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腳貓HP
-
2 # 濟溪河是中藥師
一、明朝末年,矛盾激化。
二、內憂外患,國家疲弊。
三、天災人禍,病入膏肓。
崇禎帝,宵衣旰食,亦不能力挽狂瀾,奈何?
-
3 # 丹心自是足千秋
明實亡於黨爭。明朝之體制並沒有太大的疏漏,然而對於權利的追逐,使黨爭興起,文武官員忙於黨爭,無暇管理朝政,甚至為了平衡黨爭,加入宦官,結果宦官自成閹黨。有時後妃竟然也參與黨爭。實在是匪夷所思。
黨爭的結果,是我黨者,縱有百般過錯也要拼命保護,不是我黨者,縱有千般能耐也要搞下來。前有嚴嵩黨殺夏言,後有徐階黨坑嚴嵩。因為黨爭一大批名臣名將遭到迫害,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孫承宗等人都在功業大成之時毀於一旦。張居正不但新政因黨爭擱置,甚至死後被暴屍,戚繼光孫承宗都是在對滿蒙行成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撤職導致優勢短時間內變為劣勢。
再者,黨爭使皇帝沉迷於平衡之術。走入術道治國的歧途,以權術控制大臣,以權術控制朝廷,乃至天下,術道大行,法制必然受到衝擊。法制亂則天下皆亂。官員不怕法,一味依靠黨派,百姓不畏法,作奸犯科者多,私鬥仇殺者多。天下哪還有不亂的道理
所以,以我看黨爭是明朝亡國根本
-
4 # 漢軍將至勿動
首先是大地主與國家的矛盾,所謂的東林黨,其實隱瞞了很多賦稅,私飽中囊,加上天災作為導火索,農民起義不斷,夷狄乘機入侵中華,皇帝判斷形式錯誤,首先是殺了能夠約束東林黨的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之後商業稅更是少的可憐;其次因為內憂外患不斷,需要派軍隊鎮壓,軍費開支增加,此時不但不降低農民賦稅,反而加重賦稅,導致新一輪惡性迴圈;再其次,大明以剛烈著稱,也亡於剛烈,闖賊李自成曾經提出與明王朝合作抗擊夷狄,可崇禎認為不能與賊合作,所以兩邊開戰,忙不過來,同時軍費開支也越來越大;最後是臨陣殺將,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崇禎殺了袁崇煥,導致吳三桂等戍邊大將死的死,降的降
-
5 # 四都火雞
明朝的滅亡,並非完全亡於政治、經濟及軍事的問題,而是毀滅於自家漢人的手裡❕
所謂“衝關一怒為紅顏”❕沒有吳三桂的開啟山海關大門,滿清會那麼的容易入關以及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嗎❔
如果明朝朱家的敗家子崇禎,還有草霸王李自成兩人先後沒有搶了陳圓圓去當妻妾,吳三桂會幫助滿清韃子奪得天下嗎❔
尤其敗家子崇禎,人家幫他打天下、守江山,趁人家出征在外,搶臣子的老婆去當妻妾❕
請問這樣的皇帝,做臣子還有再對盡忠報國的可能嗎❔
明朝的之所以滅亡,完全毀在了敗家子崇禎的手裡❕
一個人如果自以為是會毀掉一個家庭❕
一個皇帝的自以為是會搞垮掉整個江山❕
有人研究過晚明的經濟,晚明的經濟狀況良好,並不像晚清那樣❕晚清的朝廷政府垮下來了,經濟也隨之而來的垮塌下來❕而晚明時朝廷雖然腐敗至極,但整個國家執行的機器並沒有停下來❕
-
6 # 歷史不止一個
明朝在歷史的長河中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從最初的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北伐戰爭,到後來的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殉國。在明朝前期,明朝在世界中兩大強國之一,(另一個是帖木爾)北伐戰爭趕走了元朝政府建立了明朝統治,五次出擊大漠使對手聞風喪膽,修撰永樂大典,船隊七下西洋,整頓吏制,恢復經濟,建立以內閣,司禮監雙軌並行的朝政制度。