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半讀書
-
2 # 小滿過大河
好書,讀一本就夠了。做一線的銷售的時候,是這本書幫我梳理清楚,我做的每一個動作的目的是什麼,相當於掌握了方法,可以靈活調整自己的銷售策略。涉及到管理時,再讀這本書,關注的是做事情背後的原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等到開始負責專案運營,又讀一遍,還是有收穫,影響力滲透到各個層面,企業合作、部門協調,都離不開他。
書中提到,影響力六要素: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短缺。這些元素,是調研了大量資料得出的結論。我只舉一些生活中的小小例子,你來體會一下。
互惠,比如有的銷售第一次見面,會給你帶一個小禮物,博得你的好感。當然,這很常見,可能打動不了你。
承諾和一致,比如約定幾點到,約定給你什麼贈品,都會給到使用者。那如果不給,使用者會很憤怒,覺得被欺騙了。不是因為看中利益,是覺得被算計。ok,這個也很常見。
再來!
那,一個銷售,打電話的時候,聽出你嗓子不太舒服,他提了下,家裡有親戚也有這個老毛病,有一個含片效果很好,下次給你帶。然後,隔了幾天,你們見面,他真的帶來那個含片。你應該會覺得,他很用心了吧。
這就是影響力的魅力,六個要素,相當於最基本的6個招式,如何組合才能發揮作用,其實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現在,站在一個行業的角度去看公司和使用者的關係,公司和公司的關係,使用者和使用者的關係,越來越感受到影響力六要素髮揮的巨大作用。
-
3 # 江楠樾
有很多書都是我反覆去讀過很多遍的。我講講我反覆讀過五遍以上的部分書籍吧。
第一類是四大名著。我記得每次都是在我人生面臨重大關鍵節點的時候,就會很喜歡讀四大名著的一本。比如小學升初中(我們那會兒要考試的),就很喜歡讀《西遊記》,每天中午午休前就會翻出來慢慢看。中考的時候,每天中午看的是《水滸傳》;高考前則是《紅樓夢》。後來考研期間,就在看《三國演義》。
可能因為都是為了放鬆自己,每次重讀這些名著,我會下意識地忽略悲傷的、讓人難過嘆息的部分。比如水滸傳就不看詔安後的,紅樓夢不看80回以後的,三國演義只看到諸葛亮去世為止。不得不說的是,四大名著確實自有其魅力。他們彷彿都是生活在某個平行世界的人,有精彩的人生。如果不去看後面結局的部分,就不會打破我心中對他們的愛和幻想吧。
第二類是《哈利波特》系列。這個系列真的是陪伴我的成長。從初中時期開始讀起,那個魔法世界就是我最喜歡的地方。而且每年的寒暑假都會拿出來看一遍,總是幻想自己能在某個夏天,收到一隻貓頭鷹給我遞來的錄取通知書。不過很可惜,我現在工作第十年了,魔法世界應該早就把我忘在麻瓜世界裡了吧。
第三類就是各類故事、餘秋雨的散文、鄭淵潔的童話。這些書給我啟迪、伴我成長,是我精神世界成長的養料。哪怕現在,我也會時不時地重新翻看,依然會有新的啟發和思考。
-
4 # 曉飛畫文學
當然有,就是《紅樓夢》。
第一遍是在小學,不過不是看書,是看電視。
記得當時家裡還是黑白電視機,有一段時間播87版《紅樓夢》,自己看不太懂,只喜歡看寶玉整天和漂漂亮亮的女孩子在一起玩兒,也知道寶玉和黛玉的關係最好。
當時印象最深的情節有這麼幾個:
一是劉姥姥進賈府被插了一頭的花,又在大觀園裡給摔倒了;
二是晴雯拿著一丈青戳墜兒,而且總是把黛玉和晴雯混淆在一起;
三是林妹妹死後,寶玉回來後來瀟湘館找林妹妹,可怎麼也找不到,一遍又一遍的“林妹妹”的喊聲響徹雲霄;
四是寶玉生無可戀地與寶釵成親,接著賈府就被抄了,場面一片混亂,府裡的人都被押走了;
五是王熙鳳死了以後,被一張破席子捲了,被差役拉在雪地裡走,頭髮都給露出來了;
六是寶玉被放出來以後,無家可歸,衣衫襤褸地到處遊蕩,然後在晚上碰到了被賣到花船裡的湘雲,寶玉從水裡趟過去和湘雲哭著說話,可是兩人硬生生地被分開了;
七是寶玉在雪地裡走,碰到了被押在囚車裡的賈雨村,哈哈大笑起來;
八是寶玉跑到嫁給蔣玉涵的襲人家裡,襲人給他梳頭,伺候著他睡覺。沒想到把寶釵接過來的時候,寶玉卻不見了。
最後的鏡頭是,寶玉披著大紅斗篷在學習裡走,翻眼望去是茫茫雪野,只留下他的背影。
當時看到寶玉走的時候,自己心裡也著急起來,心裡想:寶玉怎麼就給走了呢?還等著寶玉回來的情節,沒想到劇就這麼完了,心裡一片悵惘,空落落的。
第二次是在高中,只看了一部分書和一部分劇。
