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叮叮筵時葳nnnp78

    端午節的起源很早,夏朝的歷法夏曆中已經有五月五日的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夏小正》)五月是毒月,因為端午後天氣轉熱,而端午這一天是陽氣最盛的一天,所以要蓄藥以闢除毒氣。《大戴禮》也說:“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蘭是蘭草,要用蘭草熬成的湯藥浴。

    到了戰國時期,以蘇州為中心的江浙一帶,開始在端午節這一天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華人,他的父親伍奢是楚平王太子的太傅。少傅費無忌在楚平王面前進太子的讒言,伍奢挺身而出,為並無罪過的太子辯護。楚平王大怒,囚禁伍奢做人質,讓他把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招來,想一併殺害。伍尚應召而來,和父親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伍員不甘引頸受戮,開始了逃亡的漫漫長途。先投奔已經逃到宋國的太子,又和太子一起逃亡到鄭國,太子被鄭國誅殺,伍子胥繼續向吳國逃亡。在吳楚邊境,伍子胥被楚兵追趕到江邊,江上有一漁父渡伍子胥過江。伍子胥解下價值百金的佩劍,感謝漁父的救命之恩,哪知漁父不屑一顧,說:“楚國懸賞,抓到伍子胥的人,賜粟五萬石,封爵。我連這都看不上,哪裡會要你僅僅價值百金的佩劍!”伍子胥最終逃亡到吳國,歸附了吳王僚。

    吳楚交兵,伍子胥極力勸說吳王僚攻打楚國,公子光卻說:“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國殺了,伍子胥只不過是想報私仇,而不是真的為吳國著想,不能聽信他的話。”伍子胥因此知道公子光有異志,就進獻了一個著名的刺客專諸給公子光。公子光趁吳王僚出兵伐楚,國內空虛的時候,宴請吳王僚。席間公子光藉故離席,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腹中,端到吳王僚面前,刺死了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左右殺死。公子光趁機派伏兵殺盡吳王僚的隨從,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

    此時,楚平王已死,楚昭王即位。伍子胥率吳兵攻入楚國都城,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這就是著名的“鞭屍”的來歷。

    伍子胥報了殺父兄之仇,了卻了一生最大的心願,一心一意地輔佐吳王闔閭,吳國的國力逐漸壯大起來,雄霸一方。其後吳越爭霸,伍子胥輔佐吳王闔廬伐越,闔廬被越軍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囑兒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後夫差大敗越王勾踐,勾踐攜妻赴吳國為人質。大臣文種和范蠡設計賄賂吳國的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面前構陷伍子胥,並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踐。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最終於公元前473年伐吳,徹底滅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而死,自殺的時候蒙著面孔,說:我沒有臉去見伍子胥啊——此前數年,夫差聽信伯嚭的讒言,“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這又是一個著名的故事。不知為什麼,古人的行為中總是蘊含著一種極端的美感——子胥大笑曰:“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伍子胥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來,置吳東門上,幸災樂禍地觀看越兵的入城式。至今蘇州尚存胥門。伍子胥的臨終遺願大大激怒了夫差,“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乃使取申胥之屍,盛以鴟夷,而投之於江。”(《國語·吳語》)申胥即伍子胥。鴟夷,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夫差把伍子胥裝進“鴟夷”,壓上石頭,投到江裡,讓他永遠浮不上來,作為對伍子胥臨終遺願的報復。沒想到伍子胥一言成讖,夫差被勾踐生擒,不能忍辱,遂蒙面而死。

    伍子胥死時,是公元前484年左右,比屈原死年(約公元前278年)早了二百多年。“吳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史記·伍子胥列傳》)民間傳說伍子胥被投江的這一天即為農曆五月五日。《荊楚歲時記》載:“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則明確載明東吳之俗,端午是紀念伍子胥而非屈原。

    伍子胥之後二百餘年,屈原幾乎重複了伍子胥的命運。

    屈原名平,時任楚懷王的左徒。《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了屈原第一次被放逐的經歷:

    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屈原博聞強志,既能治亂,與楚懷王商議國事,發號施令;又辭令嫻熟,接待賓客,應對諸侯,井井有條,楚懷王非常信任他。上官大夫嫉妒屈原,向楚懷王進讒言說:“大王讓屈原發令,大家都知道,每一令出,屈原都自居為自己的功勞,以為非他不能為,哪裡把大王您放在眼裡。”楚懷王大怒,不僅疏遠了屈原,而且把屈原放逐到國都之外。屈原痛恨楚懷王偏聽偏信,受讒言的矇蔽,容不下自己這個方正之人,日夜憂愁幽思,寫下了長達375句,2500字的抒情長詩《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慨嘆,響徹了兩千年中國文學史。

    其後,日益偃蹇的國事已與屈原無關。楚懷王輕信了秦國的邀請,前往秦國,在拒絕了秦國要求割地的脅迫之後,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屈原在放逐期間,仍然眷戀故國,心繫懷王,幾年間寫下了大量詩篇,希望懷王終有所悟,重新把自己招回身邊。這些詩篇傳到了令尹子蘭耳中,子蘭大怒,指使上官大夫又向頃襄王進讒言,頃襄王“怒而遷之”,再一次放逐屈原。這一次把屈原放逐到了更遠的江南。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詳細記載了屈原之死: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汨羅以死。

