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望風瑟瑟
-
2 # 三點水談
我最佩服的就是李白這個奇人了,他當時和幾個兄弟一起去喝酒,寫過一首詩叫《將進酒》,我用一種酒醉的方式解讀了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前面兩句寫得很隆重,讀起來激情慷慨,他說兄弟們,難道你們沒有看到,黃河的水流到海里面就不回來了,早上頭髮還黑著,晚上就白了,人生要及時行樂,喝酒吧,一起快樂。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來,今天一定要盡興,大家拿起酒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老子是誰,有的是才華,不缺錢,動動腦子錢就來了,今晚所有消費我買單。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男人喝點酒就容易亢奮,幾杯下去就開始吹牛皮,說老子今晚要喝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岑勳,元丹丘這兩個人也是不長臉,喝了幾杯就不行了,李白看到當然不行了,都要給老子拿起酒杯來。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喝得有點上頭了,就開始手舞足蹈那個鬼樣子。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喝到這時候就開始說胡話了,說你看看這歷史上,只有愛喝酒的人才能出名,老子就想長醉,不想醒來,來兄弟們幹了。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別以為我吹牛,你看陳王曹植就是飲酒放縱,照相有才有名。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老闆娘別說我錢不夠,老子不缺錢,趕緊上酒。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等我把兒子叫出來,把我的五花馬和千金裘都拿去當了用來買酒喝。
我牆都不扶就服李白。
-
3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凡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人基本上都是愛酒的人!
我們來盤點一下吧:
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當時正處於曹魏政權與司馬氏政權易代之際,他們7個人雖然都很有抱負,但是面對現實的黑暗他們無能為力。結果只能借酒澆愁,在竹林子裡面擊節高歌飲酒作樂。
竹林七賢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知名的酒徒群體之一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的阮籍,嵇康,劉伶那可真是嗜酒如命,一醉方休。
飲酒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中八仙歌唐 ·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陶淵明……蘇東坡
-
4 # 羨故劍書生
自從杜康發明酒以來,酒就一直一直伴隨著人們的飲食起居,或瓊漿玉露,或糟粕濁釀,上至權貴,下至黎民,都以飲酒作為消遣享樂,而嗜酒者也不勝列舉,為大家所熟悉瞭解的有這些:
夏桀商紂:這兩都是酒池肉林,也不知孰真孰假,姑且認為都是好酒的吧;
張飛:演義裡經常飲酒誤事;
嵇康:抱著酒罈喝酒,酒量奇高;
高洋:北齊皇帝,好酒,以致最後只喝酒不吃飯;
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而將出換美酒,天天醉酒狀態,以致生出兒子似酒精中毒是痴呆兒;
李清照:常憶西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處,一個女子喝的不醒人事了;
再然後現在最出名的就是古龍了,要喝酒不要命的人;
-
5 # 家有千金K
愛酒的名人好多,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個。
1..酒仙李白:李白唐代大詩人,一生飲酒,詩從酒出,“李白斗酒詩百篇”,千古流傳。
李白斗酒,流出豪邁、風雅、才情,他的傑出在於詩,而不在於酒,是因先有詩而後帶出他的酒,確切講是以詩出位。如果李白不會作詩,他只是一個酒鬼。酒鬼滿世界,而酒仙只有李白他老人家一個,在於他是才華橫溢的詩人。詩與酒相融,而成就李白千古風流。
2.陶淵明,東晉人,詩中有酒,酒中有詩。
他的詩篇,寫的飲酒生活,同樣有名氣,為後世歌之頌之。他雖然官運不亨通,只作過幾天彭澤令,便賦“歸去來兮”,但當官和飲酒的關係卻那麼密切:其時衙門有公田,可供釀酒。他下令悉種粳以為酒料,連吃飯的大事都忘記了。還是他夫人力爭,才分出一半公田種稻。
