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路上hj

    相比儒家主張的忠、孝、禮、仁者愛人的思想,老子的道家學派,則是主張清淨無為;法家的韓非子則主張以法治國。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百家爭鳴的盛況,直到西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奠定了以儒家思想為社會主流的思想地位。

  • 2 # 191伴131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如果有利益的時候,要選擇大的利益;如果有害處時,要選取小的害處。

    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

    這句話出自《墨子·修身》置:同“植”,樹立;豎立。樹立的根基 不穩固,就不要在枝末的繁盛上下功夫。 指做事必須先抓根本。

    儒家是中庸思想,人心之中,人心昏昏,是講不清楚的,格局太小,侷限於血緣等級,,墨家則以原始人道主義為指歸。兼相愛,交相利---平等、博愛,是真正的把自然的智慧運用到人類社會。墨家的思想是中用思想,在諸子百傢俱有最高的智慧。

  • 3 # BEI玄武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好講,反對儒家的人,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有。春秋百家爭鳴時期,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都反對儒家,比如法家和道家,其中儒道爭鋒兩千多年,直到現在還沒有結束。儒家在歷史上獲得勝利 是因為儒家的那一套愚民思想學說非常契合皇家的封建統治。在近代歷史上,魯迅,胡適都是儒家思想的激烈反對者。本人更多傾向道家思想。

    在中國古代社會里,儒家思想長期佔統治地位。與儒家思想不同,道家的思想雖然不佔統治地位,但它主張以“道”為體,“道法自然”,倡導“清靜無為”的思想,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儒道互補”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事實”和人們的共識。如果說儒家以其剛健有為、積極入世這一側面影響和塑造中華民族性格的話,那麼道家則可以說是從超越現實人生,追求個體人格自由這一側面影響和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而顯赫於中國傳統文化的。

    超越現實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在莊子思想中表現得尤為突出。1任何理想人格的構想,都離不開社會、時代的土壤,都要以一定的現實為基礎。莊子所構想、追求的理想人格,是莊子對其所生活現實的迴應、超越。莊子生活於戰國,這是一個社會轉型、急劇動盪的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統一的轉型時期,伴隨著劇烈的陣痛。其表現為戰亂頻仍,群雄割據,社會動盪不安。根據史載統計,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的戰爭達480多次,弒君36起,滅國52個。面對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靈塗炭,敏感的知識分子能無動於衷嗎?於是,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生活於春秋後期,面對“禮崩樂壞”、天下動盪形勢的孔子,提出“仁”的觀念作為濟世良方,開創了儒家仁政德治的理想主義之先河。與儒家仁政德治的道德理想主義不同,老子反對儒家所倡導的仁政德治,主張無為而治,認為社會動盪不已的原因是人們的“知”(智巧)和“欲”(慾望),而儒家倡導的以仁義治亂世,不但於治世無補,反而會滋長人們的貪慾、偽詐,加劇社會的動亂。最好的辦法應是自然無為,即取消人們的智巧和慾望,使人回到原始古樸、無知無慾的自然狀態。老子開創了道家批判現實社會、主張清靜無為思想的先河。莊子繼承了老子以道為本,自然無為,以及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對現實人生的否定的思想。在莊子看來,“方今之時,僅免刑焉”。(《莊子·人間世》。下引《莊子》,僅注篇名。)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那麼造成社會動盪,人民生靈塗炭的根源是什麼呢?莊子認為,動盪的原因在於人有智有欲。拿統治者來說,本來在上古時代,黎民百姓有他們固有的本能和天性,他們織布而後穿衣,耕種而後吃飯;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渾然一體,沒有一點偏私,任其自然。那時,山野裡沒有路和隧道,水面上沒有船隻和橋樑,各種物類同生共存,禽獸成群結隊,草木隨意生長。禽獸可以用繩子牽引著遊玩,鳥鵲的巢窠可以自由攀登上去探望。人人都蠢笨而無智慧,愚昧而無私慾。哪裡還知道什麼君子、小人?等到世上出現了聖人,他們卻竭心盡力地去追求所謂仁義、禮法,從而導致天下開始出現迷惑與猜疑,天下開始分離。所以,“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

