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甜脆大蘋果
-
2 # 鄉村評語
蒙古汗國的創立者成吉思汗,在他生前將蒙古軍攻佔的一些地區分封給他的兒子們。被分封者的後代對受封地享有繼承權。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地區的自主性不斷增強。元朝建立前後, 已成為名義上歸屬於中央政權的四大汗國。但是他們都與元朝保持著各種聯絡。其中,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與元朝的關係長期交織在一起,比較複雜。本文僅談些粗淺看法,敬請匡正。在四大汗國中,察合臺汗國與窩闊臺汗國與蒙古大汗統治中心最近。據歷史記載,察合臺為成吉思汗次子,母親是孛兒帖旭真。成吉思汗對他的基本評價是: “凡是極想知道札撒、必裡克和如何守國的法規的強烈願望的人,就去追隨察合臺。” 〔1〕由此可知,察合臺是一位深曉法規並能依法守國的人。他在成吉思汗攻金以及西征的過程中與窩闊臺、拖雷均立有戰功。成吉思汗把“諸地區之中的從原來乃蠻部禹兒惕阿勒臺起直到質渾河[ 阿母河]岸為止的禹兒惕給了他”。〔2〕篤哇時期疆域擴大。其西部最遠曾達阿母河,今烏茲別克、土庫曼,東部至土魯番一帶。察合臺汗國的都城設在“阿力麻境內的忽牙思”, 〔3〕亦有些史籍載其為“虎牙思”。“阿力麻”即“阿力麻裡”, 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城西。黃文弼先生《元阿力麻裡古城考》認為阿力麻裡位於西距霍城 13公里處, “北抵克幹山南麓,南至克幹色依,東至吐呼魯克帖木耳汗瑪扎,西至卡納威”。〔4〕這裡既有中亞較肥沃的農業區,也包括準噶爾盆地以及中亞草原,適於遊牧經濟。其地理位置則正處在元朝通往西北其他宗藩之國的交通要道上。經察合臺汗國都城阿力麻裡,可達歐洲、波斯等地。因此,察合臺汗國的向背直接關係到元朝與西北以及西部地區的各種交往。在四大汗國中,窩闊臺汗國情況較為特殊,汗國的主人窩闊臺在成吉思汗去世後繼承了蒙古大汗。這無疑會使其後代在諸汗國中在政治地位、經濟利益等方面發生變化。早期蒙古族統治階層內部圍繞權力出現的許多爭鬥往往都與窩闊臺后王有關。窩闊臺是成吉思汗第三子,他以“莊嚴、聰明、能幹、善斷、謹慎、堅定、老成持重、寬宏大量和公平著稱”。〔5〕從這些評價來看,他更具備擔當最高統治者的素質和才幹。因此,在諸子之中受到成吉思汗器重。由於窩闊臺繼承了蒙古大汗之位, 其封地基本被其後代們佔有。成吉思汗封給窩闊臺的分地,大體為巴爾喀什湖以東、包括東北方的一些地區,中亞草原、準噶爾盆地北部也有部分封地。窩闊臺的營帳一般在葉密立(也稱“也迷裡”。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額敏) 以及霍博(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地區。其封地內有巴爾喀什湖(今哈薩克境內) 、額敏河、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等著名河流。在窩闊臺繼位為蒙古大汗以後不久,他將“都城遷回他們在契丹和畏吾兒地之間的本土,並把自己的其他封地賜給他的兒子貴由”。〔6〕也就是貴由繼承了窩闊臺汗國的封地。在地理位置上,窩闊臺汗國封地的偏東方與元朝稱海宣慰司相臨,南、西則與察合臺后王封地接壤。元朝與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在地理位置上的互臨關係,以及窩闊臺、察合臺汗國軍事地位的重要性,構成了三者關係複雜多變、交織存在的原因之一。加之圍繞權力而進行的派系之爭,三者關係在中統、至元年間尤為引人注目。忽必烈繼位以後,元朝、窩闊臺、察合臺汗國之間的關係, 按照歷史的程序,總體上經歷了以和戰並存為特點的發展道路。元朝與察合臺、窩闊臺汗國的關係,總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一、察合臺汗國阿魯忽執政時期元憲宗蒙哥去世,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最高統治權。在這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察合臺汗國的阿魯忽汗與窩闊臺系的海都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當時,由於忽必烈對阿里不哥採取經濟封鎖的政策,和林等地得不到各方面的經濟援助,加之饑荒襲擊,生活資料和軍需都陷入困境。為解決這些問題,阿里不哥委派正在和林的察合臺之孫阿魯忽“去掌管自己祖父的首邑和他的兀魯思,以便把武器和糧食送來援助我們,並守衛質渾河邊境,使旭烈兀的軍隊和別兒哥的軍隊不能從那方面來援助忽必烈”。〔7〕顯然,授權掌管兀魯思是阿里不哥玩弄的政治手段。在他已將旭烈兀、別兒哥列為防禦物件時,即注意到察合臺汗國在軍事、地理等方面的戰略地位。其主要意圖在於利用察合臺汗國為自己效力。如果阿魯忽依照阿里不哥的委派行事,其結果至少有兩種可能。一是阿里不哥戰勝了忽必烈,阿魯忽或許會得到察合臺汗國的統治權以及其他政治、經濟利益。另一個結果是,如果阿里不哥失敗,那麼,阿魯忽就會成為忽必烈不信任的、甚至打擊的物件。而且,與伊利汗國等宗王的關係也會產生裂痕,處在多方受敵的境遇之中。當時的察合臺汗國,經濟力量比較雄厚,軍事上也具備一定的實力,至少有十幾萬頗有戰鬥力的蒙古騎兵。如果阿魯忽完全倒向阿里不哥一方,將大大增強其與元朝的抗衡能力。然而,阿魯忽回到阿里麻裡後,並沒有照阿里不哥的指使去行事,而是迫不及待地即位為察合臺汗。