棄官就無祿,喝酒就成了大問題。然而回到四壁蕭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攜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後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3.蘇東坡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酒徒。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從他嗜酒如命和風度瀟灑的神態,可以尋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詩,他的詞,他的散文都有濃濃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樣,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為之銳減。
4.、白居易
作為李白的粉絲之一,白居易詩寫得好,喝酒也沒有落於下風。在他的家中有一個酒庫,床頭也時常擺放著酒罈,白天要喝,晚上要喝,一個人要喝,有朋友來更是要喝。他在山間野地喝過酒,在寺廟道觀也要喝,賞雪要喝,泛舟也要喝。
白居易一生作詩3000多首,關於酒的就有大幾百,白居易這種喝法,大概和李白也差不了多久吧,只可惜兩人沒有生在同一朝代,不然志趣相投的他們一定會是莫逆之交。
5.劉邦年輕時就愛喝酒,他在泗水(今江蘇沛縣東)當亭長期間,經常到酒店賒酒,一喝醉了便倒在地上睡個不醒。
有一次,他為縣裡押送一批農夫去驪山服役,路途中不斷有人逃走。他想,如此下去,到了目的地怎麼向上級交代呢!於是,到了豐邑西邊的湖沼地帶,他便停下來喝酒。晚上,劉邦對農夫們說:“諸位都走吧,我也打算逃走了。”儘管這樣,還是有十幾個農夫不願意走而跟從著他。劉邦喝得酒氣沖天,當晚抄小路通過了湖沼地帶後,派往前面探路的人回來報告說:“有條大蛇擋住了去路,我們還是回去吧!”劉邦醉意濃濃地說:“好漢行路,有什麼可害怕的!”於是趕上前去拔劍將大蛇斬為兩段。又走了幾里路,因酒性大發接著便倒地而睡。這就是劉邦酒醉斬白蛇的故事。
6.劉伶因飲酒過度而導致身體不適,感到異常口渴,就向妻子討酒喝。他妻子把酒倒掉,把酒器毀壞,哭著勸道:“你喝酒過量,這不是養生的辦法,必須要把酒戒掉!”劉伶說:“很好。但我不能自己禁,只能向鬼神禱告,自己發誓來戒掉酒癮。你就準備祭祝用的酒肉吧。”妻子說:“我按照你交代的去辦。”於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請劉伶去禱告發誓。
劉伶跪著說:“天生我劉伶,酒是我的命。一次喝一斛,五斗消酒病。婦人之言辭,千萬不能聽。”說完拿起酒肉就吃喝起來,頹然醉倒了.
-
6 # 蟬變13
的酒文化淵源流長,愛喝酒的著名人物比比皆是。他們愛喝酒的程度已達到嗜酒的程度,在當時那個時代,也是相當的出名啊。那麼,我國曆史上愛喝酒的著名人物有哪些呢?
1.孔融
孔融讓梨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可是孔融是個酒鬼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話說漢朝以前,酒是隨便喝的,直到劉邦開國後,蕭何立法禁酒,此後歷朝歷代每到收成不好的時候,就開始禁酒來節省糧食。不禁酒的時候,大家都隨便放開了喝,也看不出誰是酒鬼。可是這禁酒令一頒發,別人都不喝了,唯獨酒鬼還在那喝,就顯得鶴立雞群了。
曹操這個人一直有點糧食恐慌症,這可能是他平生斷人糧道留下的後遺症。一到糧食缺乏的時候,曹操就會頒發禁酒令。一般人這個時候再怎麼想喝,也得收斂一下,可是孔融不這樣,他直接上書給曹操,文采飛揚的寫了好大一段。孔融這個人文采不錯,可是打仗和治理州郡都不在行,這可能是他整天喝酒沒時間管事造成的,孔融不但自己喝,還喜歡聚眾喝,經常感嘆說:“要是天天有人來陪我喝酒,我就沒什麼心煩的了”。
孔融整天醉醺醺的,當然治理不好州郡。而且孔融喝完酒還喜歡亂說話,嘴巴又毒。曹操打下鄴城,把大美女甄氏賞給兒子曹丕。結果孔融喝了兩杯以後又說話了,說過去我一直不知道周武王滅紂以後怎麼處理的妲己,今天可算明白了,原來是賜給他兒子周公了啊。孔融嘴巴毒,終於惹火了曹操,把孔融全家都殺掉了。孔融死的時候感嘆說;“言多令事敗啊”,可見他一直沒明白,要不是喝酒太多嘴巴不受腦神經控制,怎麼能說那麼多胡話呢
-
7 # 自由談
李白 《將進酒》“會須一飲三百杯”
項羽 劉邦等鴻門宴人物
王粲《酒賦》頌酒:“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賓。無禮而不入,又何事而不因”
陶淵明 《飲酒》詩系列
酒聖杜康 哈哈哈哈哈
-
8 # 小怪軟體管家
如果世界上要討論喝酒的話,我們中國絕對是最有發言權的一個!中國的酒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什麼場合喝酒,怎樣喝酒,喝什麼酒,喝酒的過程中應該怎麼做,我們都有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喝酒禮儀!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十分偏愛酒,更不要說那些將軍士兵了。無酒不歡,把酒言歡,這就是中國餐桌上的特色!