  • 4 # 大吉大利1887

    為什麼對儒家思想不滿,因為儒家思想是為剝削階級服務的思想,是愚弄勞動人民的思想,在中國只有馬列主義毛澤東的思想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毛主席最熱愛勞動人民,最相信勞動人民。

  • 5 # 路人138603661

    我只喜歡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能團結大多數人,為中華民族奉獻一生,毛澤東時代,是中國人民最幸福的時代,毛澤東時代,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昌盛的時代,毛澤東時代,是老百姓最擁護的時代。

  • 6 # 萬萬999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 7 # 撫辰

    用白雲先生文章裡面一段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合適!

    儒家之道,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君王勤政愛民,百姓才會敬天子為天下人之天。儒家的核心是仁,仁說的是愛人,為什麼要愛人呢?因為天地之間,人為最貴。那麼對於個體的人來說,一個人需要以道修身愛護自己,是自己對自己的責任。一個家庭,父母要以道齊家,愛護自己的子孫後代。一個國家,君王要愛護自己的臣民,這是君王的責任。最後放大到天下,天子就是代表天,來愛護天下百姓,這是一種最大的責任。

    儒家的孝順和忠君,不是沒有前提的,而是父母長輩和君王承擔了保護子女和天下百姓的責任,所以子女和百姓,要愛戴父母和君王。如果國君盡不到保護百姓的責任,還殘害百姓,那儒家會怎麼做呢?從儒家對商湯和周武王的讚美看,他們鼓勵弒君。因為天下無道,暴君和昏君已經無法代理天命,天下就需要有新的天子來代理天命,來愛護百姓。

    後世對儒家之道最大的誤解,是認為儒家的倫理,是單向的倫理,子女和百姓只負有忠孝的義務,而父母和國君,對子女和百姓沒有愛的責任。並進一步曲解成愚忠愚孝,這是對儒家倫理根本性的誤解。

    儒家認為,父母生了孩子,如果不去把他教育成才,這種父母是禍害。因為教育不好的孩子,他先禍害自己的家人,再禍害整個社會。怎麼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護呢,以道齊家,把孩子教育成才,教育成仁人君子,教育成治世賢能。所以說,孝的問題,首先是父母的責任,其次才是孩子的義務。如果孩子不孝順,那一定是父母的過錯,因為他們不懂得以道齊家,以道教子。

    君子是什麼呢,在儒家之道里,君子是指認同並遵循儒家倫理綱常的人。小人則是那些不循人倫綱常,越禮逾規之人。很多人認為君子是指貴族子弟,這是錯誤的理解。比如顏回,他既不是貴族子弟,也不是富裕人家,但是他顯然是一個君子,因為他對儒家倫理的理解非常深刻,踐行也十分篤定。

    所以儒家不是裹小腳,也不是留辮子,不是《弟子規》,也不是愚忠愚孝。

    有人說儒家虛偽,其實真正的儒家並不虛偽。我們來看《孟子》中的一段話: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 8 # 羅釋一內衣設計

    我的理解可能有些離題,我認為諸子百家,百花齊放很好。我們為什麼要固封在選擇釋,道,儒,或其它中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算你有信仰,也還是可以學習其它的知識。用開放的心態,來學習,來接受,選擇各家精華中,最適合自己的部分。學以致用,內化成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尊重各家的思想,也會選擇性的學習運用,我們需要的是,擁有自己做主的能力!

  • 9 # 黃華忠6

    愚家思想是忠於封建王朝的忠實的指導方針。過度提,怎麼也提不起來,略為借鑑一點是可以的,很多教條與現行制度與法律不符。想說事的人只不是想借屍還魂。

  • 10 # 凡凡143653804

    儒家思想有個最大的弊端就是:和稀泥。往往事情最後被和成不黑也不白的灰色。現代的法律,科技等這些能和稀泥嗎?