同時,堅決扣壓了籌集的準備援助阿里不哥的馱畜、武器和金錢,殺掉阿里不哥方面前來催辦的使者,轉而效力於忽必烈。這對於策應元軍擊垮阿里不哥勢力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戰爭的發展,元軍攻取和林,阿里不哥退居謙謙州,向忽必烈請求寬恕。此時,西北諸王伊利汗旭烈兀、欽察汗別兒哥也都表示擁戴忽必烈。這樣,阿魯忽也採取與元朝政權和好的方針,雙方不斷互派使者,商議有關問題。尤其是在對待後來的海都問題上,阿魯忽與元朝互相策應,有效地打擊和牽制了海都的軍事力量。對於阿魯忽在關鍵時刻給予的援助,忽必烈也予以回報。他以元朝皇帝的名義,把從“阿勒臺的彼方直到質渾河” 的土地劃歸阿魯忽掌管。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形成了元朝與察合臺汗國的聯合戰線,也使得海都勢力進一步孤立。二、察合臺汗國八剌執政時期阿魯忽死後,察合臺汗國與元朝的關係在一段時間內出現曲折。察合臺汗國兀魯乃哈敦“在異密和宰相們的同意下,立自己的兒子木八剌沙繼承阿魯忽之位”。〔8〕顯然,他們這次在選定繼承人的問題上沒有考慮元朝皇帝對察合臺汗國汗位繼承的最高認定權。甚至連禮節性的手續也沒有履行。對此,忽必烈考慮到察合臺汗國對窩闊臺 后王海都的牽制作用,採取了比較隱蔽的處理方式。他委派察合臺系後代八剌返回察合臺汗國。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八剌奪取木八剌沙之權,以正 “宗藩之國”的汗位應由元朝皇帝指定認可之名。另一個目的,則最低要達到兩人共管察合臺汗國。這完全是對木八剌沙的不信任,惟恐其倒向與元朝對立的窩闊臺后王海都一邊。八剌雖然也是察合臺系的後代,但他長期在元廷工作,而且能出色地履行職責,比木八剌沙要可靠得多。八剌到達察合臺汗國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奪取了木八剌沙之位。然而,八剌也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這也許是忽必烈始料不足的。在八剌統治察合臺汗國時期,與元朝、窩闊臺后王形成甚為微妙的三角關係。一方面,八剌仍然臣屬於元朝,即表面上仍是“宗藩之國”,元帝也視其為 “諸王”,有時下賜大量物品。 ① 當忽必烈要察合臺汗國對海都進行攻擊,策應元朝時,八剌也曾執行忽必烈的“詔旨”,數次與海都作戰。 ② 另一方面, 八剌取得汗位以後,也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一過程中,察合臺汗國與元朝不免會出現矛盾。斡端(今新疆和田地區) 是元朝統治區之一。但八剌卻對當地元軍發動攻擊。當時,元朝駐軍的指揮者名叫木忽勒臺(亦有稱“蒙古臺”者) ,八剌“以合罕的名義派異密必克迷失去佔據他的位置。木忽勒臺前往合罕陛下處稟告了情況。合罕派遣名叫火你赤的大異密帶著三萬人去反擊他。當火你赤明白不可能抵擋對方時,便返回漢地去了。八剌的軍隊洗劫了忽炭”。〔9〕這樣,不僅使雙方的關係由此而緊張起來,而且造成了當地局勢混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元朝在西北地區的鎮戍力量。察合臺汗國的軍民能擊敗元軍三萬,也說明其具有相當的實力。八剌執政時期,窩闊臺汗國的海都勢力也不斷強大。公元1269 年,察合臺、窩闊臺、欽察三個汗國召開“塔剌思”忽裡勒臺大會,推選海都為盟主,決定聯合起來對抗元朝和伊利汗國。而且劃定了勢力範圍。但在此後不久,八剌卒,察合臺汗國的力量逐步削弱。元朝與察合臺、窩闊臺汗國關係的主線也逐步轉向與窩闊臺后王方面。三、窩闊臺后王海都和察合臺后王篤哇時期從忽必烈至元初年開始,窩闊臺后王與元朝的對立不斷加深。窩闊臺之孫海都是與元朝對立的主要人物。察合臺汗國在八剌死後,也被海都控制。元朝與這兩個汗國的關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緊張狀態。忽必烈對叛王海都的態度,最初是採取“懷之以德” 〔10〕的方針。他委派得力大臣鐵連出使窩闊臺汗國。同時,也徵求西北其他宗王的意見。試圖尋求一個較為妥善的解決辦法。但海都卻集結軍事力量,決心與元朝為敵。至元五年(1268) , “海都叛,舉兵南來”。為維護作為元朝皇帝的尊嚴和政治利益,維護元朝西北地區政局的安定,忽必烈下令出兵,擊敗海都軍於“北庭”。 ③ 此後,雙方仍有多次接刃。應當指出,在察合臺汗國與海都的關係方面, 八剌雖然在“塔剌思大會”上已表面承認海都的盟主地位,但他仍然掌握著察合臺汗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不願毫無保留地歸於海都的控制之下。這樣,海都對察合臺汗國的向背自然也不放心,不時尋找機會對八剌下手。八剌的失誤是出兵伊利汗國。由於作戰失利,削弱了自己的實力。這樣,就為海都除掉八剌,完全控制察合臺汗國提供了時機。歷史的發展也完全證明了這一點。八剌兵敗後,海都以“援助”為名,不聽八剌的再三拒絕,親統大兵, “駐紮在八剌大帳的四周”, 〔11〕實際是以武力威脅。八剌驚恐而卒。海都扶持不花帖木兒為察合臺后王。此後,又立八剌之子篤哇(亦稱都哇) 為察合臺兀魯思之君主。這樣,海都已基本控制了察合臺汗國,暫時形成了一支與元朝為敵的聯合勢力。海都與篤哇的聯合,對元朝西北地區的局勢更為不利。而且,在至元八年以後,因忽必烈已全面著手消滅南宋的計劃,無暇以更多的軍力、物力對侍海都。為免除後顧之憂,忽必烈派皇子那木罕鎮守阿力麻裡, “命丞相安童往輔之”。 ④ 在此後的三、四年內,元朝方面以守為主,但與中亞地區也有較多交往。