有人說明朝亡在嘉靖,有人說是亡在萬曆,有人說亡在太監亂政,有人說是亡在文官誤國,可在我看來明朝亡在內閣,司禮監雙軌並行的朝政制度上。有人說這種制度就是像唐朝時期的太監干政一樣,其實不然。唐朝的太監手握大權,權盛時可隨意廢立皇帝,而這種情況卻不會發生在明朝。明朝的太監有手握大權的,有領兵出征的,但是他們的生死榮辱,卻都在皇帝的一句話中。正德年間最“牛”太監莫過於劉瑾,滿朝文武都在他的威壓之下噤若寒蟬,可最終卻是正德皇帝的一句醉話,了結了他的一生。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明朝太監與唐朝太監的區別。明朝的太監群體可視為另一套政府班底,他們同樣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是所有太監的頭,每次釋出旨意,宣佈詔書都是秉承聖意由秉筆太監書寫,而後由掌印太監用印。平時與內閣商議國是,也是由掌印太監領銜的。司禮監與內閣分工明確,內閣負責票擬,拿出處理意見。司禮監負責硃批。看似一個出主意,一個代天子硃批,而一切大權又都在皇帝的手中,很合理的制度。但是這其中有著極大的隱患和弊端。隨著明朝初年幾場大獄以及“土木堡之變”使得武將勢力在整個政局當中迅速下滑,而文臣勢力迅速膨脹。以往的以武制文,相互抗衡的平衡局面被打破,天平已經偏向了文臣集團,為了平衡局勢,牽制文臣勢力,這時太監集團的勢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以往有人會認為在朱棣時期設立東廠就已經代表太監地位開始得到提升,這話沒錯,但是這不是他們的地位最高的時候。東廠,相信許多人都聽過。往往的印象是緹騎四出,雞犬不寧,權力極大且無孔不入。然而還有比東廠厲害的,那就是西廠。它不僅僅能與東廠分庭抗禮,同時還有監視東廠的權力。而比西廠還要厲害的,還有內行廠,可凌駕於東西兩廠之上。為什麼明朝的皇帝要設立這些機構,同時要賦予這麼大的權力呢?(上述的東廠,西廠,內行廠,其中東廠存在最久,西廠和內行廠都只是短暫的存在。)隨著文臣勢力的迅速膨脹,國政都要依賴於他們,而文臣往往與地方士紳盤根錯節,甚至他們穿上朝服是官,脫下朝服就是豪紳地主。明代的封建特權階層,包括各級官吏、致仕官、封贈官、捐納官以及國子監和府州縣學的生員。他們的妻子也享有相應的特權待遇。地位僅次於貴族地主,是明代封建統治的重要支柱。明代的縉紳地主享有優厚的待遇和特權。政治方面,縉紳的法律地位高於常人,司法部門無權擅自拘審官員。明朝法律規定,凡京官以及在外五品以上官犯罪,必須奏報,請旨,不許擅自拿問。六品以下,聽從御史、按察司的意見,在取問明白之後,再擬定怎麼處理。如果府州縣官犯罪,所轄上司不得擅自拿問,只許開具所犯事由,奏聞上司,聽上司安排,如果同意拿問,也要依照法律,經過商議擬定好了方法,對策,還要請示上級,得到明確答覆之後,等到由上級委派的官員審清問實之後方許判決。如果縉紳犯了公罪是可以收贖的;犯私罪也得以解職、調離或降等抵罪。經濟方面,各級官吏有數量頗多的俸祿,生員也由國家供給生活費。此外,縉紳還享有徭役優免權。即使官員本人亡故,仍免其家徭役三年。洪武時,在社會生活方面,縉紳等級的服飾、器用、房舍、鞍馬等均異於較低等級,凡人見縉紳須施官禮。雖然規定縉紳不免錢糧正供,但縉紳拖賴及少納賦糧、脫避差徭仍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多數縉紳往往憑藉威勢,橫行鄉里,凌虐欺壓百姓,居家的縉紳地主甚至可以決定地方官員的去留。縉紳還大肆兼併、侵佔他人土地,接納投獻投靠,收受他人詭寄田糧、差役,包攬拖欠稅賦。嘉靖、萬曆年雖多次定例限制優免徭役數額,但作用不大,縉紳勢力有增無減。權勢在手、待遇優厚、土地極多的縉紳地主,無不過著極為豪華的生活。這樣的局面是統治者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就必須要提高另一方勢力的地位和權力,使之能夠與其抗衡。