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庭州行者

    歷史人物的正史形象和民間形象,一般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甚至完全相反。家喻戶曉的大暴君商紂王,在歷史上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君主,其並沒有太多的黑料;宋朝的大將潘美,乃是一位戰功赫赫,忠心報國的名將,但在民間傳說中,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大奸大惡之徒。除了王侯將相之外,一些歷史上的小人物,也會蒙受“不白之冤”。

    很久之前,在中國文化中,會將好色之徒稱為“登徒浪子”。登徒浪子,原型乃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登徒子,千百年來,他一直以一個好色浪蕩猥瑣之徒的形象,出現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然而,說他好色,是真的冤枉了他。

    登徒子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目前還有待商榷。其人最早出現在楚國文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中。根據此賦的說法,宋玉生得俊俏,乃是一代美男子,迷倒楚國萬千少女,於是登徒子告訴楚王,說宋玉此人利用自己的長相清秀,且內心好色,所以不應當讓他隨意出入後宮。於是楚王便將宋玉召來,詢問他是否屬實,宋玉立即化被動為主動,說自己並不好色,反而登徒子是好色之徒: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裡,臣裡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宋玉的意思是,他的家鄉是楚國美人最多的地方,而他曾經鄰居家的女兒,又是當地最美的女孩,這個女孩曾經傾心於他,爬上牆頭偷窺了他三年,但他本人內心堅定,絲毫不為所動;而登徒子則不然,登徒子的妻子是個相貌醜陋,身上長瘡而不講衛生的女人,但登徒子卻非常喜歡她,還和她生了五個孩子,登徒子連這樣的女人都下得了手,可見他是多麼飢渴,究竟是誰好色,一看便知。

    楚王聽了之後,認為宋玉說的很有道理,登徒子的好色之名,由此傳開。

    實際上,仔細品宋玉的話,不難看出他的理論純屬瞎說,毫無邏輯。家有醜妻卻一點也不嫌棄,對妻子愛護有加,這難道不是一個好男人的表現嗎?再者,登徒子並未對任何其他女子做出不合禮數之事,可見他對妻子很忠誠,這更加印證了他的好男人形象。宋玉的邏輯是,他認為連醜女都能如此喜愛,更何況美女,可見登徒子這個人,是個女人他都喜歡,所以他是好色的。然而,“好色”本身就指對美麗的女子有衝動,且花心不專一,登徒子並沒有表現出這兩點。而宋玉強提出:喜歡醜女的人,一定更喜歡美女這一內容錯誤的命題,實際上登徒子本人也證明了宋玉論斷的錯誤。

    總而言之,宋玉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華”,成功反殺了在楚王面前說他壞話的登徒子,並且讓這個人“遺臭萬年”,不得不說,千萬別惹讀書人!

  • 2 # 牧荑

    1,以潘美為原型的潘仁美

    潘仁美,傳統俠義小說中的大奸臣。在戲劇小說楊家將中,潘仁美公報私仇,未予以接應,致使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還暗中殺害了楊七郎和楊三郎。歷史上並沒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

    潘美(925~991)中國宋朝名將。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行伍出身,參與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稱帝。宋朝建立後,平嶺表、定江南、徵太原、鎮北門,屢立戰功。官至檢校太師、同平章事

    2,唐初大將張士貴

    張士貴(586~657年),字武安,小名忽峍 ,虢州盧氏(今河南盧氏縣)人。唐朝開國名將,隋朝大都督張和之子。[1]

    自幼學武,擅長騎射,臂力過人。隋朝末年,聚眾揭竿起義。歸順唐國公李淵,拜右光祿大夫,跟隨秦王李世民蕩平群雄,統一全國,屢立戰功,累遷左領軍大將軍、虢國公,平定西南民亂,參與攻打遼東之戰。

    唐高宗顯慶二年,病故,享年七十二,追贈輔國大將軍、荊州都督,諡號為襄。

    顯慶三年(公元658年),薛仁貴二次東征高麗時,張士貴已經離開了人世。因此,張士貴對其部屬薛仁貴始終是信賴、器重並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然而北宋以後出現的講述隋唐故事的話本、小說和戲劇,卻把張士貴說成是舊勢力的代表,編造了許多迫害薛仁貴的故事,所有這些,純屬虛構。這是宋代及其以後的文人學士為了透過講述歷史,影射和抨擊當朝權貴而虛構的,都是特有所指的。因此,虛構的歷史上的張士貴是截然不同的。