至元八年(1271) 二月, “敕往畏吾兒地市米萬石”;六月, “招集河西、斡端、昂吉呵等處居民”; 〔12〕 ;在《永樂大典》卷 19417《站赤二》裡則記載了至元九年(1272) 六月十八日,元朝派工匠前往忽炭、可失哈耳採玉,並商定“合用鋪馬六匹,金牌一面,以及透過驛站轉運等事宜”;至元十一年(1274) 四月,下詔“安慰斡端、鴉兒看、合失閤兒等城”。〔13〕上述資料亦說明,在這段時間內,元朝還能維持對上述地區的統治。至元十三年(1275) 以後,海都、篤哇勢力向元朝西北地區頻頻發動攻勢。當地政局日趨混亂。忽必烈見懷柔政策以及消極防守已難奏效,便採取斷然措施, 令“追諸王海都、八剌金銀符三十四”。 ⑤ 這標誌著元朝與察合臺、窩闊臺兩汗國的關係進一步破裂。至元十二年(1275) ,察合臺后王篤哇以兵12 萬圍攻火州,長達六個月之久。篤哇在給畏吾兒亦都護的書信中,聲言“我亦太祖皇帝諸孫,何以不附我”, 〔14〕毫無掩飾地表明瞭他已將元朝皇帝視為與自己平起平坐的態度,其政治目的十分清楚。後來,篤哇在得到畏吾兒亦都護女兒後引兵退去。但這次長時間的圍困,卻對當地民眾的生產、生活、生命造成了較大的損失。事後,忽必烈賜鈔十萬錠賑濟。儘管如此,元朝對畏吾兒地區的統治還是受到較大影響。至元十四年(1277) 以後,元朝對南宋的戰事基本結束,大元一統已成定局,進而開始實施對海都、篤哇、昔裡吉等“叛王”堅決打擊的總方針。忽必烈派經驗豐富的伯顏前往西北,先討昔裡吉,切掉策應海都的一支臂膀。至元二十一年(1284) , 命宗王牙忽都與禿禿哈共討海都,破其精兵。但海都勢力仍很猖獗。至元二十三年(1286) ,海都進犯金山(桉台山,今阿爾泰山) ,忽必烈詔土土哈與大將朵兒朵懷共御之。同年,海都、篤哇兵犯別失八里,丞相伯顏、大將纂公直、明安、李進聯兵阻擊。至元二十六年(1289) ,海都逼近和林,忽必烈親征。至元二十九年(1292) ,宗王明理鐵木兒“挾海都以叛”,西北局勢更加緊張。忽必烈再遣伯顏統軍出征。伯顏對明理鐵木兒恩威並施,迫其降服。接著,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大敗海都之軍。這是忽必烈去世以前元朝與海都叛軍之間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海都在元軍著名統帥及精銳之師的打擊下,囂張氣焰在短時期內受到了扼制。事實上,元朝對海都等“叛王”的打擊已經是大統一事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元成宗繼位,繼續與海都、篤哇兵戎相見。大德三年(1299) ,命皇侄海山總兵漠北。海山“訓練六軍,總裁法令,胥地所宜,可屯田者必分耕之,以佐軍實”。〔15〕在他的指揮下,元軍主動進擊,在“闊闊別之地”、 “迭怯裡古之地”、 “哈剌合塔之地”等重大戰役中重創海都、篤哇勢力。特別是 “哈剌合塔”戰役,海都、篤哇“兩人都受了傷。海都由於這次受傷而死去,都哇則癱瘓了”。 ⑥ 至此, 元朝佔據主動地位,與察合臺、窩闊臺汗國的關係也轉入一個新的階段。當元朝與兩汗國之間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後,元朝皇帝採取以友好、禮節性交往為主的方針處理與察合臺、窩闊臺汗國的關係。這兩個汗國也失去了與元朝在軍事上大規模抗衡的能力。原來在政治、軍事上的聯合逐步分化。而按照本地區的具體情況自主發展,同時又與元朝保持聯絡則成為後來歷史程序的主線。海都死後,篤哇把其長子察八兒扶上窩闊臺汗國王位。據周建奇譯《伊斯蘭百科辭典》新版二卷載:察八兒“一開始就繼續作戰,反對忽必烈的繼承者們對大汗之位所提出的要求,認為這是作為窩闊臺後裔之一的他本人的特權”。但察八兒既沒有海都的威信和玩弄權術的本領,又不具備統帥后王們的能力,還要看篤哇的眼色行事。所以,很難有大的作為。在這一歷史時期內,篤哇繼海都之後成為兩個汗國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但他也由於在大德初年受到海山統帥的元軍的沉重打擊,軍力、物力暫時難以恢復。在這種情況下,元大德七年(1303) 七月, “都哇、察八兒、滅裡鐵木而等遣使請息兵”, 〔16〕向元朝皇帝表示歸順。同年十一月,元成宗也派出使者與察八兒取得聯絡。翌年九月,察八兒、篤哇皆遣使“歸命”。〔17〕至此, 元朝與察合臺、窩闊臺汗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基本告一段落。元成宗派出使者,將此事通知伊利汗國。在伊利汗1305 年寫給法蘭西王腓力四世的信中,對這段歷史總結說: “解釋過去的戰爭不是由於汗的壞意和貪慾,而是由於悖德的臣下的惡言中傷”, “現在恢復了和平,汗的家庭的全體成員,無論是年長的或年幼的都一致同意開放所有的道路”。〔18〕事實上,元朝哪位皇帝也沒有吞併察合臺、窩闊臺汗國的意圖。從此以後,中亞細亞與元朝之間的各種交往逐步恢復。隨著雙方關係的日趨好轉,元朝與察合臺、窩闊臺汗國的使臣和經濟往來漸漸頻繁,大德九年 (1305) 二月,篤哇遣使至元朝,成宗賜幣帛五百匹。四月,又賜“察八而、朵瓦所遣使者銀千四百兩、鈔七千八百餘錠”。十月庚寅, “附馬按替不花來自朵瓦, 賜銀五十兩、鈔二百錠”。大德十年 (1306) 二月, “朵瓦遣使來朝,賜衣幣遣之”。〔19〕九月,篤哇遣其子款徹(亦作寬門者) 來賀聖誕節。武宗至大三年(1310) 六月,察八兒來朝。仁宗年間, 察八兒屬戶匱乏,元朝給其一年之糧,以助恢復生產。 ⑦ 延礻右 二年(1315) ,封察八兒為汝寧王,置王傅官。這些以友好為主線的相互交往,增進了元朝與這兩個汗國之間在各個領域中的相互瞭解。元朝與窩闊臺、察合臺汗國關係逐步好轉以後不久,察八兒與篤哇之間發生矛盾,互相攻擊。察八兒投降篤哇,汗國領地分別被元朝和察合臺汗國兼併。在此前後,察八兒雖然乘察合臺汗位更替之際企圖恢復失去的地位,但終未如願。