誠然,這種帝王策略確實達到了其預想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之中也給予文臣勢力以極大的創傷,但同時也在消耗著自身的國力,失去了民眾的依託。從最初的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到後來朝廷稱是,民眾必稱否。朝廷稱否,民眾必稱是的地步。而官員之間相互勾連,相互結黨。凡我黨之人,無論賢否,都給予重用。非我黨之人,無論賢否,一律貶黜。縱使皇帝操刀在手,又能殺得了幾人,只會是越殺,國力越傷。待到國疲力弱之際,一根鵝毛,也會顛覆大明的江山。
-
7 # 汾淮居士
明朝滅亡的原因。我認為不外以下幾點:其一,從嘉靖世宗皇帝開始經歷到隆慶穆宗皇帝,神宗萬曆皇帝,憙宗天啟皇帝為止。朝庭的皇權和內閣的相權之爭一直延續不斷。皇帝為了爭奪皇權而利用宦官太監,而內閣為了維護相權而利用官僚集團。實際是閹黨與清流黨,東林黨的爭鬥。其二,皇帝常年數月不上朝去親自處理國家大事,而將這些權力交給秉筆太監審批後轉給司禮監用印(御璽)。而硃批發到內閣時可接受的便執行,不可接受的便玩弄文字遊戲(變一種方法換湯不換藥)繼續上報給司理監。那怕是救災的急事也大多是這樣處理,可快餓死的饑民是沒有時間等待的。其三,那時的努爾哈赤力量不大很容易剿滅,可是如此混亂的政局,誰都沒當回事。直到皇太極繼位後,發生了幾次侵略,才引起重視。不管誰當了東北的督師(總督)只要是有東林黨人傾向的,閹黨必定要制時刁難拖後腿。如果是閹黨看好的總督,東林黨的官僚團也同樣制時刁難。這就註定了戰場上的敗局,而為了逃命丟下的紅衣大炮,糧食兵器又壯大了滿清的軍事力量。其四,整個國家機器都腐敗不堪,文官貪財武官怕死。其五,連續七年的災害,不是旱災就是蟲災長江以北,到處是饑民造反。其六,崇禎皇帝在上述五個事實的基礎上繼承的是個爛攤子的帝位。但他有剷除閹黨領袖魏忠賢,重整朝政英明的一面。同是又是生性多疑,還是信任太監的另一面。繼其上五代的皇帝相比,他應該算是個好皇帝。從他的遺囑裡可以看到:“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朕罪己望善待百姓”。其七,李自成大軍由太原出發,只有一處受到明軍輕微的扺抗後,直通北京的千里大路上竟無一兵一卒的抵抗。其八,吳三桂向滿清的多爾滾借兵,為報李闖王(含其部下)的殺父之仇,奪事之恨。而引狼入室。最後造成了大清朝統治了中國。汾夕河畔。
-
8 # 水三今
因為崇禎個死傻缺!當時有兩個都城,如果他退守南京,以南京為朝,整備軍隊,安撫民心,怎麼會敗的那麼快?!吳三桂也不會引清兵入關了。我華夏漢人,也不會成為滿人的亡國奴。也不會有近代的屈辱史了。那現在的中國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
9 # 貝多芬談鋼琴
就像一套房子,蓋的在牢固,有崩塌的一天,沒有什麼藉口,明朝的滅亡是必然的,也不是什麼讓人惋惜的,好幾線戰事,天災不斷,可以這樣說每個朝代滅亡的徵兆都被明朝趕上了,儘管這樣,明朝還能把清朝拒之關外,明末唯一讓人氣憤的是李自成這個不爭氣的東西,
-
10 # 方士的知識樂園
明亡有三,一是明的藩王政策。明本身各種史料記載,但凡一地封王多的,都是活地獄。
二,是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官員系統。科舉是當時非常先進的制度,但是八股取士就糟糕極了。而只有八股這一條路就是糟糕中的糟糕。之後的經濟問題,黨爭,文臣勢力過大,幾乎都是因此而來。
三,是明糟糕的兵制,明的衛所兵制,導致軍隊大多成了將主的家奴。能打仗的,往往是將主手上家丁私兵。所以明中後期,看似兵力多,往往一戰就敗,並且將官死亡率歷代之首,就是因此。
-
11 # 清風季1
大明王朝有骨氣嗎?有血血性嗎?他的骨氣血性都是真對手無寸鐵的低層老百姓的。明朝皇帝昏庸無能,聽信讒言,宦官專權,內憂外患,對老百姓強增暴斂,民怨沸騰,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失去民心亡國必然。