語文課本上有《紅樓夢》的片段,因為語文老師的號召,以及班級和宿舍裡有喜歡紅樓夢的同學,所以整個班級讀紅樓夢的氛圍比較高。
宿舍裡有個室友有一本《紅樓夢》,而且熟讀此書,常給我們講裡面的情節。我從小喜歡看書,不過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大作,便心裡發誓一定要它給攻下來。於是就把書借過來看,結果打臉,看得雲裡霧裡的,每次都看得昏昏欲睡的,看到四十多頁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語文課學到“林黛玉進賈府”這一段時,老師還組織大家看這一段,聽裡面的歌曲。到現在還能記起,黛玉出場時班上的男生就“哇——”地叫起來,黛玉進賈府從轎子裡下來的時候,露出纖纖玉手,男生們又叫起來……總之,一看到黛玉的美,那些男生都要叫一下。
高三的時候,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突然開始能讀懂黛玉的《葬花吟》了,有些情節也能看懂了,但整本書依然看不進去。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包括高考,只好把相關文學常識給背下來。
第三次是大學的時候,一口氣把整本書給攻下來了。
因為是漢語言文學專業,這次無論說什麼都買了屬於自己的一本《紅樓夢》。沒想到這次突然開竅,一下子就把整本書看下來。為了看一個完整地故事,還把高鶚續寫地後四十回也看了。不過由於這不符合曹公的原意,自己也感覺到不太對勁兒,以後就沒再碰過。
看《紅樓夢》,“釵黛之辨”是永遠也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雖然在高中時自己被別人說過行為做派像史湘雲,自己也認為自己和黛玉不是同一個型別,或許是因為當時內心比較敏感的原因吧,所以裡面最喜歡的就是黛玉了,而且釵黛之間果斷站黛玉。當時我的認識裡,寶釵圓滑世故,虛偽冷漠,心機深沉,哪有黛玉真實、重情,才華橫溢,等等。
宿舍裡另一個女生,和自己關係非常好,她最喜歡的卻是寶釵。我常常和她爭辯,把寶釵在滴翠亭自己聽到墜兒和小紅談話的事情,嫁禍給黛玉;金釧兒死後,寶釵安慰王夫人的話;尤三姐自刎,柳湘蓮出家失蹤後,寶釵毫無反應,等等;都看作是寶釵的黑點,來懟室友。而室友則以黛玉愛使小性兒,愛折騰,整天哭哭啼啼的來反駁我。到頭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也由於自己當時自尊心很強,所以也不喜歡劉姥姥,也理解不了她。劉姥姥進大觀園,賈母、王熙鳳、鴛鴦等眾人明顯是拿她取樂,而她卻也願意被人家戲耍,哄老太太高興。在自己看來,劉姥姥就不應該去賈府,因為這是看人臉色,仰人鼻息。所以,後來當林妹妹給劉姥姥取名“母蝗蟲”時,心裡也是極為讚歎的。
第四次是大學畢業以後,慢慢地對書中的人和事產生了改變。
自從讀懂《紅樓夢》後,《紅樓夢》就成了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也經常翻閱重溫。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其中看法改變最大的就是寶釵和劉姥姥二人了。
畢業以後,經歷了許多事情,再拿起紅樓夢時,對寶釵的看法漸漸發生改變。寶釵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為父親早亡,兄長薛蟠不靠譜,母親又比較軟弱,所以只能自己成熟起來,承擔起家裡的責任,告別以前恣意的生活,把自己變成一個成熟穩重而又深藏不漏的寶姐姐。所以,寶釵的痛苦一點兒也不比黛玉少,當然自己心裡喜歡的還是黛玉,只是現在比起以前更能理解寶釵。
而對於劉姥姥現在越來越能感受到她的樂觀與智慧。家裡生活揭不開鍋,她就主動想辦法,第一次從王熙鳳那裡帶回了20兩銀子,讓自己的家逐漸變得好起來。
第二次來賈府,是她家裡打了糧食,蔬菜,因為感恩,所以帶了些禮物給姑娘們嚐嚐鮮兒。賈母想見見她,於是又一起遊了大觀園。她願意讓太太小姐取樂,並不是她討好大家,而是實打實地願意讓大家高興。也是靠著這次機會,她生動地展示了自己風趣、幽默但又聰明的天賦。後來賈府落敗,她又解救了巧姐兒,說明她是能夠記得別人的好,可見她心中的良善。
第五次是現在,終於發現《紅樓夢》真的是一部大書,裡面包含的道理千羅永珍。
