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嚴師說字

    古書記載的伏羲和女媧,都是歷史神話的傳說而以。真正的破解這個傳說得從伏羲和女媧文字的本義去探討。漢字具有“自定義”功能。我們只有從漢字的字形和字音看到的漢字的本義,才是全等形,不是相似性。任何對字的解釋都是相似形。相似就容易失真,就容易理解錯誤。尤其是對這些人物的構思都是從神化的角度去描述的。破解這些問題的真實性必修撥開這層神化的面紗,去分析些本質性的東西。才可明白人們為什麼這樣去神化歷史人物。把伏羲和女媧描述為人面蛇身,是人們長期觀察了人和動物進化過程,刻畫這麼個傳說。

    這個與生物進化過程有關,看似神話,其實是對人和動物的繁殖生長的長期觀察得出的,不是無根據的亂造。在人體胚胎器官形成的前期,有類似人首蛇身的階段。

    《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炎帝)、黃帝為三皇。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神話及其傳說有其虛構的成分,但也不是沒有一定的依據。從伏羲二字本義來分析,我們看看隱含著那些與其傳說有關的資訊。

    伏(服或匐、孵)是由人的變形“亻”和犬會意而成的字。字形會意表示犬匍匐在人的身邊。借“服或匐”聲表示犬匍匐在人的身邊伺候人。借“孵”聲表示可以菢卵孵化。與傳說伏羲女媧相婚生兒育女相吻合。

    羲(兮)是由繁體“義”的省形“”和兮會意而成的字。義是由美的省形“⺷”和我組成的字。美指內心和外貌均美的人;我指示自己。會意為自己要以美人做榜樣來要求自己,“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借“宜”聲表示效法別人要適宜,不然就是東施效顰,適得其反。義的本義就是由人外表形態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兮是八(分的省形)和丂會意而成的字。八表示分,這裡指示分清;丂表示一種敲擊樂器,這裡指示樂曲。兮的字形會意為分清樂曲,在古詩詞中表示分句結束,就是現在的標點符號。兮即標音又會意。羲的字形會意從物體形態看分清物質的內在性質。也就是從字形看清其字義。印證了伏羲畫“八卦”用來說明自然界變化規律;同時也說明伏羲創造文字。

    媧(娃)是由女和鍋的省形“咼”會意而成的字。女指女性,能生育;鍋“咼”表示可用於冶煉金屬的鍋,即傳說能冶煉五彩石,可能為青銅。借“娃”聲表示美女,即對其美稱。也就是我們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即女媧。

    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 2 # 趙日金141

    女媧摶土造人,又出來個人面蛇身的伏羲與女媧交尾。這兩個神話故事,明擺著的,編故事的人不是夥的,沒統一口徑。

  • 3 # 文子心語

    中國古代“三皇五帝”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伏羲和女媧都位於三皇之列,他們是傳說中人類的始祖。

    既然是人類的始祖,就會有伏羲女媧兄妹通婚的故事;這類故事在中國古代傳說中也流傳甚廣。有一幅盤古開天闢地畫像磚,此圖中左為伏羲,右為女媧,他們以人首蛇身的形式出現。伏羲被稱為陽帝,女媧被稱為陰帝,這就構成了一幅完整的中國始祖神話圖。

    傳說中,伏羲與女媧是一對兄妹天降洪水,他們在一個大葫蘆裡躲過了劫難,然後兄妹結婚,人類便是他們的後代。當然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沒有太多的歷史記載。

    在唐末李元的《獨異志》中有這樣詳細的記載:“昔混沌初開之時,有媧兄妹二人於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是煙悉合,其妹即來就兄。”

    河南唐河曾出土了一幅《伏羲女媧圖》,其前均有兩朵煙,這是夫妻可以結合的象徵。

    另外還有的漢墓石像中有作交尾狀的伏羲、女媧像。伏羲被畫成鱗身,女媧被畫成蛇軀。他們被比喻成人格化的蛇神和女神。有的漢墓化石中,有分別手捧著太陽和月亮的伏羲和女媧。這就是說伏羲是太陽神,是陽精;女媧是月亮神,是陰精;取Sunny雨露滋潤著萬物生長之義。

    在中國的遠古時期,為什麼兄妹為什麼可以通婚呢?人類最原始的婚姻狀態,可以對此作出一定的解釋。婚姻和家庭觀念最初並不存在於人類的頭腦之中,當時人類之間是一種雜亂的兩性關係。