    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張士貴謝世後,陪葬太宗於昭陵。

    3,唐朝名將蘇定方

    蘇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於世。冀州武邑縣(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

    在演義小說作品中,蘇定方的形象與真實歷史相差甚遠,甚至與其形成鮮明對比,可以說是被後世通俗小說、評書和戲劇歪曲形象最嚴重的歷史人物之一。

    清朝年間,隋唐歷史演義類小說的集大成作品《說唐演義全傳》刊行以後,蘇定方和其子孫的形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小說主要的反面人物。作為隋唐系列小說中的代表作,《說唐》的故事情節和對人物的刻畫無疑極大的影響了後世的隋唐小說作品。之後《隋唐演義》、《興唐傳》等相關評書陸續問世,蘇定方在通俗文學中的反派形象也就徹底定型。

  • 3 # 問道黃老

    如果我說歷史是一碗混沌湯,可能會遭到不少人的口誅筆伐。但胡適說過一句話: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會有人反對嗎?

    題主所舉二例,一個來自民間的抹黑,一個來自商紂王的原下屬和後儒者們的抹黑,於是歷史就這麼混沌下來了。

    再往上說,所謂的唐堯、虞舜的禪讓,虞舜與大禹的禪讓真的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嗎?為什麼有人說禪讓的背後是一場血腥的謀殺?

    說說正題吧。除了題主所說的兩個著名人物外,這樣的人物簡直俯拾皆是:

    冷血殘暴的秦始皇嬴政,挾君子而令諸侯的奸雄曹操,欺母霸妹的下作皇帝隋煬帝楊廣,殘害忠良十惡不赦的潘仁美,屈膝投降的賣國賊李鴻章……這些人都是叱吒風雲的一代雄傑,都為中國的文明進步,至少為朝廷的長治久安做出過重大貢獻。

    且不說上述人物中的帝王系列,像潘仁美、李鴻章這樣的朝廷肱骨大臣,他們怎麼會想到後人們會黑他們到如此不堪境地?

    楊令公原本不是大宋守將,歸順大宋後,在抗遼戰爭中立下功勳。小說家們要把楊家將寫得如何忠君愛國,就得把他的對手寫的如何心黑手毒,這個對手是誰呢?找來找去,找到了潘美。說唱家們一代代添油加醋,無中生有,反正是說唱,又不是“編史”,何況歷史也是編的?於是歷史原型就這樣被民間藝術家們熬成了“一鍋粥”。宣傳愛國英雄是對的,但是拉一個無辜的人墊背,就真的冤枉了好人了。

    如果把冤枉的範圍再擴而大之到思想文化領域,那麼,老子是被冤枉的思想文化界第一人。老子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家,他生前從沒想過要創立什麼教派,根本想不到的是,他去世1500年後,被奉為道教教祖,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最大冤案。

    但是,老子這樣的“冤案”也只是中國本土教拉上一個中國文化明星做靠山,雖然老子沒有宗教的思想,但作為老子的忠實追隨者,東漢博士張道陵、張衡、張魯祖孫們,也不算顛倒黑白,辱沒了老祖先,只是敬奉他,給他披了件教祖的“道袍”而已。

    要說歷史上最大的被冤枉的人,還是商紂王。

    商紂王是什麼人?他是一位志向遠大的人,他姓子名受,號帝辛,“紂”是周武王弟兄推翻殷商之後,“封賜”的“諡號”。“紂”者何意?殘義損善曰紂。人都死了,死後還得給他加封個“紂”王,不知這合乎禮法否?

    帝辛真的那麼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嗎?他真的製造了酒池肉林、創造了炮烙之刑嗎?他的身死國滅真的是因為殘暴無道終致眾叛親離的嗎?怎麼可能呢?