-
12 # 陳殿江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也是很多名人志士,偉人喜歡研究明史的原因,畢競明史就歷史長河來說,離我們是不近不遠的一個朝代。汲取歷史上的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怎麼說都是有其不可低估的實際意義。明朝都說他有血性,究競是怎:麼滅亡的,確是值得我們深思。水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認為那明朝就好比是一個人,那番王以及各種明的暗的割據勢力就好比是一個人身上的癌細胞,一旦這個癌細胞發作,那些即得利益集團都"會跟著起作用。錢這東西,真走好東西,誰都不怕擁有的多,土地也真的是好東西,誰都怕佔地少。那些即得利益集團,這邊使失去土地的人,越來越多,那邊是架空失去血脈的大明王朝,這農民和明朝就是表和裡的關係,農民起義只是事物的表象,那即得利益集團才是明朝滅亡的主因和罪魁禍首。明朝倒塌只是時間問題。被架空,被掏空,才是事實真象。
-
13 # 朱68170221
主要是皇帝怠政,雖說是相對國家富裕,百姓幸福,社會和諧,但也創造了幾十年不上朝理政的奇葩……太多、長久社會問題未根本解決,兩黨一社之爭;宦官專權、亂政、干政;根本封建王朝體制‘’家天下‘’影響;皇帝聽信讒言,亂殺肱骨之臣,自毀長城……一個國家的衰落:政令僵化,得不到適時的調整、修改;邊疆不穩,獎懲不公,良材不用、不重用;領導人荒誕昏庸(兵熊一個,將熊一窩),沒有制定好國家遠中近的正確方針政策,努力貫徹落實執行;國內大病小疾未能及時修改與治理……
-
14 # 蕭十一瀾
明朝亡於經濟大崩潰。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入不敷出的收支,另一方面是龐大宗室的貪婪腐朽。
萬曆皇帝死後,西北匪患,遼東滿清開始做大,軍費飛漲,天災不斷等等,綜合導致大明朝廷處處用錢,處處救火,最終資不抵債,最終走向崩潰……明朝的徵稅制度建立在不合實際的基礎上是引發崩潰的根本原因。
天啟年光修遼東防務,一次就揮霍了數千萬兩銀子。萬曆皇帝嫌自己的內庫和國庫裡的銀子少,便把心思打到了地方的海關、河道、鹽務、礦產等領域,這些日漸新興的產業主要把持在東南地區的地主士紳手裡,而這些地頭蛇和朝廷裡的文官團體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表現在血緣、業緣和姻緣上。地主和官僚透過私人關係結交,利益錯綜盤結,彼此抱團成性,其中的利潤在私人府庫裡積累和流轉,而無法進入中央統一收發。
並且,明朝時白銀的主體從南方流人京師,從京師流人東北邊防,又從東北迴流南方當然,一路上不斷沉澱,成為達官貴人的窖藏。處於市場邊緣的西北、半島等地成了白銀所灌溉不到的蠻荒地帶。作為傳統的粟麥作物區,這些地方的資源已被長期的歷史重負所耗盡了。西北缺乏原棉和生絲,而中國正是用絲綢和瓷器去換國外的白銀。這樣西北成了一個白銀灌溉不到的地方。而一條鞭法實施後把國家稅收摺合為白銀來徵收。這使農民陷人了任人宰割的被動局面,即使豐收之年也難免兇厄……
另一個原因是宗室之禍。明太祖朱元璋對於自家人真是捨得下血本,一口氣封了一堆王,也不怕諸王作亂,反正怎麼打都姓朱。不過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之後就不這麼想了,他害怕別的王也學他,於是乾脆就把諸王養起來。還規定諸王不得見面,不得出任官職,最後甚至不得隨便出去溜達!出去溜達都得向皇帝申請!但是同時,給了他們豐厚的俸祿,而且生了孩子,都有爵位,有爵位就有俸祿!一個王府裡親王、郡王、將軍、中尉一大堆,王爺靠生兒子發財,所以就敞開懷生!居然有王爺生了一百多個孩子,這些孩子在宴會上根本就互不認識!王爺自己當然也認不全,都得靠這些孩子自己介紹!