    而採集狩獵經濟發展起來後,古人們在勞動中開始按照男女、年齡進行分工;再隨著人類思維的進步,父母開始不願意與自己的子女發生兩性關係,最後雜亂的兩性關係,終於被人類摒棄了。而取而代之的是比較固定的血緣群團,又稱“血緣家庭”或“血緣公社”。

    作為一個生產、生活單位,它同時又是一個內部通婚的集團。在這裡邊,祖輩與少輩之間,雙親與子女之間,發生兩性關係是不允許的,而兄妹之間互相通婚,並沒有被禁止,這種血緣群婚,在人類發展史上經歷了以百萬年計的漫長髮展。

    據人類學家考證,在中國發展的雲南,袁某人,陝西藍田人均屬於分類學上的,直立人階段大致處於血緣公社時期。

  • 4 # 西羅亞

    首先蛇身人不是人類的祖先。大家舉目望一望,現在有哪一個人是長著一條蛇尾的?

    但為什麼在古墓里老有蛇畫的身影?這說明這條蛇對華人影響深遠,一部分華人願做這條蛇的後裔。而且華人也愛唱《龍的傳人》這支歌,可能是認為龍神通廣大,能上天入地,如果真成了“龍的傳人”,估計也是蠻厲害的。

    那麼到底有沒有這條蛇(龍)?

    答案是有的,在《聖經》的《創世紀》和《啟示錄》裡都提到過一條蛇(龍),只不過是反面教材,大家自己去看看吧。

  • 5 # 有邰一夫

    圖~是否傳遞這樣的資訊:人類的祖先到來時身後拖著閃爍交錯的光,是從空而降的天外來客,到達地面一分為二成男女倆個。發光體就是飛行器,能否這樣猜想?

  • 6 # 點一支菸抽冷眼

    傳說中的㐲羲女媧交媾圖,但這名字都是後人取的。我們的神話傳說中都是女媧造人,以女媧為母神。但少見有說伏羲是父神!所以以這圖來說明她們交媾生人類並不佔主流,就算以歷史觀點來看,母系社會也不會讓一個男人與女媧平等。有考證這類圖是五胡亂華時,為證明遊牧民族同姓相婚的合法性而宣揚的。總之它不能成為伏羲女媧是夫妻的證明。有說這圖代表陰陽生萬物。現代有說這圖代表人體的基因螺旋結構,雖然牽強但也圓的過去。相信隨著科學的發展這些迷題終會解開。

  • 7 # 文物考古聊歷史

    您配的這張圖是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絹畫,這裡屬於唐代的高昌國遺址,在遺址中發現了大概有30幾幅類似的伏羲女媧絹畫。這些圖一般被木釘釘在墓室頂部,正對著墓主人的臉。

    這些絹畫在細節之處又稍有不同,這裡簡單的說一下:

    問題中的配圖

    其中,在背景的星宿中應該有北斗七星。

    圖中伏羲手裡拿得是什麼,我不是很清楚。

    類似伏羲女媧絹畫

    這幅畫中代表月亮的球形裡是一個鴞面,鴞,也就是貓頭鷹,這個是很特別的。

    鴞面

    除了新疆出土的這些伏羲女媧像,兩漢時期則是這類畫像的鼎盛時期,從漢代到唐代,中間似乎出現了斷層。不知為何突然在唐代又興起了。

    西王母、伏羲女媧畫像石拓本,東漢永和四年(公元139年)

    縱56.5釐米、橫67釐米,山東微山縣兩城鄉出土

    雙錢結

    這幅伏羲女媧中,伏羲女媧的下半身也是纏繞的,並且還結成了一個傳統的“中國結”,這種結現在叫“雙錢結”。這難道不是隱含在伏羲女媧的夫妻關係嗎?並且西王母也是一位“生子神”,所以,整幅畫也是與婚姻、生子有關。

    其實,這類畫大同小異,我覺得沒必要想的過於複雜。總得來說這些畫上有日月星辰象徵的宇宙,伏羲女媧身處其間,很有一種宇宙鴻蒙,開天闢地的味道,所以,我覺得這種圖是創世圖,伏羲女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如西方的亞當夏娃一樣。至於伏羲女媧尾巴纏繞的很像DNA雙螺旋的結構,巧合罷了。