    咱且不說荀況、司馬遷這些大人物是怎麼寫的商紂王,我們只看一下週武王的《牧誓》,就是後來的戰鬥宣言“檄文”,就略知一二了。

    不用翻閱史料,我們只說大致內容。文王列舉了紂王的三條罪狀:第一,荒廢祭祀;第二,聽信女人的話,原意是讓母雞打鳴;第三,不用親族子弟而用外邦流民。就這三條。並沒有什麼暴虐啊、酷刑啊、信讒啊之類。

    戰爭開始前,武王還要占卜問吉凶。他岳父姜子牙(需要說明的是姜子牙是另一個部族的首領,那個時候普通百姓,一個80歲的老漁民怎麼可能一下子竄到軍師的高位呢,這不太扯了嗎)是一個不太守舊法的人,他告訴武王,現在帝辛的軍隊正在東部征討,京城空虛,正是吉時,根本不用算。於是召集各部落進軍朝歌,紂王羞而自焚於鹿臺。

    殷商滅了,帝辛死了,周朝建立起來了。武王謙虛,不敢稱帝,只好稱王。但是改朝換代了,總得給天下人個說法。那就編吧,咋編?

    商周之際,巫風正盛,神鬼當家,於是借讖緯而飾非,以 “封建”而樹威,爵世襲而傳世。這都是時勢使然。到了春秋戰國,孔子以周禮為依據刪六經,刪到什麼程度,諸君可上網一查,大抵十不留一,甚至更少。到了漢代“獨尊儒術”,儒家得天下,那還用說嗎,皇恩浩蕩,自當竭力盡忠。於是歷史就這麼定格於周禮之上了。

    前有車後有轍,此後,歷史就這麼延續了下來。如此延續的歷史,“冤枉”一詞就成“道統”的代名詞,也成了了帝王的常用工具。誰也不知道他百年之後,歷史會怎麼蓋棺定論,即便蓋棺定論,還有朝代的興替,否定之否定,在歷史上也是很正常的。

  • 4 # 兩隻紫燕

    答,陳世美被寃枉了嗎?他沒老婆秦香蓮嗎?他沒一兒一女冬哥秋妹嗎?他一去上學,就沒想過父母嗎?他一去趕考就沒回過鄉嗎?他沒做皇家的駙馬爺嗎?他沒命韓奇剛刀要見血,殺妻滅子在廟堂嗎?他沒漫罵朝廷命官,多管閒事,娶香蓮回去做小嗎?他沒憑著權勢據不認罪嗎?陳世美死的好,千恩萬謝包青天,大老爺,明鏡高懸,鍘去駙馬爺人頭一個,包大人千古留芳,青天美名揚。[玫瑰][玫瑰][汗][強][小鼓掌][奮鬥]

  • 5 # 小任談史

    歷史上有很多被冤枉的人,有些後來被平反,有些卻一直被冤枉,後世所不齒;比如袁崇煥,當時被冤枉,但後來又被平反,那有那些人,在歷史上是忠誠良將,但在後世一直被願望呢?

    1.潘美

    潘美是北宋名將,河北人!潘美行伍出生,陳橋兵變時,擁立趙匡胤黃袍加身!在電視劇《楊家將》中,潘仁美(原型潘美)害死了楊家楊繼業和他的兒子,並處處和楊家做對,不顧國家大局,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

    實際上,楊繼業的其和潘美沒有多大關係!據《宋書》記載,當時的潘美為主將,楊繼業為副將,主要任務是掩護民眾撤退內地,而監軍王佐負有主要責任,而潘美頂多是個救援不力!

    而潘美做了失敗的替罪羊!在民間的形象越來越臭,一直做了千年的奸臣,實在是冤枉。

    2.武大郎 潘金蓮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原名武植,明朝 山東清河縣人,考中進士,出任陽穀縣令!而其妻子潘金蓮,是知州千金,兩人恩愛情深,育有四子!

    武大郎不但不是身材短小,還是和氣宇軒昂的七尺男兒,父母早亡,自幼苦讀,最後考取功名,很有才華;而他的妻子潘金蓮也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溫柔賢惠!

    在《水滸傳》中,武大郎成了賣炊餅的五短三粗,而潘金蓮成了謀害親夫的惡毒淫婦!後來施耐庵的後人還為此寫過道歉信!

    3.李道宗

    唐朝李氏宗室,封任城郡王,唐初時期,隨李世明參加統一全國的戰爭,還參加了對吐蕃、對突厥、對薛延陀、對高麗的歷次戰爭,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李道宗為人禮賢下士,喜歡讀書,品德高尚,而且善於謀略,能身先士卒,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名將!

