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先秦說書將

    ①咸豐皇帝去世,慈禧的兒子載淳繼位的時候,慈禧與皇后同時被尊為皇太后,當時載淳只有6歲,大權自然就慢慢的落到了慈禧手中。實行垂簾聽政後,慈禧在同治元年上徽號為“慈禧”。

    ②當時清皇族由於近親結婚,皇族衰敗,載淳在20歲就去世了,慈禧只好立她的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為帝,也就光緒帝,當時光緒帝只有4歲,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慈禧又開始垂簾聽政了,實際上大權已經掌握在她手裡了,畢竟光緒帝不是自己的親兒子,她已經嚐到了擁有權力的甜頭。

    ③後來慈安太后暴崩,有人說是慈禧所害,這下基本上慈禧就控制了清廷政府。培養了一大批親信,就大家所知的李蓮英,那真的是慈禧身邊最忠實的一條“狗”。後期那些大臣李鴻章、張之洞等等,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維護清廷的統治,就連天天打著小算盤的袁世凱也不得不乖乖的聽指揮,不然清政府怎麼會熬的到1912年。

  • 2 # 曉曉曉

    在滿清王朝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既出現過為後人稱道的康乾盛世,又有過割地賠款,賣國求榮的屈辱與不堪。特別是在清王朝統治後期,出現了一系列的統治危機,多次面臨滅頂之災,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在鴉片戰爭後折騰了半個多世紀最終走向滅亡。

    在晚清,慈禧能夠掌權近半個世紀,在她掌握大清政權的幾十年間,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成為清政府滅亡的罪魁禍首。一生多次垂簾聽政長達四十七年,是清朝後期的實際掌權者,被稱為中國第二任女皇帝。慈禧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影響巨大。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光緒帝也駕崩了。所以慈禧早就定好了後事,一是命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二是立年僅兩歲的溥儀為帝。除此之外,慈禧臨死前還曾預言,能挽救中國於水火之中的人,唯有袁世凱。慈禧何出此言?

    慈禧和袁世凱的淵源始於戊戌變法,袁世凱背叛維新派,像光緒高密,最終得到了慈禧的賞識和信任,把他當成忠臣對待,自此,袁世凱也開始走向了仕途。受到了慈禧十分的恩寵。1899年1月,慈禧接見了袁世凱,賞其在西苑門內騎馬,後又將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改為武衛右軍,成為慈禧的心腹部隊。

    慈禧在臨死前為了維持大清朝的統一,希望袁世凱輔佐年僅三歲的溥儀,因為她知道還是孩童的溥儀,是沒有能力挽救水深火熱的國力羸弱的清朝政府,為了大清的一線希望只能討好袁世凱。後來的事實證明,慈禧的預言是對的。辛亥革命後,也正是由於袁世凱的存在,溥儀才能和平退位,使得清朝免於戰火,而且還享受了一系列優待條件,這對清朝、對中國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說,慈禧說只有袁世凱才能救中國並不是信口胡說,袁世凱的這一輩子,提出了不少西方先進的前衛觀點,但最後都毀滅在他的稱帝救國的慾望中,但是我們也不能磨滅他曾經對中國做出的貢獻!現在很多學者對袁世凱犯的錯誤進行了推翻和澄清,而且對他當時對中國做出的貢獻給予了肯定的態度。

  • 3 # 愛看愛思考

    慈禧的肚子爭氣,養育了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憑藉著兒子當上了皇帝,慈禧順利的當上了兩宮太后之一。正宮太后是慈安。又是由於咸豐皇帝死掉時,給慈禧留下來同道堂的玉印就給慈禧太后掌握權利的機會了,利用手中掌握權力,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辛酉政變,除掉了顧命八大臣。進一步掌握了朝廷的權力,後來由於同治皇帝壽命短,慈安又早死了,她(慈禧)進一步加強了手中的權力,同時又把恭親王排擠出了權力中心。徹底掌握了滿清朝廷的大權。

  • 4 # 柔城居士

    第一步,進宮,成功入選為咸豐的妃子。

    第二步,專寵,成功俘獲咸豐少年的心。

    第三步,生子,成功為咸豐帝誕下一子。

    第四步,試水,慢慢地向權利中心靠攏。

    第五步,奪權,聯合奕訢消滅顧命大臣。

    第六步,獨斷,逐漸排除奕訢政治勢力。

    第七步,獨裁,同治死後隨意擁立帝王。

    第八步,“統治”,大肆培養順臣和賣國賊。

  • 5 # 秋雨魯北說歷史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期皇權的實際控制者,咸豐帝也就成為了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權的皇帝,此後的同治帝、光緒帝和宣統帝都沒有實權。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成為權力的實際控制人這與她對權力的熱衷有很大的關係。

    辛酉政變讓慈禧太后真正的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咸豐帝死後將皇權交給了肅順等八位輔政大臣,因為同治帝年幼尚不能親政。慈禧太后作為同治帝的母親對於咸豐帝這樣的人事安排非常的不滿,為了拿到皇權她聯合了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等發動了辛酉政變。

    肅順等八位輔政大臣直接被殺,權力就落在了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的手中。作為同治帝的母親,慈禧太后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並一步步的走向了權力的中心,成為清末近半個世紀的實際掌權人。

    慈安太后去世後慈禧太后扳倒恭親王獨攬大權

    兩宮皇太后執政成為了同治帝在位時期國家權力的中心,但是慈禧太后不甘心將權力與慈安太后分享。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沒過多久慈禧太后將恭親王奕訢逐出了總理衙門,從此拉開了她獨攬大權的序幕。

    光緒帝繼位時也非常年幼,實權還是在慈禧太后的手中。慈禧太后連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帝親政都不允許,光緒帝就更沒有親政的可能,光緒帝成年後但權力還是在慈禧太后的手中。

    戊戌政變後光緒帝已經形同虛設

    1898年為了改變國家落後的局面,光緒帝帶領著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起了戊戌變法,只可惜他們在變法實施的過程中過於急功近利最終導致變法慘遭慈禧太后的鎮壓。尤其是對慈禧太后實權的挑戰也使得這場變法最終流產,作為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想成功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戊戌政變後的光緒帝被慈溪太后囚禁,沒有實權的光緒帝就是一個傀儡。慈禧太后在此時已經成為了清朝權力的獨裁者,對於她來說只是缺少一個皇帝的封號罷了。