古代歷史當中愛喝酒的名人可不在少數,簡單列舉幾個人氣比較高的喝酒名人!
1、孔子
說起愛喝酒的歷史名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李白,陶淵明這樣眾人皆知的好酒的人吧?但絕對很少有人會想到,孔子這樣的大佬居然愛喝酒也是性情中人!
孔子經常會參加鄰里鄉親的酒宴,而且酒量也很大,他曾說過:“夫酒無量不及亂”。意思就是說:喝酒這件事,是不需要控制喝酒的量的,只要不喝醉就行了。平常人喝個幾杯可能就醉了,但孔子老人家卻可以無限量暢飲,而且還能在後勁來之前剋制好自己,可見是這是喝酒高手中的高高手!
2、李白
說到喝酒,最不能不提的就是我們的酒仙李白了!李白的酒量其實是最差的,所以他經常喝醉,但卻醉得肆意瀟灑,所以人們都稱之為“酒仙”。能證明李白非常愛喝酒,最簡單直接的證據就是他的詩了。“李白斗酒詩百篇”,這樣的稱號可不是憑空來的,激憤塵世時離不開酒的麻醉:“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寂寞無言時可與酒神對話:“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窮窘之境離不開酒的宣洩:”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如此的酒人合一,世間僅有!
雖然李白經常用酒來麻醉自己,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表達對世俗的不難,但他的詩總能給人帶去正能量,這應該就是李白與酒與詩能流傳千古的原因吧!
3、劉伶
劉伶這個名字大家應該不陌生,歷史上好酒的名人差不多都能成為酒的品牌代言人,而且還不用交代言費,這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是一個為了喝酒連命都不顧的人!被成為“酒痴”的劉伶每次出門都要帶上一壺酒、一把鋤頭。酒,自己拿著喝;鋤頭,書童拿著用。 他告訴書童:“要是我不小心喝死了,就地埋了罷。”就這樣一個嗜酒如命的人,他的父母不好好管一管嗎?
4、魯迅
再來說一個近代的好酒人士吧!馬上要說的就是我們懟人界的大佬——魯迅先生!
魯迅也好酒,他的愛喝酒是出了名的。據熟悉魯迅的人介紹,魯迅和李白其實很像,他的酒量也不大,而且也是極其好飲,經常喝得酩酊大醉。魯迅自稱,太高興和太憤懣時就想要喝酒,但顯然憤懣的時候多。因為很明顯,他的文章裡句裡行間時時燃燒著一種對黑暗世道的怒火。郁達夫在1933年曾作詩贈與魯迅,其中兩句寫道:“醉眼朦朧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就有千年的酒文化,如果真的要說熱愛喝酒的歷史名人,恐怕數上三天三夜,時間都不一定夠用!但至少我們可以肯定的,要是說酒,沒有比我們中國人更有資格談論的了!
-
9 # 喬江寶
謝謝邀請!歷史上愛酒的名人有很多,我們就舉兩個文人的例子吧。一個是李白,另一個是陶淵明。李白(公元701年一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十六國時期的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出生於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馬克市附近。因其出生時,其母夢見太白金星,故取名“白”,字“太白"。
陶淵明(公元365年一公元427年),字元亮,後改名潛,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大司馬、荊州都督陶侃的曾孫,是生活在東晉末年的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天寶元年,李白在會稽遊玩時與道士吳筠成為好友,二人結伴隱居於剡中(今浙江嵊州市)。不久,吳筠被玄宗皇帝召入宮中,傳授皇帝道家養生秘術,吳筠趁機向玄宗推薦了李白。當時,李白已頗有名氣,朝中很多人都對他的詩句讚歎不已。
就這樣,李白來到長安,被玄宗任命為翰林待詔,這是個沒有職權的侍從官,相當於天子的高階門客,唯一的任務就是隨時奉旨賦詩作文。李白開始有意無意地放浪形骸,反正沒有官位品級,不必在乎形象。他原本就嗜酒,入宮後更有資本來往於宮闕和民間的酒肆,常常喝的酩酊大醉,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金句。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杜甫曾寫詩稱讚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由於得罪了玄宗身邊寵幸的太監高力士,玄宗將李白“賜黃金,詔放歸”。李白就此結束了三年的仕宦生涯,重新過著“浪跡江湖,終日沉飲"的生活。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這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飲酒詩句。公元4o5年,陶淵明做了彭澤縣令,因不肯魚肉百姓,巴結上司而辭職還鄉,結束了八十多天的仕宦生活,從歸布衣,這一年他不過四十一歲。
