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清先生

    【井陘之戰是“以多打少”,韓信背水列陣是為掩護張耳十幾萬漢軍主力渡河。】

    【彭城之敗後,楚漢相爭的戰略形勢。】

    前205年3月底,劉邦彭城之敗後,漢軍敗兵迅速回撤滎陽佈防。同年4月,韓信所率聯軍主力30萬會兵夾擊項羽來遲,劉邦VS項羽的彭城之戰已經結束。趙王歇、陳餘所率10萬趙、代之兵自行撤回趙代之地,韓信率10餘萬漢軍主力撤退,到滎陽和劉邦會合,在京索之間(滎陽東南100公里)阻擊了一下楚軍追兵,楚軍追擊作戰結束,韓信和劉邦終於在滎陽會合。

    彭城之敗後,劉邦主導的反楚聯盟解體破產,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趙王歇、代王陳餘,加入項羽反漢聯盟;齊王田廣、西魏王魏豹脫離劉邦反楚集團,在自己的封地做“壁上觀”;庸王章邯再次反叛劉邦,樊噲、周勃、曹參等人率軍征討,樊噲灌廢丘章邯自殺。隨後,劉邦重新佈置滎陽防線,項羽也在整軍備戰。

    反楚同盟解體之後,劉邦重新制定戰略方針,劉邦親率10餘萬漢軍守衛滎陽,韓王信率數萬守衛成皋,滎陽、成皋形成掎角之勢,吸引項羽楚軍主力30萬來攻。張耳、韓信率10餘萬漢軍精銳開闢第二戰場,對魏王豹、趙王歇、代王陳餘各個擊破。滎陽戰場是楚漢相爭的主戰場,楚強漢弱劉邦採取守勢;韓信開闢第二戰場,魏、趙、代是雜牌軍較弱,張耳、韓信所率為漢軍精銳採取進攻之勢。

    彭城之敗後,西魏王魏豹錯誤估計形勢,率領自己的3萬魏兵撤回了西魏國,屯兵在夏陽(運城)防範漢軍。前205年秋9月,韓信、張耳、曹參、周勃、灌嬰等率漢軍10餘萬,木罌為船偷渡夏陽,迅速包圍了安邑。圍城之後,魏王豹一看大勢已去,就舉城投降了,曹參、灌嬰活捉了魏王豹,並把他送往滎陽。劉邦覺得魏王豹是個勇士,沒有殺他留在了滎陽守城,把西魏國屬地設定為郡縣,韓信收編了魏王豹的3、4萬魏軍。

    【以強示弱和以弱示強,才是用兵的至理名言。】

    《孫子兵法•始計篇》:“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用兵之法,是詭異而狡詐的藝術。兵強則要向對方顯示兵弱,兵弱則要向對方顯示兵強,目的都是迷惑敵人。戰禍很近了,則要向敵人顯示戰火還很遠:戰火還很遙遠,則要向敵人顯示戰禍已經迫在眉睫。用唾手可得的利益引誘敵人;敵人容易發怒,則要激怒敵人出戰;敵人很自卑不想打,就要驕縱敵人來戰;敵人很親密很團結,就要離間敵人。攻打敵人所沒有防備的地方,出擊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張耳、韓信率10多萬兵,於205年10月搞定魏國52個城池,收編魏王豹三四萬人馬,韓信、張耳的兵力已經達到十七八萬。之後半年時間,漢軍和趙、代一直在進行政治、外交的斡旋,張耳、韓信多次向趙、代派遣特使,其中就有很多張耳的勸降信。張耳在趙、代經營多年,在燕趙大地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以前張耳是常山王。趙王歇、代王陳餘自從擊敗張耳就合流了,趙代之兵有十五六萬,號稱二十萬。半年的政治外交攻勢,趙代軍隊中的四五萬常山兵,就陸續投降了張耳漢軍,漢軍總人數上升到20多萬,趙代兵下降到10多萬,井陘大戰前漢軍已經佔據明顯的優勢。

    韓信、張耳進攻井陘前,對外一直在示弱,就是隱瞞漢軍的強大,這樣可以讓趙代放鬆警惕,兵法雲:“強而示之弱”。趙代兵弱所以號稱20萬,在給韓信示強,兵法雲:“弱而示之強”。井陘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假如,韓信兵強更要示強,趙代兵就會堅守不出戰,那麼張耳、韓信一年半載也攻不下來。韓信是懂兵法的人,向趙王歇、陳餘示弱,就是要對方放鬆警惕,覺得對方很弱走出井陘關決戰,漢軍的優勢就可以發揮了。

    司馬遷不懂軍事,歷史上的很多重大戰役,司馬遷自己都弄不清楚。但是,司馬遷有明顯的個人傾向,就是對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行二次拔高重塑。司馬遷記載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是不真實的,比如:牧野之戰、鉅鹿之戰、彭城之戰、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這些戰役都不是“以少勝多”的戰役,司馬遷因為喜歡就刻意的拔高,手法就是春秋筆法,拔高自己所喜歡的一方,只講喜歡一方的先鋒部隊,隱瞞喜歡一方的總兵力;刻意擴大不喜歡一方的總兵力,弱勢的一方按照兵法,總會誇大自己的總兵力,司馬遷就當實際兵力而記載。

    這樣就造成錯覺,牧野之戰周武王僅5萬人;鉅鹿之戰,項羽僅5萬人;彭城之戰,項羽3萬。井陘之戰,韓信僅3萬人;濰水之戰,韓信5萬人。而實際情況是:牧野之戰,周武王總兵力67萬,殷紂王總兵力70萬;鉅鹿之戰,項羽楚軍兵力15、6萬,各諸侯的軍隊25萬以上,諸侯聯軍總兵力40多萬,章邯、王離秦軍40萬;彭城之戰,劉邦和韓信分兵,韓信合齊趙代兵30萬,劉邦合五路諸侯兵26萬,項羽楚軍30萬,司馬遷只寫楚軍騎兵3萬;井陘之戰,張耳韓信總兵力20多萬,趙代之兵10萬多一點,為了嚇唬韓訊號稱20萬;濰水之戰,韓信漢軍20多萬,龍且楚軍僅10萬多點,為了嚇唬敵人號稱20萬。