    辛酉政變時期的慈禧太后就變現出了對權力的渴望,對於她來說專權是遲早的事情。為了剷除自己專權路上的政治對手她不惜發動宮變,而這一切都給她帶了政治回報也讓清朝最後的五十年裡只有她一個人執掌了國家的最高權力。

  • 6 # 探尋歷史奇聞

    慈禧原名葉赫那拉氏,是透過選秀入宮的,後來被晉封為懿嬪。由於慈禧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自然就成了當時皇宮裡的大功臣,深受的咸豐帝的寵愛。

    咸豐皇帝去世後,慈禧的兒子載淳直接繼位了,慈禧與皇后同時被尊為皇太后,但由於皇帝年幼,所以起初是有慈禧和慈安同掌大權。

    當時的慈禧還鬥不過慈安,後來慈安生病身體不好,慈禧又耍陰謀迫害。直到慈安死後慈禧才總攬大權,後來慈禧實行垂簾聽政後,開始統治大清。

  • 7 # 小歷史課堂

    題主好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是咸豐的妃子,再大清朝後期,成為了大清朝實際統治者,掌握政權48年。

    公元1852年2月,十七歲慈禧被選進入宮,從此開始權力之路。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駕崩,慈禧聯合自己的小叔子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政變,將咸豐帝留下的八位顧命大臣打到,八位大臣分別是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透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慈禧開始漸漸走向大清朝權力的頂峰,1862年慈禧,慈安開始垂簾聽政。

    在慈禧已經得到垂簾聽政的權力之後,他開始對自己曾經的盟友,恭親王奕訢下手、透過蔡壽祺彈劾恭親王的奏書,將恭親王革職,流放到在家中閒養。此後慈禧不斷透過打壓,排擠的手段將反對自己人逐出清朝的權力機構,1874年,同治帝駕崩,慈禧立光緒為帝,此時的慈禧依舊還垂簾聽政,光緒帝在位30幾年卻依舊是傀儡皇帝。

    1881年,慈安太后駕崩,此時的慈禧已經處於國家權力的頂峰,也正是成為了清朝的實際統治者。直到她去世。

  • 8 # 品點歷史

    明朝末年,遼東的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為了統一女真各部,四處征伐,吞併其他女真部族。1619年,在取得薩爾滸大捷後,努爾哈赤立即調轉馬頭,進攻他在遼東的最後一個敵人--海西女真葉赫部,葉赫部無力抵擋努爾哈赤的進攻,首領布揚古兵敗被俘,努爾哈赤下令屠盡葉赫部男丁,並處決布揚古,布揚古在行刑前,向愛新覺羅氏立下詛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據說後來努爾哈赤在修建堂子時,也挖到一塊碑,碑上赫然印著“滅建州者葉赫”。

    時間過去了近200年,愛新覺羅家的江山依舊很穩固,穩固到他們已經記不起還有這麼一個詛咒了。1835年,葉赫那拉族誕生了一名女嬰,誰也沒想到,這個女嬰的誕生,就是來實現200年前的那個詛咒的,這個女嬰的名字叫做葉赫那拉·杏貞,日後她還有一個讓歷史永遠記住的的諡號,慈禧。

    咸豐元年(1851年),慈禧被選入宮,封為懿貴人,咸豐四年,封懿嬪。咸豐六年,進懿妃。七年,進懿貴妃。1861年七月,咸豐皇帝駕崩,同治即位,其生母慈禧皇后與慈安皇后並尊為皇太后。此後,慈禧開始走上了她的權力之路,成為大清朝擁有最高權力的女人。

    一 剷除顧命八大臣,走向政治權力中心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進入到尾聲,在英法聯軍的逼迫下,咸豐皇帝匆忙“西狩”,逃亡承德避暑山莊。次年,咸豐便病死於承德避暑山莊,在臨終前,咸豐做了三件事:1、立皇長子載淳(也就是日後的同治帝)為皇太子;2、命載垣、端華、肅順為顧命八大臣,處理朝政;3、授予慈安“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八大臣的擬旨要同時蓋這兩個印章才能生效。不得不說,咸豐帝這幾步棋下的還是不錯的,透過權力分割組合,將各方勢力維持在了一個平衡狀態。但是,慈禧並不甘心共享權力,她要的是獨攬大權。

    但是老練沉穩的慈禧並不會冒失的跳出來,她先鼓動慈安,去和八大臣爭權,讓慈安去當出頭鳥;接著,和同樣有野心的恭親王奕訢等人密謀,奪取政權。

    1861年農曆8月1日,恭親王奕訢到承德和兩宮太后會面,密謀政變事宜,之後,馬上返回北京。咸豐的靈駕車隊出發後,由於連下幾天大雨,道路泥濘不堪,車隊前進緩慢,慈禧授意載淳,抄小路走,於是,載淳比靈駕早四天到達北京。30日,慈禧發動政變,宣佈載垣等八大臣的罪狀,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帝西狩、圓明園被毀等事情全部扣到八大臣頭上,先把八大臣革出軍機處,接著殺的殺,流放的流放,顧命八大臣被一網打盡,而慈禧、慈安太后則垂簾聽政,因為1861年是辛酉年,所以稱為辛酉政變。

    二 扳倒恭親王奕訢和慈安太后,獨掌大權

    辛酉政變後,奕訢在朝中的權勢一時間如日中天,執掌軍機處。又和洋人的關係頗好,洋人對他很是賞識,漸漸的,奕訢連慈禧也不放在眼裡了。而慈禧的另一個政敵,當初和她一起奪權的慈安太后,也讓慈禧坐立不安。咸豐皇帝死前曾留有遺詔給慈安,要慈安注意慈禧,一旦有越軌行為可以出示遺詔,以加懲罰。遺詔的存在,使慈禧感到驚懼不安,辦事謹小慎微,雖然她是才是正宮,但也不得不對慈安禮讓三分。而更加讓慈禧不安的是,奕訢和慈安結成聯盟,共同對付慈禧,慈禧的權力慾望極強,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的,她在心中開始醞釀如何扳倒奕訢和慈安。

    同治四年,翰林院編修蔡壽祺上奏參劾奕訢,列舉了奕貪墨、驕縱、攬權、徇私四大罪狀,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慈禧當然不會放過,她立馬抓住機會,以同治帝之名,革去奕訢一切職務。但奕訢在朝中根深蒂固,豈是這麼容易打倒的,在各大臣的請求下,奕訢覆被錄用,只是被撤去了議政王銜。