陶淵明在棄官之前就很嚮往田園生活,辭官後他成為家裡主要的勞動成員,每日清晨出門,日落才回家。但是,陶家畢竟是尋陽當地的望族,其社會地位與普通百姓是有差別的,在加上陶淵明又是名士,受到當時仕族人士的尊重。
江州刺史王弘就備了酒菜去廬山會見陶淵明,陶淵明遇見王弘便"既遇酒,引酌野亭,欣然忘進。遂歡宴窮日”。“嘗九月九日無酒,…………望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既便就酌"。這是《晉書》記載的陶淵明的生活,可見酒在他的生活中至關重要,代表著他的沒落的世族生活。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神農本草》記載了在5000多年前的神農遠古時期,酒就出現了。傳統的酒應當是果酒和米酒,出於當時的工藝簡單落後,酒的純度並不高,而且分為清酒和濁酒兩個等級。濁酒就是釀造好了,直接飲用,因裡面含有大量雜質,所以口感較差,基本為中下層民眾所消費。清酒就是將酒中的雜質過濾掉,並新增其它成份的物質,以保證其香淳甜美的口感,這是上層社會的文化衍生物。
-
10 # 神叨瑞拉
酒文化在中華文明中源遠流長,早在5000年前就有釀酒一說。古代人飲酒本就是一件常態化的生活小事,文人飲酒更是被稱為一種風雅之事,武人飲酒又有另一番豪邁做派。
愛飲酒的文人雅士
李白 愛酒成癮,更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一說,可以集體飲酒,可以月下獨酌,那一首“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愛酒,愛得特別。
李白愛月,也愛得特別。
酒的催化,使這位酒仙詩情噴薄;月的神秘,誘這位詩仙奇思迸發。
曹操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意思是說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杜康”傳說中酒的發明者,後作為美酒代稱
杜甫也有少年酒豪的美譽,“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蘇軾 東坡先生更是愛酒。幹活累了要喝酒,“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睛”;煩心了要喝酒,“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有朋自遠方來要喝酒,“我醉方不啜,強啜忽復醒”;想家了要喝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樂以忘憂更要喝酒,“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
喝酒可以激發創作,喝酒可以紓解憂愁,喝酒可以結交好友,古人愛喝酒的另一個原因,李玉恆說:“對於白酒記載最多的還是清朝。”這說明還是在清朝時期,白酒的名氣才開始變大,所以說,古人(尤其是清朝之前)能喝酒,是因為他們喝的米酒度數低,而白酒最低不能低於38度,低於38度就會出現渾濁。
-
11 # 史憶小史官
酒從古代至今,一直被無數人喜愛,追捧。在古代一些大詩人,更是把酒給寫到了古詩當中。以此來讚美,好酒給自己帶來的無與倫比的快感!古代更是有很多嗜酒如命的人,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愛酒的名人。
李白唐代的李白大詩人,那是出了名的喜歡喝酒。他可以說是開心的時候喝酒,不開心的時候也喝酒。他寫的詩當中,其中有兩百多首裡面就提到了喝酒。可以看出他對喝酒的熱愛。他有句詩是這麼說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充分表達自己喜歡喝酒!
劉伶說到這個愛喝酒的名人,那麼我們怎麼能忘了劉伶呢?這個人就是典型的嗜酒如命,如果說生活當中沒有酒的話,那就失去了所有的快樂!劉伶經常就是叫個人趕著鹿車,他負責在車後面喝酒,車一路走走停停,喝著好酒看著外面的好風景真的是別有一番滋味,這個時候要是能夠放上一首輕音樂,那真的是太有感覺了!最有意思的是後面還跟著有一個扛鐵鍬的人,劉伶對他說:你就在後面跟著,我走到哪兒,快停電的時候,你就直接把我在原地挖個坑埋了。 劉伶這個人就是經常性的喝酒,醉了之後就發酒瘋,還脫衣服,一邊裸奔一邊喝酒。那個場面應該是很辣眼睛的!