  • 8 # 歷史哆唻咪

    隨著中國對考古學的重視和考古科技的發展深化,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繪製成影象形式的伏羲女媧考古材料。這些考古材料地域分佈廣泛,不僅包括古中原地區的河南、陝西等地,山東、四川、江蘇等地也有相應發現,而且藝術形式多樣,包括壁畫、帛畫、磚畫等。伏羲和女媧在漢畫中大量出現,呈現出的獨特規律和豐厚的藝術內涵的同時又蘊藏著深刻的社會思想。

    一、伏羲女媧像分佈現狀及基本特徵

    全國各地發現的伏羲女媧像數量很多,據統計,在山東、四川、河南、江蘇、陝北等地區有這類形象約近百幅。

    山東地區:

    1、沂南漢畫像石墓墓門東側支柱下面畫像,上部在一巨人的懷抱中有二人首蛇尾之人,左邊執規有髻者當為女媧,右邊執矩戴冠者當為伏羲。

    2、嘉祥縣武梁祠西壁畫像第二層,右端為伏羲女蝸交尾像,女媧舉規,伏羲持矩,在其左邊依次是祝融、農、黃帝、擷項、帝譽、堯、舜、禹、架等遠古傳說中的帝王。

    3、臨沂白莊漢畫像石墓出土兩幅人首蛇身畫像,其一為執規,懷抱內有金烏和九尾狐的圓輪,是為伏羲;其二為執矩懷抱內有玉免和蟾蛛的圓輪,是為女媧。

    四川地區:

    1、成都市郊出土畫像磚,兩人首蛇身者,長尾有足,左邊人伏羲,一手託內有陽烏的日輪,一手執規狀物;右邊為女媧,一手託內有蟾蛛和桂樹的月輪,一手執矩狀物,二人相對。

    2、廣漢城外出土畫像磚,伏羲女媧皆人首蛇身,一舉日輪,尾下有玄武;一舉月輪,尾下有朱雀,二人以花紋相隔而頭部相對。

    3、江安畫像石棺後檔頭刻二人首蛇身像,長尾相交,女媧在左一手託月輪,一手執樂器(似為排蕭),伏羲在右一手託日輪,一手執便面。

    河南地區:

    1、洛陽卜千秋壁畫墓墓頂平脊所繪昇仙圖中,一端繪女性人首蛇身者與蟾蛛和桂樹月輪相處,一端繪男性人首蛇身者與陽烏日輪相處,是為伏羲女媧遙遙相對。

    2、南陽唐河針織廠畫像石墓,有一幅巨人懷抱兩個人首蛇身像畫面。人首蛇身者當為伏羲和女媧,皆手執芝草狀物。

    3、南陽畫像石二人首蛇尾者位於畫面兩端,尾相交於中部,一端為雙手託陽烏日輪,一端為雙手託蟾賒月輪。

    徐州地區:

    1、十里鋪漢畫像石墓,後室支柱正面刻一人首蛇尾、雙手捧日為伏羲像。

    2、利國漢畫像石墓,有一幅人首蛇尾畫像,尾交三重,為伏羲女媧相對而立。

    陝北地區:

    米脂二號畫像石墓,在門楣刻二人首蛇身像相對而立,手捧有金烏日輪者為伏羲,手捧有蟾賒月輪者為女娛。

    以上所舉諸例基本上代表了所存在伏羲女蝸形象的基本特徵。這一對形象的存在形式基本是雙體並列或雙體交尾,其形體特徵基本是人首蛇身,執捧在她們手中的附屬物主要有規矩、日月、芝草等類。當然,由於藝術上的需要,各地漢畫的製作者在某一細部的增減,都可能影響到這種形象的一致性,但只要主要特徵未變,都可以歸納入本文所述的伏羲女蝸形象系列。

    東漢王逸在為楚辭作注時曾講道,“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子王延壽更是在其著作《魯靈光殿賦》直接寫道:“伏羲鱗身,女媧蛇軀。”

    至此,伏羲女媧像的特徵可以分述如下:

    在形象主體方面,各地的伏羲女媧像以一致性為主,表現為人首蛇身或蛇尾,各地伏羲女媧像在形象主體上呈現了以一致性為主的特徵。

    在形象系統方面,各地的伏羲女媧像則表現出了較明顯的地域性差異。根據實物比較,我們可以將伏羲女媧的形象系統概括為三大型別:規矩型、舊月型、芝草型;山東地區以規矩型為主;河南地區以芝草型為主;四川地區以日月型為主。其它如徐州和陝北的畫像,目前所見多為捧日月或無附屬物的形態。

    值得一提的是,以漢代為界,此時出土的文物中伏羲和女媧一般都是同時出現,有尾部相交和不相交兩種形態。而兩漢之前的文物資料中,只有伏羲或只有女媧單獨出現,而且在如《莊子》、 《楚辭》、 《山海經》等古籍中,都對伏羲或女媧進行了單獨描繪,尚未出現二神同現的狀況。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緊密纏連的伏羲和女媧影象是具有特殊含義的。

    伏羲女媧影象意義探討:共性與個性

    伏羲女媧像分佈區域廣闊,各地的文化面貌和藝術氣質差異很大,但僅僅是區域性的,細微的變化,並不影響其“人首蛇身”這一顯著特徵的存在。這種形象主題的一致性特徵應從民族文化的總構成中尋找根源即:一是對遠古圖騰的歷史記錄,二是對始祖的崇拜情懷。

    (1) 伏羲女媧形象中的圖騰含義

    在中國古早時期對圖騰的崇拜中,曾經有過一段人獸同體的時期。大部分關於原始社會的資料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這一點,如一些部落有龍蛇圖騰崇拜的習慣。所以從這一點上看,可以將伏羲女媧的半人半蛇身看做是龍蛇圖騰崇拜的延續或對龍蛇圖騰崇拜的對映。漢畫中的伏羲女媧影象,則是漢代將這種圖騰延續並做到廣為流傳,直至唐朝還有諸如吐魯番帛畫的伏羲女媧像等的存在,由此可見龍蛇圖騰的崇拜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伏羲女媧形象中的祖先情懷

    中國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始祖情懷,在伏羲女媧像中也有所體現。在漢畫中,伏羲女媧都是被當做始祖神,如女媧黃土造人傳說和以及出現較晚的伏羲女媧兄妹結合繁衍人類等內容,都很好地說明了伏羲女媧都是被當做繁衍人類的始祖神。和圖騰崇拜一樣,伏羲女媧形象主體的一致性也能從側面說明他們在整個中華大地被推崇,也是對漢人“慎終追遠”理念的表述。

    透過伏羲女媧形象主體在各地區呈現的一致性特徵,分析了圖騰和始祖崇拜;而伏羲女媧在各個地區所表現出的明顯差異,正是地域性的意念差異,在藝術作品中的表現。

    (1)規矩型——山東地區規矩型的伏羲女媧形象系統正是以表現她們創造業績為主的。

    規和矩是兩種創造型的工具,用規可以畫出圓形,用矩可以畫出方形。這也正與古人的“天圓地方”的認知相吻合。由此可以斷定,執規持矩的伏羲女媧被古人當成是“規天矩地,創造萬物”的始祖神。

    伏羲在神話中稱謂繁多,有顯著的業績。

    《易·繫辭》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結繩而為網罟,以敗以漁,蓋取諸離”。

    “女媧為陰帝,佐慮戲治者也”《惟南子·覽冥訓》高誘注,她的主要功績是補天和造人。

    “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放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絙人也。”“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禍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從這些記載看,伏羲和女媧在神話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對人類世界有極其突出的貢獻和創造性的發明,對人類秩序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故而,她們作為始祖神是當之無愧的。把規和矩置在她們手中,正是為了表明創造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有太昊和少昊執規與矩而治春秋的話,這也可以說明規矩對於人類世界確有重大作用。

    (2)日月型——四川地區日月型的伏羲女蝸形象系統確實表明了日神和月神的神性特徵。

    伏羲與日、女媧與月的關係只有在漢代才有明確的影象顯示,可以認為這是伏羲為日神,女媧為月神的形象。關於日月神,文獻中有羲和生日,常羲生月的記載。《山海經·大荒南經》“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經》“帝俊妻常儀生月十有二”。從表象看,日月與伏羲女媧似無關係,但現代一些學者已從深層意義上對此進行了研究。《諸神的起源》一書認為,伏羲女媧是顓頊系統中的日神和月神,直接從神話演變中確定她們的日月神地位。《神畫主神研究》一書認為,日月“它和陰陽的契合,更成為漢代哲學中用以引伸的概念。同時它又附會了男女不同的性別,所以伏羲、女媧在其演化中逐漸和日月結合起來。”