    【井陘之戰並非“以少勝多”,背水列陣為掩護漢軍主力渡河。】

    前204年5月,井陘大戰開始後,韓信是這樣部署的:“曹參率數萬兵圍困東鄔,一則圍殲代將夏說,阻止夏說和燕王臧荼向趙代增兵,解除井陘之戰的後顧之憂。”韓信先率3萬漢軍精銳先鋒挺進,渡過了綿蔓水(一條小河),然後在河岸邊背水列陣。歷代的歷史研究者,都認為韓信背水扎陣的目的,是要和趙代兵死拼曰“置之死地而後生”。其實並非這個樣子的,韓信背水紮營的目的:其一是要保護登陸場,等待張耳的十幾萬漢軍主力過河;其二,是向趙代兵示弱,3萬人就敢攻打井陘關,誘騙趙代10萬主力出關決戰,好乘機奪取井陘關。

    看到韓信背水紮營,趙代兵都笑了,真個不知死活的韓信。井陘關裡的趙王歇、代王陳餘、李左車,看到眼前的情景,就被韓信給徹底迷惑了,忘記自己只有10萬兵力,號稱20萬的目的,是要迷惑韓信的漢軍,其實趙代兵和漢軍不對稱。趙王歇、陳餘主張乘機出關攻打韓信,李左車對此看得比較清楚,貶低漢軍人數和戰鬥力,要求給他3萬兵馬襲擊漢軍的後方,如此一來漢軍可破。當然,李左車的建議沒有被採納,趙王歇、代王陳餘力主全軍出戰,則井陘關就空虛了。

    《淮陰侯列傳》如實記載:“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已不勝,不能得信等,欲還歸壁,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斬成成安君於泜水上,禽趙王歇。”

    這段文字,多次提到漢軍的“水上軍”,這個“水上軍”就是張耳率領的十幾萬漢軍主力,十幾萬人渡河不是幾個小時就能完成的,漢軍主力晝夜渡河集結,關鍵時刻發揮決定性作用,力挽狂瀾而擊敗趙代兵。陳餘、李左車率趙代軍10萬主力傾巢而出,趙代兵發起攻擊後,韓信、張耳的3萬先頭部隊支撐不住,向後退卻進入“水上兵”,在“水上兵”的推動下,漢軍再次發動進攻衝殺,趙代兵支撐不住,漢軍2000騎兵乘機偷襲井陘關得手,趙代兵被全殲,陳餘被殺,趙王歇、李左車被浮,井陘之戰結束。

    在軍事戰爭原理上來講,假如沒有外援和後續部隊跟進,“背水一戰”是不成立的,如果一支軍隊的數量和質量,都遠低於敵軍的情況下,以劣勢兵力背水列陣而戰,這支軍隊的命運只能是滅亡,“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不成立的。一支軍隊置之死地後,可能會激發將士拼死的決心,但是人的體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二戰,德軍把40萬英法聯軍圍困在敦刻爾克,假如,不是英國組織船隊跨海峽營救,40萬英法聯軍只有覆滅的下場。

  • 2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韓信的“背水一戰”之所以成功,是有先決條件的,沒有這些條件,那麼韓信的部隊肯定會一窩蜂掉進水裡淹死。馬謖沿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思想,捨棄水源,佔據制高點,妄圖激發士兵們的戰鬥力,但是條件不成熟,最終決定了他的失敗。

    知己知彼

    《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韓信並不是一開始就打算“背水一戰”的,這裡有兩個條件:

    先是廣武君李左車“輕兵襲取韓信輜重”的建議被陳餘否決;

    陳餘急著要和韓信打“閃電戰”;

    當時陳餘率領的趙軍駐防在井陘口,這個地方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險要位置,非要不好打。李左車認為雖然韓信遠道而來,但剛剛擊敗魏王豹、夏說,士氣很旺,應該暫時避免和韓信作戰,採取堅壁不出的方式消耗韓信。

    另外再由自己率領3萬人的部隊去襲擊韓信的糧道,如此一來韓信要不了多久便會不攻自潰。但陳餘認為韓信遠道而來,士兵疲憊,應該趁勢攻擊。當韓信得知陳餘沒有采取李左車的決定以後,這才決定透過“背水一戰”的方式誘導陳餘主動攻擊。

    為什麼說是在“誘導”陳餘呢?因為一般來說,把軍隊駐紮在河邊是非常危險的,等於是自斷退路,一旦前面的軍隊被打敗,後面的軍隊就只能跳進河裡被淹死,完全喪失戰鬥力。所以韓信準確把握了陳餘“急於求戰”的心理,故意把軍隊駐紮在河邊。

    這個舉動果然招來趙軍的嘲笑,大家都認為韓信不懂兵法,哪裡會想到韓信正在憋壞招。

    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史記·淮陰侯傳》

    士氣正盛

    但實際上,並不能夠說韓信的這一招就是萬無一失,不管如何,把軍隊駐紮在河邊肯定就增添了自己的風險,所以韓信的這一手實際上是一招險棋。因為他並不能夠確保陳餘真的無法打敗自己,萬一人家戰鬥力爆棚,創造一個奇蹟,就是把你給打敗了呢?