近兩年來,慢慢地感覺到這本書果真如研究大家所說,不是一本教人成功的書,也不只是一本談戀愛的書,也遠遠不止是寫給女兒們的書,而是一本刻畫世事的書。在曹雪芹的眼裡,無論什麼事情曾經有多麼輝煌,都要走向衰落,甚至滅亡,到頭來逃不過一個“空”字。而人們在這樣的世界裡,演繹著自己的喜怒哀樂,生離死別,等等。
現在自己做起了自媒體,因為最熟悉的是《紅樓夢》、蘇軾、金庸小說這三個方面,所以無論是寫圖文,還是做悟空問答,目前大多從這三方面入手。因為要寫文章,所以再讀的時候不只是看了,而是要認認真真地研究和思考,所以對《紅樓夢》的理解更深了。更加明白寶玉為什麼喜歡林妹妹,賈政其實是很愛寶玉的,雖然方式不對;還更能明白,香菱為什麼可憐,到底可憐在哪裡……
魯迅說:“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紅樓夢》是不一樣的,這是橫向。而縱向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看到的《紅樓夢》也是不一樣。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與看法,有時更加深一層,有時卻會推翻以前的結論,有了新的認識。所以,《紅樓夢》是值得讀一輩子的書,相信自己將來還會有新的、不同於今日的看法。
-
5 # 好書精讀計劃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我對於喜歡讀的書,會習慣於多讀幾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自己重新讀了好多書,《平凡的世界》《紅樓夢》《窮爸爸富爸爸》《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李笑來)《穆斯林的葬禮》《認知突圍》《能力陷阱》《窮查理寶典》等等,這些書的再次閱讀都讓自己獲益匪淺。
記得自己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還是在初中,借了一個親戚這本書,這幾乎是自己第一次讀長篇小說了。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感覺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只記得最後只留下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艱苦奮鬥的印象,其他的故事情節都忘的差不多了。
第二次再讀《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生活變得艱苦起來,再讀這本書,就不僅僅是當成是一個故事來讀了,自己彷彿更能體會這種貧困生活給自己內心帶來的影響,以及面對生活深深的無力感。
十七八歲的年紀正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的年紀,自己也特別想尋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於是,自己再讀這本書的時候,希望從中能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做法,雖然方法並沒有找到,但是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動和感染了自己,於是,自己開始發奮努力,希望抓住讀書的機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近,又讀了這本書,感覺又不一樣。看到的不僅是個人,更是時代帶給每個人身上的印記。
-
6 # 夕湄讀書
有一本書我看過三遍以上,每次讀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這本書就是被稱為“百科全書”的《紅樓夢》。
記得第一次看《紅樓夢》的時候,我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女,當時最喜歡的就是寶黛的愛情故事,其次就是書中那些優美又寓意深刻的詩詞。
我對寶玉和黛玉那種志同道合、心有靈犀的愛情非常向往和欣賞,這也奠定了我對愛情的觀點和態度,就是一定要找個和自己觀念相合、並且情投意合的另一半。
初看《紅樓夢》,愛極了林黛玉,覺得她有靈氣,有個性,有才情,有樣貌,對感情又真摯深情,乃是世間難得之聰慧女子。希望自己也能如她一樣的才華橫溢、秀外慧中。
