慈禧作為女流,這方面忌諱比較多。有這麼好的優勢,最終淪落到要指望一個根本沒見過面的袁世凱?
-
7 # 卯時一木
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不會改變大清滅亡的命運,相反,可能會加速大清朝的滅亡程序!
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是在封建地主階級統治下的一次維新派變法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卻對後世造成深遠影響。
政治經濟方面,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下令實行新政,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諮政院、諮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戊戌維新失敗後,支援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思想文化方面,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變法後人們普遍認為,不變沒有出路,變是古今通理,中國還應該大變、全變。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為活躍。新式文化事業勃興,國內出現辦學熱,創辦新式報刊熱,出版新書熱。從戊戌變法的改革內容來看,戊戌變法的很多措施都效仿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當時中國發展的國情國力。
(2)經濟改革:強調中國必須以工商立國,才能富國養民;著重鼓勵民辦企業;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並在各省設分局;廣泛開設農會,刊印農報,購買農具,訂立獎勵學藝、農業程式,編譯外國農學書籍,採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頒發制器及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在各地設立工廠;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倡辦實業,促進生產;鼓勵私人開辦工礦企業;
(3)軍事改革:改用西洋軍事訓練;遣散老弱殘兵,削減軍餉須支,實行團練,裁減綠營,舉辦民兵;頒發興造槍炮特賞章程;籌設武備大學堂;武科停試弓箭騎劍,改試槍炮;
(4)社會改革:將城鄉許多祠堂、廟宇改為學堂,破除迷信;尊孔聖為國教、立教部及教會、以孔子紀年、制訂憲法、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皇帝親自統帥陸海軍、改年號為維新、斷髮易服及遷都上海等;
(5)文教改革: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
戊戌變法遭到了滿清權貴階層和統治者的反攻,加之變法本身的一些因素導致了改良運動的失敗,但造成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戊戌變法取得了成功,封建制度難以提供適應變法所需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將逐漸進行制度改革,將會動搖封建統治基礎,帶領中國一步步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模式,加速大清的滅亡。 -
8 # 百舸爭流莫等閒
即便戊戌變法成功了,也不能拯救大清,至多延緩它的滅亡!理由如下:
其一,大清皇室的目的固然願意學習西方,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還是為了繼續皇朝統治,師夷長技以制夷,不可能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學習西方。這個基礎性問題解決不了,思想上沒有改變,就無法改變全國一盤散沙的情況!
所以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的武器雖然並不落後,但缺乏勇氣和鬥志,不能有效協調作戰,竟然有不戰而退者,最終在朝鮮在海上都敗得一塌糊塗,直接導致了近代百年的國運衰退!
其二,沒有重視教育,民眾愚昧。舉例說明,清朝時曾經命李鴻章整治黃河,當時聘請的國外研究人員就指出了民眾的愚昧,在黃河堤壩上取土,修房子!不普及教育,民眾思想不夠進步,國家的真正實力就無法確立!
其三,統治集團閉目塞聽,八旗弟子故步自封,滿漢割裂,不願意正視西方強大的多方面因素!李秀成死之前曾建言多買先進武器大炮,訓練工人制作,準備好與洋人一戰!但是,洋務運動是開戰了,卻只是學人家的皮毛,官員腐敗,閉目塞聽!對於開啟思維具有遠見的人還要進行打壓,比如華盛頓紀念碑上有一塊中文石碑,作者徐繼畲還被貶謫!對內作戰或許能夠取勝,比如剿滅太平天國和捻匪等,但一旦面對西方,就根本不在一個水準上!
其四,精明的慈禧掌握權力,沒有還政給皇帝!沒有慈禧的改變,很難跳出落後的窠臼。慈禧非常精明,在內部權力爭鬥中殺肅順,奪權議政王奕訢,但對外則愚蠢透頂,一心追求個人權力和私慾!