    這是《史記》中最著名,最感人的記事之一。屈原披髮在汨羅江畔行吟,放逐的日子使他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問他:“你就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到了這個地步?”屈原回答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所以被放逐了。”漁父說:“聖人不會被萬物凝滯,而能夠與世相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著潮流而推波助瀾?眾人皆醉,何不一起吃酒糟喝薄酒?為什麼懷瑾握瑜,保持高尚清白的節操,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回答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冠上的灰塵,剛沐浴過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灰塵,誰能以清淨之身,去忍受骯髒的東西汙染呢!我寧願投入長流不息的水中,葬身魚腹,又怎麼能夠以清白純潔的品行,而蒙受世俗的塵垢呢!”於是寫完《懷沙》的絕筆之賦,抱著一塊石頭投汨羅以死。

    屈原死的這一天,也是五月初五。

    伍子胥和屈原的死法相同,即“定殺”之刑。《睡虎地秦簡》釋義為“生定殺水中之謂也”,活生生地投到水中溺死,又稱“沉河”,“沉淵”。只不過伍子胥是屍體被吳王夫差施了“定殺”之刑,而屈原,是自己給自己施了“定殺”之刑。

    性格激憤的伍子胥,死後還要把眼珠挖出來看吳國之亡。而屈原卻是絕望之後自沉於江,水波柔和地接納了他,撫慰著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一顆心。質本潔來還潔去;水是清潔的,洗淨他肉體的同時,也和他清潔的靈魂融為了一體。連屍體都不給世人看,因為世人是骯髒的。“逝者如斯夫”,水流的無常,映照出他的悲觀主義。自比“香草美人”的屈原,在汨羅江的清清江水中,顧影自憐,高標自許,終於安靜了下來。

    五月五日,端午紀念的兩大主角——伍子胥和屈原——一為叛國者,一為流亡者。伍子胥先叛楚國,後叛吳國(剜眼以觀吳國之亡),在無家可歸,朝廷執行不義的前提下,伍子胥兩次叛國;屈原在政治抱負不得舒展,反而被饞的情勢下,寫下大量以高潔自許的篇章,暗示了朝廷的昏罔和小人得道的現實,從而遭到了兩次放逐。和專制國家的意識形態相左,這兩個國家的敵人卻得到了民間的一致懷念,以至於兩千多年來端午的傳統從未中絕。這是一個深刻的提示:端午從來是民間的節日,只要專制尚未根除,它就永遠不可能被官方意識形態所稱許,更不會進入官方節日的譜系。恰恰相反,端午是民間對專制和國家強權的強烈抗議,在一年一度的浩大懷念中,這兩個叛國者和流亡者身上,寄託著中國民間的全部心事。1925年魯迅先生慨嘆中國一向就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端午恰恰是最大規模的對國家叛徒的撫哭。

    端午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一個異類,一個孤例: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所有這些節日,形式和內容都高度統一,數千年如一日,從未割裂;只有端午,在今天蛻變成了單純的粽子節和龍舟節,核心價值消散了,形式取代了內容。人們在吃粽子的時候,僅僅想起了一個圖騰化的會寫詩的騷客,同時還在擔心自己吃到的是不是假冒偽劣的黑粽子。民間的懷念遭遇了國家意識形態的改寫,甚至連“民間”這個詞都被縮略為一系列風俗和鄉間小調的集合體。

    伍子胥和屈原,藉助於端午這一民間的盛大節日,完成了對身體媚術的最後逃離。“結微情以陳辭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成言兮,曰黃昏以為期”(《九章·抽思》);“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離騷》);“日月忽其不湮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儘管屈原這些表達對楚懷王怨望的辭句被孫次舟和聞一多理解為“文學弄臣”,甚至由此判定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但是,汨羅江畔的“定殺”,畢竟洗淨了曾經被汙染的軀體。同時,屈原用“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悲回風》)的詩句,向死於同一日的伍子胥表達了追隨和致敬之情。

    可惜,在伍子胥和屈原死後兩千餘年,端午精神徹底失落了,剛強、激憤、清潔的端午精神讓位於身體媚術的大行其道,世間只餘端午其形,而無端午其神了。只有當南韓“江陵端午祭”申遺的時候,人們才想起來端午原來是起源於中國的古老節日。但是,所謂“搶救端午”無非是和四大發明如出一轍的阿Q心理,端午精神反而更符合南韓精神——南韓精神中的剛強,南韓精神中自尊、知恥、忘我、利他的春秋人格,南韓精神中不向國家強權低頭,對強權的清算,不正是端午精神的最好繼承嗎?而中國呢?居然有專家建議政府出面和南韓聯合申遺,這是對端午這一節日“民間性”的極大諷刺,“國家形象”成為“搶救端午”的惟一訴求。在這一爭奪戰中,沒有人去追究端午精神到底是什麼,狹隘民族主義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的代言人——反諷的是,卻並不被國家意識形態所接納,同時,反向地又是端午精神“民間性”的雄辯證明。