    1875年,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歲的愛新覺羅·載湉為帝,改年號為“光緒”,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但是,經過太平天國等一系列事件後,慈禧已經建立起了足夠的威信,權力已經非常穩固了。光緒七年(1881),年僅45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亡,死因不明。光緒十年(1884),法國入侵越南,並且將中國軍隊逐出越南,中法戰爭爆發,戰火蔓延至中越邊境。慈禧立即抓住這一時機,假公事而洩私憤,將清軍失利的責任全部推到奕訢身上,徹底罷免了他,改組軍機處,從此將大權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

    不過,雖然慈禧獲得了大清的最高權力,但是由於她也是深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不敢明目張膽地挑戰皇權,更不敢效仿武則天自己當皇帝,而是藉助皇帝年幼,憑藉著皇太后的身份執掌權力,從名義上來說,大清的主宰仍是皇帝而不是慈禧。在慈禧掌權期間,中國國勢是每況愈下,大清朝也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慈禧死後三年,大清就亡了,或許,真是應了那句詛咒“滅建州者葉赫”。

  • 9 # 圍爐品茗人

    慈禧太后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政治女強人之一,作為影響晚清政壇數十年的女人,她走上權力巔峰的主要套路和呂后、武則天等政治女強人差不多,只不過她所處的歷史時代因為列強的入侵更為複雜。

    得寵、固寵:後宮政治的基本套路

    和歷史上大多數政治女強人相似,慈禧的權力之路首先也是從得寵和固寵兩個套路出發。相較於參與建國的呂后,慈禧和一代女皇武則天更為接近,她們要想在後宮眾多女兒中脫穎而出必然需要首先從得寵開始。

    得寵:1852年,十七歲的慈禧被選入後宮,被賜號蘭貴人,兩年後晉封懿嬪。1856年,為咸豐生下唯一的兒子載淳故而晉封懿妃,第二年又受封懿貴妃。由此可知從17歲入宮,到位居皇后之下的貴妃,慈禧只用了五年的時間,期間還為咸豐皇帝生下唯一的兒子,可見其頗為受寵。

    固寵:慈禧的受寵除了母憑子貴為咸豐生下皇子之外,她還因為善於決斷和工於書法因而經常代筆體弱多病的咸豐批閱奏章。咸豐和慈禧的這一幕是否和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非常相似。但慈禧透過這種方式不僅鍛鍊了她的執政能力,同時也讓自己成為咸豐離不開的助手,所以也越發受寵。

    因為美貌、生育皇子受寵,再到代筆批閱奏摺成為咸豐的助手。這一系列經歷還只能算後宮政治的範疇,頂多讓慈禧成為一名後宮紅人,但要走向滿清政壇的頂峰,她還需要與朝廷上的政治勢力開展鬥爭。

    辛酉政變:慈禧的權力制衡術初顯威力

    歷代政治強人都深諳權力制衡之術,慈禧在咸豐帝時就半公開的參與最高決策,因此她也得到了較好的政治歷練。因此在咸豐帝死後,她就開始運用權力制衡之法發動了辛酉政變,拉攏當時清政府高層中的“失意派”推翻了“顧命八大臣”的輔政。

    咸豐皇帝死前的權力制衡:咸豐帝駕崩前的政治安排也體現了他的權力制衡之術。一方面他任用自己的信任的肅順等人作為“顧命八大臣”來維持政局穩定和輔佐幼子執政。另一方面他也安排了後手,因為擔心兒子年幼,顧命八大臣中可能出現權臣控制權力,因此將下發聖旨的兩枚印章分別交給自己的皇后(也即慈安太后)和兒子載淳(由慈禧代管)。這樣一來朝堂的政務雖然由顧命八大臣主持,但是要想下發正式的聖旨又必須有慈安和慈禧手中的兩枚印章才能生效。

    妥協與尋求支援:咸豐帝臨終前的政治安排的確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無論是顧命八大臣還是後宮的慈禧都無法完全控制局面,而且因為慈禧等人是後宮妃嬪,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還要弱於肅順等人。畢竟顧命八大臣是咸豐帝親自任命,可以名正言順的輔政。眼看無法在朝堂上名正言順的壓制肅順等人,尤其是在熱河行宮都是顧命八大臣的勢力,慈禧只好選擇暫時妥協,同時尋求可以結盟的政治盟友。

    失意派:很快慈禧就選擇了與咸豐皇帝父子血緣關係最近的恭親王奕訢。這位咸豐帝的親弟弟因為能力出眾,險些威脅咸豐的儲君之位,所以一直不受咸豐帝重用,但是奕訢的確有能力,加上身份特殊,一直有一定的影響力,特別是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之後,奕訢一直在北京和英法列強談判,更是增加了他的政治聲望。

    同時還有留在北京的軍機大臣文祥和兵部侍郎勝保等人也是當時的“失意派”,這些被顧命八大臣排擠的人迅速向慈禧靠攏,更重要的後宮之主慈安太后也對顧命八大臣不滿,這就讓後宮掌握的兩枚印章有了共同出手的契機。慈禧等人借護送咸豐帝靈柩回京的機會提前趕回北京,隨後與留在北京失意派籌劃政變,利用手中的兩枚印章下發聖旨抓捕顧命八大臣,一舉奠定了慈禧和慈安兩人垂簾聽政的政治格局。

    甲申易樞、抑湘用淮:慈禧的制衡術再次發威

    自辛酉政變之後,整個同治皇帝在位時期基本維持慈禧(慈安)和恭親王奕訢等人共同理政的政治格局。清朝政府也因這一相對平衡的政治局面加上慈禧和奕訢兩人的確頗有政治能力,因此清政府迎來了所謂“同治中興”。

    扶持嫡系:慈禧之子同治皇帝駕崩之後,滿清政府面臨沒有儲君的政治格局,為此慈禧推出了自己的外甥載湉為光緒皇帝,同時扶持光緒的生父也是自己的妹夫醇親王奕譞,使奕譞成為可以和恭親王抗衡的政治勢力。1884年,慈禧借中法戰爭的不利局面,突然降旨撤銷了恭親王奕訢的所有職務,然後扶持奕譞在背後實際控制軍機處。

    抑湘用淮:慈禧的制衡不僅僅在中央,對於越來越強勢的地方實力派她也開始使用權力制衡之法,面對鎮壓太平天國威望高的無以復加的曾國藩,慈禧不惜背上罵名也不願兌現咸豐皇帝封王的承諾。而且在此之前就開始分化瓦解曾國藩的政治勢力,不僅利用馬新貽等人開始給湘系勢力使絆子,同時開始大力重用更加合作的淮系李鴻章,但是對一直與李鴻章不太對付的左宗棠也一直保有地位和權力。這一系列制衡作法就是讓這些地方實力派不能形成合力坐大,最終由自己控制大局。