陶淵明陶淵明也是一個非常灑脫,非常隨性的一個人。他這個人一生都非常的喜歡喝酒,經常就喜歡邀請好朋友,到自己家裡面來喝酒。甚至有時候會跟朋友們一起,到附近的山崖下面去喝酒,因為經常去喝酒的緣故。導致把那裡的大石頭都坐了一個坑。後來這件事也是被後人廣為流傳。
懷素懷素是一個愛吃肉、愛喝酒喜歡到處遊走,愛寫草書的一個和尚。一生酷愛草書的他,由於沒有錢買紙,所以就種植了一萬多棵芭蕉樹,然後用芭蕉葉子來練習草書。而他書寫草書的過程當中,覺得就是要喝酒,然後才能更好的發揮。而且只要有人請他幫忙寫字,他就跟別人說要請他喝酒,所以後來大家也都知道,只要是找懷素幫忙請他喝酒就對了!
-
12 # 磨史作鏡
1.劉伶,魏晉竹林七賢之一,寫過一篇《酒德頌》曾經讓僕人跟著自己,拿著鋤頭,一路喝酒,“死哪裡埋哪裡。死則埋我。據傳在河北徐水一次喝徐水的酒太好喝,就多了,一醉不醒,三天了,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結果他醒了。後來這個酒就被命名為“劉伶醉”。
2.曹操,魏武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寫過《短歌行》,橫槊賦詩,也是喝多了之後寫的,其中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之句,可見其對酒的熱愛。
3.張飛,河北涿州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蜀漢大將,驍勇善戰,三國演義裡面蜀漢五虎上將之一,還有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不管是歷史上和演義中,張飛都是善於飲酒,貪杯中物。劉備曾經多次告誡他不要吃酒誤事,特別是不要喝醉酒以後鞭撻健兒,還留他們在身邊,這是取禍之道。果不其然,張飛死於帳下小人之手。
4.李白,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詩仙李白豪飲的名氣就太大了,關於他喝酒的典故很多,他自己在《將進酒》中也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5.蘇軾,有詞為證:夜飲東坡醒復醉。還有。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樽還酹江月!
6.辛棄疾,有詞為證:醉裡挑燈看劍!
7.岳飛,著名抗金英雄,他的豪言壯語: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耳!
8.最後說個現代的,許世友上將!
-
13 # 老貓談史
在今天這個酒文化盛行的社會中,人們辦事、求人的時候都會舉辦宴席,在宴席中酒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說實在的,在古代那個生產力水平不發達的年代酒文化依然十分的盛行而且絲毫不弱於今天,古人不論是出去遊玩還是吟詩做樂處處都有著就的影子,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幾位著名的愛酒人士吧。
李白李白是出了名的愛喝酒,李白此人原本就非常有才華,但他在喝完酒之後創作水平會打到一個極高的境界,李白雖然愛喝酒但是他的酒量並不是十分的出眾,因此他也經常會喝醉酒。
李白雖然在喝酒的時候文思泉湧,但是他也因為酒得罪了朝中的高力士和楊國忠等一批奸臣。李白在長安當官的時候經常出入長安酒館,有一次他恰好喝醉酒就被唐玄宗昭到了皇宮中要求寫詩,李白接著酒勁一連寫出了許多詩詞,但也在這個時期因為讓高力士為其脫靴,楊國忠為其磨墨而得罪了這兩位,也為他後來的仕途不順打下了基礎。
孔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聖人”的形象,但也很少有人知道孔子愛喝酒而且酒量還很大。
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夫酒無量不及亂”,意思就是喝酒是不需要限制要喝多少的,只要自己能夠承受住並且不慌亂就行了。
孔子一有機會經常在鄉里鄰里舉辦酒宴(這也是孔子在富裕時期做的,孔子窮困潦倒時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少量喝酒了),他不光和鄉鄰喝酒,喝的不夠盡興的時候還要拉上徒弟一起喝,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孫皓孫皓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的孫子,孫權死後,孫皓繼承了吳國王位,孫皓此人沒有繼承他爺爺孫仲謀的王者之氣,反而整日不理朝政,處處飲酒作樂,孫皓此人無酒不歡,而且他還特別喜歡大宴群臣,為了喝酒盡興,他還特意規定每個人喝酒的底線,有的人還因為酒量不行而慘遭殺頭,但是這個規定對韋曜除外,孫皓准許他“用茶水來代替酒水”,這也是成語以茶代酒的由來。
-
14 # 彈劍奏歌
古人愛酒首推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天子呼來不上船。這氣魄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杜甫也愛酒,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都慘成這樣了,還惦記著喝不到杯中物了。
-
15 # 閒雲野鶴72
中國歷史上愛酒的名人不勝列舉,所以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下面我們就談談歷史上愛酒的名人和他們流傳千年的佳話。