-
9 # 明暄談史
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了,大清朝也一定會被滅亡。
首先,這是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趨勢。這會形態都是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這是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趨勢。人類社會發展到每個階段,都會對應到特定的社會形態。
其次,依然會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干擾。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完成工業革命之後,急需要擴大市場,將自己的產品向世界其他國家進行推銷。弱肉強食的原則我們懂得。開啟市場之後,他們肯定會掠奪清政府的各種資源。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並不會因為,我們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就會幫助我們,更不會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相反,他們會為了自身的發展,會侵略那些相對落後的國家。
此外,落後的思想觀念限制國家的發展當時全國上下人們的思想觀念還很落後,他們將西方的新思想、新科學、新技術看做是邪門歪道。而這個時候的日本已經進行了明治維新,他們重視向西方先進的國家進行學習,曾派很多留學生去歐美等地學習新的知識。這就是差距。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了,那也只是自上而下的一種改革,中國基層的好多百姓也不懂得向西方學習,還會是像井底之蛙一樣,坐井觀天。
總結: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了,大清朝也一定會被滅亡。這是一種歷史發展的趨勢,是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結果。同時,依然會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國內老百姓的思想還沒有徹底解放,這些必然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發展走向。
-
10 # 星空遨遊者
事實上戊戌變法無論成功與否都改變不了大清朝本滅亡的命運,只不過是早一點晚一點罷了,後來的歷史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透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等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它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當時的資產階級力量太過於弱小,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頑固派實力過於強大,兩者根本無法抗衡。
雖然它沒能挽救清政府走向滅亡,但是它卻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起到了加速推動作用。
假如戊戌變法成功了怎麼樣,會挽救清政府滅亡的命運嗎?
戊戌變法實際上是資本階級的改良運動,而資本階級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所佔據的比例是很小的,就算他成功了也只是中國一小部分人受益,而中國當時絕大部分人都是農民,戊戌變法成功了他們也不會受到多大改變,他們依舊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還有可能會被剝削的更加厲害。
更重要的是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是不可能長久共存的,封建階級終究要被資產階級取代,封建的清王朝註定要退出中國歷史的舞臺。
再後來的歷史發展中也證明了資產階級也不適合中國,唯有走社會主義才是中國正確的道路。所以無論戊戌變法成功與否,清政府註定是要滅亡的。
-
11 # 別問歸期1314
戊戌變法成不成功都無法阻擋清政府滅亡的腳步。就算戊戌變法成功了,清政府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以康梁為首的戊戌變法,
從根本上無法改變清政府本身腐朽的本質,反而觸及到守舊勢力的自身利益。以至於最後變法成了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爭奪權力的一場政治運動。很顯然,光緒帝是鬥不過西太后的,因為光緒帝本身無兵無權,而且處處受到慈禧太后的制約。一旦變法危害到慈禧的權力,那麼慈禧勢必會加以阻撓,所以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從國內形式上看,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處於崩塌的邊緣,雖然經過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經濟軍事也有了長足進步,但是當時的清政府閉關鎖國多年,內部矛盾重重,腐朽落後,朝廷腐敗無能。從國際形勢看,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已經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此時的清政府已經成為歐美等國的殖民地。西方勢力對戊戌變法不可能坐視不管,他們怕一旦變法成功會損害他們在中國的利益。或者說新的君主他們無法控制,所以他們也不支援變法。中國的變法不可能像日本的明治維新那樣徹底,所以也不可能使清政府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清政府的滅亡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便沒有戊戌變法,或者說戊戌變法成功,清政府也會走上被推翻的道路。一種腐朽的制度或政權,無論經歷多少時間,終有一天會被歷史的浪潮所推翻。