    上述兩論,前者從神話史角度,後者從思想史角度同時肯定了伏羲女媧與日月的關係。從漢畫像的表現手法看,陰陽思想在埋葬風俗中頗為盛行。日和月自身,伏羲和女媧自身以及日月和伏羲女媧的結合體都深受陰陽思想的影響。日和月所賜給人類的一切,使人類具有日月崇拜是不足為奇的,故漢代畫像在廣大地域內都有日神和月神的形象,也是漢人日月神崇拜的具體表現,只是在四川地區把這種崇拜推向了高峰。’

    (3)芝草型——河南地區芝草型形象系統在南陽漢畫中所具有長壽,不死,昇仙的意義。

    芝草在古代是被視為不死靈藥的,東漢哲學家王充在其著作《論衡·驗符篇》中寫道: “芝草延年,仙者所食。”結合漢代的求醫問藥和奉信鬼神以求長生的社會風氣來看,芝草型自然都是為了長生不老、羽化昇仙。以南陽漢畫為例,首次把神仙所用的芝草與伏羲女媧結合在一起。在這個地區的漢畫中,芝草的用途極廣,羽人執芝草飛昇,珍禽異獸食以芝草。《抱朴子》對芝草是這樣講的“芝有石芝、木芝、草芝……服一升,得千歲”“青雲芝……食之,令人壽幹歲不老,能乘雲通天,見鬼神”“黃龍芝……食一合,壽萬年,令人光澤”“龍仙芝……服一株,則壽千歲”伏羲女媧是人類始祖神,具有庇護的功能將長生之物的芝草置其手中,又賦於她們保佑長壽的作用,這是南陽漢畫像的一個創造。由探討伏羲女媧像特徵和意義表明,其所呈現的形象主體一致性,反映了中國廣大區域內在信仰和民俗上的共性;其所呈現的形象系統的差異性,反映了各地區間在信仰和民俗上的個性。作這種解釋,可能會使我們對漢畫伏羲女媧像的認識更加清晰一些,對錶現她們的意義理解得更透徹一些。

    伏羲女媧執規矩象徵意義探析

    以題主所展示的圖片為例,系屬唐代伏羲女媧規矩圖: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娟質或麻布質畫。根據阿斯塔那唐墓考古報告,同期出土的此類絹畫共數十件,這類畫在墓室中用木釘釘在墓頂上,畫面朝下。畫中伏羲戴冠、居左,張左手執矩,矩上有墨斗,或右手持墨斗;女媧束高髻、居右、張右手執規,左手持剪刀狀物。伏羲女媧人首蛇身,著胡服,腰相連,共著一裙,上身相擁,下尾盤曲相交多節成螺旋狀。兩人頭上有圓輪,以象徵日;尾下有月。畫面四周遍佈大小相同的圓圈,部分以線相連成星辰、北斗狀。

    透過對畫面的簡單解釋,下面我們從伏羲女媧的創世神性和規矩的功能等方面探析此畫像所蘊涵的象徵寓意。

    (1)伏羲女媧的創世神性

    《春秋運鬥樞》雲:“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淮南子•精神訓》又云:“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

    這些典籍神話雖然從字面上看,因過於哲理化而顯得隱晦莫測,但其中所蘊含著古老的創世神話是顯而易見的。這裡經天營地而又創造人類的“二皇”或“二神”到底是哪兩位神衹呢?透過考古例項與文獻記載,基本可以確定在民間流傳的創世觀念中,真正開天闢地的工作是從伏羲女媧開始的。

    (1)山東武氏祠漢畫中看到伏羲女媧作為創世神的形象:伏羲女媧不僅龍尾相交,而且分別手執規矩。伏羲女媧交尾畫像是人類男女始祖神媾合繁衍人類的象徵,而始祖神手中又執規矩又表明其兼具“開天闢地”之神,畫像又附榜題文字:“伏羲倉精,初造王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內”,直言陳述了伏羲的創世功勳,漢畫像與《淮南子》的記載正相吻合。