    由於慈安太后在1881年病逝,恭親王奕訢1884年被趕下臺,接掌軍機處的醇親王既是光緒帝的父親也是慈禧的妹夫,而且能力並不如奕訢和慈禧,所以慈禧可以很好的控制中央政局。而在地方上透過分化制衡,既讓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為維持清廷統治出力甚多,同時又讓他們相互制衡,由此慈禧也做到了控制地方實力派。至此慈禧徹底獨掌清廷實權走上權力巔峰。

  • 10 # 寶寶學堂一啟蒙

    慈禧年輕時也是一位美人。慈禧晚年常常炫耀說,年輕時宮裡人都說她長得漂亮,大家都忌妒她。做過慈禧近兩年女侍官的德齡,在她的書中如此描繪慈禧的外貌:“太后當伊在妙齡時,真是一位風姿綽約、明媚鮮明的少女,這是宮中人所時常稱道的;就是伊在漸漸給年華所排擠,入於老境之後,也還依舊保留著好幾分動人的姿色咧!”

      曾與慈禧朝夕相處九個月的美國女畫家卡爾在《慈禧寫照記》中寫道:“慈禧太后身體各部分極為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太后廣額豐頤,明眸隆準,眉目如畫,口唇寬度恰與鼻寬相稱。雖然其下頷極為廣闊,但絲毫不顯頑強的態勢。耳輪平整,牙齒潔白得如同編貝。嫣然一笑,姿態橫生,令人自然欣悅。我怎麼也不敢相信她已享69歲的大壽,平心揣測,當為一位40歲的美麗中年婦女而已”。

      雖然,年輕的慈禧美麗動人,雪明花豔,但是,受封為蘭貴人之後的慈禧,並沒有成為獨寵專房的後宮嬪妃。當時,受到咸豐寵幸的有三人,一是天生麗質的雲嬪,二是溫順柔媚的麗貴人,三是丰姿綽約的玫常。雲嬪武佳氏早在咸豐還未當皇帝之前就是他的寵妾了,不僅美貌超群,而且與咸豐的情誼深厚,咸豐稱帝后對她寵眷不衰。麗貴人、玫常在和慈禧同年選秀入宮。麗貴人豔若桃李,美如西施,撒嬌弄嗔起來,竟讓咸豐神魂顛倒,不能自持。而玫常在徐桂氏聰明伶俐,心機過人,每次被召幸,總能帶給咸豐新鮮和刺激,是咸豐帝的最愛,不久把她晉升為貴人,與慈禧平起平坐了。

    此時的慈禧儘管每天都將自己裝扮得俏麗可人,等待著咸豐的臨幸。但是,總是等不到咸豐的到來。她環視後宮,自己並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嬌媚的,如果要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必須改變吸引皇帝的策略。於是,她聽從了宮女的建議,每日飲“駐香露”,使自己漸漸玉體溢香;她聽從了御醫建議,用雞蛋清敷面,讓面板柔軟有彈性;她讓近侍從宮外採來人奶,天天用人奶沐浴,不久後通體細滑白嫩,肌膚宛如初生嬰兒;用宮中特製的玉容散化妝,使面容珠圓玉潤。由於保養有方,慈禧漸漸少了剛入宮時的那份青澀,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風韻和嫵媚。點選檢視更多圖片

      在不斷提升女性魅力的同時,還是蘭貴人的慈禧開始主動與咸豐寵幸的嬪妃們競爭起來。她賄賂宮女太監,指使他們陷害此時聖眷正隆的玫貴人,讓咸豐誤以為玫貴人在慈禧的點心裡下毒。於是,咸豐一怒之下將玫貴人降為常在,再降為宮女。不久,慈禧又用蠱惑罪陷害雲嬪,結果雲嬪被打入冷宮,又氣又急,不久後懸樑喪了芳魂。而麗貴人一直是個聰明的女人,慈禧的所有伎倆在她面前都不管用,咸豐對她的寵幸有增無減,慈禧只好等待時機。

      咸豐四年,即公元1854年,麗貴人身懷六甲,咸豐為了保住龍種,讓麗貴人安心養胎,只好遠離了麗貴人的身邊。這讓慈禧等到了難得的機會。一夜不臨幸女人就心神不寧的咸豐急於找到麗貴人的替身,於是,頗具風韻,且善解人意的蘭貴人進入了他的眼簾。《滿清外史》上說慈禧“少而慧黠。”《清稗類鈔》也說慈禧:“有機智,遇事輒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紀》記道:“以己之聰明智慧,遂蒙帝寵。”與手握生殺大權的皇帝相伴,要想獲得寵幸,善於揣摩皇帝的深層思想是必備的能力。那拉氏正具有這一特殊的能力。《十葉野聞》記載了咸豐臨幸那拉氏的情景:“當文宗(咸豐帝)初幸慈禧之日,頗有惑溺之象,《長恨歌》中所謂‘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者,彷彿似之。”兩年之後,慈禧從貴人被晉升為懿嬪,在她獨霸龍床的人生目標上邁進了一大步。

    從此,每天晚膳過後,敬事房的太監會端來“膳牌”,牌頭漆成綠色,牌正面書寫后妃姓名及簡單履歷,皇帝對誰中意即翻下誰的綠頭牌。慈禧每晚都會焚香沐浴,精心地梳洗一番,等待皇帝的召幸。自咸豐四年,即公元1854年以後,大多數時候她都不會失望。每當敬事房的太監前來傳話說皇上召幸時,慈禧便脫光身上的衣飾,躺進太監準備好的大氅裡,收拾停當,太監領旨進來,扛著她進入皇帝的寢宮。太監把慈禧背入咸豐寢宮後,卸去氅衣。慈禧從咸豐的腳端鑽入錦衾中,不免鸞顛鳳倒,雲雨一番。此時,因為咸豐急於獲得子嗣,便把慈禧整夜留侍身邊,枕香臥軟而眠,直到日上三竿才起身上朝處理政務。