這樣下來,到了明朝末年,朱家後代已經有了將近百萬人了! 這麼多人的俸祿,地方上的財政都已經無法支付了!比如山西,光是王府的俸祿就已經超過財政收入的兩倍了!這日子還咋過?
而且,不光是俸祿,各王府搶佔和賞賜的良田動輒數萬頃,甚至出現在本省賞賜已經無地可賞,居然跑到廣西去賞賜萬頃良田的事情。老百姓本來就沒有地了,還要養活這一個龐大的寄生群體,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只有起義造反一條路。
所以,那些說明朝亡於東林黨,亡於閹黨,亡於土地兼併,都沒說到點子上!
-
15 # 相忘江湖71941665
那就先從宦官說起:看看明朝太監在當時權力中樞中辦演的是什麼角色:
一:明宣宗朱瞻基時,宣宗在加大內閣權力的同時,違反太祖制,在宮裡專門設立一個培養太監學習文化的學校,培養太監讀書識字。宣宗的目的就是利用太監牽制內閣的權力,太監也就成為皇權的代表的一部分。此時明朝內廷,外廷的機構完呈一種平衡狀態。,一: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二:外有三法司,內有東廠,錦衣衛。三:外有內閣派往地方的總督,巡撫,內有內廷派往地方的鎮守太監,守”備太監。宣宗朝的政治流程:全國大大小的奏章,甚至百姓給皇帝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彙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准,最後由六科核對下發。司禮監的作用:皇帝用紅字做批示,叫做批紅。按照規定,皇帝僅批寫幾本,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
明朝的許多閣老包括一代名相張居正,以及萬曆朝後期閣老,東林黨人葉向高都看明白,更清楚一點:“打擊宦官,就是打擊宦官身後的皇權代表,皇帝”。所以,有明一朝,凡是精明,識時務的閣老包括張居正,葉向高都和閹黨集團保持一種鬥而不破甚至合作醫療的政治局面,在皇權和相權的爭鬥中取得一種微妙態勢的平衡。”
在天啟朝時閹黨和東林黨的鬥爭主要侷限於上層建築的政治鬥爭範圍內,並沒有波及到下層社會。閹黨對富人徵稅,特別是對有些大富商採取綁架勒索的手段,的確令人所不齒。閹黨的這種手段雖然不值得提倡,但是他們的做法確從客觀上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只是一少部分人利益受損,沒有影響到明朝的統治基礎。
在明王朝對滿清失利的作戰中,沒有太監干預軍機,軍政的惡例,以及崇禎一朝閹黨勢力衰弱,沒有干政。所有因素綜合,明朝的滅亡,和宦官是扯不上什麼關係的。
我對於明亡於萬曆怠政的說法也不贊同,明朝的滅亡萬曆要承擔大部分責任,但不是全部責任,觀點如下:
一:萬曆初經過張居正“一條編法”改革之後,呈現出中興景象,萬曆朝的財政狀況是很好的。特別是萬曆的三大徵後,雖然耗費了近千萬兩白銀,但大多數是從內庫所出,對明政府的財政收支沒有產生太大影響。雖然萬曆徵收礦稅時,由於太監的橫徵暴斂政策,使工商業受到一定影響,但由於中國當時是農業大國,對整個明朝統治基礎產生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雖然萬曆朝黨爭出現氾濫,明廷官吏在缺少1/3的情況下,但萬曆朝的閣老們大多是勤勉於政務,為國負責,周公式的人物,即使大明帝國在萬曆怠政的情況下依然維持正常運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林黨人葉向高,雖然是東林黨人首領,但在黨爭問題上保持平衡態度,從不過份偏袒東林黨人。特別是在官員考核的問題上,葉向高從來就是一碗水端平的態度,從來不借此機會打擊政見不同的異黨。正因為葉向高這種負責任的政治態度,才使萬曆末期黨爭沒有升格為禍程度。
萬曆最大的失誤就在於立儲問題上:
萬曆由於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朱常洵,想廢長子朱常洛,立幼子朱常洵。在這場激烈的皇權和相權之爭中,雖然東林黨人為代表的相權慘淡勝出,可以說種下了明亡的重要禍根“:那就是保住皇位的朱常洛徹底倒向了東林黨集團,為崇禎朝的東林黨,一黨獨大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
再來說說東林黨人,東林黨人二大政治主張。