  • 11 # 使用者桂花院

    不玩獨載的思想是好思想,如果想奴化人的思想是全人類反對的思想,就象我們共產黨喊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正確思想與方向.

  • 12 # 反岐視

    道家好,墨家好,法家好,毛澤東思想好,三個代表好,八榮八恥好。

    就孔孟之道不好,扔進拉圾桶才會好。

  • 13 # 8910使用者

    儒家思想在現實生活中不實用。舉個例子,修身、齊家、冶國、平天下,能夠平天下的人都是透過征戰,蕩平敵對勢力坐天下,與儒家所講的修身、齊家關係不大。中國歷史上出現的開國皇帝與儒家所講的修身、齊家,這一套理論根本不沾邊,只有透過打打殺殺才有可能登上皇帝寶座。如果按儒家所講的修身、齊家去做根本不可能會出皇帝。儒家是維護封建制度的文化,不講究邏輯,講究的是維護主子的利益,讓下層民眾當奴才,自己撈些好處。對儒家不滿的人,是看到了儒家思想的弊端,中國封建社會停止不前就是個例子,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改朝換代沒啥進步,享福的還是享福,受罪的還是受罪。至於說喜歡哪家思想,只要能夠實用,能夠國富民強,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無論是什麼思想,還是哪一套理論人民都會喜歡。

  • 14 # 天行健16768

    儒家文化仍然是中華民族最完善的主導文化,雖說也有一些封建糟粕,它的良善導向,仍然沒有哪家文化可以超越不可輕言放棄。

  • 15 # 河東來

    首先我們要明確儒家是代表社會的貴族還是平民階層,由此可以分辨出什麼人會說儒家的好話?什麼人會說儒家的壞話?說這些好話和壞話的目的又是什麼?

    儒這個字,從人,從需,就是一個解決人們需要的人,儒的聚叢集體,就是解決人們需要的人群的集合,說明他們是平民,因為一般宗教的神職人員都屬於貴族,不會傾向於解決人們的世俗需要,他們的眼中,應該立足點主要是宗教神權,滿足神的需要。

    儒的起源,是因為周王朝的周公制禮造樂建立儒教而來,這個儒教是一種特殊的由無神論者創造的宗教,其主要思想根源據不完全資料分析應當是這樣:我(君主)要進行統治,我本質是人,被統治者也是人,我為什麼可以管理他?約束他?制約他?佔有他的財富?搶奪他的女人?剝奪他的生命?那只有表明我比他高尚,我比他優秀,我比他更出類拔萃才行,這個觀念要表明我們等級上的差異,最後中國人選擇了“神”這個名詞來代表君主與人民等級上的差異,來濃縮思想的活動軌跡。

    所以中國的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根據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神”這個字的造字就很說明問題,這是一個穿衣服的概念,穿上代表閃電⚡️的衣服,就是一個“神”了,換下衣服,就又成為了人。

    君主既然選擇了作為“神”來管理人們的行為模式,“神”首先就要選擇宗教人士繼續造神事業,君主對這方面的宗教人士很自然的選擇了當時社會的“巫”群體,這一群體在周王朝則逐漸演變為道家。

    但“神”選擇了“道”之後,核心還是要解決普羅大眾的福祉問題,當然就開始利用“巫”從事宗教活動的助手“祝”來進行世俗管理,這一群體在周王朝則逐漸演變為儒家。

    他們的宗教體系應該是這樣,上天的意志產生了“神”作為他們的代言人,“神”又選擇了“道”作為其代言人,“道”再選擇了“儒”作為其代言人,直接面對普羅大眾。

    《道德經》對此的描述是:(天)道生一(神),一(神)生二(道),二(道)生三(儒),三(儒)生萬物。

    可見,儒家本質是為了解決天地的溝通問題,天,是宗教的天意,地,是世俗的民意,溝通天地,就是使儒教王者、貴族道家的意志如何與人民得到交流,交流的結果是要使人民因為宗教的關係服從君主這個“神”的統治。