    所以趙軍和漢軍的交戰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一旦趙軍真的擊敗了漢軍,那最後面的漢軍只能跳進水裡了。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裡有兩個操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這種不確定性。

    第一就是漢軍剛剛打贏了勝仗,士氣是比較高昂的,大家都知道士氣這個東西對於軍隊來說太重要了,它往往能夠激發軍隊的戰鬥力。當然,士氣更多隻是軍隊的一種自信,並不能夠真的決定漢軍就能打贏。

    第二就是韓信和張耳率領的先頭部隊實際上是去誘導陳餘的部隊,也就是說韓信和張耳是故意先要打敗,不能打勝,打勝就完了,陳餘退回關隘裡,那就前功盡棄。所以是抱著主動失敗的心思去的,先和陳餘打了一會兒,然後命令部隊後撤回到大營裡。

    也就是說後面駐防的部隊是沒有損失的,而且雖然先頭部隊被打敗了,但韓信還在,他依然掌控著大局。於是又帶著河邊的大部隊繼續和陳餘激戰,而後面這些並沒有遭受損失的軍隊為了活命,自然要和陳餘的軍隊死戰了。

    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史記·淮陰侯傳》

    襲擊趙軍大本營

    但以上的操作都不是韓信的主要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引蛇出洞”,把陳餘的部隊引出關隘,因為他還另外安排了一支兩千人的騎兵,等陳餘的大部隊一離開關隘,就給他來一個抄家。

    夜半傳發,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可見這才是韓信致勝的法寶,如果沒有這一手安排,那麼韓信的背水一戰就失去了意義。就算陳餘被打敗了,但他們依然可以退回關隘裡休整,然後繼續發動下一輪攻擊,因此倘若韓信沒有這一手安排,那麼他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畢竟後面又沒有退路,時間一長,士兵們就會出現恐懼心理,最後被擊敗是必然的結果。但韓信安排一支騎兵抄了對方的大本營以後,基本上杜絕了陳餘發起的第二次攻擊,而陳餘也不會想到發起第二次攻擊,畢竟自己首尾被夾擊,肯定只想著先跑路再說。

    綜上所述,可見韓信的“背水一戰”其實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一個騙局,在這個騙局中唯一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就是陳餘和韓信在河邊交戰的時候,韓信並不能夠保證自己100%的就能抵擋住陳餘的進攻,萬一人家陳餘創造了一個奇蹟,就是把你韓信擊敗了,那麼韓信也就功虧一簣了。

    而打了勝仗之後的陳餘折返回去,即便關隘被奪了,但他可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攻打關隘。但關隘裡漢軍不多,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這是“背水一戰”中可能出現的一個變數。而反觀韓信,他把自己這個策略安排的明明白白,就是專門為陳餘制定的。

    當他知道陳餘沒有采取李左車的建議後,就抓著趙軍急於求戰、麻痺大意的弱點,故意把軍營駐紮在河道邊,這就是把自己置於死地了。但他真正得目的卻是為了奪取關隘,而不是擊敗陳餘,所以他另外派出2000人的隊伍抄陳餘的大本營。

    這就像當初在長平之戰中,白起抓住趙括急於求戰的心理,前期先是佯敗,把趙軍的主力都給吸引出大本營,然後派出兩萬五千人的部隊包抄,截斷了趙軍和後方大本營的聯絡,又派出五千人的騎兵把首尾拉長的趙軍切成兩段。

    所以韓信最初和陳餘交戰的時候,也是佯敗,不同的是白起佯敗退回了堡壘裡防守,而韓信是退回河邊,士兵們看沒有了退路,自然就會拼死一戰了。但是這種手段只能用個一兩次,假如陳餘當時大本營沒有被抄家的話,那麼陳餘隻要繼續發起幾輪攻擊,韓信失敗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可見韓信的“背水一戰”之所以成功,是符合客觀條件的,而且後世並非不可模仿,但要符合現實條件,譬如敵人比較浮躁,基於求勝,像趙括、陳餘這樣。此外自己還要有後一手準備,軍隊要有一定計程車氣,假如你帶著一支剛剛打了敗仗,士氣低落的軍隊這樣操作,大家一聽前面敗了,估計嘩啦啦一群就往河裡跳逃命去了。

    而像馬謖在街亭之戰中把軍隊駐紮在山上,只想著“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是生的地方在哪裡呢?他似乎完全沒有考慮,這就是無視客觀現實,理論倒是沒錯,說的通,但是魏兵一來就給他圍了起來,頓時就傻眼了,渴的這群士兵一點力氣都沒有,那真的是要死了。

    謖曰:“汝莫亂道!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
  • 3 # 小城庸人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看到的背水一戰只是戰略、戰術和取得的戰爭結果。

    我們完全可以拋去這些層面不談,因為很多優秀的將領都知道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是不是所有人能都把握好分寸。

    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運用的,只有面對必死的情況,這招才有用,而韓信正是看透了人性,抓住了這點。

    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看透人性,抓住這點的:

    第一:人數對比,差距懸殊

    正史記載背水一戰,韓信當時只有一萬兩千餘人,而且大部分是臨時徵召的民兵,趙國方面統帥陳餘統兵二十萬迎戰,而且趙國當時還有井徑口這樣的天險。

    從人數對比來看,韓信簡直就是找死,趙軍只要把韓信這一萬多人包圍起來,什麼都不用幹,這些人早晚餓死。

    第二:人員素質不高,軍心不穩

    像這種臨時招募的民兵,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也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可以說根本不具備作戰能力。而趙國軍的20萬大軍可都是趙國常年作戰的正規軍,如果一對一單挑的話,韓信的民兵肯定是要被KO.

    跟人員素質相比,更讓韓信頭疼的是這幫人根本就沒有軍心,被徵兵都是強行拉過來的,能跑就跑了誰能真心打仗啊,更何況面對的是20萬人,還沒開打就嚇死了。

    第三:作戰地形不利

    在一場戰役中,誰先搶佔有利地形,那就等於勝利了一半。可是韓信根本沒有任何地形優勢,反而還別困在狹小的井徑口,如果趙軍在出口等著,估計出來一個死一個。就算大軍過了井徑口以後,前面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很有可能被20萬大軍包圍到死,後面就是水流湍急的大河,連逃跑都沒地方跑。

    為了讓這些民兵一點念頭都沒有,他最後一步棋居然背水列陣,擺在大家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拼命還有一會活下來;一條就是直接跳到河裡淹死自己,這個時候人的求生欲完全被激發出來了。

    只要有一點活下去的希望都會成為大家的救命稻草,然後死死的抓住,最終不出韓信所料,在強烈的求生欲下,戰鬥力瘋狂爆發以一當二十,一萬多人居然打贏了二十多萬人。

    其實在歷史的眾多戰役中,和背水一戰運用相同戰術的戰役還是不少的,只不過背景不同而已,也從來沒有人遇到過韓信這種情況,估計真的遇到了也沒人取得韓信的戰績,當年的彭城之戰不也有一條大河嗎,劉邦50萬人,項羽只有3萬人,結果劉邦大敗,死傷無數竟然導致睢水為之不流。