    端午精神這樣的本土精神資源,就像它的兩個非凡代表一樣,遭到的同樣是被放逐的命運。

    伍子胥和屈原,斯人已矣,魂兮已不再歸來。端午以及附麗於它的端午精神亦復如此,魂兮也已不再歸來。如果不能歸來,那就徹底地消亡吧。

  • 2 # 新詩輯

    古人“五”“午”通用,是盛行古代百越地區舉行祭祀的日子。五月仲夏多流行面板和腸胃的疾病,這是由於惡劣的環境造成的,很多古書籍都有記載,五月初五是惡日。

    紀念屈原和伍子胥都是後人臨時新增的,屈原是史馬遷據民間傳說而寫出的人物,歷來都有爭議。

  • 3 # 於左

    端午節是由南方興起的一個節日,關於它的由來,因為時間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許多都經不起推敲。

    我認為,端午節的風俗有著複雜和漫長的演化過程,起碼在最初時,不是為了紀念任何古人。無論是屈原還是伍子胥,都不會有如此強大和持久的力量,吸引普通民眾每年按時去紀念他們。端午節中許多習俗背後的真正目的,是祀神和祭祖,是禳災、送瘟和祈福。

    我們來看看《荊楚歲時記》中關於端午節的各種說法,其中羅列了紀念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勾踐說等等,書中都一筆帶過。

    但是,在談到這些說法之前,關於五月,關於五月初五,《荊楚歲時記》中還有一些更重要的論述,比如書中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

    又說:“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看起來,這一天各種活動的目的就是禳毒和祈福。

    宋代的《岳陽風土記》中,也提到競渡,但那些船都是江邊寺廟中的,競渡從四月開始,一直持續到端午節,其目的也是禳災和祀神、送瘟:

    “四月八日,取羊桐葉、浙米為飯,以祀神及先祖。瀕江諸廟皆有船,四月中擇日下水,擊畫鼓集人,歌以棹之,至端午罷,其實競渡也,而以為禳災。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際設神盤以祀神,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

    另一方面,古代的節日很多,除了春節,古人比較注重的節日有下列這些:元夕、上巳、端午、中秋、重陽、冬至、臘日,都和祭神、祭祖、祈福有關,都不是為了紀念任何人。

    不過,把端午節和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聯絡起來,畢竟是有益的,既為這個節日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又增加了一種文化上的厚重感。

  • 4 # 天花板空

    未知年前,村人在房前掛艾草、蒼蒲以驅蟲辟邪;春秋之前,吳越地者擺動船隻,競渡以祭祀圖騰;戰國之後,群民於江上投擲葉粽、劃舟以緬懷屈原。

    端午節,從最初的自然環境應對發展為一種群體信仰,其儀式感和情感寄託在不斷的加深。相較於當初的純粹,現今的端午被附加了更多的寄託。包粽子成為了家庭團聚、互動的一種方式,划龍舟成為了一種競技娛樂的看點,人們也不再固守於本家族的範圍,而是走出去,享受自己難得的假期。端午節從一種共同的認知擴充套件為一種個人的價值取向。然而,在這樣的一種選擇中,人們並沒有完全拋棄曾經的傳統。端午節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其共生的習俗依舊沉澱於人們的認知和行為中,只是與此同時,加入了其他的呈現方式。因此,節日文化在前進的過程中,變化和融合是必須的,只是在此之前,我們應當堅守其傳統核心,將其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