    而在電視劇《薛仁貴傳奇》中,將李道宗刻畫成了一個奸佞小人,這其實是對歷史人物的汙衊!唐初,名將如雲,李道宗不被大多數人知道,但他確實是一代名將!

    4.周瑜

    一本三國演義,讓很多人歪解了歷史,三國演義的主調是捧劉貶曹,東吳是配角!周瑜的形象也被刻畫成了氣量狹小、恃才傲物,最後被諸葛亮氣死,我自己小時候就聽到很多人說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

    而歷史上的周瑜,雅量高致,德才兼備,絕不是什麼氣量狹小之人,更沒說過“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那是羅貫中說的!周瑜才華橫溢,懂音律,所謂曲有誤周郎顧!

    在蘇東坡的詩詞中: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飛灰湮滅!

  • 6 # 山茶花美

    1/法海,民間故事中的法海,僅僅因為白素貞是妖精,屢屢破壞她與許仙的愛情和生活,最終將白素貞困在雷峰塔使兩人永世不得相見。真真是讓人寒心,但據記載,法海的原型人物是個唐代高僧,實際一生醉心佛學,畢生專研其中,終成為禪宗大師。

    2/武大郎潘金蓮夫婦,武大郎原型是清河縣縣令武植。他勤奮上進少年得志,年級輕輕就做了縣令。經研究證實,武植高八尺,相貌堂堂,並不是身材矮小如侏儒之人。潘金蓮原型也是大家閨秀,千金小姐,識大體又賢惠,並非書中所寫一般不堪。

  • 7 # 歷史的行程

    歷史上蒙冤最多的,無疑是女性群體,尤其是末代美女,今以西施為例,試闡述之。

    按照民間傳說,吳王夫差自得西施、鄭旦二位美女後,便“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翻開《史記》,可見西施入吳後,吳王夫差先是北上伐齊,戰於艾陵;後又挺進中原,在黃池與晉定公爭當諸侯霸主,絲毫看不出倦怠國事之意。事實上,歷史早有定論,吳王夫差乃“極武而亡”,他若真的沉湎於女色,吳國之祚或許還會更長久些也說不定。只可憐好端端一位傾國美女,自此揹負上“亡國禍水”之惡名,以為後世戒,實是冤枉。

    想來還是魯迅先生看得明白:“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 8 # 李小新吖

    歷史上,很多人千古流芳、名垂青史,當然也有不少人被後人所唾棄。被後人所唾棄的這些人,有一些確實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比如害死岳飛的大奸臣秦檜;也有一些人其實是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冤枉的。像商紂王、陳世美、潘金蓮等可以說是被冤枉得最慘的幾個人。

    TOP1、商紂王

    在中國歷史上,說起暴君,就會想到商紂王,可以說紂王已然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封神榜》中,紂王貪戀美色,寵幸蘇妲己,讓叔父比干挖心,還發明瞭炮烙之刑等各種刑罰。就連《尚書》都記載:“紂王,近女色,喜淫聲,不敬鬼神,荒於國政,耽於飲酒,殺害忠臣。”這似乎讓人更加相信,紂王就是一個荒淫無道、驕奢淫逸的暴君。

    但實際上,紂王並非是這樣的暴君。他在位大約30年,是個很有野心的君王。在位期間,他組織軍隊與東夷對抗,最終全面征服東夷中的徐淮部族,將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納於國土之內。中原文化也隨之傳播到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一帶,這為後來中國形成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創造了先決條件。

    而且,炮烙之刑也不是他發明的,而是夏朝的滅國之君夏桀發明的。

    那為什麼史書、小說將他描述成了一個暴君呢?主要就是因為他是一個亡國之君。

    牧野之戰中,周武王成功打敗商紂王,滅亡了商朝。但是,紂王在道義上並沒有什麼缺失,這讓他晝夜難眠。他的弟弟周公旦建議“貶從殷王受”,就是貶低紂王。於是,周武王就給紂王列了四條罪狀:聽信婦人之言、不重視禮儀祭祀、不任用貴戚舊臣、重用逃犯。所以,紂王最後成了一個暴君形象。

    而這幾條罪狀能夠站得住腳的根本原因就是武王勝了,紂王敗了。雖然歷史上的紂王有過錯,但是功績也不可磨滅,絕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暴君。