    (2)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被盜出土一件帛書,開篇之文為:“曰故(古)大能(龍)雹戲(戲),出自口(華)口口(胥),居於(雷)口(夏),……,乃取(娶)……之子曰女皇,是生子四口,是襄天口(地),是各(格)參口(化)”。其大意是:在天地尚未形成的遠古時代,大龍氏伏羲降生了,他生在華胥,居於雷夏(即雷澤)……後來伏羲娶了女媧為妻,生下四個兒子,他們共同定立天地,化育化物,於是天地形成,宇宙初開。

    帛書創世神話的主要內容“襄天地”與《淮南子》中的“經天營地”、“天運地滯”相對應,“格參化”又與“神與化遊”、“萬物終始”及“萬物乃形”相對照。《淮南子》中的“二皇”或“二神”與帛書中伏羲女媧的創世事蹟完全吻合,它顯示出伏羲女媧夫妻開天闢地的具體工作是定天為圓形,定地為方形,並化育萬物。

    這裡要特別說一下女媧,《說文》雲:“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其實在這裡,許慎早已道出了女媧為創世神的真諦。顧頡剛先生在《三皇考》中也曾指出,在盤古未出現之前,女媧實為開闢天地的第一人。儘管目前學術界對畫中那人首蛇身之像的認識還不統一,但我們把它詮釋為開天闢地的創世之神女媧也應該是合乎情理的。

    “規矩”的各項功能

    (1)規天矩地的道具

    最早的規矩發明於何時何人,我們已無從稽考了。但在新石器時代大量的陶器以及彩陶上出現的由直線與弧線組成的方圓規整的幾何形圖案紋飾都需要在規矩的輔助下才能完成製作,也就是說,至遲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原始先民們就已大量使用最簡單的規矩了。

    《世本•作篇》雲:“倕作規矩準繩”。《屍子》雲:“古者,垂為規、矩、準、繩,使天下仿焉”。倕是傳說中帝嚳或堯時的一位大臣,他是一位能工巧匠,他發明製作的東西很多。

    當規矩發明之後,據記載,傳說時代有不少上古神祗都使用過規矩,如《史記•夏本記》記載禹治水時,“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大戴禮•五帝德》也雲:“孔子曰:高陽之孫鯀之子也,……左準繩,右規矩,履四時,矩四海,平九山,戴九天,明耳目,治天下,舉皋陶與益以替其身。”在這些文獻記載中,規矩已從測繪方圓的實用工具昇華為治理天下的象徵性道具,成為“法則”、“秩序”這些抽象化社會政治理念的具象化實體。

    《淮南子•說林訓》:“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因為古代盛行的“蓋天說”宇宙觀認為天是圓形的,地是方形的。而宇宙間最大的方圓體應是天與地。那麼,這種圓天和方地的創制也必然要藉助於規矩才能完成,而這種神聖的使命只能由開天闢地的創世大神來擔負。規矩也成為了先民想象思維中具有象徵意義的規天矩地的道具。

    (2)宗教神秘的道具

    在政教合一的遠古時,原始先民往往將原始部落或氏族酋長的神聖化,酋長便成為了氏族中最大的巫師。規矩則是巫師通天地的“法器”,蘊含者神秘的宗教意義。從“矩”、“巫”二字的造字結構上來分析,亦可淸晰看出巫與規矩的密切關係。甲骨文和金文(商周靑銅銘文)的巫字寫為圖1,而巨字則寫作圖2,工"或“圖3”,“巨”印矩尺的“矩”,前者與工字形同,後者是一人持矩之形。而巫字則是由兩把矩尺交合而成的,所謂的巫師實則是持有和使用矩尺之人。

    《說文》雲:“巨,規巨也,從工象手持之。”“工,巧飾也,象人有規榘也,與巫同意”“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衣舞形,與工同意”我們也可從許慎註解“矩”、“工”、“巫”這三個字的關聯中尋覓到規矩所蘊藏的宗教內涵。“工”即工藝師,“巫”即巫師,規矩就是工藝師和巫師所使用的工具。

    (3)交通天地的法器

    矩的形狀還與古人測日影所使用的工具“圭表”相同。據古代傳說,自從顓頊受天之命,令重黎絕地天通之後。世間便只有巫現作為一種特殊的人具有溝通天地和人神的本領。在中國古代,帝王通常又是國家最大的巫祝,擁有與天神對話的宗教特權,而作為古代傳說中的史前帝王,“三皇”之首的伏羲女媧自然也就是古人心目中最早的大巫,相應地,測日影的“圭表"以及由“圭表”演化出的規矩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伏羲女媧交通天地的神秘法器。