  • 5 # 曉木曰兮歷史系

    歷史的故事總是特別有意思,當你對某個故事感興趣,想查詢相關人物的時候,總會發現新的故事,新的人物,連線起來,再在上面撒一層歲月的塵埃,就所謂歷史。這層塵埃如同南瓜餅外面的麵包屑一樣,讓你在表面上看不到本質,只有你咬開,南瓜的香甜才會充盈在唇齒之間。京劇《未央宮 斬韓信》是我聽郭德綱相聲的時候發現的意外收穫,之後又聽了文武老生顧景榮和京劇大師趙麟童的版本,相比之下郭德綱所唱的韻味雖差,但是唱詞的內容最豐富。這次故事的起點也就是“尊一聲,相國聽端的”開始的。尊一聲相國聽端的楚平王無道行不義 敗綱常父納子的妻 金頂攆改換銀頂轎 吳香女改換馬昭儀 那一日平王射獵羋建去 偶遇著國母皇娘淚慘悽 他沖沖怒拔劍要斬費無忌誰料想塌天禍起金瓜相擊 太子爺死的屈 老忠良伍奢上殿把本啟 怒惱了奸黨動殺機 深宮設下一條計 可憐他一家大小三百餘口一刀一個血染衣子胥離了樊城地 思親嘆國一夜白了須 出離了龍潭虎穴偶遇浣紗女 吹簫吳市換龍衣 頭一薦他與那專諸拜兄弟 魚腸劍刺殺王僚謀社稷 河東反了賊慶忌 二次保薦那要離 要離為國斷了臂 拋父母舍賢妻 在這船頭上短劍揮揮血悽悽俠義數第一 在那萬古美名題 三次保薦孫武子 校場演陣斬美姬 吳國興楚國衰無道昏王身已死 伍子胥 鞭碎平王屍 到後來吳越刀兵起 越王勾踐為奴隸 獻出了美女叫西施 還有文種與范蠡 西施獻媚作內細 吳王夫差被色迷 聽信太宰賊伯嚭吳王他殺了伍子胥 說什麼忠臣死的苦 道什麼忠良死的屈 似這等汗馬功勞前功盡棄 難道我今天要學伍子胥也要身首離伍子胥,史書的評價一定是奸臣,因為在忠君比孝父重要的時代,伍子胥為報父仇引吳國攻破自己的家鄉的行為可謂是十足的漢奸。然而如今再看,他不免是一個被命運操縱,無法自拔的可憐人而已。提到伍子胥,不能不先說說伍子胥的父親,一個被埋沒在伍子胥光芒下的忠臣,伍奢。奢這個貶義字在古代經常出現在大人物的名字中,例如作者的老祖宗,馬服君趙奢。古代的奢字除了奢侈之意,還有“大”的意思。起名為大者,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夠頂天立地。伍奢於楚平王朝,確實頂天立地。做到太子太傅的伍奢,豈能不知道太子的莽撞、平王的荒淫和太傅費無忌的狡詐,但是忠字在心的時候,人辦的事情在外人看來總有些愚鈍,這就是愚忠。費無忌奸邪,為了穩固自己在楚平王身邊的地位,便唆使楚平王“父納子的妻”,可是這事情就如同秦檜殺岳飛,如果不是皇上同意,自己只能落得個奸臣的下場。也多虧了楚平王的昏庸,才成就了伍奢的忠誠。關於唱詞中“那一日平王涉獵羋建遊宮去”,網上所有的版本都是不知所云的”密建“或xx。而隨著《羋月傳》的播出,很明顯這裡的羋建就是指太子建的意思。羋建遊宮看見本應屬於自己的妻子,那是一種怎樣的失落和期待。劇中沒有唱到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是春意盎然見在牡丹叢中看到國母雙眼垂淚,抑或在寒風之中遇到皇娘憑欄遠眺?無論何種情形,這種見面都是一種難以名狀的苦澀。需要說明的是,春秋時代的父子關係,尤其是王室貴族的父子關係,無異於仇敵,遑論慈孝。羋建看到自己的妻子被父親搶去,當然不會像《萬萬沒想到》裡面的王大錘失去小美一樣,承認自己是屌絲罷了,而是一個念頭:復仇。這一復仇,就成了京劇所唱的”金瓜相擊“。然而故事順序與京劇中略有不同,太子爺在國內還沒來得及復仇,費無忌就動手了。他讓楚平王抓來了伍奢,給伍奢提出了兩個條件:指認太子謀反和召兩個兒子入宮。伍奢因忠而愚,可本身不傻,稍微權衡便能知道:指認太子謀反是告發首功,召兩個兒子入宮是羊入虎口。太子是楚王心腹大患,兩個兒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於是這個聰明人再次做出了決定:召兩個兒子入宮並拒絕指認太子。結果很顯然,伍奢不像茅十八一樣,有個在聖明天子前的紅人朋友,他只在昏君奸臣當道的年代,空有一腔忠字。不知伍奢寫下給兒子們的信的時候,是否有過一些慨嘆。”我的兒子們啊!不要為我報仇,也不要,再做忠臣……”令人慨嘆的是,伍子胥都沒有做到。伍子胥沒有入宮,帶著太子建逃往鄭國,請求發兵伐楚。這時的伍子胥已經成為了一個復仇者,如同《甄嬛傳》中二次入宮的甄嬛,半點感情也不再談。衝動的復仇者往往讓人憐憫,而冷靜的復仇者會讓人在寒夜中毛骨悚然。太子建就是一個衝動的復仇者。鄭王不肯發兵,太子建竟夥同晉國大夫妄圖推翻鄭國。這就好比你的老婆做飯不好吃,你跑去朋友家吃飯,朋友的愛人燒得一手好菜,你希望朋友的愛人去你家給你做,所以決定殺掉朋友。繞了這麼大的一圈,不過為了吃個飯。可是太子建不懂,計劃越大越容易失敗,最終果然被殺。我想,太子建死前,也會感慨不已。“我的朋友啊!需懂得功成身退,切不可以身犯險……”讓人扼腕的是,伍子胥又沒有做到。沒有了太子建,伍子胥的復仇之路上只有他一人。伍子胥比太子建聰明的地方,在於他更加理性,他知道兩點:第一,楚是大國,非得找一個和楚國實力相當的國家才能復仇。