    1.道家的人對自己的助手一般不會不滿,要說不滿都可能主要是儒家會不滿居多,因為貴族天生有壓制平民的屬性。

    而儒家對道家應該有更多的感激之情,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時,首先就是拿道家方士祭刀,而道家也是為了“儒”教的理想和信念,絕不放棄,以鮮血為儒家利益在抗爭。

    2.法家的人作為特殊的道家人物是儒家所深惡痛絕的,他們是水火不相容的關係,而且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所以在修史過程中儒家把他們單列出來,不將他們稱之為道家,他們本來是諸侯國滅國後遺留下來的原國君、國師、國相繼承人群體,但已經成為破落貴族,落難王孫,現在他們為了謀生放棄了訓御帝王的職責,連正常評論,批駁都不敢,反過來,他們自己退化為“官”,又把儒家人物壓榨為“吏”,剝奪了儒家的行政管理權,儒家也再無往日風光,所以他們不得不蟄伏到漢武帝時代,才向一代強人漢武帝進獻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略,這也徹底斷了法家這種特殊道家貴族重回朝堂的希望,只有流落民間,與傳統道家一起發展為道教,這樣,儒家的反擊肯定又嚴重傷害了法家。

    所以,對儒家最不滿,有強烈衝突感的,一般都是法家。

    3.墨家的人屬於平民中的武士,而儒家屬於平民中的文士,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們之間也有矛盾,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職業存在競爭關係。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世人一般只知道文人相輕,武人相賤,卻不知文人與武人矛盾也極大。

    在道家主持的宗教祭祀活動中,主體是“道”,相當於醫生,協助是“儒”,相當於護士,維持秩序提供保障是“墨”,相當於護工及保衛。

    所以墨家就會主張手術勝利全靠自己輔助得好,而儒家則會反駁手術成功離不開自己的護理。

    4.兵家的人也屬於武士,只不過墨家武士是對內發揮警察

  • 16 # 衛興潤

    您提這樣的問題我不知道該說您無知?還是膽大?

    1.儒家思想是腐朽封建禮教的思想,早已被“揚棄”!您在這兒提這樣的問題是要復古?

    2.我們現在是社會主義國家,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您的意思是要改了?

    3.我沒有抬杆,扣帽子的意思啊。請您慎重思索!

  • 17 # 品牌麥乳精

    毛主席等很多哲人看得透,打碎孔家店,才能擺脫精神桎梏,因為儒家文化腐蝕了我們的思想,聖人文化的最大缺陷就是阻礙文化創新發展,所謂奉若神明,也就是聖人經典不可違背,更不可逾越和超越,所以有人進一步宗教化,謂之儒教也是有道理的。曾經經典文明過,並不代表今天也是先進的,看看今日中東,中世紀的意識形態還在指導現代,能不落後?儒教也是如出一轍。

  • 18 # 手機使用者59869095957

    喜歡別人的思想的人,都是趨炎附勢!只有擁有自己人格的人才配談思想!只有擁有現代民主自由思想的人才能給人類社會帶來光明!一切腐朽陳舊都是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絆腳石,!縱觀世界,那些裝神弄鬼的國家都是專制的國家,相對落後的國家社會,對世界人類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的國家社會,早晚會被人類摒棄汙淘汰!

  • 19 # hjiyhuhfdh

    反對儒家思想的都是什麼人?

    一、詆譭儒家文化、

    二、抹黑義合團、

    三、攻擊進化論!

    檢視一下網上這三類文章作者的資訊,都是基督徒!

    也難怪,

    儒家文化不滅,西方基督邪教文化很難在中國紮根,不破不立!

    也難怪,

    義合團殺了很多西fang傳叫士,搗毀洋人的幫兇組織教會武裝,死傷的基督徒無數!

    也難怪,

    進化論讓上帝失去存在的價值!

    基督徒信仰的上帝造人的故事,讓進化論一錘子打破了。基督徒的天塌了!

    一旦人不是上帝創造的,我們還能信仰上帝什麼?

  • 20 # 淡淡一掬水

    對儒家思想不滿的人喜歡哪家思想?