    結語

    綜上所述,伏羲女媧不僅是人類的男女始祖神,更是開天闢地的創世神,源於天文觀測工具的規距,在原始的創世神話中,也就很自然地成為伏羲女媧“規天矩地”的象徵性法器。又因伏羲女媧是歷史傳說中的人君帝王,他們所使用的“規矩”又進一步被賦予了“治理天下”的社會政治功能,伏羲女媧執規矩畫像所蘊含的正是這種神秘的宗教內涵和神聖的政治權力意義。

  • 9 # 南山000

    伏羲和女媧都是都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福佑社稷的正神。不同的是,伏羲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創世神,而女媧則是中國上古神話中記載的創世神。

    這幅圖左邊是女媧,右邊是伏羲。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女媧是女性,伏羲是男性。女媧和伏羲的下半身均是蛇形,並交纏在一起。圖的正上方是太陽,下方是月亮,周圍是星辰。

    女媧手中拿的是規(圓規),是用來立法的,中國最早的立法就叫“女媧歷”。伏羲手中拿的是矩(直角尺),是用來丈量的。合起來是規矩,中國有古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傳說伏羲女媧是兄妹,並且結為夫妻,生兒育女。總的來說跟人類繁衍是有關係的。其實伏羲和女媧的形象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

    女媧造人的神話深入人心。以女性為創世神,我們可以推斷出女媧的形象極有可能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那個時候女性在生產生活中占主導地位,所以女性社會地位也較男性要高。女媧很可能是以某個非常重要的女性為原型創造的。

    伏羲是三皇之一,出現的比女媧要晚,並且有文獻記載,應該是真正出現過的一個人。

    相傳伏羲的功勞比較多: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繩為網捕鳥打獵、發明了樂器瑟並創作了樂曲、改血緣婚為族外婚。因為功勞太多,也有人認為伏羲是結合了多個人的形象創造出來的。這並沒有文獻記載。

  • 10 # 使用者5648574518134

    《伏義》經史蹟考察誕生於河南省舞鋼市古蹟遺址古名雷澤龍頭山澤湖西,伏牛山脈西麓先人橋風磨頂山,女媧歷史誕生於河南省舞鋼市古蹟遺址古名雷澤五座窯與瓦亭水交界山風磨頂山,山頂古蹟女媧祠,山下火坡有伏羲廟,《水經渠水注》《山海經》《史記人物全傳》等均有記載,伏羲女媧人頭龍身是記憶出生地形雄雌性二龍山脈,老叟考察研究得出的歷史評論約有距今10800年左右,鶴嗚先生供材2020年報導

  • 11 # 三易說古蜀

    伏羲氏為三皇之一,古代稱為“庖犧氏,”他的最大貢獻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發明了先天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女媧傳說和伏羲是兄妹關係,主要的豐功偉績是用黃泥摶人,他們結為夫婦,才用了人類文明的傳承。二者同為人首蛇身相交,取象易經中的陰陽相交謂之“爻”,此乃“”一陰一陽之謂道”。手裡拿著規和矩,寓意“法天象地,天圓地方”。配圖中有星宿、日月圖紋,暗含三光“日月星、三才,天地人”。聯合國教科文曾把伏羲女媧兩蛇交尾圖稱為“化生萬物”,用遺傳學來講為脫氧核糖分子—DNA雙螺旋結構。另外,中國文化自古有“”小龍為蛇”的說法,龍和蛇捲曲的身體在大地上取象為水中的漩渦、此乃“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在天空中取象為“捲曲的白雲”即大量商周青銅器上的捲雲紋原型,在宇宙中即“銀河星雲旋轉圖”,佛教萬字符即星雲旋轉簡化變型。另外,龍、蛇也象徵著二十八星宿當中的“東方蒼龍七宿”在天球上有規律的週期規律性運動,即大家熟知的“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等”。因為東方蒼龍七宿的“心宿二”即大火星,西方稱為天蠍星,對於華夏先民來講是一顆重要的“觀象授時”的恆星。正如孔子所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理解中國文化,必須要有整體、一元、全息觀念,注重“道器”結合,方能領會古人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切爾西3-0曼聯,拒絕被賽季四連殺,蘭帕德勝在該打三後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