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終將長大
-
2 # 教書玉人
學校對我我們而言,不再是那麼陌生,因為我們的人生有五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渡過。而且學校留給我們的回憶都是非常美好的,這裡麵包括同學之間的友情,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師生情。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日後想起還是非常的懷念。可惜歲月不饒人,時間不等人,這些美好我們已經不能再次去體驗了。
第一點、性格內向,不願溝通。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性格過於內向,不願意與人溝通。那麼即使你本身非常優秀,也很難交到朋友。整天一聲不吭,就像一個悶油瓶一樣,沒有人願意和你呆在一起。
第二點、性格過於暴躁,過於強勢。這類人也很難交得到朋友,因為老是欺負別人,別人看到你躲避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會願意和你做朋友呢!
對於以上的問題,該怎麼辦呢?多與他人溝通,鍛鍊自己的膽量。不要害羞,也不要逃避。脾氣暴躁的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要動不動就發火。與人相處一定要和善心平氣和。
總結:既然交不到朋友,一定要學會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有做的不對的一定要去改正,做不到的儘量去做。
-
3 # 勝任力測評
首先你需要確定,孩子這樣跟你說的時候是不是在撒嬌。他可能只是今天看到平時要好的朋友在跟別人玩,生氣了,才跟父母無意地“扯謊”。如果不是這種情況,而是真實的沒朋友,建議你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考慮。
1、遭遇凌霸孤立
校園凌霸的案例,在文學書籍、電影、新聞裡屢見不鮮。但千萬別以為這些聳人聽聞的事遠在天邊,甚至只是在文學影視作品裡的虛構,它觸角伸向的廣度是難以想象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佔總學生數的三分之一。很多情況下只是事態不嚴重,沒有掀起浪潮,更是因為孩子爛在了肚子裡,沒有被人知道而已。
2、因為品行不端、霸道
因為孩子在學校蠻橫霸道、偷盜、撒謊等等品行不端的行為,而遭到同學的疏遠,導致最終沒朋友。
3、因為性格內向孤立
性格內向、孤立、慢熱的孩子,不敢主動與同學交流,只等著別人主動,甚至是別人主動了也會刻意避開,漸漸地,大家便與之疏遠了。
4、不是真的沒朋友,而是過於以自我為中心
在小朋友的觀念裡,很容易形成一種意識,這是我的朋友,他只能跟我玩。看到自己的朋友和別人玩的時候,心裡會非常不舒服,感覺被人搶走了自己的私有物品,所以當看到要好的朋友跟別人玩得歡的時候,會說出自己沒朋友的話。
前面所提到的這四種情況,家長們要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第一種情況,觀察孩子是否有極端性的行為和情緒,比如突然間不願意上學;身體出現傷痕;性情反常、行為異常等,如果出現這些異常,就要考慮孩子在校是不是遭遇欺凌了。
第二種情況,孩子品行不端,蠻橫霸道而導致沒朋友,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從自身和孩子身上找原因了,是不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大問題?想想平時在家中,是不是習慣性溺愛孩子,什麼事都由於性子來?
第三種情況,如果是因為個性本身內向、慢熱,我認為家長沒必要強逼著孩子去跟同學打招呼或者玩樂,而是應該鼓勵他勇敢跨出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在日常中訓練孩子的膽量、表達和自信心,從而間接地幫他建立起社交關係。
因為孩子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只有家裡和學校,他們的世界很小,一點的小事都足以影響到自己的一整天的心情。這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人與人之間並不是單一的關係,你所謂最好的朋友,她有她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她的其他朋友。每個人的朋友群體也不一定來自學校,可能來自小區、輔導班、遊樂園、英語一角等等。
其次,認清了這些關係,建立起健康的交友觀之後,還要學習如何得體大方地講話溝通。
“可是我比較想去小麗家做蛋糕。”
“如果你去小麗家的話,那我們就再也不是朋友了!”