第二,己為楚臣,若想在他國拜印,則必須克定禍亂,輔佐新君。所謂亂世出英雄,自己必須要找一個內部混亂的國家。那麼很顯然,吳國就擺在了眼前。伍子胥來到吳國,吳儂軟語的秦淮河沒有讓他放縱,而拒絕他出兵的吳王僚卻讓他躊躇。吳王僚聽從自己大爺的孩子闔閭的勸諫,沒有按伍子胥的心意滅掉楚國。此時的伍子胥,終究顯示出了一個成大事者應有的素質:冷靜。闔閭你說得很有道理,說明你是個聰明人,我也是個聰明人,聰明人不應因為對方的聰明而兵戎相見,卻該共商大事。與自己的復仇路上的絆腳石坐下談判,正是伍子胥的隱忍之處。“剛戾忍卼”是伍奢對伍子胥的評價,沒有一個是褒義,而後伍奢卻說伍子胥“能成大事”,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我給你吳國江山,你給我報殺父之仇!”一樁看起來對雙方來說都最合算的買賣就此敲定,二人都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以後的事情,就按部就班地“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掃平王室內部的障礙,讓闔閭登基。於是伍子胥與“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的專諸結拜,並推薦給了闔閭。趁吳國大兵與楚國交戰,公子光要求專諸刺殺吳王僚。值得尊崇的是,專諸提出要闔閭照顧自己的妻兒老小。古今辦大事者皆是如此,但凡出口張狂,所言必定成事者,往往敗事有餘,而考慮周全,有自己的要求的人才能真正成事。後魚腸劍果然彗星襲月,吳王僚被刺殺,專諸也被斬殺。齊家的事情完成。治國——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若要安內,則需要誅殺異己,而此時國內最大的異己,就是闔閭的侄子,慶忌。此時的伍子胥,決定仍用已經得心應手的技能——刺殺,而刺殺者就是要離。誰言吳楚無悲歌,要離為了刺殺天下第一勇士慶忌,拋卻妻子,自斷一臂,以接近慶忌,果然一舉成功。慶忌死前,要求不殺要離,所謂英雄惜英雄,正是如此。我想,慶忌死前,背靠船艙,或許喃喃自語。“我的敵人啊!切不可輕信他人,否則你們的下場與我相同……”讓人嘆息的是,伍子胥沒有聽到這句良言忠告。慶忌死去,剩下的任務只有伐楚,也就是平天下。於是伍子胥邀請孫武為吳國練兵。孫武又是一個決定聰明的人。他和伍子胥不同,他練兵,與人打交道;伍子胥獻策,與書打交道。伍子胥只知道仁義道德,卻不知盡信書不如無書;孫武不僅知道上兵伐謀,而且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因此日後伍子胥被殺,而孫武卻可全身而退。伐楚的歷程就像電影中的“二十年後”,一切發生的事情本應發生。吳國攻破楚國的國都,唯一與伍子胥所想不同的是楚平王此時已死。我想,當他知道平王的死訊,一定會仰天慟哭,這種哭是內心中最深刻的痛苦——無法親手報仇。因此,他也就上演了全歷史最具爭議的一幕,鞭屍。他看著楚平王的屍體,多麼希望他能站起來,回答他後悔不後悔。然而就像魯迅在《風箏》中的評述“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平王的屍體一言不發,伍子胥想起自己在楚國的童年,在長江的渡口拾起一片秋天的紅葉,拿著它對著太陽,笑嘻嘻地問爸爸太陽紅還是紅葉紅。伍奢全然不理,只給他講忠君愛國的道理。這一夜,他枕在故鄉土地上,徹夜流淚。餘下的故事已經不需要詳細交代,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大破越國,卻不殺越王勾踐。伍子胥忠言逆耳,最終惹怒夫差,被令自盡。一代權臣,就此隕落。讓人扼腕嘆息的是,伍子胥的父親死於勸諫,而如同宿命的安排一般,伍子胥眼見昏君奸臣當道,其父的下場,卻仍免不了命運的輪迴。不知地下,伍子胥與伍奢相見,伍奢會責罵伍子胥忤逆不孝,抑或是讚揚伍子胥文死諫的勇氣呢?更大的可能是孟婆湯苦,奈何橋寒,太子建和慶忌也見到伍子胥,無言以對,只是輕輕一瞥,用眼神問道:“我們的忠告,你聽到了嗎?”伍子胥聳聳肩,走向輪迴之門,朝他們揮揮手,笑道:“聽到了,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宿命。”寫到這裡,必須要說一句,本來此段是未央宮斬韓信的片段,韓信唱伍子胥,只是為了表達自己對臨頭禍事的感慨,豈料感情太深,反倒讓人對伍子胥的故事心生憐憫。本身難得成材,卻不料父兄遭戕,家破人亡,故國不容,亡命天涯。逃難中,吃盡苦頭,山窮水盡無處躲,一夜頭白過昭關。初到吳國,被投閒置散,心中揹負著血海深仇,卻不能報,心如刀絞。闔閭即位,揮軍攻楚,望報大仇,奈何仇人已死,只能開棺鞭屍。大仇得報,卻遭吳君猜忌,奸臣陷害,終被賜死。死後聲名譭譽參半。