    所以如果我們這麼來看待這場戰役的話,我們會發現背水一戰根本沒有被複制的可能性。

  • 4 # 如史如畫

    打仗是大事,自古以來,有無數次的戰爭形式都是借鑑了之前經典的戰役。

    井陘之戰前,除了項羽,從沒有人打過“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法。只有韓信偷偷從兵書裡面不起眼的角落上發現了這一神奇戰法,配合著韓信獨一無二的統帥能力,才能將這種戰術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看看後世其中一位模仿過韓信“背水一戰”戰法的將軍—徐晃。東漢末年,曹操派徐晃將軍在漢水附近攻打蜀軍,徐晃想起韓信,他便一字排開背水之陣,和黃忠軍隊對峙著。黃忠自然也知道徐晃的用兵之道,於是當徐晃率少許部隊來佯攻黃忠時,黃忠並不惱火,而是按兵不動,先把徐晃留在漢水附近軍隊的意志磨滅乾淨。待到晚上,黃忠忽然派遣左右兩支軍隊抄兩邊攻擊徐晃的後排軍隊,等到徐晃後部被掃乾淨,徐晃率領的前排軍隊也被包圍,曹軍全軍覆沒。

    從這個例子就能解答本題的問題。在韓信以後,為什麼沒人打得出背水一戰的效果?

    一,敵軍有前車之鑑,不會輕易上當。

    二,統兵主帥能力有限,沒有韓信擅長調兵。井陘之戰的時候,韓信考慮得很周到,比如他會安排兩千騎兵去敵營換帥旗,徐晃呢,沒考慮到。

    三,主攻軍隊有退路,曹軍是有留一手的,因為有曹老闆大批的軍隊在漢水後面做支援。這一點徐晃的軍隊心知肚明,逃了可能有退路,所以他們無法打出背水一戰計程車氣。

    綜上所述,所以後世很難再有人成功打出背水一戰的效果,韓信更是一位天縱奇才。

  • 5 # 一盞清茶釋清歡

    韓信背水一戰的故事一直廣為流傳,有意思的是,後代凡是學習韓信背水一戰的鮮有成功,這是為何?原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表象,對於韓信背後的心理戰術卻沒有看到,尤其是韓信佈下的兩顆棋子非常關鍵,一顆棋子穩住漢軍,一顆棋子讓趙軍崩潰。

    一、穩住漢軍,韓信佈下第一顆棋子

    根據後代多方查證資料,井陘之戰,韓信實際上統率了有三萬多兵馬,並非原先記載的一萬二千兵馬。不過,以三萬漢軍對陣二十萬趙國軍隊,這個數字差距依然非常龐大。

    雖然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是這次趙國佔有絕對優勢,兵力有限的韓信,卻高效地利用了有限的三萬人馬。韓信是怎麼排兵佈陣的呢?乍一看上去,韓信佈陣非常愚蠢,連趙國將士都譏諷韓信

    韓信沒有讓三萬軍隊全部過河,而是先讓一萬士兵先行渡河。過河之後,這一萬人並沒有向前推進,而是就在河邊紮下陣腳。就在河邊佈陣,在趙國將士看來不是自己找罪嗎?所以,趙國軍隊不僅沒有進攻這一萬人,反倒是在譏諷韓信。

    其實這一萬人,正是韓信佈下的第一顆棋子,而趙國貽誤戰機,失掉了一次消滅漢軍的絕好機會,那這顆棋子有什麼用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此時韓信剩下的近兩萬軍隊開始過河,過河之後便一路衝到趙軍軍營前,要與趙軍決一死戰。區區兩萬兵馬,不是來給趙軍塞牙縫的嗎?趙軍將領一聲令下,大軍壓向漢軍,一場激戰正式開打。

    兩萬漢軍想要衝擊十幾萬的趙軍談何容易,漢軍被趙軍逼得邊打邊退,一直退到河邊,退無可退,此時韓信喊出了後代人經常引用的那句豪言:"退無可退!諸君何不奮力而戰!"

    這句話的激勵作用當然有,但是韓信剛才佈下的第一顆棋子更為關鍵。剛才韓信的近兩萬兵馬一直與趙軍血拼,而河邊這一萬漢軍只是在觀戰,早就摩拳擦掌。這一萬漢軍,就相當於韓信穩定軍心的巨大秤砣,在前面兩萬漢軍敗退至河邊時,以逸待勞的一萬漢軍殺來,兵合一處,讓漢軍整體士氣大振,這才有了背水一戰的勇氣和魄力

    二、暗伏奇兵,韓信佈下第二顆棋子

    當然,如果只是這一顆棋子,穩定漢軍是起到效果的,但是時間一長,三萬漢軍還是會被趙軍"包了餃子"。此時,韓信佈下的第二顆棋子開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瓦解趙軍計程車氣。

    原來在此戰前夜,韓信命人悄悄帶了兩萬輕騎兵,趁著夜色偷偷地繞到了趙軍大營背後。趙軍與漢軍血拼時,這支輕騎兵一直按兵不動,因為他們在等待時機的出現。

    終於,機會來了。趙軍雖然大軍壓向漢軍,但是軍營還有留守計程車兵,這些士兵數量也不少,但是趙軍確實是輕敵了,當留守的將士眼看漢軍就要被趙軍擊敗,於是傾巢而出,想要到陣前搶功。而此時,趙軍大營兵力空虛,在兩千騎兵的快速衝擊下,很快淪陷

    這兩千輕騎兵攻下趙軍大營後毫不客氣,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換成漢軍旗幟,還大造聲勢,說是趙王被俘虜,趙軍主將被殺。陣前殺敵的趙軍回頭一看,老窩被端,一聽趙王和主將都沒了,士氣崩潰,被漢軍砍瓜切菜一般收割完畢。

    三、心理戰術是關鍵,韓信不愧是"心理學大師"