    從此,每天晚膳過後,敬事房的太監會端來“膳牌”,牌頭漆成綠色,牌正面書寫后妃姓名及簡單履歷,皇帝對誰中意即翻下誰的綠頭牌。慈禧每晚都會焚香沐浴,精心地梳洗一番,等待皇帝的召幸。自咸豐四年,即公元1854年以後,大多數時候她都不會失望。每當敬事房的太監前來傳話說皇上召幸時,慈禧便脫光身上的衣飾,躺進太監準備好的大氅裡,收拾停當,太監領旨進來,扛著她進入皇帝的寢宮。太監把慈禧背入咸豐寢宮後,卸去氅衣。慈禧從咸豐的腳端鑽入錦衾中,不免鸞顛鳳倒,雲雨一番。此時,因為咸豐急於獲得子嗣,便把慈禧整夜留侍身邊,枕香臥軟而眠,直到日上三竿才起身上朝處理政務。

    為了獨霸龍床,聖眷不衰,慈禧還學習書法繪畫,以取悅咸豐。慈禧天分極高,在圓明園居住時,“因日習書畫以自娛,故後(慈禧)能草書,又能畫蘭竹。”有的史料說她,“書法端腴”,有的史料記載她,“先入宮,夏日單衣,方校書卷。”咸豐帝寄情聲色,懶於國事。有些奏章,就讓慈禧代閱,甚至代批,“時時披覽各省章奏,通曉大事”。《慈禧傳信錄》中說:“時洪楊亂熾,軍書旁午,帝有宵旰勞瘁,以後書法端腴,常命其代筆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後僅司朱而已。”但是,清朝皇帝一般不準後宮參與政事。時間一久,“帝浸厭之”。一旦發現咸豐不滿,慈禧便急流勇退,“後亦斂跡”,馬上蟄伏起來。善觀風色的慈禧,能相機行事,知道進退。

     因此,咸豐十分迷戀慈禧,時常召幸。慈禧終於在入宮四年時,即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即公元1856年4月27日誕下了皇子。這是咸豐帝惟一的兒子,是為載淳。母以子貴,那拉氏的地位發生了急遽的變化。《清皇室四譜》記道:“六年三月生皇子,是為穆宗(同治帝)。旋詔晉懿妃,十二月行冊封禮。七年十二月晉懿貴妃。”。但由於備受寵幸,且誕育了皇子,她的實際地位已在皇后之上了。就這樣,此時的慈禧不想獨霸龍床也不可能了!

  • 11 # 得到文化

    慈禧是在一定的機緣和政治手腕下,從1861年咸豐去世到1884年的中法戰爭時期,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慈禧走上權力巔峰的過程。

    1856年的時候,慈禧為咸豐皇帝生下了一個皇子,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這是慈禧掌權的基礎,沒有皇子一切都是白扯,慈禧又不是咸豐皇帝的正宮皇后,咸豐皇帝的皇后是慈安。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他在去世之前給大清國政權的安排是:內廷兩太后,慈安和慈禧佔40%;外廷肅順、端華、載垣等顧命八大臣佔40%;曾國藩、左宗棠等地方大員佔20%。此時大清的權力執行是,一般的軍國大事全部掌握在顧命大臣手中,兩宮皇后擁有最後否決權,但兩宮皇后在內廷,基本什麼事都不知道,只有在皇家權利受到明顯侵害時才有作用。

    1861年,辛酉政變前後大清王朝的權力佔比分配

    此時,還有一個恭親王奕訢,是咸豐帝的兄弟,非常能幹。由於咸豐帝的猜忌,就沒把他放在顧命大臣當中,但恭親王豈能甘於平庸?1861年,咸豐帝駕崩沒多久,兩宮太后就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把顧命八大臣幹掉了。兩宮太后從內廷走到了前朝垂簾聽政,直接參與政事。以前的奏章是先給顧命大臣看,太后只有最後的決定權;現在一份章奏要先送到宮裡給太后看,太后看完了之後再把它下發給,恭親王和一幫軍機看,軍機們提出意見後,最後再由太后決定。因此,此時大清王朝權力分配,慈安和慈禧兩太后能佔到51%,可以說已經成為控股者了;恭親王佔29%;地方大員佔20%。

    這種局面差不多維持了4年,在執政過程中恭親王有點膨脹,引起了兩宮太后的不滿。1865年的時候,有個叫蔡壽祺的,聽說恭親王和兩宮太后有點不和,就想做一點政治投機,上書彈劾恭親王。兩宮太后藉機把恭親王的議政王頭銜去掉了。此時,兩宮太后的權力佔比差不多到了60%,但恭親王對太后的權力還是有制約作用的。例如1869年的時候,就聯合山東巡撫丁寶楨,把慈禧最寵信的太監安德海給殺了。因此,慈禧就一直想把恭親王給搬掉,於是就開始培養清流,比如李鴻藻(同治皇帝的老師,和李鴻章沒關係)、張之洞、張佩綸等為自己的私家班底。

    1881年,慈安去世,兩太后共同擁有的權力,自然被慈禧一個人佔去了。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恭親王主張放棄越南,因為法華人是越南自己招進來的,想借法華人對抗清朝,藉此牟利,結果引狼入室,又請清朝幫忙,而且越南戰略地位不那麼重要,為此和法華人開戰不值得;而慈禧此時卻主張對法國開戰,當然她是想借機搞掉恭親王。正好此時,有個叫盛昱的清流上奏摺彈劾軍機大臣,拿到奏摺後,慈禧太后可高興壞了。在1884年4月8日,慈禧換掉了恭親王奕訢,還把整個國家的行政中樞,軍機處班底換成了自己的人,完全掌握了晚清的中央權力。

    1884年,慈禧太后達到了晚清權力的巔峰

    參考書目:高陽《慈禧全傳》

  • 12 # 使用者58628889655

    慈禧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利主要分幾布走,

    第一步,她是咸豐爺的懿貴妃,只有她給咸豐爺留下了自己的唯一的兒子也就是同治帝,在咸豐爺活著的時候,後宮一把手是慈安皇太后,而寵妃是麗貴妃,。在咸豐歸天之後,慈禧只不過母以子貴成為西太后,在後宮得到了和慈安同樣的地位。

    第二步,咸豐歸天后,慈安掌印御賞,慈禧掌印同道堂,慈禧機敏的跟的顧命八大臣取得了,兩太后同時用印才可釋出聖旨的權力,開始的時候對於顧命八大臣百依百順,而後來分歧越來越大,特別是顧命大臣強烈反對太后垂簾,矛盾大爆發,兩宮太后和恭親王迅雷不及掩耳搶先回北京發動辛酉政變殺了肅順,使得行成兩宮皇太后垂簾於與攝政王恭親王共治天下的局面。