那時候對所有阻礙寶黛愛情的人都特別反感,包括王熙鳳、薛寶釵、王夫人、花襲人等等。
除了寶黛的愛情故事,對書中的詩詞也是愛之入骨。覺得曹雪芹真是偉大,竟然能寫出那麼多的優美詩詞。而且很多詩詞寓意深刻,像裡面的曲子和十二釵的判詞。
因為太愛那些詩詞了,所以我恨不得把它們都背誦下來,於是開始了抄寫書裡的詩詞,並逐首的背誦。
記得一邊讀黛玉的《葬花吟》,一邊也學著黛玉葬花,把家附近的梨樹上落下的花瓣收集在一起,然後用袋子裝著埋葬在土裡,那時候覺得自己就是黛玉再世。
我對愛情的嚮往和對詩詞的喜愛都是因為年少時候的那本《紅樓夢》。
再看《紅樓夢》,是結婚做了母親後,經歷了戀愛婚姻,開始對書中每個人物有了不一樣的理解,也開始佩服曹雪芹對人物的刻畫,能夠把每一個人物都描寫得那麼栩栩如生。
同時也從書中每個人身上學習到不少的東西。比如寶釵的為人處事,探春的理性聰慧,賈母的睿智圓融等等。
也開始關注書中除詩詞以外的一些知識,比如服飾、醫藥、禮儀、飲食等等。覺得《紅樓夢》不虧為“百家全書”,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
而且也開始查閱和這本書有關的一些資料,比如一些紅學家們的理論,也開始瞭解作者曹雪芹的故事,分析他寫這本書的真正用意。
第三次看《紅樓夢》的時候,我已經經歷了婚姻的挫折,創業的艱辛,對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有了更深的感悟。
於是我覺得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包括劉姥姥。而且《紅樓夢》雖然寫的是古代的事情,可是書裡的很多知識和智慧完全可以運用到我們現實生活裡。
大觀園其實也就是社會的縮影,《紅樓夢》可以看作是愛情劇,也是生活劇,同時也是職場劇和懸疑劇。
而透過《紅樓夢》裡賈府的盛極而衰,寶黛愛情的夭亡,其實讓我們明白了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變幻莫測。讓我們懂得去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去深刻理解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真諦。明白人生的終極意義。
每看一次《紅樓夢》,對人生的感悟就更深一層。從花季到中年,再到老年,我都一直會看這本書。
有一句話說:一入紅樓誤終身。我想說:一入紅樓幸終身。
《紅樓夢》,真正的百科全書,值得細品慢讀。
-
7 # 池書木易
《極簡主義》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諦。
一年內,這本書我認真看了一遍,快速閱讀看了兩遍,這算是工具書類中,比較經典的書籍了,值得推薦給大家。
極簡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形式當談到極簡,很多人以為“扔扔扔”就是極簡,實際上,當這個熱度一過,扔完的東西,又會以不同形式回來。這是因為,很多人以為“極簡”是一種形式,而沒明白是一種態度。
這本書是極簡主義創始人寫的“極簡”方法,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極簡是工具,幫助我們更快抵達幸福的彼岸。這個工具的底層邏輯,就是教我們放下包袱和無關緊要的事,把時間和精力,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
極簡的實踐帶來更大能量很多人喜歡囤課,買買買,最終導致讓自己負荷太重。怎麼辦?透過極簡主義的踐行(雖然我是不完全極簡主義者),我感受到“極簡”的能量。
比如透過極簡的五大重要核心: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和奉獻,讓我在面對生活取捨時,有了更大的從容。比如囤課的不良習慣基本改好了,而且專注行動力增強。
總之,極簡主義倡導我們的關注焦點,除了物質外在,更多帶來的是儀式感,極簡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工具,幫助我們撥開迷霧,探尋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活出生命的真意。
我是幸福閱讀者池書,一起交流閱讀與幸福呀!
