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理思維
-
2 # 王軍禮
首先我們需要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中子星,中子星是一種極其緻密的天體,它是恆星演化到生命的後期,經過引力坍縮發生超新星爆炸後的質量沒有達到足以形成黑洞規格,而發生了物質內部奔潰坍塌,形成的一種質量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它的物質緻密程度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換句話說,中子星是迄今為止在現實中發現的除黑洞之外最緻密的天體。根據天文學上的相關計算結果顯示,如果一個壽命處於末期的恆星,其質量範圍在8~30倍的太陽質量時,才有可能坍縮為一箇中子星。從中子星的物質結構演變來看,符合質量要求的晚期恆星爆炸後在坍縮過程中,物質原子中的電子被擠壓到了原子核內部,此時電子和質子發生正負電荷中和反應生成中子,此時物質原子變成了僅僅由中子組成,中子簡併壓力(因不能佔據空間同一位置粒子間產生的一種相互排斥力)支撐住了中子星的進一步壓縮,此時的物質處於一種量子流體狀態,是一種強相互作用起主導作用的狀態,我們稱之為費米液體。而整個中子星就是由許許多多原子核相互緊緊地挨在一起形成的。由於在引力坍縮過程中劇烈擠壓,還會釋放出各種高能宇宙輻射,這些輻射足以傳播到地球附近,而被人們觀測到。
注:如果對超新星爆炸不太瞭解可以閱讀相關資料,有助於理解中子星的形成。
-
3 # mcz107436431
中子星是大約十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演化而成的。
我們的太陽內部當前有大量的原子和原子核,輕重原子核都有,當前主要以輕原子核為主(如氫、氦、碳等),太陽在演化過程中,不斷進行熱核聚變反應,不斷消耗內部的輕原子核,逐漸變成重元素的原子核(如鐵後面的重原子核)。
我們的太陽這樣質量的恆星,最終會演化成由重元素的原子核組成的白矮星乃至黑矮星。
恆星在演化過程中,會不斷吞噬周圍的大小天體,或者和鄰近的其他恆星相互吞併碰撞,質量會越來越大,當質量增大到十倍太陽質量時,在極大的引力(壓力)下,會發生重核聚變反應,最終會演化成中子星。
由此可見,中子星就是由無數箇中子組成的星球,也叫做脈衝星,密度極大、引力極大。內部的核燃料(原子和原子核)已經消耗貽盡。但是還在對外輻射能量,不斷演化。
恆星在演化過程中,當質量增大到8一25倍太陽質量時,在極大的壓力下,中子和中子之間、組成中子的夸克之間也會發生碰撞或收縮,釋放出巨大的核能,形成超新星爆發,最終演化成黑洞。
由此可見,黑洞內部已經不存在原子、原子核、質子、電子和中子了,黑洞內部其實就是一團夸克態物質,再也不能對外發光了,只能以引力波的形式對外輻射能量,繼續演化。
回覆列表
中子星幾乎全部由中子構成,通俗地講它就是一個“大原子核”,擁有和原子核大致相同的質量密度。一顆與太陽質量差不多大的中子星,其直徑只有大約10公里。
恆星雖然巨大,但要描述恆星的演化卻也簡單,最主要的引數就是恆星的質量M。當恆星的核燃料(主要是氫)燃燒完的時候,會變成白矮星,白矮星的主要成分是氦、碳和核合成產生的其他元素。假如白矮星的質量大於1.4倍太陽的質量,由於引力太強了,白矮星無法支撐其自身的結構而發生猛烈的坍縮,此時會發生超新星爆發。 如果這個質量特別大(大於3倍太陽質量),恆星會一直坍縮下去變成黑洞。但假如這個質量不是特別大,就會形成一個完全由中子構成的恆星——中子星。
在這個過程中,原子中的電子會被原子核中的質子俘獲,電子與質子結合,變成一箇中子和一箇中微子,中子被保留在原子核中,而中微子被髮射出去。
“質子+電子 —> 中子+電子中微子”
超新星爆發時的強大壓力向外拋射出大量恆星核合成的產物(如鐵等元素),向內壓縮它們,可以形成質量小到只有0.1倍太陽質量的中子星。質量更小的恆星會變成小白矮星,但假如小白矮星能夠吸積足夠多物質,使得質量超過臨界值的話,它們也可以演化為中子星。
中子星具有一個鐵和其他類似元素構成的固體殼,它的下面是正常的中子區,再往下是流體區,主要是處於超流態的中子,最裡面還可能有一個由夸克組成的核。
(一顆1.5倍太陽質量的中子星示意圖,其直徑為12英里,固體殼只有1英里厚,剩下的區域大部分都是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