一:反對宦官干政
二:廢除工商稅,讓利於民。
在萬曆朝時,國家社會安定,遼東的滿清外患在沒有成為威脅大明王朝的主要安危之前,在不用加重農民百姓負擔基礎上,東林黨人這種不與民爭利的思想也是好的。對促進當時的資本主義萌芽,以及資本主義在當時社會中發展壯大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說,東林黨這種思想在萬曆朝是有相當大的進步意義。
但是這種政策的實行必須要有兩個前題條件:一:“是社會穩定”二是:“具有一個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從天啟朝時,滿清之患己經成為威脅大明王朝國防安危的主要矛盾。對外用兵,就要增加軍費,當時兩個渠道:一:以工商階層為主的富人集團。二:就是增加農民的負擔。
在現實的大氣候下,東林黨人依然堅持自己的政策,和政見不同的閹黨集團搞政治鬥爭,而無視國家安危的現實情況,確實暴露出此時掌權,東林黨人在政治上的短視,這時浙黨和楚黨也投向了宦官集團。最致命的是,還不聽從葉向高規勸:不要和宦官集團搞黨爭的忠告與建議。”
到崇禎朝時,東林黨人向崇禎建議:
一:裁撤錦衣衛,東廠,西廠。崇禎準
二:廢除徵收的工商稅,讓利於民。崇禎準。
隨著內亂和外患形式不斷加劇,入不敷出的財政,讓勤政愛民飽讀史書的崇禎愁白了頭,他心裡十分清楚,民力已經枯竭了,他更明白官逼民反的道理,他更清楚他祖宗的江山是如何得來的。崇禎沒有在鉅富甲天下的朱姓藩王身上打主意的勇氣和膽量,因還要靠這些同姓藩王拱衛自己的統治。只能在土豪的富人階層上下功夫了。崇禎每次提議增加工商稅時這些東林黨人都用“不與民爭利”的藉口來堵崇禎的嘴。剛剛開始時崇禎還能忍讓,隨著局勢越惡化,隨著崇禎一次一次下罪己詔的開始,隨著崇禎對這些東林黨人虐殺的加劇,然而這些愚腐的東林黨人寧願去死當所謂的忠臣,也不屈從於崇禎的意志。殺到這幫東林黨人屈服時,大明王朝己經財政破產,連軍餉都不發出來了,大明王朝統治的基礎塌陷了:“官員和軍隊大批大批的投向農民軍”。大明王朝亡了。
在這裡,只能對不稱臣,不割地,不納幣,不和親,天子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的烈明王朝,一聲長嘆一聲惋惜:“王朝雖去,精神永存。血性雄風,永照史冊”。
-
1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天下沒有不亡的國。
我們之所以哀嘆明朝,是因為明朝是漢人的最後一個王朝,更是因為接替明朝的是讓中國經歷了百年國恥的清朝。
兩相比較,神思故國,懷念大明,才成一種思潮。
如果在近代,是一個漢人王朝,那麼必然不會存在華夷之防,中國也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屬於自己的近代史。
可能上天要讓中國經受這三百年多年的磨難吧。有好事者還把推背圖拿出來說,400年亂象為中華重回巔峰之前奏。
縱觀有明一代,精彩紛呈。有人做了大明賦,故國有明等影片,詳細介紹了大明的發展歷程。
大明後期,積重難返,土地兼併,藩王耗費國家錢糧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時一省之賦稅,尚不足以養活王室。官府催交糧款,遇到天災也毫體恤,加之遼東三響,底層百姓走投無路,只好造反。
文官勢力龐大,成為江南士紳的保護傘,全國都亂成一鍋粥,江南依然風景秀麗,鶯歌燕舞。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後世抗日時期,揚州十日的小冊子,成為激勵國人團結一心,抵禦日寇的精神武器。
黨爭現象嚴重,已經到了非我同黨,不問對錯,不管是非,必置之死地而後快的地步。皇帝在內閣和宦官之間的權力平衡駕馭之術被打破,皇權被架空。
北方連年遭受災害,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河南1942年的慘象,如同明代,而且是一連十多年。明朝政府無力賑濟,只能陷入越鎮壓,越徵糧,越造反的惡性迴圈裡,直到最後北方人都快死絕了。
連綿不斷的內戰,長達十多年的滿清侵擾,還有遍佈河北山西的瘟疫,讓明朝的國力嚴重透支。
主觀上的人禍,在於稅制的腐敗。明朝做為中央政府,已經不能調動地方的財政了。本來,以江南財富之地,收取上來重稅,賑濟北方災民,在征討滿清,尚有生機,可是明朝不管什麼制度下去,都收不上來錢!政府沒錢!