-
12 # 豪森林
如果變法成功,晚清依然滅亡,而且不會太慢。
一方面,清朝一直存在異族統治的合法性危機。辛亥革命的一個重要的訴求就是“排滿革命”,也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清初,朝廷依賴強大的軍事威懾力,並對漢族知識分子進行拉攏,同時大興文字獄,以及基於周邊戰爭一系列勝利而開疆拓土的強盛武功,壓制了危機的爆發,但危機從未消除。
清末,國力衰微,對外戰爭的一系列失敗讓清廷顏面無存,這激發了中國民族主義意識的覺醒,這種覺醒在少數民族主政的情況下,很容易滋生出漢民族的主體意識,清初的慘烈記憶被重新喚醒。
另一方面,在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起義過程中,清廷的中央機動力量被消耗殆盡,最後的柱石僧格林沁更是在1865年被捻軍陣斬。從此,清廷只能依賴漢人的地方團練武裝,慈禧憑藉其高超權術,利用漢人實力派之間的矛盾維持著中央與地方的脆弱平衡。但這種不是依靠實力而是依靠技巧的平衡畢竟不能持久。
戊戌變法即使成功,上述問題依然無法解決,這一點從清末新政可以得到印證。清末新政開始於1901年,僅比戊戌變法晚三年,而且改革更為全面與深入,甚至開始籌備立憲和國會,然而最終依然滅亡。就是因為,越是改革,政權的合法性和支援基礎愈加削弱,新軍、新式學堂、報刊雜誌成了宣揚資產階級民族民主思想的溫床,越是瞭解這些思想,越不能接受清廷的統治;而清廷中央實力早已衰微,難以有效控制;同時,改革亦將嚴重損害作為清廷統治基礎、依賴舊式科舉的傳統士紳利益。因此,清朝最終依然會滅亡。
其實,封建王朝為了延續壽命進行的改革最終加速自身滅亡的例子並不鮮見,比如西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
13 # 零度Military
光緒帝對國家政治上的事是一竅不通,他所有的翻身希望都壓在康有為此次戊戌變法上,然而無需變法提出的思想改革很多方面就是在變相的賣國。比如為了籌集變法的資金,康有為提出可以將中國邊疆地區賣給西方國家,還有他們認為日本的變法思想特別好,就想要討好日本向他們學習,學習是好,但是康有為等人居然提出中國可以成為日本的附屬國。所以如果讓光緒帝掌權戊戌變法得以延遲發展,根本不能改變清朝當時的局面,還會失去更多的領土。
-
14 # 富元製作
每個朝代的強弱與生存,都與這個國家的政策息息相關。當一個國家遇到困難、衰落時,不是被雄心壯志的人取而代之,從此江山易名;就是實行改革或變法,使國家重新崛起。
歷數中國幾千年共經歷了24個朝代,每個朝代都有過大大小小的改革。最為突出的要數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也包含國家在內。當時齊國有管仲變法,魏國有李俚改革,秦國有商鞅變法等,這些改革和變法都是很成功的。當然也有失敗的改革和變法。例如宋朝的王安石變法、范仲淹變法等,這些改革和變法都是失敗告終的。
還有最後一次晚清著名的戊戌變法,戊戌變法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啟蒙運動,不過還是以失敗告終。但是,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了,那麼大清亡國的命運是否就會改變呢?戊戌變法的核心內容有政府改革,廢除八股文,提倡西方科學主義,鼓勵私人企業等。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想一下,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了會怎麼樣?也許會有一批思想先進官員,也許會有一大批新興的私人企業和民族企業,促進國內的經濟發展。
可即使如此,還是不能改變大清亡國的命運。
第一、不奪取慈禧太后權力,不改變封建君主制,很難打破得了百姓的奴隸封建思想。
第二、大清王朝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馬關條約》、《南京條約》等,割地賠款,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沉重的賦稅已經使百姓對大清王朝失去了信心。
第三、大清王朝的經濟、軍事、科技都被西方列強打壓,大清王朝的支撐源力猶如枯木可摧。
第四、當時大清王朝內憂外患。內有義和團運動,孫中山的民主運動等;外有英法美日等西方列強。所以說大清王朝在夾縫中生存一點也不為過。
除此之外,還有多方面的因素制約著戊戌變法的推動。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重要的變革,但卻遭到了守舊主義和慈禧太后的反對,最終的結局就是皇帝囚禁,戊戌六君子死的死,逃的逃。康有為還曾動過暗殺慈禧太后的念頭,不過終究沒能實現。戊戌變法也成了中國近代史上遺憾的一筆。
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如果沒有一個緩衝期間,一下子就改頭換面是不可能實現的。洋務運動就是前車之鑑。民族與民主的潮流早已蔓延到國際,時代在進步,都已進入資本主義,當時只有中國還在堅持著封建主義,這已經與國際的主流思想背馳而行了,只有徹底推翻封建主義,才能煥發生機,光靠一個變法也是根本無法阻止清政府滅亡的。
-
15 # 炎焱海風