如果孩子也剛好對他們的活動感興趣,可以說,“那我可以參與你們的做蛋糕活動嗎?”這樣在與第三者的接觸中,孩子容易交多一個好朋友。
當然,所有得當的行為和會說話的方式,都建立在健康的交友觀念之上。所以,家長們,和孩子一起面對這個挑戰吧。
-
4 # 嚴冬硬筆
如果你的孩子覺得在班級上沒有什麼朋友,這可能是與女孩子的性格有關係,孩子性格內向,自卑,不合群,跟不上同學的節奏,表達能力比較差。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沒有什麼朋友。父母做的就是,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同學們對她友好善意的,不和她玩兒耍,是因為她沒有自信。要讓孩子知道,同學們喜歡和Sunny、快樂的孩子玩兒耍,更喜歡,和認真學習的三好學生一起玩兒。要讓孩子知道,優秀與榮譽是友誼的橋樑。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在孩子遇到一些心理問題,能及時的正確引導孩子。
-
5 # 悟教悟育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首先作為家長先要仔細審視自己平時的言行,哪裡有影響到孩子。其次,再仔細觀察孩子平時的言行,有哪裡不妥的地方,然後及時告誡。告訴孩子要想交到朋友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 對其他小朋友的優點和好人好事要學會讚揚,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要學著和別人的優點相處。
2. 別人忘記帶東西了,可以主動出借,主動的幫助他人,比如橡皮,鉛筆等物件,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大度之心,讓人覺得這孩子很大方
3. 多參與集體活動,培養團隊精神,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集體責任感。
以上需要長期告誡,家長也要努力做到,給孩子做個榜樣,爭取做到言傳身教,相信堅持下來,會有成效的,以上拙見,僅供參考
-
6 # 我是杜佩玉
在這裡面我們可以瞭解到的就是人際交往,他有一些不良心理,這些不良心理會促使我們沒有朋友,同時也會慢慢的讓我們產生各種新型疾病,對於孩子來講也是這個樣子,所以家長要仔細分析一下自己孩子是否有一些缺點,這些缺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現在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非常容易養成他們自私的心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想著索取,不想奉獻,爭名奪利,這是真理對於兒童的影響,比較危害,他實施策劃對別人造成的傷害,這樣的人可能會沒有朋友,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和自私的人做朋友。
同時我們還可以從孩子的家庭地位中看出來,有些孩子非常自豪,主要的形象就是唯我獨尊,天下老子第一趾高氣揚看不起別人,嘲笑別人侮辱別人,聽不進去別人的任何意見,認為自己的想法最聰明最高明,所以說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孩子的交友心情。
第三個最常見的就是猜忌心特別明顯,常常用一些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待別人,覺得別人說悄悄話就是說自己壞話,猜忌心特別嚴重,對於自己有百害無一利,他是兒童交往朋友最大的敵人。
第四個就是互利心理,有些兒童在交朋友的時候,他們的目的可能是互相利用,雖然說兒童的互相利用,不像成年人那樣他們可能是一些玩具,一些知識,一些作業方面互相利用。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心理,比如說冷漠,極度自卑,這些心理對於兒童的交友都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應當主動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這些心理,如果有這些心理的話,我們就慢慢的校正孩子的心理就可以了。
交朋友的方法很多,只要是能夠與人為善和睦相處,基本上都是可以交的朋友,特別是小孩子們。他們沒有成人世界的爾虞我詐和互相利用的心態。
-
7 # 青欖教育
人際交往是建立在彼此相互瞭解的基礎之上的。剛入學,同學們相互之間還不太熟悉,可能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作為家長,我們要向孩子傳授人際技能。比如:
a. 交友的“就近”原則。建議孩子從自己座位附近開始交友,逐漸擴大範圍。坐的位置靠近,接觸的頻率多,自然就不那麼羞澀;或者週末找住在同一個小區的同學一起活動。當孩子有了少數相對親密的同伴後,就更有勇氣結識更多的朋友。
b. 交友的“互惠”原則。引導孩子覺察他人的需求,當同學遇到困難時,大方地向他/她提供幫助、釋放善意(當然這裡要避免的誤區是為了交上朋友而一味刻意討好對方)。引導孩子在集體中多展示自己的優點、特長、價值,讓大家注意並欣賞她。一般來說樂於助人、性格活潑、有長處的孩子,更能夠得到同伴的接納。家長還可以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多給予孩子關注,比如上課多讓她回答問題、適時當眾表揚。對於小學生,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會極大地影響同伴對她的評價。
c. 家長為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和示範。比如在假日裡和自己朋友的家庭聯誼、參加社會上的公益活動等,讓孩子習慣與陌生人打交道,同時也學到交往的具體技能。