    TOP2、陳世美

    說到渣男、負心漢,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陳世美了,可以說陳世美已經成為了負心漢的代名詞。

    但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歷史上的陳世美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但他從小好學,經過十年苦讀,在清代順治八年考中舉人,四年後又考中進士。從此開始在官場上飛黃騰達。他不但為官清廉,而且非常愛自己的妻子。

    陳世美在官場上飛黃騰達之後,就開始有很多的同鄉和昔日同窗來找他,希望靠他的關係謀得一官半職。但他都一一拒絕了。

    其中有兩個叫胡夢蝶和仇夢鱗的,他們是陳世美的同窗好友,在求學期間曾經接濟過陳世美。聽說陳世美當了大官之後,就一起到京城去看望他。在席間,胡夢蝶希望陳世美利用自己的關係,為他和仇夢鱗謀個一官半職,但遭到了陳世美的拒絕。

    胡夢蝶和仇夢鱗求官不成,敗興而歸。途經河南南陽,正好遇上當地戲班正排練新戲《琵琶記》,演的是忘恩負義、過河拆橋之事。於是二人受到啟發,產生了透過戲劇醜化、報復陳世美的念頭。他們花了點錢請戲班子把《琵琶記》的情節加以改造,把戲中忘恩負義的男主人公換成了他們怨恨的陳世美,編造了一出他們認為賽過《琵琶記》的新戲,所以《鍘美案》也叫《賽琵琶》。

    所以,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並不是戲曲中演的那樣忘恩負義,是個負心漢。而是一個為官清廉,疼愛妻子的人。

    TOP3、潘金蓮

    說到蕩婦,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潘金蓮了。在《水滸傳》和《金瓶梅》中,都把潘金蓮描述成了一個十足的蕩婦。可以說,潘金蓮已經成為了蕩婦的代名詞。

    但其實,我們都冤枉潘金蓮了。首先,我們先說下潘金蓮的老公武大郎。武大郎本名叫武植,在家裡排行老大,因此小名叫大郎。這個武大郎從小文武雙全、聰明能幹,但是後來父親去世了,家道中落,無奈就到潘府去打工。當時潘金蓮的父親是恩州的知州,他非常欣賞武大郎這個年輕人,就經常接濟他。而且因為長時間的接觸,潘金蓮也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

    後來,武大郎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中了舉人,潘知州就把女兒潘金蓮許配給了他。婚後,夫妻兩人生活非常幸福,並且還生了四個孩子。後來武大郎又中了進士,成為了陽穀縣的縣令,潘金蓮也是縣上名聲好的清官夫人。

    所以,歷史上的潘金蓮並不是一個蕩婦,而是遭到了別人的詆譭。

  • 9 # 秉燭讀春秋

    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歷史人物如走馬燈般匆匆而過,雪泥鴻爪無不留下一些痕跡:英雄人物流芳百世,奸佞小人遺臭萬年。

    這些人都容易理解,然而有一些被冤枉的人物,本來在真實歷史上名聲不錯,卻在歷史的長河中,要麼被人們誤解,要麼張冠李戴被人誣陷,最後含冤莫白。

    下面咱就盤點一下這樣的人物。

    一、北宋宰相龐籍。

    龐籍是大中祥符八年(1015)的進士,時年27歲。

    步入仕途不久,龐被宋真宗委任黃州司理參軍,由於足智多謀,很快升遷。

    乾興元年(1022年),龐籍調任開封府,不久升任大理寺丞。

    天聖五年(1027年),龐任刑部審理官,期間兩袖清風,屢次向宋仁宗提出合理化建議,並被採納。

    龐籍在任開封府官員期間不媚上欺下,尤其是把仁宗的寵妃尚美人無理要求懟回去留下美談。

    也許是有開封府這段經歷,到後來一些包公戲為了突出劇情,塑造了一個反面人物——龐太師。

    龐太師的女兒是宋仁宗的寵妃,龐太師仗著女兒幹盡了壞事,處處和包公為仇作對。

    因為二人都姓龐,後人把龐太師和龐籍誤認是一個人。

    其實龐太師的原型可能是宋仁宗溫成皇后的伯父張堯佐,龐籍和龐太師沒有任何關聯,因此龐籍背了上千年的黑鍋。

    講真龐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宰相。

    二、潘金蓮的老公武大郎。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描寫武大郎是個“三寸丁谷樹皮”的男人。