武宗至大三年(1310) 三月,尚書省臣建議,請依世祖舊旨,將海都分地五戶絲幣帛,賜予察八兒,武宗表示同意。他要求尚書省臣, “待諸王朝會,頒賞既畢,卿等備述其故,然後與之,使彼知愧。” 〔20〕實際上,窩闊臺汗國已經滅亡。察合臺汗國在中亞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之後, 1306 年,篤哇卒,其子寬門者立,仍與元朝保持各種聯絡。元朝多次派使者前往察合臺汗國。武宗至大元年 ( 1308) 九月,“遣人使諸王察八兒、寬門者所”;同年,派雪(薛) 尼臺鐵木察出使薛迷思幹部。對薛迷思幹、塔剌思、塔失玄等城的賦稅徵收辦法也進行了一些改進。中亞地區的萬戶也列門合撒,從薛迷思乾等城前往元朝, “進呈太祖時所造戶口青冊”。〔21〕這對於元朝瞭解中亞地區的社會狀況是一份寶貴的資料。應當指出,元朝鑑於海都、都哇之亂,對於察合臺汗國后王並不放心。出於防備,元帝以金山以北牧地不足為名,置察合臺、窩闊臺汗國降附部落於金山之南。並且派駐重兵於金山之北,加強武力控制。這一點,在《元文類》卷23 元明善《太師淇陽忠武王碑》中記載為“軍食既饒,又成重戍, 就彼有謀,吾已搗其復心矣。”由此亦可清楚地看出,為保證中西陸路的暢通,元朝仍然不惜在金山地區投入浩大的軍力、物力。察合臺汗寬門者死後,也先不花、怯別、燕只吉臺、篤來帖木兒等相繼即位為汗。在他們統治察合臺汗國時期,一方面保持著與元朝通使、朝貢的各種交往,表面上依然為“宗藩之國”。另一方面, 則逐步走上更加自主的發展道路。在內部,對貨幣、宗教等制度進行改革,汗國統治重心也漸漸西移。怯別繼位以後, “遷居到河中,甚至遷往該地的南部,在那裡修建一座宮殿距離位於喀什卡達里亞下游的那黑沙布215 帕拉桑,質言之即15 衛爾斯特的地方”。〔22〕城市名曰“卡爾希”(亦有稱為 “哈兒昔者) ”。察合臺汗也先不花在位時,與元朝在邊界問題上產生矛盾,有過一些軍事接觸。元軍在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 等戰役中擊敗察合臺汗國的軍隊。戰後,雙方在疆土問題上逐步達成協議。雖然元朝在延礻右 三年(1316) 封畏吾兒亦都護紐林的斤駙馬為高昌王, 〔23〕帶兵“復立畏吾兒城池”, 〔24〕但隨著察合臺汗國在火州地區統治的穩固,火州已在其管轄之內。元英宗在談到與察合臺汗國的疆土關係時曾明確表示, “朕非欲彼土地人民, 但吾民不罹邊患, 軍士免於勞役, 斯幸矣。” 〔25〕可見,息兵罷戰,已成為雙方的共求。在此前提下,元朝承認察合臺汗對其所轄疆土的管理權。走上自主發展軌道的察合臺汗國,仍與元朝有著經濟交往。他們以朝貢等方式,向元朝進獻葡萄酒、西馬、金鴉鶻、虎、豹等。後來,察合臺汗國由於內部交錯發生各種矛盾,加之自然災害的襲擊,逐步衰落並走向分裂。〔註釋〕 ①參見[ 明]宋濂等撰1《元史》卷6《世祖紀》載:至元五年( 公元 1268 年) 五月, “賜諸王禾忽及八剌合( 即八剌) 幣帛六萬匹”。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 年4 月第一版,第118 頁。 ②參見[ 波斯]拉施特主編,餘大鈞,周建奇譯, 《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6 年8 月,北京第2 次印刷,第108 頁。[ 波斯] 拉施特主編,餘大鈞譯《史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86 年11 月第1 版第108~109 頁。 ③參見[ 明]宋濂等撰, 《元史》63《地理志》“西北地附錄·阿里麻裡”條下注。第1569 頁。 ④參見[ 明]宋濂等撰, 《元史》63《地理志》第1569 頁;又, 《世祖紀》載:至元九年十二月,忽必烈為加強那木罕的軍力、物力,賜“北平王南木合(即那木罕) 軍馬一萬二千九百九十一、羊六萬一千五百三十一,及諸王塔察兒軍幣帛”。第144 頁。 ⑤參見[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8《世祖紀》第160 頁。在此之前, 忽必烈基本是以宗親關係為重,採取懷之以德的態度。 ⑥參見[ 波斯]拉施特主編,餘大鈞,周建奇譯《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6 年8 月,第167 頁;關於幾大戰役參見《無史》之《武宗紀》、 《月赤察心傳》、 《床兀兒傳》等。 ⑦參見[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23《武宗紀》;卷25《仁宗紀》。
-
3 # 三生有畫
蒙古帝國最大問題,是政治體制問題,帶來了無窮的後世隱患。
成吉思汗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強人,但在政治上,卻是一個傳統主義者,缺乏遠見的政治建設。他建立蒙古大帝國後,並沒有迅速的對落後原始的部落首領制度,徹底變革反而把這種制度強化,分封大片的領土,汗國,給各位兒子、親信。他只是把那些汗國首領,換成自己的兒子而已。
同時,在繼承人問題上,又建立了貴族民主推舉制度,也即是忽裡臺大會。所有的蒙古大汗,都必須是黃金家族成員,必須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但是又必須經過這個大會的認可。
說白了,就是血統遺囑+貴族推舉。這兩者一致認可的人選是同一個人的時候,沒有問題,但是當遺囑和貴族推舉的人選,不是同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引發繼承人之爭奪大戰。這就是蒙古帝國,從第三代開始,就走向內戰的根源。