-
8 # 瑾茉書生
《紅樓夢》
一讀紅樓讀人間情愛。
初讀紅樓時,我是不滿十六歲的姑娘,在晦澀的文字中,朦朧地讀著寶黛的纏綿。讀黛玉悽悽切切一生,心心念念一人,迎合遷就寶玉;讀寶玉姐姐妹妹一堆,鶯鶯燕燕一片,卻只痴對黛玉,因為她的懂得。為黛玉含恨離世而落淚,也為寶玉看破紅塵而大呼快哉。
那時以為,他們之間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便是愛情。
心情: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二讀紅樓讀詩詞歌賦。
再讀紅樓時,我已上大學,關注點不再是“金玉良緣”,而是金陵十二釵正附冊的判詞,細究不同格局、性格的十二釵,寫出來的不同的詩詞。湘雲性格豪爽直率,所以她的詩別緻灑脫,不屑於傷春悲秋。寶釵的詩通今博古,遣詞精心,寫的是用意,正如她本身知進懂退,八面玲瓏。黛玉的詩風流別致,纏綿悲慼,寫的是情致,正如她本身自矜清高,疏遠超脫。
心情: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邊更有天。山外青山樓外樓。
三讀紅樓讀世態炎涼。
三讀紅樓時,我已在人資部門工作多年,迎來送往見千人百態。讀絳珠仙草為報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甘願下世為人用一生眼淚來還,知“出來混,終是要還的”;讀賈雨村趨炎附勢、層層攀升,發現總有一些人是“踩低了別人、抬高了自己”;遇過工作能力極佳、性格霸道如熙鳳的女強人;見過年紀輕輕就八面圓通、面面俱到如寶釵的專案負責人。
心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無非是,人走冷茶湯。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無論是讀一遍,還是讀多遍,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齡會讀出不一樣的內容——《紅樓夢》在我心中是這樣一本百讀不厭的奇書。
#泛文化寫作營# #情感寫作小能手#
-
9 # 冷月秋風968
我看過很多遍的書應該是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了。
開始喜歡《三國演義》主要原因是——主要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什麼“三請諸葛亮”呀,“三英戰呂布”呀,“過五關斬六將”呀,“赤壁之戰”啊,“七擒孟獲”,……。尤其是“長坂坡”的故事情節吃飯睡覺前都在腦海裡回放。諸葛亮的神知妙算令我著迷,趙雲的武功本領使我神往。象諸葛亮、趙雲、馬超、賈詡、孫策等人都成了心中崇拜的英雄人物。
初看《三國演義》還在上小學六年級時,書是借的鄰居家的線裝本。書上有很多字不認識,結合前後句子去理解,只能瞭解故事情節的大意罷了。
重看《三國演義》已經是中學生了,書是借的同學的。這次看弄懂了以前未理解的情節,強化了後三國內容的記憶。
再看《三國演義》是走上社會,自己買了一套古版本的、屬於自己的書。這次看《三國演義》是懷著:喜悅專注,質疑解惑、帶有目的,不帶以蜀漢為正統的偏見,和欣賞其文學藝術的心情去閱讀的;帶目的去閱讀的,例如,毎次戰爭的地理位置,演變成三國的複雜過程與三國疆土變遷的情況,主要人物的來龍去脈和政治慾望,描寫各種場合和人物性格的手法等。並以地圖冊伴隨著閱過程。
再看《三國演義》明白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想用戰爭消滅戰爭,達到國家統一;劉備打著匡復漢室的口號,籠絡人材民心,達到自成霸業;孫權柔中有鋼,勸曹操當皇帝,把別人推到風口浪尖上,暗下發展,圖謀統一天下……。知道了《三國演義》中的主要古戰場在現在中國版圖上位置;明白打贏戰爭靠人謀、人心、經濟實力等。……
特欣賞描寫諸葛亮舌戰群儒精彩辨論,那些以一字出現在句首的動詞,真的是妙極啦!