    說他被淫蕩的老婆潘金蓮,夥同姦夫西門慶下毒毒死了。

    真實武大郎身高一米八,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他和老婆潘金蓮十分恩愛,二人育有四個孩子。

    為何《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和真實歷史上的武植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原來都是武大郎的好朋友黃堂誹謗汙衊所致。

    黃堂和武大郎是同窗好友,武曾受黃資助,後來武任清河縣令,落魄的黃堂找到他,希望求一官半職。

    武大郎沒有答應黃的求官願望,而是不動聲色,用自己的俸祿為其翻新了老家裡的破房子,當然這一切都瞞著黃堂進行的。

    黃堂沒能如願,心中惱恨武植,於是在回家路上,一路走一路貼“大字報”,辱罵汙衊武大郎。

    等黃回到家一看,原來自己破敗的房子變成了明亮的大瓦房,一問得知是武大郎派人出錢為自己翻蓋的,黃追悔莫及。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武大郎的名聲徹底被黃堂敗壞了。

    當時施耐庵不知真相,於是把武大郎塑造成了一個猥瑣之人。

    三、唐朝名將蘇定方。

    蘇定方是和程咬金、尉遲恭、李靖等人齊名的人物。他的經歷和尉遲恭很相似,最初是竇建德、劉黑闥手下的將領。

    蘇定方重情重義,當劉黑闥兵敗被李世民殺害後,他效忠主子決定歸隱故鄉,不為唐朝效力。

    到李世民稱帝后,蘇定方被朝廷啟用,其隨戰神李靖征戰東突厥。後來又和程咬金一起征討西突厥……

    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xie)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功勳卓著,堪稱唐朝一代名將。

    然而評書演義卻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奸臣,與真實的歷史相差甚遠。

    《說唐》中更把他描寫成了一個大反派,說他在紫金關外,用計把羅成引誘到淤泥河內,將其亂箭射死。

    在《興唐傳》裡蘇定方最終被羅成之子羅通一槍刺死,羅家大仇得報。

    真實歷史上,蘇定方功成名就後,於76歲時壽終正寢。

    四、三國名將魏延。

    魏延是劉備器重的名將。劉備入川時,魏延開城獻關,因功升為牙門將軍。

    劉備攻下漢中後,升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遂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魏延鎮守漢中10年,內撫百姓外拒曹魏。他的功勞不在關張兩位將領之下。

    劉備稱帝后,拜魏延為鎮北將軍,後隨諸葛亮北伐。

    期間提出親率兵馬由子午道突襲關中,效仿韓信故事,與諸葛亮會師潼關,此計謀遭到諸葛亮的反對。

    原來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弄險,而魏延的突襲子午道太過冒險。

    諸葛亮五丈原積勞成疾臨死前,為了防止魏延兵行險招,用計逼反了魏延,後被馬岱所斬。

    魏延其實並沒有異心,我們都知道劉備有識人之能,比諸葛亮更具慧眼。魏延腦後也沒有反骨,魏延實際是被鼠肚雞腸的長史楊儀逼反的。

  • 10 # 江上孤舟

    有哪些被冤枉的歷史人物,比如陳世美,商紂王?

    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出現過很多被定型的負面人物,這些歷史人物經過了千百年一直被世人辱罵,似乎他們出現在歷史上的意義只是為了當一個反面教材。可是後世經過查閱史料等方式,也發現了很多錯誤的說法,原來很多歷史人物都是被刻意抹黑的。

    1. 商紂王

    提到中國歷史上殘暴的帝王和亡國之君,那麼商紂王一定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不僅如此,商紂王貪戀美色和不務朝政都成為了他不可饒恕的罪名,但是後來很多歷史人物都在給商紂王平凡。例如子貢就曾經發表過相關言論,他認為商紂王絕非人們口中那般惡劣,商紂王確實有一些缺點,可是他在位時期也有很大的作為。商紂王一改先輩保守的政治措施,他登基之後,就開始率軍平定東夷,還將疆土擴大到長江下游。後來長江流域的文化發展其實都有賴於商紂王的這個舉動,雖然商紂王因為好大喜功讓百姓們苦不堪言,但是他在位期間確實有很多可圈可點的作為,這些不應該被歷史所埋沒。