這樣的分封制度,是成吉思汗留給後世最大的政治障礙。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可以強力壓制。但是一旦他死了,蒙古帝國從第三代開始,就避免不了分裂的命運。
第二代蒙古大汗窩闊臺,在第一次蒙古西征之前,就被成吉思汗確立為汗位繼承人,所以在給蒙古四子分封領地時,成吉思汗遵循蒙古人的眾子分家的習俗,將大帝國的疆土,分了出去。長子朮赤分到了哈薩克及以北,次子察合臺分封了新疆、蒙古西部,拖雷則是少子留家,繼承了蒙古高原本部。窩闊臺是未來的天下共主,他本來是不需要封地的,所以成吉思汗就給了他一塊很小的封地,作為繼位之前的棲息之地。位置就在新疆東部、甘肅西北一帶,地域狹小,人口較少。
窩闊臺即大汗位時,全體宗王曾立下“只要是從窩闊臺合罕子孫中出來的,哪怕是一塊肉,我們仍要接受他為汗”的誓言,貴由汗即位的忽裡臺大會上,諸王也有類似的宣誓。
1251年,窩闊臺的兒子貴由汗死了,忽裡臺大會,在欽察汗國大汗拔都等支援下,蒙哥以強大的蒙古高原本部的軍事實力,軍事威望,拖雷系新蒙古四子的實力,順利的就被忽裡臺大會推舉為大汗。
蒙古人是將就實力的,而並不是很看重上一任大汗的遺囑。忽裡臺大會,才是最高的議會,擁有最終確立繼承人的權力。
當年成吉思汗的遺命,都差點被拖雷推翻,只是拖雷實力還不夠,被其他兄弟反對,這才沒有推翻成吉思汗的遺囑,自任大汗,只是監國。
作為大汗,窩闊臺將是蒙古國疆土的領有者和管理人,駐蹕之處在首都哈刺和林,他亦是唯一有權對新徵服國土進行分封的人,因此,其後代的生存空間勿用擔心。窩闊臺即位後,便把將自己在也迷裡的封賜給長子貴由,而將次子闊端封於涼州(甘肅武威),並把成吉思汗生前分給拖雷的雪你惕部和速勒都思部共3千戶蒙古牧民轉授於闊端名下。闊端受封河西,清楚表明窩闊臺並沒有得到一塊麵積可與其兄弟相比的封地,窩闊臺系后王的封地不是一塊完整地域。在太宗(窩闊臺)、定宗(貴由,窩闊臺之子)時代,窩闊臺系諸王雖然不少人身居高位,手握兵權,然而,當1251年憲宗蒙哥(拖雷長子)即位,大汗由窩闊臺系轉入拖雷系時,他們才發現本支諸王沒有可以依靠的統一政治實體(兀魯思)。而蒙哥又以陰謀政變為由,對窩闊臺系勢力進行嚴厲打擊,流放諸王腦忽、失烈門;奪取該系諸王掌握的原屬大汗的軍隊和自己組建的武裝;分遷諸王於各所:遷合丹于吉木薩爾,滅裡於額爾齊斯河畔,脫脫於額敏,蒙哥都於河西永昌,而海都被遷到海押立。蒙古帝國的汗位,轉到了拖雷系子孫後。窩闊臺的後人因領地狹小,軍事實力差太遠,只能乾著急。海都是一個很有能力,又很有野心的人,他抓著當年諸王的誓言,以及子承父業的老傳統不放,認定窩闊臺系才是合法的繼承人,就是他自己,作為窩闊臺系後世的老大,才是最合適的繼承人。
海都開始暗中集聚力量,整合窩闊臺系的各個王子王孫。蒙哥死後,他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海都故意支援相對較為弱勢的阿里不哥,以攪亂拖雷系的穩定局面,並趁機建立了窩闊臺汗國。
忽必烈打敗了阿里不哥,用武力奪去了蒙古帝國的大汗之位,同時也因此造成了蒙古大帝國的大分裂。此時的蒙古大帝國,分成了兩派。拖累系後代諸王,對抗朮赤、窩闊臺、察合臺後代諸侯王。
此時的海都,實力最弱小,察合臺汗國比他強大。而他最大的敵人,是忽必烈。他要聯合其他汗國,進攻忽必烈,所以他也暫時不會和其他汗國,鬧掰了。
也就是忽必烈的大元朝和伊兒汗國(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建立),對抗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
蒙古帝國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真正統一過,其他汗國,基本上不再承認忽必烈後代的宗主地位,只有在忽必烈的繼承人孫子鐵穆耳手裡,才被打服過,勉強承認,但是元成宗鐵穆耳死後,又是亂成一鍋粥。
成吉思汗的後代,在歐亞大陸上,開啟了近百年的內戰。各個汗國,再也不能和睦相處,打來打去。
海都死後,窩闊臺汗國因為實力最弱,內部分裂,最終被察合臺汗國吞併整合,繼續與大元朝對抗。
-
4 # 史海悠遊閭春暉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要首先考慮時代因素的,窩闊臺汗國與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及拖雷系的元王朝版圖相比,似乎是小了不少,然而那都是各汗國數代統治者之後逐漸形成的,在成吉思汗分封諸子為所謂西道諸王時,窩闊臺的封地並不比他的幾位兄弟要少:
成吉思汗冊封諸子封地(兀魯思)的大體位置是:封給長子朮赤及其家族的是,花拉子模舊地及鹹海、裡海以北的欽察草原,中心為玉龍傑赤;封給次子察合臺及其家族的是,西遼故地,中心為阿力麻裡;封給三子窩闊臺及其家族的是,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的乃蠻故地,中心為葉密立;封給四子拖雷及其家族的是,蒙古高原中部斡難河流域的所謂龍興之地,以體現所謂“幼子守灶”的蒙古習俗。另外,成吉思汗還冊封了他心愛的忽闌哈屯的獨子闊列堅,這個特別的庶子的封地在今阿爾泰山東麓一帶。
從上可以看出,在成吉思汗冊封諸子時,窩闊臺的封地面積與諸兄弟還是差不多的,而後來的形勢發展,卻使得各汗國的版圖面積差異明顯了。首先,長子西征的結果,使得朮赤家族獲得了巨大的征服領地,以致於拔都得以把父親朮赤當初的受封地全部轉讓給了其兄斡兒達,讓其和他的子孫世代統領此兀魯思,號白帳汗國;察合臺汗國則由於歷任統治者透過與元王朝的對抗和蠶食,相繼吞併了維吾爾亦都護領地和西域向陽地,在南方對印度德里蘇丹國諸王朝的不斷用兵,又吞併了阿富汗及印度河上游諸地,面積大大超過了察合臺當初的受封地。至於窩闊臺汗國本身,其在窩闊臺任大汗時,家族得以另行受封西夏故地,號闊端河西王兀魯思,只是由於託列哥那哈屯和貴由汗與闊端的矛盾,後者家族及其領地勢力一直遊離於窩闊臺汗國主流派系之外。而貴由汗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禾忽、腦忽和闊失的兒子失烈門因反對蒙哥汗登基,而遭到了嚴厲的處罰,其中領地也被沒收了不少。。。。