還有對關雲長俏像的描寫,對曹操性格的刻畫,都栩栩如生。……
結論:
當我再讀這本書的時候心情是——喜悅專注,質疑解惑,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內容,儘自己的水平能力,從更高一點的高度上去欣賞其文學藝術風彩。
(注:以上陳述僅代表個人的想法)
-
10 # 烈火如歌1999
有一本書叫《晨間日記的奇蹟》,淺藍色的封面,很薄,大概100來頁。這本書既非經史子籍,也非世界名著,只是教人寫日記,為何一讀再讀?原因很簡單,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前後半年的時間,我一共讀了三遍。接下來談談每次讀的不同感受。第一次閱讀,被作者的故事吸引作者佐藤傳堅持寫日記25年,前13年裡一直晚上寫日記。某天他翻看以前的日記時發現,裡面幾乎都是對挫折、困難的不滿和發洩,還有對過世的父親沒有盡孝的種種後悔。讀日記讓他陷入沉痛的情緒中。當他被離婚、欠債等諸多不幸事件糾纏的時候,沮喪的他第一次沒有再寫日記,他認為這樣的負能量日記不寫也罷。第二天早晨,在晨光的沐浴中,基於多年的習慣,他重新提筆補上昨天落下的日記,竟發現,寫出的內容非常正面積極,不僅冷靜地反省過去,還寫下針對過去的事積極的應對方法。寫完日記後,覺得整個人心情舒暢,這種愉快的心情保持了一整天。於是,他開始堅持早晨寫日記。晨間日記漸漸改變了他的命運,工作、家庭、人際關係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多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出版了第一本書《培育夢想的生活習慣》,達成了多年的夢想。佐藤傳因為寫晨間日記實現了夢想,他的欣喜躍然紙上,在字裡行間感染著我,心嚮往之,於是決定一試。第二次閱讀,執著於掌握書中的方法晨間日記的核心觀點是用清晨的大腦反思昨日經歷,制定當日計劃。起初,我按書上方法寫晨間日記。2個月後,開始有了微妙變化。某天,翻看上月日記,發現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寫道:“好睏,今晚不能再熬夜了,睡前要關機。”多次痛定思痛要改掉的熬夜習慣,卻屢戰屢敗,竟在回顧的當下覺察到,當晚,關機,睡覺,一夜好眠。原來日記的作用要長時間才能看出來。記日記的過程會產生很多疑問:如何用正面語言寫日記,如何把夢想變成每天的計劃落實到細節上,如何讓日記看起來更有條理,如何用Excel記日記。因為嘗試,所以受益,因為受益,所以想做得更好,於是第二次翻開書本,反覆閱讀,仔細閱讀書中方法。第三次閱讀,發展出自己的方法。經過不斷嘗試和改進,我保留了書中適合自己的方法,再結合實際體驗添磚加瓦,摸索出自己的晨間日記。得益於《晨間日記的奇蹟》,我養成了反思的習慣,學會站在旁觀的角度看待自身問題,管理好情緒,發掘長處和短板,妥善處理工作問題和人際關係,很少再鑽牛角尖。朱光潛先生曾說過“各人的天資、興趣、環境、職業不同,你怎麼能定出萬應靈丹似的十種書呢?”儘管每個人喜歡的書籍不同,但能讓我們一讀再讀的書,必定在某方面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當和作者思考的頻率在某一點上發生了共振,撼動了我們的心靈,我們便成為了朋友,再回去讀的時候,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樣,你會想看看它還說了些什麼。
-
11 # 寄北非池
我提名《紅樓夢》
為寶黛愛情以及紅樓人物的命運所唏噓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紅樓夢》中的情愛故事都有著世事難料、難得善終的情調。
寶黛,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他們的一見鍾情,在書裡有著“木石前盟”的奇幻色彩,令少男少女們忍不住憧憬自己的愛情。