太史公贊曰:“伍子胥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也有後人鄙之“勇而無禮,為而不顧,既自賊其君,又賊人之君,員真小人也哉!”要說是什麼成就了他?我覺得他一生沒什麼成就,所謂霸吳起兵,伐楚逐北,名震天下,只是他為了報仇所謂的掙扎和付出,此等名聲本不是他想要的。若不是遭楚國陷害,誰人願意當一個叛國逃亡,兵伐故國的叛徒呢?他從小苦學兵法,勤練武藝,自當是為了報效祖國,成就功名,誰想到最後本準備用來報效故國的才能卻不得不用來毀滅故國?即使在好不容易報仇之後,想安定下來,卻又在吳國被陷害,身死客地,又有什麼值得說道的?伍子胥的一生根本沒有選擇,只是一個被命運和仇恨操縱的可憐人。春秋時期的國和現代的國家概念並不相同。 因此用現代意義的叛國來評論伍員是不恰當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楚國是諸侯國之一,周王被認為是天下共主。 既然明確了伍子胥的作為不能用現代眼光來評判,那麼我們就具體來分析一下。對於卿士大夫來說,首先當然是要對君主盡忠。但如果君主不聽他們的話,那麼就需要採取其他辦法了。君有過謀過事,將危國家、殞社稷之懼也,大臣父兄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死,謂之爭;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與強君撟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於尊君安國,謂之輔;有能抗君之命,竊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國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國之大利,謂之拂。故諫、爭、輔、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國君之寶也——《荀子·臣道》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孟子·萬章下》在儒家看來,君主不聽從卿士的勸諫,後者是不必繼續順從君主的。孟子提出了貴戚之卿、異性之卿的概念,認為可以推翻或者離開君主;荀子認為好的臣子有四種——諫爭輔弼,前兩個是改變國君的想法,後兩者則是違拗國君的意見。再回過頭來看伍員。伍員的父親和兄長都死在楚平王的手裡。這完全是楚王的錯誤,他幹了一件很缺德的事,並且一錯再錯。可以認為,伍員的父親伍奢、兄長伍尚都是爭臣。本來伍尚是有機會逃亡的,但他沒有這麼做,而是隻身赴死。他對弟弟說:“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伍員和哥哥不一樣,他是一個是非分明、能識時務的人,他選擇了逃亡,等待復仇的機會。伍家父子,已經有了一個忠臣,一個孝子。而伍員不願意就這樣窩囊地死去,忠臣孝子的名分有什麼用?不能改變君王,不能消除佞臣!所以在伍員逃亡的旅途開始時,他已經走上了復仇的道路,並不會再回頭。在昭關,伍員一夜白頭。楚王!你欺人太甚!你昏庸無道,我父兄盡忠而死,如今還要來逼迫我!走出昭關,意味著徹底背棄楚王,原來的伍員已經死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復仇之魂。所以他選擇了毀滅。多年以後,伍子胥又一次站在了郢都的街頭。這次他是以吳國將軍的身份回來的。他把昏君楚平王的屍體從墳墓中掘出,鞭屍三百。伍員實在是一個很記仇的人。他的好友申包胥對他說:“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雖然楚王有負於你家,你復仇就罷了,但是鞭屍不是幹得太過分了嗎?伍子胥說:“吾日莫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之。”我仇深似海,只有不按常理辦事才能成功。楚平王,當年你殺我父兄,派兵追殺我的時候,可沒有想到放我一馬啊!楚王確實幹得不對,對伍員來說,報仇也是理所當然的。即便是楚國的忠臣申包胥,也沒有指責伍員滅楚的過錯,而只是認為他鞭屍太過分。“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興之!”他甚至鼓勵伍員的復仇行為。毫無疑問,申包胥是楚國復國的功臣,沒有他請來秦國援兵,楚國恐怕真要被吳國消滅了。即便如此,他也認為伍員的復仇是合理的。因為在這件事上,確實是楚王的過錯。伍子胥顛覆楚國的做法,是不違背當時的普適價值的。而他為人詬病則是因為鞭屍的行為太過激了。或許有人要問,他應該做輔臣、弼臣啊,投靠別國算什麼?太子建被殺,楚王派人到處追殺伍子胥,他自己在楚國又沒有政治根基,他憑什麼輔弼國君,匡正社稷?他所能做的,唯有倒行逆施啊。