戊戌變法根本不可能成功。和我們一直以來認為的不同。慈禧歸政光緒帝后,規定除三品以上官員任免,需經慈禧批准,其他的都由光緒定奪。而光緒在經歷甲午慘敗的刺激後,想學日本變法圖強,但光緒作為同治帝的臨時候補,從沒受過嚴格的帝王培訓,嚴重缺乏政治智慧和手段。起用了康有為這個欺世盜名的騙子。整個變法都是突發奇想,毫無章法。還把支援變法的,或是中立的重臣大吏全推到反對派那裡去。到這時為止,慈禧並沒有干涉,甚至駁回了保守派大臣要其干預的奏章。當變法根本無法推進下去時,康有為提出殺了慈禧,變法才能成功。於是有了譚嗣同夜訪袁世凱,袁世凱舉報的事。這時慈禧才斷然出手,連夜回宮軟禁光緒,抓捕變法人士。戊戌變法失敗。其實戊戌變法提出的主要一些目標,在慈禧重新執政後都做到了或開始做了,比如立憲,練軍,理財,辦新式學校,警政,現代司法,議會……但清帝國這樣一個老朽的中世紀式的農業帝國,根本和這些現代民族國家的東西無法融合。反而這些新生事物成了老朽帝國的掘墓人!所以戊戌變法無論成功於否,都挽救不了清朝。
-
16 # 我與歷史有個約會
我先來說我的結論:戊戌變法成功了,也不會改變清政府的滅亡。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戊戌變法就算成功了,也不能徹底改變清王朝的國家性質,頂多讓大清王朝成為一個披著君主立憲外衣的舊封建國家,延續幾百年的封建王朝無法透過一次改革就完全發生變化的,改革需要一個過程,而當時那個世界局勢,清王朝顯然不具有持續改革的能力。
具體如下:
一、維新派沒有實權我們都知道戊戌變法的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進行的一次資產階級改良型的改革,這次改革的目的是好的,維新派們希望透過這次改革能讓清朝變為君主立憲制政體。我們假設這次改革成功了,中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這次改革是在19世紀末期的中國,清王朝的實際掌權者還是慈禧太后,戊戌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光緒帝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就算變法成功了,光緒帝在朝廷中還是沒有多大的話語權,這次變法頂多是讓大清王朝延續的時間長一點,並不能從本質上改變清王朝,慈禧太后還是會肆意的揮霍國家財產,她的存在就註定大清王朝要走向覆滅。如果不能在變法的同時進行奪權,就算變法成功了也只能是傳播西方進步思想,而不能在事後指揮國家向好的方向發展。
二、西方國家的侵略接著我們談當時的國際形式,在清朝末期,世界上每一個報的上名號的國家幾乎都對這個搖搖欲墜的東方大國虎視眈眈。按照正常歷史發展,過不了多少年就會有八國聯軍就會有侵華戰爭。就算戊戌變法成功了,歷史的車輪還是會前進,來自西方帝國主義的威脅還是不會斷絕,英法等國家還是會以另外一種形式來殖民中國,這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可能會說,戊戌變法都成功了,難道清王朝就沒能透過這次變法強大起來嗎,如果強大了還怕外國人侵略?可是大家仔細想一下,就算戊戌變法成功了,清王朝能發展成功嗎?這個國家有多少人熟悉君主立憲呢?在還沒徹底改革完全之前,外國人的魔爪就會伸到中國來,清王朝免不了還是會成為別人的工具,成為帝國主義剝削中國人民的一把鋒利的刀。
三、君主立憲不符合中國國情這一點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我把它放到最後來講。眾所周知,由於中國長期以來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存在,中國大部分農民都形成了一種“奴性”,認為只要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好好過日子就行。(當然這裡只是指絕大部分人,不指那些有識之士,畢竟在當時的環境下,受過西方教育的人還是屈指可數的。)你給這些人說自由講平等,他們可能會覺得你在說天書,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事情。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談什麼公正法治自由平等都沒有用。大清王朝如果想更好的發展,必須把君主立憲制度中國化,想方設法讓中國人民去接受這個制度,讓中國人民去改變長久以來的固有思想。否則的話君主立憲的大清可能就跟太平天國運動一樣曇花一現。
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倡導學習西方,改革政治,因變法損害了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最終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試想,如果變法成功,晚清的歷史走向會怎樣?
回覆列表
首先,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因為沒有意義。關於所提出的問題,戊戌變法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改良運動,即使成功最多隻能延長已病入膏肓清朝壽命,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從後來的清末新政和立憲運動就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期所寫的萬言書,可以說是相當有見地和有針對性的,在後來的清末新政時期,他正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並深受慈禧信任,可以說他萬言書中的抱負在這時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但也不過是補臺而已,挽救不了大清衰亡的命運,因為根本原因是制度問題,而維持其制度的經濟基礎此時已千瘡百孔,元氣殆盡。這也是後來辛亥革命能夠形成在各地揭竿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勢將清王朝推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