    韓信是個兵法大家,在這次戰鬥中,他表面上背水一戰,其實算無遺策,心理戰術運用得非常成熟

    舉個例子,一般敵軍圍城時,守城的將士是出城迎敵的,在城外與圍城軍隊決戰。這個時候,守城的將士是士氣高昂的,因為他們知道,背後還有座城,大不了可以退回去城裡,心裡感覺有底。

    但是一旦攻城戰鬥開始,守城的將士士氣就會低落很多,因為守城是相對困難的,很多城池建得其實沒有那麼高,沒有那麼堅固。

    而在趙軍和漢軍對陣的時候,趙軍大營便起到城池的作用,趙軍大營在,趙軍計程車氣也就在,一旦趙軍大營被攻破,趙軍士氣也便土崩瓦解。沒有士氣的軍隊,哪怕有十幾萬二十幾萬,也同樣可以被幾萬甚至幾千兵馬衝擊得七零八落

    韓信看準了士氣的重要性,他既安排了一萬漢軍守住陣腳,穩定漢軍,又安排了兩千輕騎兵,找準時機偷襲趙軍大營,讓趙軍士氣崩潰,最終才贏得了背水一戰的勝利。而後人只看其表,未學其裡,所以才鮮有成功。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兩漢風雲人物》

  • 6 # 曾銘瀾

    韓信這背水一戰,當時冷武器,雙方几十萬人,要看戰場上能否鋪開,可能一開始被亂箭橫飛射擊的自亂陣腳,當時各諸侯國軍隊都沒什麼訓練過。

  • 7 # 長島男爵

    為什麼後世無人可以複製背水一戰,因為是假的啊。

    一、漢滅趙之戰是多路大軍合圍的結果

    漢滅趙之前,已經接連消滅雍、塞、翟、河南、殷五國,間接控制南韓,實力遠超趙國。 而當時項籍忙著對付英布和衡山王,漢楚雙方暫時沒有大的衝突。 趙(常山)國和代國實際上是一國,從地圖我們可以看到趙國和漢國接觸面非常大,漢國從趙國的北、西、南三面包圍趙國,註定趙國是不可能只防守一個方向的。 實際上漢滅趙和秦滅趙一樣,都是三路大軍合圍的結果。 北路陳希,中路韓信、張耳,南路劉邦、靳歙,三路大軍以優勢兵力壓倒趙軍,而不是以少勝多,能群毆幹嘛要單挑,是不是傻?

    二、南路劉邦、靳歙大軍才是滅趙主力

    南路分佈這一系列趙國重鎮,趙國是不可能放棄這些重鎮,跑去北邊荒涼之地跟韓信決戰的。 關於南路戰役,可以在《史記·傅靳蒯成列傳》找到。

    三、漢滅趙是以多勝少

    戰前漢國控制12個郡,總兵力約24萬。 趙國控制6個郡,總兵力12萬。 《史記·淮陰侯列傳》稱韓信軍3萬,趙軍號稱20萬,很多人忽視了號稱這個詞,實際上因為韓信是己方,所以他的3萬應該是實打實的,而趙軍號稱的20萬,實際上是唬人用的,實際上應該是10萬出頭一點,上述12萬應該是比較接近真實的數字。

    四、背水一戰很可能不存在

    上面列出了三個顛覆一般認知的觀點,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韓信以少勝多,一戰定乾坤滅趙”這種印象呢?

    實際上是受到了《淮陰侯列傳》的誤導,前面已經說過了漢趙接觸面大,漢強趙弱,漢滅趙必然是多面出擊,泰山壓頂,不可能拿一小支軍隊去打的。

    之所以形成這種印象,是受到司馬遷的誤導,因為司馬遷喜歡吹捧自己喜歡的人,打壓自己不喜歡的人,但是又不能睜眼說瞎話,於是採用一種手法就是,把區域性說成整體,把整體說成區域性。

    把韓信的3萬大軍說成漢軍全部攻趙部隊,無視其他漢軍的存在,把趙國全部軍隊說成對陣的一個方向,甚至還用了一個號稱的數字,把12萬生生提升到20萬,變成了3萬對20萬的奇蹟。

    瞭解以上情況,漢滅趙的經過的一般認識就很成問題了,但我們可以得知以下事實。

    韓信有參與滅趙。

    韓信只是多路漢軍中的一路。

    五、淮陰侯列傳水分極大

    司馬遷開創了紀傳體的文體,就是以皇帝立紀,王侯將相和其他人立傳,紀傳都是以某個人為主角的文章,比如劉邦有《高祖本紀》,韓信有《淮陰侯列傳》,曹參有《曹相國世家》,然後同一本史書,不同篇章出現衝突是常有的事,比如《曹相國世家》記錄滅魏主要是曹參的功勞,但《淮陰侯列傳》記錄滅魏是韓信的功勞,他們都出自於《史記》。

    而歷史愛好者往往是從最出名的篇章開始讀,因為各種原因《淮陰侯列傳》知名度遠遠高於《曹相國世家》,所以世人的印象往往更傾向於韓信,拔高了韓信的存在。

    實際上《淮陰侯列傳》可信度可以說是漢初各傳記可信度最低的一個。

    因為司馬遷和韓信的悲劇經歷,使司馬遷寫書時更傾向於採納對韓信有利的說法,文筆上潤色頗多。

    而韓信本人在漢朝官方屬於叛逆,其官方檔案可能被有意無意遺失,所以《淮陰侯列傳》採用大量民間傳聞,不同於其他漢臣的傳記。

    《淮陰侯列傳》跟其他漢臣的傳記,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就是大量採集民間流言,充斥大量對話和戲劇性的橋段,而官方檔案形式的記功,卻不存在於《淮陰侯列傳》,官方檔案的格式,主要是一些言簡意賅的表述,比如某人攻某人,破某城,俘虜幾許,降城多少,《淮傳》沒有類似的表述。