1.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一代梟雄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戎馬倥傯,閒下來憂愁的時候對酒當歌,喝出了人生哲理,喝出了豪氣,應該也是一把喝酒的好手。
2.李白說:“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都愛酒何況人乎?“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君子呼來不上船,自言本是酒中仙”。李白為了喝酒什麼都不顧了,夜宿酒家,皇上召他,他都不願意去見,這得有多大的酒癮啊。余光中說在《尋李白》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3.白居易在《劉十九》裡面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活脫脫一個小老頭兒,在天要下雪的晚上等老朋友來他家小酌兩杯,多麼溫馨的畫面。
4.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喝酒似乎是古人送別的規定動作。
5.辛棄疾說,“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將一個醉態畢現,自言自語與松樹交流的情景描寫的如此傳神,您只要是個愛喝酒的人肯定有過那種與自己交流的深刻體驗。
6.李清照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三杯兩盞淡酒敵不過風雨,九杯十杯烈酒能敵得過嗎?在哪個沉重的“愁”字面前,想找到“破愁”的方法,太難了!“常記西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清照則在東籬下把酒言歡如此銷魂,如此消瘦,她肯定思念元在天堂的趙明誠。
-
16 # zj史海拾貝
別說古代人愛喝酒,就是現代人對酒也是情有獨鍾,許世友上將就是惜酒如金、嗜酒如命的“酒神虎將”。
許世友將軍的酒量有多大,無人知曉,但他好喝酒是出了名的。為此,毛主席還和他約法三章:一是戰前擺兵佈陣不能喝酒;二是戰鬥進行時不能喝酒;三是打敗仗時不能喝酒。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每月的工資一半都是用於買酒喝,平均每天都要喝一瓶茅臺。
酒壯英雄膽,對於喝酒的人來說,酒品就是人品,酒風就是作風。許世友對黨忠誠,一生效忠毛主席,赤膽忠心為國家,為人豪爽、仗義,剛直不阿,一身正氣。但在酒場上他也有服輸的時候,一是他敬佩周總理,二是上將宋時輪,宋時輪被稱為是“酒兵團司令”,素有千杯不醉之稱,這倆個人的酒量都在他之上,令他心悅誠服。
許世友將軍去逝後,按照他的遺囑,在土葬的墓地裡埋了三樣物品:一杆獵槍,一瓶茅臺灑,100元人民幣。按民間的說法:酒壯豪氣,槍除妖魔,錢能消災。
如今,前來祭奠他的人,知道許世友將軍生死愛喝酒,都給他帶上一瓶酒,他的墓地前壘滿了整整體體的酒瓶。
-
17 # 閒樂生
有詩曰: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太白的詞詩應該足以說明他是個愛酒之人。
回覆列表
以我愚見,愛酒之人莫過於李白。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若愛酒,愛酒不負天。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這是唐朝詩仙李白的一首詩,詩名《月下獨酌》,這一酌可了不得,酌了四首,其中還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一首,另有“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的一首,還有一首“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這幾首詩是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好詩,我就不再多說,從詩中你就可以看出他有多愛酒。
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曾遊歷天下,酒伴隨了他一生,包括事業,愛情,還有生命。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酒就是他詩歌藝術的魂,“李白斗酒詩百篇”可以看出酒對於他創作詩的重要性。他一生與酒有關的創作有三百多篇,酒不離詩,詩不離酒成為其作品的一大特色,說是酒成全了他一點也不過分。
李白愛酒,不僅僅是創作需求,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將進酒”更是其創作巔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雖然寫的是愁,但總有一種豪氣在其中,自己讀此詩句,往往有一種喝一杯的感覺。
他更與大唐“酒中八仙”的賀知章,焦遂(長安十二時辰中何監,焦遂),等斗酒,喝完酒隨手一篇《飲中八仙歌》被奉為愛酒人士的經典。他經常喝的爛醉,動不動醉倒在長安大街上,皇帝相召,經常誤事。有一次玄宗皇帝讓他起草一份詔書,他在醉酒之下竟然要求高力士為他脫靴,被高力士嫉恨。後來更是在高力士讒言誣陷之下,連官也丟了,都是酒害的。
就這樣,該喝還要喝,終於在758年的流放又被赦免的歸途中,酩酊大醉的李白,為了撈水中月,落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