    1. 陳世美

    聽到陳世美這個名字,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負心漢。而陳世美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負心漢代言人。只不過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並非是負心漢,他是一位非常正直廉潔的官員,而且很喜歡幫助人。當時正值順治時期,因為陳世美為人友善樂於助人,所以很多人開始登門拜訪,而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是來求官的。陳世美見到有人前來求助,只要合情合理,他力所能及,陳世美都會提供協助。可是陳世美后來卻無意間得罪了一個人,這個人曾經幫助過陳世美,他本來也想找陳世美辦點事,沒想到陳世美家中的下人不認識他,就將他轟走了。事後這個人就和陳世美結了怨,還將一些莫須有的事情都扣在陳世美的頭上,就這樣陳世美不下心成為了負心漢代言人。

    1. 法海禪師

    在觀看《新白娘子傳奇》之後,很多人都認為法海禪師是一個拆散別人家庭的壞人。其實歷史上的法海禪師出身官宦世家,還是有名的得道高僧,他為人正直善良,名聲極好。唯一和白蛇有所牽扯的就是史書中記載過一段,法海禪師曾經看到一條白色蟒蛇咬傷了人和動物,法海禪師出手相救並將它趕走了,但是沒有將白蟒蛇殺死。也許只是因為這一段記載,才讓法海禪師和白素貞"結緣了"。

  • 11 # 歷史小師妹

    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狸貓換太子”故事,裡面的主角之一劉娥是個殘害忠良的惡妃形象,讓人恨得牙癢癢,而歷史上的劉娥確是與呂雉、武則天並稱為三大女主,被後世所稱頌的一代賢后。

    公元1022年,宋真宗病逝,留下遺詔:太子趙禎即位,皇后劉氏(也就是劉娥)為皇太后 ,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分。小皇帝趙禎這時才只有十一歲,實際上就是由劉娥處理政務,開創了北宋太后垂簾聽政的先河。在劉娥垂簾聽政的十一年裡,可以說是政績斐然。

    首先,剷除奸臣丁謂,澄清吏治。丁謂看到宋真宗死了,剩下孤兒寡母的,在朝堂上開始張揚跋扈,甚至還擅自篡改宋真宗遺詔。劉娥何等聰明,不慌不忙,計從心上,讓丁謂掌管先帝的陵墓事宜,但丁謂哪有時間管這些事,實際掌權的是一個姓雷的太監。姓雷的太監沒有上奏就選了一塊號稱利於子孫繁衍的陰宅,結果陵墓修到一半,地下水就滲出來了,劉娥以此為由趁機將丁謂貶官到現在的海南省,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其次,自古垂簾聽政最怕的就是演變成外戚專權,甚至像唐朝一樣,江山都改了姓,劉娥充分吸收唐朝武則天的教訓,絕不任人唯親。劉娥把百官公卿親族表掛在自己的臥室,有人推薦某某當官,劉娥就檢視那張表,除非證明此人確實是個人才,對江山社稷有用,才准許提拔,避免了黨爭。同時,劉娥還搞了“約束子弟詔”,要大臣百官帶頭教訓子女親朋,奉公守法,違反子弟詔的,就嚴懲不貸。此外,劉娥啟用了一批有才能的朝臣,王曾、張知白、呂夷簡、魯宗道等都得到她的重用。

    再次,遏制了宋真宗末年的狂熱宗教活動,調整了社會風氣。澶淵之盟後,宋真宗熱衷於天書封祀一事,廣建宮觀,勞民傷財,使得宋王朝的朝政混亂,幾乎把之前幾代積蓄的財力揮霍殆盡。1022年,劉娥臨朝稱制,下令將“天書”隨同宋真宗下葬,天下宮觀停止營造,徹底終結了這場影響大宋王朝政治經濟的“天書運動”。

    另外,在經濟上,劉娥主張興修水利,推動農業的發展;於1023年下令正式設益州交子務,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彌補財力的不足。

    劉娥是具有傳奇性的皇后之一,從一個賣唱孤女,到一國之母,再到垂簾聽政,擁有了武則天所擁有的權力,卻沒有揹負上武則天和呂雉所揹負的罵名,成就了她一代賢后的美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時期,安南號稱70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號稱80萬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