因此,我們可以清楚了,窩闊臺在受封時,其兀魯思面積並不比他的兄弟少,只是歷史程序造成了彼此間的此消彼長,甚至是國祚長短。
-
5 # 那羅延3
呵呵,因為一開始窩闊臺事繼承的汗位啊,根本沒有所謂的汗國,所謂的窩闊臺汗國是指窩闊臺家族的駐節地,放牧地,後來帝系轉移到託雷系的時候,窩闊臺家族只有那麼一點點放牧地了。。。
-
6 # 蜀山筆俠
窩闊臺汗國,是蒙古帝國的第二任大汗——窩闊臺及其子孫建立的國家。其領土範圍包括: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也迷裡(今新疆額敏縣),如圖:
蒙古四大汗國
在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征”前,成吉思汗就確立了窩闊臺的繼承人地位,所以,在分封諸子的時候,成吉思汗把最接近蒙古本土的土地封給了窩闊臺。為什麼不直接將蒙古本土封給窩闊臺呢?因為蒙古的習俗是要將家產留給“守灶”的小兒子,所以蒙古本土封給了託雷。其實成吉思汗既然把汗位交給了窩闊臺,是想讓窩闊臺征服更多的土地,這才是蒙古人的習性。
所以,窩闊臺的封地並不大,比他的兩個哥哥朮赤和察合臺小得多,甚至根本稱不上是一個“汗國”,但是,成吉思汗卻把蒙古最為精銳的軍隊交給了窩闊臺,這才是他爭雄天下的最大資本。特別是蒙古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怯薛軍”,他們在“監國”託雷手裡待了2年時間,庫裡臺大會後,怯薛軍就正式歸屬了得到大家認可的窩闊臺汗。
窩闊臺
窩闊臺汗國的建立其實並不是在窩闊臺手裡,而是他的孫子海都。
窩闊臺受封后,並沒有回到他的封地,因為他還要作為成吉思汗的繼承人跟著四處征戰。於是,窩闊臺把自己的封地賜給了長子貴由。由於封地實在太小,後來,窩闊臺將次子闊端封在了另一個地方,還強行從託雷系的封地中搶了幾千戶過來劃給闊端。託雷的妻子,也就是後來的“四帝之母”——唆魯禾帖尼,也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女人,她強忍著心中的不滿,帶著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兄弟搞好了和蒙古各大貴族之間的關係,暗自發展,後來終於將蒙哥扶上位,從窩闊臺系手中搶走了蒙古大汗的位子,以後的元朝皇帝,都是託雷系的子孫。
蒙古諸王分佈
窩闊臺死後,貴由繼位,貴由死後,汗位就流落到託雷系的蒙哥手中了。蒙哥為了分化瓦解窩闊臺系的勢力,便把他們的封地分割,分授諸王。其中:窩闊臺之子合丹大王領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北)、滅裡大王領額爾齊斯河之地,窩闊臺之孫脫脫領也迷裡(也作葉密立)、海都領海押立(今伊犁西)。
在這幾個主要的分封諸王中,發展得最好的就是海都,他的封地和白帳汗國(欽察汗國的屬國)接壤,他極力討好欽察汗別兒哥,在別兒哥的支援下,海都的地盤得到了很大的擴張。後來託雷系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海都又借支持阿里不哥的機會,再次擴充地盤,他逐漸從海押立向西北延伸到烏倫古湖四周的一塊條形草原地帶,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海都
忽必烈稱帝后,海都又聯合窩闊臺系諸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對忽必烈的元朝發起了進攻。海都的勢力最強盛的時候,控制範圍西至可失哈耳與答剌速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諸城,東抵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魯番),北有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之地。應該說,海都統治的區域,才是正真意義上的窩闊臺汗國。
後來,忽必烈組織了大規模的反擊,在一次大戰中,海都受傷,後死於回師途中。
海都死後,窩闊臺汗國再一次陷入分裂,察合臺汗國和元朝趁機夾擊窩闊臺汗國,海都的兒子察八兒先投靠察合臺汗篤哇,後又投靠元朝,窩闊臺汗國就此滅亡。
窩闊臺汗國的土地於是被察合臺汗國和元朝瓜分,其存在時間只有84年,在“四大汗國”裡面是最短的。然而造成這一切悲劇的,是因為他們自己人的同室操戈。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窩闊臺汗國的封地比較小,首先是成吉思汗在分封的時候就給他封得小。成吉思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成吉思汗對他的兒子,尤其是對他的四個嫡子,是力求公平的。他在發動第一次西征以前,就已經明確宣佈,他會把汗位留給窩闊臺。
(窩闊臺汗國封地最小)
在宣佈這個決定的時候,成吉思汗覺得他特別對不起長子朮赤,為什麼呢?一是朮赤是長子,而且功勞最高,對汗位的期望值也最高。聽說成吉思汗要開會確立汗位繼承人,當時正在北方打森林部落的他,馬不停蹄地往家裡趕。但是會上,成吉思汗卻宣佈把汗位給窩闊臺,因此朮赤非常失望。
二是當時的會上,還有一段插曲,成吉思汗二子察合臺罵朮赤是野種,而且還當場和朮赤打起架來。這件事讓朮赤非常傷心,也讓成吉思汗覺得自己特別對不起這個兒子。