皇帝與大臣士紳開始比爛,都哭窮!結果便宜了外人!
所以,現在政府搞對口幫扶,先富帶動後富,社會財富分配的主導權,一定要在手裡抓著。明朝前車之鑑啊!
-
17 # 苟或
一艘船開了近300年也該報銷了,雖然中間修修補補迴光返照,可修補後再受傷這個受過傷的地方縫隙會越來越大。建州女真的反叛之時大明又輕敵接連失敗,以至於造成朝野恐清的局面,農民起義的內亂本身就甚於建州女真,可朝廷還是把財政軍隊都投入都平女真之亂,以至於無力撫民,無力平定農民之亂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
18 # 華哥雜談
看了大家的回答,基本上從明朝的政治制度、經濟、財稅、軍事等方面舉了大量的例證,這些都沒有問題,但並沒有講到根本。
我們首先要問,自秦以來,為什麼古代封建王朝都活不過300年?這就是黃炎培先生講的”歷史週期率“,但凡一個王朝,開國皇帝勵精圖治,與民休養生息,王朝政治清明,國家欣欣向榮。二世、三世等接班以後,基本還能繼續維持,國家開始到達”盛世“,社會進入高度繁榮期。此後,繼位的皇帝躺著享受前幾任的功績,開始好大喜功,追求享受,國家走下坡路,政治上權貴當道,官員開始腐敗,經濟上土地兼併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國家財力匱乏。到了後期,腐敗更加嚴重,遇到天災,農民食不裹腹,流離失所,起義爆發,最終王朝滅亡。
明朝自建國到1644年清軍入關,也到了300年週期的末端,滅亡是自然規律。那麼怎麼樣才能跳出這個週期率呢?除非是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封建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否則,不論是明朝,還是更輝煌的漢唐,滅亡遲早的事,不因一人、一事。
近來網上有很多假設,比如讓朱元璋換成崇禎會怎麼樣?比如崇禎不殺魏忠賢又怎麼樣?喜歡看《明朝那些事兒》的人知道,書中最後也談到了明朝滅亡的問題,此時明朝朝廷內外事事不順,又是財稅枯竭,又是後金威脅,還有李闖起義,朝堂上勾心鬥角,讓有心拯救大明的崇禎帝心力交瘁。作者對明末的這些現象用了一個很貼切的名詞叫做”氣數“,就是大明氣數盡了,任誰也沒辦法了。
-
19 # 南頭松樹
說穿了,還不是因為腐敗,行政效率低下,加上天災不斷,長久的社會機能低下,權貴們又貪贓枉法,社會資源分配嚴重失衡。我個人認為,所謂的清軍入關和天災其實並不是大明滅亡的主兇。甚至李自成起義造反也不是,因為,在那樣長期困頓失衡的環境下,就算不是李自成起義,也會有另一個李自成出來造反。這也是人性和一個社會共同的問題。清朝的後期不也是這樣嘛?唉,這樣的話題說多了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國家,政府,個人,一群人,生而就得爭奪社會資源的,可以說一個政府最根本的職責就是必須注重社會財富的公平公正分配。如果社會長期困頓,失衡,民不聊生,老百姓必然會自發尋找出路,到時,那還有國家呢?