很多孩子在群體中退縮、不自信,被同伴排斥,根源其實是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一貫的教養風格是高壓型的(如給予孩子很高的要求、處處約束孩子的自主行為、只批評不鼓勵),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受到損害,他們總是被一種羞恥感所籠罩,處處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在群體中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自然會被忽視。
因此建議家長反思自己的教養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點鼓勵、少點斥責。
回覆列表
孩子上一年級了,總說沒有朋友,交不到朋友,你問:應該怎麼辦?如果是我的孩子,偶然間地給我說出這句話,我肯定是這樣應對:首先,抱抱他。表示認同、理解、感受到了他的情緒。然後再問他怎麼啦?因為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說出這句話的。一定是事出有因。可是,我注意到你敘述問題的過程中有一個“總”字,總說沒有朋友,交不到朋友。就是這句話他不是第一次說了,已經說了很多次了。這個時候,你一定要重視這件事情了。這是孩子發出自己的心聲,向你們求救的訊號。他心裡一定很痛苦很久了。要不然他不會一直重複這句話的。孩子之前為什麼沒有說出這樣的話,為什麼他最近總說這樣的話呢?你要好好想想。這說明,孩子上一年級了,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沒有適應過來其實,孩子從家庭慢慢走向學校,走向社會,一定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的。他會發現自己不再是人群圈子的中心,不是所有人都圍繞著他轉,不是所有人都會像家人那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甚至他會發現,有些人,即使是他付出了很多代價,也不一定會得到同樣的回饋。這個時候,他會失落,會孤獨,甚至會傷心。這些都是合理化的情緒反應。這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了。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一方面是好事兒,一方面也是父母親的麻煩事。就是孩子會有他自己的小秘密了。這裡,首先要明白一點:情緒化狀態下的語言描述和事實真相會有很大差距。這是什麼意思呢?我給你舉個例子。神鵰俠侶裡面有這樣一段情節:楊過一個人跑到華山之巔,在那裡大喊大叫,要自殺。他說一個人活著,太痛苦了。沒有人疼沒有人愛,有什麼意思呢?唯一愛他的姑姑,現在不知道身在何處,其他人,根本沒有真心愛他的。
你看,情緒過激狀態下,人說出的話,和事實真相,有很大差別。
其實實他只是遇到了郭芙大武小武等人之後,在他們那裡受了點挫。和他們對比一下,自己現在的水平有差距,有點自卑而已。並不是真沒有人愛他。愛他的人還是有很多的,郭靖夫婦,郭芙,還有剛剛遇到的程英、陸無雙他們,還有接下來遇到的北丐洪七公,都是愛他的。只是他一時被情緒矇蔽了雙眼,沒有意識到而已。你的孩子也很有可能是這種情況。我推測孩子最近總說這樣的話:交不到朋友,沒有朋友。並不是說他真的沒有朋友,只是他在意的那個朋友,沒有同樣在意他,讓他很受傷而已。
有可能這個朋友是異性朋友。他對異性好奇心的初起,心生愛慕。做了很多獻殷勤的事情,可是別人沒有給他同樣的回饋。也有可能這個朋友是同性朋友,只是沒有收穫與他付出的對等公平而已。 他情緒化狀態下,說出的過激的話,並不是事實真相。你們現在就是要認同他的情緒,想辦法開啟他的心扉,讓他說出真相。
我做教育這麼多年了,經常聽到父母親說這樣的話:我跟他說什麼話他都不聽的,我早就提醒過他了,我早就告訴過他了,可是他根本充耳不聞的。 我就笑笑,心裡想:就算是你的孩子,你養他這麼多年,可是你真正瞭解他嗎?你有耐心地聽過他講話多少次,多長時間呢?你有放下身段,和他真正地心與心的交流過嗎?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孩子有今天這樣的反應,完全是由你們過去的行為一手造成的。 好了,不講大道理,繼續說今天這件事情的處理方法。注意,你們此刻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這會決定他接下來的反應。
首先,你們需接納他的情緒,表明你們的態度:你們會一直愛他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們總是願意與他站在一起的。孩子感受到愛了,才會願意把心開啟,從情緒中解脫出來。這個時候你們的對話,才真正開始。
你可以試試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兒,讓他說出真相。有可能他會告訴你,有可能會支支吾吾糊弄過去。有些人從小的時候,就特別擅長隱藏自己真實的心聲,不讓別人發現。尤其是這些他在意和敏感的情緒,他是不會隨便讓別人發現的。即使是他的父母親。 這都是正常的。是由他的覺醒的自我意識和之前你們建立的親子關係親密度決定的。 孩子如果願意說出這件事情背後的真相,說出自己的心聲,那就耐心聽他說,不評判,不打擾,不急躁,耐心聽他說完; 如果他不願意說,那也沒有關係。那就等著他,等著他哪天願意說了再說。記住,在瞭解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要給方法,給建議。除非開啟心扉的交流後,不然說這些都是沒有用的。
如果他說出來真相之後,那就很好辦了。 畢竟不是什麼大事兒,即使他在一個人那裡真的受傷了,又有什麼要緊呢?畢竟可愛的人,還有很多。不能因為一片落葉,就看不到整個春天啊!
只需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緒引導到其他方向上,問題其實就已經解決了。孩子是很聰明的,你們說的那些方法,他早就知道了!!! (楊老師)