    這個問題很大。之所以說很大是因為歷史上一直以來有很多人對儒家思想不滿。他們都喜歡哪家思想?真是一言難盡。各自有各自的主張,在近代歷史上,魯迅,胡適都是儒家思想的激烈反對者。

    首先回答“對儒家思想不滿的人喜歡哪家思想?”

    第一,談談對儒家思想不滿是什麼概念?我認為是審視的概念,而不是有些人認為的完全否定的概念,是剔去糟粕保留有用東西的概念。對於歷史上形成的一種思想只許讚揚不許審視,本身就是禁錮人民的思想。

    第二,回答“都喜歡哪家思想”

    不滿意儒家思想的人不是一個團體,每個不滿意的人各有各的喜歡的思想。我只能說我喜歡什麼思想。我喜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因為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把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改造成了繁榮富強的新中國,而不是靠的儒家思想。因為儒家思想兩千多年來歷史證明靠不住。我喜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是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使人看清楚歷史問題和現實社會矛盾的本質。用社會主義理想才能找到前進的方向,而不是靠儒家思想。

    再談談不滿儒家思想的根源:

    【審視文化是一件需要極為冷靜的事情。我們需要審視的是:舊文化給中國近2000年帶來什麼?是否還適用當下及今後的發展?

    首先認定我們必須發展,先是追上,後是超越。這是我們審視舊文化的思想基礎。離開了這個,就失去了審視資格。

    我覺得,我們需要的文化是:能夠激勵人才輩出、激勵國人勇於創新、創造出璀璨文明的強勢文化。建立了這樣的強勢發展文化,我們才會有自信。任何於此有衝突的東西,都必須拋棄,無論它曾經好與壞。

    世俗文化禁錮了人的思想,這肯定不利於發展,必須拋棄。】

    喜歡哪家思想是

    【根本問題!非常重要!我們要什麼思想?回答是:我們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富中國,強中國。】

    【喜歡別人的思想的人,都是趨炎附勢!只有擁有自己人格的人才配談思想!只有擁有現代民主自由思想的人才能給人類社會帶來光明!】

    中國人缺乏的就是自己獨立思考的思想。儒家思想不利於培養中國人的獨立思考思想。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不滿的人為什麼不滿儒家思想。這很複雜,之前有回答過類似的問答,修改複製過來吧。

    對儒家思想的理解,現代人觀念分化嚴重,有人推崇,有人反感,為什麼會這樣?

    我認為必須將儒家思想分割為社會理念和大一統執政理論兩個方面來看。以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分界點,之前為孔孟之道,核心為“仁,智,禮,義,信”,是一種思想觀念,倡導社會遵循,主張君王臣子百姓修身自律;之後為董仲舒的“大一統”理論,核心為“天人感應”和“三綱五常”,將儒家思想提升為古代中央集權統治的理論依據。也可以說前者為儒家思想,是思想層面上的,後者為儒術,是應用實施層面的。】

    【愛儒家基本愛的是前一方面,孔孟之道已經深深烙印在中國人心目中,我們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事方式都深受影響,是東亞文化的核心,但也僅限於個人修身自律。】

    【反感儒家基本是反對儒術。我們來了解一下董仲舒的理論,非常有意思,有助於看透封建社會本質和現代社會拋棄儒家思想的內在邏輯。董仲舒的理論核心是 “天人感應”和“三綱五常”, 天人感應認為權力來源於上天,授予人君,代天行使權力。人君為政應“法天”行“德政”,體悟上天的旨意,做正確的施政,否則,上天會降下種種災異以譴告人君,甚至使人君失去天下。一旦天有災異,山崩地裂、洪澇乾旱等大自然異常現象出現,人君就需自省己】這是自欺欺人罷了。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好講,反對儒家的人,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有。春秋百家爭鳴時期,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都反對儒家,比如法家和道家,其中儒道爭鋒兩千多年,直到現在還沒有結束。儒家在歷史上獲得勝利 是因為儒家的那一套愚民思想學說非常契合皇家的封建統治。在近代歷史上,魯迅,胡適都是儒家思想的激烈反對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癌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