  • 8 # 司徒小雄

    這個問題我認為不難理解,韓信背水一戰之時,因為沒有先例,所以豬對手上當,成就了韓信的名聲。

    韓信,本來是一個小人物,機遇巧合之下,崛起於行伍。古代,山河相阻,音訊傳遞教為緩慢,韓信出山之後,平定三秦,外面的人只知道漢軍打勝了,但是韓信的名聲在當時,並不是如雷貫耳,這就給了敵人輕視的可能。

    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沒有退路,不是生就只有死,充分運用了人類求生的本能,來激發了巨大的潛力。

    項羽,韓信成名之後,後世兵家不可能不去閱讀這些大人物的軍事戰例。即使有將軍不研究的,那他一定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人物,而且早早的死掉了,因此他就沒有名氣,傳不到今天。

    那些大一點的戰役,能夠傳到今天的,都是重要的將軍來作戰。他們在其軍事生涯中,不可能不去參考韓信。因此,他們均明白網開一面的道理,杜絕狗急跳牆的情況發生,大家都聰明瞭一些,因此,再來設定背水一戰,敵人顯然不會上套。要麼就肯定一定吃的下你,老早的將你團團圍住,圍點打援,要麼肯定就是圍三年開一面,讓你有路可逃,形成擊潰戰。

    另外,軍事戰例更重要的是提取其中軍事思想,實際情況那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基本無法生搬硬套,如若生搬硬套軍事戰例,對手察覺了,一定會有反制措施,因為敵方將軍肯定也研究過這些例。

  • 9 # 孫子兵法講武堂

    《孫子兵法》講“戰勝不復”。

    每一次勝利,每一個成功,都基於當時的條件與環境,以及不同的對手和不同戰法。

    韓信在於能夠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他知道陳餘不聽李左車的建議,他知道陳餘用兵不行。

    很多時候,勝利不是因為你自己本事多大,而是對手太垃圾。

  • 10 # 約定9521

    韓信的背水一戰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場教科書似的的經典戰役。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以少勝多的軍事史上教案之一。背水一戰是韓信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舉行的一場奠基禮經過此戰,項羽分封的諸侯基本上被劉邦消滅,戰爭的天平倒向劉邦一方,最終韓信十面埋伏,烏江邊一代霸王自刎而死,劉邦登基坐殿開創了大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陳餘本有一手好牌,結果被他自己打爛了,論兵力陳餘有二十萬。論地利陳餘扼守井陘口完全佔據上風,由於陳餘志大才疏,又過於自負,不但被僅有兩萬人嗎的韓信打敗,還丟了自己的性命,韓信剛出兵時,謀士李左車曾經建議,讓陳餘給他三萬人馬截斷韓信的糧道,然後與韓信打持久戰,韓信必敗,陳餘太迂腐也太要面子了,說韓信兵少,又是長途跋涉來的我們的軍隊足以碾壓韓信何必搞這陰謀詭計,勝者不武,唉,兵者詭道也,陳餘連這也不懂,倒黴蠢得,韓信得到密報十分高興,一個大膽的想法誕生了,我韓信要的速戰速勝我引蛇出洞,請君入甕,韓信在離井陘三十餘里的地方安營紮寨,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兵,每人帶一面漢軍紅旗,從小路迂迴到趙營的側後方埋伏起來等待陳餘的軍隊傾巢而出時,拔下他們的旗幟換上漢軍的紅旗韓信接著又派一萬人馬做先頭部隊,沿著河岸一字排開陳餘一見韓信把兵馬置於背水之處,不由得哈哈大笑,老天幫我,韓信茹毛小子用兵不過如此來呀,開啟營門,全部出動,消滅韓信在此一舉,韓信的軍隊一見陳餘的部隊攻擊,自己沒有後路,轉身猛地撲向敵人,個個以一當百與敵人展開血戰,這時埋伏的漢軍輕騎兵衝入敵人營中拔掉他們的旗幟,換上漢軍的紅旗到了中午,趙軍要回去吃飯還沒到營前,就看到漢軍紅旗迎風飄揚,軍心大亂四處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活捉趙王歇,陳餘被殺,韓信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這就是有名的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之所以不能被複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韓信的背水一戰,名為背水一戰,實則不然,韓信背水一戰是有計劃的謀略的積極有被動變主動的戰術。它是韓信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具體體現,韓信有充裕的時間,安排與此相關的策略是背水一戰在實質上由被動變為主動。是謀定而後動的經典案例。後來蜀漢的馬謖想套現背水一戰,成就自己的功名,馬謖就是書呆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戰場情況訊息萬變,馬謖不明白結果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是蜀漢再無機會統一天下。二韓信的背水一戰是一個系統的謀略這不但表現在拔旗易幟動搖趙軍的軍心上,還表現在韓信算出敵人中午要回去吃飯只要自己堅持到中午,敵人見關口被奪,就會不戰自亂,韓信可謂眼光獨到做到了成竹在胸。三背水一戰不是一招險棋,而是萬全之策,韓信一路奔襲而來,糧草輜重跟不上不能打持久戰,只能速戰速勝,這樣自己的劣勢就轉化為優勢陳餘則恰恰相反,只要陳餘卡住井陘關口,和韓信打持久戰,韓信必敗而已。韓信還怕陳餘封鎖井陘口來個甕中捉鱉,所以韓信才引蛇出洞奪取至關重要的井陘口,這樣韓信進可攻退可守,沒有了後顧之憂,四韓信的軍隊是得勝之師銳氣十足可以以一當百,適合速戰速決,最怕的是陳餘閉門不戰,拖延時間消耗韓信軍隊的銳氣陳餘就是看不出來,結果貪功冒進,正中韓信心懷,所以背水一戰是智者所為絕對不是以卵擊石的莽夫所為。

  • 11 # 我是趙帥鍋

    很多人在說起韓信的背水一戰時,都覺得它的核心要素就是置軍死地而後生。但其實呢?事情根本沒有這樣簡單。因為,如果置軍死地就可以產生如果巨大的效力,那後來的將領,幹嘛不直接尋找駐紮軍隊?