  • 6 # 滿樓書坊

    現在這世界,節奏太快,總是充滿了各種競爭。

    比如端午節吧,隔壁的南韓居然以“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真是把華人氣得半死,試想這南韓人咋怎麼不要臉呢,啥都搶?

    別說端午民俗遺產了,就說端午節吧,現在屈原老先生的地位也有些不保了。

    按照目前的主流說法,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傳說其投江自殺後,人們怕魚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竹筒裝米投入到汨羅江裡,引魚蝦來吃。

    由此,中國最早的粽子,也就是“筒粽”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也有人說,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和屈原的年代比較接近,都是先秦時期,而且都是楚華人。

    早年,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曾任楚平王子建的太傅,孰料後來楚王受奸人挑撥離間,伍奢及其長子伍尚均被處死。

    父兄受難後,伍子胥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的重臣。

    不久後,伍子胥率吳軍於公元前506年攻入楚國,雖然其殺父仇人楚平王已經死了多年,但伍子胥仍挖開其墳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之後,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南方一霸。

    闔閭死後,吳王夫差繼位。此時,越國有所崛起,伍子胥曾多次勸吳王夫差殺掉越王勾踐,但夫差急於爭霸中原,而不從其諫。

    事後,因為伍子胥多次進諫惹毛了夫差,加之奸臣中傷,伍子胥被夫差賜劍自盡。

    臨死前,伍子胥對門客說:“我死後,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是如何滅亡的。”

    而這一天,就是五月五日。由此,端午是紀念伍子胥的傳說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

    不但有伍子胥,孝女曹娥也是端午之神的有力競爭者。

    曹娥是東漢時期的人,據說其父系管理祭祀的官員,後來掉進舜江淹死了。這時的曹娥只有十四歲,她沿著舜江哭天搶地地尋找父親的屍首,但找了十幾天也未能發現。

    絕望之餘,曹娥便也跳進了江裡自殺殉父。

    數日後,人們發現曹娥的屍體抱著其父的屍體一起浮出了水面。眾人感動之餘,便把舜江改名為曹娥江,為樹碑立廟紀念之。

    據民間傳說,曹娥投江也是五月五日。

    除了傳說外,很多學者也紛紛質疑屈原可能不是端午節的起源。

    如民國學者聞一多就認為,端午節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賽龍舟其實是百越族祭拜龍的節日,把粽子丟到江裡,也是為了祭祀龍神。

    更有人認為,屈原這個人物目前只有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這個人是否存在還是個問題。不管怎麼說吧,這些競爭對手最終還是沒能壓過屈原,現在一說到端午想到的還是屈原,畢竟人家形象好,不像伍子胥那麼絕情,也不想曹娥那麼悲情,死得還挺乾淨不是?

    再說這些質疑,也就文人學者們故作驚人之論譁眾取寵、多一個說頭罷了。別的不說,沒有屈原老先生跳江,現在哪裡的三天假期呢?

  • 7 # 鄉村木子姐

    是紀念屈原的。

    屈原是中國古代楚國的一位大夫,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當時深受楚王的信任。後來,楚國逐漸衰落,又受到強大的秦國的侵犯,人民生活非常的艱難,國家有隨時被滅的危險。屈原非常焦慮,不斷向楚王獻計、獻策,希望楚王能夠接納自己建議,實現楚國的強大,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但是,屈原建議威脅到了一些楚國官員和貴族的利益,他們就排擠屈原;而昏庸的楚王不但沒有接受屈原的建議,反而逐漸疏遠屈原,直至到後來將屈原趕出了朝廷。屈原日夜憂國憂民,但是,他的理想確始終無法實現,無奈之下,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懷著悲憤的心情投進了汨羅江自盡了。楚華人民聽的屈原投江自盡的訊息都很悲痛,他們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魚蝦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粽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魚蝦的嘴,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

  • 8 # 寧河銀杏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屈原生於戰國時期,生命軌跡公元前340一278年,是楚國丹陽秭歸人;伍子胥生於春秋末期,他的出生年月史書不詳,百度時間為公元前559一484年,倆人都是自殺而亡,屈原憂國憂民,開創了楚辭文體流芳萬世,伍子胥一介武夫,雖開挖了歷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但他掘墓鞭屍前主,後人對他評價不高。

  • 9 # 自律的蠍子

    端午節當然是祭祀屈原的,和伍子胥沒有什麼關係。

    當年屈原對楚國一片赤膽忠心,只可惜楚懷王昏庸,任用權臣奸佞,禍國殃民,像屈原這樣的忠臣被排擠,屈原苦悶無法排解,所以選擇抱著大石頭投江自盡。

    伍子胥呢,他本身楚國大臣武奢的兒子,武奢是太子建的老師。當年秦國把女兒嫁給太子建,結果楚王聽說秦公主美貌,自己給娶了過來,後來又聽信讒言迫害太子建,武奢也收到牽連,被下獄。楚王想斬草除根,就對武奢說寫信把你的兒子叫回來我就放了你們父子,還給你們高官厚祿,武奢知道楚王的險惡用心,但是不願意違背王命,就寫信給兒子勸他們回來,武奢的長子武尚見信大哭,準備回家,伍子胥阻止他說,國君要殺了我們還來不及,怎麼會給我們封官呢,一定有詐,不要回去。武尚哭著說:做哥哥的回去陪著父親死,做弟弟的逃遁他鄉準備復仇吧。武尚回到家裡立刻被逮捕,武奢一看到小兒子伍子胥沒回來,長嘆一聲:楚國肯定會因此滅亡的。父子引頸就戮。

    伍子胥準備出逃,吃盡了苦頭,到了昭關,重兵把守,緝拿伍子胥,伍子胥愁的一夜鬚髮皆白,在友人的幫助下逃出了楚國。到了江邊,一個漁夫送他過河,伍子胥囑咐他不要和別人說自己逃跑的事,漁夫為了讓伍子胥徹底放心投江自盡。