所以,成吉思汗在發動西征,打下西遼、花剌子模、呼羅珊等地以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分封,他把打下的地盤分成三塊,最大的也是最好的那一塊給了朮赤,以作為對他的補償。當然了,也不能給察合臺太小,只比朮赤略小一點。至於窩闊臺,已經把大汗之位留給他了,因此他獲得的封地就是最小的。
拖雷則得到漠北的祖業的大部分(乃蠻部的一部分屬於窩闊臺),以及最多的軍隊(一百個千戶中的96個)。
(當然了,還有一種說法是,成吉思汗實際上並沒有給窩闊臺封地,只是給他葉密立等一些牧場。因為在成吉思汗看來,窩闊臺既然掌握了全國,他就不需要特別的封地。)
(窩闊臺)
窩闊臺汗國的封地第二次變小,是在蒙哥當大汗以後。蒙哥在拔都的強力支援和武力干預下,把大汗之位從窩闊臺系轉移到拖雷系。這讓窩闊臺的幾個孫子忽察、和忽、腦忽(三人為貴由兒子),以及失烈門(闊齣兒子)很不滿,他們在選汗大會以後,帶著武器準備造反,但是被發現而未遂。蒙哥知道後,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處罰,把他們遷移到不同的偏僻的地方,監禁起來。同時對他們的封地進行了削減。
(如果說成吉思汗沒有給窩闊臺封地的話,其實也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時蒙哥把窩闊臺的那些孫子們分裂送到不同的地方監禁起來。要是窩闊臺有封國的話,這些孫子們就是回到他們的封國,那也不叫監禁了。)
窩闊臺汗國的封地第三次變化,是在忽必烈的時候。當忽必烈與兄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大打出手的時候,窩闊臺的一個孫子海都(合失的兒子)站在阿里不哥一邊。後來,阿里不哥失敗被俘後,很多原先支援阿里不哥的宗王,轉過去支援忽必烈。但是海都拒絕投降,把窩闊臺的那些孫子們聯合起來,同時與朮赤部分後人,以及察合臺部分後人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忽必烈。當時,因為忽必烈要進攻南宋,所以給了海都崛起的機會,這時候,窩闊臺汗國的疆域面積變得十分廣闊。
(同樣的,如果說成吉思汗當年並沒有分封窩闊臺土地的話,海都這算是第一次建立了窩闊臺汗國。)
(海都)
當忽必烈拿下南宋,完成統一後,他回過頭來平定海都的叛亂。不過反反覆覆,一直沒有真正打敗海都。直到1301年,海都在一次與元朝的作戰中受傷死亡後,他的兒子們沒有海都的能力,又互相內訌,後來又和察合臺汗國後人發生摩擦。這樣,在元朝的分化下,窩闊臺汗國的地盤越來越小,最後於1309年,窩闊臺汗國滅亡。
(參考資料:《元史》《蒙古秘史》)
-
8 # 桃花石雜談
窩闊臺汗國的土地為什麼那麼小?其實並不小,在鐵木真分封四子的時候,這四個兒子的土地大小其實差不多,只是後來蒙古帝國擴張的變態的大,其它幾個汗國的領土都有了幾何級數式的增長,所以才顯得窩闊臺汗國小了。鐵木真給四子的封地
首先鐵木真給四個兒子封地是非常非常早的事,大概是在公元1206年他統一蒙古各部,成為成吉思汗之後不久就已經分封了。最晚也是在蒙古第一次西征前後,而當時的蒙古領土相對於後來還非常之小,所以鐵木真分封給四個兒子的土地大概就是以下這些:
長子朮赤:花刺子模北部
次子察合臺:花刺子模南部和西遼西部
三子窩闊臺:乃蠻部和西遼東部
四子託雷:蒙古本部和金國北部
所以這四塊土地其實是差不多大的。只是後來蒙古的擴張實在太變態,在當時這個分封的基礎上又擴大了至少5倍以上,朮赤、察合臺和託雷的封地都有了幾何級數式的增長,所以就把幾乎沒怎麼增長的窩闊臺封地襯托的非常小了。
(鐵木真分封四子大約是在圖片裡這個時期前後,所以其實幾個兒子的封地大小差不多)
至於窩闊臺的土地為什麼沒有增長,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窩闊臺的封地差不多在這四塊封地的正中央,它幾乎沒法擴張。它要擴張就必需先侵佔其它幾個蒙古汗國的土地,所以先要通過蒙古內戰獲勝之後,它才有可能進一步擴張。
(窩闊臺汗國位於其它幾個蒙古汗國之間,所以它要擴張,只能先打其它幾個汗國)
窩闊臺汗國的擴張而窩闊臺汗國其實也正是這樣做的。在忽必烈成為蒙古大汗並建立元朝之後,蒙古的四大汗國事實上已經完全獨立,而當時窩闊臺汗國的大汗海都就曾經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嘗試過對外擴張,和元朝打了30多年的仗,並一度幾乎吞併察合臺汗國。
(海都時代,窩闊臺汗國事實上已經吞併了察合臺汗國)
在最後一位事實上的蒙古大汗蒙哥死後,蒙哥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開始內戰,而當時窩闊臺汗國的大汗海都故意支援實力上處於弱勢的阿里不哥,在阿里不哥失敗之後,他正好以此為理由,拒不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使窩闊臺汗國獨立。
公元1268年,海都和察合臺汗國大汗巴刺以及欽察汗國代表會盟,共同反對託雷家族的所掌控的蒙古本部(忽必烈)和伊兒汗國。在此次會盟儀式上,這三個汗國的王公們指責忽必烈已被漢人同化,所以立誓對忽必烈用兵以恢復蒙古人的本性。
而忽必烈也根本不管其它幾個汗國怎麼看自己,反而在公元1271年釋出《建國號詔》,公開建立元朝,光明正大地把元朝定位為中原王朝。因此也很快與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陷入長期戰爭之中。同時在察合臺汗國大汗巴刺死後,海都趁虛而入,迫使察合臺汗國各王公對自己稱臣,並多次鎮壓了巴刺幾個兒子的叛亂,成為了察合臺汗國事實上的統治者。