    所以,真實的軍事史,顯然不是這麼簡單。韓信在與陳餘的對決中,他背水一戰能夠獲勝,是眾多客觀因素聯合在一起促成的。首先,韓信本身是一個非常有傳奇色彩的將領,他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開始,到後來的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再到平定魏國,拿下代國,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而且都完成得非常漂亮。

    所以,韓信手下的將領和士兵,對韓信都有著充足的信心,在這種背景下,他們即便看到韓信違背軍事常理背水結陣,他們也不會對韓信產生懷疑。相反,如果換成是其他將領來這樣做,他下面的將士恐怕早就炸了窩。因為,這哪是打仗啊?這純粹就是去自殺。

    在這種情形下,要是主帥鎮不住場子,恐怕當場就被下面的人給砍了,比如項羽砍死宋義。而即便主帥能夠鎮住場子,大家勉為其難的遵循軍令,但大家心裡恐怕都會是惴惴不安,而恐懼的氣氛,很容易在關鍵時刻讓軍隊不戰自潰。

    或者,主帥想讓大家真正安心,就只能把所有的戰略意圖講解清楚,但這又會導致戰略中的某些機關洩露出去,這樣一來,如果被對方的探子打探到,那在交戰中,這條戰略肯定就會很難產生效果,甚至而言,全軍覆滅都是有可能的。

    這正是韓信能夠背水一戰能夠獲勝的第一條關鍵因素。至於第二條因素,則是韓信手上有張耳這張王牌,在韓信攻打趙國時,張耳也跟著韓信一同過來,張耳在劉邦、項羽還沒有起兵時,就是趙國舉足輕重的大佬,還曾在這片土地上當過國王,有著非常強大的號召力。

    所以,陳餘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韓信不和他直接正面交戰,而是選擇打游擊,同時利用張耳的影響力在趙國四處招募軍隊,擴張地盤,那用不了多久,陳餘對韓信的兵力優勢,就無法再保持,甚至趙國被和平演變,都是有可能發生。

    當時,陳餘兵力處於絕對優勢,所以自然非常想和韓信儘快正面交鋒,從而快速將韓信大軍殲滅,這是人之常情,也是軍事常理。因為,你在人多的時候不想法設法去殲滅對方,難道要等到對方在你的地盤上發展壯大後,再去殲滅?

    在加上韓信手中又有張耳這種王牌,陳餘就更不敢放任韓信在趙國境內四處晃悠。韓信正是洞悉了陳餘的心思,所以才主動跑來和陳餘決戰,而陳餘一看韓信的軍事主力就在自己眼前,自然覺得機會難得,更想著要趁機將其一口全力吃掉,於是陳餘傾巢而出,結果被韓信的小分隊奪了營寨。

    當然,營寨丟失本身,並不會對陳餘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因為,陳餘的軍事主力,並沒有損傷,而且依然佔據著兵力上的優勢。他想要重新奪回營寨,也不是不可能。但問題是,韓信並不是孤立的,他有張耳協助,所以當趙軍突然看到營寨遍插漢軍旗幟,就會無限的放任想象力,覺得可能是趙國後方已經全部歸降張耳。

    這樣一來,陳餘的部隊自然沒有在堅持下去的動力,因為趙國後方已經全線歸降,他們即便獲取這場戰爭的勝利,也改變不了結局。在這種背景下,陳餘大軍瞬間崩潰,四處逃散,而韓信以弱勢兵力,僅僅只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把趙軍主力殲滅,把陳餘殺死,把趙歇俘虜。

    試想,如果韓信手上沒有張耳這種王牌,陳餘根本就不會著急和韓信決戰,因為韓信作為一支客軍,在趙國並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很難翻起大浪,而即便陳餘與韓信決戰,他也不會著急想要把他一口吃掉,後面更不會因為營寨被丟而無限放大想象。

    最後,韓信能夠背水一戰獲取勝利的第三條因素,就是韓信的履歷太簡單,因為,他一直都是不為人注意的小角色;韓信真正走上軍事舞臺,也就一年多點時間;而真正獨當一面,更是不過短短的兩個多月。

    在那種媒介落後的年代裡,敵方對韓信的背景資料,肯定掌握的非常有限。再加上韓信會故意誤導別人,敵方在分析韓信從前的戰例時,自然無法真正瞭解韓信這個人,更無法真正瞭解韓信指揮過的戰役。所以,韓信的對手,都一度認為韓信只是個走了狗屎運。

    甚至到最後韓信和項羽賬下第一名將龍且決戰時,韓信已經是名揚天下,但龍且根據所掌握的情報分析,仍然覺得韓信就是個走了狗屎運的二傻子,結果最後被韓信一仗打得全軍覆沒。

  • 12 # 橫店老大哥

    背水一戰,為什麼能打贏?戰爭結束後,當將領們問韓信這個問題的時候,韓信的解釋是:“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韓信的意思是,當把人放入絕境的時候,為了求生存,他們身上往往會爆發出巨大的能力,從而以少勝多,打出不可思議的戰爭。

    韓信的話,雖然對,但是,韓信的話其實並沒有說完。“陷之死地”其實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而後生”,一種是“而死”。

    如果別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味地生搬硬套這種戰術,可能就會像趙括那樣“紙上談兵”而失敗。

    那麼,韓信是如何做到“而後生”的呢?

    有幾點我們可能沒有太注意。

    第一,韓信的對手,趙國統帥陳餘,是一個只能打正規戰的傳統軍人。當時從春秋戰國傳下來的所謂“正規戰”,是一種交戰雙方把軍隊開到一個開闊地,硬碰硬地打仗。也就是所謂的“君子戰”。當時有個叫李左車的謀士,曾給陳餘提了建議,說韓信遠道而來,最困難的問題是糧草問題,所以最好偷襲他的糧草。但陳餘不同意,認為自己兵多,而且地勢好,所以打韓信很容易。因為遇到這樣一個只能打“正規戰”的人,他看見韓信背水列陣還嘲笑他,最終才會鬆懈。如果陳餘聽了李左車的,韓信可就倒黴了。所以戰爭結束後,韓信千金懸賞捉拿李左車,最後把他抓來,成為自己重要謀士。