-
20 # 老杜夢畫
歷史的輪子帶起了王朝興衰,推動這個輪子的,除了英雄,還有氣候。
法國因為麵包價格暴漲,窮人買不起麵包,導致了舉世聞名的法國大革命。但其背後真正的原因,卻是因為氣候。1740年,歐洲氣候突然變冷,僅巴黎一地,就遭受了長達75天的霜凍,地裡的莊稼,基本都在寒冬中枯死。到了夏天,冰雪融化又讓大部分農田遭澇,農作物減產,老百姓的生存遭受了考驗。這種惡劣的天氣,一直持續到1789年,糧食欠收,麵包貴的讓人買不起,逼著老百姓搞起了大革命。歷史學家說,如果當時氣候回暖一點,歷史就得改寫了。
中國明王朝滅亡,也是這個原因。源自於一次罕見的降溫。明代中後期開始,氣溫越來越低,同時出現了天災扎堆。華北大旱,江南下冰雹,沿海地區大暴雨。反常的天氣導致莊稼沒收成,老百姓鬧饑荒。冰冷乾旱,降水線南移,造成了北方草原退化。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為了生存,只能南下搶東西。努爾哈赤就是因為家裡沒吃的,才從東北打到北京,要了大明王朝命。
每次看到崇禎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感慨。好好的一個大明王朝,究竟是怎樣走到亡國的邊緣?是亡於宦官,亡於萬曆,還是亡於東林黨,或者是亡於崇禎自己?
回覆列表
從經濟角度講,每個朝代的滅亡其實都是中央沒錢了才亡的。如果有錢,那麼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可以收買人心,可以為將士們解決後顧之憂,安心打仗,即使天下分裂了,那就再統一一次嘛!從這個角度講明朝的滅亡其實就可以看清楚些了。明朝的滅亡其實朱元璋功不可沒,他老人家在建立了明朝之後建立了衛所制度,號稱可以禦敵可以養兵還可以屯糧,並且在景德年間之前的的確確起到了以上作用;另外一項就是建立的魚鱗圖冊核定了全國的稅收和官祿,但是偏偏就是不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給後人帶來了無限困擾,那就是看不起商人卻幾乎將商稅定在了可有可無的狀態,田畝稅太少才幾百萬擔,俸祿太低幾乎逼得人去貪汙。以上兩項政策導致了大明君臣無限的煩惱。第一,衛所制度經過靖難之役、朱棣北建北京南建武當、數次大規模的北征、還有就是對安南的征服戰爭,衛所菁華的班軍幾乎使用到了極限,大明的軍隊中堅漸漸由兵農合一的衛所變為了邊軍募兵就像戚家軍和關寧鐵騎,這種轉變過程中原有的賦稅難以維持大量的募兵消耗,就需要大量的開闢新的財源這是大明財政破產其一。第二,明初的土地在自耕農,衛所手中佔有優勢地位,國家的用度不多,軍費可以自給,但是中期之後衛所制度敗壞,軍官們將衛所田地侵吞買賣,軍費日益增加,而衛所兵卻變味為軍官們的農奴,不僅不能提供賦稅糧草,而且成為一大累贅,更加蛋疼的是衛所軍官是世襲的,這種制度最終成為軍隊變為某將領的農奴,某將領只靠一些家丁打仗的事實,李成梁就是號稱有八千家丁而權重一時的,大明後期空有在籍的四百萬衛所士兵而無兵可用的事實真是諷刺。第三,魚鱗圖冊的規定固然是將百姓的賦稅固定下來,但是科舉制的文人們廕庇人口土地導致大量自耕農的減少,而且官商勾結導致朝廷海禁和商稅銳減,皇帝們被文人官僚趕入皇宮只能依靠宦官的礦監稅使來維持偌大的帝國,萬曆皇帝幾乎是用張居正的改革餘音和自己的內帑支撐起三大徵和帝國開支,魏忠賢固然可恨但是國用尚足,崇禎皇帝敗在聽信東林黨人的讒言反而罷黜礦監稅使導致不得不加重已經不堪重負的農民負擔今兒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崇禎還是太傻了,他根本沒搞清楚大明的癥結所在,沒錢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文官官僚和新興商人勾結的農稅基減少和依靠宦官徵收的商稅的廢除,有錢就是龍,無錢就是蟲,真是誠不我欺。沒錢就沒有軍隊,沒有軍隊就沒有政權,大明三百年從老祖宗開始就為後代挖下了大坑,直到碰到崇禎這個不曉得事情的自作聰明的皇帝,船就是不沉都沒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