    第三步,在垂簾期間,也就是同治朝,慈安生性懦弱溫柔,根本不是慈禧對手,而恭親王和慈禧基本就是大清朝實際權力的掌握人,叔嫂二人的較量也就開始了。

    第四步,最見慈禧用人之功力,慈禧雖然把肅順殺了,但是肅順的政策卻被慈禧一直沿用了下來,肅順提拔上來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也接連受到慈禧重用,代表了地方督府實權派的利益,並且親提年紀輕輕的張之洞為探花,代表了清政府清流文人的利益,在皇族內部調和解決矛盾,也代表了皇族的利益,這些是恭親王遠遠沒有料到的,慈禧有了內外的支援,扳倒恭親王這個攝政王也就不在話下了。

    第五步,平衡北洋南洋,任何時期,慈禧都在平衡朝廷內外的政治勢力,讓中央朝廷立於不敗之地。

    慈禧為什麼能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的真實原因,其實就是慈禧這個人代表著各方面的利益,並不是得益於皇太后這個稱號,而是自己苦心經營的成果,成為大清國實質上最有權勢的女人。

  • 13 # 倩仔的歷史茶館

    慈禧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亮相就是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酋政變,幹掉了咸豐指定的八位輔政大臣,奪取政權。

    但是在當時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慈禧做出這樣的決定確實無可非議。在當時封建思想的影響下,皇權至高無上的程度最高,所以你讓八個顧命大臣來統治的話,反而會增加不穩定因素。

    慈禧在辛酋政變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當時的政局。同時,自己也大權在握。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得到喘息的機會,史稱同治中興。

    等到後來1875年光緒帝即位,慈禧又得以垂簾聽政。

    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又退隱頤和園,但實際上也影響著政局。

    但是光緒帝不甘心任人擺佈,想要發動戊戌變法進行圍園殺,但是慈禧先一步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斬了戊戌六君子,這時候的慈禧可以說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了。

    很多人說慈禧晚年大權在握後生活荒淫無度,其實並不是。這個中國的老太太在晚清大廈將傾之際還是獨自一人力挽狂瀾,支援變革,但是風雨飄搖的晚清已經無力迴天。

  • 14 # 慕良論史

    慈禧太后是咸豐皇帝(乾隆皇帝孫子)的皇后,同治皇帝的母親,同時是滿洲大姓葉赫那拉氏(這個姓很厲害,光皇后就出了三個,著名人物還有明珠,蘇克薩哈等)的女人,所以天生自帶權力光環。但她能走上權力巔峰主要和三次政變有關!

    第一次是和恭親王,就是外號鬼子六的奕欣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殺了自己丈夫留給兒子的顧命八大臣,和奕欣聯合執政。

    第二次是發動甲申易樞事件,罷免自己的搭檔兼小叔子恭親王奕欣,獨攬大權。這個時候慈禧太后的權利已經可以說登天了,但這不是她權力的終點。於是有了第三次大手筆,這次被搞掉的自己的孫子光緒。

    1989年,光緒皇帝發動戊戌變法,和帝黨和後黨的矛盾日益激烈,帝黨密謀包圍頤和園殺慈禧,被袁世凱告密。後黨軟禁光緒帝,殺戊戌六君子。從此慈禧成為清朝唯一的統治者。

  • 15 # 執斧談史說事

    慈禧太后走向權力巔峰是透過5件時期實現的。

    一、選秀入宮

    慈禧是滿洲貴族中赫赫有名的葉赫那拉氏家族成員,該家族歷來就是清朝皇帝選拔皇后和妃子的重要物件之一,而所謂因為害怕葉赫那拉家族的詛咒其家族不得為清朝清朝皇帝后宮的傳聞純屬無稽之談。慈禧太后

    實際上包括康熙、雍正和乾隆等一眾清朝皇帝都有出自葉赫那拉氏的妃子,而慈禧出生於葉赫那拉氏家族自然也有資格參加選秀了,而且還幸運的被選上進了皇宮,這可以說是慈禧邁向權力巔峰的第一步。

    二、得寵生子

    慈禧太后入宮後憑藉其美貌和動聽的歌喉以及工於心計很快就得寵,據說慈禧在咸豐皇帝必經的路上每天哼唱小曲,最終被好色的咸豐皇帝看上成為了懿貴人直至懿貴妃,並且生下了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這是慈禧能夠掌握大權必不可少的條件。圓明園遺址

    三、辛酉政變

    昏庸無能的咸豐皇帝去世後先是給同治皇帝安排了八位顧命大臣,可是又規定他們的決定要經過慈安和慈禧的璽印蓋章,這就為慈安、慈禧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政變提供了機會,最終她們發動的辛酉政變剷除了肅順等顧命大臣掌握了政權。

    四、慈安去世

    雖然慈禧等人發動辛酉政變掌握了清王朝的最高權力,可是慈安是咸豐皇帝的皇后在權力地位上始終壓慈禧一頭,更有意思的是慈禧的親兒子同治皇帝竟然更親近慈安,所以慈禧在這時候還是有所顧忌不敢肆意妄為的,直到慈安死後慈禧終於可以毫無顧忌了,因此許多人都認為是慈禧毒死了慈安。甲午海戰

    五、手段高超

    慈安死後失去制衡的慈禧也開始了自己作死禍國殃民之路,除了挪用軍費享受導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的慘劇外,後來更是荒唐的向世界宣戰引來八國聯軍侵華。但是慈禧除了在對外卑躬屈漆獻媚外,在除理國內曾國藩和李鴻章等封疆大吏方面卻得心應手,因此權術高明可以說是慈禧走上權力巔峰必備技能。

  • 16 # 必讀歷史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生於1835年。1852年十七歲時以秀女入宮,稍後晉升為蘭貴人,再後被冊封為懿貴妃。1856年,懿貴妃為咸豐帝生下惟一的皇子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帝。母以子貴。這個年輕的女人自然在宮中漸漸得寵,地位漸漸高升漸漸鞏固。這是中國傳統社會誰也沒有辦法的“羨慕忌妒恨”。

    咸豐十一年,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病逝。透過辛酉政變,慈禧與慈安兩宮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如果說咸豐去世時她還有兒子陪伴,那麼同治皇帝去世後,慈禧太后便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其心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她的心裡只有皇權,只有絲毫不可動搖的絕對的皇權。正如溥儀《我的前半生》所說:

    慈禧是個權勢欲非常強烈的人,絕不願丟開到手的任何權力。對她說來,所謂三綱五常、祖宗法制只能用來適應自己,決不能讓它束縛自己。為了保持住自己的權威和尊嚴,什麼至親骨肉、外戚內臣,一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此後慈禧太后煞費苦心選擇年幼的光緒皇帝繼位而繼續垂簾聽政,並在光緒皇帝親政十年之後又透過戊戌政變實現其第三次垂簾聽政。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年僅38歲的光緒皇帝悄然走完了短暫而暗淡的一生。那位74歲高齡的慈禧太后又如法炮製,選擇了光緒皇帝的弟弟醇親王載灃四歲的兒子溥儀為皇位繼承人。同時,她沒有忘記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她以“兼祧”之說,把溥儀立為同治與光緒共同的嗣皇帝,即宣統皇帝。

    慈禧太后(1835-1908)身歷晚清道、鹹、同、光、宣五朝,幾乎與一部晚清歷史相始終。從咸豐十一年(

    1861)辛酉政變上臺,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去世,慈禧太后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這是慈禧太后的時代。慈禧太后三次垂簾聽政,把太后專權體制發揮到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箇中原委,既有個性權欲膨脹,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為了保持這個能夠專權的位置,她走過了一條爭權、貪權與攬權而通向權力巔峰的道路。

    慈禧的一生,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很慘:青年喪夫(咸豐三十歲就死了),中年喪子(同治只活了十九歲),過繼了妹妹的兒子(光緒),兩人又各種合不來,幾乎一輩子沒有消停過。但是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掌控國家大權的女人來說,不可能像一個普通的女人一樣在哭哭啼啼悲天憫人中度過一生,但是拋卻她的政治身份,她也是個普通女人,愛美愛生活。

    慈禧太后向來愛打扮,尤其對洗澡特別講究,夏天是每天洗一次,冬天則是2-3天洗一次。慈禧每次洗澡的時間並不固定,但大都選在晚飯過後一個小時左右。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慈禧太后滿手均留有約二寸長的指甲,每天晚上必須進行泡洗修剪。太后備有一個專門放置修指甲工具的盒子,所有修指甲工具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華士·胡博是唯一一個給慈禧太后畫過像的人。這個直男給慈禧畫第一幅畫的是太過寫實,在老佛爺“我那麼美,你給我畫成這樣,想搞事情”的眼神下,將一位近79歲的老太太畫的面部細膩紅潤有光澤,皺紋比較少,幾乎沒有陰影。眉毛細長,眼神溫柔呈現出一種可憐狀。如果老佛爺還在怕也是美顏的忠實粉絲吧!

  • 17 # 玄坤文史

    慈禧太后是中國晚清的實際統治者,她統治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至今仍然還有不少爭議,有人罵她賣國賊,在她統治之下,中國和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導致中國主權淪喪,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也有人稱讚慈禧,重用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漢臣,推行洋務和晚清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發展,促成了中國近代的思想啟蒙運動。

    一個國家的羸弱不是某一朝的統治者導致的,而是長期的社會問題得不到解決,積重難返產生的結果。慈禧掌握清朝朝政,是從1861年開始的,清朝已經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時的慈禧太后也不過才25歲,那麼慈禧太后,她是如何從一個入宮時的蘭貴人,一步一步成為掌握滿清朝政大權的聖母皇太后的呢?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能獨掌大權,有一些很幸運的因素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這樣來總結,慈禧太后之所以能一步一步掌握大權,靠的是三分運氣,七分實力。她出生於葉赫那拉氏,女真扈倫四部之一,也正因如此,她才有機會入宮選秀女,不過我們要知道,慈禧才入宮時,不過就是個貴人。清朝將皇帝的後宮分為了這麼幾個等級,分別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和宮女。從上往下,慈禧入宮時排在了第五等,地位並不高。

    她不是那種傾國傾城的人物,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在入宮後第三年才被晉封為懿嬪,真正改變慈禧命運的,是到了1856年,慈禧為咸豐皇帝生下了唯一的皇子,愛新覺羅·載淳,咸豐皇帝統治時期,清朝已經內憂外患了,咸豐皇帝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在這之前他沒有子嗣。慈禧為他產下了一位皇子,讓咸豐皇帝減少了很多的壓力,慈禧的上位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這年她被升為了懿妃,接著第二年又被升為了懿貴妃。

    咸豐皇帝

    也是從這時起,咸豐皇帝開始非常的親近慈禧,經常把她帶在身邊,而慈禧也非等閒之人,就比如說她能寫一手好書法,咸豐皇帝每天要處理很多政務,所以,他常會讓慈禧為他代筆。最初是咸豐皇帝口授,慈禧記錄,慢慢的,一些小事就讓慈禧直接代為回覆,慈禧之所以能掌握朝政,也是在咸豐皇帝身邊時得到鍛鍊的。所以慈禧生在葉赫那拉氏,被選為秀女,又為咸豐皇帝生下唯一的兒子,加上咸豐皇帝對她的寵幸,讓她學著處理政務,這是慈禧能掌握大權比較為幸運的地方。

    當然單靠運氣要向掌握大權,還是遠遠不夠的,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也很強。

    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咸豐皇帝倉皇出逃,他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咸豐皇帝設定了顧命八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又將兩方代表皇權的兩枚印章,分別交給了慈安太后,皇帝的交給慈禧代為保管。後來八大臣和兩宮太后之間產生了矛盾。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和恭親王等人發動了祺祥政變,一舉摧毀了八大臣,穩固了皇權,非常有魄力。

    慈安太后

    祺祥政變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這外面有恭親王,後宮還有慈安太后,所以慈禧太后,雖然有很大的決定權,但是還是有人節制著。1881年,慈安太后慈病逝,慈禧成為了後宮之主,1884年恭親王被罷免了,慈禧開始一人獨掌朝政。在這之後,雖然慈禧太后曾經短暫的歸政給光緒皇帝,但是國家軍政大權,仍然在慈禧太后的掌握之中,後來維新黨謀劃刺殺慈禧,慈禧早就掌握了所有情報,發動了戊戌政變,光緒皇帝毫無還手之力,這些事情無不體現了慈禧太后政治手腕的強大,和極其敏銳的政治嗅覺。

    不只是政治手腕,包括慈禧太后的統治,她也遠比道光皇帝,咸豐皇帝更為優秀。用人上,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變革上,推動洋務運動,變法改革新政,這一系列舉措,都促進了社會發展,但是她貪圖享樂也是不可爭議的事實,加之清朝政府的腐敗,已是積重難返,走向覆滅的命運也難以改變。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能夠在晚清時期,掌握中國的大權,這絕不是一個偶然。這其中,自然有她出身背景,為咸豐皇帝生下唯一皇子等原因,但是也和慈禧太后有著卓越的政治能力,強硬的政治手段等原因有關,要向獨攬大權,光靠運氣顯然是不夠的。