    第二,韓信瞭解對方的主帥是個什麼人。《史記》中記載:“韓信使人間視,知其不用,還報,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也就是說韓信的情報工作做得好,對敵人一舉一動都很清楚。如果韓信不瞭解,他也不敢打這種仗。

    第三,配合背水一戰的是,韓信派了兩千輕騎兵搞後方突襲。這兩千輕騎兵每人手拿一面漢軍的旗幟,在衝進趙軍營地後,拔掉趙軍旗幟,全部插上漢軍旗幟。這一點非常關鍵。趙軍在和背水的漢軍作戰的時候,因為漢軍激發了巨大的能量,所以,雖然趙軍人數眾多,依然打不敗漢軍。但是,就算打不敗,他們可以圍而不攻。漢軍缺乏糧草,這樣圍困,過不了多久就把漢軍困死了。而漢軍輕騎兵在趙營“易幟”後,讓趙軍產生恐慌心理,主動撤退,這樣背水列陣計程車兵才會找到反敗為勝的機會。

    第四,配合背水一戰的,還有後續的埋伏。韓信前往攻打趙國的,總共是幾萬人,背水一戰列陣的,只有一萬人。除了這一萬人,除了拔營的兩千人,剩下的人,都用來埋伏了。《史記》上並沒有說埋伏的事情,但是做了這樣的記載:“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擒趙王歇。”這裡說了夾擊,顯然是剩下的軍隊埋伏起來夾擊,不可能是那兩千人,畢竟趙軍是二十萬人。所以,這埋伏的軍隊非常重要。

    第五,背水一戰要成功,一定要把漢軍陷入死地。怎麼陷入死地呢?一是人數不能太多。二是韓信只讓士兵早上吃了很少一點食物,並說:“今日破趙會食。”也就是打贏後才會餐吃飯。士兵們都餓著肚子,要想吃飽飯,唯有賣力地打。所以,韓信對尺度的把握是非常好的。

    正因為有這麼多的配套條件,因此,雖然大家都知道韓信這是妙計,但條件不具備,後世再也沒人使用過。

  • 13 # 豁達寶媽日記

    樓主你好,很榮幸為你解答。

    背水一戰為何只有韓信能贏?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誤解。大家都以為韓信打的是士氣戰,其實是錯的,韓信真正打的其實是心理戰。

    題目中用了“只有”,說明除了韓信還有其他人用過背水一戰,但是都輸了,只有韓信是贏了。為什麼同樣的操作會有這樣不同的結果,其實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韓信真正打贏不是靠著背水一戰的勇氣。

    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況,在公元205年,韓信以三萬人的兵力擊敗了趙軍20萬人。過去我們所瞭解的情況都是,韓信讓軍隊在水邊列陣對敵,前有敵人後無退路,由此激發起部隊計程車氣來絕地反擊。

    但實際上這是跟兵法相反的,都說列陣要在山前和水後,而韓信水前列陣居然打贏了。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拼的不僅力量,士氣更重要。如果一隊失去士氣的軍隊,即使是十幾萬的兵力也有可能被幾千人給屠殺。

    而古代的守城戰,往往都是倚城而戰,正面對敵,背面靠城,打輸了打不了退回城裡,而對方知道難以消滅我們,往往士氣上都會更低,這才是城牆的重要性,而韓信的背水一戰卻是相反的。

    前面說過,韓信打的是心理戰。我們來看看韓信是怎麼操作的,韓信先是半夜偷偷派了兩千名輕騎兵,悄悄渡河,埋伏在趙軍大營北邊的山上。

    第二天,韓信先是派出一萬人的精銳部隊渡河,在河前列陣,然後自己帶著主力二萬部隊渡河,去趙軍大營求戰。趙軍一看,在河前列陣,斷了自己的後路。然後現在還敢帶著區區兩萬兵來叫板,既然你想找死,那我就成全你,然後帶著大軍殺了出去。

    韓信的2萬部隊當然不是趙軍20萬大軍的對手,韓信只能且戰且退,一直退到河邊和自己先前的部隊會合,之前在河邊的一萬部隊也休息得差不多了,這時加入戰團,幫助穩定軍心。

    這時我們再來看看後方的情況,趙軍畢竟有20萬大軍,肯定會留下一部分看守大營。此時他們一看,韓信軍隊已經被逼入絕境,此刻不出動,功勞都搶不到了,於是就傾巢而出。

    這時韓信之前埋下的棋子就該上場了,對於一座空營,兩千兵力也足夠拿下了,再將趙軍的旗幟換拔下,換上漢軍的旗幟。然後大喊趙國已滅,生擒趙王。

    這時再看看戰場的局勢,本來具有優勢的趙軍,面對韓信的主力,大本營被端了,軍心一下就亂了。即使是遠大於對方的兵力,一旦軍心崩潰,又被前後夾擊,趙軍立馬成了一堆散沙,被韓信的軍隊隨意屠殺。

    先自斷後路來麻痺對方,引對方全軍出動,再端了對方的大本營,前後夾擊,亂了對面的陣腳,這些計策都是環環相扣的。所以韓信打的根本不是士氣戰,而是心理戰。

  • 14 # 程喜民鳳棲梧

    我以前似乎回答過個問題:“背水一戰”不是公式,誰套上就能贏。以少勝多的戰例,古代很多:牧野之戰、鉅鹿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淝水之戰等等,但每一次戰役都不可複製,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僥倖+對手太拉胯。不到萬不得已,很少用“背水一戰”這種自蹈死地的戰法。冷兵器時代以一萬多人對二十萬人,就是集體無腦,靠集團衝鋒的衝擊力也把一萬多人團滅了。即使在熱兵器時代的二戰,蘇聯靠“烏拉衝鋒”、小日本靠“萬歲衝鋒”的人海戰術,還能偶爾衝破對方強勁的火力網,何況古代的冷兵器了。解放戰爭中,粟裕在孟良崮重兵圍住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張靈甫可謂是“置之死地”,但他終究是回天乏術,全軍覆沒。所以說“背水一戰”這種戰例,偶然性因素很大,勝了是造化,不足為訓;敗了是必然,自投羅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點創業難嗎?前期要學習還是直接創業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