(美劇《馬可波羅》裡的海都,海都曾經和元朝大戰30年)
而在對外擴張方面,海都在公元1275年發兵攻打位於今天新疆烏魯木齊的高昌回鶻。高昌回鶻是個信仰佛教的王國,當時已經完全臣服於元朝。元朝得報後也立即派軍將海都驅逐。但由此也拉開了窩闊臺汗國和元朝之間持續將近30年的大戰,期間雙方互有勝負。而直到忽必烈在公元1294年駕崩時,和窩闊臺汗國之間的戰爭也沒有分出高下。忽必烈死後,早亡的太子真金的兒子鐵穆耳繼位成為元成宗,他繼續和海都做戰,直到公元1301年,海都在和林附近被後來成為元武宗的海山擊敗並身受重傷,不久之後身亡。
(臺北故宮收藏的元成宗畫像,他在位時徹底擊敗海都,滅亡了窩闊臺汗國)
海都死後,原本由其控制的察合臺汗國復叛,發兵入侵窩闊臺汗國,元朝也趁機反攻。繼承窩闊臺汗國汗位的察八兒情知不敵,先投靠了察合臺汗國,但後來又發動叛亂被察合臺汗國鎮壓,最後逃入元朝境內投降,窩闊臺汗國滅亡。
所以總的來說,窩闊臺的封地在初期和鐵木真其它幾個兒子的封地大小是差不多的,只是後來其它幾個汗國的擴張使它顯得小了,而它在其間也嘗試過擴張,只是它要擴張面臨的對手就是其它幾個軍事實力也很強的蒙古汗國,所以沒有取得太大成果,最終還招致了滅國。 -
9 # 只談歷史
窩闊臺汗國是蒙古的四大汗國之一,這些汗國是蒙古西征勝利中擴張而來的結果,分別為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其實這幾個汗國,窩闊臺最小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它不能算是一個正式的國度,只能算是一個封地,一個儲君的一種應該有的封地。
蒙古四大汗國的出現,是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出的兒子的封地,成吉思汗的正室生了四個兒子,從大到小分別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
這四個孩子中,有傳言說大兒子朮赤並非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不過成吉思汗給他的土地是最大的,但是成吉思汗並沒有打算讓他來繼承皇位。
二兒子察合臺,成吉思汗也沒有打算讓他繼承,察合臺是個非常嚴肅的人,對於打仗方面可謂是一流的好手,但是性格木訥死板,成吉思汗也只是給他一塊比較大的封地。
三兒子窩闊臺的封地是最小的,因為他的封地只是一個象徵意義,成吉思汗真正的目的是要立窩闊臺為接班人,所以封不封地的無所謂,反正最後整個蒙古帝國都是他的。
至於四兒子拖雷,按照蒙古帝國的法律,他應該是祖業的繼承人,不過成吉思汗只讓他繼承了祖業,並沒有讓他繼承打下來的蒙古帝國。
而成吉思汗還有一些旁系的兒子們,也都得到了一定的封地、部落及其收稅的領地。
-
10 # 澹奕
窩闊臺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嫡三子,也是最後的蒙古汗位繼承人。相對於其他三個兄弟後裔的汗國,窩闊臺的汗國不僅面積最小,而且壽命最短,僅僅存在84年。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窩闊臺汗國的性質與其他三大汗國完全不同。成吉思汗冊封窩闊臺為儲君之後,將原本的西遼故地冊封給了窩闊臺,作為窩闊臺與其後裔的駐牧之地,而其他三位嫡子的封國是他們終身統治之地區。
畢竟窩闊臺是蒙古帝國的汗位繼承人,他的後代生存空間根本就不用擔心,賜予他封地也只是一個象徵而已。
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奉行“幼子守灶制度”,而並非中原的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小兒子會繼承家長大部分的財產與地位,其他的孩子也會得到一部分家產。
成吉思汗考慮再三,將汗位傳給了自己的嫡三子窩闊臺,當然,幼子守灶制度不能廢除。雖然窩闊臺得到了汗位,可成吉思汗大部分的軍隊、財產與百姓,都由嫡幼子託雷繼承。
窩闊臺作為皇儲,得到封地也是遵循蒙古舊制的一種象徵性行為,因為整個蒙古帝國都是他的。
值得一提的是,窩闊臺世系最終斷裂,元帝國正宗被託雷所奪取(忽必烈),而託雷的兒子旭烈兀遠征西南亞建立了伊爾汗國;當年成吉思汗嫡長子朮赤後裔——拔都西征,讓歐亞各國聞風喪膽;而嫡次子察合臺的汗國雖然分裂,卻維持了很久。
-
11 # 3611741750法律諮詢
窩闊臺的封地為什麼比其它兄弟小其實是有原因的,首先成吉思汗是將窩闊臺當成接班人來培養的。窩闊臺在幾個兄弟中其實也不是最優秀的,幾個兄弟中對他危險最大的是最小的弟弟託雷,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習慣。窩闊臺看似底盤最少其實權利最大。
窩闊臺汗國相對拔都的封地,拖雷的封地,方察合臺的封地,十分渺小,還是位於西北沙漠地區。窩闊臺汗國首領海都在世時曾經擁立過察合臺汗國,當時海都有沒有考慮過直接吞併察合汗國,不然留下隱患。最後海都死了沒多久反而讓察合臺汗國給吞併了。
回覆列表
因為窩闊臺是成吉思汗欽定的繼承人,你看哪個太子是需要封地的,窩闊臺汗國只是讓窩闊臺繼位之前有個地方放馬而已,窩闊臺將來要統治的是蒙古帝國所有的疆域。
當然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後託雷繫上臺了,對窩闊臺系進行了慘烈的打壓。
海都乘忽必烈無暇西顧,赤朮系無暇東顧的時候折騰出了一些空間已經很不簡單了,等忽必烈騰出手來,海都能自保已經不錯了,談何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