隨著林妹妹進入大觀園生活,”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佳話由此誕生;而賈母等當權者似有似無的撮合,寶黛暗生情愫水到渠成,也讓故事外的我們心生羨慕。
但,不知何時,長輩們的目光開始看向了更為成熟穩重的寶釵姑娘,給寶黛的愛情埋下了悲傷的結尾。封建社會下的自由戀愛,總是敗給了專權。最終,在鳳姐兒的巧妙設計下,美玉無瑕娶了他人,閬苑仙葩魂歸離恨天,再難續前緣。這不免讓很多或敗給現實或誤會生恨的怨侶們悵然若失,恨不得自己拿起筆重寫結局啊。筆下的人物,都是人生的縮影。
為家族的興盛與衰敗所惋惜一本書便是作者筆下的一個世界。
在紅樓這個世界裡,賈府可謂是權勢的巔峰。對於描寫賈府的富貴與顯赫,曹公從不吝嗇於筆墨,從開篇林妹妹打量賈府的各位,到平民代表劉姥姥三進大觀園,每一幀都在顯露賈府的興盛;從元貴妃省親到寧榮兩府慶新年,從平日裡丫鬟們的穿著到收租日賈府的日入百金,每一處都是賈府權勢的暗寫。
而,盛極必衰,合久必分,這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隨著元春的逝世,賈府當家在朝堂失勢,下一代中大多是紈絝子弟,整日耽於美色,衰敗也是遲早的事情。讀來,也不免讓人自省自勵:賈府何等的顯赫,不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也逃不過悲哀的命運,又何況是普通人呢。若少壯不努力,老來只能在命運的爪牙下苟延殘喘!
我們不一定是非凡的天之驕子,但不努力不奮鬥,你連可能都不能擁有。
為曹公之知識淵博所折服紅樓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整本書所涉及的知識面之廣。各行各業的人讀這本書,或許都能找到與專業相關的知識點。
詩詞,不用提,是貫穿全文的靈魂。從小說目錄到章回分解,無一不顯示出作者用詞之講究,對仗之工整,彷彿有強迫症似的。從小輩們整日吟詩作對,到長輩們杯酒觥籌,以詩會友,那可真是太平常了哎~
戲曲家讀了此書,也是愛不釋手,怕是恨不得天天研究呀!從寶黛共讀西廂,到賈母壽辰請戲班,再到元宵點戲品戲文,戲曲也是紅樓之一大亮點。
除此之外,還有建築風格的描寫、服裝道具的刻畫、民俗文化的展現等等,用“社科全書”來形容《紅樓夢》,最是恰當不過了。
書讀百遍,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感悟,也都有新的收穫。
回覆列表
我自己而言,看過最多遍的書是路遙的《人生》,初中的時候第一次看,翻了很多遍,去年看了一遍,今年準確的說是十多天前又看了一遍。可以說每次讀感受都不相同:
初中讀看到的是始於美好最終破碎的愛情故事,那個時候知道書沒完結一直希望把結局給續上,能給高加林和劉巧珍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
去年讀看到的是高加林的悲情人生和不可擺脫的宿命,高加林為掙脫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所做的努力,被下了民辦教師去賣蒸饃張不開嘴的困窘,進入縣城做記者寫文章時的志得意滿,後來被張克南媽媽告發回到高家村又聽聞巧珍嫁人時的悲傷,起起落落,正如我們的人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像高加林,有著難以擺脫的宿命。
今年讀看到的是80年代前後陝北鄉村的文化生態,村子裡不僅有“大能人”高明樓,投機倒把的“二能人”劉立本,清高的知識分子高加林,勤勞致富的能手馬栓,雖然有時愚昧但不失樸實善良的莊稼人。這樣的一群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產生了觀念、門第等方面的衝突,正是無數個鄉村的縮影。
我們很多人,都從鄉村走出來,鄉村正在變得越來越好,鄉村也需要人才來建設,如果真的有後續,希望高加林紮根農村,回報生養自己的一方土地。
希望鄉村不是讓人想要逃離,而是讓人想要回歸。
PS:希望更多像巧珍這樣的美麗姑娘,也能受到很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