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PM圈子

    1產品經理的敲門磚

    在很多社群中,都會有人問到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關於這個在產品經理界的經典問題,百度知乎豆瓣上有成千上萬的答案了,感性鼓勵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如果一定讓我回答,那有一個簡單暴力的方法:

    去招聘網站上看看產品經理的工作範圍和要求,哪裡不會學哪裡。

    大致整理了一下,對初級產品經理的入門要求有這些:

    Axure、Visio、Moqups等主流的原型/線框圖工具,完成需求分析和原型設計

    能夠編寫MRD、PRD等產品文件

    瞭解技術實現方式,能和程式猿溝通

    責任心強,工作積極主動,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云云……

    So,明白自己要做什麼了嗎?

    要求會axure,你就去學,拿自己平時最經常開啟的APP模擬著畫原型;要求會寫MRD、PRD,你就先收集一些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不瞭解技術就多關注開發者相關的訂閱號微博等,知道程式猿每天都在聊什麼。看起來是不是沒有想象那麼難,確實,難的其實是去做。

    人家每天想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每天吃飯睡覺遊戲打DOTA,到末了,爬到各種平臺到處問“各位大神,請問我怎麼能變成一個產品經理呢?”你覺得誰能幫你?

    少年,Just do it。

    2先別急著談優秀,你合格了嗎?

    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的必備技能集中在專業技能、協同溝通、學習能力這些。先別急著一上來就想著自己做個多牛逼的產品,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先了解最低要求,也就是傳說中的“底線”。

    1.專業技能

    流程圖能說的通,原型圖能看的懂,需求文件整理清楚。

    這3點是不是簡單易懂?嗯,那就不做贅述了。

    2. 協同溝通

    還是基於對產品的設計思路清晰、細節掌握度上,開發問你問題,你要能夠明瞭的回答上來,開發對功能有排斥情緒,能否知道具體是什麼原因?是自己設計有問題,還是開發覺得不好實現?或是其他?並給出解決方法。

    做到不坑隊友,自己也別被忽悠。

    舉個栗子:

    上週和開發溝通一個功能點時,開發說“這個詳情頁面上已經有修改功能了,為什麼需要再做個修改頁面?這不是沒必要嗎?功能我不是都滿足了?”

    咋一聽過去是不是很有道理?產品汪是不是馬上要說“對哦對哦,既然已經實現了那這樣就可以了”?這時候你就要冷靜的告訴他:

    “你之前在一個檢視詳情的頁面可直接修改,這樣已經是不符合開發規範了,如果說現在繼續在詳情頁面不斷疊加操作功能,不僅影響使用者互動使用,到後面開發元件不斷增加會更加混亂,最終給自己造成很大麻煩,建議儘快把之前的坑給補上,修改頁面獨立出來……”

    這種場景是不是就相對和諧了?人們總是喜歡為自己著想,給自己解決辦法的人。

    3. 學習能力

    這個是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有任何短板其實都可以透過強大的學習能力彌補。學習能力是個綜合技能,不管是否從事產品經理工作,也是自身一個重要籌碼。簡單說就是:

    明白自己不足

    發現學習目標

    主動去學習,主動去學習,主動去學習

    用起來

    3記得自我提升

    有個段子:

    “你用小米手機,穿凡客T恤;

    上3W咖啡聽創業講座,在家看耶魯大學公開課;

    知乎果殼關注無數,36氪每日必讀,馬雲的創業史瞭如指掌,張小龍的貪嗔痴如數家珍;

    肉夾饃只吃西少爺,約朋友得去雕爺牛腩;

    喜歡Kindle勝過iPad,手機裡沒遊戲全是GTD的APP;

    如果上述條件都符合

    那你在北京應該還在每天乘地鐵。”

    為什麼會這樣?

    1. 自我錯覺

    一說到產品經理大家很容易想到喬布斯、張小龍、雷軍等等,加之這幾年網際網路+風頭正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slogan鋪天蓋地,讓人覺得產品經理是個門檻低、收入高的工作。

    門檻低是實事,所以便出現產品經理隊伍良莠不齊的情況,牛逼的不少,裝逼的更多。同樣是產品經理,往往天差地別,有的人開口閉口聊戰略,有的人天天埋頭做規劃,有的人能把PPT寫成花,到最後他們都覺得自己就是下一個喬布斯。

    人家是真A,你卻在裝B。

    2. 沒有系統性學習

    很多人每天關注很多訂閱號、瀏覽很多平臺、看很多微博文章,卻極少去階段性地系統學習。

    碎片化知識很難融為自己的技能,先不說能不能看懂,即便能看懂,理解不等於掌握,能力的提高終歸需要從踏踏實實點點滴滴學起。

    3. 不會反省

    自己要學會從走過的路中吸取經驗教訓,而不是一味低頭前行。

    有空可以多想想,半年前自己定的目標現在怎麼樣了?之前產品的計劃和目前有哪些偏差?自己這段時間在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還有待提高?這比看別人灼灼其華的成功經驗有價值的多。

    之前遇到一個管理者,每個階段對產品的預期總是給出非常樂觀的收益資料,而實際上無論從產品方面還是團隊方面都存在明顯問題,到目前為止不要說沒有一次能夠達到預期值,甚至往往預期值的1/10都沒有達到。如果說他能夠靜下心認真考慮一下為什麼上一次會給出那樣的資料,而為什麼每次都差距甚遠,相信比每天大事小事一把抓,忙的連軸轉收穫要多。

    或許有人會說:工作應該向前看啊,我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對未來有了明確規劃,並具備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不是工作10年就有10年的工作經驗,有的人只不過是一個經驗用了10年而已。

    4文末小插曲

    說說當年自己是怎麼做了產品經理的:

    本汪畢業後做了幾年專案管理崗位,但做的基本都是打雜(想想就知道,一個剛畢業的人哪裡有能力做專案管理),整理過需求文件、做過SVN配置、做過運維績效、幫忙測試平臺、各種專案跟進等等,不過也是在這個期間開始對專案全階段有了最初步的瞭解。

    之後決定轉為產品經理,算是比較順利到了一家事業單位型別的IT公司,進來的時候發現公司的產品經理很多處於售前人員的狀態,需求文件沒有原型這一說,基本都是文字加類似產品的截圖,更多的是非計算機專業背景的產品經理每天做PPT跑客戶做支撐等。

    算是對產品抱有興趣,有空的時候自己就開啟常用的APP或是平臺,用工具自己試著畫頁面。

    第一次原型派上用場是因為第2天要去演示,而開發和UI來不及做Demo,於是我加班做了一個可演示的移動端原型。之後團隊內部逐漸開始原型+Word的做需求方式。

    最後一句話:

    不要總覺得自己的產品能改變世界,但需要懷抱改變世界之初心。

  • 2 # 口亮說

    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一個小故事。

    我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在公園玩蹺蹺板,可是他當時又瘦又矮,我又胖又高,我就只能惦著,最後一下子,還是讓他墊屁股了,小孩哭了。我當時就在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重量不一樣的兩個人在打蹺蹺板的時候愉快的玩耍。無意間前不久,我在北京三里屯附近跟孩子玩耍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神器,可以調節力臂,並且還有座墊,極大的減少了風險,增加了親子互動。查了一下發現了這個設計,曾經榮獲IF大獎(“產品設計界的奧斯卡獎”之稱),想想看,這還真是一個很不錯的新產品創新。直戳痛點,而且落地成型,內心點贊。

    要想成為一名好的產品經理,為客戶交付深層次價值,並且將創意落地,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問題,我這裡先簡單分享幾個點:

    1.良好的工具使用能力。產品經理需要了解必要的創意激發工具與方法,比如TRIZ,設計思維等,培養自己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的結合能力,能夠對周遭的事物保持持續的好奇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最佳實踐。藉助工具,可以有步驟的實現創意激發,更好的對需求進行探索,從而更好的為新產品研發提供支撐。

    2. 細緻入微的市場研究。產品經理需要有敏銳的觸覺,對市場的動態和客戶的行為模式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舉一個小的例子,“康師傅”幾乎和“統一”同時進入大陸,“統一”比“康師傅”只晚兩個星期。當時“康師傅” 推出的紅燒牛肉麵,一上市就供不應求;而“統一”推出的是在臺灣賣的最好的海鮮麵,但這種口味卻不受大陸群眾歡迎。 其實在產品上市之前,“康師傅”就已經開始著手做市場調研了,北京區域最愛吃麵,特別是京津一帶, 其中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是紅燒牛肉麵,其次是排骨麵,第三是雞肉面,第四才是海鮮口味。之後,“康師傅” 又經過口味的測試調查,請了上萬人試吃,因此,“康師傅”推出紅燒肉口味的泡麵一炮走紅。論實力,“統一”在臺灣是食品界的老大,也是泡麵的老大,但到大陸來時卻犯了經驗主義的問題,理所當然地認為臺灣消費者喜歡吃的口味,大陸消費者也肯定喜歡。“康師傅”卻老老實實地做市場調查,把握住了消費者的喜好。最終“康師傅”成功的打開了大陸的市場,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市場調研的具體方法有很多,包括定性預定量分析、焦點小組、客戶現場訪問、人種學調查、社交媒體等等。產品經理需要對詞有一些瞭解,配合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相關分析,得出有助於產品調研的相關資訊。

    3. 良好的產品生命週期管理能力。產品的生命週期每個階段都至關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產品各個階段行進路徑的節奏感。先來看一下例子,低調奢華有內涵的諾基亞。曾經在蘋果出現的時候諾基亞發現蘋果很容易半空摔壞,完全沒有把它放到眼裡,結果讓諾基亞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客戶完全不管它的耐用性,卻被他的設計吸引了(這也是蘋果直戳內心之處)。其實諾基亞並不是沒有創新,我們手機上的按鍵:按字母自動有放大提醒,這其實是諾基亞的專利,但是它卻沒有在自己的手機上實現,產品生命週期的把控和節奏以及客戶之聲等環節都出現了問題;反而,蘋果手機把握機遇,最佳化產品生命週期,優先實現了這個功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所以光有創新還不夠,還要考慮他的落地性和節奏感的問題,諾基亞最終在市場競爭中退下陣來,確實可惜。

    4.良好的流程管理思路。很多人認為產品經理是靠創意和發散思維吃飯,結構化的流程越少越好。其實為了新產品研發上市順利進行,必要的結構化審查步驟其實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下圖,左邊是Cooper提出的兩層審查流程,右面是我們用過的一個checklist模板,還有一般情況下,每個Gate檢查點需要檢查的事項。

    產品生命週期需要經理很多個階段,從機會識別到概念生成到概念評估再到最終的上市,每個環節需要經過戰略匹配審查、風險確認等多方面檢查。常見的產品管理流程方法包括IPD、敏捷、門徑管理、精益管理等。每種流程都有相應的優勢和侷限性,產品經理需要根據相應的內容進行詳細評審,結合公司的組織文化與新產品性質,選擇合適的流程方法進行使用。

    總之,一個好的產品經理需要在好的產品戰略中生存,在企業眾多的產品研發中保持良好的組合管理策略,這些問題以後再聊吧。最後放一張圖,供大家參(yu)考(l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馬和保時捷相比,誰的操控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