    伍子胥歷盡艱辛來到吳國,幫助吳王振興吳國,終於強大到出兵楚國,一路打到楚國首都,只可惜昏君楚懷王已經死去,伍子胥把他從棺材裡面挖出來,鞭打戮屍,吳軍在楚國首都肆意殺戮破壞,伍子胥徹底出了口氣才打道回府。後來伍子胥又輔佐夫差滅掉越國,只可惜後來夫差被西施迷惑,信任奸臣,殺了伍子胥,最後身死國滅,吳國被越國吞併了。

    這就是伍子胥起起伏伏的一聲,和端午節沒有任何關係。

  • 10 # 小豌豆娛樂

    端午節,三天假期是屈原帶給我們的,

    屈原跳汨羅江,為了紀念屈原,這個由來已經深入人心,不接受其他反駁!

  • 11 # 純鈞LHGR

    個人傾向與伍子胥,且不論屈原是否真實存在,個人對《史記》裡記載的屈原,除了敬佩他的愛國精神以外,其餘實在沒有好感。

    ——《文昭關》裡的伍子胥扮相還是很帥的。

    其他的都不論,單說《史記》記載,屈原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殺,自此便出現粽子及一系列風俗,但是,早在屈原誕生的二百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粽子。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如果端午節的出現是為了紀念屈原,怎麼屈原還沒出生,粽子先流行200多年了?

    而估算這段時間,倒與伍子胥亡故的時間比較吻合。因此,端午是為紀念伍子胥的可能性明顯大得多。

    再者,看《史記》裡記載屈原位居楚國大夫時所主持的一切,屈原雖愛國,但卻把楚國坑了個七葷八素啊。

    有理想是好事,忠君愛國也非常值得人敬重,但是實際操作能力……三閭大夫稍微有點坑人了。

    所以個人的評價其實是不公平的,只比較伍子胥與屈原的實務能力,由於伍子胥的實務能力明顯超強,而三閭大夫的實務能力明顯需要豎中指,個人選擇支援伍子胥。

  • 12 # 金玉陀螺

    端午節當然眾所周知是紀念屈原的,當時沒有現代那麼發達的傳播工具,連報紙都沒有,更別說上網了,是人們口口相傳,代代相傳流傳下來的。

    屈原,楚國愛華人士,是非常愛國的人士,當然了,自己滿腹經綸,一腔愛國熱忱,卻遇到了昏庸荒淫的昏君,又受到別有用心的人排擠,很著急很委屈,所以作了離騷,又有著眾人皆醉我獨醒,世間皆濁我獨清的感慨,看出來,是何等的清高,何等的有抱負,可惜得不到重用,儘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後還是看破紅塵投汨羅江自盡,結束自己的一生。

    個人覺得這麼有才的人,這麼輕易死去確實可惜,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中興句便工!大可以向史學家司馬遷一樣,儘管受了宮刑,依然可以將自己的舉世名作史記完成,名垂青史,一樣偉大,兩者雖然都是死得其所,但是為世人留下曠世的歷史文化遺產,更加讓人欽佩。我想如果屈原利用慷慨赴死的氣概和精神,定下心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將自己的心胸,自己的才幹,自己的治國之略,自己的愛國之情,寫成典籍,留與後人豈不是一件流芳百世的快事,比慷慨赴死讓人們記住效果更佳!各位看官您覺著呢?

  • 13 # 龍之心7

    題主這個問題完全顛覆了俺這些年的認真、認可和認識。

    百了一下度,才知道早在屈原之前,住在錢塘江邊的百姓就已經開始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了,而他們祭祀的物件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劍自刎。在自刎之前,伍曾說:“我死後,把我的眼珠子挖出來,我要親眼看著這個國家滅亡。”

    夫差知道這事後,氣急敗壞地把伍子胥的屍首丟入錢塘江中。百姓聞聽後,紛紛取出家中食物,用葉子包好,丟入江中,防止魚蝦吃伍子胥的屍體。

    隨後,民眾傳言伍子胥化成了濤神,在江上興風作浪,掀翻過往船隻,溺死乘客。百姓認為伍子胥系冤死,所以有怨氣。為此,每年到五月初五,大家都會划著小船,到江中祭祀。

    後來,這個習俗一直流傳下來。有人認為屈原自沉汨羅江之後,有群眾效仿吳地人祭祀伍子胥,來祭祀屈原。

    屈原成為端午節的代表,本是地方文化的說法,被全國接受。

    端午處於春夏之交,氣候變化,人們容易生病,千百年來,人們總結經驗教訓,透過補充營養,掛艾葉,配香囊……。

    端午節最令人難忘的是吃媽媽包的粽子了!至於為了紀念誰只是一個念想吧,就憑這兩個人名就夠“屈”的晃了。開開心心過好三天假期嘍!

  • 14 # 龔燕平

    五月端午節乃紀念屈原,不為鬥米而折腰的氣質,乃忠君愛國,憂國憂民的氣節,又是忠的含意,告誡人們要忠於職守,忠乃中心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芒果樹怎麼讓母果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