  • 18 # 大叔讀歷史

    哈嘍,大叔說歷史幫你解答。

    說道慈溪套後大家都應該知道,他是清王朝末期的統治者,絕對說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自從他發動了祺祥政變後,通知了清王朝長達47年,且正是大清王朝生死存亡之際,所以這位慈溪太后也對中國近代史有著很大的影響。

    慈溪登上權力巔峰的緣由就要追溯到道光帝選儲開始了,大家都知道道光帝當年共有兩子,一位是咸豐帝,另一位是恭親王奕忻。照史料裡說的恭親王奕訢是比咸豐帝聰慧的,而且當時的道光帝也是知道的,但是後來道光帝選擇了咸豐。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年老的道光帝更喜歡一個孝順溫順的兒子,說白了就是太上皇不想放權。畢竟,在封建王朝時期,皇權至上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也就是後來慈禧發動政變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從咸豐登基,可謂是內憂外患,從太平天國到八國聯軍,再加上清朝政府倒是大大小小的官吏貪汙腐敗,讓這位皇帝開始沉迷酒色,這其中也包括後來的慈禧太后,但是為什麼沒有殺掉他呢?因為當時慈禧已經產下一子,自古以來母憑子貴這個大家都知道的。就在這個時候慈禧太后開始培養起了自己的人。

    隨著,1860年八國聯軍侵華,恭親王被留在北京和八國聯軍談判,這為他後來為慈禧所有奠定了雄厚的人脈,咸豐逃亡避暑山莊次年駕崩,為慈禧上位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咸豐帝駕崩後,懿貴妃成為了慈禧太后,她聯合慈寧太后,並在恭親王的配合下成功的發起了政變,解了八大權臣的權。這原因有很多,七一:把大權臣當時已經分崩離散,沒有了蕭順這個中心,慈禧可以各個擊破。其二:這幾位大臣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低估了兩位太后的能力。其三:恭親王當時已經在北京已經手握兵權,有了自己的北京派,並且已經有外國開始認可。其四:慈禧的兒子即皇帝,慈禧挾天子以令諸侯也還說的過去。這樣一來二去慈禧得到了文武百官的支援,就此,慈禧完成了奪權最為關鍵的一步從此走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

  • 19 # 高郵的有史以來

    慈禧太后是一個十分具有歷史爭議性的人物。她在不同群體中可能激起從強烈反感到高度憧憬的不同態度。作為妃嬪,她為咸豐帝生下了唯一一個兒子。此後,慈禧在她的兒子同治帝和侄子光緒帝執政期間“垂簾聽政”。在清朝晚期扮演了長達47年(1861年-1908年)的實際統治者角色。

    慈禧太后在漫長歲月中穩步攀升,並不急於求成。當她需要行動時,她知道如何清楚定位自我並快速做出反應。在緊急情況下,她依舊沉著收集資訊,善於審時度勢並堅定不移。當面對涉及國家安危的重大情況時,她通常會將事情的處理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強大的精神幫助她度過一個又一個危機。在做決斷時她同樣剛毅果斷,正是這樣的態度幫助她獲得並長期掌控最高權力。正是因為慈禧有著這樣泰然自若的“沉穩”態度,才能保證她能夠在福禍面前都保持清醒和冷靜。選擇最優的做法並堅持下去,不急於求成,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

    慈禧太后的出身並不顯赫,也沒有經歷過精英化的培養。

    但當她入宮後,她有著清晰的自我認知,並知曉自己需要提升自我以獲得尊敬。因不滿足於妃嬪的平靜生活,她攻克自我弱點並督促自己學習許多新事物。她深知治國所需的能力是什麼,並持續提升著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和文化儲備。很早開始,她便常常與政界人物交流以瞭解政府工作內容。文化方面,她也一直致力於培養自己的文化素養,成長為一名畫家和書法家。此外,她還精通漢語和滿語。在那個年代,這些技能在女性身上是十分罕見的。對於自己優缺點的正確認知始終引領著慈禧進行自我塑造。正是這樣準確的自我認知能力,最終幫助她成長為一名國家領導人和藝術家。

    雖然很多人說慈禧耽於享樂,但實際上她對於自己要求還是很嚴格的。對於每個人來說,治國都是一件難以想象的複雜事務,提升藝術造詣也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投入。雖然這些事情都需要自我犧牲和一定程度的難熬,但慈禧卻都做的很好。她的決絕堅毅的品性也會一直被人們所銘記。此外,作為女性,在一個由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成為掌權者,她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法律、文化和社會習俗制約著女性在核心領域中嶄露頭角的機會。然而,雖有這些障礙的存在,慈禧太后依然有決心和勇氣挑戰陳規並實現她領導國家的理想。

    要想取得成功,上述所有這些品質都是必需的。

    如果你迫切地想要成功,那麼你需要使自己沉穩下來,因為欲速則不達;如果你沒有清晰的基於現實的個人發展計劃,你在未來則會很難取得顯著成效;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滿惰性,接受現實而不思進取,那麼你不能期待一步登天。

  • 20 # 蟶子歷史

    慈禧,晚清最高的當權者。慈禧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最高權力的中心。

    可以從慈禧本身以及清晚期的時局與環境來分析。

    慈禧本身。正常來說,一個女孩子家,基本上就是相夫教子,然後做做女工就好了,去治理國傢什麼都交給男人們去做了。但慈禧是一個不干預寂寞的女人。她想著,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男人做不了的,女人也能做。就像以前龍在前,鳳在後,就讓慈禧改成了鳳在前,龍在後。鳳在上,龍在下情況。

    從慈禧所處的環境來看。咸豐皇帝,一個風流皇帝。早產導致身體體質不行,加上過度縱慾,導致身體每況愈下。於是就給了慈禧幫助咸豐看奏摺的機會,一來二去,慈禧對子批閱奏摺越來越順手了,也漸漸的透過批閱奏摺讓慈禧找到了快樂。咸豐年紀輕輕就歸去了,留下了兩位皇太后,和一位小皇子,為了不讓大權旁落,慈禧只能與肅順等人鬥智鬥勇。同志光緒兩朝,外夷不斷進行侵犯,腐敗虧空,落後的大清早就不是當年的天朝上邦了,所以戰事連連失敗。皇帝不能擔當責任,也就只能依靠慈禧了。所以一步一步,慈禧走上了權力的最高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